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时间:2023-09-19 13:24:3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经典)《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吨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经典)《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5篇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

  探究性学习活动是素质教育一种重要的课堂表现形式,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探究,需要我们每个教师在探究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不断丰富和探索。结合我的教学经验,以《吨的认识》为例,进行了以下的教学设计和分析。

  设计理念

  “吨”这个概念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吨”的有关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课年级

  小学三年级。

  授课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1-12页例6、例7,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三的第1、2、3题。

  学情与教材分析

  “吨”是一个常用的质量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关吨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坏,将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由于“吨”是一个较大的质量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吨”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千克,日常生活在也有买饼干、盐、白糖等生活经验,这就使得本节课很容易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教材首先创设了生活中“过桥”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提出各种问题,探究有关质量的知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通过背一背、看一看、算一算 想象、感悟1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估测能力。

  教学方式

  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计量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感受、理解“吨”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例6的情境图和教材情境图。

  学生准备:

  观察生活中用到吨作为计量单位的地方。

  教学目标设计

  1、认识吨,初步建立“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会进行质量单位间的换算。

  3、通过实践操作、猜测推算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4、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知道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计量观念。

  2、知道1吨等于1000千克。

  【教学难点】

  认识和明确“吨”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故事,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有一天,熊老弟、牛大哥、马大叔和羊妹妹一起去猪大伯家里做客,他们走到了一座桥边(教师出示例6的情境图),同学们能说一说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吗?

  生:踊跃讲述自己认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

  2、提醒学生注意图中的“限重1吨”的木牌,并提问:1吨有多重呢?

  生:积极思考后,给出不同答案。

  3、引出“吨是比千克大的单位”,并告诉学生1吨=1000千克。

  生:带着问题听教师讲解。

  (教学意图: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入,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图中的小动物怎样过桥。

  师:它们能一起过桥吗?同学们能帮助它们吗?

  生:独立计算,小组内交流意见。因为它们的体重大于1吨,所以不能过桥。

  师:继续引导,怎样才能过桥呢?

  生:积极思考并回答。

  师:提问: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节省时间,又最安全呢?

  生:交流后听代表发言。

  师:评议学生的回答,告诉他们一个一个的过桥虽然最安全,但是花费的时间太多,但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在两个一起过桥的时候,最好还是搭配一下。

  (教学意图:在故事中提出问题,请学生帮助小朋友们解决,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师:1吨究竟有多重呢?

  生:集体研究得出结论。

  师:多媒体演示:

  1袋面粉重:25千克

  2袋面粉重:50千克

  4袋面粉重:100千克

  20袋面粉重:500千克

  40袋面粉重:1000千克(1吨)

  (2)一个小朋友的体重约25千克,40个小朋友的体重约1000千克,也就是1吨。

  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得出正确答案的过程。

  师:(1)填空:()袋()质量是1吨。

  (2)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物品大约是1吨。

  生:积极思考回答。初步建立1吨的计量观念。

  (教学意图: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吨的概念,知道1吨有多重,教学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如何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智慧。)

  3、学习吨与千克的换算。

  师:根据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1吨=1000千克

  请学生试着计算:6吨=()千克

  7000千克=()吨

  生:独立计算后讨论交流,说一说填写思路。

  师:板书学生的交流结果。(略)

  (教学意图:由于学生基本上属于“教师不讲就会”的状态,所以对吨与千克单位之间的换算所花费的教学时间少。)

  4、背一背:让学生相互告诉自己的体重,猜测一下多少个学生加起来才有1吨。

  (教学意图:通过让学生猜一猜,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2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价订证。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1、2题。

  第1题:是关于动物质量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对动物的质量有一定的认识。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反馈。

  第2题: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吨与千克间的换算。让学生独立完成。

  3、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有6吨货物,每箱重800千克,一辆载重4吨的货车,一次最多能运走几箱货物,全部运走需要几趟?

  (教学意图:学生通过做练习,进一步巩固了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

  四、课外拓展

  1、出示教材13页练习三第3题的图。

  改问题为:用载重分别为1吨和2吨的货车运这些机器。已知租一辆载重为1吨的货车运费200元,租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费150元,应该怎么租车?

  2、写一篇教学日记:《我心中的吨》。

  (意图:教师落实了教材设定的教学目标后,课末布置了学生课后实践调查活动,把学生带向了研究性的行为中,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环境。)

  设计意图

  吨的认识这一课,看起来似乎内容不多,但要真正上好这节课很不容易。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从教材的设计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改造和组织了教学过程。首先,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建构,在建构中实践,在实践中内化和提升。其次,在选择教学素材时,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感受,围绕着教学重点“吨的认识”,组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和发现,让学生感受“吨”、建构“吨”、应用“吨”。

  自我评价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了解了1吨有多重。教材用了四个生活 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并感知,教师用课件加以呈现,使学生有了直观的认识。

  2、本节课就总体设计而言,层次分明、重难点突破,特别是对练习的设计 层次非常清楚,照顾了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3、拓展延伸环节中的数学小故事“曹冲称象”是教材提供给我们一个很好 的素材。这个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授课者: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淤泥彝族乡沙河小学李治台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计量工具。

  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克”的概念。

  教学准备

  1、学生进行课前调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质量及秤。

  2、准备天平、电子秤、2分硬币、1克盐及一些较轻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交流,了解单位与工具

  1、了解质量单位

  课前,老师请大家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谁愿意把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学生交流。

  老师把学生说的物品的质量写在黑板上:如,200克、280克、1000克、2公斤、1千克、2斤、1斤、10克、50克、4吨……

  教师指出:这里的克、公斤、千克、斤、吨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其中的公斤、斤、两是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一直沿用至今。克、千克、吨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是咱们将要研究的内容。

  2、认识工具

  在调查活动中,你发现了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教科书第1页图上的各种秤,并作必要的补充与说明。

  二、动手操作,认识克

  1、教师出示一小勺盐(重1克),估一估它的质量

  请学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来称?

  经过讨论,学生确定要用天平来称。

  2、介绍天平

  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强调指针左右摆动得一样就平衡了)。

  3、称盐

  教师示范用天平称出这一小勺盐的质量是1克。

  用手掂一掂1克的盐,说一说感受。

  4、你知道2分的硬币有多重吗?谁来估一估

  学生用天平称出2分的硬币重1克。用手掂一掂,说一说感受。

  5、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拿出学生能想到的一些轻的物品。

  6、讨论: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使用克作单位

  三、课堂活动

  1、分组活动:称学习用品

  先估一估,再称一称,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写记录单。

  2、独立作业,看图,填一填(教科书第2页)

  指导学生看清每格表示100克。

  四、全课小结(略)

  五、课后延伸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3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页的吨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⒈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四、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五、教具、学具准备:

  重5千克、10千克、25千克的大米各一袋、课件

  六、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数学概念知识课,在概念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巧妙的设置与生活相联系的各类情景,在丰富的生活情景中,掌握理解“吨”的概念。从而突破这节课的难点。接着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从而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的乐趣。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觉器官,在丰富的情景中,开动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并运用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分析:

  “吨”这个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为了帮助学生对质量单位“吨”有一具体的感性的认识,教材结合生活实际,说明“吨”在生活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在已经掌握的质量单位千克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吨”的概念。教材在练习中安排一些题目,提高学生对物体重量的估计能力。

  七、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已经接触过这些数量关系,只是没有概括总结出有关的术语,如果创设一种情景,然后再联系生活实际,完全有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掌握这一新知识。

  八、教学过程:

  (一)引用故事导入新课以旧引新

  师: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你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

  生:听过

  师:曹冲在记录大象的重量时要用到什么单位?生:重量单位。

  师:那你们学过的重量单位有哪些?生:千克、克、公斤、斤

  师: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 1千克=1000克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

  师:我们帮助曹冲称大象用这些重量单位合适吗?

  生:不合适。

  师:为什么不合适呢?

  生:因为大象比较重。

  师:嗯,那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个新的重量单位吨。(板书:吨的认识)学习完了这个新的重量单位今天我们就可以帮助曹冲解决问题啦。

  (设计目的: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吸引学生,并营造“情景问题”的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探求知识的欲望,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一吨有多重呢?

  生:

  师:同学们说的都真不错,但是不够那么精确。

  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一吨到底有多重。

  师:请看大屏幕,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袋大米,一袋大米重100千克,那么,十袋大米重多少千克呢?

  生:10袋大米重1000千克。

  师:你们回答的很好,那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呢。你们想知道吗?

  师:一吨就等于一千千克,也就是说这十袋大米重1吨。

  师:你们都知道吨和千克的关系了吗?

  生:知道了。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们。1名同学重25千克,10名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呢?

  生:10名同学重250千克。

  师:你们的计算能力可真强。那四十名同学重多少千克呢?

  生:四十名同学重一千千克。

  师:你们算得又快又准,都是计算的小能手。那这40名同学重多少吨呢?

  生:重一吨。

  师:同学们理解的真快啊。同学们都已经理解了吨和千克的关系了,那你们知道生活中那些物体通常使用“吨”来作单位吗?

  生:鲸鱼,大象,还有一些很大的东西。

  师:课件展示卡车、火车车厢、轮船、飞机、鲸鱼等,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师:你们都看到老师展示的图片了,老师想问一个问题通常以“吨”作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等会儿我们一起来揭晓答案。

  师生合作得出结论:通常大件物体及较重的物品“吨”来作单位。

  (设计目的:用课件出示图片,丰富了感性材料的种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再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得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师:我们之前也学过其他的重量单位。现在老师是把这几个重量单位放在一起,你们能分清楚他们吗?生:能

  师:请同学们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西红柿有150克

  西瓜有3千克

  一头大象重7吨

  一条鱼有2千克

  师:同学们都回答得真不错。这节课同学们都学的很认真,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些什么呢。

  生:我们学了吨,还知道了吨和千克的关系。

  师:称比较轻的物体的重量常用克作单位。

  称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作单位。

  计量较重和大宗的物品的重量,常用吨做单位。

  师: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能帮助曹冲称的大象找到一个合适的重量单位吗?生:能,用吨来测量大象的重量。

  师: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够用所学习的知识不断地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九、板书:

  吨的认识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感受认识吨的过程。

  2.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3.能正确换算质量单位。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

  发现生活中的吨,并能借助其它物体或质量单位描述吨的大小。

  设计理念:

  生活是这节课的载体。《课标》提倡学生的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获得发展。因此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力图体现这一理念。

  学习方法:

  学生以生活为素材——用能感知的物体的重量,运用关联、迁移的方法推算1吨的重量。感知1吨是非常大的质量单位。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去发现学习。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20千克的纯净水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一起称了体重,你还记得你的体重是多少吗?

  生答。

  师:谁来说说你有多重?

  生:……

  二、教学“吨”

  1.认识吨

  师:在一次体检中,育红小学三年级⑴班的30名学生和我们一样,也测量了一次体重,并制成了统计表,请看(出示),在书上90页,也有一份一模一样的统计表,大家可以打开书看看。同学们最后的问题是什么呢?。

  生:他们的体重一共是多少千克?

  师:下面我们小组来算一算,可以一人算一半,再把结果加起来。大家想想办法,看看怎样才能算的又对又快。

  生进行计算活动,师指导合作。

  师提示:我发现有的同学已经找到了一个很巧妙、很简单的方法,所以他们进行的非常快,其他同学你也赶快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大家计算时一定要认真呀,可不能当小马虎。

  师:好了已经有几组做完了,哪一小组愿意给大家说说你们的算法?

  生交流算法,师出示学生答案,生讲解算法

  师:刚才我们计算这30名同学的体重是1014千克,那1014千克大约是多少千克?

  生:大约1000千克。

  师:非常正确。

  师板书1000千克,师:其实1000千克还可以用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来表示,(板书吨)1000千克也叫1吨,1吨=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跟老师一起读一读,1吨等于1000千克。

  生读:1吨=1000千克

  师:“吨”可以用一个字母“t”来表示,所以也可以这样写。

  师板书:1t=1000kg

  2.感知“吨”

  师:大家想一想育红小学这30名同学的总体重如果用吨做单位怎样说呢?

  生:大约是1吨

  师:说的非常好,那1吨到底有多重呢?下面我们先来进行一个小活动,体验一下,谁愿意参加?

  (1)背一背

  请几位同学到前边背一名体重在33千克左右的同学并说说感受。

  师:下面我们就请这三名同学来背一背这名体重是33千克的同学,谁第一个来。

  生活动,师问:感觉怎么样?

  生:感觉很重

  ……

  师:刚才这三名同学背的只是一名33千克的同学,像这样的30名同学,他们的体重大约才是1吨呢,大家看看,今天我们是三十二名同学,再去掉两名,三十名如果都让你背怎么样?

  (2)拎一拎

  再看一桶矿泉水,谁能抱的起来,抱起来时感觉怎么样,如果一桶矿泉水重20千克,大家推算一下50桶矿泉水重多少呢?同学们非常聪明,大家可以体会一下。

  (3)看一看

  我们接着看,这只动物见过吗?个头大不大?(出示)你知道吗,1头犀牛大约就重1吨。

  师:看来“吨”是比“千克”大的多的质量单位,所以在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时通常要用“吨”做单位。

  比如;一列火车,有这么多节车厢,每节车厢就可以装下50吨货物,再看,(出示轮船)这艘轮船它能装六千多吨货物呢。这个,(出示坦克)它的重量超过了30吨。还有呢,(出示)谁知道有关蓝鲸的知识?

  生: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它的心脏就有……

  师:你知道的真多,就象这位同学说的,蓝鲸很大,一条成年的蓝鲸体重能超过150吨。

  (4)说一说

  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吨的知识,可以和你周围的同学互相说说。

  生自由讨论

  师:谁来说说

  生举例

  师:的确吨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除了同学们刚才说的,还有我们运煤、运沙、运水泥……就连我们生活中计量用水也用“吨”做单位。另外还有一些这样的标志,请看,(出示)谁知道这座桥边的标志是什么意思?

  生答。

  师:再看,这辆汽车上的“载重6吨”呢?

  生:这辆汽车最多能装6吨的货物,多了就会出现危险。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知道的这么多。(师适时进行安全教育)

  三、巩固练习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吨”的知识,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些知识一起到趣味练习乐园去看看好吗?

  1.图画里的数学

  师:一天,大森林要召开大会,动物们都来参加,路上几只动物不约而同走到了一块,这时他们遇到一个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

  师:他们哪几只动物可以一起通过呢?大家可以先和你周围的同学说说

  生讨论

  师:谁来说一说

  生:狮子和猪可以一起通过

  师:为什么?

  生:因为那座桥限重1吨,狮子和猪加起来还不到一吨。

  师:非常好,还有吗?

  生:牛和马

  师:可以吗?还有吗?

  生:……

  师:有没有三只动物可以通过?

  生:……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方案,动物们高高兴兴的通过了。

  2.快乐判断

  师:下面凭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一下,哪些比1吨重,哪些比1吨轻。如果比一吨重你就站起来,如果比一吨轻你坐着不动,好吗?

  学生练习

  3.我是小小检查员

  谈话:简单介绍黄河大桥在两年内就修了两次的原因。黄河大桥上现在需要招聘一批检查员,你想去吗?

  师:在黄河大桥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3吨”,下面这些车能通过吗?

  A、王叔叔的车装载5000千克的煤。

  B、杨大哥的车装载3头大象,每头大约重5吨。

  C、李师傅的车装载6吨大米和7000千克的面粉。

  D、张大伯开着一辆限载4吨的卡车装载着10头牛,每头大约重500千克。

  你想对超载的叔叔说什么?假如你的亲戚中有人是司机,你今天回去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拓展延伸

  1、一位小朋友在学习了吨的一课后,回家时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2月9日星期五晴

  早晨我吃了2个100吨的肉包子,然后背起3克的书包上学去,路上看见一辆载满约4千克的卡车。

  师:(学生修改后进行德育教育)生活中我们要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来表示物体的重量。

  2、布置作业

  师:学完了这节课后,老师留一个作业,同学们回家以后,就像小明一样认真观察生活,把你发现的含有质量单位吨的事物记下来,那就是一篇数学日记,你一定会比小明写得更棒!

  板书设计:吨t

  1吨=1000千克1t=1000kg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结合具体实例,经历和感受认识吨的过程,从而认识新的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并感受“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感觉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三点

  首先,能够从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入手,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就是让学生通过用不同方法算30名同学的体重来亲历认识“吨”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知的学习,从而初步感受和认识“吨”,其次,在感受1吨的过程中,通过一个活动和具体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再次感受1吨的实际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不光让学生用眼睛去看,还要亲身去体会,动脑去想象,如让学生来背一背这个环节,通过学生亲身去体验、感受33千克的重量,再想象一吨有多重,更容易理解1吨的实际含义,来加深对吨的认识。再次,在了解吨在生活中的应用时,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另外还让学生自己去找一找,说一说,丰富了学生对吨的感受和认识。

  当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亲历认识“吨”的过程中,让学生计算30名同学的体重这一环节把握的不是太好,给学生的时间不是太充裕,学生的展示也不太充分,另外,教学1吨=1000千克的过程中,略显仓促,学生印象不深。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多学习、多完善,去适应新课标的需求。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12页例6、例7,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三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准备

  主题图、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设计意图:从猜老师的体重和蓝鲸这一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吨是一个大计量单位,并通过让学生举例、教师图片展示等途径,初步建立吨的观念。】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一)初步认识吨。

  (1)小组活动:第一小组提水,第二小组提米,第三小组背一背。

  师:课前同学们都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多少千克?

  第一小组的提水,第二小组的提米,第三小组的背一背。同桌相互做背一背的游戏,了解一袋米,一桶水,一个同学有多重。

  (2)汇报

  (3)师:如果按每个同学25千克计算,4个同学有多少千克?40个同学有多少千克?

  (4)加深认识吨。

  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一袋大米25千克,每次呈现4袋大米(100千克),学生一边看一边数: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400千克……1000千克。让学生感受: 40个25千克就是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

  (2)教师用课件出示第11页的主题图。

  师:你们看谁来了?这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到河边去玩。它们走到一座小桥边,小马提议:“这里有桥,咱们一起过吧。”小熊说:“等等,这里有个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呢!”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师:谁知道1吨等于多少千克?

  学生通过预习可以说出:1吨=1000千克。

  师:那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吗?”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

  400+300+500+100=1300(千克)

  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从而得出结论。

  3、举例: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教师可以用课件出示教科书中的例子,可以说“两头牛大约重1吨。”,也可以说“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 一般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还需要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其他实例。

  4、师生交流:感受1吨水的质量。

  (1)师:同学们看到水龙头滴水会怎样做呢?你认为水龙头滴水是一件大事还是小事呢?

  一个水龙头每秒漏掉1滴水,一年大约浪费水1577千克。也就是1吨多了。

  (2)生活小常识:每分钟放水5立方分米, 200秒就放掉 1 吨水了。

  【设计意图:设计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这些教学环节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较好的学习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验,建立起1吨的观念,对学生教学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同时一些环节的设计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又将数学知识的教学蕴涵其中,较好地整合了数学的三维目标。】

  (二)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师出示

  例7: 3吨=( )千克 6000千克=( )吨

  学生自主学习,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说理、说方法。

  【设计意图:进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反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学生独立完成 “做一做”。

  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块橡皮重约10( )

  (2)1头猪重约120( )

  (3)1袋水泥重约50( ),1拖拉机水泥约重2( )。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独立完成练习第1题。

  这是一组连线题,通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感受。可以采用先独立连线,再交流的方法进行。

  2、做一做的第2题。

  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可以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只要这辆车装的机器不超过XX千克也就是2吨就可以。

  3、改错(小明的数学日记)。

  今天是星期日,早上,我吃了两个100千克的肉包子,然后就和妈妈一起去市场买菜。

  市场上的物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和妈妈转了一大圈,一共买了1克香菜,2吨西红柿,3千克鸡蛋,1千克白菜和500千克肉。我和妈妈拎着这些东西累得满头大汗。

  【设计意图: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作业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1吨=1000千克

  3吨=3000千克

  6000千克=3吨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九年制人教版第五册《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建立对吨的认识,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到进行简单的化聚的计算。

  过程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迁移和对比来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 使学生建立对吨的认识,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到进行简单的化聚的计算。

  2. 培养学生利用迁移和对比来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一套,CAI课件,学生自带实物若干。

  学情分析:

  “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为了帮助学生对质量单位“吨”有具体感性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进行学习;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同千米与米的换算推理过程相同,这部分知识主要由学生自己尝试完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清净,引入新课

  1. 展示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吧?(媒体出示曹冲称象的照片)曹冲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可是他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之后却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

  媒体播放曹冲的问题:同学们,我是曹冲,我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后,发现二年级学过的重量单位用起来很麻烦,你能帮帮我吗?

  生讨论应该使用什么来做单位。

  师:看来吨与我们平常所使用的重量单位有所不同,它和我们以往学过的千克和克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吨。

  2. 出示课题:吨的认识

  二、 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共同认识重量单位“吨”

  (一) 直观感知,使学生初步认识“吨”

  师:今天同学们带来了许多重量已知的物体,请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交流)

  师:那有没有同学带来以“吨”做单位的物体呢?说明原因。

  师:在生活中你一定看到过可以用“吨”做单位的物体,能简单的说一说吗?学生举例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与你所认识的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学生讨论后得出:以吨为单位的物体都非常大而且非常重。

  多媒体出示:通常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用“吨”来做单位。

  师:初步认识了吨之后,老师这里有一些物品,请你们为他们选择一种合适的单位。

  多媒体出示:报纸、信封、河马、鲸、白菜、苹果等,学生进行判断。

  (从学生熟悉的曹冲称象的故事自然引入新课,并运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体,初步感知:以吨为重量单位的物体都比较大,并且非常重。)

  (二) 创设情境,充分感知“吨”

  师:“吨”是我们新认识的重量单位,那么它究竟有多大呢?为了更好的了解它,老师特意制作了一把电子秤。

  多媒体出示:一把电子秤,十袋100千克重的大米,每次称一袋大米,同时,在电子秤左面的屏幕上显示出绿灯,右面的屏幕显示100千克字样,每称一袋,相应递加,直到第十袋时,左面的屏幕上显示出红灯,同时在右面的屏幕显示出1吨的字样。

  师:你看到了什么,请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下来。

  师:在你认识到1吨有1000千克后,你能告诉老师,现在你有办法将1吨的物体带进教室吗?

  小组进行讨论

  师:如果有一些体重为25千克的同学,要多少个同学才能达到1吨呢?

  生经过计算后得出结论

  师:现在每一位同学手中都有一件知道重量的物体,如果也将它放在电子秤中,那么一吨中究竟有多少个你这样的物体呢?

  学生利用学过的除法估算知识进行估算,同时进行交流反馈。

  (三) 以生活情境,加深对重量单位间关系的认识。

  师:用一些较轻的物体聚少成多,也能达到一吨的重量,因此,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对重量进行了限制,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生举例:大桥的载重量,卡车的载重量等。

  师:现在老师想找你帮个忙。这里有一辆卡车和一堆货物,你能不能告诉老师,这堆货物能不能全部装上卡车。

  多媒体出示图片,一辆卡车上标注限载重6吨,旁边有一堆货物,标注6000千克,学生进行讨论,得出这堆货物可以一次性的装上卡车。

  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在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吨的基础上,采用多媒体生动、直观地显示千克与吨的关系,并联系学生自身的重量,让学生估算,加深对吨的认识。教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深切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 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互化的教学。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重量单位“吨”,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特制的天平,这个天平可以称十分重的物体。

  媒体出示:一架天平,六个标有重量的砝码。

  生可根据自己的喜爱,任意选择两个砝码放在天平的一端,天平便会向一方倾斜,例如,选择3吨与30千克。

  师:要使这个天平平衡,应在天平的一端放上多重的物体呢?你是怎样思考的?

  师:请你任选两个重量,和你的同桌一起来完成这个任务,好吗?

  生讨论并完成。

  师:现在在天平的右边出现了2450千克这样的.重量,你认为在天平的左边应该放上什么重量的砝码呢?

  鼓励学生进行抢答

  师:刚才老师并没有教你们方法,为什么你们能很快地知道答案呢?

  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归纳总结,进行交流。

  三、 练习

  (一) 判断题

  1. 粉笔长13克。 ( )

  2. 一瓶牛奶重250千克。 ( )

  3. 一个皮球重2吨。 ( )

  4. 1吨铁比1吨棉花重。 ( )

  (二) 拓展题

  出示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照片,激励学生只要能解答出和电梯有关的问题,就可以登上塔顶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标注限重量1吨,十三个成人,出示问题:

  1. 如果是孩子可以乘坐几人?

  2. 如果全班同学都要乘电梯,至少要坐几次?

  问题解答完之后,出示上海的风景、建筑物的图片,激发学生把我们的家乡也建设的这样美。

  (数学学习必须有练习,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不但能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感官。特别是联系了生活中乘电梯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充满许多数学问题,而且是丰富多彩的。)

  四、 小结

  师:在这节课中,你掌握了什么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教学反思:

  吨是较大的重量单位,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授课中,我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和想象空间,并十分重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逐步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简单的化聚。教师不但扮演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还是积极的参与者,使得原本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猜测、推理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使学生真正感知数学取之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训练

  2、填一填。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曹冲称象。

  2、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有关资料的介绍。(板书课题)

  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小组合作讨论)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三、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1、体验1吨的重量,课件出示课本第31页主题图。

  一个同学的体重是25千克,背一背什么感觉?40个有多重?(小组合作讨论)

  得出1000千克是一个很重的质量,数学上规定用1吨来表示1000千克,即1吨=1000千克。

  2、谈话:在了解1吨有多重之前,我们再来解决一个问题,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列式:100×10=1000(千克)即1000千克=1吨。

  3、即时训练(课件示)。

  4、小结。

  四、巩固应用

  1、填数。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集体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猜一猜。

  3、小动物过桥。

  4、我会填。

  5、判断。

  6、读一篇日记,再回答提出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吨的认识”是人教版第五册第3单元的知识。本课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是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在本节课教学时先通过故事和欣赏图片引出“吨”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吨”这个质量单位的产生是生活的需要。

  在讲授新新课时,让学生抱一抱朋友,再次感受到千克与吨的作用,假如把全班同学平均每人的体重看做是25千克,几个这样的.同学合在一起大约重1吨,由此得到了吨与千克化聚的方法,在这样的感受中生成了新知,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

  本节课的练习设计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兴趣。如在练习中出现的一篇有趣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日记,由于单位的错用闹出了一系列的笑话,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已经哈哈笑。做这样的练习既有趣又联系生活,同时也巩固了新知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积极性。而在小组合作方面,大胆放手,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去思考,去创造。另外,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也让学生感到很好的可视效果。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8

  

  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P68的内容。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

  能力训练点:

  1.能正确运用吨表示物体的重量。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渗透点:

  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并服务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知道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

  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形成表象。

  学法引导

  1.通过课前调查,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

  2.指导学生通过计算、观察,产生联想,形成表象,建立质量观念。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一、

  1.关于吨的知识你能知道些什么?

  2.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吨作单位?举出几个例子。

  可以看课本或课外书,可以问家长也可以在生活中找。

  通过课前调查增加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1.故事激趣:

  熊老弟、马大哥、牛大伯、鹿妹妹一起去参加森林运动会,走到一座小桥前发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这是什么意思?它们能过桥吗?该怎样过?

  2.解释:“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释“限重1吨”的意思。

  用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1.关于“吨”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整理:

  A、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举例)用地秤来称。

  B、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

  C、1吨=1000千克。

  2.感知1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激趣:1吨到底有多重,你想知道吗?

  推算:一个三年级的学生体重大约是25千克,多少个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观察感知,形成表象:请40个同学站在讲台上,这些同学的体重合起来就大约是1吨。

  学生依据课前搜集的资料来回答。

  用自己的方法来推算,然后告诉同学们自己的算法。

  观察感知,产生联想,形成表象。

  展示课前的学习情况和课前搜集的资料,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让学生通过推算,然后观察感知,产生联想,形成表象,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1.这4个动物能过桥吗?他们该怎么过?你还要知道那些条件才能知道?

  出示:

  马 300千克

  牛 500千克

  鹿200千克

  熊 400千克

  你们能为他们设计几种过桥方案?

  2.老师们也想去运动场看看,你能告诉他们该怎样过桥吗?

  3.我是小小检查员:

  谈话:简单介绍黄河大桥在两年内就修了两次的原因。黄河大桥上现在需要招聘一批检查员,你想去吗?

  在黄河大桥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3吨”,下面这些车能通过吗?

  A、王叔叔的车装载5000千克的煤。

  B、杨大哥的车装载3头大象,每头大约重5吨。

  C、李师傅的车装载6吨大米和7000千克的面粉。

  D、张大伯开着一辆限载4吨的卡车装载着10头牛,每头大约重500千克。

  你想对超载的叔叔说什么?(告诉学生:在陕西省80%的车祸都是由于超载造成的。)假如你的亲戚中有人是司机,你今天回去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4.小明的日记:

  今天早上,我吃了一根重45千克的火腿肠,喝了一袋重225千克的牛奶,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上了大约重1克的出租车,来到了动物园。我们先看了大约重80吨的熊猫,又看了大约重8千克的大象。我说:“这么大的象,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吧?”爸爸说:“不对,世界上最重的动物是蓝鲸,一头蓝鲸的重量大约是150-200千克呢。”我想:那一头蓝鲸的重量就相当于二十几头大象的.重量,二十几头大象挤在一块该有多大呀?蓝鲸可真大﹗

  看了小明的日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你要向他学习什么?

  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把自己组的设计方案记下来。然后在班内汇报。

  说出设计理由。

  独立思考后回答。

  结合生活实

  际说说。

  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畅所欲言。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

  让学生从小就懂得要爱护路桥。激发学生主人翁的情感。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单位的换算和比较大小,懂得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体现时代性,激起学生关心生活的热情。

  结合生活事例,让学生要明白合理使用单位的重要性,并且让学生学习小明善于观察、喜欢动脑,能主动的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并应用数学的习惯。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会经常用到数学知识。

  让学生学会及时反思,整理所学的知识。

  

  就象小明一样认真观察生活,把你发现的含有质量单位吨的事写下来,那就是一篇数学日记,你一定会比小明写得更棒。

  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吨的认识

  质量单位

  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

  地秤

  1吨=1000千克

  

  能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中然后呈现给学生,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活跃,参与热情高,也培养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是小组讨论时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合理分工,注意纪律,使得小组讨论时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可实际上,有的同学积极参与,有的同学好象事不关己,在一边玩,没有做到使每一个同学都参与,每一个同学都得到发展提高,使得小组讨论流与形式。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组织学生有目的、纪律的讨论,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和与伙伴协同合作的能力。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9

  教学设计吨的认识

  宁江区新城小学肖冬雪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⒉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⒊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以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常见的一些生活用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生答(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非洲象,海洋里最大的动物是蓝鲸)

  2.创设情境

  播放课件:吨的认识

  吨是什么意思?到底有多重?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一)初步认识“吨”

  继续播放动画课件:吨的`认识例1

  逐渐点击展示大约重是1吨的物品,让学生从常见的物品重量比较中,对1吨的重量的初步认识。继续播放动画课件:吨的认识例1 1吨到底有多重呢?其实1吨=1000千克,吨用“t”表示。

  在生活中你一定看到过可以用“吨”做单位的物体,能简单的说一说吗?学生举例(拖拉机的车身重量、轮船载重量、火车载重量等)

  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与你所认识的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学生讨论后得出:以吨为单位的物体都非常大而且非常重。通常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用“吨”来做单位。

  初步认识了吨之后,老师这里有一些物品,请你们为他们选择一种合适的单位。

  多媒体出示:报纸、信封、河马、鲸、白菜、苹果等,学生进行判断。

  举例: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

  (二)继续播放动画课件:吨的认识例2、3

  (1)出示:4吨=()千克

  5000千克=()吨

  5、动物过桥(教材主题图)师:你们看谁来了,这一天阳光明媚,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马、熊猫、大象、狮子、野猪、牛相约到河对岸去玩耍,它们它们走到一座小桥边,小马提议:这里有瞧咱们一起过吧。小熊说,等等,这里有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呢。

  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是图中描写的。图中都有哪些信息?

  ⑴指出:小动物要过桥,看见限重1吨的牌子“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师:就是说这座桥最多只能承受1吨的货物,超过1吨,这座桥就会发生危险。师:现在大家想一想,马、熊猫、大象、狮子、野猪、牛,哪几只动物可以一起通过?为什么呢?(体重加起来不超过1000千克的,就能一起通过,超过了1000千克,也就是1吨,就不能同时过桥。)那么它们可以怎样过桥?(学生互相交流补充)

  三、课堂练习

  1.继续播放课件(练一练、比较大小)

  2.(课件出示)用2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这些机器,怎样装车能一次运走

  四、拓展题:

  四、拓展题:小明在学完吨的认识后,写了一篇可笑的数学日记我们一起看看吧(内容略)找到可笑后,希望你们回家也写篇数学日记,用上所学的重量单位,好吗?

  五、总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2、讨论:“每两个重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这句话对吗?

  明确:“每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与“每两个重量单位”的不同。使学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单位间的基本进率关系式有两个,即:l吨= 1000千克,l千克= 1000克。扩展出的关系式有一个,即:1吨=克。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一吨= 1000千克1t= 1000kg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测

  1000克=( )千克 5千克=( )克

  说说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二、探究新知

  1、 导入,引出课题。

  回答:谁能告诉大家这个情景里告诉我们了一件什么事情?限重一吨是什么意思?引出课题,板书。

  2、 认识“吨”:老师问“吨是个什么单位?你们知道1吨有多重吗?”1吨=1000千克,请同学们和教师一起读二次。我们知道了1吨=1000千克,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小动物能不能一起过桥?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将四个小动物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400+300+500+100=1300千克,1300千克比1000千克要重,也就是比一吨要重,所以这些小动物不能一起过桥。

  3、 那它们应该怎么才能完全的'通过桥到达对岸呢?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的讨论看哪个小组想的办法最多。

  4、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这些小动物终于顺利的过河了,再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哪里见过用吨作计量单位的标志。

  5、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1)引导学生看情境图,“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如两头牛大约重1吨,两只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等。

  (2)同桌之间互相背一背说说自己的体重,互相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少。几个同学的体重加起来大约是1吨重。

  (3)千克与吨的换算

  出示例题:3吨= 千克 6000千克= 吨

  让学生独立填写指名口答,你是怎样想的?(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

  三、实践应用

  1、完成例7下面“做一做”中的第1题,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品还有哪些。

  2、完成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口述想法。

  3、练习三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连线,再全班交流,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页信息窗1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体验认识质量单位---吨,并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吨的含义,初步建立1吨有多重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学会吨与千克之间单位的换算,并能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3、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教学思想,掌握猜想、验证、合作学习的探究方法。

  4、通过体验活动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和推理,建立1吨实际质量的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

  一个苹果、一袋10千克大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好吃的水果,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呢?(制造悬念,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拿出一个苹果,猜一猜这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有多少呢?一箱苹果呢?接着,出示一辆装满苹果的大卡车的图片,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这一车苹果质量又是多少呢?学生大胆猜想并自由回答。

  2.出示一些集装箱图片,让学生想象这些物品有多重。

  计量这些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如果都用千克作单位,结果会怎样?(数很大,不够方便)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同学们估计一个苹果,一箱苹果的重量时虽然数值上稍有差别,但使用的单位都是克和千克,这说明当我们需要计量比较轻的物体有多重时,通常用克、千克作单位,但当计量大宗物品或比较重的物品有多重时,克和千克就不能够很好的表达了,这时,就要引入一个更大的表示物体质量(重量)的单位—吨,从而引出课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初步体验1吨有多重。

  讲台上有1袋大米,让学生在袋子上找出这袋大米的质量(10千克)。然后让3个学生到黑板前提一提这袋大米说说感受。

  这时教师借助多媒体呈现:依次呈现1袋大米、5袋大米、10袋大米、100袋大米,学生在老师呈现同时回答:10千克、50千克、100千克、1000千克。

  教师边板书边告诉学生这时的1000千克大米在我们数学王国中就是1吨。1吨就是1000千克。

  板书:1吨=1000千克

  通过屏幕观察1吨给你什么样的感受?1吨大米摆在眼前你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回答。

  2.利用自身体重,想象1吨的重量。

  班级学生的质量是多少千克。选择一个体重接近25千克的同学,让大家猜想多少个这样的同学大约有1吨呢?

  学生大胆猜想:10个,20个、25个……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班内交流,验证猜想。

  哪个小组把你们的.发现结论告诉同学们。

  小组汇报:1名同学25千克,10名同学就是250千克,20名同学就是500千克,40名同学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2.全班同学共同验证小组结果是否正确。并给汇报的小组给予肯定的评价。

  3.通过背一背,抱一抱,跳一跳让学生感受吨。

  背一背、抱一抱体重是25千克的同学,感受一吨就是40名这样同学的体重;

  40名学生一起跳一跳,体验一下,一吨重的物体从天而降,会是怎样的感觉?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见到过用“吨”作单位?(自由发言)

  说说下面图中牌子上的20t表示什么意思?(课件展示)

  通过小组讨论得出:“20t”指这座桥的限制总质量为20吨。

  2.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我们身边同学的体重和身边生活的知识我们认识了吨,“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大的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它用字母t表示,相信同学们只要用心观察就能在生边找到更多吨的知识。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你能用质量单位“吨”说一句话吗?

  学生可能说到:我家一个月用水大约5吨,荆河桥的限制总质量是20吨,我家的小汽车大约有2吨重。

  2.选择合适的单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课件展示)

  3.小明在学完了吨的认识这一课后啊,回到家时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你读一读,找出日记中用错的质量单位并改正过来。

  今天早上,我吃了一根重45千克的火腿肠,喝了一袋重225千克的牛奶,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上了大约重1克的出租车,来到了动物园。我们先看了大约重80吨的熊猫,又看了大约重8千克的大象。

  4.同学们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认真学习,仔细观察就能获得新知,这节课你从生活中又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自由回答)

  5.利用所学的质量单位,写一篇数学日记。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1吨=1000千克

  1t=1000kg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吨”。教学中通过图片介绍,生活经验感知,亲身体验,数学计算和推理,让学生充分感受和认识“吨”。

  (2)直接感受“吨”。“吨”是一个用来计量重量的单位,我让学生通过背一背,抱一抱,跳一跳等活动直观感受吨,借助想象与推理,让学生理解1吨到底有多重。

  2.使用建议:本教案是从学生身边生活入手,通过观察、计算、体验等活动获取新知,教学随意性大,为更能提高学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情况,选着不同的素材。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一)情境导入

  1、猜老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介绍蓝鲸及有关资料。)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

  (二)提出学习目标

  看到《吨的认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1、吨的'实际重量,吨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

  2、吨的应用。

  二、展示成果,激发冲突。

  (一)展示内容

  1、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吨与千克是什么关系?

  3、吨与千克怎么进行换算?

  4、练习三习题。(找出同桌学困生的不足,为出错例让对方反馈做好准备)

  (二)活动过程

  1、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收集信息(学困生的错例)

  2、组内合作,质疑问难。教师参与到学生小组交流活动中,适时调控合作时空。

  3、全班交流,形成共识。

  ①小组派出代表汇报小组探索所得。针对同学的展示,其他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②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用实例说明。

  4、解释应用,类化练习。完成课本第13页练习二第1-3题。(优生根据学困生学习困惑出错例让对方及时反馈)

  三、解决问题,扩展延伸。

  1、用一辆载重6吨的卡车运输建筑材料如下。要使运输次数最少,该怎样运?小组同学合作,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方案最好。

  品种水泥黄沙石子砖头钢材

  重量2500千克4吨6吨9吨2500千克

  2、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四、归纳总结,完善认知。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3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上册p11吨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学生:感受1千克物体的质量;了解自己的体重;了解在什么地方见过吨。

  教师:5袋每袋10千克的大米;多媒体课件等。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的选择

  (一)、目标确定

  "吨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单位"千克"、"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物体的质量已经有一定的体验与感受,然而"吨"是个非常大的质量单位,远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怎样将抽象的"1吨"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概念。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根据以上的分析本课时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在亲身体验和经历中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3)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兴趣。

  (二)、教学策略选择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为了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质量单位"吨",通过让学生"搬一搬"、"抱一抱"、"算一算"、"跳一跳"等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概念。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应用所学"吨"的知识解决"小动物过桥"、"货车、电梯的载重量"等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中创设"小动物过桥"的情境,在"搬一搬"、"抱一抱"等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一、引人

  1、创设情境(课件)

  教师创设一个生活情境:一天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要去森林公园玩。路上有座桥,上面写着:限重1吨。(根据教师的描述逐步出示课件)。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吨"是什么?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小动物们能过桥吗?……

  2、了解学习起点

  师:关于"吨"的知识,同学们已经有哪些了解?

  (根据几个班的教学实践,每班都有少数学生知道: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在货车的车门上、有的电梯上看到"吨";还知道1吨等于1000千克。……)

  3、谈话揭题

  师:同学们对"吨"的知识有不少的了解,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吨与千克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吨的认识"

  二、展开

  (一)、亲身体验,建立"1吨"的概念

  师:"1吨"到底有多重呢?

  1、搬一搬

  (1)师提出1袋10千克的大米,向学生介绍。

  (2)每组发给1袋10千克的大米,从前往后传一轮,并说说感受。

  (有的学生说轻,有的说重)

  (3)让学生选出一名"大力士"来搬大米。

  (学生站着,教师一袋一袋的递加,直到搬不动。要求其他学生喊"加油",并认真观察"大力士"的表现。搬后请"大力士"说说感受。)

  (4)想象推算。

  (让学生想象如搬2袋、3袋……感觉如何?引导推算100袋共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2、抱一抱。

  (1)同桌互相抱一抱,抱后相互交流各自的体重和感受。

  (2)想象:如一起抱2个人、3个人有什么感觉?

  (3)推算:如果按每人25千克计算,小组4个人共重多少千克?"老师,老师,那我们全班同学加在一起有没有1吨重啊?"一位高个的男生喊道。这时我抓住时机,先引导推算出40位同学约1吨重,再请全班同学起立(全班只36人),还请一位听课的英语老师加上我自己(共约1吨),一起"跳一跳"。(感受一下1吨物体落地的感觉)

  3、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约1吨呢?介绍用字母"T"来表示。

  4、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重量要用"吨"作单位?为什么?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吨做单位呢?

  (1)很多物体重量的总和;(如100袋大米;50桶水等)

  (2)很重的物体的重量;(如大象的体重,鲸的体重;坊门街的铜像,斗潭公园的石头等)

  (3)交通工具的载重量;

  师:猜一猜,什么叫载重量?(最多能承受的重量)

  如:电梯的载重量大约是1吨;(大约20个大人)一辆卡车的载重量大约是10吨。如果超过这个重量,就是超载,极有可能出危险。汽车超载不仅毁坏地面,还威胁到人身安全,被大家叫做"公路杀手"。因此我们平时坐车是要千万小心,不要挤车或电梯,万一超载很危险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4

  设计理念

  本节课应该怎样体现新课程理念?是不是在教学量的意义时都应该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感受和体验呢?教师在教学以前应认真思考:哪些内容有必要而且有可能让学生直接去体验?哪些内容只能让学生借助推理和想象进行间接体验。在教学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实际含义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获得直接体验,但1吨有多重就不可能让学生直接去体验,只能借助间接体验和想象去理解。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12页例6、例7,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三中的第1—3题。

  学情与教材分析

  “吨的认识”是一节常见量的概念教学课,同时又是一个大计量单位的教学。一般来说,学生对于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观念的建立是比较困难的,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1。亲历体验较缺乏。因为计量单位太大,教师常采用观看图片、看书等其他一些形式代替学生的亲身体验,结果学生往往很难建立起“吨”的观念。2。教学难点不突出。课中有建立“吨”的观念和进率的化聚两个教学内容。由于建立“吨”的观念比较困难,很难操作,因此许多教师把剩余的大部分教学时间放在进率的化聚上,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觉得很枯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准备

  主题图、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 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 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设计意图:从猜老师的体重和蓝鲸这一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吨是一个大计量单位,并通过让学生举例、教师图片展示等途径,初步建立吨的观念。]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1、初步认识吨。

  (1)教师用课件出示第11页的主题图。

  师:你们看谁来了?这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到河边去玩。它们走到一座小桥边,小马提议:“这里有桥,咱们一起过吧。”小熊说:“等等,这里有个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呢!”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师:谁知道1吨等于多少千克?

  学生凭生活经验可以说出:1吨=1000千克。

  师:那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学情预设:因为学生知道了1吨=1000千克,很可能会想到把几个数加起来试一试的方法。接着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它们可以怎样过桥?启发学生思考:它们可以一个过去后,另一个再过;也可以一次过两个,还可以……通过学生相互间的交流、补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现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吗?”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

  400+300+500+100=1300(千克)

  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从而得出结论。

  2、充分感受吨。

  (1)学生抬每袋重25千克的大米感受1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用力抱一抱一袋大米,感受25千克大米有多重,力气小的同学也可以两个人抬一抬。

  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感受。

  自己推算:1袋大米重25千克,多少袋大米重1吨?(40袋)

  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每次呈现4袋大米(因为4袋为100千克),学生一边看一边数: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400千克……1000千克。当40袋大米占满整个屏幕时,学生会感叹:哇!1吨有这么重呀!

  (2)再次感受1吨。

  师:课前你们都自己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多少千克?再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最后再算一算或估一估,多少个同桌这样体重的小朋友质量才是1吨。

  3、举例: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教师可以用课件出示教科书中的例子,可以说“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就是1吨。”也可以说“两头牛大约重1吨。”还可以说“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更应该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实例。(如:一般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

  4。 感受1吨水的质量。

  (1)学生汇报自己家上个月或几个月用水数量(由学生课前去了解)。

  (2)师:1吨水到底有多少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把1吨水装在一个正方体的水箱里,这个正方体该有多大?

  (3)出示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装满水,水的质量就是1吨。

  (4)师:想一想,如果要把这个正方体水箱注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课件出示流水速度)。

  【设计意图:设计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这些教学环节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较好的学习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验,建立起1吨的观念。同时一些环节的设计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又将数学知识的教学蕴涵其中,较好地整合了数学的三维目标。】

  5、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师出示例7:3吨=( )千克 6000千克=( )吨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说理、说方法。

  【设计意图:进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反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1) 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 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设计意图: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学生在教科书中独立完成练习三中的第1、2题。

  第1题,是一组连线题,通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感受。可以采用先独立连线,再交流的方法进行。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集体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练习三第3题。

  此题答案不惟一。只要每辆车装的机器不超过20xx千克也就是2吨就可以。由于学生考虑的角度不同,所以装车的方法也就不同,可以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3、改错(小明的数学日记)。

  今天是星期日,早上,我吃了两个100千克的肉包子,然后就和妈妈一起去市场买菜。

  市场上的物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和妈妈转了一大圈,一共买了1克香菜,2吨西红柿,3千克鸡蛋,1千克白菜和500千克肉。我和妈妈拎着这些东西累得满头大汗。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作业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设计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尝试活动,使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发现,在尝试中成功。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注意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吨的认识”这节课的目的在于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学生熟悉的物体的质量使学生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同时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与关键是让学生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通过“猜体重”激发好胜心,复习旧知,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与能力,利用主题画创设问题情境。围绕“能否同时过桥”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迫切想知道1吨有多重。利用学生熟悉的体重,通过背一背、算一算让学生体验、感悟1吨的重量,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并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力求展现学生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和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2、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和估计重量的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3、学生能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合作交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知道1吨=1000千克,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

  猜完后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蓝鲸是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大的动物,成年蓝鲸体长可达33米,重可达190多吨,比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大象还重10-30倍或150头牛的重量。一只成年蓝鲸体形之大,嘴里可以容纳下一只大象!)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1、初步认识吨。

  (1)教师用课件出示第11页的主题图。

  师:你们看谁来了?这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到河边去玩。它们走到一座小桥边,小马提议:“这里有桥,咱们一起过吧。”小熊说:“等等,这里有个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呢!”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师:谁知道1吨等于多少千克?

  学生凭生活经验可以说出:1吨=1000千克。

  师:那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吗?”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

  400+300+500+100=1300(千克)

  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从而得出结论。那可以怎样过桥呢?

  2、感受吨。

  (1)学生抬每袋重25千克的大米感受1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用力抱一抱一袋大米,感受25千克大米有多重,力气小的同学也可以两个人抬一抬。

  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感受。

  自己推算:1袋大米重25千克,多少袋大米重1吨?(40袋)

  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每次呈现4袋大米(因为4袋为100千克),学生一边看一边数: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400千克……1000千克。当40袋大米占满整个屏幕时,学生会感叹:哇!1吨有这么重呀!

  (2)再次感受1吨。

  师:课前你们都自己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多少千克?再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最后再算一算或估一估,多少个同桌这样体重的小朋友质量才是1吨。

  3、举例: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教师可以用课件出示教科书中的例子,可以说“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就是1吨。”也可以说“两头牛大约重1吨。”还可以说“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更应该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实例。(如:一般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

  4、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师出示练习题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说理、说方法。

  5、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1)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三、巩固提高

  1、学生在教科书中独立完成练习三中的第1、2题。

  第1题,是一组连线题,通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感受。可以采用先独立连线,再交流的方法进行。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集体反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练习三第3题。

  此题答案不惟一。只要每辆车装的机器不超过xxxx千克也就是2吨就可以。由于学生考虑的角度不同,所以装车的方法也就不同,可以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3、改错(小军的数学日记)。

  早上起床后,我拿着100千克的牙刷开始刷牙,然后接了约2吨重的水洗脸。妈妈已为我准备了一盒250克的牛奶和一个150千克重的面包。我快速地吃完早饭,背上2克的书包上学去。在路上,碰上了我们班的“大块头”,他的体重有50多吨呢!校门口那两头约1千克的石狮子威武地站立着,好像在迎接我们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作业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06-25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4篇06-25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4篇)06-25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4篇)06-25

《吨认识》说课稿06-29

[经典]圆的认识教学设计09-10

《10的认识》教学设计01-15

《认识位置》教学设计11-26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