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3-08-29 07:14:3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语文教学设计模板经典(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学设计模板,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学设计模板经典(15篇)

语文教学设计模板1

  教材分析

  《尊严》是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二册的一篇阅读课文,本文语言朴实,短小而蕴含人生哲理,读后令人回味。课文写一群逃难的人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人——哈默,他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别人施舍的食物,在极度困难时还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后来成了杰克逊大叔的女婿,并成为美国的石油大王。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这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只要有了做人的尊严,就有可能拥有财富乃至一切。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比较喜欢朗读,特别擅长将自己变成课文中的角色去读、去悟。这是一篇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感悟、理解并从中明白一定的道理的好文章。课上,教师为他们创设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内心真实的情感,能够大胆、主动地参与朗读、讨论、交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年轻人自尊的高尚品质,并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4、培养学生“从内容体会思想”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景,并立足于“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意境中感悟真情,明白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课件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逃难人日夜奔波、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片段。

  2、请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假如你就是这群逃难人中的一员,请描述一下你当时的感受,如果有人将食物送到你的面前,你会怎么做?

  3、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补充。

  4、是啊,同学们真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老师相信,学了新课《尊严》以后,同学们一定会有新的收获,新的启发。 二、整体感知,初知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感受深刻的段落读几遍,并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把自己感受深的段落读给小伙伴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3、当小老师到讲台上读自己感受深的段落。

  4、全班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组合作,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看看从年轻人的这些表现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2、组内交流,教师深入小组,相机点拨指导。 四、集体交流,深入内容。

  1、小组从下列汇报方式中选择一种作好交流准备:《出示课件》 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片段,也可以分角色朗读。 B、排练课本剧,并演一演。 C、进行模拟采访。(提示:可采访“哈默”,也可采访“杰克逊大叔”。) D、说说你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2、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方式汇报学习情况,师生简单评议。

  3、引导学生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话。

  课件显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请同学们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谈。请学生谈一谈对尊严的理解,并讲一件亲身经历过的与尊严有关的小事情。

  2、读。出示有关尊严的格言,请学生读一读。

  3、编。学生自编关于尊严的格言。

  4、写。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条关于尊严的格言,认真书写,贴于自己的书桌前。

语文教学设计模板2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个诚实的孩子。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媒体】

  挂图、卡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质疑

  1、出示课题。

  2、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有几只灰雀?灰雀什么样?围绕“灰雀”为什么用“灰雀”作课题?)

  3、说一说自己对灰雀的了解。(也可从文中找有关句子说。)

  二、初读课文。发生了什么事?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指名接读课文,要读准确下列字词,并用“──”标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

  郊外、散步、昂望、胸脯、一定、肯定、惹人喜爱、或者、坚定、面包渣、白桦树、自言自语、欢蹦乱跳。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支理解词义。

  4、检查自学情况:

  ⑴检查读音: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特别注意以下读音。

  白桦、胸脯、面包渣、惹人喜爱。

  ⑵字形难点:

  散:左下“月”的第一笔是“/”。右边的反文要写小一些

  惹:上中下结构。中间是“右”不是“古”。

  或:左下方口的下面是“一”。右边一撇不要丢掉。

  ⑶理解词语:

语文灰雀教学教案<spanhttps://p.9136.com/2d/l/allimg/<p>  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p><p>  可惜:值得惋惜。</p><p>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p><p>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p><p>  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p><p>  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p><p>  <strong>第二课时</strong></p><p>  <strong>一、情景引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strong></p><p>  1、多媒体演示:</p><p>  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p><p>  2、教师说: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人喜爱。你看它们可爱吗?</p><p>  3、自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灰雀的语句并填空。____的灰雀来理解。</p><p>  4、朗读第一自然段。</p><p>  过渡:多媒体演示“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p><p>  <strong>二、学习课文第二至十自然段</strong></p><p>  1、胸脯深红的灰雀到底去哪儿了?请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小男孩的语言。</p><p>  ⑴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p><p>  ⑵男孩看着列宁,说:“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p><p>  ⑶“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的。</p><p>  2、指导学生读小男孩的话,再说说他心里是怎么想的。</p><p>  (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认识过程:吞吞吐吐一想说不敢说一决心把灰雀放回公园,肯定地说。)</p><p>  3、课中质疑,让学生体会列宁育人过程:</p><p>  ⑴列宁听到小男孩的话,肯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带走。如你是列宁,这时你会对小男孩说什么呢?</p><p>  ⑵文中列宁是怎么说的?画出列宁的话。分组讨论,通过读列宁的话,读懂了什么?</p><p>  ①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丁。天气严寒,它怕冷。”</p><p>  (饱含着对丢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启发男孩自己觉悟,以情育人。)</p><p>  ②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p><p>  (“自言自语”实际上是说给小男孩听的。“可惜”表达了列?对灰雀的.爱护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关心着灰雀的命运。)</p><p>  ⑶创设情境,进行对话。老师为列宁,学生为小男孩进行对话。老师用责问的语气与学生对话。</p><p>  ⑷指导学生再读书上列宁的话,体会列宁育人的过程。</p><p>  <strong>三、学习课文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strong></p><p>  1、出示思考题:</p><p>  ⑴小男孩为什么低着头?</p><p>  ⑵列宁为什么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后微笑?</p><p>  ⑶列宁为什么不问爱说话的男孩,而问不说话的灰雀?</p><p>  ⑷列宁为什么不问那个男孩,就知道他是诚实的?</p><p>  (因为男孩能认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p><p>  2、分组读书、讨论思考题。</p><p>  3、小组代表发言。</p><p>  <strong>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strong></p><p>  1、写了第1天、第2天、那么第3天、第4天……以后围绕列列宁、小男孩、灰雀,还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呢?请学生小组讨论。</p><p>  2、请学生评价文中人物。</p><p>  <strong>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strong></p><h2>语文教学设计模板3</h2>
<p><strong>  一、教学目标</strong></p><p>  1、学会7个生字,理解友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2个部首、</p><p>  2、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p><p>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p><p><strong>  二、教学重点</strong></p><p>  培养观察图画的能力,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p><p><strong>  三、教学难点</strong></p><p>  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p><p><strong>  四、教学准备</strong></p><p>  多媒体课件、红花、头饰等。</p><p><strong>  五、教学过程</strong></p><p><strong>  第一课时</strong></p><p>  (一) 激趣导入。</p><p>  1、播放鸭子游泳,老鹰飞翔的录象片段。说说你看到了什么?</p><p>  2、鸭子会游泳,老鹰会飞翔,它们高超的本领是怎么来的呢?我们来读读课文就知道了。</p><p>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p><p>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音。</p><p>  2、读通句子,要把每一句读正确,注意停顿,不读破词、破句。</p><p>  3、检查初读效果。</p><p>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齐读。</p><p>  (2)去掉拼音读一读。</p><p>  (3)重点指导:</p><p>  深:ē,声母是翘舌音。您、那:声母是鼻音。 分清前鼻音和后鼻音:您、深、景。吧、吗,读轻声。 认识,学字头。</p><p>  (4)同桌互相找一找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p><p>  (三)找朋友游戏。</p><p>  多媒体课件出示许多的小朋友,他们头上都带着本课生字的头饰,两个合在一起可以组成词语的就成为朋友。 要求:</p><p>  (1)先认读生字宝宝。</p><p>  (2)朋友找到后,同学齐读。</p><p>  (四)写字指导。</p><p>  1、复习生字。自、己、东、西。</p><p>  2、分析字形。</p><p>  自:第一笔撇从竖中线起笔,先重后轻。目字要写得居中。</p><p>  己: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第三笔不出头。 东:第二笔是,左右两点要对称。</p><p>  3、学生照笔顺提示在书上描红。</p><p>  4、学生练习写字,师巡视辅导。</p><p>  (五)课堂小结。</p><p>  我们知道了小鸭能自己去游泳,也知道小鹰能自己去飞翔,老师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去把课文读流利。</p><p><strong>  第二课时</strong></p><p>  (一)复习生字词,激趣导入</p><p>  1、课件:青蛙过河游戏复习生字。</p><p>  2、课件:红绿灯游戏复习词语。</p><p>  (二)看课文动画,初读课文</p><p>  1、看动画,想:课文讲的是什么事?</p><p>  2、用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想: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p><p>  (三)小组合作探究,深读课文</p><p>  1、小组选择喜欢的部分深入探究。</p><p>  (1)读一读;</p><p>  (2)想一想;</p><p>  (3)演一演。</p><p>  2、全班交流,进行小组比赛。(课件辅助教学)</p><p>  (四)联系实际说话,拓展延伸</p><p>  1、最近自己学会了什么?是怎样学会的?</p><p>  2、看课件说话:学会了。</p><p>  (五)小结,指导背诵</p><p>  (六)布置作业</p><p>  1、(必做题)背诵《自己去吧》这篇课文。</p><p>  2、(选做题)同学们,今天晚上还有一份特别的作业,就是回去后选一样家务活来做,做完后跟妈妈说说你是怎样做的。</p><h2>语文教学设计模板4</h2>
<p>  <strong>学习目标</strong></p><p>  1.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p><p>  2.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p><p>  3.能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p><p>  4.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谚语。</p><p>  5.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p><p>  <strong>课前准备</strong></p><p>  1.介绍“智能机器人”的课件。画一画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的样子,并简单标注它的功能。</p><p>  2.多音字注音卡片。</p><p>  3.引导学生平时关心科技发展,做科技新闻剪报和科技知识卡片。</p><p>  口 语 交 际</p><p>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p><p>  1.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果园机器人》一课,知道机器人是那样聪明能干。在机器人的大家族里,有的可以进入险区,排除险情;有的可以潜入深海,寻找宝藏;有的可以进入人体,查病治病……老师还知道同学们也想发明更加聪明能干的机器人。让我们先来给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取个名字好吗?(板书课题:我想发明的机器人)</p><p>  2.学生拿出设计好的图纸,为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取名。</p><p>  创设情境,明确交际要求</p><p>  1.机器人协会要举办“未来机器人”大赛,评出“最佳创意奖”。你们有没有信心去参赛,介绍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p><p>  2.我们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要想获奖应该怎样介绍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呢?大家讨论一下。</p><p>  3.通过讨论明确:第一,对机器人的样子及本领的想象要既奇特又合理;第二,要说得清楚明白。</p><p>  示范引路,感悟要领</p><p>  1.要把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介绍得生动有趣,让评委爱听,还要把自己的想象说明白,让评委听清楚,是获奖的主要条件。怎样才能说清楚说生动呢?请大家来看一看。(播放课件,演示对一种智能机器人样子和功能的介绍)</p><p>  2.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自由发言)</p><p>  展开交际,多向互动</p><p>  1.学生自由练说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重点说清它的样子和本领。</p><p>  2.教师扮演评委,请一名学生扮演参赛者,师生合作演示说、评的交际过程。</p><p>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并评选出组内的“最佳创意奖”(教师巡视指导或加入一组的评选活动)。</p><p>  4.请各组的优胜者上台介绍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评委,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提问和点评。如:</p><p>  选手:各位评委大家好!我给大家介绍的是“保姆机器人”。</p><p>  评委:你为什么想发明“保姆机器人”呢?</p><p>  选手:因为我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忙于工作,没有人照顾我,被送到了很远很远的奶奶家,一直到我上幼儿园才回到父母身边。所以,我想发明一个“保姆机器人”,专门在家照顾小孩。</p><p>  评委:请给我们介绍一下“保姆机器人”的样子吧。</p><p>  选手:大家看,她的样子是不是有点像机器猫?一看就特别可爱,小孩会特别喜欢。不同的是,她的脸是一个屏幕,能出现爸爸或妈妈微笑的脸庞,让孩子觉得父母就在身边。</p><p>  评委:那她有哪些本领呢?</p><p>  选手:她的本领可大了!首先,她能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定时给孩子喂奶、晒太阳、做游戏,哄着孩子睡觉,使孩子健康成长。其次,她能散发出妈妈的体味,让孩子像在妈妈身边一样有安全感,还能用妈妈或爸爸的声音来为孩子唱歌、讲故事。第三,她能通过电子眼敏锐地感受孩子的情绪和身体状况,一旦发现生病,会马上同主人取得联系。第四,当孩子哭闹时,她能通过模拟各种动物的叫声、播放动画片等来哄孩子。当然,她还能在照顾好孩子的同时,搞好家庭卫生,在主人下班时做出一桌可口的饭菜。有了这样的“保姆机器人”,大人就可以安心工作了。</p><p>  评委:你的想象奇特而又合理,祝你的“保姆机器人”早日问世。</p><p>  选手:谢谢!</p><p>  5.全班学生进行评议。引导学生进行评议时,主要从三方面来评:第一,想象奇特合理;第二,说得清楚明白;第三,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表情自然,说话有礼貌。</p><p>  <strong>总结拓展</strong></p><p>  1.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机器人的研制越来越先进。自1997年起,日本每年举行一次国际性的'机器人足球世界杯比赛,而我们国家的机器人足球竞赛水平还相对落后,愿同学们设计的机器人能早日诞生。</p><p>  2.展出优胜者设计的图纸。</p><p>  习  作</p><p>  激发习作兴趣,拓展思路</p><p>  1.谈话导入。</p><p>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交流了自己想要发明的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可能就是你们今天的想象。那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未来的人吃穿住行会变得怎样呢?</p><p>  2.学生自由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根据学生说的内容,适时小结,启发学生明白本次习作既可以写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是玩具、公共设施等,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p><p>  明确习作要求</p><p>  1.题目可以用“未来的……”,也可自己拟定题目。</p><p>  2.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p><p>  说出想象,初步修改</p><p>  1.教师示范说,并真诚地邀请同学们提出修改建议</p><p>  例如:</p><p>  未来的食物</p><p>  老师最不喜欢进厨房了,一直到今天也做不出美味可口的饭菜,每天一到下班要做饭时,常常为要吃什么而发愁;而在厨房里烟熏火燎之后,往往连自己都不再想吃饭了。我幻想着未来的食物……</p><p>  未来的食物当然是色形味俱佳,由新鲜的、绿色的原料加工而成。儿童食物的形状是各种卡通形象;成人的则是各种自然植物、水果的造型。这些食物放在超市中,只要买回来就可以吃,免去了买菜、买面的麻烦。</p><p>  未来的食物不需加工就可食用,因为高科技的包装,它始终保持着最新鲜的状态和最理想的温度。我们的厨房完全可以改做游戏室了,我们的妈妈得到了真正的解放。</p><p>  未来的食物营养丰富,有人体必需的各种维生素,我们只要按时吃饭就能保证身体健康。再也不用考虑一天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几两肉的问题了,而且吃多了也不用担心身体会发胖。</p><p>  怎么样,同学们,想尝尝未来的食物吗?</p><p>  2.请同学们提出建议或意见,老师表示虚心接受。</p><p>  3.把自己的想象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请大家提出建议;认真听别人说,看能受到什么启发。</p><p>  <strong>自主习作</strong></p><p>  1.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p><p>  2.在浏览中注意发现想象奇特有趣、叙述角度新颖、富有个性的典型习作。</p><p>  自己修改,自我评价</p><p>  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p><p>  2.为自己的习作配上一幅插图。</p><p>  3.自我评价一下:五颗星,你的习作能得几颗?画在自己的习作后。</p><p>  引导互评</p><p>  1.与你的好朋友互换习作,给对方进行星级评价,并将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写两句评语。</p><p>  2.各小组内互读,评出一篇在想象上新奇有趣、叙述上清楚明白的习作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推荐几名写法上有个性及进步较大的学生,当众朗读,给予鼓励。</p><p>  <strong>拓展活动</strong></p><p>  办一期“美好的未来”板报,展出学生的优秀习作。</p><p>  我 的 发 现</p><p>  1.自读,注意带点的字,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一字多音,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读音不同)</p><p>  2.教师用卡片或游戏方式检查学生认读多音字的准确情况。</p><p>  3.指导学生用词语说句子,体会多音字的读音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p><p>  4.拓展认识。你在课外阅读中发现过多音字吗?小组合作仿照课本写词语,看哪一组写得多。</p><p>  日 积 月 累</p><p>  <strong>读读认认</strong></p><p>  1.自读韵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p><p>  2.同桌互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p><p>  3.小组内指认生字,说一说记字的小窍门。</p><p>  4.教师出示字卡,以“开火车”方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p><p>  <strong>读读背背</strong></p><p>  1.自由读这5句民谚,看谁读得最正确。</p><p>  2.同桌互相说一说知道了哪些关于天气预测方面的知识。</p><p>  3.通过小组间、男女生间、师生间多种形式的对读,达到背诵积累的目的。</p><p>  宽 带 网</p><p>  激发交流资料的兴趣</p><p>  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同学们一直在课外关注着科技的发展,收集了很多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召开一个“科技新闻及知识发布会”。</p><p>  整理资料,准备发布</p><p>  1.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翻看并加以整理,确定几条你认为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p><p>  2.试着练一练怎样发布这些重要信息。</p><p>  组内练习,进行评选</p><p>  1.组员轮流发布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p><p>  2.评选出资料丰富、分类保存最合理的同学。</p><p>  全班交流展示资料</p><p>  1.各组优胜者轮流上台进行新闻发布,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p><p>  2.接受小记者的采访,主要说清收集资料的途径及筛选、保存办法。使大家明白可以通过收看(收听)新闻、查阅报刊、询问、上网等途径获取信息,在多方获取信息后要进行筛选,用记录、剪报或知识卡片等形式保存下来,便于查找。</p><p>  <strong>教师总结</strong></p><p>  同学们,通过这次新闻发布会,老师发现大家不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收集资料。让我们到生活中去学语文、用语文吧!</p><h2>语文教学设计模板5</h2>
<p>  <strong>教学目标:</strong>复习本单元知识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得到提高</p><p>  <strong>第一课时</strong></p><p>  一、我的发现</p><p>  1.读词有所发现。自由读一读词语,看看你发现了什么。</p><p>  2.组内交流发现。和同学说说自己的发现,听听同学的发现。</p><p>  3.同位互读词语。</p><p>  4.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p><p>  5.鼓励积累此类词语。</p><p>  二、日积月累</p><p>  1.读一读,想一想。借助拼音读四组字和含生字的八个词语,体会字义,发现汉字规律。</p><p>  2.说一说,议一议。和同桌说说自己的发现,讨论如何记住八个生字。</p><p>  3.玩一玩,认一认。两人一组,一人做动作,另一个人找出相应字卡;一人说字,另一人找生字卡片,两人再一起读一读。</p><p>  4、“我会填”给出四组形近字,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组词区别形近字的音形义。教学时可组织小组学习,大家都来讲每组两个字在音形义上的不同。之后分头用字组词,最后再交流。</p><p>  5、“我会读”安排读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小诗《一个石头上姑娘》。朗读这首小诗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灵,她在呼唤大家都来爱护环境,保护雕像。教学时要以读为主,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谈谈体会到了什么,最后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背下这首小诗。</p><p>  <strong>第二课时</strong></p><p>  一、口语交际</p><p>  1.再现情境。口语交际之前,指导两名学生把小华遇到难题这件事表演出来。</p><p>  2.小组讨论。自己先想一想小华该怎样做,再和小组同学说一说。有不同的.意见 可以讨论、争辩,确定一名同学做代表给小华提建议。</p><p>  3.提出建议。</p><p>  4.辩论赛。根据建议的情况,教师按“要记下名字”和“不能记下名字”两种意见,推举参加辩论的人,其他同学按自己的观点分坐两边做拉拉队,开展辩论。</p><p>  5.两人一组表演从遇到难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p><p>  二、展示台</p><p>  此次展示活动,内容较丰富,既可以展示在本组教材学习过程中搜集到的公民道德要求、表现优秀品质的故事、谚语、成语等,也可以展示庆“六一”办的墙报、写的诗歌、记录“六一”活动的日记等。一方面在本组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准备有关的材料,一方面教师可根据本校或本班“六一”活动确定展示内容,还可以将有关“六一”的展示材料以《庆“六一”》为主题结集成册,供小朋友日后欣赏和家长传阅,激发学生主动搜集材料、参与展示的积极性。</p><h2>语文教学设计模板6</h2>
<p>  《桂林山水》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但现实中有很多学生没见过桂林山水,于是,我除了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查找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和资料来了解桂林的山水以外,在课堂教学中我还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的功能优势,利用它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形象直观、跨越时空的特点,创设学习情境、问题情境、想象情境,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录像、文字等进行导入、导学、导文、导读、导练是本课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特色与切入点。这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得轻松、有趣、高效,从而达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佳整合。</p><p>  <strong>教学理念:</strong></p><p>  贯彻“以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和建构文本的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通过欣赏画面和配乐品读、评读、诵读、引读、挑战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验情感,加深理解文本,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并从中受到文学的熏陶。</p><p>  <strong>教学分析:</strong></p><p>  《桂林山水》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作者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对桂林山水的喜爱和对祖国锦绣河山的赞美。文章语句精炼,层次分明,结构完整。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统领全文,然后,用比喻、排比、对比等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特点。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受。这篇讲读课文是看图学文,课文中配有插图,但结合现实中有很多学生没见过桂林山水这一情况,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创设多种情境,通过展示图片和文字、播放录像等让学生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给其以直观感受,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比喻、排比、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本文通俗易懂,我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法。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让学生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祖过语言文字的能力。本课例,我用两个教时完成,第一教时:以学习、理解课文,进行感悟、积累为主。第二教时:进行练笔、学习生字词和背诵课文为主。</p><p>  <strong>教学目标:</strong></p><p>  知识与能力:</p><p>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赏、无瑕、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p><p>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p><p>  <strong>过程与方法:</strong></p><p>  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p><p>  <strong>情感态度价值观:</strong></p><p>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p><p>  <strong>教学重点</strong>:</p><p>  通过多种形式的有感情地品读,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p><p>  <strong>教学难点:</strong></p><p>  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比喻、排比、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p><p>  <strong>第一课时</strong></p><p>  <strong>教学过程:</strong></p><p>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p><p>  同学们,请看!这是我国的一些著名的风景名胜,你们能用一个四字词来形容这个地方吗?(出示图片)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一下它们的独特之美吧!(齐读)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老师也游览过不少的地方,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去年暑假游览过的广西桂林(播放一张桂林旅游的照片)桂林美得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能拍了一些照片来作美好的回忆。但是,作家陈淼游览过后却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这就是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桂林山水(板书课题,齐读课题)。</p><p>  二、初读感知</p><p>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不会读的字词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p><p>  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先自由拼读,再指名读三组词语,师指导读准字音,特别是读准“屏障、嶙峋”的读音和“骆驼”的轻声。</p><p>  xiá pān luò tài zhàng</p><p>  无瑕 攀登 骆驼 泰山 屏障</p><p>  lán mián wù</p><p>  波澜壮阔 连绵不断 危峰兀立</p><p>  luó luán lín xún</p><p>  奇峰罗列 峰峦雄伟 怪石嶙峋</p><p>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p><p>  3、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哪个自然段是写山的,哪个自然段是写水的?</p><p>  三、细读课文,品味文字,积累语言</p><p>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观赏漓江的水</p><p>  1、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边听边用笔画出描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并圈出关键的词语。</p><p>  2、学生汇报,相机品味句子。</p><p>  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翡翠。”你能用三个字概括漓江水的特点吗?(板书:静、清、绿)它的静体现在哪里?</p><p>  (1)出示静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它的静。漓江的水清得怎样?</p><p>  (2)出示清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它的清。漓江的水绿得怎样?谁能读出这种绿和美?</p><p>  (3)出示绿句子,齐读句子,这是个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理解“无瑕”的意思。</p><p>  (4)把三个句子连起来美美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和感悟。</p><p>  (5)拓展句子练习:</p><p>  出示静图片:看,漓江的水是那么静,水面上几乎没有一丝波纹,静得就像是……(出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像 )</p><p>  出示清图片:假如你站在漓江的游船上,你还可以看见什么呢?(出示: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p><p>  出示绿图片和翡翠图片:漓江的水除了绿得像翡翠,还像什么呢?(出示: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 。)</p><p>  谁能仿照课文的写法把我们说的这些事物用一个排比句表达出来?(出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 。)指导学生结合刚才的想象说好这个句子。</p><p>  师介绍漓江:是啊,漓江真美啊!这美丽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发源于桂林市的猫儿山,就像一条秀丽的玉带流经桂林、阳朔,全长有170多千米。从古至今有多少名人为它写下了赞美诗篇,连作家袁鹰也为它写了一首赞美的诗。</p><p>  3、出示《浓碧》</p><p>  (1)自由地读一读,看看这首诗写出了漓江水的什么特点?</p><p>  (2)男女比赛读。男同学读第一节,女同学来读第二节,看看谁读得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p><p>  4、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配乐)。</p><p>  5、指导学生根据板书试背第二自然段,然后师生合作背诵。</p><p>  6、学习作者表达方法:作者把漓江的水写得让我们感觉像身临其境、亲眼所见一样,他是怎样描写的?(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手法把事物写得形象、生动、具体的巧妙的写作方法。相机板书:比喻 排比、对比)</p><p>  7、小结学法:作者是这样描写漓江的水,那他又是怎样描写桂林的山的呢?请同学们运用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读课文→画句子→圈关键词→有感情地朗读来自学第三自然段。</p><p>  (二)自学第三自然段,观赏桂林的山</p><p>  出示自学要求: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桂林山特点的句子和词语,并圈出关键词。</p><p>  1、学生汇报,相机品味句子。</p><p>  师:谁来读一读描写桂林山特点的句子?你能用三个字概括桂林山的特点吗?(板书:奇、秀、险)</p><p>  桂林的山究竟有多奇,多秀,多险呢。请看:</p><p>  (1)出示配有词语的图片,师引导学生理解“拔地而起、危峰兀立、奇峰罗列、怪石嶙峋”等词语的意思,并引导读一读,体会桂林山的奇、秀、险。</p><p>  (2)拓展思维训练:桂林的山还有很多的形态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桂林的山还像什么?(出示桂林山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和说话)</p><p>  (3)出示描写桂林山的句子,运用多种形式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p><p>  (三)小组合作学习第四自然段,观赏山和水相辉映</p><p>  1、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师相机有感情地范读课文第四自然段。</p><p>  2、默读最后一段,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填空:</p><p>  这样的山是指 ,这样的水是指 ,画卷是指__________ _,画卷里有 。</p><p>  师:是啊,这条百里漓江与两旁的山相互辉映,如诗如画,说它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一点也不过份。这么美丽的画卷作者用一句诗来概括就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就是作者的感受。</p><p>  3、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思。</p><p>  4、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并相机引导学生了解作者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p><p>  5、配乐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段,感受作者写作的巧妙和桂林山水的美。</p><p>  四、总结全文</p><p>  学习了课文,你能说说你对桂林山水的感受吗?</p><p>  五、作业:仿写练习,延伸课外。</p><p>  1、利用图片激趣:是啊,学习了课文,我们就像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那是因为作者生动、形象、具体的描写。其实,我们的祖国除了甲天下的桂林,红叶似火的香山等,我们美丽的家乡――新兴也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地方,如:国恩寺、藏佛坑、狮子腰瀑布等都很美(出示图片,相机介绍),你们去过吗?</p><p>  2、出示作业:仿照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用整齐的句式具体地描写你游览过的一个地方,注意用上好词佳句。</p><p>  板书设计:</p><p>  2、桂林山水</p><p>  水:静、清、绿 舟行碧波上</p><p>  甲天下</p><p>  山:奇、秀、险 人在画中游</p><p>  <strong>第二课时</strong></p><p>  <strong>教学过程:</strong></p><p>  一、复习引入。</p><p>  二、指导学生练习仿写。</p><p>  1、小组内交流自己游览过的一个地方,仿照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写作方法,抓住景物的特点,用整齐的句式练习说话,注意用上好词佳句。(师巡视指导)</p><p>  2、学生口头表达,师生共同评价。</p><p>  3、学生堂上练笔,师巡视指导。</p><p>  4、学生堂上朗读、展示自己的小练笔,师生共同评价。</p><p>  5、师小结。</p><p>  三、学习生字。</p><p>  1、出示生字词,自由拼读。</p><p>  2、“开火车”读生字词,师相机正音。</p><p>  3、让学生指出难读的生字音。</p><p>  4、学生口述识字方法,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妙。</p><p>  5、让学生指出易写错的生字,并指导写一写。</p><p>  6、提出不懂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p><p>  7、齐读并自由识记生字词。</p><p>  8、小组开展生字听写比赛。</p><p>  9、小结。</p><p>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p><p>  五、指导学生背诵全文。</p><p>  六、总结全文。</p><p>  七、作业:</p><p>  1、写生字。</p><p>  2、背诵全文。</p><p>  <strong>教学反思:</strong></p><p>  《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写景作文,作者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对桂林风景的喜爱和对祖国锦绣河山的赞美。教学本篇课文,一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二是让学生通过品味词句,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p><p>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升感悟。</p><p>  课伊始,我便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所说到的大海、西湖、泰山、香山图片和桂林游玩的图片,并让学生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描述这是怎么样的地方,这样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课文中我又利用课件适时地展示了桂林山水风光的图片、文字和录像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高效。</p><p>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p><p>  语文新课标指出“朗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体验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以读为本、读中感悟”。首先是让学生自由朗读,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通过读为学生展现桂林如诗如画的美景,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喜爱,接着让学生再读,画出描写桂林水特点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并通过展示画面和结合想象,通过个性化朗读表现出来;接着师生配乐朗读,老师情景范读,学生品读、评读、诵读等多种形式相互吸引、相互触发、使每一个学生都想读、能读、爱读、乐读,读出美感、读出情感,让学生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感受语言的优美,促进学生语感能力的发展,从中受到文学的熏陶,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p><p>  三、通过品味读重点句子,学习表达方法。</p><p>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教学课文第一自然段时,我着重抓住描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进行写作指导,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排比、比喻手法把漓江水的特点写得形象、具体、生动的。在教学“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看见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时让学生知道此句用了对比的手法。这样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受到习作方法的指导训练,为第二课时的仿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对学生今后的习作有所帮助。</p><p>  四、体现“以生为主体,以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p><p>  这一节课,我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整节课的教学都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包括解词、品句、朗读等,教师只是适时地引导、点拨,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境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p><p>  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语文能力。</p><p>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文通俗易懂,我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法。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重点讲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漓江水的特点后,第三、四自然段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运用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充分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读课文,画重点句子,圈关键词语,有感情地朗读,结合学生的汇报我用课件适时地展示相应画面来加深学生对文字的体会,让学生通过出示的图片很自然地理解了“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的含义。最后让学生仿写,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给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机会。同时,将语文课和作文课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以致用。</p><p>  六、指导背诵,积累语言。</p><p>  这篇文章要求整篇背诵。因此,在学完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漓江水的特点后,我指导学生看着黑板上老师的板书先自己练习背诵,然后,老师用引背的方法指导学生背诵,学生兴趣盎然,只一会儿功夫,就大部分学生都能把整段背出来了。这样,课后让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背诵全文也就轻而易举了。</p><p>  总的来说,这节课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化难为易,教师上得比较成功、高效,学生也学得轻松、愉快又提高了语文素养。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还不够到位,主要是老师自己未能彻底地融入课文的情景中,也欠缺这方面的指导技巧;因为时间处理得前松后紧,所以,最后结束得较仓促等。</p><p>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利用有效资源使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要我们不断琢磨、实践、反思,就能使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达到最佳的整合。</p><h2>语文教学设计模板7</h2>
<p><strong>  一、教学目标:</strong></p><p>  1、认知目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p><p>  2、能力目标:快速阅读课文,能用讨论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p><p>  3、情感目标: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p><p><strong>  二、重点分析:</strong></p><p>  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p><p><strong>  三、教学媒体:</strong></p><p>  硬件媒体:计算机、扫描仪、投影仪、录音机、录音带。</p><p>  软件媒体:文字、图形、音乐。</p><p><strong>  四、教学过程设计</strong></p><p>  1、导入新课。</p><p>  (1)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p><p>  含苞欲放的早字。图1(略)</p><p>  教学策略设计:用“早”字引出作者,简介作者,为学生了解闰土后,从鲜明的对比中体会社会的不平等,以为后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埋下伏笔。</p><p>  2、学习课文。</p><p>  (1)教学过程与内容:听录音。</p><p>  策略设计:纠正生字读音,感受语音变化;认读生字新词。</p><p>  (2)教学过程与内容:</p><p>  ①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图2(略)、图3(略)</p><p>  A:脸——紫色</p><p>  B:头——小毡帽 健康</p><p>  C:颈——银项圈 活泼</p><p>  D:怕见人 怕羞</p><p>  策略设计: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p><p>  ②讲述闰土的新鲜事,了解闰土是个什么样的人。图4(略)、图5(略)、图6(略)、图7(略)。</p><p>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说说讲了哪些事?选一件你最喜欢的讲给同学们听。</p><p>  教学策略设计:体现自主学习,结合口语交际,力求读写合壁。</p><p>  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p><p>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和我都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p><p>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提问)</p><p>  和闰土相比,“我们”的知识太少了,目光太短浅了,写出了作者不满现实,追求自由生活的心态。</p><p>  ④惜别</p><p>  作者:大哭。</p><p>  闰土:躲在厨房不肯出门。</p><p>  策略设计:从人物的外表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作者与闰土的浓厚情谊。</p><p>  3、课外延伸:(图书室或网站)</p><p>  向同学们推荐《中年闰土》、《故乡》,交流读书体会。</p><h2>语文教学设计模板8</h2>
<p>  <strong>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模板</strong></p><p>  教学设计标题(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主题)</p><p>  ——副标题</p><p>  (如果希望在标题中体现教学设计涉及到的活动主题、实际任务或作品名称,请统一在副标题中体现。副标题要注意言简意赅)</p><p>  一、基本说明</p><p>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 2年级:</p><p>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 4所属的章节: 5学时数: 分钟</p><p>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着重说明个人对教材的认识、理解及分析) 2、内容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本班学生水平分析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简要说明教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p><p>  3、学情分析:(简要分析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及能力水平、对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等)</p><p>  4、设计思路:(说明案例设计者是如何根据本教学主题及其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指导思想,设计教学方法的)</p><p>  三、教学过程描述</p><p>  (采用下述的表格式描述,尽量采用写实的方式描述教学过程的.真实情景,尽量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某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现象和事件描述清楚)</p><p>  四、教学反思 注意事项:</p><p>  1、反思不仅要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成功之处,也要注意指出本次教</p><p>  学活动激发的值得研究的课程问题、具启发意义的事件或教学实际实施过程中的缺陷。并就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重在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p><p>  2、反思要突出重点,不一定面面俱到,建议采用小标题的方式提点反思的几个方面,不宜太多。要注意在事实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提升,不要单纯罗列事实和现象。但理论的总结又要注意语言通俗简明,并利用本次教学活动的具体证据来论证,不要长篇大论地引用他人文章,或脱离具体教学活动做笼统的理论阐述。</p><p>  附:教学资源、学生学习过程及典型成果(可选)</p><p>  教学资源包括:学案、课件及其他教学相关资源。 学习成果包括:学生课前、课上或课后搜集的资料;学生活动过程的图片等;学生的典型作业或制作的各种作品。</p><p>  <strong>第二部分:教学设计范例:</strong></p><p>  信息及其特征</p><p>  一、基本说明</p><p>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p><p>  3所用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5学时数: 40分钟(教室授课)</p><p>  二、教学设计</p><p>  1、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学科,知道信息技术学科的框架内容;了解信息的定义并理解信息的特征,能从具体案例中概括出信息的特征;初步感受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p><p>  2、内容分析:本课是开学第一课,需要给学生介绍一下有关信息技术学科的一些基本情况;同时本节内容比较简单,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深入地进行授课。</p><p>  3、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水平差异明显,对信息技术学科有浓厚兴趣,但对信息及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定义及应用并不很明确。</p><p>  4、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内容偏重理论,又缺乏理论的深度,如果只由教师讲解就会显得比较枯燥,因此本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具体的案例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最后得出基本的结论,形成一定的概念,达到理解和应用的目的。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p><p>  四、教学反思</p><p>  1、这节课可说是上得非常活跃。因为事先准备的资料比较充分,不同的学生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问题。例如对于第一个情境问题,学生的答案一开始五花八门,有学生说带笔记本(估计是看我上课是用笔记本展示的),马上有同学反驳:“怎么充电?”还有学生说用卫星定位系统等各种他们能想到的新奇的而我没有预设的答案,结果一开始课堂的氛围就非常热烈。</p><p>  2、本堂课虽然是在教室上的,但也因此整体纪律特别好,学生虽然一开始因为不能上机,上课时有点沮丧,但不久就融入到问题的讨论中了。</p><p>  3、本堂课内容较浅,由于时间问题,有些讨论的地方并没有预设的深入。其中需要完善的还有很多细节问题。</p><p>  附:教学资源、学生学习过程及典型成果(可选)</p><h2>语文教学设计模板9</h2>
<p>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很多老师在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尝到了不少甜头,而今天我想说的是自己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一些心得体会。</p><p>  多媒体的优点很多,表现在教学上就是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来辅助教学。比如,课堂的激趣导入、情境朗读、突破难点的动画模拟演示、风俗民情的再现、趣味练习设计、单元复习以及专题学习的知识梳理等等,好处不胜枚举。现就自己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p><p>  一、利用多媒体激趣导入,效果事半功倍。</p><p>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习一篇文章如何导入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而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内容在空间上跨度很大,例如《离骚》这首诗歌是战国时期的作品,不管是内容还是写法都离我们相去甚远。如果按照常规教学,一支粉笔,一本书很难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老师上课辛苦,学生也一脸茫然。相反如果能借助多媒体视频辅助教学,让学生时空倒转置身体验于楚国忠臣报国无门的氛围当中,那么对理解这篇文章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通过视频画面再现当时的生活情景结合声情并茂的经典片段朗读来导入课文,就能立刻把屈原那种“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激情与苦闷传递给学生,学生在这忧国的哀伤氛围中,不用过多讲解,就能很好地把握了文章情感基调。从而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p><p>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p><p>  新《语文课标》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培养想象力是语文教师一项头疼的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在很多时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成了一句空喊的口号。如果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轻而易举的实现了这一教学目标。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老师在即将结束课文教学时,通过多媒体播放了音频——“厨房交响曲”,鼓励学生细心倾听厨房发出的这些声音,在倾听中想象母亲为自己忙碌早餐的情景。我们知道情感是想象力的动力,这样的设计恰好触动了学生的情感因子,激发学生急于表达的欲望,进而创造性地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这样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使学生想象的翅膀高飞远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不再是一句空话。</p><p>  三、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写作修改。</p><p>  作文几乎可以说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要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要提高语文写作水平,关键是要让学生自主写作,自由表达,自主修改。叶圣陶向来反对写作教学中“学生只管写,老师只管改”的做法。他说:“教师给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而多媒体为学生共同修改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方法是每次写作由学生推选一篇最好的文章出来共同修改。把要修改的文章输入电脑文档,中间设置一条竖线把修改前和修改后的文章隔开,修改前的文章显示在左边,修改后的文章显示在右边。课堂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针对需要修改的语句语段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而电脑将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痕迹及时地以动态演示的方式显现出来,并且这些思维的痕迹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中逐渐趋于完美,直至得出让学生一致满意的文章。这样利用多媒体辅助,动态演示作文修改,学生在共同修改中取长补短,互相提高,享受到了学习带来的快乐,这是传统教学所无法给予的。</p><p>  四、利用多媒体,单元复习、专题学习轻松有效。</p><p>  叶圣陶先生说过:要学好语文,离不开基础知识。而语文基础知识零星分散在每一篇文章中。在学习一篇新的文章时,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大多停留在只要能疏通文章内容就停止的阶段。要想深入理解,透彻掌握,还得在单元复习,专题学习中归纳运用。而在单元复习,专题学习中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多媒体应成为首选的教学辅助工具。因为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本、数据、图象、动画、声音等素材提供给学生,既能大容量,高速度的存储和传递相关教学信息,又能比较系统地、完整地呈现语文基础知识。这样的学习学生学起来容易理解,轻松又有效。</p><p>  五、利用多媒体,将时政新闻和语文教育紧密结合。</p><p>  在课改的新形式下新课标极力倡导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与生活联系密切,抛开生活去谈语文教育不太可能。特别是关乎国家大事,人民生活的时政新闻与语文教育之间更应该找到两者的链接点。例如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文章里我们认识了言行一致的闻一多先生。可是那段时间学生在学习方面很消极,有畏难情绪。为了教育学生做个言行一致的乐观者,我特地播放了汶川地震中被困废墟75小时的22岁少女被解救的`视频。当解救人员来救她时她笑着说:“我很高兴我还活着,我相信你们会来救我的。”生死关头的乐观深深感染了学生,接着我让学生就今后如何做个言行一致的乐观者谈了自己的看法。这样巧妙的利用时政新闻视频辅佐教学,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p><p>  六、利用国家教育资源网,把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p><p>  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逐渐退出教学舞台,新课程理念的“自主,合作,探究”正逐渐地成为教学的主流。而国家教育资源网以其“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教学资源成为众多教师必备的教学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有教学需要的素材、资料、课件、还有专家上的公开课、有寓意深刻的漫画、有奇形怪状的文字、还有精妙绝伦的片断。在这样的教育资源网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寻找课堂教学中所需要的资源,从而最大化地实现我们的教学设想。例如在国家教育资源网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课件--《阿长与山海经》。该课件包含课文原文、作者简介、相关资料、相关作品、相关网址以及课文学习、课文练习、还配有声情并茂的原声朗读、疑难解答等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设想有选择地利用这课件来优化教学过程,把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p><p>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让自己尝到了甜头,不过语文教学应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它只有在语文教学之中找到契合点才会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在教学运用中应把握好度,喧宾夺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只有巧妙的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p><h2>语文教学设计模板10</h2>
<p>  一、教学要求</p><p>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热爱科学的兴趣。</p><p>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p><p>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p><p>  4.朗读课文。</p><p>  二、教学重点</p><p>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p><p>  三、教具准备</p><p>  1.生字生词卡片。</p><p>  2.绘有鲸呼气时喷水的挂图一张。</p><p>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p><p>  第一课时</p><p>  一、启发谈话,板书课题。</p><p>  1.同学们听说过或见过鲸吗?谁能简单说说你对鲸的了解?</p><p>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讲的就是有关鲸的知识。板书:鲸</p><p>  二、检查预习。</p><p>  1.指名依次按自然段读课文。</p><p>  2.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是否读准了生字的音。</p><p>  3.“预习”要求把讲鲸由于环境变化而逐渐发生变化的句子画下来,你画的是哪个句子?</p><p>  三、默读课文。思考并讨论:</p><p>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有关鲸的知识?</p><p>  (①鲸是很大的动物;②鲸是哺乳动物,鲸的进化过程;③鲸的种类;④鲸的生活习性。)</p><p>  2.课文可以分几段?(四段)应该怎样分段?</p><p>  四、学习第一段。</p><p>  1.指名读第一段。出示绘有鲸的外形的挂图。</p><p>  2.思考并讨论:课文用了哪些方法说明鲸是很大的动物?</p><p>  (举数字;和很大的动物——象进行比较;用鲸的舌头和十几头肥猪进行比较;用鲸张开嘴时可以几个人坐在里面看书的形象化说法。)</p><p>  3.小结。</p><p>  作者抓住鲸非常大的这个特点,并运用了举数字、做比较、举例子等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p><p>  五、学习第二段。</p><p>  1.指名读第二段。</p><p>  2.讨论:(1)鲸是鱼类还是哺乳动物,为什么?(2)鲸是怎样由在陆地生活逐步适应在海洋生活的?(着重引导理解什么叫哺乳动物,“鳍”的意思是什么,鲸的后肢为什么会退化,课文的第一段为什么用“一头”而不用“一条”。)</p><p>  六、小结。鲸的外观像鱼,其实是哺乳动物,这又是鲸的一个明显的特点。七、作业。</p><p>  朗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讲鲸的生活习性的。</p><p>  第二课时</p><p>  一、复习第一、二段。说说这两段分别讲了鲸的什么特点。</p><p>  二、学习第三段。</p><p>  1.指名读第三段。</p><p>  2.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p><p>  三、学习第四段。</p><p>  1.指名读第四段。</p><p>  2.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讲鲸的生活习性的?(从吃食、呼吸、睡觉、繁殖生长等四个方面来讲的。)</p><p>  3.齐读介绍鲸鱼吃什么和怎样吃食物的自然段。</p><p>  讨论:</p><p>  (1)课文介绍了哪几种鲸?它们分别吃什么,怎么吃?</p><p>  (2)体会三种鲸吃食物的方法、过程,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用词准确。</p><p>  4.默读介绍鲸呼吸的自然段。讨论:</p><p>  (1)鲸是怎样呼吸的?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p><p>  (2)为什么说“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p><p>  5.指名读介绍鲸睡觉的自然段。</p><p>  (1)讨论:鲸睡觉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p><p>  (聚在一起、围成一圈、浮在海面上。)</p><p>  (2)用笔把鲸睡觉的`样子画一画。(可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来画,其他同学在书上画。)</p><p>  6.齐读介绍鲸繁殖生长的自然段。</p><p>  讨论:</p><p>  鲸的繁殖生长有哪些特点?</p><p>  (胎生、幼鲸靠吃母奶、长得很快、寿命很长。)</p><p>  四、小结。</p><p>  1.指名分段读全文。</p><p>  2.讨论。</p><p>  (1)课文中哪些地方用列举数字的方法加以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①表示体重、身长的数字,突出鲸是很大动物的特点;②表示食物重量的数字,突出了鲸的食量大、吃很快的特点;③其他数字,突出了鲸大、生长快、寿命长的特点。)(2)从课文哪些地方知道鲸是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胎生、幼鲸吃母奶。)</p><p>  五、指导朗读。</p><p>  想想鲸有哪些特点。读课文的时候,通过语气、速度的变化,突出和强调鲸的这些特点。</p><p>  六、识记生字的字形。</p><p>  “获”,不要丢掉右下半部的一点;“滤”,右上方是一竖一横,不要</p><p>  七、布置作业。</p><p>  1.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两遍。</p><p>  2.把课文读几遍。</p><p>  3.预习《蟋蟀的住宅》。</p><h2>语文教学设计模板11</h2>
<p><strong>  一、教学要求</strong></p><p>  1、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p><p>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p><p>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等句子的含义。</p><p>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p><p><strong>  二、教学难点</strong></p><p>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p><p><strong>  三:教具:课件</strong></p><p>  第二课时</p><p><strong>  一、导入课题,激发情感</strong></p><p>  1、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工工整整地写一个名字,一个曾经感动世界的名字———海伦﹒凯勒。</p><p>  2、我们来看一看海伦﹒凯勒,(课件出示四幅海伦不同时期的照片)再请大家轻轻地满怀尊敬地念这个名字——</p><p><strong>  二、整体感知,走近人物</strong></p><p>  1、课前我们已读了课文,了解了小海伦的不幸,也走进了小海伦无声无色的世界。同学们还愿意读课文吗?</p><p>  其实读书就是走进课文,与文中的人物对话,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走进人物的内心,认识人物的品格。下面请同学们在读课文时,做到“字字入目,句句入心”,你能对海伦有怎样的体会?</p><p>  2、由同学们读书的神态看出海伦﹒凯勒深深地吸引住了大家。现在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海伦凯勒,你会一下子想到什么词?学生交流。</p><p>  3、同学们,你们都对海伦有了属于自己的感受。不过,在你们的回答中,我注意到这个词,大家请看(板书)——不屈不挠,这是课文结尾对海伦具有精神的概括,而且这个词本身也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p><p>  4、请大家读读这个词(两遍)怎么来理解这个词?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词的句子。</p><p><strong>  三、细读课文,感动内心</strong></p><p>  1、现在同学们的书本上留下了一道道充满你智慧的波浪线。谁来说,你找到的第一处句子是什么?</p><p>  2、出示: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p><p>  (1)请齐读这段话。这段文字仅仅读一遍是不够的。大家再读读,你发现有哪些词语值得我们注意,用笔将它圈出来。</p><p>  (2)你发现了什么词?(根据学生回答,相继红色强调:不分昼夜吮吸 拼命不停地 如饥似渴)请大家读读这些词,你会有什么发现?(这些词写出海伦的不屈不挠)</p><p>  (3)你能读好这段话吗?请大家练习朗读,读出你的体会。指生读,评议(4)我建议,如果大家想着画面来读,一定能更好地读好这段话。(生齐读)你看到了什么画面?指生交流。</p><p>  (5)就看到了这些画面吗?来,我们闭上眼睛,用我们的想象走进海伦的世界。</p><p>  也许这是一个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可是你看到海伦已在做什么?她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吗?早过了吃午饭的时间,但海伦呢?她在做什么呢?我们继续看,夜很深很深了,万物进入梦乡,海伦还是在干什么,你看到了吗?一阵阵倦意袭来,海伦打起精神,她仍在做着什么?连手指头都摸出了血,血在一滴滴落在书上,海伦忍住疼痛,她还在……同学们,你还看到了些什么?</p><p>  (6)请同学们睁开眼,看到了吗?</p><p>  3、这段话帮助我们理解了“不屈不挠”,文中还有哪段话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词?</p><p>  4、出示: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 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p><p>  (1)又有哪些词跳入你的眼帘?(根据学生回答,突出:夜以继日 反复 甚至 每天坚持)</p><p>  (2)学语文就要有这样的.敏感,通过关键的词语来理解句子。这段话该怎么读好呢?生练读后齐读。</p><p>  (3)当假期到来时,海伦的功课也告一段落。她回到家中,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谁来读读这句话?(3-4生读)那个一岁半就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的小海伦,完全靠触觉学习发音,现在,她说出的每一个字,难道不都是震撼人心的吗?</p><p>  1、正是靠着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海伦学会了“算术”、学会了写字、学会了说话。这也是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的。不过,这篇课文还告诉我们海伦凯勒的什么方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特别注意3、5、8几节,你能有什么发现?</p><p>  2 、你又对海伦有什么认识?(对生命的喜悦、想象世界的美好、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残疾人等)通过这些,我们发现,海伦的内心充满了——(板书:爱)正因内心有爱,她才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她才会将世界想象的那样美好,她才会将毕生的精力倾注在残疾人身上。也是爱,才给了海伦不屈不挠、战胜命运的力量。</p><p>  3、 正是心中充满了“爱”,海伦才会写出那样多感动世界的文字</p><p>  我们来听一听</p><p>  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p><p>  ——《冲出黑暗》</p><p>  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世界是美好的,无论处于什么样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满足。</p><p>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p><p>  不要埋怨别人对你设下困难,只要自己努力一把,克服那些困难,即使失败了我觉得也不会太伤心,但我坚信那只是偶然,而必然则是你肯定会成功!</p><p>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p><p><strong>  拓展作业:</strong></p><p>  1、学了这篇文章,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深深地震撼和鼓舞了我们,请你们以“海伦,我想对你说……”为中心,谈谈自己的心里话。</p><h2>语文教学设计模板12</h2>
<p><strong>  教学目的:</strong></p><p>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p><p>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p><p>  3.品析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p><p><strong>  教材分析:</strong></p><p>  xx是一篇简短的文言文游记。xx情思如水,汩汩而流,语句清新,描写月色如诗如画,语言凝练含蓄,饶有余味,言简意赅,比喻精当,情景交融,内涵丰富,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需要学生好好体会其中的美丽之处。</p><p><strong>  教学设想:</strong></p><p>  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作一般性的引导。在课堂上要通过朗读的多种方式,理清xx内容,把握重难点。在理解语句的基础上让学生翻写成优美的散文。</p><p><strong>  教学课时:</strong></p><p>  一课时</p><p><strong>  教学过程:</strong></p><p>  一、导入</p><p>  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一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连坚实的大地似乎也溶成了一片浮动的云烟。面对如此美景,你是否想出门欣赏一番?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一篇xx《记成天寺夜游》,看看苏轼在美丽的月色中会发出怎样的人生感慨。</p><p>  二、整体感知文段</p><p>  1.给学生放范读,根据范读,纠正自己的读音,确定朗读节奏。</p><p>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之间互听,交流。</p><p>  3.请学生给大家读一遍,师生一起点评,全班齐读课文。</p><p>  4.质疑: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同学解答,全班共同关注、探讨。</p><p>  户:门;遂:于是;盖:大概;但:只是;耳:语气词</p><p>  5.放音乐《二泉映月》,请同学朗读描写月色的文段,其他同学品味月色描写,试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p><p>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p><p>  三、合作探究</p><p>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p><p>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p><p>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去一去关键词,品修辞) 绘景:月色-积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横把

  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 皎洁、空灵、清丽、淡雅

  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后加上"丛中蛙鸣起伏,空中流萤飞舞,寺中人语喧哗,院外狗吠连绵。"一段话,好不好?不好。改变了原文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味道。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xx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

  四、小结: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xx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五、能力扩展:

  一切景语皆情语,看图写景抒情。

  六、板书设计:

语文教学设计模板13

  教学目标:

  1、学会单韵母a,能读准字母的音和它的四声;认识四线格,正确书写字母a.

  2、 能找到儿歌中的韵母a和含有a的音节,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儿歌。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阅读时做到“眼离书本一尺远”。

  教学重点:学会单韵母a,能读准字母的音和它的四声;认识四线格,正确书写字母a.

  教学难点:认识四线格,正确书写字母a.

  教学方法:观察法,朗读法,讲授法

  学习方法:跟读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相关投影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每天到学校读书识字学本领,怎样学会读书识字呢?首先要学会汉语拼音,学好了汉语拼音就能读准字音,识很多字,读很多书,学很多本领。所以今天第一课我们就学汉语拼音。这节课我们先学习一个单韵母。比看,谁学得最快最好。

  二、 观察图画,学习读音

  1、 在学习方式上,可以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试着发音,教师点拨,学生反复练读,体会a的发音。

  2、 在此基础上,教师注意采取多种形式,如领读、齐读、分组读等,帮助学生读准音。

  3、 小结学习方法: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读准和记住a的读音。

  4、 认识声调符号,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图画,利用手势学习声调,读准声调。首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认识四声,读读a的四声;重点是二声和三声的教学,要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体会这两个声调的差别。

  三、 指导书写,正确执笔

  1、 认识四线格。

  2、 观察:a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进行书写。学生练习写字母时,教师要巡回辅导,重视指导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3、 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写写记记”。

  四、 学习儿歌

  1、 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 教师范读。让学生找找这首儿歌中哪些章节含有我们所学的拼音字母“a”。

  3、 教师教读儿歌,学生们自己读、齐读。

  五、 养成性教育

  根据“跟我学”,指导学读书时“眼离书本一尺远”。

  板书:

  ā á ǎ à

  教学后记:

语文教学设计模板14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讨论”这种口头交际活动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意义及作用。

  2.借助情境理解“讨论”这一语文活动中应培养的主要的语文能力 。

  3.通过讨论演练体会“讨论”中的角色任务,练习有效地讨论。

  4.在讨论活动中, 提升对生活的认识, 促进德能共长。

  教学重点

  1.认识“讨论”的意义在于交流、分享信息,达成共识,建构新意,提高认识。

  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善于倾听,敏捷应对”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3.能否把握“讨论” 的基本要求,善于倾听,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地观点,提高合作意识,是“讨论”学习的评价标准。

  教学思路

  “讨论”的理性认识——“讨论”的策略把握——“讨论”的能力训练

  主要教学方法

  以实践为主,以动态的语文活动为主,在讨论中学会讨论, 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理性的、智慧得、策略的讨论,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提高对这一语言活动的理性认识和操作能力。

  教学资源

  教材“讨论”专题短文

  剪辑央视关于“读书讨论”的录像片

  设计讨论话题:1)关于校园评比班花、班草的校园话题;2)关于语文教材大换血的社会话题。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共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名家语录导入课题:

  友以成德也,人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德不能成矣。

  ——《论语》

  读书使人充实 ,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

  ——富兰克林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

  ——萧伯纳

  谈谈自己对“讨论”的认识

  1.引发对课题的兴趣。

  2.回顾对“讨论”这一交流方式的已有认知。

  二、“讨论”的理性认知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明确答案:

  1)“讨论”的特点:共同话题——集中性;各自发表意见——多元性;平等交流——互动性。

  阅读教材短文,思考交流:何为讨论?其意义何在?

  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加强对“讨论”的理性认识。

  思考——

  1) 讨论的意义

  2) 讨论的特点

  三、“讨论”的策略把握

  2)“讨论”的规则:遵守话题——明确目的`—— 履行职责——体现素养

  3)作为一名讨论的“参与者”,应具备哪些素养?

  归纳:事先准备,善于倾听,积极发言,文明得体

  4)其中应具备的语文核心能力是什么?

  归纳:“倾听能抓住对方发言的要点”,“发言要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论据充分” 还要不离话题,有针对性,敏捷应对。

  看央视录像片段思考:

  1)录像中三人围绕什么讨论?两位嘉宾观点、理由分别是什么?

  2)录像中三人分担怎样不同的职责?共同表现出怎样的素养?

  3)作为一名讨论的“参与者”,应具备哪些素养?

  了解——

  3)讨论的规则

  4)讨论应具备的素养

  5)讨论所应具备的语文能力

  四、讨论”的实战演练(在讨论中学会讨论):

  【演练一】

  组织活动,评价学生表现。明确答案。

  讨论演练:在一些人气较高的中学生网络论坛,评选“班花”、“校花”的帖子颇为热闹,尤其是在高一新生中,学生们乐此不疲地评选各自班级、学校的“花花草草”。你如何看待中学校园中的这种现象?

  讨论的职责:组织者——及时归纳,巧妙引导

  参与者——用心倾听,坦诚交流

  记录者——用心倾听,记录梗概

  汇报者——归纳要点,择要陈述

  1)任选一小组展开讨论,其余同学观看;

  2)学生评价各成员体验角色的表现。

  理性地参与、评价“讨论”活动,在讨论中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和对事物的辨析能力。

  【演练二】

  组织讨论活动,评价学生表现。

  讨论演练:以武侠取代经典,用现代作品替代文言作品。对于高中语文教材这样的“大换血”,舆论一片哗然,支持者有,担忧者有。你的意见呢?

  1)全班学生分组讨论;

  2)小组陈述讨论概况。

  理性地参与、评价“讨论”活动,在讨论中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和对事物的辨析能力。

  五、交流分享

  小组讨论时,如果发现自己的意见与前面的发言者基本一致怎么办?当对方提出一种观点,而你不赞成时,该怎么办?小组讨论气氛沉闷,组员多保持沉默,主持者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中有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使别人没有时间发表自己的见解,主持者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中遇到意见不统一时,汇报者该怎么办?大会交流时,某组汇报者发现本组意思和另一组汇报意思大致相同,请问这组汇报者该怎么办?大会交流时,某组的汇报者发现本组汇报的意思与前一组的汇报意思完全不同,请问该组汇报者该怎么办?

  以抽签的方式,选择讨论话题。

  各小组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六、“讨论”的总结评价

  组织评奖,

  依据本堂讨论课同学们的表现设立一个奖项,提出获奖者并说明理由。

  通过设立奖项的方式,实现学习的自我评价。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语文教学设计模板15

  有幸聆听了重庆市特级教师王君老师的报告《我的青春语文观——我的语文教学探索之路》。报告中,王老师讲述了十几年来的语文探索经历,详细阐述了自己语文教学创新的四个层次。

  王老师语文教学创新的四个层次是这样的:1、在新颖独特的课堂设计中创新。2、在灵活扎实的语文味中创新。3、在诚恳机智的学情应变中创新。4、在把握语文学习规律和健全语文学习制度中创新。

  从她讲述的内容中,我窥探出,这所谓四层次,其实包含着她走过的语文教学的四个阶段。一是对教材钻研的课堂设计阶段,二是以语文训练为主的导学阶段,三是学生为主体的以学论教阶段,四是建立语文学习规范的自主学习阶段。这四个阶段,就是王老师探索语文教学的主要思想历程。

  王老师第一个阶段的重点在教材钻研上。她总是在对教材深入细致研读的基础上,着力于巧妙的课堂教学设计。要么寻找到巧妙的突破口,要么设计出新奇的板书,要么思考出富有创意的处理方式。如《沁园春雪》根据理解设计诗词TV,《题湖阴先生壁》把湖阴先生家的情景画出来,《苏州园林》四张园林图片四个导游解说,《木兰辞》设计木兰明星档案,《俭以养德》填充“靶子图”,《珍珠鸟》设计小鸟宝贝成长日记、人鸟对话,《济南的冬天》你选谁当济南的形象代表,《羚羊木雕》请你给同情的对象写一封信,《石壕吏》课本剧改编和表演,《落棋有声》辩论“如果你是厂长,你选谁当车间主任”,《中国石拱桥》作石拱桥的设计师重现赵州桥卢沟桥的形象……

  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一个青年教师打下坚实基础的过程,这个过程王老师经历了整整五年时间。对教材的研读,是一个语文教师最基本的基本功。没有对教材的钻研,就没有对教材的处理,教材钻研得越深,教材的处理就会越浅易,所谓“深入浅出”就是这个道理。一个教师如果不经过这样一番历练,不能养成深入研读文本的习惯,那么他的教学之路必然是浅薄而空虚的。

  王老师的第二个阶段重点是放在学生学习的引导上。如果说前一阶段王老师更着眼于从篇章的角度去设计教学,那么这个阶段则更加重视文本,重视语言的深层挖掘。她遵循陈钟梁老师的话“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开始踏踏实实地回归文本,聚焦于语言文字本身,凸现语文课堂的本色,引导学生苦练语言“内力”。

  为此,她总是从文本内核中去寻找能牵一发动全身的词句,引导学生沿着语言去探求文本的真意。如她抓一“痴”字教学《湖心亭看雪》,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选择一些虚词、标点符号等文本元素强化对文章的理解,通过朗读完成对语言的品味,等等等等。

  这是一个语文教学的回归阶段。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文字。语文学科的特殊使命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通过语言各元素的探究,走入文本。这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走过的阶段。没有经历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师,不能叫真正的语文教师,最多只能算个假洋鬼子。在每年的教师应聘过程中,这样的假洋鬼子还多着呢。

  王老师的第三个阶段重点已经由教师的导走向了学生的学。她开始反思自己导学的利弊:“在多数人的词典中,循循善诱从来都是一个褒义词,但是,课堂上高度控制的导读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单向思维的死胡同,难以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和意识。老师那不无启发的循循善诱,往往反而会禁锢了学生的自由思想,成为了课堂杀手。”

  于是,她走上了以学论教的道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初始对话一定要在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之前。教师不给学生以有意暗示,让学生的独立体验成为课堂教学的起点,教师再由此帮助学生达到自己能够达到的目标。这样的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推进课堂进程的原动力是学生的认知,教师只是课堂讨论的首席。教师和学生彼此独立而又追求和谐。”其结果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依循常规,而是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

  这是一个思想突变的阶段,由教师主体走向学生主体,这个思想过程容易,但要转变为教学行为,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不少教师也认识到了学生主体的重要性,但是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这之中,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当我们许多的老师仍然停留在思想层面的时候,王老师已经在行动上走出了很远。

  王老师的第四个阶段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语文学习的规范,使语文学习变成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关于这一点,王老师是这样阐述的:“语文的最佳状态是:主动地探索语文知识的序列,摸索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规律,使语文学习从零敲碎打似的单项突破走向整合性、制度性、自主性。具体做法是:着力建设一个非常明确的语文学习的制度,让玄妙的语文教学有章可循,让以前在学生心目中可有可无的语文学习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轨道上运行,使学生学得到还看得到,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自己必需做什么心中有数。让班级的学习秩序化、规范化、规律化。明确了宏观和微观的学习制度,就有可能使班级的语文学习逐步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让语文的教与学既生机盎然,又脚踏实地。”

  为了让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习惯,为了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王老师在班上建立了许多语文学习的制度,如日记制度,日记评讲制度,作文互批互改制度,错别字整理和修改制度,课前演讲制度,班级图书馆不闭馆制度,读书汇报制度,清晨积累制度,积累考试制度,五分钟微型课制度,班级“百家讲坛”制度,口语考试制度,班级生活语文化制度,专题活动写作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去规范学生语文学习活动,通过活动把这些语文学习行为变成一种日常习惯。

  当学生的语文学习变成一种自觉自主的行为,当学生的语文学习渗透到他们的生命里去了,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达到了它的最终目的。这,应该说是我们语文教学追求的最高目标。

  这,就是王君老师青春语文教学创新四层次的全部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