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忌讽齐王纳谏语文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2022邹忌讽齐王纳谏语文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2邹忌讽齐王纳谏语文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2邹忌讽齐王纳谏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归纳重点实词的词义、词类活用和句式。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教法设想
设计一条明确的朗读思路,以读代讲,以读代解,以读代译。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
二、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读准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字音。学生通过初读,筛选出自己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借助工具书查明后再读一遍。易读错的字有:
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guān)窥(kuī)镜
期(jī)年朝(cháo)于齐间(jiàn)进
(二)再读课文,读清句读。
让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理解字义、词义、句意,在此基础上读出语句的停顿。可让一学生读,让其他学生听他哪些句子读错了,然后一起纠正。
如:
1、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修/八尺有余(√)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王之蔽/甚矣!(√)王之/蔽甚矣!(×)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三、三读课文,品味赏析。
学习文言文不能仅停留于浅层次的字、词、句的理解上,还要进一步品味语言的感情、韵味,分析人物形象,赏析行文技巧,领悟所含哲理。
本文可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品味赏析:
1、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
明确: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明确: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易毋庸置疑。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感情色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可让三位同学分角色表演。)
3、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明确: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
4、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正如《古文观止》编者评价:“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5、讽谏的结果如何?
明确: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尔“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四、归纳整理:
(一)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
(二)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国君旁边的近臣)
3、邹忌讽齐王纳谏。(委婉劝说)
4、能谤讥于市朝(公开指出)
(三)句式
1、忌不自信(宾语前置)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4、王之蔽甚矣(被动句)
(四)实词见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
联想
妻私我→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语文的常见教学方法
(一)朗读
1. 朗读的概念
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
2. 朗读的功能
(1) 有助于小学生感知和积累语言知识。
(2) 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吸收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3) 有助于小学生习得和积淀语感。
(4) 朗读训练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3. 朗读训练的基本要求
朗读要求语音和语调的规范化。语音包括读音正确、停顿恰当、音质自然、音量适中;语调包括高低适度、强弱适中、快慢适宜。具体要求有: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读,语言流畅、感情充沛、节奏鲜明等。
4. 朗读训练的常用方式
(1) 教师范读。示范胜过讲解,这是最好的`指导方式。
(2) 学生单读。带有考查性或学生示范性,这是最好的训练方式。
(3) 学生齐读。适用于诗歌等音韵感和节奏感较强的作品。
(4) 学生分角色读。适用于戏剧等人物个性鲜明的作品。
在引导学生正确朗读的同时,还要注意纠正那些不正确的朗读方法,如唱读、念经式读、演戏式读等。朗读训练应突出停顿、重音、语调、节奏等四个方面。
(二)背诵
1. 背诵的功能
(1) 可以积累知识。
(2) 不仅可以陶情冶志,还能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 可以提高记忆力。
(4) 背诵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 背诵还能激活学生思维,开发智力。
2. 指导背诵的方法
(1)大声诵读
这是指导背诵的最基本方法,就是把理解和诵读结合起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声诵读,每篇连续诵读五遍以上,随着诵读遍数的增加会逐渐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个方法,尤其对于那些背诵准确度不高的学生而言,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2) 抓住关键词语
所谓关键词语,一是指需要背诵的文句、语段的领头字词;二是紧紧抓住容易联想背诵内容支撑点的关键性动词。
(3) 利用课文画面
如果文章画面感强,以画面形象来辅助记忆是一种良好的方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依此背诵,不仅有利于对诗文意思的理解,也有助于记忆。
(4) 遵循写作顺序
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按照写作顺序来梳理文章的思路,寻找利于背诵的策略也是常见的背诵方法。
(5) 整、分、联背诵法
是指整体背诵法、分段背诵法与联合背诵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用途,并有一定的联系。一般而言,整、分、联背诵法要求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然后对每个语段进行分别背诵,将每个段落背熟记牢,然后再将所有的段落联合起来进行记忆。对于较长篇幅的古诗文背诵篇目,这种方法是切实、有效而便捷的。
(6) 限时强制记忆
这是强制记忆法之一,要求在规定的某个时间段内完成对某些内容的快速记忆。用这种方法配合适当的检查就会强化背诵的效果。
(三)听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听写是检查学生知识,巩固记忆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以下功能:
1. 能而向全体学生,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体作用。听写时人人参与、相互之间无干扰的公平竞争性语文实践,
能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
2. 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就是在视听觉下不假思索地从感知语言文字到立刻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的能力。听写训练一方面要凭借语音感知唤起对相应字词的识记,另一方面又需迅速地将音、义转化成形、义并作出输出反应。这样,在训练中可以不断强化学生的语感。
3. 听写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有效的听写训练,必须以学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耳、脑、手并用的协调运转能力为基础。即听即写的听写比之抄写、默写有更严格的智力品质要求。它可以培养并促进学生快捷的反应力,有助于学生注意力、记忆力等智力品质的开发与提高。
4. 听写能全面检验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四)默写
背熟文章之后,便是保证记忆的正确率,所以一定要重视默写。把背诵与默写结合起来,根据知识遗忘的特点,把背诵记忆性内容进行分散识记、反复记忆,使所背的内容在头脑中得以保持、巩固下来;同时又改变了只背不写的做法,不仅避免写错别字,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语文教学方法有哪些
(一)阅读法(朗读、默读、背诵)
(二)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评、讲演、复述、讲读、讲练、说书法);
(三)对话法(问答、谈话、讨论、辩论)
(四)实践法(观察、调查、访谈、参观、实验、考察、考证、游戏、交往、旅游、实习、见习、练习、作业等)
(五)电教法(照相机、幻灯机、投影机、录音机、广播、电视、电影、录相机、语音实验实、电脑、网络、多媒体)
(六)研究法(问题—解决式;课题—探究式;实验—论证式)
(七)自学法(自学—辅导式)(卢仲衡、魏书生)
(八)其他教育教学(此文来自)的方法举隅:
1、语感教学法(洪镇涛、王尚文)
2、思路教学法
3、情感教学法(于漪)
4、案例教学法(根舍因、克拉夫基)
5、点拨教学法(蔡澄清)
2022邹忌讽齐王纳谏语文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注解,自行翻译课文,提高学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上网查阅专题性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编剧本,自行导演的能力。
4、帮助学生体味本文劝谏的语言艺术,分析人物性格及学会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悟出一定的道理的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准备课
一、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句读,确定学习目标,围绕学习目标分解学习任务。
二、任务分解,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组成学习小组。
(1)文学常识专项组
(2)课文翻译及重点字词解释组
(3)剧本改编和表演组
(4)人物形象及对劝谏艺术分析组
三、学生上网及查阅图书,编写剧本和演练。
第二课时:展示学习成果,交流探究。
一、文学常识专项组
该组学生向同学介绍《战国策》及邹忌和齐威王后,老师作适当的.补充。
二、课文翻译及重点字词解释组
该组学生合作以段为单位,一人读一人翻译。老师补充:
(1)对“讽”“谏”“刺”“谤”用比较分析。
(2)词类活用:“服”“私”“美”等作分析。
(3)对实词的注释:“孰”“私”“间”“期”“信”“进”“方”“窥”等。
(4)特殊句式:选择句“吾孰与徐公美”。省略句“与坐谈”。宾语前置句:“忌不自信”
三、剧本改编和表演组
该组学生上台把第一课时排练的节目呈现给同学们,穿越了时空,把人物内心世界惟妙惟肖的表现出来。
四、人物形象及对劝谏艺术分析组
(1)对剧本改编和表演组的节目作点评:如趣味性,灵活性,生动性,创新性等。老师要肯定学生的同时也作分析。
(2)对劝谏艺术分析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邹忌与妻、妄、客对话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②妻、妄、客是怎样回答的?
③邹忌从比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④文章写邹忌与徐公比美及自省的目的何在?
⑤这里运用什么样的说理手法?有什么好处?
⑥标题是“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是讽齐王,为什么还要写齐王纳谏后的结果?
2022邹忌讽齐王纳谏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认识齐威王纳谏除蔽的积极意义;
2.了解讽谏(讽喻)的方法;
3.学习对话技巧和详略安排;
4.掌握文学常识和文言知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型设计
自学辅导法
教学过程
一、自学定向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给领导提意见,古往今来,都要冒很大的风险。历史上偏偏就有人不但屡次给领导提了意见,而且屡次被领导赏识,建议得以实施,又产生了奇效,其人其事也在历史上传为美谈。邹忌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战国时齐国的谋臣,曾万事恒公、威王、宣王三朝,多谋善谏。一次,威王弹琴,邹忌进门就说琴弹得好。威王认为他未仔细听,是在说谎。邹忌说,琴声宽和像君主,清廉像章宰辅,舒缓像政令,谐调畅适像四时。威王听了,知道他在说治理国家的道理,极为赞赏,就拜他为相。课文所讲的是在这之后的另一个故事。(板书课题)
二、自读查疑
1.运用工具书,默读课文,疏通文意;
2.齐读课文,然后复述大意,概括文章思想;
3.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三、讨论释疑:
1.齐读段一:"比美"离题否?有何作用?
《古文观止》有评语:"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勘察,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诌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评得好。
2.段一中的`"三问三答"写法上有何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了人物间的什么关系)?
提示:内容都是说邹忌的美,语言只有一两个字变化,却反映了对话人物间的关系亲疏远近的不同。
(板书:妻→私:偏爱赞扬
妾→畏:卑微喂怯
客→有求:逢迎敷衍)
3、(齐读段二)私事、国事有何相通?何以能以喻讽谏?
4.(齐读段三、四)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威王确实受了蒙蔽?(讽谏是在比美中偶有所悟而为之的吗?何以见得?)
延伸迁移
(齐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王之蔽甚矣"一句,为何点到了却不深说? 提示:善揣摩国君的心理。对于聪明有为的国君,不要说多余的话。
2.一"善"、一"朝",省略了哪些内容? 提示:哪些意见,如何来朝。
3.这个故事于今有何积极意义? 提示:自知之明、直言劝谏、发扬民主、倾听民声等等。
4.如何看待《战国策》?
提示:由于《占国策》主要是记载战国时代策士们的言行的,某些地方便夸大了策士的作用。
2022邹忌讽齐王纳谏语文教学设计4
一、教材分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第六单元古文单元,以先秦历史散文为主,阅读这类文章,可以了解古人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感受他们的智慧与胆识。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联系学过的文言文,对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梳理和区分,养成自觉阅读、及时归纳整理的习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同时,在反复朗读中,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叙事为主的文言文的朗读技巧。并且体会历史散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充分感受这类作品的艺术魅力。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文章构思巧妙,剪裁得当,语言精炼,读来生动有趣又耐人深思。而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深入浅出,委婉劝谏的方式又是极其巧妙,能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二、学情分析:
. 初三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篇文章语言浅易,部分重点文言字词曾学过,课文注释也较详细,学生对文章大意的理解不是很难。设计导学案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更注重对学习文言文词的方法予以点拨。
文言文的学习要以诵读为基础,课堂设计三遍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人物的语气及感情,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初中大多数学生还没有认识到语言技巧的重要性,所以为了加深对这一点的认识,设计了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巧说”的作用与技巧。
三、设计理念与思路
本课教学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创
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指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上学生积极谈论、交流、展示,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全面成长。
四、鉴于以上所分析的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学生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诵读,理清文意,体会文章语言朴实又生动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提高自学能力。
2、朗读, 互动探究,体会文章构思巧妙、详略得当、语言精练的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分析邹忌劝谏的语言技巧,启发学生体会委婉劝说的好处,学习这种语言技巧。
2、认识纳谏除蔽的`重要意义,懂得人要从善如流的道理。
五、完成以上教学目标,计划使用两课时
1、第一课时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学生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分析邹忌劝谏的语言技巧,启发学生体会委婉劝说的好处,学习这种语言技巧。
(3)、朗读中通过重读、停顿及语调变化突出叙事重点。
2、第二课时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纳谏除蔽的重要意义。
(2)、体会文章结构精巧、剪裁巧妙、详略得当的特点。
(3)、深入探究作品内涵,养成阅读中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好习惯。
下面我着重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六、为了很好地落实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将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1、诵读法:文言文的教学,诵读极为重要。本节课将通过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分析人物,体会情感,品味语言。
2、自主学习法、质疑法:引导学生自读,进行探究式学习。要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所以,本课教学的基本方式就是以学生自读为主,以教师点拨为辅。
3、比较阅读法:点拨,主要是抓住劝谏和讽喻手法来启发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使他们认识到“巧说”的作用,学习到“巧说”的技巧。
七、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导学案,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注音,解释字词,疏通文意。
(设计意图:设计导学案是为了使学生有更扎实的语言积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习惯。)
2、课堂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是一个动荡剧变的时代,谋臣策士是这个时代的宠儿,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智谋与才识登堂入室,出谋划策、巧思妙喻、奔走游说,影响着各国的盛衰及历史的走向。
感谢那些史学家们,为我们记述了那些精彩的历史故事,展现出那些智者的精神风貌,也给予了我们丰富的人生智慧。今天就通过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来领略一下一位忠臣智士的智慧。
(设计意图:学生曾经学习过《唐雎不如使命》,因而对战国及《战国策》已有了解,老师的激情导入意在唤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回忆,使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亲切感,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同时也明确了学习的重点。)
(二)品读分析第一部分:
一读——学生朗读课文,正确流畅。
1、学生活动:把握字音、停顿、整体感知内容大意。
结合导学案,扫清字词障碍
2、老师活动: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文言词句积累及答题方法。
(设计意图:文言文学习要“文言并重”,所以,这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学生课前完成了导学案,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而课堂上的文言词语教学中我针对初三学生的需要,更侧重于对答题技巧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读——理解文意。
学生活动:老师、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分析人物说话时的不同语气及感情。
1、文章第一自然段写邹忌与徐公 ,妻、妾、客都肯定了邹忌比徐公美,但他们说话的语气明显不同,试着分析他们的语气及从中表现出的不同的感情。
2、老师活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画出“三问”及“三答”,读一读,将看似相仿的句子读出不同,突出叙事的重点来。
三问:“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
学生朗读体会,讨论分析,老师点拨:人称变化体现出他问妻应该读得亲切自然,问妾则是简洁中透出了威严,问客语气平缓,显得生疏谨慎。
三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妻:十分肯定,赞美——私(偏爱)“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是“偏爱”之情,所以,重在强调“你”,且不加思考,非常肯定。
妾:肯定,顺从——畏(畏怯)“徐公何能及君也”妾处于畏惧心理,不需要思考,急于表明态度,所以重读突出观点的“何能”。
客:平淡,敷衍——求(逢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很平淡,没有特别重的音,均速。
老师总结:从文字上看,语言很相近,但读出来就有了不同的情感,突出了叙事的重点,读出的“私”“畏”“求”的不同情感,下文邹忌的悟就很自然了,可谓水到渠成。
(设计意图:这部分要突出诵读。文言文的教学,诵读极为重要。妻、妾、客的回答,虽然都是赞扬,但语气明显不同,体现出他们不同的情感,也彰显出作品语言的魅力。因此,要通过诵读,揣摩字句,比较、分析,通晓文意,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三读——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品味本文语言描写的技巧之高。
三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体会语言特色。
老师总结:这样的语言极简洁、朴实,却能切中要害,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特点,可谓“简而不陋”。
(设计意图:这一次的读,是对上面分析、指导效果的一个反馈,也使学生在“看出门道”之后有一个加深理解与体会的过程。)
(三)阅读第二部分
1、老师活动:用问题导学,这只是邹忌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它何以载入史册?
学生活动:自主探究,具体分析邹忌的劝谏技巧。
类比,以切身经历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深入浅出,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学生朗读,体会与叙事的文字读法的不同,“叙”看似平和却要读出起伏,“议”则重在读出排比句的气势来。
2、补充历史上谏臣的故事,体会委婉劝说的好处。
保护自己,并能使对方愉快地接受意见,达到劝谏的目的。
3、老师活动:补充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委婉劝说的技巧。
学生活动:比较阅读,分析总结委婉劝说的技巧。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及时创设问题情境,补充比较阅读的资料,把预设性问题和生成性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不仅要认识到“委婉规劝”的好处,更要学习“委婉劝说”的技巧。)
(四)课堂回顾: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从文言词汇、课文内容、劝说方法等方面进行回顾。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习中主动思考、及时总结的好习惯。)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一二段,预习第三段。
2、查找资料,补充一个古人成功劝谏的小故事,并将它拟成一道文言文阅读题。
(设计意图:因为是初三学生,所以设计中不仅考虑要拓展学生的阅读量,而且要培养学生研究试题,把握学习重点的意识。)
八、板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比美 : —— 三问、三答 —— 三思
悟理:直言不易
【邹忌讽齐王纳谏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01-24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06-24
《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教学设计02-21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荐)08-22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典故01-09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15篇06-25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15篇)06-25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赏析06-10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要点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