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集锦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
2、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3、认识11个生字。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
教学难点:
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意大利有一座水城市威尼斯,在我国云南也有一座高原水城,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我们东方的威尼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丽江,去领略一下那里独特的风光(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看看丽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多读几遍)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形式自学,既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以人为本,给学生以自主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又引发了学生交流的愿望。]
2.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根据理解回答问题)
用一句话概括地说说,你读这段的感受。(板书:神奇而美丽)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默读课文思考:
好一个丽江城!真不愧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围绕着神奇而美丽,那么作者重点带我们游览了那两个景点呢?
板书:地点
谁能用书上的句子把这些景点连起来说说?
那么下面我们就随同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古城!欣赏那千年古城的神韵!
2..自读自悟。
学习课文3、4自然段
(1)请同学默读3、4自然段,拿出笔来,边读边把把体现丽江神奇而美丽的句段画出来。一会谈谈你的理解!(学生默读思考)
[默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手段,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指名谈理解并练习朗读。(出示课件)
(3)为什么说是高原姑苏图景?这幅图景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结合你的想象还有图 上,你能不能谈谈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出示图片:江南苏州图和云南丽江图让学生边对比边谈感受)。
(4.)出示配乐图片,引导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
[借助一些图片资料,能够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丽江古城的布局特点和奇特风貌。]
(5.)带着赞赏的感情读。
学习课文5自然段
(1)走出古城,不远处就是玉龙雪山,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雪山的美景吧!(出示图片)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第五自然段(自由读)把你读懂的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2)汇报交流,深入体会。
[边汇报边交流也是一种读书的`好方法]
(3)读这一段时应该饱含着怎样的情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齐读)
(4)集体交流,评读。你认为他哪儿读得好,为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生情感外显的特殊形式。学生不但读得有滋有味,更可贵的是能真切地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语言、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学习第六自然段
(1) 除了古城和玉龙雪山,丽江还有很多迷人的景色,下面请同学们齐读第六自然段!
(2) 同学们,除了书上所说的,你还知道丽江有那些迷人的风光,把你课下搜集到地说一说?(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3)除了这些丽江还有很多迷人的景色,(板书:……)希望你们课下再查找一下资料,你会对丽江了解得更多!
学习最后一段
(1)同学们前面我们欣赏了阳光下的丽江古城,那月下的古城究竟是怎样一幅画面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想月色中的古城给你什么样感觉?(出示课件)
(2)指名说并有感情的朗读(配乐),体会作者的情感。
[用配乐朗读来体会文中之情,让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总结全文,深化体会
同学们今天作者带我们游览了,丽江古城和玉龙雪山,此时此刻,你想不想用自己的话来赞美一下丽江?(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谈感受,既使学生感情积蓄到一定程度得到及时宣泄,也是加强理解,内化情感,升华情感的手段。】
(教师小结)听到同学们的赞美,让我想起了郭沫若赞美丽江的一首对联:春风杨柳千万条,风景这边独好!飞起玉龙千百万,江山如此多娇!希望同学们将来有机会也亲自去领略一下丽江那神奇而美丽的景观!(板书:括号)
五、布置作业
如果让你给丽江做宣传,你将怎样写广告词么?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
板书:
丽江古城
走进丽江 神奇而美丽
玉龙雪山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2
目标: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1个生字,主动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能力: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激励学生从小为人大度,常抱有处处为别人着想的思想。
重、难点:体会小人鱼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杀王子的品质。
教法:读中感悟
教具:搜集安徒生童话书籍
流程:
一、读题质疑,导入新课,汇报资料。
二、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三、自主阅读,体会。
1、读课文介绍小人鱼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承受了那些痛苦?
2、最后她 成功了吗?
3、这个故事的结局让你感悟到了什么?
四、积累内化:
1、根据小人鱼故事写一篇读后感。
2、自读课文中的相关文章。
五、作业: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六、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安徒生的故事,谈谈感受。
板书设计:
小人鱼憧憬人间——序幕
小人鱼救了王子 爱上王子——开端
海的女儿 小人鱼忍痛变成人形——发展
小人鱼爱情失败 没有加害王子——高潮
小人鱼化成泡沫——结局
小人鱼牺牲了自己——尾声
丹柯的故事
时间:
教学内容:丹柯的故事
目标: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力:认识2个生字,主动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情感:感受丹柯为了拯救大家而牺牲自己的爱心的高贵品质。
重、难点:对人物的思想品质的理解。
教法:读中感悟,自读自悟。学法:自主探究。
教具:资料
流程:
一、谈话引入,读读交流
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丹柯的一件什么事?
二、自读体会:
1、丹柯为拯救族人掏出自己火热的心照亮黑暗的举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找出课文中描写丹柯与族人走出黑暗时时的.语言、外貌、神情的句子,体会到了什么?
3、在族人不信任丹柯的时候,丹柯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有什么感想?
三、总结课文:引导学生交流,从生活中的那些人物的品质令我们感动?
四、积累内化:认识课文中的2个生字,自选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五、实践活动:
课外搜集一些为人类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故事读一读。
在网上看有关电影。
六:作业:练习册相关的题任选三道。
板书:
丹柯的族人被赶到条件恶劣的林子深处
丹柯的故事
丹柯为了救族人用心照明黑暗走出绝境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3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2.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教学准备:搜集天山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跟随叶圣陶先生到金华的双龙洞走了一转,今节课,我们将来到西部,新疆的天山。
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度语。用波浪线划出今节课的学习内容。
2、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结构,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在文中找出有关地点变换的句子,用“——”划出来。
3、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二、新授
(一)、第1自然段总写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 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读了后,你觉得天山怎么样?
3、指名读。
师: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师:雪峰、雪水和溪流有什么特点呢?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把这些景物描写出来的?
师:你们觉得哪些比喻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划出比喻句。
师出示比喻句。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指句读,齐读。
师:的确,生动形象的比喻能把所见的景物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有亲临其境的感觉。除了比喻,这一段话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去欣赏?
(三)、这篇课文其余各段中都有很多写得生动的地方值得我们探究。现在小组合作探究。等一下与大家交流。(出示学习方法,1、作者在第3、4自然段中主要写了哪些景物?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3、划出好词好句。
1、作者在第3自然段中主要写了哪些景物?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你觉得这里的天山又怎样?
师:作者怎样把景物写具体的?(比喻)
2、作者在第4自然段中主要写了哪些景物?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3、天山的水给天山增添了无限生机,树是那么的密,花是那样的绵延,要是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七月天山的特点,你会用哪个字呢?(美)所以作者不由得发出赞叹?
1、这句话是什么句?怎样改成陈述句?这句话强调节了什么。
(四)、概括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
三、总结写作方法:这单元里我们跟随作者们来到了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白银一般的----洞庭湖,风景旧曾谙的---江南,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有着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声异的石钟乳和石笋的-----双龙洞,有着奇异风光的——天山,我们发现,我们的祖国可真是----美!”有空跟爸爸、妈妈一起去畅游大自然,并学课文的作者把看到的景物写来。要注意:⑴ 讲究写景的顺序。 ⑵ 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腻的描写。(3)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
四、作业:
1、填空。
2、请把你喜欢的优美语句找出来,并抄写在摘抄部上。
板书:
进入天山:雪峰、雪水、溪流
七月的天山 再往里走:密林
走进天山深处:野花
教学反思: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写景记叙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课文的写作思路是: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围绕“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抓住景物的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用优美的语言表情达意的”进行自主研读和交流。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了词汇的丰富,风景的优美和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讲课时,我着重引导学生欣赏句子“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要求学生合理运用比喻、排比的句式对身边熟悉的景物进行仿写练笔。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从小就爱鸟,爱看(),爱听()。
2、指名说“公冶长”的故事。
二、学习第一、二段
1、引述: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
2、小组讨论:
(1)说说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从文中哪些句子还可以看出作者爱鸟,爱听鸟语和想听懂鸟语?
(3)你能读出小作者的这种感情吗?
3、我是想得到“大肥羊”吗?
交流:谈谈心、聊聊天、结为好友、听……趣事。
三、学习第三、四段
过渡:于是,小作者便经常试探着和鸟儿接近,跟它们交谈,那么作者又从鸟语中听懂了些什么呢?
1、学生自由朗读第四~七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小组学习目标:
(1)选择小作者和一种鸟对话的内容进行学习。(可分为:a、布谷鸟b、喜鹊c、其他许多鸟三组进行)
(2)通过具体的语言体会小作者对这种鸟的喜爱。
(3)说说从这种鸟的语言中小作者悟到了什么?对你有什么些的启发?
(4)练读本小组选学的段落,读出感情。
3、小组学习,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们最感兴趣的是谁的鸟语呢?
4、出示布谷鸟图片,播放声音。大家听,看看布谷鸟究竟在说些什么呢?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1)学生自读
(2)学生同桌交流
(3)师生交流
理解“分明”(你能给它换一个词语吗?确确实实、的确(学生齐读这一句)
还听懂了什么?
同学们看,在布谷鸟的语言中,作者听懂了这么多,老师都想和它对话了。老师和电脑合作对读。
指导朗读。同座练习,交流。
出示:“当()时,布谷鸟又在亲切地啼叫,它说:()。
交流。
出示第五自然段,交流我和布谷鸟说话后的感受。
作者和布谷鸟儿对话,有趣极了,读下面的课文。(学生齐读)
5、喜鹊的语言作者听懂了吗?请一位学生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吗?”
(3)同学们。生活中有哪些喜事呢?
学生说:中彩票、生宝宝、结婚、过节得到压岁钱等等
同学们你们的喜事可真多,你们愿意做一只喜鹊来报喜吗?请一位学生读“喳喳喳喳”
有什么喜事吗?(神州飞空,五一劳动节到了过年了,生日快乐,新年驾到,生孩子了,)
生活中的喜事可真多啊,自己报喜
引述:喜鹊……,所以作者说,请学生读下去,虽然它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但……
6、在与布谷鸟、喜鹊的交谈中,老师还懂得了很多鸟类的'语言,还听懂了什么鸟的语言?
(1)师生交流
(2)老师领读课文的第十一自然段。同学们,此时此刻,作者已经成为鸟儿的知音,你们想成为鸟儿的知音吗?我们也来与鸟儿对话,做做猜想……
(3)听鸟的叫声。(知道的学生说,不知道的老师说)用多媒体的设备出示图片,点击后图片放大,并出现声音。
还想听一听吗?还想听谁的歌声?它在说什么呢?
师生交流
还想听谁的?它在说些什么呢?大家来猜想一下。
师生交流(生;多么美丽的早晨啊)
还想听什么?它在说什么?(啄木鸟)(抓虫子)
7、作者更是鸟儿的知音,他还从鸟儿的身上得到了启示。出示:从……
(1)这段文字写得非常整齐,我们一起来读读看
(2)指名读
(3)读得非常认真,但是感情上……
(4)指名读,齐读。
(5)试背,指名背,指导背诵,齐背。
8、同学们作者在和鸟儿接近、交谈的过程中,鸟语不但好听,还能给我们带来启示,因此,他深切地感受到: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
(1)自己读,你觉得应该怎么样读就怎样读。
(2)指名读
(3)指导朗读“的确”“好朋友”。
(4)冰心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投影出示)
(5)齐读。
(6)刚才我们跟着读者听鸟语、对话鸟语……看看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
(7)放配乐散文视频《鸟语盈耳》。
三、总结、作业。
谈话:这么美的课文,老师发现大家都爱上鸟了,老师这里还有两个小练笔:
(1)听鸟语谈感想,找一种鸟,听听鸟鸣,谈谈自己的感受
(2)围绕“爱鸟周”的活动,写一封爱鸟护鸟的倡议书,或者招贴画,来呼吁大家一起保护鸟。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品读感悟、想象画面,了解东北大森林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4、联系上下文,理解“冒、抽出、封、浸”等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贴切。
5、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对比《颐和园》一文的写法,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冒、抽出、封、浸”等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贴切。
教学难点: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法、合作探究法、朗读理解法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游览了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去一个新的自然风景区:东北大森林。(大屏幕出示大森林的配乐图片)东北大森林不但森林覆盖面积大,而且在森林中繁衍生息着400余种珍禽异兽,1000余种野生植物,是我国的一个巨大的宝库。今天,让我们去走进东北大森林,看看那里的动物和植物们吧!
二、欣赏大森林的美景。
(出示课件中的“课文初读”,让学生边听边欣赏画面。)
三、朗读课文。
1、大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指名逐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随时纠正错误。
四、学习生字生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自己解决不了的询问同桌或查工具书。
2、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学完后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3、检查学习效果。(出示生字课件)
五、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浏览课文,思考: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把东北大森林比作什么?
问题引导:1、这句话在哪一段?(齐读第一段)
2、你从这段中读出了作者对大森林什么样的感情?
3、你从哪几个词看出来?(相机点拨“沉浸”、“奇妙”的意思。)
六、总结:
东北大森林是奇妙的海洋,它奇妙在哪里呢?为什么会让人沉浸其中?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第二课时
一、(出示课件)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作者把东北大森林比作奇妙的海洋。。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品读四季的东北大森林各是一个怎样奇妙的海洋。我们先去看看冬季的东北大森林。(切换到冬季的画面。)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欣赏画面。
2、全班交流:冬天的大森林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3、提出要求:这段中有没有你喜欢的句子或词语?勾画出来,和同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生默读交流)
4、全班交流,师相机点拨“飞舞”的妙处和比喻句的作用。
5、课件出示:冬天的大森林是的海洋。(要求学生自由发言补充句子)
6、齐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冬天的大森林的奇妙。
三、学生自主学习,品读其它三段。
1、导语:冬天的大森林是如此奇妙,你还喜欢其它三个季节中哪个季节的大森林呢?带着你的喜欢,去读一读你喜欢的'季节吧。(生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要求学生默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思考大屏幕上的问题:
(1)这个季节的大森林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2)这段中有没有你喜欢的句子或词语?勾画出来,和同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全班交流阅读感受,师相机点拨“冒、抽出、封、浸”等词语的意思。
4、课件出示:春天的大森林是的海洋。
夏天的大森林是的海洋。
秋天的大森林是的海洋。
(要求学生自由发言补充以上三个句子。)
四、再次整体感知
刚才我们随着作者走过大森林奇妙的四季,让我们再欣赏一下这美丽的大森林吧。(播放课件)
五、总结
从东北的大森林回来,你觉得大森林美吗?但它只是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冰山一角。我们祖国还有更多美丽的地方需要大家用科学知识去发现、去探索。
六、布置作业
1、试着背诵课文
2、观察春天的田野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再次整体感知课文。
1、上节课我们去东北大森林看了看,你觉得东北大森林像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浏览课文,思考:本文是什么结构?
3、问题: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东北大森林的?
三、写作指导
1、回顾《颐和园》的写作顺序。(出示课件)
2、本文的写作顺序和《颐和园》一样吗?如果这篇课文和《颐和园》的写作顺序一样会怎么样?(学生讨论交流)
3、学生发言,师总结点拨:写景的文章采用什么写作顺序是由景物本身决定的。
4、大声朗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在这段中,作者都是从哪些角度观察景物的?
5、学生发言,师总结点拨:⑴观察景物要多角度观察。⑵要抓住景物特点来写。
四、说一说,写一写
1、春天到了,田野里发生了哪些变化?在田野里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把你的所看、所听、所闻、所想,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吧。让他听听你观察得细致不细致,想象丰富不丰富。
2、把你刚才所说的写下来吧。
3、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作品?(生朗读习作)
五、总结
学完这篇课文,你收获大不大?你收获了什么?和大家分享一下。(生发言)看来大家的收获真不小。徐霞客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长见识,还得多读书,多出去走走。愿大家都能成为有学问的人。
板书设计:
17、东北大森林
冬天——树上白雪—熊————松鼠
春天——到处开花———蜜蜂—黑熊————小鹿————蚂蚁
夏天——浓雾弥漫—小鸟
秋天——松柏————山果————松鼠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6
(自设话题)
教学目标
1.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快乐,能进一步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愿意将秋天中自己觉得最快乐、印象最深的事讲给大家听,在讲述中培养表达、倾听和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设计理念
本设计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注重多向互动,提高交际实效;注重习惯培养,提高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走进自然,回忆过去的生活,感受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为课上的交际作准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凭借课本插图,引入交际话题
1.课件出示课本插图,学生读图,说说画面所展现的内容,知道这节课要说的是秋天的事情。
2.讲一讲家乡的秋天、印象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从画面的内容说开去。
3.师谈话:同学们说得真好!是的,秋天是个五彩斑斓的季节,它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带来丰收的喜悦,带来无尽的快乐。在这美好的金秋季节,让我们一起来讲述秋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好吗?(板书交际话题:秋天的快乐)
[设计意图:教学伊始,凭借教材中的插图,让学生说画面内容,交流家乡的秋天、印象中的秋天,把学生带入具体的交际情境。]
二、播放活动情景,明确交际重点
师过渡:同学们请看录像片段,回忆一下当时的情况,说说让你感受到快乐的是什么?
1.情境一:班级学生秋游情景(课件播放录像片段)
学生观看录像片段后,师生互动示例:
师:同学们,看了刚才的秋游录像片段,你想到了些什么?
生:我想到了秋游那一天,我看到了美丽的枫叶,它们有黄色的、红色的,在那郁郁葱葱的松林中显得十分耀眼。我还拣了几片枫叶,用它们来做书签。
师:很好!你不仅欣赏到秋天的美景,还享受到用枫叶做书签的乐趣。
生:看了录像,我想起了秋游时和林林同学一起采集野白菊花送给王老师的情景,王老师可高兴了。
师:王老师很高兴,为什么高兴能说一说吗?
生:王老师说野白菊花能明目清火,可以泡菊花茶喝。
生:……
2.情境二:学生到果园参观,和果农一起采摘果子(课件播放录像片段)
学生观看录像片段后,师生互动示例:
师:看了刚才的录像片段,你想说些什么?
生:果园里的果子种类很多,有火红的柿子,金黄的橘子……看着它们我可高兴啦!
师:看到丰收的果园很高兴,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生:从农民伯伯的笑容中,我感受到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农民的口袋里一定又多了不少钱。
生:看着录像,我不禁想起了那些可爱的果子,想起它们给我带来的快乐。
师:能说说哪些果子可爱在哪里吗?
生: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树梢多么惹人喜爱,水灵灵的葡萄像珍珠一样真好看,小石榴还张开嘴巴向我微笑呢!
师:你说得太棒了!是啊,看到丰收的景色怎能不高兴呢!
生:……
(在学生讲述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明确本次交际的重点在于把秋天的快乐说具体,老师的指导语言要流露出高兴的心情,以便为学生作出示范。)
[设计意图:选择播放学生自身参与过的、感兴趣的活动录像片段,师生互动,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本次交际的重点,为下一环节学生讲述秋天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作铺垫。]
三、回忆生活经历,说出秋天的快乐
师过渡:秋天里,让我们感到快乐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想想说说美好的秋天都给自己带来了哪些快乐的事情?
1.回忆生活说话题
(1)学生回忆过去的生活经历,回味秋天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指名说说自己所回忆的事情,激活学生的记忆表象。(在学生说话题时,老师要提示学生说清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事情,是做什么事情感受到的快乐,以触发学生的思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秋天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最大限度地拓展交际话题。]
师过渡:从刚才同学们说话题的发言中,老师发现同学们对秋天的了解还真不少,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认为能让人感到快乐的事情说给大家听。(课件出示讲述要求:要把秋天让人感到快乐的地方讲清楚,要说出自己的快乐,要让人听了受到感染。)
2.自主准备,自己说给自己听
在学生自主准备时,可提示学生先想一想自己要说哪几个方面,然后再说一说。
3.小组合作,说给组内的同学听
(1)学生分组。(学生的分组要注意不同地区学生的合理搭配,做到组内质异,组间质同。)
(2)学生小组互动交流,教师要参与到小组的交流中去,并依据交际要求作相应的指导,物色在班上交流的人选。
[设计意图:以上两个环节的教学,先是学生个体自主梳理、试说,让学生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再是小组合作、互动交流,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交际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交流、表达的范围。]
4.多向互动,让全班同学分享“我”的快乐
师过渡:刚才,同学们就自己所感受到的秋天的'快乐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从大家的表情中老师可以感受到你们的交流一定非常精彩,现在请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在班上交流,让我们一起分享秋天给大家带来的快乐。我们来比一比、评一评,看看谁的介绍最能吸引大家。
全班的交流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发言代表的代表性。如农村的、城镇的、山区的、平原的、产稻区的、产茶区的……
(2)要注意让没有经历过体验某种秋天快乐的同学,在听后提出自己不明白、想知道的内容。
(3)同学的补充要根据实际进行合理的调控,教师要凭借自己的童年经验参与交际。
[设计意图:班级交流,既为全体学生提供示范,又是落实多向互动的凭借,是提升交际质量的重要保证。]
四、拓展训练时空,为习作作准备
1.师总结谈话:这节课,同学们个个都能说会道,在交际中,我们感受到秋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感受到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的快乐,让我们走向自然、亲近自然,去发现大自然更多的奥妙吧!
2.拓展训练:开展留住秋天的快乐的活动,凭借我们灵巧的小手,把自己感受到的秋天的快乐画下来,并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者邻居家的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图画。
[设计意图:该环节的教学,通过教师的总结谈话,把交际活动从课内引向课外,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拓展训练的安排,注重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整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品读名言,交流感受。
媒体出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2.这两句名言告诉我们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用生动的故事诠释了二千多年前古人的这两句名言。
3.板书课题:将心比心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根据“自学要求”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课文写了几件事?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动,画下相关语句。
2.检查字词。
3.理解课文内容。
(1)奶奶讲了一件事,一位阿姨在奶奶前面开门,一直等到奶奶进门才松手,面对奶奶的道谢,阿姨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板书:帮助推门)
(2)我亲自遇到妈妈看见实习护士扎针技术欠佳,鼓励她再来一次,护士连声感谢,妈妈说:“我的女儿……也能得到宽容和鼓励。”(板书:理解过失)
(3)指导学生按要素概括主要事件的方法。
(4)师小结:
本课讲了两件事:一件是一位阿姨为奶奶开门以及说的话让人感动;另一件是我的妈妈鼓励护士并谈及自己的女儿的话让人深思,揭示出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在生活中要将心比心,多一份宽容和尊重。
三、深入探究,理解重点句
1.阅读第一节,这节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读给大家听。
(1)媒体出示句子:
“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①“这种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沉重的大门一旦松手,就不容易打开,而且很可能会撞到紧跟在后面的人。)
②阿姨希望自己的妈妈能获得他人的帮助,她自己是怎么做的?
媒体出示:
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③你从阿姨的做法中读懂了什么?
阿姨希望别人能帮助自己的妈妈,可她首先想到的是去关心、帮助他人。
用行动告诉我们想获得别人的帮助,首先要自己先去关心、帮助别人。
老师随机点拨:是啊,关爱老人是人类美好的道德修养,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在诉说着关爱老人、爱护孩子的可贵和必要。阿姨的行为折射人生的至理、至情,温暖了我的心许久。让我们一起以深情的朗读来赞美这位高尚的阿姨。
④ 齐读第一节。
第二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1.媒体出示:
一天,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眼见针眼处鼓起青包。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
(1)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
(2)如果你遇到了这样被扎了两针的情况,你会怎么样?
(3)因疼痛而痛哭,埋怨或是责备,但母亲为什么还那么“平静”,难道不疼,你猜猜他当时怎么想?(从哪里看出母亲的敏感、关爱理解别人的心?)
2.媒体出示:
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
(1)“不要紧,再来一次”这简短的一句话,是简简单单就能说的出口的吗?为什么让你感到不简单?
(已经打了两针了,而且还起了青包,当时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
(2)引读:
当年轻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却没扎进血管时,母亲鼓励她——
当母亲的手被扎的鼓起青包时,母亲仍然鼓励她——
当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母亲分明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有可能面临第三次的失败,她同样鼓励着——
如果我就是母亲,我会这么说——“不要紧,再来一次。”如果你是母亲,你会怎么说——
(引言:啊!这是宽慰的说,鼓励的、耐心的……)
(3)你认识到了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善良、宽容、和蔼可亲……
3.媒体出示:
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1)文章已经是第二次出现”平静”这个词了,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平静这个词,你体会到母亲对一个孩子的什么感情?
(爱孩子,想着自己的孩子,心里装的都是孩子。)
(2)现在我的心情是温暖的是幸福的,一开始我的心情就这样吗?
(不是。原来是抱怨的。)
小练笔:
原来想责怪护士的我,因为母亲的话语,而感到温暖和幸福。将心比心,激动地想:“ 。”
母亲的角度:母亲太爱我了,真是我的好母亲。
我自省的角度:我为什么就不能像母亲一样体谅别人呢?我太小气了。
道理的角度:人与人之间一定要宽容对待,学会理解。只要我们将心比心,才会获得快乐与幸福。
四、拓展空间,升华情感
同学们,这一撇一捺的“人”字本就相互支撑。生活中,我们用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一段默默地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地依偎,一声深深的`安慰。都是“将心比心”的表现,所以文中的阿姨和母亲这样想:
1.媒体出示:阿姨对奶奶的话。
“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2.媒体出示:妈妈对护士的话。
“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3.我们如果理解了阿姨和母亲的话,肯定也会这样想着:
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4.媒体出示最后一节。
将心比心是什么意思?
拿自己的心去比照别人的心。
体会别人的心理,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
齐读。
五、回归文本,自然拓展
1.课文学完了,我们的心中一定不会是空荡荡的。这就是我们每位同学的一颗滚烫的心,为了勉励自己,应该在自己心中装入一个份量最重的词,你会装入什么词?
2.学生回答,逐一板书。(帮助、关心、宽容、理解、信任、鼓励、支持、尊重……)
3.小结:孩子们,让我们彼此接纳、将心比心,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吧!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抄写名言:
3.拓展作业:
(1)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我把座位让给抱着孩子的阿姨坐。
(2)在人来人往的超市里,我帮素不相识的老奶奶找她所需要买的东西。
(3)大街上,我帮助一位残疾的叔叔捡他掉在地上的东西。
要求:
1.选择一个内容来写。
2.把自己做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
[板书设计]
↗ 帮助推门
8* 将心比心
↘理解过失
(帮助、关心、宽容、理解、信任、鼓励、支持、尊重……)
分享: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8
教学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2)能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关键句段读懂鱼为什么会游到了纸上。
(2)以读促思,以读代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两者的关系。
3、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
花港 玉泉 清澈见底 聋哑人 一丝不苟 工笔细描 挥笔速写
2.你能用上部分词语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吗?
3. 读课题,引入新课
二、研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品质
1、抽生接续读课文。思考:作者认识了一位怎样的青年?请用文中的词概括。(课件出示)
2、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青年举止特别的?默读课文。用笔画出这些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简要写在旁边。(课件出示)
3、同桌交流,读读画好的句子,并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桌听。
4、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从中感受他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并把自己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去体会:
(1)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课件出示)
(2)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课件出示)
(3)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4)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在理解句子时相机指导学生抓住重点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来体会句子所蕴含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5、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6、小结
三、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1、聋哑青年那勤奋专注的形象,一定会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那么作者是 怎样观察和描写,才使这个人物如此生动的呢?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
2、小结:
四、小练笔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那么人们是怎样赞叹和议论着呢?想象当时的情景并把它写下来。
五、作业设计
留心观察自己的同学,抓住特点,多看、多听、多问,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
六、板书设计
27 鱼游到了纸上
一丝不苟 坚持不懈
鱼游到了心里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五彩池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河山的思想感情。
2、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体会五彩池的特点。
3、认识“亩、拇、舀、簇、珊、蝴”等6个生字。
【教学重点】
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这些句子所描绘的情景,学习品读字词句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齐读课题 :五彩池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瑶池吗?在西方昆仑山上,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传说是王母颐养生息的天庭别府,名为——别有洞天,也就是瑶池。那里湖水粼粼,清澈透亮。水鸟云集,有时飞翔于湖面,有时在水中嬉戏,金风送爽,瑞气蒸腾,一派祥和景象,湖畔水草丰美,野牦牛、野驴、棕熊、黄羊、藏羚羊等野生动物出没,气象万千。湖旁有一平台,传说每年到了农历三月初三、六月初六、八月初八,西王母专门在此设蟠桃盛会,各路神仙便来向创世祖先西王母祝寿,热闹非凡。(传说天上有座昆仑山,山上有个瑶池,池里的水油红、黄、绿、蓝、紫五种颜色,好看极了,是神仙住的地方。其实这个神奇的地方就在人间——四川松潘的藏龙山。)
2、(过渡)然而,在四川松潘藏龙山上的五彩池比瑶池还美还要神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游览、欣赏一番。
3、配乐播放五彩池图片。
二、依据自学提纲,识记生字,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五彩池给你什么印象?板书:( 神奇、美丽 )的五彩池
3、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五彩池的神奇、美丽?你是从哪几个自然段感受到的?(抓住重点句段,理解五彩池的特点。1、默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中做记号,找出描写五彩池的特点的句子读一读。2、想象五彩池神奇而美丽的景色,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3、说说五彩池水为什么会显现出不同的颜色)
三、检查交流预习情况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找出容易出错的字,查阅小字典,帮助记忆。
(2)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提出疑问。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体会到了什么?并用朗读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表达
2、学生交流:
(1)理解句子A:“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体会到:水池很多。
从哪里体会到的?(漫山遍野、大大小小)(媒体显示:大大小小的水池)
师:是呀,据资料统计藏龙山上的水池有400多个。把水池多的意思读出来。(齐读句子)水池真多,还有谁来交流?
(2)理解句子B:“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象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体会到:水池很美。)
师范读,读边听边想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看到了宝石)(媒体显示:视频“宝石般的水池”)
师:宝石很美,晶莹剔透。藏龙山上的水池就像宝石一样,铺展在绿地毯上,在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把水池的美读出来。(女同学齐读句子)
水池除了美,还怎么样?
(3)理解句子C:“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体会到:水池很好玩)(媒体显示:大小深浅不同的水池打比方理解)
读出好玩的意思。(男同学齐读)
(4)理解句子D“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体会到:水池的形状很多,各种各样)
师:那省略号说明什么?(还有很多形状,作者没有都写出来。)(媒体显示:各种形状的水池)
请同学发挥想象力,想想还有哪些形状的?(学生交流)
师:作者运用比喻的方法把五彩池的多姿多彩展现给了我们,我们能通过朗读把它表达出来吗?(齐读句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真正体会到五彩池那美妙神奇的景象,并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热爱大自然情感的熏陶
3、小结:这一自然段作者通过数量、形状写出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媒体显示:视频“五彩池”)徜徉在这神奇的.大自然中,聆听着美妙的音乐让我们美美地读好课文,再来一下欣赏美丽的画卷。五彩池真美啊!美得让我惊奇。
4、默读课文第三段,找找课文中用了几个“却”字,去掉这些“却”字再读读,看看能体会到什么?(学生交流)(媒体显示:有着各种颜色的水池)
师生对读,再次感悟。(颜色的神奇)(小组赛读)
指导朗读。师:五彩池仅仅是五种颜色吗?请同学换个词语说说。(换词练习)
五、协作学习,深入探究
学习第四自然段。师: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请同学读读课文,打开知识库找找有关的资料,同桌的同学共同探讨其中的奥秘。
小组交流。小结成因:
(1)池底长着许多石笋,高低不平。(媒体显示:高低不平的石笋。)
(2)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细腻透明的石粉,阳光透过池水,石笋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镜,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媒体显示:视频“三棱镜演示光的色散”)
(3)再加上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很茂盛,倒影使池水更加瑰丽。
六、欣赏品味,体悟情感
假如你就站在这五彩池边,你会说什么?(学生交流)
教师引导:难怪作者会说:“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齐读第五自然段)
小结;课文最后一节和开头呼应,再次突出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
七、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同学们,我们刚才细细游赏了五彩池,我相信那儿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请你当小导游,给五彩池写一句精彩的广告词,看看谁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板书设计: 8、五彩池
玲珑多姿 形状 美
鲜艳多彩 颜色 奇
教学反思:教学中,我重点抓住五彩池的形状,让学生先读课文原句,谈感受,然后激发学生想象,让学生再读,再谈感受;最后再朗读体会,以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一堂课注重以读为本,读中悟情。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理解体会其品质。
2、进行个性化阅读,培养阅读想象能力。
3、认识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内在品质。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谁能说说你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是呀,你们都拥有一个充满快乐和幸福的童年,可是在一百多年前的英国,一些孩子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儿,在他们当中,就有一个非常可怜的孩子,那么他的命运又如何呢?今天,让我们共同的走近这个孩子,他的名字叫小珊迪。(板书:14小珊迪)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读一读课文,了解小珊迪的童年生活呢?(生回答:)想读就读,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课件出示1:旅馆可怜掏钱孤儿目不转睛纠缠流露上当又薄又破先令便士)
师:有声的朗读是一种表达,无声的朗读有助于思考。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回答:)
三、细读课文体会小珊迪的可怜。
1、体会外貌描写:
师: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篇课文与其他写人的文章一样,开篇就描
写了小珊迪的样子,现在请同学们找出描写珊迪外貌的句子。画一画、读一读,看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把你的体会记录在句子的旁边。
(1)自由读:体会小珊迪的外貌描写。
(2)指名读:思考,从他的外貌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就是这样一位可怜的小男孩他徘徊在街头乞讨。
(3)生齐读:(课件出示2:这时走过来一个小男孩————————————)
问:从珊迪的外貌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可怜)
问:哪些词语让你更加体会到珊迪的可怜呢?生回答:(课件出示:又薄又破、瘦瘦的、冻得发青、赤脚、冻得通红)
师:我发现,咱班同学关键词语找的真准啊,老师很佩服你们,不过能找出来还不行,还要透过这些关键词语把小珊迪的可怜形象读出来,谁愿意来试试?
生读师评。
2、体会对话描写:
师:多么可怜的孩子呀!这么冷的天他在街上做什么呢?(生回答:卖火柴)
师:是呀,小珊迪在不停的请求我买一盒火柴,那文中主要写了小珊迪的几次请求呢?请同学们找出小珊迪与我们的对话部分读一读,看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自由读:体会对话。
(2)指名读:问:在这段对话中写了小珊迪的几次请求?(生回答:三次)
(3)师生分角色读:问:体会一下,在小珊迪的乞求中你发现有什么变化?(生回答:一次比一次急)从哪几个词语中感受到的?
师: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和速度来读小珊迪的话呢?谁能来试一试?
(4)指名读:(课件出示3:先生请买盒火柴吧——————————我可以给您换零钱。)
师:小珊迪的话语由请到请求最后变成了乞求(课件出示:请—————请求————乞求)
问:“乞求”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师:这个可怜的孩子就为了这仅有的一点希望乞求着。
(5)生齐读:(先生请买盒火柴吧——————————我可以给您换零钱)
师:在小珊迪的那苦苦的乞求中让我们看出他已被饥饿、寒冷折磨到无法容忍的程度了。为了使他不再纠缠,我给了他一先令,他转身就跑了,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于是我猜想可能怎么了?(生回答:可能上当了)但是从那孩子流露出的使人信任的神情中我又做出了怎样的判断呢?
(生回答:他不是那种人。)
问:那种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生回答:见钱眼开贪图钱财坑蒙拐骗)
问:既然他不是那种人,为什么还没回来呢?(生回答:因为他被马车撞了)你是从谁的'话中得知的呢?(生回答:小利比)
四、展开联想,体会小珊迪的可敬:
1、指名读小利比的话:
师:这样一个诚实善良的孩子,在换好零钱回来的路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爱丁堡的那条街道去看一看,看看小珊迪在回来的路上究竟遇到了什么?(课件出示4:音乐)
2、展开想象
(1)、体会得到钱的喜悦
师:小珊迪握着刚刚换回来的12个便士高高兴兴的往回跑。(课件出示:他想————)
(2)体会小珊迪的遭受到的痛苦
师:可是,就在这时,前方路口,一辆马车极快的奔来,小珊迪来不及躲闪,被马车撞倒了,那马车(课件出示:不但—————————反而—————————)
(3)、体会小珊迪的坚强
师:小珊迪挣扎着坐起来,忍着疼痛,用手四处摸索着。他在找什么呀?此时此刻他又会想些什么呢?
(4)、体会小珊迪对弟弟的亲情
师:太阳快落山了,小珊迪的腿断了,他无法站起来,只能依靠着双手向前一点点爬去,他要爬回家,(课件出示:因为————————所以—————)
(5)、体会小珊迪的诚实、守信、可敬。
师:就这样他在几个同伴的搀扶下回到了家,迎面扑来小利比,惊慌失措的喊着,哥哥,你怎么啦?哥哥告诉他发生的一切,小利比说:我们拿着钱去找医生吧,,一定会治好你的腿!可是小珊迪仍然坚持着说——————小利比说:“你的伤那么严重说不定你会死!小珊迪仍然摇了摇头说———————
3、感受小珊迪的可敬
问:通过这一段的情境,你有看到一个怎样的小珊迪?(板书:可敬)
五、体会情感,丰富小珊迪的形象。
师:我随同小利比来到了小珊迪的家,推开那破旧的门,映入眼帘的都是什么呢?(课件出示5:图片。)
师:这时,小珊迪用他那奄奄一息的声音又对我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小珊迪的话。
(1)自由读小珊迪的话:问,从他的话语中你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回答:(他非常关心他的弟弟)
师:就在这样的时刻,他仍然想着弟弟,想着对先生的承诺。小珊迪用他那奄奄一息的声音对我说:(课件出示:生齐读:我换好零钱—————————————)
师:多么善良的孩子!多么可敬的孩子!即使是在自己遭遇车祸、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他首先想到的是要尽快把钱还给我,想到的是自己弟弟今后的生活。这就更加证实了我开始对小珊迪的判断是正确的,他绝不是那种人!
问: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板书:诚实守信)
师:此时此刻,我们看到的是可怜的,可敬的小珊迪。作者深深的同情他,我们也深深的同情他,我们怀着深深的同情对他说:(生齐读:我会永远照顾小利比的。)
师:面对这可怜又可敬的小珊迪,我们许下重重的承诺。(生齐读:——————————)
师:为了那一盒小小的火柴,为了那四个需要找还的便士,一个可怜、可敬、诚实、守信的孩子死了!
5、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此时,我真不愿意用“死”这个字眼来形容珊迪最后的结局,但是,珊迪是真的死了。他静静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唯一的亲人。
师:孩子们,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小珊迪说吗?
六、情动辞发,总结全文。
师:说的多好啊!他很穷,他非常需要那些钱,但他绝不是那种人,这样的孩子可爱吗?这样的孩子可敬吗?这样的孩子我们会把它遗忘吗?永远不会,我们忘不了这个可爱又可敬的小珊迪,又怎能忘记他给我们带来的无数的启示。同学们,让我们像小珊迪一样,(课件出示6:多一份诚实的面容,多一点守信的品质吧,我们相信,拥有诚信我们的世界会更加美好,拥有诚信我们的人生一定会充满欢笑。)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1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财富、修理厂、名牌、方式、赠给、拥挤、道德、难题、彩票、存根、号码、回忆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懂得“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
4、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情感。
教学重难点
懂得“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
写着名言的投影片。
第一课时
名言导入,直奔中心
1、导人:齐读一句名言:(出示投影)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一位普通的母亲
朗读课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除了记得这句话,还了解了哪些内容?
(再次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明白父亲遇到了什么样的“道德难题”)
品析词句,探究父亲的心理变化过程
(一)学习三一五自然段
走向父亲的心灵深处,去细细品味这位家境贫寒的父亲,在中大奖后的那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过程。
1、自读三一五自然段,并用“——”画出描写父亲中彩后表情的句子。
2、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晶析词句。
a、中彩后的父亲有怎样的表情?(中彩获车——神情严肃)
b.品读句子:
“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揣摩人物心理:同学们,为什么中彩后父亲会不高兴呢?(因为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并做了记号“k”,正是这张带“k”字标记的彩票中了奖)
比较父子间的不同态度:(我的心情与父亲的心情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突出父亲的不悦)
c、拓展想象,练习说话,深人体会父亲的内心世界。(出示配乐投影)
大街上人声鼎沸,只有神情严肃的父亲缓缓地开着车,他的心里矛盾极了:
d、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二)学习六~八自然段
1、默读思考:万般无奈的父亲,缓缓地开着自己梦寐以求的奔驰车,回到家里,他又做厂些什么?
2、学生根据有关词句汇报学习情况。
(父亲把"05102"i的“k”字擦去了,上面还留有“r字的痕迹)
3、体会父亲当时的内心世界。
深人体会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启发说话。
同学们,现在的你,就是这位家境贫寒,梦寐求车,并用自己一个人的收入来维持一家六口人生活的父亲,你在擦掉“k”字时,心里都想些什么?能对同学们说说吗?
(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说:1.昧着良心满足个人私欲;2.对家庭的责任感)
4、品析句子,再次剖析父亲的人物形象。
理解句子: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
a、出示配图朗读投影。(同学们,文中的我因百般喜爱这辆车,而又担心失去这辆车,竟委屈得差点流泪了)
“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说。
b.显而易见,“我”的意见是留下车。理由是什么?(因为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理由成立吗?
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
再次引入情境,小组讨论。
语言引入情境;这声音强烈撞击着父亲那本想留下车的欲望。同学们,如果你是这位贫穷而有责任感的父亲,面对眼前的这位正在成长的儿子,你会做出何种选择呢?
5、深入探究心里变化,感受父亲的人格魅力。
同学们,一位家境贫穷,靠自己一个人的工资来养活老老少少一家六口的父亲,在金钱与诚实,欲望与守信面前,经过了复杂的.思想斗争,毅然选择了后者,这怎能不令我们对这位父亲肃然起敬呢?请大家用心来读这句话。(出示投影)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第二课时
(三)学习第九自然段
1、朗读。(出示投影)
思考:困扰着父亲的“道德难题”终于解开了,父亲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2、再次讨论,领悟父亲的高尚人格。
a、朗读思考:同学们,老师和大家一起学到这里,我也被搞得“迷惑不解”了,父亲是靠什么解开了这个“道德难题”的呢?请大家再读这句话:(出示投影)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b.引导学生看投影朗读,从“诚实,有信用”中来归纳“诚信”一词。(学生上黑板完成板书:诚信)
c、同学们,如今的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诚信”在人们的商业交往及生活交往中尤为重要。让我们记住父亲的言传身教吧!请大家再读这句话: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想象拓展
1、学到这里,同学们应该注意到,文中妈妈说话了,我也说话了,惟有这位风格高尚的父亲在整篇课文中没说一句话,多么遗憾呀!我们能否在文中某个地方补出父亲可能说的话?
2、同学们,车被开走了,家中的每个人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他们町能说了哪些话,请写出来。
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最后一段。
(虽然文中的“我”当时不理解父母的所为,但成年以后看法变了,请齐读最后一段)
2、齐读中心句。(投影)
总结拓展
1、学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2、把自己口述的“收获与体会”,略做修改写下来,也让自己的体会形成一句“名言”,并在结尾处写上自己的名字。
如: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富有,更需要精神上的富有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6万年牢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
课前准备
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万年牢》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什么)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检查字词:多音字:把(b6)、闷(men)、削(xiao)
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
(能认读,并结合句于理解词义)
3、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
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第一处的万年牢指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a、为什么叫万年牢?
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小节,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小节,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c.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2、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
“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a.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做生意认真实在)
3、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什么呢?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4、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习‘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深入体验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说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7尊严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学写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第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很多新的启示。
学生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2、质疑问难。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1、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
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年轻人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
3、从描述中看,这个年轻人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么想的?
点拨,揭示中心
1、讨论: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诚实的劳动和做人的品质是多么重要。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来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指导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
布置作业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出示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让学生读一读,并试着拟一条人生格言。可提示学生从“什么是尊严”和“尊严的意义”以及如何做人等方面去想,然后交流。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将心比心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2
教学要求
1、认识并学会9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学会概括我心生感动部分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通过课文学会概括我心生感动部分的主要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2、理解“一望无边、左邻右舍、念念有词”等词语。
3、学习课文第1段。
教学准备课文中的插图、生字卡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2、解决上面质疑中容易解决的问题。
三、检查读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练读。
2、分自然段读课文。
3、再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反馈学习情况。
3、各个小组修改各段意。
4、重点引导朗读描写“祖国”喜爱莲叶的语句。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定小组朗读第一段。
2、自主学习第一段,并针对第一段提出质疑。
3、我喜欢莲叶吗?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喜欢,我生出了许多感动,心里急急忙忙地寻找着合适的句子。)
4、那么,为什么作者偏偏找不到自己要的诗句呢?
5、你知道我的心事是什么吗?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3、通过课文的学习,观察自己熟悉的一个人的长相,抓住特点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1、学习课文第2段。
讨论:A祖母喜爱荷花吗?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B找出课文中体现祖母让我吃惊的语句,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我的感受。
C看着祖母这样地照顾荷花,有什么感受?并体会了什么?
D孩子们都很不以为然地看看祖母,祖母却是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分析这句子的修辞手法。
2、学习课文第3段。
A出示提纲。B让学生自学。C反馈学习情况。
3、学习课文第4段。
A全班一起朗读第4段。B你读懂了什么?你理解最后一句话了吗?
四、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7莲叶青青
下大工夫
爱惜莲叶守、欣、喜、让、欣赏
祖母分享快乐
倒贴茶水
乐于助人、剪叶治疮
念念有词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文中罗丹对待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作风和全神贯注的精神。
3.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等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中罗丹对待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作风和全神贯注的精神。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等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课上问题: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咱们一起学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全神贯注)谁来读课题?
(生读题)
师:谁能在课题的前后加些词语,使它成为一句意思完整,又跟课文内容有关的话。
生: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塑像。
师: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时候,在课题的前后补上些词语,连成一句话,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就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塑像,你有什么问题要提?
生:罗丹为什么要全神贯注地修改塑像?
生:罗丹是怎样修改塑像的?
二、读议结合,研究学习课文的重点句段
师:罗丹为什么要修改塑像?要解决这个问题,该读哪一段?请读有关段落。
生:因为罗丹发现塑像有毛病,所以要修改塑像。
师: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读一读。
(生读:“罗丹自己端详了一阵……对不起,请等一等。”)
师:这个句子里头有个词--“端详”,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看的意思。
师:怎样地看?
生:认真、仔细地看。
师:为什么要修改塑像这个问题解决了没有?
生:解决了。
师:谁来做总结,说说罗丹为什么要修改塑像?不过,这次要加点难度,用上“虽然……但是……所以……”这组关联词。
生:虽然这个塑像仪态端庄,但是左肩偏了点儿,脸上也还有毛病,所以要修改。
生:虽然这座塑像是杰作,但是还有毛病,所以要修改。
师:第一个问题已解决,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生:罗丹是怎样修改塑像的?
师:到哪去解决这个问题?
生:第2自然段。
生:“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师:跟他划的一样的请站起来。(十多位同学站了起来)
师:(问刚才读句的那位同学)你为什么对这处描写感兴趣?
生:我觉得罗丹修改塑像时非常认真,入迷了。
师:用课题来说就是--
生:全神贯注。
生:我觉得罗丹聚精会神地,非要把塑像修改好不可,把一切都忘了。这是全神贯注。
师:还有划别处的吗?
生:(读)“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我很有感触,因为罗丹忙乎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把塑像修改好了,轻轻吁了口气。
师:你能读出罗丹开心、舒服的感觉来吗?
(生很有语感地读句:“过了一个多小时……轻轻地吁了口气”)
师:读得很好。
师:还有哪处描写是你感兴趣的?
生:“罗丹一会儿上前……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
师:为什么感兴趣?
生: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是看塑像有哪些毛病。
师生:上前看,是看细微的毛病,往后退,是为了看整体,向前往后都是为了把塑像修改得更完美。
师:还有哪些句子?
生:(读)“一刻钟过去了……情绪更加流动。”我从“半个多小时”看出罗丹很有耐心。
生:罗丹情绪激动,时间越长干得越有劲,更加说明罗丹干得入迷,是全神贯注。
师:还有其它句子吗?
生“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
师:茨威格说的话里,有一句是最重要的,能看出来吗?
(生读:“人类的一切工作,……就应该全神贯注。”)
师:今天我来给同学们上课,我就认为这件事非常值得做,而且想把这节课上好,所以就全神贯注地上。同学们也和老师一样,也是全神贯注地上课,所以把这节课上好。老师也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全神贯注做事的人,将来成为科学家、数学家、音乐家或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人。
三、作业。
写写你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感受。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3、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摘抄下来。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感受异国的田园风情。
【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查阅有关荷兰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教师课前查阅相关图片,文字资料并自制课件。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入课,整体感知
大屏幕依次出示荷兰被誉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图片并配以悠扬乐声。
同学们,这就是有着”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美誉的荷兰,这里的田园景色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同学打开书,在阅读中去感受。
(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什麽印象?)
二、诵读体验,品位语言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为什麽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把感受深刻的语句画下来再大声读读。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结合课外资料的补充,共同感受这令人陶醉的田园风情。
三、积累语言,拓展迁移
1、把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
(语句,段落,全文均可)读后互评。
2、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荷兰“牧场之国的美誉有了较深入的了解。那磨不仅如此,你还对荷兰有那些了解?结合课前所查资料,展开想象说一段话。
出示:荷兰是 之国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正向同学们所说,荷兰无愧于“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美誉。这里的田园风光,宁静,悠闲的情趣和意境深深打动着我们,那麽今天课后就让我们把这美好意境记录下来吧。
出示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自己喜欢的内容。
2、继续查阅资料,了解荷兰及其它国家的风光,把感受记在日记中或在夥妍队报中刊出。
五、板书设计
22 牧场之国
水之国 荷兰
花之国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5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的投影片
第 一 课 时
导入新课,提出自读要求
1.鱼会在哪里游呢?今天我们学一篇课文,题目是“鱼游到了纸上”(板书)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
2.请大家带着疑问去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a.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b.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c.“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什么意思?
学生充分自读后小组内交流
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花港清澈一丝不苟厂徽聋哑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全班评议,并指导读好长句子。
3.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
4.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
第 二 课 时
回顾上节课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1.默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聋哑青年是一位怎样的青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用笔画出这些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简要写在旁边。
2.同桌交流,读读画好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说给同桌听。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并把自己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去体会。(用投影片逐一出示句子)
a.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老是”“呆呆地”“静静地”都说明了这个青年和其他看鱼的人不一样,入神着迷,到了忘掉自我的程度。
b.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这句话充分表现了青年的忘我。在围观的人赞叹议论时,他没有任何反应,除因他是聋哑人外,更重要的是他专心致志地作画,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笔下所画全都是鱼,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条鱼,才把鱼画活了。
c.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青年看鱼、画鱼持之以恒,勤奋执著,才将鱼画得那么生动形象。
d.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青年长期观察后,对金鱼特点非常熟悉,在头脑中形成了准确生动的形象,才会下笔如有神。“鱼游到了纸上”是女孩惊奇的赞叹,表明青年画技高超,画得鱼活灵活现,形神兼备,像活的鱼在纸上游动一样。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a.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青年?
b.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c.指名评读。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06-10
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08-03
四年级下册语文的教学设计08-01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04-03
语文下册《蜘蛛开店》教学设计05-31
语文下册《小青蛙》教学设计10-13
语文古诗下册《所见》教学设计03-27
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05-06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推荐】05-06
【推荐】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