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汇编15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设计方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积累词语,掌握“囿”“钹”“招徕”“铁铉”“饽饽”“秫秸秆”“随机应变”“合辙押韵”“油嘴滑舌”等词的读音、词义。
⑵了解作者及其对吆喝的品味分析。
2、能力目标:
⑴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学习作者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事物的方法。
⑵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⑶积极开展记录街头吆喝声并整理的语文活动,为抢救文化遗产做贡献。
3、德育目标:
树立文化大观念,品味日常生活的动人底蕴,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剪材组材的技巧。
2、品味语言,理解作者的内心感受。
【教学难点】
开展语文活动,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讨论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街头吆喝录音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积累字词,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口语训练,揣摩描写吆喝的语言,体会其浓郁的地方特色;体验与反思,记录整理家乡的吆喝声,为拯救文化遗产做贡献。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同学们,一年四季,一天从早到晚,你听到街上的吆喝声了吗?请大家模仿一下。(学生自由发言,表演)这是老师收集的吆喝声,我们来听听,看谁学得最像,最有蕴味。(教师播放街头吆喝录音带,学生品评)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一篇专门介绍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吆喝声的文章,它就是著名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萧乾先生的《吆喝》。
设计(二):
街上每天都有“民间艺术家”免费演出。那或悠长或短促或生动或沙哑的吆喝声,在无心人听来或许顿生厌烦,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优美动人的音乐。这不,在萧乾的笔下,街头吆喝就有了动人的'意蕴。
设计(三):
吆喝声,是“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如果时光倒流,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悠扬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声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那往昔的生活片断,人生的种种印象仿佛都随着这吆喝声而鲜活起来。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一些字词的读音:
囿(yu) 钹(bō)招徕(lái)铁铉(xuán)
饽荠(bí qí)秫秸秆(shú jiē ɡǎn)
2、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生1:古人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认为“世间万物皆学问,零零总总成文章。”生活即文章,就连街头吆喝都能写得如此有滋有味,确实神奇!
生2:我只想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阅读感受,那就是: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生3:如今有一种大文化观,吆喝也是一种文化,对吆喝的品味分析就是对文化的赏析。文章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上动人的一景,使人仿佛置身于街市,吆喝声不绝于耳。
……
教师总结:本文介绍了旧北京街大街小巷各种吆喝声。围绕吆喝声,介绍了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介绍了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以及音韵节奏等。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读,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1、学生精读课文,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提出疑难问题。
2、就疑难问题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如有同学不能解答的疑问,以提交纸条的形式向老师提问。
3、教师总结归纳共性问题,并板示,全班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⑴课文的总体结构是怎样的?作者是如何介绍繁复多样的吆喝声的?
⑵为什么介绍“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这会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⑶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声会吓个马趴?这一定是夸张吗?
⑷全文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酌情点拨。
明确:⑴理清行文思路,划分文章结构时,一定要注意语段之间的衔接过渡语句,它们像路标一样,标示作者的思路。阅读时要搞清楚它们承转了哪些内容。如本文衔接过渡的语句有:
①“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这一句很自然地将话题由北京商贩运用“乐器”招徕顾客转到口头叫卖,扣住了文章标题“吆喝”。
②“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从卖吃食的转而谈论三种夜间吆喝:唱话匣子、算卦盲人、乞丐。
③“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从“一日”转到“一年”。
④“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是对吆喝的一种评论、概括。对吆喝的叙述介绍自此开始转向对吆喝的评价品析。
基于以上分析,课文的总体思路是这样的:课文先从北京商贩运用“乐器”招徕顾客写起,转到口头叫卖,第4段总领全文,“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一句从两个方面为全文立下了“主脑”。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按“从早到晚”的顺序,作者介绍了“大清早卖早点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的……白天就更热闹了……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按“一年四季”的顺序,作者介绍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种不绝于耳的吆喝声。最后,作者又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这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经过作者的精心组织,纷纭杂乱的吆喝声顿时“秩序井然”。
全文结构图如下:
⑵在这一部分只介绍了“卖馄饨、卖硬面饽饽、算卦、乞讨者、卖柿子、卖糖葫芦等多种吆喝声,其余的都只简单介绍卖什么。因为各种吆喝实在太多,作者不可能也无必要一一介绍,只需交代出有哪些叫卖者,读者自能体味到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于是作者只是择其要者加以简介。同时在最后四段对种种吆喝声做了一番归类概括的工作。
从全文看,作者有较高的对材料加工裁剪的写作功夫。如何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的事物,本文为我们做出了示范。
⑶作者上文有交代“我怕听那种忽高忽低的”,对卖荷叶糕的吆喝声“特别害怕”,所以当有人在背后突然发一声喊,自然很可能会“吓了个马趴”。这样写也有一些幽默调侃的用意。“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一句就十分幽默风趣。
⑷在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那种对往事的美好回忆,那种至今想来仍忍俊不禁的情态也流露在字里行间。
四、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1、教师提示:
本文是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几例,仔细品读,体会其中的意味。
教师可就语音、语调、语速以及动作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也可播放影视作品中有关吆喝的片断供学生观摩。
学生自由表演,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也可选课文中的例子示范,如“馄饨喂──开锅!”“硬面──饽饽”“行好的──老爷──太(哎)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卤煮喂,炸豆腐哟”……
2、品味本文语言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特点:
学生自选例品评。
如:“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再现了街头的热闹。
“‘算灵卦!’我心想:‘怎么不先替你自己算算!’”幽默的语言写出了儿童特有的心理。
“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的最有好感,一是我买得起,花上一个制钱,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二是玩够了还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们怎么没在我肚子里变成青蛙!”风趣的言语中透着小孩特有的顽皮和幼稚。
五、课堂小结,迁移拓展
同学们,听冯骥才先生这么一介绍,还真让我们咂摸出吆喝声的一些味道来。吆喝是一种口头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声音将被淹没在都市的喧嚣声中,我们应抢救这种具有独特价值的传统文化,请大家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开展对街头吆喝声的调查记录工作。然后对所搜集的材料加以分析、整理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
调查方法,有问卷调查、访问座谈、查阅文献、摄影录像等。
以四人一组为宜,以论文的形式上报自己的调查结果。
六、布置作业
1、把文章改写成一个相声脚本,然后在班内表演。
2、课后搜集整理街头吆喝声,体味“吆喝”的韵味。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出现的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新词。
2.理解重点句
(l)“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2)“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3)“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了解穷人的美好心灵,向学生进行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体会穷人夫妇的心灵之美。
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感情朗读,激发学生情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讨论交流,感情朗读课文。展开想象,以升华情感。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分析掌握桑娜内心的矛盾,体会桑娜的善良是本文重点。
2.展开想象,续编《穷人》这个故事是难点。
(二)疑点
体现桑娜内心矛盾的重点语句。
(三)解决办法
采用抓重点词语进行品析、指导朗读来解决重难点;启发学生在弄清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质及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启发,谈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教师穿插感情描述,感情朗读课文。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读自悟,勾画重点词句,质疑问难。
2.小组讨论重点问题。
3.感情朗读课文,表现主人公心灵美好。
4.续编《穷人》这个故事。
教具准备:
自制Flash课件、Internet网络、提供学生上网帐号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理清文章,感知形象。
1.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
2.初学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用一、二句话说一说。
[预设]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桑娜和她的丈夫虽然日子过得极其艰难,但仍然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这样一件事。
二、深入课文,读中悟情。
(一)师:请自由朗读课文的1-7自然段,看看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都会有哪些感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写感受、找问题;
2.师巡视,并于个别学生交流。
[预设]
感受:A、贫穷B、勤劳C、辛苦(危险)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朗读有关环境描写的句子和桑娜为丈夫担惊受怕的句子。
[练习]
(出示课件)学生进行练习。
师小结。
三、读悟结合,感受美德。
虽然他们的日子过得极其艰难,但还是毅然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难道他们没有想到今后的生活吗?
1.师:你从哪里体会到的,快速默读课文,用曲线画下来。
2.生讨论、交流。
3.指名读课文,师相机作朗读点拨。
4.谁来说说你认为桑娜和渔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5.学生交流
四、总结升华。
1.小结全文。
2.总结升华。
板书设计:
穷人
[个人简历]
田科,男,本科学历,1994年参加工作。小学高级语文老师。中央电教馆“远程项目学习”骨干教师。甲骨文教育基金会世界教育专家组成员。多次在各级各类的教学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并有多篇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并获奖。现着力进行“协作式小组在现代信息环境下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研究,课题项目获全国合作学习一等奖。
教学设计方案3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插图,画面清新自然,充满了童趣、童真,描写的是雪后放晴,太阳出来了,一位小孩子依依不舍地拥抱堆好的雪人。第二部分与插图内容相配的一首儿童诗,表达作者对雪人的真情挽留,情真意切。作者要赶在雪化之前热情地拥抱雪人,并要大声告诉雪人:永远和你在一起。第三部分写作者提示及要求。首先是启发学生回忆沐浴过父母哪些无私的爱,然后帮助鼓励学生直接向父母表达诚挚的谢意和真诚的爱,并注意观察父母会有怎么样的反应,最后将自己所想、所做和所感受到的内容写下来,完成一篇习作。这世界充满了爱,爱无处不在,尤其是生活在美好朝代中的小学生,家庭和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是无微不至的。之这次习作不仅要让活到体会到社会及家庭对自己深深的爱和浓浓的`深情,而且还要让他们用语言和行动向含辛茹苦的父母表达自己的敬意。
二、教学要求:回想爸爸妈妈对你的无限关爱,对爸爸妈妈认真地表达你的爱。表达爱的时候,要看着爸爸妈妈的眼睛,动情地说,也可以写在纸上给他看。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整个过程写下来。要求内容具体,写好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整个过程写下来。要求内容具体,写好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回想爸爸妈妈对你的无限关爱,对爸爸妈妈认真地表达你的爱。
2.表达爱的时候,要看着爸爸妈妈的眼睛,动情地说,也可以写在纸上给他看。
3.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整个过程写下来。
4.要求内容具体,写好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
1.老师有感地配乐朗读儿童诗《雪人》。
2.把心中的爱表达出来吧!爱——就是要大胆地说出口。(板书:表达我的爱。)
3.学生齐读儿童诗《雪人》。
二、回忆过程
大家还记得那次你对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爱的经过吗?有的人是亲口告诉爸爸妈妈的,有的人是纸上写的,把你们的纸带来了吗?
1.引导口述事情的经过。
2.交流,互评。
3.老师适时点拨:自己的动作描述要细腻,还应说出爸爸妈妈的反应,及“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三、再忆起因、结果。
1.谁来说清楚事情的起因?
2.小结:语句要简洁,交代要清楚。
3.能把你的感受和大家分享吗?
第二课时
1、学生继续写草稿。
2、点评学生草稿。
3、修改完善草稿。
4、誊写作文。
教学设计方案4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折叠、泡染的方法染纸,感受染纸活动的乐趣。
2、体验不同折法染纸产生的色彩、图案变化,感受对称美。
3、尝试重叠晕染的效果,感受深色能遮盖浅色的颜色特性。
二、活动准备:
盘子、颜料、纸巾若干。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积极参与染纸活动,尝试用多种折叠、泡染的方法染纸,感受其乐趣。
2、活动难点:尝试重叠晕染的效果,感受深色能遮盖浅色的颜色特性。
3、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观察不同折法染纸所产生的奇妙变化,掌握染纸的折叠、泡染等方法。
四、活动过程:
1、感知欣赏,激发幼儿的兴趣。
(1)欣赏印染作品。
交流: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图案像什么?每件作品中图案都一样吗?这些图案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2)感受色彩、图案的对称美。
2、谈话讨论,引导幼儿观察美丽的印染作品。
(1)这些美妙的图案是怎样变化出来的?
(2)为什么它们是对称的?
(3)我们怎样才能染出不同的`颜色、图案?
3、尝试创作,鼓励幼儿大胆用多种折叠、泡染的方法进行染纸活动。
(1)先将纸折叠,把需要染色的部分泡入颜料中,感受纸泡在颜料中的长短与染色面积大小的关系。
(2)泡染的面积大,泡染在颜料中的时间就要长;反之,泡染的时间要短些。
(3)染好后慢慢将纸打开,平放在旧报纸上晾干。
4、观看重叠晕染效果,尝试进行重叠晕染。
(1)尝试重叠泡染,感受同一部分先后泡染在不同颜色中会产生奇妙的色彩变化。
(2)为了避免后染的颜色完全遮盖先染的色,第二次染色可以不要泡染太深,时间简短些。
5、请幼儿自由尝试多种泡染方法,并讨论自己的心得体会,感受到深色能遮盖浅色的颜色特性。
6、分享交流。(延伸活动)
(1)将幼儿作品放置在展览区中。
(2)请小朋友互相欣赏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染纸方法,感受染纸的艺术美。
教学设计方案5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明月几时有》选自初中语文新课标第五册第六单元的一首词。本单元词曲五首形式不同,风格各异。都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篇。古代诗词是我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诗词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习和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并能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挚感情。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能受到思想教育。苏轼,北宋中期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宋代文学史上享有较高的声誉。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神宗即位任太常博士,开封府推官。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请求外任。元封二年,御使台有人摘引其非议新法的诗句,因此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使,写此诗时年41岁。除政治不得意外,与弟弟分别达七年之久,无缘相见,时值中秋,月圆人不圆加上政治不得意,心情抑郁写下此词。
2、学情分析
本班初三的学生,而且从初一开始我就侧重对学生进行古诗文的朗读积累的训练,学生对古诗已有一定的积累,朗读技巧也有掌握。学生已获得一些读词的体验,对词中常见的意象有一定的理解,掌握了一些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联想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训练其联想和想象能力。能当堂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
2、学生的朗读、教师的引导点拨,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共同鉴赏
3、引导学生走进苏轼,体会他豪放的词风,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
1、训练朗读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古诗词间运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积累名句,增强语言感悟能力,丰富语言宝库逐步提高欣赏品位。
难点:
1、深刻体会作品传递的情感,理解诗人胸襟抱负。2、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四、设计思路
1、由学生过中秋的活动,引出中秋佳节的习俗、然后引到描写月亮的诗歌,引入到本课中秋诗词教学内容
2、 让音乐绘画走进课堂培养学生的美感
3、朗读。词曲的朗诵和背诵是认识意象、感悟意境的有效方法。4、学法指导:教师点拨,学生勤于思考,自主鉴赏
五、教学方案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刚刚过完中秋佳节,脸上还洋溢着中秋与亲人团聚的喜悦,那么我们中秋节都参与了哪些活动呢?(学生随意回答)中秋吃团圆饭,吃月饼,赏月是我们的传统习俗,中秋节是个月圆人圆的日子。大家能说出我们学过的与月亮有关的诗歌?(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平时对诗歌的积累很好,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关于中秋的诗词《水调歌头》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 余词尽废”既然如此,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千古绝唱”,来领略苏轼笔下的中秋的味道。
二、掌握作者?
学生自由说 然后统一屏幕出示写作背景
三、听读课文、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屏幕出示课文听读后,学生明确诵读诗词的要求。屏幕出示明确朗读要求学生自由诵读、学生泛读、小组朗读 四、初步感知?
明确结构本词词共分几部分?正文前的小字是小序,交代了写作的原因背景正文部分有两部分,词的特点:上阕、下阕(上片、下片)文中有个字和这个字很相似 阙 下面我们五个小组合作朗读这首词。1组小序,2、3组上阕,4、5组下阕五、抓住语句? 感受画面朗读这首词,你眼前会有怎样的画面?从哪里发现的?找出相应的句子师:此时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一幅画面? 生1:我从“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读出了这样一幅画面: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生2:我从“把酒问青天”读出了诗人端着酒杯喝酒问天的画面师:你从哪里读出诗人是端着酒杯?生2:从“把酒”上,把是“端起”的意思师:不错除此外,你还可以读出怎样一幅画面?
生3:从““起舞弄清影””可以读出,词人在月下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的影子。
六、还原背景,感受人物师:
大家把感受到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个画面在这么一个有月的晚上,词中的人又在干什么呢?你可以找出相关的动词.找一名学生读,其他学生听读思考,找动词
生:“欲乘”“归去”“恐”“起舞”“弄”
师:词人“欲乘风归去”,想要到归到哪里去?
生:琼楼玉宇
师:也就是说词人将自己的归宿定位在天上,但是他当时的心理又则那样那个呢?请大家在文本中寻找
生:“恐”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
师:“胜”是什么意思呢?
生:承受、经受 师、不能承担沉重的负担此时词人能做的.是什么?
生:“起舞弄清影” 师:什么意思呢?
生: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师:那是一种自我欣赏,一种自怜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这样的心理呢?
出示背景:(教师出示并解读苏轼的坎坷人生: 既不惟荆(荆国公王安石)是师,也不惟温(温国公司马光)是随神宗时: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先后被贬多处;哲宗时:废新法,信旧党,轼被召回,但与司马光意见不合,不同意尽废新法,而再次被贬以后新党再得势,他被远谪惠州,琼州;徽宗即位:苏轼被赦回,途中病死于常州,终年65岁写这首词时,苏轼政治失意,被贬在密州任太守)
师:大家结合苏轼的坎坷人生,说说词中涉及的“高处”“琼楼玉宇”暗指什么?
生:皇宫、朝廷
师:是的,词人想要回到朝廷去,可是为什么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呢?请结合词人的坎坷人生回答
生:因为词人被朝廷一贬再贬,所以内心深处虽想回归朝廷但不免有“恐”,觉得哪里比得上在人间呢 我们邀请一个学生,结合苏轼的坎坷人生,朗读上阕
七、诵读品味,触摸情感
师:这是一个带着愁思的词人,这是一个怀着矛盾心理的被贬臣子;此时词人“起舞弄清影”,心情又如何呢?请从文本中寻找词人的心境,并找出相关的语句 邀请一同学朗读下阕,我们边听读边思考从下阕中寻找词人的心境,并找出相关的词语。 ? 生:此时诗人心情很难受,我从“照无眠”中读出词人现在“也不成眠”
师:此时月光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暗指诗人自己,也泛指那些政治上失意的人(板书难受、失意)面对这份难受与失意,诗人又是如何面对如何排遣呢?
生:“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別时圆?”诗人继续把酒问天:“(月儿)你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
师:这是一种指责,对月的指责啊!诗人将满腔愁绪倒向了月儿于是不禁发出深深的感慨,那是什么样的感慨呢?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生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语速快而轻松)
生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语调缓而慢,最后用降调并带拖音)
师:请问这里的“此事”指的是什么呢?
生: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师:句中的“全”应该如何理解呢?
生:成全
师:不错,也可以理解为“周全”,大家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诗人的感慨
生: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啊
师:词人由月联想到了人,月的圆缺是自然规律,人也师一样,由分别就会由相聚,分别之时也是将要相聚的开始,不要为分别悲伤,应当为将要相聚而充满希望、期待。作者几度被贬的经历,还能有这样的化悲伤为希望,这是什么胸怀啊? 积极乐观、豁达、旷达的胸襟(学生回答) 词到这里词人的情感达到最高潮了吗?
生:没有,最后的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以看出词人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
师:你理解这句子的内涵吗?
生:只希望人长长久久,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师:你从哪里读出是“只希望”
生:“但愿”
师:你从哪里读出是“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呢?
生:共婵娟;“婵娟”这里指“月亮”
师:大家再能说几个类似的月亮的别名吗?
生1:玉兔
生2:玉盘
生3::嫦娥……
师:古诗词中月亮的别名很多,月亮总是与思念联系在一起你能从古诗词中找出与此句意境一致的诗句吗?
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师:多美的意境啊!请大家深情朗读最后两句,将其送给你最想送的人 (学生朗诵)
八、回看板书 教师总结
文章上阙望月写景,表达自己想回朝廷但又心怀恐惧的矛盾心情,下阙怀人抒情,表达对兄弟子由的思念之情,两部分采用了借景抒情,想象联想的写作手法,短短的词中流露出情感起伏变化,苦闷-向往、矛盾-自嘲-忧愤-豁达---祝愿。情感起伏变化。全诗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作者旷达的胸襟。 再读此诗歌,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
九、组内互读 达到背诵
十、作业巩固 积累诗词
十一、板书设计
小序:时间 缘由
上阕:望月 欲归 –恐 舞 弄
下阕:责月 怀人 悟理 乐观、旷达的胸襟
教学设计方案6
《山雨》是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这篇课文用优美抒情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清幽雅致而又不失妖娆的山林雨景图,展示了雨中山林的千般秀美和令人神往的意境。整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理解课文,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从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爱是教学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教学过程时我的思路如下:
一、虽然课文摹声状物细致入微,遣词造句形象生动,能突出山雨和雨中山林的主要特点,但我认为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山林中雨来时——雨中——雨后的声音变化,对他们想象雨中山林的情景有帮助。因此,我精心节选了“风声”、“雨声”、“鸟叫声”、“雨滴落小水洼声”,把它们串连起来播放给学生听,听后让他们说说想到了什么,说完再让学生去读课文,学生的感受就比较贴近于文章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听、想、说的'能力。
二、重视范读。欣赏优美抒情的语言,读是最好的方式,通过读可以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在方式上我选择了配乐范读。学生边欣赏《春野》的音乐边听老师范读,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从孩子们眼中我看到了佩服的目光,她们夸老师读得好,我适时鼓励他们,说只要认真大家都能读好,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鼓励学生自主练读,读中自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感情的练习朗读,并说说为什么选择这部分读?为什么这么读。这样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阅读感受的交流,毕竟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应该鼓励学生带着个人的感受、体验,从不同角度进行阅读交流和作品欣赏,这对学生是极其有帮助的。
教学设计方案7
一、教材分析
《燕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佳作,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第二自然段写燕子在春光烂漫时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第三自然段写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第四自然段写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课文插图意境优美,有利于配合课文进行朗读和背诵训练。
二、教学设计
1、删减替换,感知燕子的外形美
课文第一自然段作者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准确生动地描写了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知燕子美丽的外形,我先让学生细读课文,再闭上眼睛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燕子,让燕子在自己的脑海中浮现出来。在学生初步感知了燕子的外形美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对比老师读的内容和课文中的内容的不同,通过对修饰成分的删减,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第二个层次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积累进行替换比较,再次感悟到描写外形要抓住特征这一写作方法。通过这样几个层次的教学设计,然后让学生把感受到的燕子优美的外形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培养了学生透过文字对美的感知力。
2、咬文嚼字,品味燕子的动态美
课文第三自然段作者通过斜、掠、沾等几个动词十分准确传神地写出了燕子优美的飞行姿态。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几个动词反复咀嚼体会,感悟燕子飞行时的优美姿态。
首先,我让学生细读课文,感知这一自然段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回到课文中去,找出有关的句子慢慢品读,看看能体会到什么?在学生的交流中我把斜、掠、沾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品词。斜字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的什么?掠过在字典里是怎么解释的?轻声读读句子,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从斜着、掠过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经过老师的点拨和细读想象,学生领悟到了燕子斜着身子飞掠的优美姿态。)那么沾能换个词吗?(碰、撞)那作者为什么不用碰、撞而要用沾字呢?(通过比较、品味,学生感悟到了沾字十分准确地写出了燕子飞行之轻,体会到了作者用词之精确,同时学生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也深深地体会到了燕子飞行时姿态的优美。)学生领悟之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增加领悟的效果。
咬文嚼字是品味课文内涵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咬文嚼字,反复诵读,使学生充分感悟到了燕子飞行时的动态之美,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感悟力。
3、运用想象,欣赏燕子的静态美
课文第四自然段描写了燕子歇息时与春天景色互相映衬的美丽画面。文中把燕子落在电线杆上歇息的情景比喻成五线谱,学生较难理解。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说说燕子飞倦了怎样休息?启发学生想象:对照一下插图,再闭上眼想象,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杆上的燕子变成了什么?那几根电线呢?书上哪个词表示出了看不清楚?谁能把它画出来?一位学生在黑板上先画了几根若有若无的细线,又在细线上画了几个小黑点。我随手在画上添了几根线,把学生画的`小黑点连成了一组五线谱。问:这像什么?几只燕子变成什么了?仔细读读句子,品味一下,联系刚才想到的,又能体会到什么?再闭上眼睛,把烂漫无比的春天和燕子歇息时的情景联系起来,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通过想象,学生不仅感悟到了燕子歇息时的静态美,而且领悟到了活泼可爱的燕子与春天景色互相映衬的美丽意境,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欣赏与鉴别的能力,而这也正是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课后反思
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可爱的外形、飞行的轻快、休息时的优雅,都一一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春天的喜爱和燕子的喜爱之情。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1、充分利用多媒体再现课文所描绘的场景,促教学的形象性。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直观的表象更具吸引力,更易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我在教学一开始,就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明媚春光的录相,学生观看后都不由自主地发出阵阵赞叹:这真是一个烂漫无比的春天呀!在教学中,我又播放了燕子飞行和休息时的情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燕子飞行的轻快和休息时的悠闲。又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时,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的燕子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再通过合理的想象,一下子就领悟到了作者为什么说像五线谱。这样,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分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读懂了课文。
2、充分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教学的自主性。在本课教学中,能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尽可能地创设条件,提供了各种吸引学生个体学习、自主参与的机会。如:在观赏了春天美景以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并通过自学的方式,从文中找到反映春天烂漫的词句,通过朗读来感悟到春天的美丽和充满的勃勃生机。在学生学习第二段课文时,让学生自己来说说你是从哪儿看出燕子飞行的轻快的?并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这样,学生就能比较灵活地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展示。
3、不断丰富学生想象,链接生活实际,促学生的语言积累。这篇课文是有名的散文,要读懂它,必须要与生活联系起来学,才能学得灵活,觉得透彻。如:在理解赶集一词时,我让学生先说说自己去赶集时的感受,再想想课文中是说谁赶集?为什么这样说呢?学生通过与生活联系,一下子就明白了春天花开之多,给人以热闹的感觉。在学生观赏了春天美景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谈谈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赞美春天;在让学生感受春风、春雨的柔美和燕子的活泼可爱时,让学生联系已学到的一些古诗词来说说。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教学设计方案8
【学习目标】
1、熏染积极的人生态度,对生命的全新理解。
2、细致入微探究课文的方法。
3、准确、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
对生命的诠释。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你心目中,生命是什么?或生命意味着什么?
(生命不单是宇宙间的匆匆过客,不单是流星转瞬即逝的那一刹那。地球上自从有了生命,便有了生机与活力,所有的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那么人的生命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那么意义究竟何在呢?)
原来,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奉献,在于留下点什么,而不是带走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有一位女作家──杏林子,她对生命也作了一番深入地思考,颇有见地,并且发出了强烈的呼喊:生命,生命
板书:
2、学生介绍作者。
提示:作者从小身患重病,困卧病床,但却写下了40多个剧本和10多本散文集,这是常人所不能做到的,为什么她能做到呢?
说到底,就是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对信念的执着,这样的生命是鲜亮的,这样的人生也是精彩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她对生命的感悟。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
思考:
1、文中讲了三个事例,请用一句话概述。
2、这三个事例,分别从哪几个角度在观察、体会生命。
动物、植物、人类。
3、这是三个怎样的事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哪些思考?
复述并作答(在文中找出关于生命的.关键词、中性词理解全段)。
板书:
脉 动物→生之欲望→敬重生命 层
络 植物→生 命 力→珍爱生命 层
清 人类→生 命→展示生命 递
晰 进
4、再读文,画出你最为欣赏的句子,并说明理由,记牢!
三、探究学习
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生命的格言?
学生说后放投影: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泰戈尔
人的一生可以腐朽,也可以燃烧,我要让他燃烧起来。
──列夫·托尔斯泰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
──贝多芬
生命犹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2、名人的话,使我们对生命及生命的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能否讲一讲我们身边、你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过的有关生命的感人故事呢?
如:贝多芬、保尔·柯察金、海伦·凯勒、史蒂芬·霍金、张海迪、马利、向生命奔跑等。
伟人的事迹让我们倍受感染,也赋予我们生命无穷的力量,愿同学们都做生命的强者。
3、生命在杏林子眼中,是险境中挣扎的飞鹅,是砖缝中生长的小瓜苗,是听诊器中强健而有力的跳,那在你眼中,生命是什么?请用生命是说一句话 。
投影小结:
生命是悬崖上傲然挺立的松柏。
生命是搏击风雨、冲刺苍穹的雄鹰。
生命是傲霜斗雪、凌寒怒放的雪梅。
生命是青翠碧绿,遍步天涯的小草。
生命是一次次更快的冲刺、更高的跨跃。
生命是一条永不停息向前飞奔的河流。
四、小结
还可以说,生命是一辆飞速前驶的列车,它容不得有丝毫的懈怠与片刻的松驰,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部车的车手,只有时刻紧握方向盘,集中全部精力向我们的目标飞奔,生命才会凸现它特有的风彩与魅力!愿我们每个人都做最优秀的车手!
教学设计方案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命题、真命题和假命题等概念.
2.使学生了解几何命题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能够初步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或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重点和难点
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请大家随意说出一些语句,教师把它们写在黑板上.如:
(1)对顶角相等吗?
(2)作一条线段AB=2cm;
(3)我爱初二(1)班;
(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5)相等的两个角,一定是对顶角.
二、新课
问:上述语句中,哪些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
答:(3)、(4)、(5)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
教师指出:判断是对事物进行肯定或否定的一种思维形式,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数学课堂里,只研究数学命题,如(4)、(5).
例1 请大家说出若干个(数学)命题,再分析一下,每一个命题由几部分组成?
(1)等角的补角相等;
(2)有理数一定是自然数;
(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如果a是有理数,那么a2>a;
(5)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即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教师启发学生得出:一个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也可以简称为“若A则B”.
练习:把上述(1)至(5),都按“如果……,那么……”的形式,表述一遍.
例2 在例1的(1)至(5)个命题中,所作的判断是否都正确?怎么检验各个命题的`真伪?
(l)“如果两个角是等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是正确的命题,已经由补角的定义得到证明.
(2)“如果是有理数,那么它一定是自然数”,命题 教学设计方案(二)。是不正确的命题(判断),反例如是有理数但不是自然数。
(3)“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截得的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是正确的命题,已证.
(4)“如果a是有理数,那么a2>a.”是不正确的命题,反例如a=1,a2=a.
(5)“如果是一个大于4的偶数,那么它可以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这个命题,至今没人举出一个反例,说明它不正确;也没有人完全证明它正确.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已证明了“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质数与两个质数之积的和”,即已经证明了“ 1+2”,离“ 1+1”这颗数学王冠上的珍珠,只差“一步之遥”.这是目前世界上对这个命题的真伪的判定,所能达到的最好结果.
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命题既然是一个判断,就有判断是否正确的区别.
真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假命题---如果题设成立,不能保证结论总是成立,也就是说结论不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注意:不是命题与假命题的区别!
怎样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数学中,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要经过证明(或以公理形式,即由实践证明的形式出现);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例3 试将下列各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相互颠倒或变为否定式,得到新的命题,并判断这些命题的真假.
(1)对顶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若a=0,则ab=0;
(4)两条直线不平行,则一定相交;
(5)凡相等的角都是直角.
解:
(l)对顶角相等(真);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假);
不是对顶角不相等(假);
不相等的角不是对顶角(真).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真);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真);
两直线不平行,同位角不相等(真);
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不平行(真).
(3)若a=0,则ab=0(真);
若ab=0,则a=0(假);
若a≠0,则ab≠0(假);
若ab≠0,则a≠0(真).
(4)两条直线不平行,则一定相交(假);
两条直线相交,则一定不平行(真);
两条直线平行,则一定不相交(真);
两条直线不相交,则一定平行(假).
(注)本小题如果添上“在同一平面内”的大前提条件,那么假命题将变为真命题.
(5)凡相等的角都是直角(假);
凡直角都相等(真);
凡不相等的角不都是直角(真);
凡不都是直角的角不相等(假).
说明:本例,尤其是第(5)小题,视学生接受情况,教师灵活掌握.讲还是不讲,讲到什么程度,介不介绍四种命题(原、逆、否、逆否),都有较大的伸缩性.
小结: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
命题的结构---;如果(题设)……,那么(结论)……;
命题的真假---正确或错误的判断;
四种命题---原、逆、否、逆否.
(用投影片显示或挂小黑板)
三、作业
1.在下列语句中,指出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如果是命题,指出命题的真假,并仿照例3说出一些新的命题来.
(l)如果AB⊥CD于O,那么∠AOC=90°;
(2)取线段AB的中点C;
(3)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4)一个平角的度数是180°;
(5)若a=b,则a2=b2;
(6)如果一个数的末位数字是0,那么它一定能够被5整除;
(7)同角的余角相等;
(8)周角的一半等于直角.
2.选作题
判断命题“如果n是自然数,那么n2+n+17是质数”的真假.
教学设计方案10
教学目标
⒈认字10 个,会写9 个生字。
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
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以水为主的风景名胜举不胜举。每一处都有自己的特色,与其相关的诗歌也有很多。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走近瀑布,去观赏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景观,去聆听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去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可以吗?
⒉板书课题:瀑布,全班齐读。认读生字瀑,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与学生谈话,勾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乃至让他们心里每一种莫名的冲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⒈同学们,你觉得这首诗歌写得怎么样?
⒉怎么才能把这么美的瀑布读出来呢?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小节自己试着读读,如果还能说出你喜欢的原因就更好了。
⒊学生自己朗读,教师巡视。
〔在指导学生理解诗意,感受诗意之前,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形成自己的见解〕
⒋谁能把你喜欢的那一小节读给大家听?学生读到哪一小节,就展开哪一小节的自主学习:为什么喜欢这一小节?读了这一小节,你想说什么?还想问什么?同学互相帮助解答,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相机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图片或媒体展示,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学生评价的内容也要充分利用,老师机智应付,转化为新的问题。如:同学说:他读的真好!老师顺势问:你认为好在哪里?好像真的看见了瀑布!,你能让我们也有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吗?
〔这样的设计给了学生一个较大的自主空间,让他们读书、思考、发表意见。展开讨论不仅仅是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更重要的启发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敢想敢说,思维活跃。为升入中年级打下良好基础。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结合课文内容,适时地指导他们读好诗歌的每一小节。〕
⒌假如此刻你就像课文插图中的小朋友一样,正站在瀑布脚下,你会发出一句什么样的感叹?
⒍配乐朗读,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涵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而发,意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总结
伴着你的读书声,我仿佛站在瀑布的脚下。此时此刻,我只想说,同学们热爱大自然吧!因为这壮美的景观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
教学设计方案1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与文本人物的对话交流,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
2、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描写,而使表达产生感人的效果。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事情?
二、新授
1、板书课题。
2、问:两件事情中哪件是作者耳闻的?哪件事情是作者目睹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这两件事情给作者一个共同的感受,是什么?用一个词概括。(温暖)
三、为什么会让人感到温暖呢?通过“读、悟、议、再读”,重点体会人物的感情
文章最为感人的是两处人物的语言描写。学习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设计如下环节:
1、读:
学生自由读两个小故事,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反复读,体会阿姨和母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德。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
2、悟:
读中感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读书时联系已有生活经历,体会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3、议:
即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围绕“为什么不抱怨护士?”展开,让学生各抒己见,明确了母亲把护士看成女儿,宽容护士的举动。“议”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表演。
4、再读:
在学生深入体会感受后,把自己体会到的朗读出来。使学生在读中欣赏品味,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又再一次为文中人物的高尚品质所折服。
5、想:
如果你就是文中的人物,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又会说些什么呢?“想”既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课文内容,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作业设计
提供两个情景让学生进行写话练习并交流。
【板书设计】
阿姨为奶奶推门──听说 温暖
母亲原谅护士──亲历 温暖
教学设计方案12
文本分析
《散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阅读课文,是一篇情深意切的优美散文。文章描写了普通家庭祖孙三代春日散步的情景,作者对家庭对生命的责任都有深入思考,感情真挚,含义深沉。通过此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亲人之间的挚爱之情,并进而感受尊老爱幼的人生责任。
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不喜欢被动接受知识,他们的自尊心、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同时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审美、筛选信息的能力及口头表达的能力。学生通过前几个单元的学习锻炼,也已有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导学设想
对于这篇含义深刻的文章的教学,如仅从感情入手,往往会造成空对空的局面,收不到良好的效果,本课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尽量从语言的学习入手,抓住语言表达上的突出特点,以语言学习和研究带动文本的研究,以文本研究促进知识传授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达成情感的熏陶。即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准确贴切地探究、领会文章深长的意味。同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始终贯穿朗读,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
导学目标
1、揣摩人物心理,感悟文本表达的浓浓的亲情和中年人对家庭的,对社会的责任感。
2、欣赏品读文本,从词语、语句两方面揣摩、品味文章文辞冲淡而寓意深刻的特点。
导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学习
1、结合大屏幕图片显示及日常生活,引入学习。
屏幕显示并伴随轻悠的音乐响起,画面是夏夜里,凉风习习,人们在江边散步的情景。
请学生看画面,回忆与家人散步的情景,并说说留在你记忆深处的散步时的精彩瞬间。
2、 请2——3位学生讲述经历,与大家交流。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为前提,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积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为新知识的学习构建合适的背景,奠定教材与生活,作者与读者以及教师与学生情感上有效沟通的基础上,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二、朗读文本,整体感知
1、 屏幕显示要求:轻声地诵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朗读是语文教学之灵。学生通过自由读,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不知不觉神游其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作品的理解中。)
2、 检查阅读效果
屏幕显示:①散步的人有哪些?②散步的.季节呢?③在哪散步?④散步途中发生了什么事?⑤事情的结果如何?
(问题宜简单,目的一是使学生在学习起步阶段尽量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二是梳理文章内容,提醒学生初读文章时应关注的要点有哪些,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拉近距离,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
3、 交流感受,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请几位学生说说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受,肯定个性化的发现。
(这个问题答案不拘一格,甚至回答没感觉,不喜欢也可以,但要让其简单陈述理由,目的是希望学生能注重个体的体验,并发现问题。)
进一步研究文本,总结大多数学生的意见:作者表达的感情是什么?
(回到文本研究,文本本身始终是研究的主要对象,这一步也是探究本文语言特点的思维起点。)
学生总结:散步是日常生活中既轻松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在作者笔下变得那么重要,他从中感受到了责任的重大,领悟到家庭、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内涵。
(无论学生喜欢还是不喜欢都能过渡到这一点,喜欢的原因往往也是一部分人不喜欢的原因。)
三、再读文本,领悟主旨。
请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完成下列任务。
1、 读一读,再次熟悉散步途中解决矛盾的过程。
2、 想一想,仔细揣摩各人(“我”、儿子、母亲、妻子)的心理活动。
3、 劝一劝,尽力劝家人听自己的建议。
(由朗读全文过渡到朗读文章的重点部分,即解决矛盾的部分,通过学生的读,分角色揣摩人物心理和发挥想象尽力劝家人听自己的建议,可以让学生进一步领悟文章所表达的亲情,感受到作为中年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这一步骤是前一步的深入。)
四、品读语言,领悟深意。
1、学生自主学习:试一试,将文中最能体现亲情的词语或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你能读出其中浓浓的亲情吗?
2、小组内合作交流:先读句子,后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同组同学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为该同学的体会是否合理,他有没有读出感情。)
(由学生个体学习探究到小组活动全员参与,既让每个人都活动起来,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参与意识及竞争意识。教师则适当帮助有困难的小组,到一定时候提醒小组总结,准备交流)
3、班级交流,共享成果。
每个小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或派代表或全员参与)把找到的句子或词语与全班同学共享。先读后谈体会。其余学生准备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可让学生多读。
学生可能找到的句子与词语: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表达文章主旨的句子,当学生找到这句话时,就要让学生多读来领悟其中的深意。)
……
(分享成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心与兴趣,把学习的乐趣,发现的乐趣还给学生。教学目标 的真正达成于学生自主的发现与交流中)
4、归纳本文语言特点:通过以上词语与句子的品味与揣摩,我们不难发现文章的语言朴实无华却意味深长,字里行间都渗透着浓浓的亲情,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作为中年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归纳的环节非常重要,通过揣摩词语、句子,把对具体语言的感觉上升到理性规律的认识。)
5、请学生读课文,说说除了以上找的句子外,文中还有让你感动或你特别喜欢的语句吗?为什么?
(尊重学生的个性,肯定学生新的发现,新的见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此步骤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体验,也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地领悟本文语言的特点。)
五、与作者交流,推进研究。
文章选进教材时删了三处文字,屏幕显示这三句话,讨论编者删改的意图,并评价删改的效果。
① 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②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③ 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他的时日还长(,我伴母亲的时日已短)
(括号内为删去的话)
(请学生同桌探讨。这一环节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养成平等审视的意识,作者,编者与我们是同等的,每个人都自己的理解与发现,都可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合理说得痛即可。这一步,既培养学生敢于挑战作者的精神,也是让学生再次领悟本文的语言特点。)
六、感知生活,真情告白。
口语表达训练,屏幕显示训练内容:
爸爸,妈妈,那次是我错了……
老爸,您辛苦了……
妈妈,我想对你说……
爸、妈,你们怀里撒娇的孩子长大了……
请学生任意选择其一进行口头训练。
(领悟了本文的语言特色,感受了祖孙三代的亲情后,让学生试着运用,与自己的父母展开一端真情告白,相信学生会有话可说,以此拉近学生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再次感悟本文所表达的感情,揭示的深意。)
七、课外延伸
1、比较:验证发现
阅读《三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7页),感悟两篇文章语言的不同特点。
(比较阅读是探究学习常用的方法。这两篇文章作为一组教学材料,比较它们的语言特点是很好的学习角度。作为依次探究性的作业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后适当讲评即可)
2、写作:体验发现
假设你是文中“我”的儿子,请从“儿子”的角度写一写这件事。
(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读与写有机结合,事半功倍)
教学设计点评:这个教学设计从语言的角度学课文,突破口放在文本的语言特点上,以语言带文本,是语文教学侧重对语言的学习,文本的探讨,避免了大而空(大而空的教学目标 往往是漫无目标)。同时设计者还非常注重朗读,朗读贯穿了整个设计。
其次是注意了探究性梯度,从小问题的发现到特点的梳理到规律的归纳;学习材料由课内到课外文本,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从词语的推敲到全文把握,形成研究序列,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最后练习的设计也很有特色。比较阅读就相当于一次探究性的作业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写作训练符合学生的身份,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两项作业 都在一定程度上对领悟文章的语言特点起到了作用。
教学设计方案13
教学设计题目:《美丽的折纸》
折纸是一种材料简单、操作方便、效果显著的手工创造劳动,是深受学生喜欢的一种小工艺,它通过剪、折,粘贴、描绘等手段,巧妙地把纸制成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如人物,动物,服装,建筑,花卉等。可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想象、创造等多种能力。由于折纸的过程是将点、角、线等反复重合,构成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各种形状,折纸时必须遵守从前至后的折叠步骤,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数理概念的形成和空间知觉的发展。学生在折纸的过程中,通过手部肌肉群的运动,能促进学生大脑相应部位的发育,能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做事的顺序性、调理性教学重点:折纸的基本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学生创作构思的过程
教学方法:引导法、讨论法、比较法、讲授法
教具: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课
《千纸鹤》flash入课。歌曲的`名字是什么,纸鹤代表着什么?
二、讲授新课
我为学生提前准备好步骤图,以利于学生自己主动看图进行折纸活动。出示《纸鹤》步骤图,要求同学们先自己研究,然后找个同学上来带着我们一起来操作。这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很高了,这样在兴趣十足的状态下开始了自己的折纸过程,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也在我的“帮助”过程中培养起来了。他们自己进行折纸的时候,很轻松的就折出来了,因为他们已经很清楚折纸的方法了。
三、实践练习、展示学生作品
通过折纸鹤已经初步掌握折纸技巧,下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创作作品的阶段,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折纸教程,人物、动物、植物、事物等等。以小组为单位,每一组选择一个主题折纸。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等,学生可以到老师的网站去查找,也可以是课下老师让他们自己到网上去查找相关折纸的内容,已经会
的折纸直接折叠,自己创作也可以。每一组的成品都让其他小组去猜测是什么,比如“守株待兔”、“三只小猪”、“刻舟求剑”等等。展示作品的时候,不仅仅要展示他们的折纸,也要讲述和表演这个故事,这样也大大的提高了学生们的兴致。通过学生自己的创作、讲述和表演,学生有了很强的成就感。
四、发散思维
折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的一种,你们还知道那些民间艺术,有很多民间艺术已经失传,课后可以关注一下你所喜欢的民间艺术。
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并非只是教师教学的结果,也是学生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这种学习形式是学生自主发现式的学习,即:老师象一个学习者一样提问问题,他们像教师一样说出如何进行,教师则根据学生说的方法进行操作。因此我们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满足孩子的探索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总之,通过各种感官,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去尝试,探索,并发现问题,且通过互动来解决问题,享受活动和成功的乐趣。我觉得,学生通过折纸活动不仅是要获得浅显的折纸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学习中去探索,去尝试,培养他们认真的探索精神以及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增强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今后适应时代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设计方案14
杜甫的《绝句》全诗仅二十八字,描写的景物却极有特色。诗人寓主观之情于客观之景,寓胸中之意实在之物,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尤其是诗人巧用数字入诗,“两”、“一”、“千”、“万”四个字,虚实结合,时空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本诗的第一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在柳枝上鸣叫,诗人指明“两个”,说明鸟的叫声不是叽叽喳喳的,而是一唱一和式的对鸣,欢快而不嘈杂,热闹而不喧嚣。第二句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白贵鹭向蓝天飞去,从“一行”可见此鸟排列有序、渐次远去,而不是轰然飞散,各奔东西;再用上了一个“上”字,更显示了白鹭奋力高飞、展翅向上的姿态。
第三句是“窗含西岭千秋雪”。“千秋”一词是虚指,出于诗人的想象,它赋予了“雪”这一静态景物以沧桑之感。千年不化的'积雪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见证着什么。“窗”中之景虽小,却由此可感受时间之纵深。第四句是“门泊东吴万里船”。船停泊在门前的码头边,也是静态之物,但因其行程“万里”,使人顿觉天地开阔,似插翅而难及。“门”外之景也不大,却由此可感受空间之广袤。
以上四句描写的是诗人当时寓居浣花溪草堂周旁可见的景色。前两句中“两个”、“一行”是实指,“黄鹂”与“白鹭”,“翠柳”与“青天”,两两相对,四种景物,有声有色,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清新动人的图画,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的心情。后两句 “千秋”与“万里”都是虚指,均出于诗人的想象,而诗的意境因此而幽远、开阔,又显示了诗人开阔的胸怀。
多读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要让少于在读中对所学之诗知其意、临其境、悟其情,逐步增强对古诗的语言感知能力,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
1、初读知其意:
⑴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得音准句顺,声音响亮。
⑵指名学生读第1、第2句,理解“鸣”、“上”的意思,用“补省略,调整词序”的方法说说诗句的意思。
⑶学生齐读第3、第4句,理解“含”、“泊”的意思,用上述方法说说这两句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
⑷指名学生把四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再读临其境:
⑴学生回答:第1、第2句写了什么景物?有哪几种色彩?第3、第4句写了什么景物?
⑵教师出示挂图:
学生看图,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诗句,并作适当讲解。前两句,突出“鸣”、“上”二字,帮助学生理解,是这两个字使景物产生了动态效果,使画面显得生机盎然。后两句,突出“含”、“泊”二字,以此了解诗人的思绪由现时到了过往、由近处到远处;而且也正是这二字,使现时之景(窗)和想象中的过往之景(千里雪)、近处之景(门)和想象中的远处之景(万里船)有机融合于完整的画面之中。
⑶学生看书上插图,一边手指景物,一边自由朗读。
⑷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尝试在脑里再现画面。
⑸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描绘的美丽景色。
3、三读悟其情:
⑴比较读,在黑板上出示:
黄鹂鸣翠柳,
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雪,
门泊东吴船。
读一读,与原句比较一下,哪个写得好? 为什么这样说?帮助学生明确这首诗的朗读停顿及重音,并完成下列板书: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前两句声色兼美)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后两句意境开阔)
⑵表演读:
播放课前制作好的配乐朗诵录音,让学生欣赏。随后要求学生和着音乐诵读,要求他们掇民对古诗的理解用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表现出来,甚至可以摇头晃脑,手舞足蹈。
教学设计方案15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假如》这一课,这些生字词你们掌握得怎么样呢?
2、复习生字词。(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随意读)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有一个小朋友非常渴望拥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个小朋友想用马良的神笔画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3课《假如》。(齐读课题)
二、感知全文
1、打开书108页,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请其他同学拿出手中的笔,边听边划出这个小朋友想用马良的神笔画什么。
3、指名汇报,出示课件。自由读读。
三、学习第一节
1.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画一个红红的太阳?(板书)哪一小节告诉我们了?指名读。
2、为什么要画红红的太阳呢?自由读。指名回答。
3、出示: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你能把小树当时的样子表演出来吗?
学生亲身体验: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他的心情如何?(指导朗读)
小树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阳光、温暖、帮助、关心……)
4.在寒风中缩着身子,轻轻叹息的小树,多么惹人怜爱,这位小女孩为它画了一个红红的太阳,给小树带来了温暖,现在小树又是什么样子,他的心情如何。我们就带着这种心情来读读第一小节。
5.自由读──指名读——范读──喜欢的齐读(在师生评议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学习第二节
1.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画许多好吃的谷粒?(板书)学生自由读。指名回答。
2.出示: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3.引导:小鸟在苦苦等待什么?鸟妈妈飞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多么辛苦,而小鸟(生读)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指导朗读)
4.此刻,小鸟最需要的是什么?(谷粒、米饭、面碎……)
5.善良的小朋友想用马良的'神笔给小鸟画──(生:许多好吃的谷粒)(课件出示第二节诗)。这是小鸟会怎么样呢?
6.你真会体会,能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五、学习第三节
1、小树在阳光下快活地成长,小鸟吃饱了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而这个小女孩的朋友西西引读“西西只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2、西西为什么只坐在屋里?你能想象一下“没有一双好腿”给西西的生活带来多少不便、痛苦?
3、西西是不幸的。此时西西来到我们面前,你想对不幸的西西说些什么?
4、你们对西西的关心是发自内心的。是呀,西西最需要的是一双好腿,一个健康的身体。这个小朋友和我们一样,都读懂了西西的心。(出示第三节诗)齐读。
5、西西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福的,因为有许多善良的人在关心她。我们相信,不久,西西一定能站起来,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指名说)。
这时的西西是多么开心,我们也一样开心。让我们把真诚的祝福送给西西。
6、指名读——想读的站起来读。
六、学习第四节
1.这个小朋友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她不但给窗前的小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给树上的小鸟画了许多好吃的谷粒,还给西西画了一双好腿。这三个愿望是多么美好啊。把你喜欢的愿望背下来好吗?(学生自由背诵)
2.谁来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每个愿望请一个孩子)
3.她想怎样实现这些愿望?(靠神笔)读一下。
4.生活中真有这样的神笔吗?是呀,生活中没有那样的神笔,小女孩的愿望也不一定能实现,所以小女孩说──假如。但是小女孩和我们都有一样的爱心,这是最可贵的。(板书:爱心)
5.小女孩的愿望只有这三个吗?你从哪里读出来的?(感悟文末的省略号)
6、让我们齐读全文,一同来享受小女孩带给我们的美好愿望。
七、拓展想象
1.这个小女孩特别渴望有枝神笔,但却不是给自己画好玩的玩具,好看的衣服,而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见她是一个多么善良、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呀,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要用来画些什么?(小组讨论)出示句子: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笔,我要给()
2.指名说。
3.大家说得真好,假如我们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们也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现在你们把自己刚才说的接着诗的最后一小节写下来。
八、总结
1.结束语:我们不仅会写更要会做,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没有神笔我们一样可以帮助他们。
2、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们一颗颗金子般的爱心,去帮助别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们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06-13
化学教学设计方案09-27
教学设计方案(精选6篇)11-30
语文教学设计方案02-23
教学设计方案15篇06-13
教学设计方案(15篇)06-13
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5篇06-14
优秀教学设计方案优秀10-14
大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11-27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