忆江南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忆江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忆江南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了解词的内容,体会作者对于淳朴美丽的大自然的赞美、怀念之情。
2、想象词中描写的意境,理解词的内容。
3、朗读课文,背诵《忆江南》。
教学重点:了解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对于词中所描述的美景难以想象与描述。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背唐诗,初识词
1、以赛诗会的形式,在3分钟之内背唐诗。
2、再出示这首词,说说和以往我们学过的诗和词有什么不同?
3、介绍词和词牌。
(1)学生介绍词在古文化中的地位。
(2)教师给予补充。
二、初读《忆江南》。
1、出示这首词,教师范读。
2、学生读。
3、学生展示读。
4、再读时要努力想象,眼前会是怎样一副画卷?
5、出示图像。
展示江南水乡的风景,观看苏、杭的秀丽风景,让学生饱览江南春日胜景,充实学生的想象,丰富学生的语言。
三、再读《忆江南》。
1、带着感情朗读这首词,结合自己对江南春日胜景的想象,读出自己对江南的'喜爱。
2、我们如此看待心目中的江南,那么白居易出生在北方,曾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又怎能不回忆这美好的风景呢?想象自己就是白居易,正在窗前回忆自己曾经依恋的地方,回忆那江花和春水,大胆地体会着读。
3、展示读这首词。
4、尝试着背。
四、借鉴《忆江南》。
1、小组同学议一议,这首词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学生的回答要有个性,只要是自己的意见,直接说出来就要给予适度的评价。)
借鉴的地方很多。开篇就感叹“江南好”,好在何处,一言难尽。于是作者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抓住典型事物的特点,短短十四个字写尽了江南春日胜景,这怎能不使作者魂牵梦绕,所以水到渠成地反问结尾。
2、学生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3、总结。
五、课堂练习。
1、读下面的句子。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背诵一首白居易的诗。
忆江南教学设计2
一、赏歌导入新课
(课前欣赏《忆江南》歌曲(DVD配风光片)
1、同学们,我们刚才欣赏到的这首好听的歌曲,歌名叫——《忆江南》。《忆江南》,是个词牌名,什么是词牌名呢?
2、屏幕出示小资料: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忆江南》这首词,(圈出“江南”两字),“江南”究竟在什么地方,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说法、现在一般指长江中下游,长江的南岸;白居易笔下的江南,指的是苏州与杭州一带。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自古以来,江南,就以她的美丽和富饶,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他们游历江南,写下了大量歌咏江南的诗词。但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还数白居易的这首,只有27个字的《忆江南》。
4、那么,这首《忆江南》,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独特魅力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白居易眼中的江南。
二、读出词中美景
读通词句感受节奏美
1、练习读通。(读古诗词,首先要读通顺,请同学读两三遍,把词读顺,并注意它的节奏。(自读——指读——正音——齐读)
2、把句子读通还不够,还要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这首词很短,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将它划分为几个部分。请大家好好读,用你的停顿,告诉老师,这首词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学生读后,说理由——再读。)
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三、四两句有点特别。请大家好好读,边读关注这两点,第一,字数;第二,相对应的位置上的词语)(字数相等,上下相对)这样字数相等,相应位置词语对应的写作方法,叫对偶,古诗词中的对偶也叫对仗。这样的对偶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请同学们自己读读,注意这两句的节奏。
4、练读对偶句。
5、整首连起来读。
品读词句感受风景美
1、读得真不错,请大家轻轻地再读读词,借助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大概意思。(指名两个学生说,这个过程中注意“谙”和“蓝”的意思。)
2、这词啊,我们懂得了它的意思,就会越读越有味。来,我们一起再读:
师——江南好,生——风景旧曾谙。
师(加重语气)——江南好,生——风景旧曾谙。
3、读着这个“好”字(板书),同学们会想起了哪些江南的美景?(这好字让我想起了学生说说关于江南的生活、风景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用词语归纳)(桃红柳绿莺歌燕舞、草长莺飞、溪边浣洗、小桥流水、茶园风光、鱼米之乡、人杰地灵)读着这个”好”字,你还会想起哪些歌咏江南的诗句?
4、道不完的江南美景,诵不完的江南诗词白居易却只用一个“好”字来赞美!这个“好”字,用得多妙啊!有人说,中国的汉字,就是一幅画,更是一首诗。诗词是汉字中的精华,更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啊!
5、好,再一次用朗读品味这两句(随机评价:好!你读得豪迈洒脱;你的朗读中带着江南的柔美:这平平淡淡的声音中,一定藏着深深的情;这好字中,流淌着款款情深)
6、在这么多江南美景中,让白居易印象最深,觉得最“好”的,究竟是什么呢?引出下面的两句词——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7、好!谁来读这两句(指名1位),觉得能比他读得好的举手(学生读),你觉得哪些地方读得比他好,你为什么这样读?(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诗句的意思)(学生说后,再请1—2名)
8、听同学们都读得那么投入,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请大家闭上眼睛,音乐起…教师范读——范读后学生跟读两遍: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
(学生读后,来到一学生身边)读着读着,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教师请2-3位学生将看到的画面,说出来,并结合句子朗读)
预设与相机点拨:
“我看到了太阳出来了”——怎样的太阳啊?(红红的,大大)来,你读,让人觉得这太阳的确很红很大。(这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吗?你再看得真切些,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升起来之后,江面又有哪些变化?(太阳慢慢升起江面上)你读!你把太阳的姿态、颜色都读出来了。真棒!来,我们一起分享这美丽的景象。
“红胜火”——那是一团怎样的火啊?(远远望去,江面上一片橙色,分不清哪是江水,哪是朝霞,哪是倒影)——是啊,那是何等开阔而壮丽的景色啊!读!
“我看到了绿绿的江水”——那是怎样的绿啊?来,就让绿绿的江水静静地流淌,流淌。(读)
是啊,那绿绿的水,悠悠地流淌,流淌怪不得,有一位诗人啊,用“蓝墨水”来形容江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请同学们再自己读读这两句,谁读得最美,一会儿老师给他配上音乐。
(学生自读——配乐指读——配乐齐读)
9、(学生读后,课件展示江南美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江南明丽秀美的风景。)师:面对着这美丽的江南美景,再来沉醉地读这首词
10、真是“朝霞与江花争艳,江水共长天一色”。这是多美的画面啊!江南如此美丽,怪不得白居易深深叹道——江南好!——学生接读能不忆江南?
11、板书“忆”,请同学再来读最后一句,特别关注标点符号。
12、同学们,其实啊,在古代,所有的词都是没有标点的。这标点,是现代人加的。如果让你给这句词加合适的标点,你觉得应该加什么?为什么?
(叹号!——发自内心的一声长长的赞叹)。
(省略号言尽而意无穷,仿佛看到了作者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
(反问和感叹连用?!既是强烈的抒情,又是深深的赞美)
13、大家加得都有道理,但是,不少文学家和国学大师,给这句词加标点的时候,一致认为,加问号,是最合适的。这是为什么呢?(最确切地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强烈的思念)
14、是啊,这小小标点里,也藏着一段深情啊!江南是如此值得他眷恋,怪不得白居易一开始便叹道:“江南好——(学生接读全诗)
三、体悟景中深情
1、其实,在我们看来,这江花,这江水,是很平常的`江南景物啊,为什么白居易却如此深深地眷恋呢?
我们看黑板上的这组词语
忆江南
忆好景江花
江水
你发现了什么吗?(三个词语都带有江字;都和水有关)
是啊,作者回忆江南,最先想到的就是江南的水(将”江花”/”江水”擦掉,换成”水”字)。水,是江南的象征。江南,景因水而秀;人因水而俊,土地因水而滋润。水,江南的灵魂啊!因此,身处中原洛阳的白居易,才会觉得这江水和江花是如此美丽!
再读这两句。
师:平常的江花与江水在白居易眼里如此美丽,除了这原因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让我们走进白居易和他的江南。
屏幕出现——资料链接:
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相当于杭州市长)三年已满,要离开杭州了。他为杭州人民留下了什么呢?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六井清泉,200首诗。
离开杭州的那一天,杭州人扶老携幼,提着酒壶,洒泪而别,白居易落泪了
白居易离开杭州之后,又担任过苏州刺史等职,晚年居于洛阳。公元834年,离开杭州已经整整了,在北国洛阳,白居易写了一首寄往杭州的五言诗,说:“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又过去3年,公元838年,大诗人已经67岁了。他几次动念去杭州,但都因路途遥远,身体虚弱,难以成行。他只能把一腔思念,托付于《忆江南》。
直到离开人世,他魂牵梦绕的杭州,他亲自命名的西湖,再也没有能够旧地重游。
——节选自王旭烽《走读西湖》
读后问:
2、这平常的江花和江水,为何让白居易如此眷恋呢?谁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个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炼,是啊——
这风景,是一段美丽的江南岁月!因此,白居易深情地回忆着
(回读全词)
这风景,是一道芳堤,六井清泉,;因此,白居易低低地沉醉着
(回读全词)
这风景,还是一帮朋友,一方百姓啊;因此,白居易痴痴地想念着
(回读全词)
学生读完后,教师马上紧接着合作读——
(师)(生)
(响而快)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慢而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轻而慢)日出江花红胜火
(渐快,渐响)日出江花红胜火
(更快,更响)日出江花红胜火——
你看到了这团火了吗?(火)那是怎样的火啊?(熊熊燃烧的火,烈焰奔腾的火)那火焰中跳动着的是什么?(跳动着作者对江南热烈的想念啊!)
继续合作往下读:
师:生:
(响而快)春来——江水绿如蓝
(渐轻渐慢)春来——江水绿——如——蓝
(很轻很慢)春-来—江水——绿——如蓝——
(反复最后一句一遍)(反复一遍)
此刻,看到了那流淌着的江水吗?那是怎样的江水啊?(绿绿的江水!)
那绿绿的江水中,流淌着的又是什么呢?(流淌着白居易对江南深沉的思念!)
3、小结升华:是啊,这红胜火的江花上,这绿如蓝的江水中,藏着作者白居易深深的情啊、这真是——寄情于水,情深似水。这就是——情景交融,融情于景!这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啊!
完善板书:(用粉笔将“景”与“情”圈起来,连成一个完整的大圆。)
忆江南
忆——好——景水情
四、默写留驻精彩
1、来,让我们再一次动情地吟诵这首情景交融的绝妙好词:
2、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美的画面,值得永远地留在我们的脑海里。来,请大家拿起笔,将这首千古绝唱《忆江南》默写下来。
3、同学们,其实《忆江南》不只是一首而是三首。如果大家读了另两首,会对第一首词有更深刻的理解。请大家课外在老师的带领下自学这两首词。
忆江南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4、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2、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释题入情
1、导入:诵读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
2、揭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春”有关的文章——《忆江南》。
(1)简介诗人“白居易”。
(2)了解“江南”: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包括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区,当然,我们台州也属于江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回味一下咱们江南的迷人风光吧!
(3)播放江南春景图,用词赞江南。
师:是啊,江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这里小桥流水,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古镇小城,田园村舍,古典园林,如诗如画;啼莺流转、柳绿花红,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水乡——(江南)。
3、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课前查阅的.资料)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多年以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一组绝唱——《忆江南》。
4、播放古筝曲,教师范读。
5、介绍“词”与“词牌名”。
二、探究诗意,以知促情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
2、指正读音(注意“谙”这个生字,读准字音,区别与“音”的发音)
3、齐读。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忆”是什么意思?(回忆、思念)
(一)忆景
1、诗人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1)“日出江花红胜火”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红艳、激烈、热情)[娇艳欲滴、热情似火、争奇斗艳的江花]
(2)“春来江水绿如蓝”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朴素、典雅、温婉、平静)[水平如镜、波光鳞鳞、微波荡漾、水波涟涟的江水]
(3)红与绿的映衬之美
春天百花盛开,太阳出来了,使鲜艳的江花更红得耀眼。春天的江水碧绿,而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这红与绿相互映衬,于是红的更红,绿者更绿。
(4)“风景旧曾谙”
理解“谙”与“曾”的含义。
2、想象说话:曾经,你在这迷人的江畔做过什么?
3、于是,诗人忍不住赞美:江南——好。
引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好——能不忆江南。
(二)忆人
1、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
2、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出示资料: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当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深。后来,他生病了,不得不谢任苏州刺史一职,在他离任回洛阳时,苏州的人们不舍得他走,都哭着为他送别。他的好友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忆的还是什么?(江南的人)
带着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眷恋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读——能不忆江南?
(三)浓浓的江南情
一个忆字勾起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思念,于是他又写其二和其三,我们一起来赏读一下。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再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1、自由读
2、说说从这两首词中读到了什么?
师:江南景色秀丽迷人,江南人民情深意重,这叫诗人又怎能忘记?(读词)
师:曾经多少次,诗人朝着江南翘首以望;曾经多少回,诗人在梦中喃喃以念:江南啊江南,我何日才能重游?(读词)
四、回归生活,珍惜现在。
师:回首江南,思念江南,他悲伤,他感怀,他深情,然而,他又十分甜蜜,因为他庆幸——
1、补充句子:诗人庆幸。(庆幸曾经去过江南,为江南的百姓做过许多好事,珍惜了在江南的每一分每一秒。)
2、总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只要拥有时懂得珍惜,那么,离别也是欢喜的挥手,回忆更是美丽的幸福。同学们,让我们珍惜与同学的相识、珍惜与朋友的相知、珍惜与亲人的相聚,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让痛苦与后悔远离过去,让幸福与甜蜜永随回忆。
忆江南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
⑴ 训练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查看注释等方式理解词的意思。
⑵ 通过领会作品中创设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⑶ 通过课堂答问,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⑴ 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⑵ 通过对词中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⑶ 通过感悟作品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词的意思;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词中所创设的情景;感悟作品的美。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实录】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许多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词。(板书 忆江南 )
二、简介词的基本知识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词吗?它和学过的诗有什么区别?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中的“预习提示”。(学生看书并思考)
生回答问题:(略)
师归纳:
词与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两朵奇葩。词兴起于晚唐,繁荣于宋朝,它的句式有长有短,能比较灵活地反映作者要表达的内容与思维情感。词有不同的“词牌”,如“忆江南”、“西江月”、“渔歌子”、“浣溪纱”等。词牌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
三、了解作者及作品
师: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学过他的什么诗?你能向大家对他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吗?
生1:这首词的作者是白居易,我们学过他的诗有《赋得古草原离别》。
生2:白居易是与李白、杜甫齐名的唐代三大诗人。
师介绍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风平易,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作品。他也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白居易在50岁时曾先后出任过杭州、苏州刺史,秀丽的江南景色和灿烂的吴越文化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忆江南》这首词是他晚年闲居洛阳时为追忆十多年前的苏、杭生活而作。
四、自由探究,了解词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参看课文下面的注释,认真读课文,了解词的意思。
(学生自由读文)
师:同学们读了这首词,那么作品主要讲的是什么呢?
生:这首词讲了白居易对江南美景的回忆,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
五、进一步品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这首词总共有几句,有多少个字?
生:这首词共有五句,二十七个字。
师: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确实写得很好,它虽然短小,却抓住了江南美景的主要特征,抒发了他对江南久久难以忘怀的情结。通过刚才的读,大部分同学已经读懂了词的意思。既然这首词写得好,下面再请同学们认真地品读课文,你认为这首词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读完后可以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交流,也可以将你自己的感受及交流后的体会在纸上记录下来。
(学生认真读课文,进行交流)
六、引导学生进行作品赏析
师:请同学们停下来。刚才同学们再一次品读了课文,并相互间进行了讨论和交流,我相信大家对这首词的.无穷魅力应该有了自己独到的感受。下面,请同学们站起来谈一谈你心中的感受,与大家一起来品味这首词的精妙所在。
生1:我觉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写得好。
师:这两句好在哪里?
生1:这两句是这首词中写景的句子,作者描写了“江花”和“江水”这两种主要景物,概括地反映了江南春天景物的特征。
师:很好。确实,这两句是这首词中的名句,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诵。谁接下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2:我也觉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写得好。
师:那么,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生2:这两句话运用了对偶的手法,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
生3:我觉得这两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句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红通通的江花比作火焰,把江水的绿比成蓝草,比喻非常恰当,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说得非常好,他们从不同的修辞角度上品味了文章的妙处,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新的见解。
生4:我也觉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写得好。
师:那么请谈谈你的见解。
生4:我们都生活在江南,江南的春天很美,可以赞美和歌颂景物很多很多。而作者受篇幅的限制只选取了江花和江水,我认为景选得好。
师:哦!快讲讲你的创见。
生4:我喜欢画画,我觉得江花和江水一红一绿,能给人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光彩夺目的感觉。
师:你的见解真是很独特,也说得非常好。老师相信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很有成就的画家。
生5:我觉得“忆江面”这个词牌用得好。
师:你觉得作者选用这个词牌好在哪里?
生5:老师前面说了,词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而作者白居易恰恰选了“忆江南”这个词牌,题目刚好与内容吻合,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作者对江南的无限眷恋和思念。
七、引导学生打开思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师:你很会思考问题,也说得很好。刚才前面的同学都是围绕“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来谈的,而你却能从词牌联系到词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上来。希望其他的同学也能像你一样把思维的大门敞开,把思维的触角伸到作品的每一角落,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生6:我觉得文章的最后一句“能不忆江南?”写得好。它与前面的题目“忆江南”和第一句“江南好”形成前后呼应,使作品显得很完整。
师:很好。现在同学们的思路被打开了。我希望后面同学的见解更加精彩。
生7:我觉得首句“江南好”这一句好。这一句既回应了标题“为什么要忆江南”,又很自然地引出了后面作者对江南春天美景的回忆与描述。
师:你讲得真不错。
生8:我觉得第二句“风景旧曾谙”这一句也不错。
师:说说你的看法。
生8:这一句说明了江南美景对作者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也是作者难以忘怀的,以致引起作者在十多年后还对它难以忘记,思念不已。
师:同学们真是说得太好了,还有没有更加精彩的见解?
生9:我觉得词的末句“能不忆江南?”句式用得好。作者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气,体现作者对江南美景的赞扬与无尽的思念,而运用疑问句则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与上期所学的《海上日出》的结尾“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有异曲同工之妙。
师:你真不简单,不仅能体会这首词的妙处,还能联系到前面所学的知识。
生1:老师,我还是觉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好蓝”这两句最好。
忆江南教学设计5
第三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师:现在已是暮春时分,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到处春暖花开,景色迷人。最美的地方要数江南了,下面就随着老师一起去景色秀丽的江南看看吧!(欣赏图片)
2、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3、前两首都是诗,今天要学习的一首词。板书:《忆江南》“忆江南”是词牌名。什么是词牌?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
4、解题:
忆江南是一个词牌名,也叫做望江南。它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词牌是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词原来都是配了曲谱吟唱的。而白居易的这首词,内容恰与词牌相吻合。此时他身在洛阳,写的又是自己对江南春色的记忆,或许这正是作者选此词牌来抒写自己江南情结的用意所在吧。
现在我们打开书读一读这首词(板书课题“忆江南”)。
二、探究诗意,以知促情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
2、指正读音(注意“谙”这个生字,读准字音,区别与“音”的发音)
3、齐读。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忆”是什么意思?(回忆、思念)
(1)江南好,好在哪里呢?朗读相关词句来回答。
(一)忆景
1、诗人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1)“日出江花红胜火”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红艳、激烈、热情)[娇艳欲滴、热情似火、争奇斗艳的江花]
(2)“春来江水绿如蓝”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朴素、典雅、温婉、平静)[水平如镜、波光鳞鳞、微波荡漾、水波涟涟的江水]
(3)红与绿的映衬之美
春天百花盛开,太阳出来了,使鲜艳的江花更红得耀眼。春天的江水碧绿,而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这红与绿相互映衬,于是红的更红,绿者更绿。
(4)“风景旧曾谙”
理解“谙”与“曾”的含义。
(5)“风景旧曾谙”,既然作者对江南再熟悉不过了,为啥只说江南的“江花”“江水”的景象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最典型景物来表现江南春色的.写法。)
(6)“红胜火”,你想到了什么?
“绿如蓝”又写出了什么景致?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红”“绿”色彩鲜明,对比强烈,体会诗人对江南风景由衷喜爱之情。)
2、想象说话:曾经,你在这迷人的江畔做过什么?
3、于是,诗人忍不住赞美:江南--好。
引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好--能不忆江南。
(二)忆人
1、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
2、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出示资料: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当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深。后来,他生病了,不得不谢任苏州刺史一职,在他离任回洛阳时,苏州的人们不舍得他走,都哭着为他送别。他的好友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忆的还是什么?(江南的人)
带着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眷恋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读--能不忆江南?
(三)忆浓浓的江南情
一个忆字勾起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思念,于是他又写其二和其三,我们一起来赏读一下。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再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1、自由读
2、说说从这两首词中读到了什么?
师:江南景色秀丽迷人,江南人民情深意重,这叫诗人又怎能忘记?(读词)
师:曾经多少次,诗人朝着江南翘首以望;曾经多少回,诗人在梦中喃喃以念:江南啊江南,我何日才能重游?
四、综合比较(异同),1、师:学完了这三首古诗词,你能将三首诗词连着背一遍吗?
2、比较异同。(老师板书)
同: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
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
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
异: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
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
五、当堂训练:以问引读,深化情感
师引问:你现在知道“能不忆江南”的原因吗?
师引:能不忆江南?因为_。(学生用词来回答)
师引(语气变化,情感加深):能不忆江南?因为_。(学生仍用词来回答,语气要有变化。)
师再引(语气变化,情感进一步加深):能不忆江南?因为_。(学生还用词来回答,学生情感要有进一步的变化
3、再读忆江南这首词。师总结全课。
六、回归生活,珍惜现在。
师:回首江南,思念江南,他悲伤,他感怀,他深情,然而,他又十分甜蜜,因为他庆幸--
1、补充句子:诗人庆幸。(庆幸曾经去过江南,为江南的百姓做过许多好事,珍惜了在江南的每一分每一秒。)
2、总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只要拥有时懂得珍惜,那么,离别也是欢喜的挥手,回忆更是美丽的幸福。同学们,让我们珍惜与同学的相识、珍惜与朋友的相知、珍惜与亲人的相聚,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让痛苦与后悔远离过去,让幸福与甜蜜永随回忆。
【板书设计】
忆江南
词牌名
人
情珍惜
景
教学反思:
忆江南教学设计6
一、导入新课
进入春天已近一个月了,我们刚刚感受到春的气息,可一场雨雪又把我们带到了洁白的冬季。刚才同学们背诵的《江南春》中已告诉我们此时的江南已是千里莺啼绿映红了。今天,我们就随著名诗人白居易去领略江南的神韵。板书课题
1、解题:同学们对江南了解多少?
师:江南洒湖纵横交错,小桥流水,隽秀的古典园林,朴实动听江南丝竹,柔软华丽的江南丝绸,精美的刺绣等等。江南的苏州、杭州还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无数的文人墨客对此地总是流恋往返。
2、介始背景:
白居易年少时旅居杭州。50岁时曾在杭州当太守三年,后在苏州为官一年。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12年后,67岁时写下了千古绝唱《忆江南》。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谁谈一下对“忆江南”三个字的理解?你对词有多少了解?还知道哪些词牌名?
3、请同学们借助课文中的注释自学这首词。在学习和诵读中去领略词中的景,感悟词中的情。(配乐)
4、在刚才的学习中你领略到了什么校的意境?
三、品味
1、诗人一开口就用通俗的“好”字来赞美江南,你认为这个“好”是指的什么?(换成江南美行不行?)
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这句中,哪个词写出了诗人是在“忆”江南?“谙”又怎样讲?
小结:江南的好是诗人亲身感受到的,体验过的。一切那么熟悉,诗人仅在杭州为官时,就写了200多首诗,写遍了那里的山山水水。
3、江南的山山水水已刻到诗人的心中,可江南这么大,诗人抓住什么来写的这“好”呢?
(1)指读,齐读
(2)这两句抓住什么来写的?(理解意思)
(3)自读这两句,齐读。说说诗人写的这两句好在哪里?
a同色共染。比喻b异色互衬
(4)想象:师读,生想象——说说眼前是怎样的画面
4、多么熟悉的`江南,多么美丽多姿的江南。
你就是站在江边的诗人,请你读:
日出,花开得如此热烈,男生读:日出
春来,碧水悠悠,纯净优雅,女生读
5、江南如此的好,记人“能不忆江南”?
齐读——读了这句,你体会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诗人在哪里“忆江南”?(洛阳)
江南花红胜火,水绿如蓝之时,洛阳的春天依然是春寒料峭,到处一片灰色。(欣赏江南的图)
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再读“能不忆江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四、拓展升华
1、诗人所眷恋的仅仅是江南的美景吗?根据你了解资料来谈
2、学生补充
3、师补充:
白居易在杭州治理西湖,修白沙堤,与杭州百姓交朋友;与当地风雅之士诗酒唱和;有名的“白乐天醉酒茅家埠”
诗人与杭州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离别杭州时,杭州人扶老携幼,提着酒壶,万众夹道,洒泪送别。他的好友诗人刘禹锡在《白太守行》一诗中写道:“闻有白太守,抛官归旧奚,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4、指导读
诗人不仅眷恋江南美景,他还忆什么?更深深地念着与江南人民的浓浓情意。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无限思念,读:能不忆江南?
五、升华
1、诗人用生花妙笔写出他“旧曾谙”的江南美景之后,又以“能不忆江南”的眷恋之情来收全词。但这已勾起了他对江南人无限怀念之情,于是又写下了另外两首《忆江南》
2、出示其二、其三
(1)自读,讨论三首词的异同。
(2)从这两词中看到诗人还忆江南的什么?
(3)江南的一草一木,均让诗人魂牵梦绕。多么深的江南情结!
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齐读:
3、师生共读三首《忆江南》,师生唱和,师读前面的,学生接后面的。
4、背《忆江南》
5、唱
诗歌,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不独在声韵悠扬,更在于以声传情;不仅在于写景如画,更在于借景抒情。词开始就是为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歌词,今天,我们也来试着唱一唱。可以用我们学过的歌。
板书:忆江南
↓美景
江南赞美、思念
忆江南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古诗与词的区别。
2、理解《忆江南》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4、通过词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大家欣赏。说说古诗的特点:有五言诗、七言诗。诗的字数很整齐。
二、 初步理解词与诗的区别
1、自读“预习”。读后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谁能找到诗与词的区别?
三、 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忆江南》理解词意
1、《忆江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带点字的意思:
江南好 好:美好 。
旧曾谙 旧曾:以前、过去。
谙:熟悉。
红胜火 胜:胜过、强过。
忆江南 忆:想念、想起。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如诗如画的江南,风景还是以前熟悉的那样。太阳光下,江边的鲜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光里,江水碧绿如蓝。如此美丽的江南,教人怎能不想起它!
五、总结升华
1、读《忆江南》。
(边读边想江南美景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江南美景 大自然)
【板书设计】
日出 江花 红胜火
忆江南 能不忆江南?
春来 江水 绿如蓝
忆江南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忆江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第八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它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那如火如荼的春花,澄碧温莹的春水,不仅唤起人们对江南湖光山色的向往,更引起大家对祖国河山和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同时,“词”这种题材在小学教材中是首次出现,选编这首词,意在使学生对词这种体裁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初步感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开拓学生的视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
【教学理念】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词教学应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引领学生走进这民族独特的文化,从而热爱古诗词。在新课程标准中也对学生提出了每学年背诵优秀诗文不得少于60篇的要求。由此可见,使孩子们潜移默化的陶醉于其中从而陶冶孩子们的情操是很重要的。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
3、理解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画面。
4、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鉴赏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这首词写作背景资料、李白写的其它有关古诗词。
2、教师准备配乐朗读的古筝曲及《忆江南》歌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释题入情
1、背诵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
江南处处是小桥流水人家,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墨客曾写下赞江南的诗词,谁愿意把你积累的诗词背一背?(指3至5名学生)教师对学生背诵情况做总结。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情况,创设古文学习情境,使学生对江南有初步的印象。
2、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家喻户晓的名篇《忆江南》,同时认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词。
(板书课题)
通过你们的预习或搜集的资料,你对词有了哪些了解?
(指名说)
教师小结: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词牌名它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关系,作者只是以谱填词。而白居易的这首词,内容恰与词牌相吻合。此时他身在洛阳,写的又是自己对江南春色的记忆,也许这正是作者选此词牌来抒发自己江南情节的用意所在。
3、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课前查阅的资料):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多年以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写下这首绝唱《忆江南》。
忆江南教学设计9
【教材简析】
《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老年回忆江南风景写的,共有三首,这是第一首。这首词围绕江南的特征“江花”“江水”具体描写春天景物的美,抒发了自己热爱、怀念江南美景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两首词的意思,根据这两首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忆江南》,熟读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中意境。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以前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词。(板书:忆江南)
2、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词吗?
3、读读这两首词,想想词和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
二、学习《忆江南》
1、以师生谈话的形式介绍作者:
⑴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是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白居易吗?(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⑵补充:白居易也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
2、简介时代背景:
白居易在50岁至55岁期间,曾先后到江南名郡杭州、苏州出任刺史,秀丽的江南景色和灿烂的吴越文化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晚年回到洛阳闲居后,还时常回味这段令人愉悦的回忆。这首《忆江南》词就是他在67岁时为追忆十多年前的苏、杭生活而作。
3、解题:
“忆江南”是词牌名,它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而白居易的这首词,内容恰与词牌相吻合。此时他身在洛阳,写的又是自己对江南春色的记忆,或许这正是作者选此词牌来抒写自己江南情结的用意所在吧。
4、自主探究,了解词的意思:
⑴自由读,说说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
⑵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⑶小组内讨论交流自读情况:
小组内互相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你认为这首词的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⑷全班汇报交流,各小组之间、同学之间互相补充,有不同看法可以争议:
要点如下:
首句“江南好”,直写“江南”之所以值得回忆,一个既浅又俗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扬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惟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
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是自己旧时早就感受到、体验过、熟悉了的,并非得之传闻。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
那么,江南的`好风光究竟“好”在哪里?在白居易之前,人们描写江南春色,比较多的是抓住“花飞”“莺啼”来渲染的,而白居易在这首词里为我们另外开辟了一个新的诗境。三、四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对江南春色美景又一种形象化的描述。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仔细体会这两句,想像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春天的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照射在江边盛开的鲜花上,红红的显得更加耀人眼目,江水也因之更显得绿波粼粼,江花、江水两相辉映,红的更红(红胜火),绿的更绿(绿如蓝)。如此强烈的色彩渲染,给人留下了浓得抹不开的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
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通过反问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深长的韵味,令人深醉于江南春色的美景之中。
这首词,写的是诗人自己的江南之忆,特具情味,而又引起读者的遐想,让人玩味不尽,不失为大手笔。
⑸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这首词,进一步感受词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感受作者写法之妙。
三、品味感悟,有感情地朗读
思考:
1、《忆江南》这首词哪些地方是根据江南的特点来写?写出了一幅什么景象?最后一句改成陈述句。好不好?为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交流,总结朗读方法:
用江上的朝日和江边的鲜花作衬托,形象鲜明,写江花用红胜火不仅有色彩,而且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拓展性练习
1、以自学自解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江南春》也可自己选择描写春天的诗词来学习。
2、交流自学情况。
3、读一读、背一背。
忆江南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那如火如荼的春花,澄碧温莹的春水,不仅唤起人们对江南湖光山色的向往,更引起大家对祖国河山和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同时,“词”这种题材在小学教材中是首次出现,选教这首词,意在使学生对词这种体裁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初步感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开拓学生的视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了解词的结构、认识词牌名《忆江南》。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4、体会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2、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体会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释题入情
1、诵读描写江南的诗句,这两句诗都写了哪个地方的景色?
出示: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简介江南,播放江南春景图。
3、揭题,读题,理解“忆”的意思。
二、整体感知以知促情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正确、通顺;边读边看注解,想想白居易忆的是江南的什么?
2、诗词对比巧识词牌:这首《忆江南》和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
3、指读,指正读音。(注意“谙”字。)
4、齐读。
5、诗人为什么忆江南呢?江南有什么值得回忆的呢?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诗意。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一)忆江南之美景
1、赏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指名读。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理解“胜”和“蓝”的意思。
(2)围绕“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词句还原成画面。
(3)看到这么美的画面,你的脑子里浮现出了哪些词语?
(4)学生结合想象诵读。
(5)体会江花和春水就这样互相映衬的美。男女生合作读。
(6)春天的景物很多,但诗人只抓住了两种最有代表性的景物,两种对比最强烈的颜色,把一个亮丽、美妙的江南的春天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体会词句的对仗美。
2、江南的这些风景诗人曾经是多么熟悉啊!教学“风景旧曾谙”。
(1)哪个字是熟悉的意思?“曾”呢?
(2)理解“旧”的意思。简单渗透背景。理解“风景旧曾谙”。
3、除了江花、江水,还有什么风景词人也是那样的熟悉?
4、这许许多多的景物,用语言又怎能描述得尽?所有的赞叹都浓缩成简单的三个字――江南好。师引读全词。
5、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从这个反问句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理解读。
(二)忆江南之故人
1、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出示资料,创设情境。
2、诗人忆的还有江南的什么?
3、千言万语道不尽诗人对江南人的留恋和怀念,只浓缩成最最朴素的三个字――江南好!(指生个性化诵读)
4、一首《忆江南》,寥寥27个字,却一唱三叹,字字浸满了诗人对江南景、人深深眷恋的`情。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处,深情诵读全词。(配乐)
5、闭上眼睛,让我们沉浸在这美好的回忆里。(背诵)
(三)忆江南之往事
1、江南为官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年,但值得回忆的事情却太多太多,我们刚才学的只是《忆江南》其一,还有其二、其三!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迁移学法:我们分组学习这两首词,用刚才学习第一首词的方法来自学。
3、指读。
4、从这两首词中你看出了词人还忆江南的什么?
5、何日又去月中寻桂?何日重到钱塘看潮?何日再品那醉人的美酒?何日再赏吴娃优美的舞姿?――(引读)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江南忆,其次忆吴宫――(生接读)
6、那抹不掉、忘不了的江南情啊!诵读三首词。(配乐诵读)
四、欣赏歌曲拓展延情
1、词有曲调,可以用来吟唱。想听吗?
2、播放《忆江南》曲子听吟唱。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读”始终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来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情感。在读出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在读中学生领略到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独特的美景。尤其是在品味“能不忆江南?”这个反问句时我发自内心的引读,使学生不禁进入诗中意境,为情所动,随情而读!深刻的感悟到诗人对江南的无限的赞叹和思念之情!但本节课中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诗文表面,无法走入诗人创作的精神世界,我应该多准备教材外的阅读资料帮助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入理解,让学生既能“走进文本”又能“走出文本”。
忆江南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古诗与词的区别,理解《忆江南》的词意。
2、背诵《忆江南》,能对两首词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
3、理解词意,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得到对词文化的熏陶。
【教学重点】
感情朗读,读出词的韵味,运用多种方法背诵《忆江南》。
【教学难点】
对词中所写景象的想象。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词,了解词、作者
1、看板书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同学相互解答,师补充)。
预设:
我想知道白居易什么时候写的这首词?我想知道词与诗有什么不同?我想知道白居易还写过哪些作品?
从学生质疑导入,解决学生最想知道的.问题,体现学生自主性。同时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搜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汇报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成功的感受,进而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热情。
2、听配乐词朗诵,想象江南风光:
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通过听音频范读文件在脑中形成映象,注重学生自主感悟不迷信书中文字插图敢于比较。
3、个性化读词:
同学们读得不错,还想读的更好吗?(想)怎么办呢?理解词义可以使我们更有感情韵味的读好这首词。
二、赏析《忆江南》
1、借助注释小组讨论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要做到有议有评。
2、指名汇报词语的意思。指出不懂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指出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对仗工整,描写生动)
营造学生合作学习的氛围,小组合作有目的有分工。
3、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词:
忆江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白居易对江南风光的喜爱之情,能读出来吗?(找伙伴,找老师共读,自己读,男女生对读。摇头晃脑读、表演读。小组分配读)
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读中感悟,读中促讲,读中发展学生能力都需要教师调动学生读文的积极性。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读,学生乐读,爱学。读法多样,读的兴趣浓厚。读是感悟的基础,读得流利,读得有情有趣,感悟才有可能深入。
4、演唱此词:
⑴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让学生跟着来唱。
⑵自己为词配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因此,选择适合儿童天性的教学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现代人也愿意化用古诗填词作曲,这又为我们学习古诗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渠道。学生们陶醉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将诗了然于胸。
三、体会填词的乐趣
1、你曾到过哪些地方?那里的风景给你留下怎样难忘的印象?
2、模仿白居易词作,填一首属于自己的《忆江南》:
设立开放性话题,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并将古诗词的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
四、知识的延伸
1、说明忆江南实为上下两篇(课件)
2、介绍两篇《忆江南》(课件)
3、最后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首词的名篇《水调歌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家查找有关资料,和同学们在课间交流一下。
忆江南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
2、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3、通过创设情境来体验感悟词意。
教学重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教学难点:
通过创设情境来体验感悟词意。
课前准备: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师:今天,我很高兴能和同学们在这里合作上一节课,在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我说上句,你们接下句。好吗?
师:我姓胡。
生:我姓何。
师:我是老师。
生:我是学生。
师:我是四年级的老师。
生:我是四年级的学生。
师:春眠不觉晓,生:处处闻啼鸟。
师:两个黄鹂鸣翠柳,生:一行白鹭上青天。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同学们积累的诗句可真多,老师也积累了几句,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2:
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江南风土欢乐多,悠悠处处尽经过。
4、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师:同学们读得真整齐,下面比比赛,看谁能把它们背出来。
一、背景烘托释题入情
1、导入课题
师: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同学们,让我们迈着轻盈的步伐、踩着欢快的节拍随着白居易一起去欣赏江南风光吧!(板题1:忆江南)
师:齐读课题。
2、读题、释题
师:“忆”是什么意思?
生:回忆
师:回忆哪儿?(回忆江南)
江南在哪你们知道吗?(板书2:)
师:江南呀,就是长江以南。其实,我们脚底下踩着的就是江南的沃土。不过,白居易笔下的江南,指的是他曾经为官,被称为“人间天堂”的苏州,杭州一带。
3、诗词对比,识词牌。
师:同学们,打开书,仔细的观察这首《忆江南》,看看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不同?
生:这首诗每行字数不相同。(出示课件3:《忆江南》)
师:对,《忆江南》的句子有长有短,叫长短句,又称之为词。请看大屏幕,一起来读一读关于词的小知识。(出示课件4:词能配乐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词都有词牌名和题目。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词比较特殊,它的词牌名和题目相同,词牌名是?
生:忆江南
师:题目也是?
生:忆江南
二、整体感知、以知促情
1、初读《忆江南》
师:这首词千古传唱,同学们,赶紧带着老师的温馨提示自由地读一读吧!(出示课件5:温馨提示:自由地读一读这首《忆江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如果能带着理解读就更棒了!)(生自由读)
谁愿意来放声读一读?(出示课件6: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师:大家一起来听听。看看他读得是否流利?(指名学生读)
你觉得他读流利了吗?
生:我觉得他读得很流利。(我觉得他读得不流利)你能读流利吗?来,试一试。
师:谁不但能读流利,还能读出节奏?(指名学生读)
师纠正节奏(很有节奏)
师:谁还能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指名学生读)
师:读得真好,老师都禁不住为你竖起了大拇指。(这位同学的朗读不但字音准确,而且还颇有韵味。)
2、了解诗的押韵。
师:这首词为什么读起来琅琅上口呢?请仔细的观察这几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三个字的韵母相同(都是ān)
师:对,有些诗词,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韵母会相同或相似,像这样,我们叫做押韵。
同学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跃跃欲试了。想听吗?(想)
那就请认真倾听,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师配乐范读)
师:谢谢你们的鼓励。一起来,带着自己的体会,读出古诗词的韵味吧。(生齐读)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找词眼
师:老师听出了古诗词的味道。学习古诗词,还得学会另外一种本领,那就是把诗词“读瘦”。谁能把这首词读成一个字?(想一想:这首词中的那一个字概括了江南?)
生:“好” 。(板书3:好)
2、品词赏句
师:你从哪里体会到了江南“好”?
生:“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课件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这句话描写了江南的`什么景?
生:江花、江水(板书4:江花、江水)
师:说到花呀,你会想起哪些描写花的四字词语?(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万紫千红、花红柳绿、姹紫嫣红、花团锦簇)同学们积累的词语可真多!在这里,阳光照耀下的花又有什么特点呢?(课件8:日出江花红胜火)(板书5:红)
师:红得胜过了火,多么鲜艳的花朵啊!谁来读一读?(指名生读)
师评价:这花儿开得不够热烈,谁能读得再热烈些?(指名生读)
师:谁还想读?(指名生读)
你读得真热烈,能不能读出花儿娇艳欲滴的美呢?(生再读)
(你的朗读让我看到了那娇艳欲滴、热情似火的花朵。)一起读!
师:花美,水更美。春来江水(绿如蓝)(出示课件9:春来江水绿如蓝)。“蓝”在这里指的是蓝色吗?
生:不是,“蓝”是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你会借助注释来理解课文,你真会读书!)(出示课件10:蓝草图)
师:这就是蓝草,诗人说江水绿得像蓝草浸染过似的。你觉的江水还绿得像什么?
生:江水绿得像一块绿宝石,绿得像一块绿玻璃,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绿得像一条绿丝绸,绿得像一块透明的玻璃,绿得像一面明亮的镜子
师:(出示课件11:春来江水绿如蓝)多绿的江水呀!(板书6:绿)
绿得让我们陶醉,绿得让我们难忘,谁来读?读出你的感受。(生读)
师:从你的朗读中,老师感觉到了江水的绿。
谁不但能读出江水的绿,还能读出江水缓缓流动的样子?(生读)
江水缓缓流动时的速度是怎样的?
生:慢
师:那你把“绿如蓝”读得慢一些,轻一些,柔一些。来,试一试。(生再读)
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江水就在我眼前流过。谁还能读出这种感觉?(生读)
一起读。(生齐读)
师:这红与绿相互映衬,红的更红,绿的更绿。站在这迷人的江畔,诗人忍不住发出赞叹:江南——好。(出示课件1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引读: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春来江水绿如蓝。
3、了解“对偶”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两句是这首词里的一个“对子”、
师:日出对生:春来
师:江花对生:江水
师:红胜火生:绿如蓝
师:江花红胜火生:江水绿如蓝
师:日出江花红胜火生:春来江水绿如蓝
你们看,旭日东升,花开得如此热烈,男生读:日出江花红胜火(课件1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天碧水悠悠,纯净而优雅,女生读:春来江水绿如蓝(课件14:春来江水绿如蓝。)
过渡:听着听着,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就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走进江南。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大胆的展开想像,听着这美妙的音乐,你感觉到了什么?
4、想象悟情
(课件15:播放《忆江南》景色)
师:我们步行来到江边,清澈见底的江水缓缓地向前流淌;江岸两边的树上传来了鸟儿动听的"歌声;远处那火焰似的花朵摆弄着舞姿,欢迎我们的到来,让我们乘着小舟继续前行。
师:请同学们轻轻地睁开眼睛,听着这美妙的音乐,胡老师仿佛看见了江岸两边的柳树,正对着江面照镜子呢,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江上有一艘渔船正慢慢划过,渔翁正勤劳地打渔。我仿佛看到了有人在江边悠闲地钓鱼。我仿佛听到江水“哗哗哗”地唱着欢乐的歌。
生:我仿佛听见了鸟儿在枝头唱着动听的歌,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还听到春雨落到江面上叮咚叮咚的声。
生:我仿佛闻到了花朵的芳香,泥土的清香。我仿佛看见了花儿对着江面照镜子,它好像在说:“瞧,我多么漂亮!”
生:伸出手去,我触到了江边的莲蓬,感觉到了清凉的江水。
5、仿说词句
师:江南的景色真是太迷人了!你们看:春天,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夏天,紫薇花绽开了笑脸;秋天,菊花在秋风中亭亭玉立;冬天,梅花傲然挺立。(课件16:播放春柳,夏薇,秋菊,冬梅。17:秋菊。18:播放春柳,夏薇,秋菊,冬梅)
师:老师最喜欢夏天的紫薇花,我觉得紫薇花的颜色特别美!同学们,你觉得紫薇花紫得像什么?
生:紫得像霞
师:你的想法和老师一样,于是我写下了这句诗:夏来紫薇_如_。
生:紫如霞。
师:你和老师真是心灵相通呀,一起来读读这句诗。(生读)
你最喜欢哪一幅?你能像老师一样用诗一般的语言把它写下来吗?动笔试一试。
(1)生写诗,师巡回指导。
师:谁来说说你写的诗?(生自由说)
生:春来柳树绿如玉、秋来菊花黄似金、冬来梅花白似雪。
7、赏析“风景旧曾谙” “能不忆江南?”
师渡:面对这如诗如画的江南风光,诗人由衷地发出一声赞叹:江南好。(课件19:江南好)引读:江南好(深情地)读——风景旧曾谙。
(1)理解“风景旧曾谙”
师:“谙”这个字读(ān),一起来喊喊它的名字(谙、谙、谙谙谙)
“谙”字,我们初次认识,伸出你的右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这个字吧!“谙”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是“言”字旁,写在竖中线的左格,右边是一个“音”,写的时候占一点左边的格子,第一横短,第二横长。拿起笔,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一遍。
“谙”的意思是(熟悉)。“旧曾谙”的意思是说(过去很熟悉)诗人过去对江南风光如此熟悉,说明诗人曾经(去过江南,到过江南)
师:是呀,江南之美,并不是听别人说的,而是当年自己亲身感受到的、体验到的。江南如此之好,难怪作者——能不忆江南?(课件20:能不忆江南?)
(2)能不忆江南?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个什么句子吗?
生:反问句
师:对,谁能把这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生:能忆江南。(出示句子:能忆江南。)
师:同学们,齐读这两个句子。
你觉得哪个句子的语气更强烈?(指名生:反问句)
这样强烈的语气,是为了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生:表达诗人对江南的思念、赞美之情。
师:请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个反问句。(课件21:能不忆江南?)(生读)
思念不够强烈,谁能读得更强烈些?(生读)
师引读:同学们,一起来,带着诗人对江南的无限喜爱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的无限眷恋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的无限赞美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8、情感升华
师:一个反问浸透了诗人对江南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可是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他还忆什么?(板书7:)
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资料,或许你能从中找到答案、
师:(课件22:白居易年轻时就喜欢行旅江南,苏杭秀丽的风景给白居易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后来他在杭州、苏州为官期间,兴修水利,引湖水灌田,替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和苏杭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之时,苏州人们都不舍得他走,都哭着为他送别。他的好朋友刘禹锡曾在诗中描述苏州人们为白居易送别的场面:“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此时,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白居易是个好官,他为人民着想,心系百姓
师:你觉的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他还忆什么呢?
生:江南的人
师:此时此刻的白居易,回想着美丽的江南春色,情不自禁地低声吟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课件2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生齐读)
师:白居易满怀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一遍又一遍地吟道:江南好——(生齐读)
四、链接拓展,积累延情
1、拓展《忆江南》二、三
师:曾经多少次,诗人朝着江南翘首远望;曾经多少回,诗人在梦中喃喃低语;对江南深深的思念之情,促使他又写下了《忆江南》二和三(课件24:忆江南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忆江南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服相逢。)
2、回顾三首词
师:江南的一切,都让诗人难以忘怀。
现在,你就是白居易,请你用你的词来回答我:
白居易呀白居易,你最忆江南的哪里?(手势指屏幕《忆江南》二)
白居易呀白居易,你还念江南的哪里?(手势指屏幕《忆江南》三)
白居易呀白居易,江南真的有那么好吗?(课件25:生齐读《忆江南》)
3、千古绝唱
师:白居易笔下的江南还是那么美,那么诗意盎然,而他的这首词也成了千古绝唱。你听,人们又唱起了这首《忆江南》。同学们,你也可以跟着音乐,唱出你对江南的赞美!(课件26:欣赏歌曲《忆江南》)让我们在这悠扬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
忆江南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
⑴训练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查看注释等方式理解词的意思。
⑵通过领会作品中创设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⑶通过课堂答问,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⑴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⑵通过对词中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⑶通过感悟作品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词的意思;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词中所创设的情景;感悟作品的美。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实录】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许多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词。(板书忆江南)
二、简介词的基本知识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词吗?它和学过的诗有什么区别?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中的“预习提示”。(学生看书并思考)
生回答问题:(略)
师归纳:
词与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两朵奇葩。词兴起于晚唐,繁荣于宋朝,它的句式有长有短,能比较灵活地反映作者要表达的内容与思维情感。词有不同的“词牌”,如“忆江南”、“西江月”、“渔歌子”、“浣溪纱”等。词牌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
三、了解作者及作品
师: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学过他的什么诗?你能向大家对他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吗?
生1:这首词的作者是白居易,我们学过他的诗有《赋得古草原离别》。
生2:白居易是与李白、杜甫齐名的唐代三大诗人。
师介绍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风平易,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作品。他也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白居易在50岁时曾先后出任过杭州、苏州刺史,秀丽的江南景色和灿烂的吴越文化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忆江南》这首词是他晚年闲居洛阳时为追忆十多年前的苏、杭生活而作。
四、自由探究,了解词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参看课文下面的注释,认真读课文,了解词的意思。
(学生自由读文)
师:同学们读了这首词,那么作品主要讲的是什么呢?
生:这首词讲了白居易对江南美景的回忆,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
五、进一步品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这首词总共有几句,有多少个字?
生:这首词共有五句,二十七个字。
师: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确实写得很好,它虽然短小,却抓住了江南美景的主要特征,抒发了他对江南久久难以忘怀的情结。通过刚才的读,大部分同学已经读懂了词的意思。既然这首词写得好,下面再请同学们认真地品读课文,你认为这首词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读完后可以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交流,也可以将你自己的感受及交流后的体会在纸上记录下来。
(学生认真读课文,进行交流)
六、引导学生进行作品赏析
师:请同学们停下来。刚才同学们再一次品读了课文,并相互间进行了讨论和交流,我相信大家对这首词的无穷魅力应该有了自己独到的感受。下面,请同学们站起来谈一谈你心中的感受,与大家一起来品味这首词的精妙所在。
生1:我觉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写得好。
师:这两句好在哪里?
生1:这两句是这首词中写景的句子,作者描写了“江花”和“江水”这两种主要景物,概括地反映了江南春天景物的特征。
师:很好。确实,这两句是这首词中的名句,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诵。谁接下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2:我也觉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写得好。
师:那么,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生2:这两句话运用了对偶的手法,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
生3:我觉得这两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句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红通通的江花比作火焰,把江水的绿比成蓝草,比喻非常恰当,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说得非常好,他们从不同的修辞角度上品味了文章的妙处,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新的见解。
生4:我也觉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写得好。
师:那么请谈谈你的见解。
生4:我们都生活在江南,江南的春天很美,可以赞美和歌颂景物很多很多。而作者受篇幅的限制只选取了江花和江水,我认为景选得好。
师:哦!快讲讲你的`创见。
生4:我喜欢画画,我觉得江花和江水一红一绿,能给人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光彩夺目的感觉。
师:你的见解真是很独特,也说得非常好。老师相信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很有成就的画家。
生5:我觉得“忆江面”这个词牌用得好。
师:你觉得作者选用这个词牌好在哪里?
生5:老师前面说了,词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而作者白居易恰恰选了“忆江南”这个词牌,题目刚好与内容吻合,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作者对江南的无限眷恋和思念。
七、引导学生打开思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师:你很会思考问题,也说得很好。刚才前面的同学都是围绕“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来谈的,而你却能从词牌联系到词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上来。希望其他的同学也能像你一样把思维的大门敞开,把思维的触角伸到作品的每一角落,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生6:我觉得文章的最后一句“能不忆江南?”写得好。它与前面的题目“忆江南”和第一句“江南好”形成前后呼应,使作品显得很完整。
师:很好。现在同学们的思路被打开了。我希望后面同学的见解更加精彩。
生7:我觉得首句“江南好”这一句好。这一句既回应了标题“为什么要忆江南”,又很自然地引出了后面作者对江南春天美景的回忆与描述。
师:你讲得真不错。
生8:我觉得第二句“风景旧曾谙”这一句也不错。
师:说说你的看法。
生8:这一句说明了江南美景对作者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也是作者难以忘怀的,以致引起作者在十多年后还对它难以忘记,思念不已。
师:同学们真是说得太好了,还有没有更加精彩的见解?
生9:我觉得词的末句“能不忆江南?”句式用得好。作者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气,体现作者对江南美景的赞扬与无尽的思念,而运用疑问句则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与上期所学的《海上日出》的结尾“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有异曲同工之妙。
师:你真不简单,不仅能体会这首词的妙处,还能联系到前面所学的知识。
生1:老师,我还是觉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好蓝”这两句最好。
忆江南教学设计14
【教材分析】
《忆江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诗人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本文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江南自然风光之美,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积累古诗词名句,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加文化积淀。
四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词这种体裁,教师可以做简单介绍。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对作者描写的江南美景能够欣赏,对作者对江南景色的赞美之情可以理解,但都是粗浅的认识,透过短短27个字,理解江南景色的特点和作者的江南情怀,对学生确属不易。所以,教学中,分层次逐步推进深入的朗读欣赏就显得尤其重要。本节课让读始终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在读中感受古诗词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读中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2、能正确认识、理解生字新词,正确书写“谙”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诵读,看注释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词句意思,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教师的教学准备:熟读教材,熟读课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网络教学环境、白板软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一)谈话导入。
(二)简介诗人“白居易”。
(三)揭题(板书课题:忆江南)。
(四)了解什么是词。
1、出示古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词和诗的不同。
2、师相机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外一种文学体裁——“词”,因为句子的长短不一,所以我们又叫它长短句。
【设计意图】
1、开头先以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接着介绍诗人,让学生对作者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直奔主题,这样既简洁又明快。
2、对词和词牌名的简单介绍,体现了对中国诗词文化知识的渗透。
二、初读感知,欣赏江南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并把课文读通顺)。
2、指名朗读,评议后再读。
(二)学习生字“谙”。要求:读准音,认清形,理解意思,并能正确书写。
1、指名读。
2、分析字形。
3、理解“谙”的意思。
4、指导书写。
(三)再次朗读课文(要求:读出词的节奏感)。
1、指名读(评议)。
2、范读。
3、齐读。
(四)反复诵读,借助注释、插图,初步感知课文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意思。(方法:自读、探讨、思考、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不仅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诗词的节奏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运用阅读方法自主学习,理解词意,逐步培养并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一)找词眼。
1、品读“好”。这首词中哪一个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赞美?
2、指名朗读“江南好”。
3、齐读“江南好”(体会诗人对江南景色的赞叹之情)。
(二)品词赏句。
1、出示佳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反复诵读,注意读出节奏美。方法:指名读,齐读,师生合作读。
2、想象画面。
(1)我们通过这么多遍美美地读,此时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学生想象画面,并描述画面,再有感情的朗读。预设与相机点拨:“太阳出来了,江边的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比火还要红。”这“红胜火”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这鲜花怒放的景象,让我们想到了哪些词语?“我看到了绿绿的江水”——那是怎样的绿啊!这绿绿的江水静静地流淌着,这让老师不禁想起了这个词:绿波荡漾,你又想到哪些词呢?
(3)再次有感情的朗读,感受江南美景。
3、入情入境。
(1)课件展示江南美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江南明丽秀美的风景。
(2)赏析“能不忆江南”。这句“能不忆江南”你体会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3)忆人。课件出示,资料链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相当于杭州市长)满三年,就要离开杭州了。三年来,他带领百姓筑起了一道美丽的湖堤,疏通了六井清澈的泉水,留下了200首杰出的诗篇,结交了许许多多的好友。离别的那一天,杭州人扶老携幼,提着酒壶,洒泪而别,是那么的依依不舍
(三)诵诗韵。
1、师生合作读(读出诗韵)。
2、再次有韵味地朗读,把这首词里面的情传送给在座的每一位老师。
【设计意图】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词以境界为最上”。所以在这一板块中,得从“好”字入手,体会一字所含情感,所用之妙,然后抓住诗词中的具体体现江南景致之“好”的诗句,想象美丽的画面,进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感受诗词意境。在此同时让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以及师生合作读,这样的反复诵读,既能体味韵律,又能悄然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既落实了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训练,又能让学生感受江南自然风光美,从而体会词中表达的情感。
忆江南教学设计15
忆江南教案教学设计
桑秀仙
一、教??学??目??的
1、知???识:背诵这首词;理解词的意境。
2、能?力: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
3、德?育: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4、重点目标:背诵此词。
5、目标难点:理解词的意境。
二、教????学????过????程
(一)查上首词的默写。
(二)背景和作者简(略)
(三)齐读本诗二遍。
(四)理解此诗的意境
《忆江南》,词牌名。《词谱》卷一《忆江南》:“按唐段安节《乐府寻录》,此乃李德裕为谢秋娘作,故名《谢秋娘》。因白居易词更今名。又名《江南好》《梦江南》《望江南》。
在现存七十余首温庭筠的词作中,这首《忆江南》是较为优秀的篇章。写思妇的离愁别恨,形象鲜明行动,情致幽远,格调清新,含蓄深厚。
开篇写少妇“梳洗罢,独倚望江楼”,点明这个女子从早晨起独自登上了可以望到江面高楼。“梳洗罢”,既可看出是早晨,又说明她为了迎接心上人而精心打扮梳洗一番。一个“独”字点出思妇的形单影狐,一个“倚”字写出思妇久久等待的神态。
“过尽千帆皆不是”,表明思妇虽然望眼欲穿,但始终没有盼到心上人回来。“过尽千帆”,可见等待时间之长,写出思妇直盯着江面,数着一只又一只船过去了,焦虑之情跃然纸上;“皆不是”,强调过往船只虽多,但始终不风心上人的归帆,思妇的失望、惆怅、凄苦之情尽在不言中了。
“斜晖脉脉水悠悠”,通过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思妇的离愁,是以景衬情的`佳句。“斜晖”,偏西的阳光。指出时间已是傍晚,突出思妇遥望时间之长。“脉脉”,相视含情的样子。这里运用拟人手法,写夕阳也多情,暗示思妇绵绵不断的离愁别恨。“水悠悠”,描写了当时只见水流不见归帆的景象用无尽无休的悠悠江水作比,寄托了思妇不见心上人归的怅惘之情,语短而情深。
“肠断白O洲”,借助江中的白O作烘托,将思妇愁肠欲断的苦情倾吐出来。“白O洲”,生满O草的水边沙洲。在古诗词中常用以指代分手的地方。这位思妇本已一再失望,偏又看见当初与心上人分手的地方,这就更加使她极度伤心,柔断寸肠。
小结:温词工于造语,而这首词却不事雕饰,全用白描手法,语言清新含蓄,耐人寻味。
(五)背诵次词。
北京劲松二中
【忆江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忆江南》教学设计09-25
《忆江南》教学设计(通用11篇)11-07
小学语文《忆江南》课堂教学设计01-17
忆江南06-10
忆江南07-14
忆江南10-04
忆江南04-17
忆江南04-23
忆江南06-01
忆江南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