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屈原》教学设计

时间:2023-09-04 09:21:32 宗泽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屈原》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屈原》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屈原》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屈原》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态度:通过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我国古代思想家不畏艰辛、追求真理的故事,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品质和刻苦钻研、勇于创造的精神。

  能力:通过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畅谈体会和感想,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知识:知道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了解他熊熊的爱国之志,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及其在国内外享有的声誉。

  养成教育训练点:

  1、培养学生积极发言、认真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屈原不屈的意志,壮怀激烈的气节和风骨,强烈的爱憎和战斗的革命风格。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预习:

  课前搜集有关屈原的相关图片以及文字资料;整理屈原的有关爱国的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谈话引入课题

  1、你能说一句你印象较深的孔子的`名言吗?

  2、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有些地方还要举行划龙舟比赛。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二、揭题并板书

  爱国诗人——屈原

  三、学习新课

  (一)指导学生自读课本第55页,并将自己感受较深的地方勾画出来。

  (二)全班交流

  这个环节要让学生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代表作品。

  1、指名交流自学结果。

  2、补充交流课前搜集屈原相关资料。

  3、教师结合学生交流情况作相应的补充。

  (1)他创作了《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作品,以抒发自己的崇高理想和他对楚国和人民的热爱,表达对腐朽的旧贵族的愤怒。

  (2)屈原不仅是一位很有抱负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吸收民间的文学形式,采用方言音韵,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创造了一种新诗歌体裁,即楚辞体,代表作《离骚》。

  其中,可以讲解有关屈原的故事,也可以利用《离骚》中的部分诗句,突出说明屈原对楚国人民的深沉热爱和对真理的执著追求。

  (三)讨论:

  1、屈原具有哪些品质?

  2、说说人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全班讨论,各抒己见,教师点拨,总结。

  (四)写碑文,表真情

  假如班上要举行一次屈原纪念碑碑文征集活动,你怎样写?

  1、学生准备。

  2、交流碑文。

  3、评选最佳碑文。

  四、谈感受,说体会

  说说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感受和体会?可从各个方面说。

  《屈原》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文词句知识;疏通文意,了解屈原生平。

  2、把握课文将屈原的遭遇与国家生死存亡相联系,表现其人格风采的独特方法。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并运用叙议结合的方式凸显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写作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史记》和相关知识,把握史传类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掌握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知识,重点是“伐“见”等实词和被动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重要的文言文词句知识。

  一、教学过程

  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列传》,看看司马迁是怎样认识与评价屈原的。

  二、作者介绍

  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三、题目解说

  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的最早、最完整的文献。该篇传记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讲述了其个人的身世浮沉与国家生死存亡的内在联系,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高尚品德。

  四、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屈原由“王甚任之”到“王怒而疏”。

  第二部分(第4—9段):屈原由见“绌”到见“迁”。

  第三部分(第10—11段):写屈原以身殉国的经过及他对后世的影响。

  第四部分(第12段):写作者对屈原的评价。

  五、全文分析

  1、解释下列句子:

  ① “屈原者,名干,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明确:在先秦,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屈原先祖暇,因受封于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国是一种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官职,多由王室亲族充任。后文“三闾大夫”,是一种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务的官职,屈原也曾充任。

  ②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本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明确:上官大夫公然要抢夺屈原所写宪令草稿,在情理上说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种别解:“夺”,作“改动”解;“与”,作“同意”解。这样解释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夺”、“与”的常用义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宪令”具有改革的进步意义,触犯了上官大夫等守旧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要篡改。

  ③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明确:用了“曰”,又用“以为”,语意欠顺通。历来研究者认为这两个词,必有一个是衍文,即因传抄错误产生的多余的词语。

  2、第1段主要介绍了屈原哪几个方面的.才能?联系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得如此简略。

  明确:此段主要介绍了屈原的文化素养、政治才干、外交能力这三个方面的才能。作者之所以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得如此简略,是因为作者为屈原写传的重点是要表现其失意后的忠君爱国之情和发愤著书之况。

  3、屈原为什么不按照渔父所说的去做?

  明确:“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六、写作特色:

  ①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七、布置作业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黑字的字形、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惨怛(dán)枯槁(gǎo)濯淖(nào)憔悴(cuì)

  B、惨怛(dàn)枯槁(gǎo)濯淖(nào)憔悴(cuì)

  C、惨怛(dá)枯槁(gǎo)濯淖(zhuō)憔悴(cuì)

  D、惨怛(dá)枯槁(gǎo)濯淖(nào)憔悴(cuì)

  《屈原》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大师作品及古琴乐曲,了解端午节与屈原的关联,感受屈原的爱国精神与不屈的性格。

  2、让学生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让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时无穷的。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

  教具准备:

  1.有关屈原的故事或图片资料。

  2.龙舟的图片资料。

  3.剪刀、彩色纸等手工工具。

  学具准备:

  剪刀、彩色纸等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复备学生活动复备

  1、织纪律,检查学具。

  2、听一听:

  师:讲述屈原的故事(配音),使学生了解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及他感人至深的'故事。

  3、读一读:

  朗诵屈原的著名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加深屈原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同时也加深对端午节的深刻理解。

  4、提出作业要求:

  让学生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

  5、老师示范制作一个大龙船的部件折法。

  6、放背景音乐,学生制作大龙船部件,老师巡回指导。

  7、集体完成大龙船拼接。

  8、教师小结:展示学生完成的大龙船作品。

  1、静息。

  2、听一听:

  讲述屈原的故事(配音),使学生了解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及他感人至深的故事。

  3、读一读:

  朗诵屈原的著名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学生认真听老师布置作业要求。

  5、跟老师学习折大龙船部件。

  6、学生制作大龙船部件。

  7、集体完成大龙船拼接。

  8、展示作品。

  《屈原》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 疏通文意,掌握文言知识。

  2、 了解屈原身世,感悟屈原的人格精神。

  3、 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文言词汇的意思和用法,特殊句式。

  2、 屈原的人格精神的理解。

  3、 本文传评结合的写法。

  教学方法:

  教授法、串讲法、启发式、练习法。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传评结合的人物传记,是“太史公别调”。叙事部分文字还比较简单,议论部分就比较艰深了,而且还有些历来存有疑义的地方,所以句句疏通和掌握就很重要。1班可以稍微快些,重点难句要求笔头翻译。2班则要慢些,其中练习尽量安排在课内,促其自觉完成,实现有效学习。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回顾已知的屈原。

  2、 研读1—3段。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回顾已知的屈原。

  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屈原。

  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

  高二时我们学习过《离骚》节选,可以温习其中的名句。如:日月忽其不淹兮,

  二、研读1—3段。

  1、 学生朗读1—3段,梳理三段的内容。

  2、 把握第1段内容。

  这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分析: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1)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暇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2)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

  这是屈原的见任。

  3、把握第2段内容。

  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分析: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上官大夫“争宠而心害其能”。 而最隐晦的原因却是屈原的功高震主,怀王的嫉妒和昏聩。

  这是屈原的见疏。见疏的理由很简单,简单到让人难以相信。

  4、重点研读第3段。

  这一段难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历来评价《离骚》的最重要文字(按:原是淮南王刘安所作《离骚经传》中语,太史公采入《屈传》内,原作已佚)。

  (2)疏通文意和难句。

  ①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翻译。

  ②“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这句提出屈原作《离骚》的缘由之一:“穷”,处境困窘,走投无路,屈原之穷——“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由“穷”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写“怨”,屈原之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劳苦倦极”,与下句“疾痛惨怛”四字对举,“极”,应解作“困惫”。

  ③“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这句承“上称(称道)帝喾”等句,进一步说明《离骚》的内容。“明”是“阐明”。“道德”,在这里不但指个人品格,还指政治上举贤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义,见《礼记?王制》)。“条贯”,条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进一步推演,可用来指因果关系。整个这句可以译为:“(作者)阐明了‘举贤授能’的道德的崇高伟大,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所要说明的道理)无不完全揭示了出来。”“见”,通“现”,表现,表达。

  ④“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这句是总说《离骚》写作特征,下面“其称文”数句是这句的具体解说。课本注释解释“约”为“简约”,“微”为“含蓄”,似欠妥帖。因为《离骚》的文辞并不简约,相反,它在反复申说;并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这两句是同义反复,意为“它的文辞迂典深微”。“约”的本义是“缠束”,可引申为“迂曲”,“微”的义项之一是“深微”。整个这句话应译为:“它的文辞迂曲深微,它所表达的志趣是高洁的,所表达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⑤“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速而见义远。”

  这两句互文见义,承接“文约辞微”加以申说。课本已有注释,要补充说一说的是,这两句是说明《离骚》的“引类譬喻”这一表现手法,如用“善鸟香草,以譬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驾凤,以托君子,飘风去霓,以为小人”(王逸语),等等。

  ⑥“其志浩,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这两句承上“志洁行廉”进一步申说,并用它来转入下一层的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称物芳”,具体指屈原修养品格,坚持节操,多用兰惠费桂等芳香草木来说明自己的爱好。这两句可译为:“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达他即使至死也不为谗谄小人所容。”

  ⑦“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至“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自疏’以下五句,表达的意思重复,而且句式、节奏不很协调。据前人考证,可能有“异文窜入”,加上词语解释,说法甚多,是全段的难点。因此,我们只要借助注释,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译得很顺畅。

  译文: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超脱于尘埃之外,不沾染世俗的污垢,他真是一个洁白干净出污泥而不染的人。我们推论他的这种志趣,即使同日月争光也是可以的。

  (3)理清本段的思路。

  (见前)

  (4)反复诵读,读出咏叹的意味。

  三、布置作业。

  1、 熟读文段。

  2、 翻译重点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诵读第三段,提问词语的意思。

  2、 学习4—10段,了解楚国的历史。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诵读第三段,提问词语的意思。

  1、 集体或个人反复诵读第三段。

  2、 提问一些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1)心害其能 (2)属草稿未定 (3)平伐其功

  (4)离骚 (5)靡不毕见 (6)其指极大

  (7)蝉蜕于浊秽 (8)世之滋垢

  二、学习4—10段,了解楚国的历史。

  1、 师生共同阅读4—10段,强调重点词语,学生表述事件,了解概括作者写到的楚国的.历史。

  屈原被绌,张仪行骗

  怀王被惑,纵仪归秦

  诸侯击楚,楚兵大败

  怀王赴秦,客死异乡

  屈原被放,心系怀王

  子兰使奸,屈原被迁

  2、 重点翻译8、9小节

  3、 探讨,为什么历叙楚国的历史?

  写屈原处江湖之远,依然心忧祖国。虽然怀王“终不悟”,但屈原的“存君兴国”之志从未泯灭。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屈原却无论是否在其位都要谋其政。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屈原则是不管穷达都要兼济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屈原的爱国之心既不会因个人的荣辱而动摇,也不会随楚国的治乱而改变。对祖国的一片忠心是屈原傲骨的内在精髓。

  这样写就突出了屈原的精神和品质。

  4、 这两段的脉络:

  这两段紧承怀王三受秦骗,客死于秦的记叙,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二语,并把议论推进一层,’指明“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的原因,就在“其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这个见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个人的体验在内,寄托着作者个人特有的政治幽愤,特别值得注意。从这两段本身的脉络来看,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阐明人君“不知人之祸”。两相结合,在文笔上就显出往复回环的特点。

  5、 反复诵读8、9两段。感受屈原的精神和司马迁的寄托。

  三、布置作业。

  1、 翻译重点句子。

  2、 记忆重点词义。

  3、 背诵第三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 研读最后两段。

  2、 总结屈原精神和本文写法特色。

  3、 整理文言词汇和句式。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研读最后两段。

  1、 朗读翻译最后两段文字,强调重点词语。

  2、 概括文段的意思

  江畔答问,绝望自沉

  文泽后世,德威众杰

  3、 理解记叙屈原与渔父对话的作用。

  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显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品格操守、政治取向,作者把二者放在一起,形成了比照。

  屈原被放,“行吟泽畔”。他在吟什么?屈原仍在“吟”其志,他是为了其“志”而“颜色憔悴”到如此“枯槁”之状,颓废的外表之中仍透露着一种对精神追求的执着。渔父明知故问其见放之因,屈原答:“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这既是对不合理遭遇的解释,也是对自我人格立场的持守。可见屈原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渔父建议屈原“与世推移”,没有必要“怀瑾握瑜”,屈原则用形象化的比喻(“弹冠”与“振衣”)表明自己誓不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人生信念。“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一句突出了屈原的高贵品质,可见屈原的矢志不移,宁弃生求死,不坠青云之志。死亡已经成为屈原标举清高解脱愁苦的唯一手段。

  综上所述,屈原形象就是一个殉道者的形象,这个“道”就是理想和信仰,就是祖国和人民,就是人格的神圣与精神的绝对纯净。

  二、总结屈原精神和本文写法特色。

  1、 学生总结屈原精神。

  2、 探讨本文写法特色。

  “传评结合”的写法。

  这篇史传与我们以前学的《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人物传记有些不同。前面几篇是“寓论断于叙事”,情节曲折、戏剧性强、人物性格鲜明。而本文则“以议论行叙事”,没有离奇完整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和人物的细致刻画,只是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或边传边议,或传中寓评,所以有人称它是“太史公之变调”,亦即史传中的“变体”,其原因可能有四:

  其一、先秦史籍皆不传屈原生平事迹,有关屈原的史料太少(可能与秦始皇焚书有关),单靠叙事不容易写出屈原光辉的一生。

  其二、屈原史料虽少,但其作品犹在,通过作品感其精神是最好的办法,而将阅读所得见诸笔端就离不开“评议”。

  其三、司马迁写此传也意在抒写个人幽愤,所以“评”就显得尤其重要。

  其四、“评议”利于表现屈原的性格。

  如通过文首叙述屈原踌躇满志却遭忌恨这个简单的概括,屈原的个性品质、政治见解等只能给人以大概的印象,单凭此寥寥几笔无法使形象丰满,所以第三段用大量笔墨评议屈原为文的根由,从而展示了屈原在忠奸、公私、正邪斗争中的鲜明立场和敢于抨击黑暗的斗争精神。司马迁还通过评“文”来展现屈原“方正”不屈的性格。如此这般,屈原的形象就会更深入人心。

  在历叙楚国败事之后,司马迁又评论楚国日衰的因由,这就是:忠奸不分,用人不智,从而证明,屈原本人牵系祖国安危,其浮其沉就意味着楚国之兴之衰,屈原的高大形象由此而现。

  三、整理文言词汇和句式。

  当堂整理,集体交流。

  四、布置作业。

  1、 记忆词汇

  2、 背诵,准备默写。

  《屈原》教学设计 5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能联系已学知识,自主整理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发现问题

  能熟练掌握文言句式与词语的活用、通假、多义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能结合屈原的生平与遭遇读懂文意,并且能与准确理解作者在描述屈原遭遇与内心情感中寄托的复杂感情

  能辩证地评价屈原忠贞报国的志向与坚贞不屈,出污泥而不染的操守,能联系当今社会与个人实际,体会坚持理想追求与现实的差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理解并培养高尚的联系与人生价值观,培养勇于面对困境,百折不挠及珍爱生命不懈追求的精神

  【教学方法】

  诵读、启发、品析、评论 、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结合《离骚》的复习,了解屈原的生平与高尚的节操,进而了解司马迁写此传的目的。

  屈原传是人物评传,司马迁写屈原是抒愤:—个忠心耿耿的大贤,被谗而终不得用,以至于身殉理想。诗人的悲剧。是一个民族的悲剧…联齐抗秦的主张,变法自强的主张,力保楚国无虞,进而可以统一天下,但这个主张损害了楚国群小的利益,再加上楚王昏庸,所以才有这样的悲剧。

  司马迁作此传,意在表明,小人谗言私欲,待遇昏庸之主,致使志士穷困,国家丧亡;提出尊贤重道,明察贤佞是国家之福,表旌屈原矢志不渝,至死不悔地坚持自己的操守、价值观。

  屈原以他的价值观,超越了世俗功利价值尺度,获得了永恒的意义。故曰:“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存在的意义也是自我的人生意义,是在与世俗的、强权的、谗佞的对抗中呈现的。

  屈原的自一杀是以生命的结束来拒绝非楚国文化的行为,同时也是使楚国臣君处在了非常尴尬的境地。这是一种悲剧精神。

  二、自主研究,梳理文言字词知识〖多媒体辅助〗

  【通假字】

  离通罹遭受;

  反通返返回;

  见通现显现;

  指通旨主旨;

  濯通浊浊水;

  绌通黜罢黜;

  质通贽见面礼;

  内通纳接纳;

  被同披披散;

  【古今异义】

  明于信而见疑其文约,其辞微故死而不容泥而不滓者齐与楚从

  楚诚能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兴师伐秦而齐竟怒不救楚

  与王图议国事王甚任之屈平属草稿未定争一宠一而心害其能平伐其功屈平疾王听之不聪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以一仪而当汉中地秦伏兵断其后冀幸君之一悟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上官大夫短屈原新沐者必振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同形异义】

  治乱悉发国中兵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又因厚币用事者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形容枯槁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三、朗读全文,感悟作者的情感与屈原的精神

  〖学生朗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练习与实践

  1、巩固梳理字词知识

  2、诵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课时学习的字词

  二、学生找出疑难语句,师生共同研讨解决

  三、重点语句翻译训练【多媒体辅助】

  〖口述与书面练习结合〗

  其称文极小而其指极大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委质事秦。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一宠一姬郑袖。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用,举贤以自佐。

  怀王因为不知忠臣的区分,所以在内受郑袖的迷惑,在外受张仪的欺骗。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人笑。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数十年。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

  秦王使使者告魏王。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四、练习与实践

  口头翻译最后三段,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第三课时

  一、口头复述最后三段内容

  二、理请全文脉络,品味司马迁写人物传记选材与构思的精妙

  开头两段是叙事,交代屈原家世,才干和职任。楚制,高级官员都是王族,左徒亦是屈氏世任之职,屈原任此,忠于楚国,获得怀王信任,关键在“明于治乱”这四字。

  屈原很清楚战国时代必须在国内修法度,富国强兵,在国外,连齐抗秦才能大治,他要佐怀王行美政,效法先王之德,尊贤重道,这样—来,便触犯了楚国贵族的特权和利益,所以“上官大夫必害其能”“固时俗之工巧合,俪规矩以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改度。”当时的楚国贵族一味地顾及私利而不顾公义,讨好楚王,破坏法度,再加上楚王昏聩,致使群小得势,贤人日退。

  此传只写了一个细节:上官大夫给楚王进谗,毁谤屈原,楚王怒屈原“自伐其功”,因而疏之。夺了他的政治权力,这样无异于自毁长城。怀王心胸狭隘,并且虚荣浮夸,头脑糊涂,他倚仗先王开创的楚国国力,称雄于世,实际上是个平庸无才的人,因而不能与贤臣共事,更不能正确判断局势,末世之主即此等人。三、四两段写屈原被罢黜使齐后仍然心系楚国与楚王,坚持力排众议,忠贞进言。从侧面与群小作有力的'对比,为下文楚王不听劝谏导致最终身死国灭做有力的铺垫。

  五至八段写楚王误信谗言深入险地,导致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在叙事中插一入作者的深深慨叹与评价,突出文章的主旨。

  最后两段通过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与沉江而死的细节描写及后人对屈原的继承表现屈原精神的意义与影响,也点明了写作目的。

  三、练习与实践

  1、背诵第三段,并且在理请层次的基础上熟练默写。

  2、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屈原宁死不屈的行为与精神的理解,可以有自己的创新理解。

  【教学反思】

  《屈原》教学设计 6

  一、划读文章

  1、介绍屈原的基本情况

  姓名:屈平家庭背景:楚之同姓也最初任职:左徒

  才识:博闻强识,明于之乱,娴于辞令。

  2、新人名:上官大夫

  事件内容:(1)“王怒而疏屈平”的经过

  (2)揭示楚国黑暗现实:上有昏君,下有佞臣

  事件①

  3、新人物(对象):《离骚》

  事件内容:(1)写作缘由、内容介绍及对其评价

  (2)赞美屈原的品德修养

  事件②

  4、时间:屈平既绌新人名:秦惠王、张仪

  事件内容:楚第一次被秦国欺骗

  事件③

  5、时间:明年新人名:靳尚、郑袖

  事件内容:楚第二次被秦国欺骗

  事件④

  6、时间:其后诸侯共击楚新人名:唐眛

  事件内容:楚大败,大将被杀

  事件⑤

  7、时间:实秦昭王与楚婚新人名:秦昭王、子兰

  事件内容:楚第三次被秦国欺骗,怀王身死于秦

  事件③——⑤可归纳为:

  (1)楚国三次被骗,一步步走向衰落

  (2)突出屈原的个人遭遇与国家息息相关

  8、新人名:顷襄王事件内容:迁之

  事件⑥

  6、地点:江滨新人名:渔父

  事件内容:沉江经过

  事件⑦

  7、时间:屈原既死之后新人名:宋玉、唐勒、景差之徒

  事件内容:死后影响(1)楚辞后继有人(2)无人敢于直谏

  事件⑧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

  学识渊博,记忆力很强,对国家存亡兴衰的道理非常了解,对外交往来,接人待物的辞令又非常熟悉。因此他入朝就和楚王讨论国家大事,制定政令;对外就接待各国使节,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处理对各诸侯国的外交事物。楚怀王对他非常信任。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

  屈原对怀王听闻失灵而不能分辨是非,视线被谗佞谄媚之徒所蒙蔽而不能辨明真伪,致使邪恶伤害了公道,正直的人不被朝廷所容,感到万分痛心,所以才忧愁苦闷,沉郁深

  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

  思而写成《离骚》。所谓“离骚”,就是遭遇忧患之意。

  3、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

  屈原坚持公证,行为耿直,对君王他一片忠心,竭尽才智,但是却受到小人的挑拨离间,其处境可以说是极端困窘了。因诚心为国而被君王怀疑,因忠心事主而被小人诽谤,怎

  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能没有悲愤之情呢?屈原写作《离骚》,正是为了抒发这种悲愤之情。

  4、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虽然身遭放逐,却依然眷恋楚国,怀念怀王,时刻惦记着能重返朝廷,总是希望国王能突然觉悟,不良习俗也为之改变。

  5、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结果使军队惨败,国土被侵占,失去了六郡地盘,自己还流落他乡,客死秦国,被天下人所耻笑。这是由于不知人所造成的.灾祸。

  6、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

  我听说过,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身躯的人一定要把衣服上的尘土抖干净,人们又有谁愿意以清白之身,而受外界污垢的玷染呢?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我宁愿跳入江水长流之内,葬身鱼腹之中,也不让自己的清白品德蒙受世俗的污染!

  三、一词多义

  见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被动)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看见的景象)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召见)冀君实或见恕也(“我”)

  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见解,见识)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出现)

  事不耳闻目见(看见)项伯即入见沛公(会见,拜见)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动词前,有称代作用,相当于“我”)

  使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命令)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让,叫)

  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出使)人皆得以隶使之(使唤)

  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使者)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如果)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时周瑜受使至番阳(使命)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官职)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让,致使)

  属屈平属草稿未定(写作)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若属皆且为所虏(一类人)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掌管)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隶属)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类)

  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刚刚,适才)

  为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语气词)为之奈何?(对)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语气词)

  请以赵之十五城为赵王寿(给,替)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被动)

  慎勿为妇死,贵贱轻和薄!(为,为了)非为织作迟(是)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智乎?”(认为)斩木为兵,接竿为旗(作为,当作)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当做)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有)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担任)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向)

  治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

  乎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疑问语气词,呢,吗)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揣测语气词,吧)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感叹词,啊,呀)

  吾尝疑乎是(对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比)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于)于是乎书(句中停顿)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的样子)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在)

  而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转折,却)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醴?并列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递进)吾恂恂而起(修饰)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承接)死而有之,其几何离?(假设)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因果)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目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你的)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复音虚词,句末语气词,罢了)

  《屈原》教学设计 7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学习屈原爱国、正直的高尚品德,并从文中理解作者在屈原身上寄寓的情感。

  2、 解本文写作特点:记叙、议论、抒情三者的紧密结合,即人物评传的特点,明确本文不同与其它人物传记的地方。

  3、 将本文屈原的诗歌结合起来阅读,从中感受屈原的正直集中表现在他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和敢于同邪恶势力抗争而决不妥协的斗争精神上。

  4、 重点的文言实词、通假字、古今词义的运用等等。

  教学重点:

  1、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2、明确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

  教学难点:

  课文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对其作用以及蕴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阅读全文,理清全文记叙的线索。

  教学步骤:

  一、由《报任安书》中:“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导入新课,并回顾学过的屈原的诗歌:《离骚》与《涉江》堪称姐妹篇,让学生背诵两篇诗歌中诗句,明确屈原思想的内核:正直与爱国

  政治理想诗人形象

  美政民本忧国忧民,热爱祖国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奇服……高驰……食玉英

  (唯美情结)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世溷浊——高驰不顾、苟余心……

  刚直不阿,一身正气不能变心……固将愁苦……董道…重昏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二、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明确课文以屈原活动的时间为序,分四部分进行

  记叙把表示这四个部分的段落做上记号,找出记叙屈原一生遭遇的五个词语:

  任——疏——黜——迁——投

  三、学生参照注释,阅读课文,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内容层次:全文以屈原

  活动的时间为序,第一部分(1——3自然段)任——疏

  第二部分(4——10自然段)黜——迁

  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投

  第四部分(第12自然段)身后影响

  四、布置作业:熟读翻译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15、屈原列传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2、明确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

  3、课文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对其作用以及蕴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明确:作者从解题、成因、内容、风格四方面介绍了《离骚》。“其文约……其志洁……其行廉……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段话,是结合屈原的作品和人格说的,说明屈原的秀美文辞与高洁志行互相辉映,浑然一体。

  二、重点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其用意是什么。

  明确:几件大事:第一,受骗绝齐,第二兵败丹淅,第三复释张仪,第四诸侯击楚,第五赴秦身死,第六为秦所灭。屈原个人的遭遇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

  三、课文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对其作用以及蕴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明确:体会屈原愤世嫉俗的心情和对待人生的态度,体会作者流露出的那种愤慨惋惜之情。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著,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即篇中所谓的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至于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的。屈原反对这种人生哲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对不能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司马迁把鱼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比照,是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其中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和对屈原同情惋惜之情。

  四、熟读课文,体味:司马迁有着与屈原相似的政治上的不幸遭遇,有着屈原那样正道直行的品格,有着屈原那样深厚而又执著的感情。他景仰屈原,同情屈原,他是褒贬分明地为屈原立传的。字里行间喷泻着激愤、哀怨之情。

  五、布置作业:课后习题。

  六、《信陵君窃符救赵》本篇重在引导学生自学,列出结构提纲,举出集中表现信陵君、侯嬴性格的言论和行动,进一步了解《史记》纪传作品的主要特点。

  本篇记叙了信陵君礼贤下士和窃符救赵的始末,表现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救人之困的义勇精神。(略)

  七、学生自读《语文读本》中:《孔子世家》、《伯夷列传》、《毛遂自荐》、《鲁仲义不帝连秦》《贾生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货殖传序》。

  八、布置作业:学生在网上查找一些资料。

  1、学生以“司马迁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2、以“我读司马迁的《史记》”为题写一篇感想。3、在班上召开一次研究性学习报告会:走近司马迁

  《屈原》教学设计 8

  学习目标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政治主张,感受其热爱祖国和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绝不妥协的精神,学习其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

  文化传承与理解: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屈原的人生经历做出评价;体会司马迁为屈原立传目的,努力追求和构建能耐高尚的人格。

  教学重点:联系作者司马迁,理解作者为屈原立传的目的,引导学生思考感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精神。

  教学过程

  任务一:梳理结构(事件)

  在学生复述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把课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3):屈原由“王甚任之”到“王怒而疏”。

  第一层(1-2):因才而被“任”,因“谗”而被“疏”(记叙)。

  第二层(3):创作《离骚》的缘由,对屈原志向和人格的评价(议论抒情,详写)。

  第二部分(4-9):屈原由见“绌”到见“迁”。

  第一层(4-7):屈原被“绌”后,楚怀王三次被骗,最终客死于秦(记叙)。

  第二层(8):批评楚怀王“不知人之祸”(议论抒情)。

  第三层(9):顷襄王昏庸,对屈原“怒而迁之”(记叙)。

  第三部分(10-11):屈原以身殉国的经过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叙议结合)。

  第四部分(12):司马迁的评价(议论抒情)。

  结论:

  司马迁用1段66个字写屈原的任(人生得志),却用大量的笔墨10段详写屈原的人生失意(疏—绌—迁—沉),旨在告诉我们,屈原的'“存君兴国”的爱国主义,不仅在楚国强大时爱国,个人施展理想时爱国;更在自己遭受屈辱时候热爱楚国,在国君危难时热爱楚国。

  任务二:围绕评价,解读其志

  1.解读其志

  太史公评价里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请结合文章第3段来分析。

  第3段的关键句有: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思考:司马迁是怎样《离骚》认识的?屈原的“志”是什么?司马迁“悲其志”又是为什么?

  《离骚》是屈原忧愁幽思时所作的,体现了他洁身自好,志洁行廉的品质。

  屈原之志既是一种政治抱负、治国宏图,更是一种理想主义激情,一种特立独行的精神。

  结论:司马迁既然是“悲其志”,而不是悲其人,司马迁的泣涕就不仅仅是针对屈原一个人,而是为天下所有怀有远大志向而难以实现的人而哭泣。

  2.理解其志

  (1)太史公评价里说:“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结合文章第10段,谈谈屈原投江前的情形,听听屈原与渔夫的对话。

  (2)集体朗读课文第10段,找出关键语句。

  第10段的关键句有:

  渔夫: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夫: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3)思考:从屈原与渔夫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思想有怎样的差异?认识到屈原有着怎样的品质?包含了司马迁什么样的感情?

  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一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一种是矢志不渝,以死明志。

  两相比照,突出了屈原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操守,表现了他矢志不渝,以死明志的品质。

  对话中表达了作者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以及同情惋惜之情,其中也表现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

  任务三:围绕遭遇,评议其人

  1.引入评议

  太史公评价里说:“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结合课文相关段落,说说屈原一生的主要遭遇。

  2.概括生平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他人生中的几个阶段,哪些字可以用到呢?

  任→疏→绌→迁→沉(王甚任之→王怒而疏屈平→屈平既绌→顷襄王怒而迁之→遂自沉)

  3.人物评价

  (1)“想见其为人”,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屈原是一个忠诚不阿、忠君爱国、远见卓识、才华出众的杰出人物。

  一是才能出众。

  二是通过对《离骚》的高度评价赞美了他志洁行廉、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气节。

  三是通过写楚国的外交失败,显现了屈原对楚国的眷顾和怀念。

  四是借批评楚怀王不识忠奸,衬托屈原的正直和忠诚。

  五是借与渔父的对话表现了屈原高洁的人格追求。

  六是通过写宋玉之徒来反衬屈原敢于直谏的品行。

  结论:屈原正道直行、志洁行廉、正直忠诚、直谏从容,这些品格体现在他的整个生平当中。但无论哪个人生阶段都可以用“悲”字来呈现司马迁的情怀,即为他的政治才能不被重用,志洁行廉的不被赏识,正直忠诚的不解,直谏从容的不听而痛惜。

  不用——不识——不解——不听

  (2)司马迁在表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时有两个方面与一般文章不同。

  一是把屈原的个人遭遇同整个楚国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说明了屈原的遭遇与祖国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

  二是通过他的“忠君爱国”的思想集中表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屈原的爱国之心,不因楚国的治乱兴衰而改变,更不随个人的荣辱升沉而动摇。他对待祖国确是一颗丹心,一片赤诚,坚贞不移,至死不悔!(因古代君主是国家的象征“眷顾楚国”同“心系怀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屈原》教学设计 9

  一、导读目标

  1、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以及作者借助屈原的形象所弘扬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

  2、掌握传记文学的一般写法,并学习本文创造性的表达方式。

  3、学会屈原和司马迁对待现实的态度和思考社会问题的方法。

  二、学情自诊

  1、对比《藤野先生》、《鸿门宴》、《苏武传》三篇传记类文章,分析它们刻画人物手法的不同之处。

  鲁迅的《藤野先生》主要利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写了我在日本的求学遭遇,以及思想的转变,从而写出藤野先生对我的影响。作者通过侧面描写清国留学生的不求上进,指出日本老师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从而与藤野先生相比较,突出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民族歧视,心中只有药学的伟大人格。

  司马迁在《鸿门宴》中主要利用矛盾冲突展示人物性格。鸿门宴前,是战与和的矛盾,写了项羽求战的雷厉风行,止战的坚决果断。鸿门宴中,是杀与保的矛盾,写出了项羽的一诺千金、大仁大义。鸿门宴后,是责与容的矛盾,项羽对刘邦的擅自离席不加追究,任其回到军营,显示了自己的宽宏大度和从容自信。

  班固《苏武传》的对比描写十分突出。张胜贪生怕死,毫无骨气,反面衬托出了苏武的临危不惧、矢志爱国的情怀。卫律见利忘义,卖国求荣,表现了苏武大义凛然、威武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李陵善于伪装,忍气吞声,抱怨指责,突出了苏武的赤胆忠心、无怨无悔。

  2、分析第1题中三篇传记中人物的性格,比较他们对待现实问题的态度。

  藤野先生面对日本国内民族情绪的高涨,全身心投入于医学研究和教学之中,鼓励自己的学生用学术拯救自己的国家,没有一丝民族偏见和歧视,不愧是一位让人敬仰的人物。

  项羽在错综复杂的战争形势中,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大义和大爱,用坦诚、守信和包容彰显了一个真正大英雄的气概,顶天立地,让人扼腕赞叹。

  苏武在死亡面前毫无惧色,以宁死不屈的精神,把爱国之志和民族气节演绎得淋漓尽致,让敌人都感动不已。在长达十九年的寒冷、贫穷、饥饿面前,毫不动摇,绝不降低自己的志气,坚守着自己的节操,让天地都为之动容。

  三、主要内容

  1、本文主要通过写屈原的哪几件事来展示屈原的性格特点?

  主要通过直接写屈原的四件事来表达他的痴心爱国的精神品质,第一件事是修宪因妒被疏,写上官大夫嫉妒屈原的才华,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疏远了屈原。第二件事是著《离骚》以明志,写屈原蒙受了不白之冤,为了表明自己的爱国情怀,写出了一篇彪炳千古的文章《离骚》。第三件事是流放不改爱国,楚国被秦国的张仪欺骗,楚国却无人能辨识诡计,屈原多次进言,但不被重视,致使楚国国力削弱。第四件事是汨罗一身殉国,写了屈原不愿与朝中权贵同流合污,宁愿死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

  另外还从侧面写了两件事来突出屈原在楚国的重要性,第一件事是张仪欺骗并削弱了楚国,而楚国竟然无人识破并反击。第二件事是屈原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2、本文使用了哪些独到的手法来表现屈原的精神品质和伟大人格?

  第一点,本文以记叙为主,融入了抒情和议论的成分,让文章的感情非常强烈,观点非常突出,这和常见的很多史官写史手法不太一样,也和自己写其它人物传记的手法不太一样。尤其是节选部分的和渔父的对话,更是用对话的形式探讨人生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很有创意的议论文形式和记叙文形式的结合,让人耳目一新。这种手法更能突出屈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向恶势力低头,保持自己高洁品行,虽死而不悔的伟大人格。

  第二点,通过侧面描写来展示屈原对于楚国的重要性。一个是写张仪的欺诈在楚国没有人能够识破,屈原识破了却不被重视,以至于楚国丢失了大量国土,楚怀王也被囚禁秦国,最终死在秦国。另外一个是屈原死后的影响,很多人模仿屈原的文风,出现了很多文学家,写出了屈原的文学对后世的影响;再一个影响就是屈原死后,楚国难以抵挡秦国的进攻,最终被秦国消灭。

  四、基础应用

  1、下列的划线字词是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屈原高洁、高尚的品行,我们可以称之为高频词,请具体解释这些高频词。

  方正之不容也:方正,遵守规则,正直。

  竭忠尽智:竭忠,竭尽忠诚。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皭然,清白、纯净的样子。

  眷顾楚国:眷顾,眷恋怀念。

  何故怀瑾握瑜:怀瑾握瑜,原意指带着美玉,这里比喻指具有美好的品德。

  而蒙世之温蠖乎:温蠖,惛愦和污浊的意思。

  2、下列的语句都体现了屈原面对现实的态度,请字字落实地翻译这些高频句。

  ①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②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③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翻译:

  ①上官大夫看到屈原起草的法令就想修改而邀功,屈原不赞成他的做法。

  ②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理国家动荡不安的办法和道理,没有不完全透彻明白的。

  ③整个世界都污浊不堪,而我独自清白;众人都在沉迷中失去自己,而我独自清醒。

  3、读写同步:

  请写出“家国情怀”的高频词,不少于五个,并写成一篇不少于15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高频词可以让文章中心明确、突出,结构严谨,富有文采。高频词、高频句运用得好,可以让文章不跑题,有创意。

  “家国情怀”的高频词有:天下为公、匹夫有责、大爱无疆、责任道义、为生民立命、不负人民、无私奉献等等,如果有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等不同字数的.高频词会让文章增色亮点。

  五、重点解析

  具体分析汨罗河畔屈原与渔父对话的部分,说说这部分的独特魅力。

  在叙事类文学作品中,对话是常见的文学形式,它具有推动情节发展、加剧矛盾冲突、展示人物性格、突出中心思想等重要作用,屈原和渔父的这段对话,不但具有以上四个重要作用,而且还具有展示社会背景、覆盖全文主要内容、揭示屈原悲剧的根源、蕴含人生哲理和治世之道等作用。

  屈原投水而死,不只是屈原个性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悲剧。渔父能够认识屈原,并了解时事,讲出了一段“圣人”的道理,可见是一位并不一般的打鱼人,而是一位隐居世外高才。这两个人的对话,把当时的时代背景交代得非常清楚,而且认识如此一致,就是屈原所说的“举世混浊”,“众人皆醉”,只是两个人采取的人生态度不一样,一个是“与世推移”,一个是“九死而不悔”。

  在治世之道上,两个人也是不一致的,屈原是深思高举,绝不妥协,而渔父则是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里的“水清”和“水浊”形成对比,结合屈原说的“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中的“浊”、“清”可以看出,这里的“水清”是比喻治世。“缨”是古代帽子上彩色的装饰品,是有地位男子佩戴的帽子,他让屈原“濯我缨”,就是暗示屈原积极入世做官,即使是“水浊”,也可以用来洗脚,是告诉屈原不要放弃自己的志向,让屈原因势利导,积极参与楚国政事。也许有人会说,一开始的对话,渔父就要屈原“随其流而扬其波”,或者“哺其糠而啜其醨”,但是我们要看清渔父用的是反问句,这他是在试探屈原,当他看清屈原的志向之后,就建议他振作起来,激浊扬清,再次有所作为。

  六、自主探究

  司马迁在《史记》中呕心沥血刻画的人物有三个:屈原、项羽、陈涉,他最欣赏的就是屈原,最佩服的是项羽,最赞赏的是陈涉,请结合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和相关资料,分三个小组研究探讨司马迁为什么对他们三个如此赞赏,又是在行文中怎样表达的。

  探究提示:司马迁自比屈原,因为他和屈原有着同样有才华不被重用的遭遇,一个被处于宫刑,一个因流放而死。所以司马迁在行文中忍不住义愤填膺,替屈原呐喊、鸣不平,也是在诉说自己遭遇的不公。

  项羽是被汉朝的创始人刘邦打败的英雄,而司马迁在对刘氏王朝的怨恨通过项羽表达出来也是合情合理的。项羽本身就是西楚霸王,也应该载入“世家”,司马迁本来是要把项羽写入世家,作为震古烁今的帝王记载的,但是遭到了刘氏王朝的反对,只能作罢,所以他在行文中比较全面地对比项羽和刘邦,写了刘邦的阴险奸诈,写了项羽的率真挚诚。司马迁恨不能自己成为项羽,让历史重演,去打败刘邦,所以司马迁精雕细刻项羽,写出了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也为他的失败感到无比的遗憾。

  司马迁很欣赏陈涉的首创精神和敢于反抗强权的勇气,把他列入世家,和那些历史上的明君贤臣相提并论,写出了一个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英雄是如何从下层人崛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又如何被人利用,最终被暗害牺牲,为后来的农民起义提供了很高的参考价值。也可以把陈涉和项羽进行横向对比,找出他们之间成功和失败的根源。

  司马迁融己于史直抒胸臆,融今于史秉笔直书,体现了一个历史学家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以及他质朴真诚、真情写作的独特魅力。他的这些方面和屈原、项羽、陈涉相比,真的是气概相似、气魄相通、气脉相承。

  七、读写结合

  假如你回到了战国后期,遇见了屈原,请选择一个场景,加以描述,并体现你对屈原的感情。不少于600字。

  写作点拨:场景要选择本文中的几个地点,楚国都城郢、汨罗河畔、楚王宫内等。

  描述时要有时间、环境的背景,要有场景细节的刻画,更要有抒情和议论的成分,让描写、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来表达对屈原的感情。

  对屈原的感情可赞扬,可批评,可警告,可劝导8943;8943;还要注意场景的描写要和对屈原的感情具有一致性。

  《屈原》教学设计 10

  【教学设想】

  鲁迅曾从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上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文学价值,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对其史学价值则有不同观点。其中不乏有班固、干宝、刘知几、黄震、胡适等大家,而刘知几在《史通》中的评价较具代表性,姑录于下:“至于屈原《离骚》辞,称遇渔夫于江渚;宋玉《高唐赋》云梦神女于阳台。夫言并文章,句结音韵。以兹叙事,足验凭虚。而司马迁、习凿齿之徒,皆采为逸事,编诸史籍,疑误后学,不其甚邪。”这是对《史记》的真实性进行质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历史文献中第一个详细叙述屈原生平事迹的,在司马迁之前的文献中鲜见对屈原事迹的记载。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司马迁写作《屈原列传》的依据是什么?其真实性到底如何?本节课的目的是以《屈原列传》为例,分析司马迁写作《史记》的方法.探究其写作《屈原列传》的真实性,以及为屈原作传的原因。

  【教学目标】

  1.研读文本,理解司马迁写作人物传记的方法。

  2.研读、体悟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寄寓的思想情感。

  【布置预习】

  1.重点预习课文《屈原列传》第三小节、屈原与渔父对话部分和最后一节。大致了解并概括文章其他部分的内容。

  2.回顾《〈离骚〉节选》,写下你的“屈原印象”。

  【教学过程】

  —、导入

  1922年,胡适发表《读楚辞》一文,认为“屈原是一种复合物,是一个’箭垛式’的人物,与黄帝、周公同类,与希腊的荷马同类”,并指出集中于屈原身上的相关事迹很有可能只是后世的一种想象与附会。因为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较少,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第一次对屈原生平做详细记载,而司马迁的时代与屈原的时代有一段距离,因而怀疑其真实性也是有一定理由的。今天我们以《屈原列传》为例,来探一探其真实性到底如何。

  二、阅读文本,探讨作传之法

  1.司马迁在为屈原作传时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在文章中找出相关语句,包括司马迁的寻访与阅读等。

  PPT: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见贾生吊之”。

  明确:司马迁书写《屈原列传》获取资料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为直接资料,即阅读屈原所写相关文章并实地踏访屈原沉江之地;二为间接资料,即贾谊所写相关文章。从写作人物传记角度来说,直接资料的权威性要高于间接资料。

  2.司马迁获取的直接资料非常有限,他是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料的呢?

  提示:找出文中与这些直接资料有关内容。如司马迁对于《离骚》的评点,对于《渔父》的引用。

  明确:司马迁读屈原作品之后“悲其志”;“观屈原所自沉渊”后,“垂涕”,“想见其为人”;见“贾生吊之”后,“怪”屈原,“爽然自失”。司马迁获取的直接资料有限,因而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加入了大量的议论。

  3.孔子的“述而不作”曾被奉为写作历史著作的圭臬。作为一位史学家,司马迁为何在《史记》中加入大量议论?

  提示:从司马迁作传的依据和屈原的身份两个方面去思考分析。

  明确:原因有两个:一是司马迁所能见到的关于屈原生平的资料有限,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填白”;二是司马迁写作所依据的是屈原的作品,而文学作品有其“隐晦性”,要揭开这层面纱必然要加入作者的议论,这样隐藏在其作品中的屈原的形象方可显现。所以司马迁在写《屈原列传》时采用的是“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即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

  三、研读文本,追因探源

  在屈原的一系列作品中,司马迁重点介绍评价了《离骚》,认为《离骚》是最能“代表”屈原的。下面我们看看司马迁是如何介绍、分析《离骚》的。

  (一)这一小节主要分几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离骚》的?

  明确:分三层。写作缘由、内容特色、伟大人格。

  (二)屈原创作《离骚》的原因是什么?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找出文中有关内容,进行概括归纳。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PPT: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明确: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随文巩固重点词义:“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四个主谓短语都是“疾”的宾语。)

  (三)分析“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的历史事件。

  1.屈原周围的`“王”“谗谄”“邪曲”分别指谁?“不聪”“蔽明”“害公”“不容”又分别指哪些具体事件?

  提示:结合文中其他段落的内容.找出原文语句,梳理出相关的人物与事件。

  明确:“王”指楚怀王、顷襄王;“谗谄者”指上官大夫、子兰;“邪曲者”指靳尚、郑袖;“不聪”指“王怒而疏屈平”;“蔽明”指“谗之”;“害公”指“复释去张仪,竟死于秦”;“不容”指“争宠而心害其能”“怒而疏屈平”“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

  2.司马迁用一个“穷”字来概括屈原的处境,这里的“穷”做何解释?

  PPT展示“穷”的解释及例句。

  ①阻塞不通。与“通”相对。引申为"走投无路”。

  ②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

  ③生活困难。

  ④穷尽、完结。

  ⑤穷究,追究到底。

  例句:日暮途穷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则独善其身不忍穷竟其事……

  明确:从文中屈原的“疾”与“怨”中可以想见他处境困厄。

  3.同学们已学习过《离骚》,你同意司马迁的分析吗?在《离骚》中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屈原?

  (此为开放型问题,学生可各言尔志。)

  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基本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司马迁对《离骚》的分析是合理的,可以成为支持《屈原列传》真实性的一个依据。

  五、深入文本,见其为人

  (一)我们来看另一处直接资料,关于屈原与渔父的对话(PPT略)。

  1.这段对话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明确:对《屈原列传》的真实性存疑。

  2.为什么司马迁明知会有人对真实性存疑却依旧采用了这则材料?

  明确:《渔父》中“举世”“众人”与“我”之间,这种“多”与“少”的对比,表现了屈原的“穷”之境况,而这与《离骚》所表现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

  小结:真实是有不同维度的,基本层面是“事实的真实”,即确实发生,有明确依据;更高层面则为“想象的真实”,也许没有明确的依据,但通过历史学家的严密推导,是能够成立的。作为一位历史学家.不仅要做一位记录者,更要做一名开拓者;作为读者,我们需要知道的不仅仅是既定事实,更希望历史研究者引领我们能够探索未知的领域。这才是历史学的奥秘.也是历史学家的魅力所在。

  六、寻幽探微,由人及己

  《史记》体例的一大特点是在每篇之后都有一段“太史公曰”,代表司马迁对传主的态度,请同学们齐读《屈原列传》最后一小节,思考:司马迁对屈原是什么态度?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学生的回答:同情、惋惜、肯定、惺惺相惜……

  明确:可以看出司马迁在写作《屈原贾生列传》时,其内心可谓百感交集,似乎不是一位客观叙述者应持有的态度,他把屈原贾生两人合在一起写,是基于两人才情与命运的相似。其中,也不乏他对这一类人的同情,由此及彼,想到自身的遭际,有惺惺相惜之感,故而倾注了个人的丰富情感。

  课堂总结:胡适说屈原是“箭垛”式的人物,甚确,我们人人都可以在他那里映射出心中所想;但由此否定屈原在历史上的真实性未必恰当,“箭垛”一词为历史学家提供了丰富的阐释空间,也增添了一份接近真实的可能性。“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精神的屈原永在生长,且日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庇荫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同时也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力量。

  七、课后阅读,拓展深化

  课后阅读鲍鹏山《屈原:面向风雨的歌者》一文,写一篇300字的读后感。

【《屈原》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屈原的古诗07-28

屈原的名句04-02

屈原不离楚国09-16

屈原投江的故事05-16

屈原爱国的故事07-16

屈原爱国的故事精选03-16

屈原爱国的故事02-25

赞美屈原的对联11-29

关于屈原的语录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