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悔的边缘》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27 12:05:1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悔的边缘》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悔的边缘》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悔的边缘》教学设计

《悔的边缘》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识记并积累生字词,通过学习,了解小说的内容;

  2.把握故事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悬念、对比等手法在塑造情节、刻画人物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人与人之间真诚信任和乐于向善的情感。教学重点:了解作者,识记并积累生字词,通过学习,了解小说的内容;把握故事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理解悬念、对比等手法在塑造情节、刻画人物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悬念、对比等手法在塑造情节、刻画人物方面的作用。教学用具:ppt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情境导入

  大家看过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没有?(多媒体展示有关图片)这是一部反映家庭暴力的电视剧。此剧一播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甚至饰演男主人公的演员冯远征走到大街上,也不断有人朝他扔石了。不仅如此,此剧的篇名一时成为人们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句话,甚至在网上还引发了一场关于社会信任危机的争论。在如潮的人海中,我们到底要不要信任、帮助陌生人?难道陌生人都是坏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刘心武的一篇小小说《悔的边缘》,相信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二、多媒体展示课题和教学目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一位老人热情地为一位陌生的年轻人带路引发一系列碰撞的

  故事。)

  2.读第1----4自然,理清事情发生过程中小伙孑和老人行为或心理活动。

  明确:小伙从侧面撞问路又问别人表情复杂惊讶婉拒不让带路老人并不在意回答慨叹帮助热情带路理解体谅叮嘱

  3.叙述故事时运用了什么手法?

  (悬念、对比、伏笔)

  4.悬念的设置有什么作用?

  (使故事情节更能吸引人)

  四、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5.小伙在老人如此此信任的举动中产生了一种什么心理? (悔)

  6.老人知道钱包被小伙偷走后心理如何?

  (悔)

  7.两人都有过后悔的心理,他们各为什么后悔?

  (小伙良知示泯奉还钱包

  老人好心相助遭人偷窃)

  8.题目能否改为“悔”?和“悔的.边缘”有什么不同?

  (不能。“悔的边缘”不仅表现了“悔”,还表现了一种更为复杂的心理,它是两种不同思想的碰撞,在两种思想之间徘徊。)

  9.在短暂的徘徊后,两人的心理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不悔小伙继续偷窃报复社会

  老人助人无错多做好事)

  10.你怎么看待这两个人最终不悔的行为?

  (各抒已见)

  11.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感情态度吗?

  (人与人之间应真诚信任、乐于向善)

  12.老人和小伙子分别是什么样的人?(找出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句子,分析描写手法并说明作用)

  (老人:热心、善良、纯朴、高尚;小伙:堕落、卑劣、但又良心未泯)

  五、拓展延伸

  讨论:如果把文中主人公的行为也看作送礼,他送的是什么?他的礼送到了吗?

  (十二万分的善意)

  六、教师总结

  二千多年前的孔孟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曰:“仁者爱人”,孟子也提出“性善说”。我想,人与人之间如果能互相信任、以真诚感化他人,社会才能真正达到文明和谐。

《悔的边缘》教学设计2

  1教学目标

  1、把握故事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理解悬念、对比等手法在塑造情节、刻画人物方面的作用。

  3、树立人与人之间真诚信任和乐于向善的情感。

  2学情分析

  学生最喜爱的文体就是小说了,但很多学生的兴趣点仅仅是在故事情节上,而且对人物和主题理解认识得十分短浅,并未了解作家创作小说、塑造人物的目的,最终能通过作品认识社会人生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

  学生中有一小部分在课余时间阅读书籍较多,文学素养较高,他们对作品的感知力较强,注重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概括作品主题。绝大部分学生语文基础不好,阅读量小,预想通过学习,引导他们概括小说情节,尝试分析人物性格。

  3重点难点

  重点:

  1、把握故事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理解悬念、对比等手法在塑造情节、刻画人物方面的作用。

  难点:树立人与人之间真诚信任和乐于向善的情感。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悔的.边缘

  一、情境导入

  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和家长就告诫我们: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在如潮的人海中,我们到底要不要信任、帮助陌生人?难道陌生人都是坏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刘心武的一篇小小说《悔的边缘》,相信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活动2【讲授】悔的边缘

  二、作家作品

  刘心武,当代作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1942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50年后定居北京。曾当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主编。以短篇小说《班主任》成名,该作被视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作。

  三、检测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执拗()栅( )栏

  大厦()奢侈( )

  颀长()浓酽( )

  四、学习新课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年过的花甲的老人热情地为一位陌生的年轻人带路的故事。)

  研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读前四个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描写年轻人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并分析他为什么总是想摆脱这位老人。

  小伙子:从侧面撞问路又问别人

  表情复杂惊讶婉拒不让带路

  (2)画出描写老人动作、语言、心理的语句,并分析老人为什么非要给年轻人带路。

  老人:并不在意回答慨叹热情带路理解体谅叮嘱

  2、读第六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发现钱被偷后,老人是怎么想的?

  (2)通过反复考虑,最终老人决定怎么做?为什么?

  (3)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年轻人为什么会产生悔意?

  (2)通过一番思想斗争,年轻人悔过自新了吗?为什么?

  (3)年轻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欣赏本文的写作技巧。

  1、设置悬念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除了设置悬念,本文还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先从文中找出,然后分析其作用。

  5、探究主题:你认为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

  (树立人与人之间真诚信任和乐于向善的情感)

  五、比较探究

  回顾《麦琪的礼物》、《艺术品》两文,它们都是和礼物有关,如果把本文主人公的行为也看作送礼,他们的礼都送到了吗?请同学们比较阅读,完成下列句式。

  《麦琪的礼物》:麦琪送出了________

  《艺术品》:萨沙送出了________

  《悔的边缘》:老人送出了________

  (在比较探究中加深理解)

  六、教师小结

  我们的生活需要阳光,我们的心灵需要温暖。寒风中的一点关爱,会让我们感动一生;冷雨中的一声问候,会让我们铭记一世。对于别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陌生人。我们总是抱怨我们收获的阳光与温暖太少,却没有想过我们是否也付出了自己的心血与爱心。其实,只要我们付出一线光明,我们便会收获满天阳光;只要我们付出一片花瓣,我们总会收获一片花园。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付出一点爱,我们的世界就会变成美丽的人间。

  七、作业结合《麦琪的礼物》、《艺术品》两文写法,给《悔的边缘》加个出乎意料的结局。

  板书设计

  悔的边缘

  老人-------徘徊------年轻人

  呼吁信任、真诚、乐于向善

  活动3【练习】悔的边缘

  回顾《麦琪的礼物》、《艺术品》两文,它们都是和礼物有关,如果把本文主人公的行为也看作送礼,他们的礼都送到了吗?请同学们比较阅读,完成下列句式。

  《麦琪的礼物》:麦琪送出了________

  《艺术品》:萨沙送出了________

  《悔的边缘》:老人送出了________

  (在比较探究中加深理解)

《悔的边缘》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刘心武,学习本文生字词。

  2、 把握故事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 理解悬念、对比等手法在情节构思、人物刻画方面的作用。

  4、 树立人与人之间真诚信任和乐于向善的情感。

  教学重点:

  树立人与人之间真诚信任和乐于向善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悬念、对比等手法在情节构思、人物刻画方面的作用。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展示、辩论等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情境导入

  大家看过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没有?(多媒体展示有关图片)这是一部反映家庭暴力的电视剧。此剧一播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甚至饰演男主人公的演员冯远征走到大街上,也不断有人朝他扔石了。不仅如此,此剧的篇名一时成为人们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句话,甚至在网上还引发了一场关于社会信任危机的争论。在如潮的.人海中,我们到底要不要信任、帮助陌生人?难道陌生人都是坏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刘心武的一篇小小说《悔的边缘》,相信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二、多媒体展示课题和教学目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一位老人热情地为一位陌生的年轻人带路引发一系列碰撞的故事。)

  2、 读第1----4自然 ,理清事情发生过程中小伙孑和老人行为或心理活动。

  (小伙 从侧面撞 问路 又问别人 表情复杂惊讶 婉拒不让带路

  老人 并不在意 回答 慨叹帮助 热情带路理解 体谅叮嘱)

  3、 叙述故事时运用了什么手法?

  (悬念 、对比)

  4、 悬念的设置有什么作用?

  (使故事情节更能吸引人)

  四、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5、 小伙在老人如此此信任的举动中产生了一种什么心理?

  (悔)

  6、 老人知道钱包被小伙偷走后心理如何?

  (悔)

  7、 两人都有过后悔的心理,他们各为什么后悔?

  (小伙 良知示泯 奉还钱包

  老人 好心相助 遭人偷窃)

  8、 题目能否改为“悔”?和“悔的边缘”有什么不同?

  (不能。“悔的边 ”不仅表现了“悔”,还表现了一种更为复杂的心理,它是两种不同思想的碰撞,在两种思想之间徘徊。)

  9、 在短暂的徘徊后,两人的心理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不悔 小伙 继续偷窃 报复社会

  老人 助人无错 多做好事)

  10、 你怎么看待这两个人最终不悔的行为?

  (各抒已见)

  11、 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感情态度吗?

  (人与人之间应真诚信任、乐于向善)

  五、拓展延伸

  讨论:湖南岳阳火车站侯车室的治安岗亭旁,树立着这样一块警示牌:不要随意和陌生人说话。并在高音喇叭里广播,此举引起了不少旅客的强烈不满。你怎么看这一社会现象?

  六、教师总结

  二千多年前的孔孟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曰:“仁者爱人”,孟子也提出“性善说”。我想

  二、学习新课

  (一)情景导入: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害人之心是防不胜防的,尤其是那些心地善良者,常常被那些害人者伤害,面对此情此景,我们该丢弃善良呢,还是该以德抱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刘心武的一篇小小说《悔的边缘》,相信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二)多媒体展示课题和教学目标

  (请一位学生朗读教学目标)

  (三)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四)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1、第一组学生展示导学案中的三个问题,并组织学生补充。

  (1)简介作者刘心武

  (2)整理文中的生字词

  (3)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一句话概括)?

  2、第二组学生展示导学案中的第四个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

  (4) 课文(1——4)段的一些描写已经为我们暗示了年轻人的窃贼身份,请找出一两处加以分析,并想一想这些暗示在情节构思上有何作用?

  3、第三组学生展示导学案中的第五个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

  (5)在给年轻人引路的过程中,老人为什么始终没有意识到年轻人是个窃贼?知道钱包被偷,老人还不由自主地为年轻人排解,还想继续用十二分的善意去帮助陌生人,这个老人是不是很傻?

  4、第四组学生展示导学案中的第六个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

  (6)文章的题目能否改为 “悔”,为什么?

  (五)总结归纳

  多媒体出示板书设计

  三、拓展延伸:

  (一)组织辩论

  1、多媒体出示材料

  湖南岳阳火车站侯车室的治安岗亭旁,树立着这样一块警示牌: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并在高音喇叭里广播,此举引起了不少旅客的强烈不满。我们到底该不该和陌生人说话?

  对此问题,五六、七八小组的同学为我们准备了一场辩论会,现在我们来听听他们的精彩陈辞。

  2、组织辩论

  正方观点:不应该和陌生人说话

  反方观点:应该和陌生人说话

  3、教师小结

  (二)仿句练习

  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谈谈你对新人的认识

  例句:信任是清澈的甘泉,可以给人带来清凉的慰藉。

  仿句:信任是( ),可以( )。

  四、配乐诗朗诵《让世界充满爱》

【《悔的边缘》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九年级语文《悔的边缘》教案03-26

九年级语文上册《悔的边缘》教案04-24

初三上册语文《悔的边缘》教案两篇08-11

初二语文《永久的悔》公开课教学设计03-31

边缘的近义词12-21

边缘散文04-09

边缘的作文05-26

边缘怎么造句03-31

人在边缘散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