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3-04-18 19:36:3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三语文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比较阅读,从比较中欣赏文学作品,感知艺术形象。

  2、了解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的艺术。

  能力目标:

  1、以培养自读能力为主,训练学生运用'比较法'进行分析的能力。

  2、采用引伸法,让学生变换思维角度,培养他们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思想及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恶有进一步了解。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范进中举》是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讲读课。这是一个小说教学单元。本文承接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是又一篇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对读书人残害的名著。节选自《儒林外史》,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角有更深的'了解,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欣赏、感知艺术形象。为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名著的能力打下较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运用'比较法'阅读分析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境遇,分析重要人物范进和胡屠户的人物形象。

  2、难点:理解范进发疯的原因及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三)教材处理:

  这篇文章内容生动、语言形象,在一课时教完,学生容易被其情节和语言所吸引,而不容易着眼于对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不断发展兴趣,领会本文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长课文尤其要注意精讲,讲求适当的取舍。本文的关键在'中'字上,要抓住这一关节点生发开来,以收'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重点分析范进和胡屠户两个人物,并注意处理好与《孔乙己》一文的比较阅读。

  三、教学模式程序:

  (一)模式:学生主动参与型

  (二)程序:

  1、通过与《孔乙己》的比较引入对《范进中举》的学习,利用电脑课件简介《儒林外史》有作者吴敬梓。(5分钟)

  2、利用电脑课件展示比较阅读图表,重点分析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境遇和胡屠户对他的不同态度,了解夸张、对比手法在本文中具体运用所达到的强烈的讽刺效果,并运用电脑课件对人物形象进行归纳总结。(20分钟)

  3、采用引伸法,让学生假想孔乙己中举后将会出现的情景,既训练了口头表述能力,又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10分钟)

  4、利用电脑课件对全文的写作特色及中心进行归纳总结。(5分钟)

  5、布置作业,进行巩固训练。(5分钟)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

  采用学生主动手参与型教学模式,训练运用'比较法

  '进行分析的能力。在教师适当的引导、点拔下,让学生多读多思多讨论来共同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效果反馈及学生素质培养情况预想

  1、以学生主动参与型教学方式授课,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主主动性,并较好地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解答问题的能力。

  2、练习口头改写,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进行比较阅读的习惯,树立联系,全面看问题的辩证观点。

  六、板书设计:

  范进 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

  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恶

  胡屠户 欺贫爱富,趋炎附势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 篇2

  课前预习:

  了解写作背景,并解决生字词。了解此次战役的背景。

  课程标准: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作品。

  2.领会报告文学的一般写法,并理解其在选用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独运。

  3.体会战争给士兵及家庭带来的苦难。

  重点难点:

  从“漫谈入手”,理解本文在选用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独运。

  评价任务:领会报告文学的一般写法,并理解其在选用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独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保尔柯察金,这个人物我想大家都很熟悉,谁能说说他生活在什么样的一个时期?(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他生活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是好多人心目中的英雄。大家想不想知道这场战争的有关情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它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伊利亚爱伦堡(1891———1967),苏联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著有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获1942年度斯大林奖金)、《暴风雨》和《九级浪》等。用五年时间写成的《人岁月生活》被誉为苏联“解冻文学”的开山巨作和“欧洲的文艺史诗”。

  1942年8月,德军主力对斯大林格勒全面进攻,艰苦的拉锯战就此展开。

  三、题解

  漫谈,即随便的谈,本文即是一篇漫谈性质的文章。

  四、研读课文

  1.齐读课文。

  2.通过和前两篇比较,领会报告文学的特点。

  讨论后明确:

  报告文学,即报告加文学。既讲述事实,又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但是它绝不允许艺术上的虚构。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①时效性;②真实性;③文学性。

  报告文学的“新”:①新在事实;②新在时效;③新在语言表达;④新在篇章结构;⑤新在推出结论的.过程。

  3.思考:

  ⑴本文的焦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希特勒的溃败。

  ⑵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以议论为纲来组织调遣事实,议论的结构是完整的,而事实是不完整的,是按照议论的要求加以取舍剪裁的。

  ⑶本文的目的是讲述事实,还是阐明对事实所持的观点?

  明确:是阐明对事实所持的观点。

  五、探究

  1.同样写战争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与《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讨论后明确:《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正面写战斗的,直接告诉读者战斗进展态势;而《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只是写战斗外的情况,侧面描写被围德军军心的散涣和生活的窘困,预示了希特勒的溃败。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内容具体。《我三十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语言准确、平实、严谨,内容概括。

  2.既是写战争,作者为什么没有描写战争的大场面,而写被围困的德军缺乏食物,饿的消瘦?

  讨论后明确:本文采用了小中见大的手法,从侧面描述德军的窘况(德军被苏军包围后陷入困境,连食物都无法保证,更谈不上战斗力。)从中可看出德军必败、苏军必胜的趋势。同时告诉我们侵略者发动不义战争的悲惨下场。

  3.在《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叙述中,你觉得作者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之处,他如何使叙述变得生动起来?

  ————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加入了作者的情感

  ————引用了很多人的话,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多角度叙述

  ————幽默风趣、富有调侃的语言

  六、颖悟

  本文的写作特色。

  明确:

  ⑴见解独到、视角新颖,线索清晰、细节突出;

  ⑵语言含蓄、幽默风趣,通俗易懂、面向大众。

  七、小结

  本文讲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德双方态势发生的变化,揭示了纳粹主义必将灭亡的道理。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战争给德军士兵及德国万千家庭带来的苦难。

  八、布置作业

  1.小组合作,完成练习三。

  2.熟读本文,并预习下文。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要点

  1.阅读欣赏《一个深夜的记忆》,感受诗人抒发的感情,并思考一些诗句的内蕴,体味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2.理解《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的内容,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自己阅读诗歌的感受和形成的评价清晰表达出来的。

  教学设计

  一、学习《一个深夜的记忆》

  1.简介作者

  鲁藜(1914-1999)原名徐图地,笔名流痕、怒隶、鲁加、许怀榕等。他的诗富于哲理,诗风纯真清丽,是我国“七月诗派”的卓越代表。因所谓“胡风反革命案”而蒙难二十多年,平反后,历任天津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从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醒来的时候》、《儿时的歌》《鹅毛集》《鲁藜诗选》等。

  2.朗读

  3.解题

  这是一首现代诗,诗歌诗人通过对月光产生的错觉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黎明的渴望,对光明的殷切期待(写此诗是中国还处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阶段)。

  4.诗歌结构

  第一节:盼望长夜结束

  第二节:渴望黎明到来

  第三节:回到现实中来

  5.赏析第一节

  诗的第一节只有三行,十八个字,第一句是客观叙述,“月光流进门槛”,一个“流”字使得一幅静止的画面变得生动有趣了。第二句“我以为是阳光”是一种错觉,这里的阳光还含有另一层意思,就是诗人内心对光明的追求。第三句“开门还是黑夜”,是对错觉的纠正,但又颇含深意。因为诗人写此诗是中国还处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阶段,他此时虽在延安,但是整个中国还在黑暗之中,因此这一句也是诗人真实的感受。

  这一节的十八个字里,诗人却蕴藏着多么丰富的内涵。这就是语言精练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6.赏析第二节

  在第二节诗中的“仿佛”一词,它不是一种明确的概念,只是一种“好像是”的感觉,但是用在这里正是地方。“好像是”风吹动月亮的弓弦,于是他听见了黎明的音响。这是诗人的想象。如果是写实,反而令人难以置信,因为“仿佛”,就是把想象合情合理的表现出来了。可见准确的使用词语对增强使诗的艺术表现力之重要。

  7.赏析第三节

  诗的最后一节中,“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中的“流”字,都是精练与准确的高度结合。

  这首诗的寄寓也是非常丰富而深刻,诗歌通过精练准确的语言,营造了特定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丰富而敏感的内心世界,难以言述的思想内涵。

  8.赏析诗歌语言

  ⑴精炼。诗的第一节只有三行,十八个字。第一句是客观叙述,“月光流进门槛”。但是这个客观叙述是带有主观感受的性质的。因为月光只是照在大地上,而不是“流进门槛”的。为什么说成“流”,这当然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有了这个“流”字,一幅静的画面变得生动有趣了。一个“流”字改变了一种场景,使人的感受变得丰富多彩。惜墨如金而又鲜明生动,这就是诗人语言运用成功的一大标志。

  诗的第二句“我以为是阳光”,这是一种“错觉”,诗人有可能在瞬间会产生错觉,但是如果从科学的观点看,他会马上改正这种瞬间的错觉,而不必把它形诸文字。但是因为是诗语,所以他不但不必改正,而且还有意地强调并固定成文字,就因为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而且这里的阳光还含有另一层意思,就是诗人内心对光明的追求。写出这种“错觉”,更显示他对光明的殷切期待的心情。

  诗的第三句,“开门,还是深夜”,这是对错觉的纠正,但是却又是颇含深意的。因为诗人写此诗时还在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他身处的延安虽是解放区,但整个中国大地还处在黑暗之中,所以“还是深夜”不只是对错觉的纠正,也是在另一层次上以现实的真实感受。

  从以上对这三行诗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诗人在十八个字里隐藏了多么丰富的内涵。这就是精练的语言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⑵准确

  诗中“有风从北边来/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这几句诗,需注意“仿佛”一词。仿佛不是一个明确的概念,只是一种“好像是”的感觉。但是用在这里正是地方。“好像是”风吹动月亮的弓弦而使他听见了黎明的音响。这是诗人的想像。如果是写实,反而令人难以置信,因为是“仿佛”,就把想像合情合理地表现出来。可见准确地使用词语对增强诗的艺术表现力之重要。

  诗的最后一节中,“河岸被山影压着”中的“压”字,“有星流过旷野去”的“流”字,都是精练与准确的高度结合,值得仔细品赏和学习。

  ⑶寄寓深刻

  这首诗的寄寓也是非常丰富而深刻,诗歌通过精练准确的语言,营造了特定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丰富而敏感的内心世界,难以言述的思想内涵。

  9.问题探究

  这首诗初读不大好懂。先不看分析评论,反复诵读原诗,读完把自己的感受、体会与困惑,用“读书摘记”的形式写下来,与同座交流;然后阅读分析评论,看看哪些与你的想法一致,哪些比你的更深入,哪些你原来的理解不够准确,应加以纠正;最后在原诗旁边加批注。批注时可以引用评论文章中的话,更希望有你自己独到的感悟与发现。

  讨论:对下面这两行诗应该怎样理解?

  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

  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

  理解这两行诗,我们首先应该感受到作者强烈地盼望黎明时发现夜还正深(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以后的失望,但只是失望而不是绝望,这是看清现实以后的一种冷静和成熟,从“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中也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执著。但诗人说“只有”又并不是否认其他的人,不是通过对比来突出自己是惟一的“最初醒来的人”。这里的“我”是—个艺术形象,而不是指诗人实在的自我。对此,诗人曾卓有很透辟的分析。

  二、学习《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1.作者简介

  曾卓(1922—20xx ),原名曾庆冠,当代诗人,其诗富于感情,有较深的内涵,诗风朴实、醇厚,虽然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但热情却未因生活的艰辛而退却。出版的诗集有《门》、《悬崖边的树》、《老水手的歌》。

  2.解题

  这是一篇精悍的评论诗歌的文章,作者对鲁藜的'诗《一个深夜的记忆》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那就是“宁静而又深沉的意境,这句话也是作者对诗歌的概括性的评价,这在一般新诗中是少有的。它反映了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经受过战斗洗礼的诗人的纯净、乐观的心。”

  所谓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是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

  3.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表达了作者对《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的偏爱,表现了自己独特的眼光,独特的感受和独特的理解。

  第二部分(§2—§5)作者阐发了诗歌的意境,探索了诗人内在的情感世界。

  第三部分(§6)作者简练而准确地对《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进行了总体的评价——“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4.赏析写法

  ⑴篇幅短小、结构严谨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诗歌评论。文章的开头,作者就表达出自己对《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的“偏爱”,表现了自己独特的眼光、独特的感受,以及独特的理解。

  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对这首诗的总体评价,简练而准确地概括出这首诗的特点,同时也表明了作者的见解“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文章的中间几段,都对诗歌的意境进行了阐发,探索了诗文内在的情感世界,同时又进行了合理的想像和分析,为最后得出结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⑵见解独到、新颖

  这是一篇读后感式的评论,对读者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因为它是有所感悟、有所发现而写的。“人们谈论鲁藜的诗,一般都没有提到这一首”,因此作者才因“偏爱”而把它作为议论的话题。这是所提到的偏爱,也许是出于他个人的兴趣、爱好、审美品味等,也许还包含了这首好诗被人忽略了的意味。从古到今,好诗被忽略的很多,问题是诗的本身是否真是好诗。

  从作者对《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的评论来看,诗人那种因“错觉”而产生的联想,受到了他的重视。所以阐述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才是文学评论所追求的境界。

  三、布置作业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文章篇幅不到三千字,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世态,揭露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残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从民众这一方面看,小说表现了鲁迅鞭挞国民劣根性的一贯主题。

  教读课文,应该是以教材为例,传授必要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这样的考虑,教学中始终将小说视为一个整体,抓住主要问题以勾联有关内容。解读人物是读懂小说的主要途径。要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必须理解他性格中的矛盾性。为此,教学中运用矛盾分析法,把握人物形象,深层探究人物悲剧的社会原因,以理解全文主题思想。同时,引导学生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为培养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探究兴趣,可将本文与《范进中举》加以从主题表达、手法运用等方面的对照、比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阔绰、颓唐、间或、不屑、置辩”等词语。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3.体会小说精巧含蓄的布局。

  能力目标

  1.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2.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德育目标

  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教学重点]:

  1.把握小说主题。

  2.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多角度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深层领会小说的思想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仔细揣摩鲁迅小说含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深刻理解人物形象,进而整体把握内容。

  2.质疑探究法。小说从多个角度鲜明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深入分析和思考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

  3.比较阅读法。将本文与《范进中举》对照比较,了解封建末期知识分子的心态。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诵读,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及其生活环境。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为中华民族20世纪的文化伟人,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鲁迅,以文艺实现他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的启蒙主义抱负。在他一生所创作的三十多篇小说中,他最喜欢的是收在小说集《呐喊》中的《孔乙己》。巴金也说《孔乙己》写得好。日本有一位作家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孔乙己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疏解下列字词。

  (1)注音:

  阔绰(chuò)羼(chàn)绽出(zhàn)拭(shì)

  (2)释义:

  格局:布置的格式。阔绰:阔气。

  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绽出:文中是突露出来的意思。

  君子固穷:语出《论语》,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穷困。固,安守。

  间或:偶然,有时候。不屑置辩:不值得进行辩解。不屑,认为不值得。

  颓唐:精神不振作,情绪低落。营生:谋生,筹划如何生活。

  2.学生自由诵读全文,找出反映下列内容的语句并揣摩其丰富含义。

  (1)孔乙己的特殊身份(2)孔乙己的地位(3)孔乙己的结局

  学生精彩回答,教师提示:

  (1)概括孔乙己特殊身份的语句:“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句中“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的架子;“唯一的”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他与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

  (2)点明孔乙己地位的语句:“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

  人也便这么过。”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一个取笑的对象。说明

  孔乙己地位低下,境遇凄凉。

  (3)反映孔乙己结局的语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表示是“我”的猜测,但孔乙己当时已无力维生,加上二十多年也没有见到,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所以用“的确”表示“我”猜测的结论。

  3.请学生理清小说情节结构,并概括孔乙己的六个生活片断。

  学生回答,教师归结:

  六个生活片断是:

  (1)众人取笑孔乙己脸上又添了新伤疤;

  (2)众人讥笑孔乙己考不中秀才;

  (3)孔乙己为偷书作辩解;

  (4)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

  (5)孔乙己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

  (6)侧面交代孔乙己被打断腿。

  4.四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孔乙己形象。

  (1)填写下列句子,探究孔乙己性格中的矛盾表现。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以读书人自居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热心教小伙计认字,给孩子分茴香豆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个被人们讥讽但又_______的人。

  孔乙已是个使人快活但又_______的人。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明确:

  穿长衫好喝懒做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偶有偷窃从不拖欠酒钱屡遭冷遇想和人交流无人关心、可有可无

  (2)深入探因

  学生合作探究孔乙己矛盾表现的思想原因和社会原因,深刻理解孔乙己形象。

  学生研讨回答,教师归纳:

  孔乙己“站着喝酒”是因为他经济拮据,买不起酒菜,进不了柜台内坐着喝。

  孔乙己“穿长衫”是因为他追求功名,不愿与“短衣帮”为伍。

  孔乙己“竭力争辩维护清白”是因为他死爱面子,想清白做人。

  孔乙己“偷窃”是因为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使他不会营生又好逸恶劳,贫困无法自存不得已而为之。

  孔乙己“穷得将要讨饭”是因为他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生追求功名而不得;认为“万般皆下品”,不愿劳动。

  孔乙己“好喝懒做”是因为他受封建教育熏陶,好逸恶劳。

  孔乙己“从不拖欠酒账”说明他质朴、忠厚。

  孔乙己“以读书为傲”说明他受封建教育毒害,“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根深蒂固。

  孔乙己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表明他中封建科举的`毒甚深。

  孔乙己“热心教伙计‘茴’字写法”表明他的空虚、无聊、迂腐。

  孔乙己“遭到冷遇”表明他地位卑下,连小孩都不愿理睬他。

  孔乙己“使人快活”表明他地位卑下,已沦为笑料。

  孔乙己“无人关心”表明他结局可悲。

  (3)师生共同归纳孔乙己的性格。

  孔乙己地位低下但追求功名,穷困潦倒但好喝懒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而自欺欺人,遭人嘲笑但又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凄苦惨绝但麻木不仁至死不悟,同时又有质朴善良的一面。

  四、揣摩关键语句,理解人物刻画方法

  1.学生通读全文,思考:

  小说是从哪些方面对孔乙己进行个性刻画的?

  学生小组研讨,教师点拨,归结:

  (1)概括介绍: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种矛盾现象充分说明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

  (2)肖像描写:

  ①第一次出场:写他“身材很高大”,说明他尚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说明他穷困潦倒。营养不良又不肯劳动的结果;脸上“时常夹些伤痕”,是他穷困而偶然偷窃被人打伤的标志,也是他走向没落的重要标志。“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既表明他年龄较大而又精神委顿颓唐。他那件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穷酸潦倒,懒得出奇的经济状况和性格特征。

  ②第二次出场:“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着一件破夹袄”说明他衣食无着,穷途末路。“盘着两腿,下面垫着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满手是泥”说明他被打折了腿,丧失生活能力。

  断腿前后肖像的对照,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

  (3)语言神态描写:

  ①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说明他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问。迂腐可笑的性格。

  ②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说明他死要面子,怕人嘲笑。

  ③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说明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

  ④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说明孔乙己自命清高。

  ⑤“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亡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说明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至死不悟。

  (4)动作描写:

  ①“便排出九文大钱”既表现他拮据而穷酸的本相,又对酒店卖弄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并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这一“排”的动作,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心理。

  ②“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说明穷困潦倒到极点,“摸”字表明了他悲惨的境地。

  2.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课文老辣深刻的语言。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 篇5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掌握本文生字词。

  2、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理清本文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

  3、赏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自学指导一】比快速默读课文

  【自学指导二】精彩回答问题。

  1、说说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又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故事情节?

  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2、梳理情节结构,讲讲每部分写了什么具体内容?

  依据这个线索可以分为“回故乡 ——在故乡——离故乡”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6——77)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第三部分(78——88)写“我” 离开故乡时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3、如果用一个字概括课文的内容,应用哪个字较为恰当?请简单说说理由。

  【自学指导三】比精彩回答问题。

  1、故乡的环境在变,何以见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时隔多年,重回故乡,你能想像“我”渐近故乡时的心情是如何的吗?

  先用一个感叹句“阿!”再用一个否定的疑问句。这样写是因为故乡的景象出乎“我”的意料,因而产生怀疑,但又的确是“我”的故乡。对怀疑加以否定,反映“我”的复杂思绪,沉重的心情,为下文作铺垫。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第2段运用了什么描写?能体会其作用吗?

  天气阴晦、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写出衰败荒凉的农村景象,衬托“我”悲凉的心情。

  3、见到故乡时,我的感受是怎样的?用文中的话来回答,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眼前萧索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故乡造成很大的反差,心中疑惑既而感到悲凉,只得自我安慰,实则流露出一种忧愤之情。

  4、第四段说“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 ”“我”真的记不起了吗?在什么地方写有?找出来后说说“我”记忆中的故乡是怎样的?美在哪时?这也是一段景物描写,又有何作用呢?

  第12段 少年闺土月夜刺猹图

  【布置作业】校本作业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把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理解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景物等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2、掌握课文运用对比来表现主题的写作手法。

  【自学指导一】比精彩回答问题。

  1、你怎么看记忆中的少年闰土?

  2、时过二十年,少年闰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什么原因使闰土前后判若两人?

  小结:表层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深层原因: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可是由于它的不彻底性,封建主义仍然压迫着劳苦大众,还有帝国主义也在入侵中国,加上众多的苛捐杂税,造成了农村经济衰败,农民生活的贫困,封建传统观念(即礼教、等级观念)毒害,使闰土发生了巨变。

  3、生活在城镇的杨二嫂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她为什么也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说说作者塑造杨二嫂这一形象的作用是什么?

  农村经济衰败、生活的贫困让她养成了小市民势利贪婪(或:市侩)的恶习。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造成的祸害已经波及城镇。

  小说怎样刻划杨二嫂形象的?与描写闰土的方法有何异同?

  同:都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都写出了人物的前后变化。

  异:写闰土是先回忆,再眼前,因为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已经在“我”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写杨二嫂则是先闻其声,再见其人。这更符合杨二嫂尖利、泼辣的性格。

  【自学指导二】比精彩回答问题。

  结合以下问题,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1、“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这是为什么?因为“我”对故乡的现实(即人与事)感到失望,故乡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

  2、“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着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中的'“高墙”指什么?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淡隔膜。

  3 、文中点出哪三种旧的生活态度? 文中说“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新生活指的是: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4、(1)“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为什么“害怕”? (2)为什么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1)因为“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新生活,但愿望能否实现是未知数,“我”不知道,所以想到希望的能否实现,自然便害怕起来。

  (2)闰土的愿望只是希望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切近”,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茫远。

  5、课文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表现了什么?

  海边奇异的图画是“我”对美好希望的想象和憧憬。

  6、“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我”是小说中又一个重要人物。小说中的“我”并不等于作者,而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结合以上问题说说“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二十多年前远离故乡,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回到故乡,看到故乡的衰败萧索,看到故乡人的生活穷困悲苦,看到故乡人纯真人性的扭曲感到痛苦悲哀而失望。但“我”并不绝望,“我”憧憬着美好的故乡,“我”希望故乡人过上新的生活。所以说“我”不是消沉的知识分子,而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关于主题】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为线索,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表现闰土和杨二嫂在二十多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生活的强烈愿望。

  【布置作业】校本作业

  【教学反思】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书信格式

  2.理解傅雷家书的内涵

  重点难点:

  重点: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难点:对于“坚强”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教学过程:

  (一)整体把握

  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前者,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则满怀欣喜,激情洋溢。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满感情。但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第一封信的开始,傅雷首先宽慰儿子:不必担心父母会因为知道了孩子的精神消沉而烦恼或不安。而且,孩子向父母诉苦,在家信中发泄,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接着告诉儿子: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那么,应该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跌宕呢?首先,应该对这一切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伤。“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他还用“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的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其次,“慢慢”“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情”,即冷静、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为借鉴。“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从而越来越坚强。对于感情的创作,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

  第二封信,起因于傅聪在音乐会上的历功演出。孩子的成功总是父母最大的幸福与骄傲,但傅雷与其他父母不同的是,他的幸福与激动还来自于艺术的成功、祖国的光荣。“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作为父亲的傅雷,毫不矜持地对儿子表达了他异常激动的心情:“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若是一般的父母,也许仅止于此了,而傅雷的伟大,就在于他借助儿子的成功之机,给予了他更多的艺术砥砺,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他首先赞许儿子:“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而这,正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

  如果说,上一封信是要儿子在消沉时保持坚强,那么,这里所说的成功时“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更是坚强的表现。只有做到了坚强,才能永远不怕孤独。傅雷对“坚强”含义的理解,浸透了人生的感悟,十分耐人寻味。“坚强”的最高境界,乃是保持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因为“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这可以说已经是人生至境了!

  接下来,傅雷奔放的思绪又从艺术飞到了中国的“黎明”。他从傅聪如流水般的演奏风格中,想到了克里斯朵夫,进而想到了新中国的“复旦”,想到了滔滔不竭的中华文明。他激励儿子,被这般伟大的文明之河哺育过的艺术家,“应该有气冲斗牛的表现才对”,洋溢着对新中国的热情,对中华文化的信心。

  书信最后,傅雷再次回到了情绪的“矛盾与快乐”问题。第一封信里,他曾说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这一次,他又强调“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从而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让“完美”的地平线永远激励着我们向前进。

  (二)问题研究

  1. 对于“坚强”,应怎样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也是贯穿两封信的内在精神。傅雷对儿子说:“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可见坚强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坚强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即使孤独也不怕”(见第二封信),并且“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见第一封信)。

  二是“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这两方面合起来,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胜不骄,败不馁”,就是宠辱不惊,得失泰然。第一封信里所讲的“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第二封信所说的不怕矛盾,相信“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也都是这个道理。

  但“坚强”的最高境界,可以说还在于葆有一颗“赤子之心”。“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赤子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能够无惧孤独,才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无坚不摧的坚强。”

  2. 如何理解“赤子之心”与“孤独”?

  傅雷说:“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当代哲学家周国平则说过,孤独、寂莫和无聊是三种不同的境界,分别属于精神、感情和事务的层面;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对精神与灵魂有着执着追求的人,对人间充满挚爱的人,才可能体验真正的孤独;孤独产生于爱……傅雷对孤独的理解,与之和而不同。傅雷相信:“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

  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正因为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不含私心杂念,没有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会遭到误解和排斥,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这心灵的朋友,这精神的世界,足以让他无惧身边的孤独,永远不感精神的孤独!周国平说“孤独产生于爱”,傅雷说“爱让赤子不孤独”,实在是异曲同工。

  赤子之心无比纯洁,剔除了纷纭杂念,才可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并以之“打动听众的心灵”。艺术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便都在这里企及了。

  3. 如何理解“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

  文中提到罗曼·罗兰笔下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以贝多芬为原型),说傅聪常以克里斯朵夫自命,其个性也与之相像;又说“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其意旨在鼓励儿子像贝多芬那样,不惧矛盾,勇敢面对,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的:

  1. 读懂课文,了解文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理解由一个具体实例引出论点的写法。

  2.把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思路,理解围绕中心讲道理,摆事实,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理清“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3.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认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努力成为具有创造精神的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这幅图也隐含着一种生活的道理:世界是千变万化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由于角度不同,问题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正如苏轼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有趣的话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美国实业家罗迦·费·恩格。

  二、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1.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包括需要积累的词语、文章的关键句、设问句等。

  2.请找出作者的观点,进而思考:作者为什么开头不把观点点明,而用一道四个答案都正确的选择题呢?

  正是因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要想寻求多种解答方法,有赖于什么?创造性思维。

  三、深入探讨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4——12段,思考:

  针对创造性的思维作者提出了哪几个问题?

  1.“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2.“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

  3.“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探究问题1)

  “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⑴请同学在文中划出作者的观点。

  明确:进行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①渊博的知识;②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③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⑵文中用了哪两个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事例。

  明确:约翰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罗兰把电视接收器作为实验对象,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这属于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明确:举例论证。事实胜于雄辩,增强文章说服力,使人信服。

  ⑶刚才我们分析了一下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作者认为有三点:……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例可以支撑这些观点,能不能举一个例子?

  1、 瓦特受到“水烧开后顶起壶盖”的启发,发明了蒸汽机。

  2、 牛顿受到“苹果落地”的启发,创立了“万有引力”学说。

  3、 莱特兄弟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架成功飞上蓝天的飞机。

  4、 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宋代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下面就请同学们以课文创造性思维的必须要素之一为论点,充分运用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以及一些成语、典故,给文章添加一个自然段。

  要求:立意新颖,事例能支撑观点,150字左右。

  评议,重点在于事例是否支撑观点,事例与观点之间的衔接是否自然。

  (探究问题2)

  我们刚才小练笔,对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有了更深的认识,你觉得你身上具备了这些要素吗?你觉得咱班同学谁具备了这个要素?你有这方面的经验吗?)

  师生交流。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那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作者做了充分的解答。

  ⑴请同学们速读课文 9——1段,用一句话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明确:任何人都有创造力,创造的意识在自己的思想里。

  ⑵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这一观点?

  明确: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追问:作者拿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

  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人心态如何?各自的结果如何呢?

  富有创造力的人

  缺乏创造力的人

  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自信)

  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不自信)

  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进行自我压抑

  (探究问题3)

  ⑴所以作者得出了一个结论:区别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依据是什么?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⑵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世界上有很多人因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而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能不能举例来说明一下?

  例:著名的“万有引力”学说的创立,就是牛顿留意了“果子为什么会落地”的结果。

  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赖,常说他的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他在街头闲逛时,留意一些“无意中得出来的细小的想法”后产生的。

  所以,我们想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就应该做一个有心人。

  四、小结全文

  ⑴总的来说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齐读最后一段。

  自己再读两遍,然后合上书,复述作者提出的三个途径。略)

  延伸补充:

  除了作者谈的以外,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还有什么补充或建议。

  做一个有创造力的人需要:

  积累知识——“孜孜不倦地汲取”“学识渊博”

  灵活运用——“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

  反复实验——“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拥有自信——“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珍惜灵感——“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保持好奇——“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

  多向思维——打破“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

  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坚持真理

  走进自然——悉心观察、动手实验

  异想天开——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

  ⑵回顾全文,理清全文论证思路。

  明确:课文开头先引用材料,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话题,确立创造性思维方式,这是提出问题。

  主体部分从“创造性思维必须要素”和“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分析问题。

  结尾部分总结出“创造性人才必备的条件”,这是解决问题。

  整篇文章逐层深入,结构严谨,深入浅出。

  五、拓展延伸

  1.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放赤壁风光画面:这里就是三国时期有名的赤壁之战厮杀的疆场。周瑜因为这一战而名垂千史。

  同一个“赤壁”,为什么苏武就高歌“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而杜牧却低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由此联系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谈一谈你的理解。

  2.请充分发挥创造力,为故事续写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尾。

  钢琴的标价牌上少了一个零

  一位年轻的女顾客在美国一家商店里闲逛。逛着逛着,她的眼睛突然迸出兴奋的火花,本来不想买东西的她却灵机一动,立刻喊来售货小姐,要买一架德国制造的正宗名牌货──斯坦威三角钢琴。售货小姐看了看售价牌,竟然惊讶不已,不敢卖。于是她请来了股长,股长了解缘由和真相后认真向顾客作了解释,婉谢不卖。而这位顾客却毫不让步,直到部门经理出面斡旋都坚持要买,不为所劝。最后请来了总经理。总经理了解情况后当场定夺:卖,按标价卖!──原来,那架价值数千美元的钢琴,标价牌上偏偏少了一个零!

  请你充分发挥创造力,为故事续写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尾为总经理写一段话),说明总经理为什么这样做。

  佳作之一:接着,总经理对女顾客说道:“小姐,你是否能稍候一会,让记者采访一下你现在的感想。”“当然可以。”总经理请来了一位电视台的记者进行现场报道。当女顾客把事情说过一遍后,总经理接过了话筒说道:“各位敬爱的顾客,上述各位所看到的,正是近日本公司隆重推出的一项经营项目‘请顾客来找错’,具体事项为:本公司将陆续推出一批标错价的商品,如被您选中,均按标价出卖。来得次数越多,机会越大!可不要错过机会呀!”不用说,次日顾客盈门,被找出差错的小商品诚然不少,但利润却颇为可观。

  佳作之二:第二天,这家商店的门旁放置了一块大大的标牌:“本店本着‘顾客是上帝’的宗旨,热忱为广大客户服务。昨天因工作人员疏忽,在一架名牌钢琴上标价时少加了一个零。一位女士看中了这架钢琴要买下来,我们明知有错,却仍然照少一个零的标价售出。上帝们,在这里,您或许也能买到像那位女士买到的商品!”

  佳作之三:总经理虽然答应把那昂贵的钢琴卖给那位顾客,但还附加了一个条件:请她写篇文章。第二天,当地最最有名的一家报纸登出了一篇顾客写给报社的信。文章内容如下:“我是一名来自加里佛尼亚州的游客,初到此地,路过你们这儿的一家××商店,由于店主的疏忽,将一架价值数千元的名牌钢琴标价少了一个零。但店主待人诚恳,守信用,还是按原标价卖给了我,在此,我对他表示万分感谢。”

  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使他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托尔斯泰

  希望同学们努力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走出一条只属于自己的路!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习抓住最具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外貌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细致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习惯。

  2、 学习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了解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学思同步”的教学思想,巧妙地设置疑问,启迪学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的新鲜感、新奇感,让学生在积极思维的王国里遨游。

  2、 教给学生“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的阅读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训练,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体会和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及作者对为人类创造绿色的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2、 理解“美,是以丑作为代价的”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体会林业工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2、 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难点:

  1、 品味文章语言风格、揣摩句子深刻含义、感悟文章蕴含的感情。

  2、 理解“美,是以丑为代价的”这一哲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在我们的手上都捧着人生美好的希望,但是汶川大地震却埋葬了多少个美丽的童话,而我们的救援人员和白衣天使又用他们的双手拯救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创造了多少美丽的故事。

  一双手,让世界更美好,世界如此美好,正是因为我们拥有一双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姜孟之笔下的一位林业工人张迎善的手,看看他这双手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

  (二) 自读感知 整体把握

  1、 检查预习情况

  (1) 简介作者(请学生介绍,老师补充并给予表扬)

  姜孟之,男,1938年生,山东省乳山县人。毕业于黑龙江省函授广播学院中文系,当代作家,现为“伊春市拔尖人才”、“自学成才标兵”、“伊春市劳动模范”,全国第五次作家代表会代表。

  (2) 生字词的音形义(请同学准确清晰地朗读、解释,师明确)

  惺忪xing1song1 瞬间shun4 老茧jian3 洋镐gao3 垧shang3

  惺忪:形容因刚醒而眼睛模糊不清。

  瞬间:形容时间极短。

  老茧:手掌或脚掌上久经摩擦而生成的硬皮。

  洋镐:刨土用的工具。

  垧 :土地面积单位,东北地区多数地方用, 1 垧 等于 15亩。

  2、整体把握 划分层次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可以自由讨论,选代表发言,师适时指导、明确,板书)

  一(1): 各种各样的手 衬托 一双手

  一双手 二(2—19)细描一双手 突出 天下第一奇手

  三(20) 通过想象 赞美 普通劳动者伟大贡献

  (三)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 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姜孟之先生的这篇散文为我们介绍了张迎善的怎样的一双手?阅读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这样的学习质量才会高。

  (1) 天下第一奇手

  (2) 半截老松木

  (3) 皮肤呈木色、纹理又深又粗、黑土色

  (4) 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

  (5) 手指特别粗大肥圆,像一根根三节老甘蔗,

  (6) 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各个关节都缠着线,染成泥色

  (7) 天下第一号大手

  (8) 创造绿色宝库的手

  2、这双手的这些特点,作者从什么角度描写的呢?

  明确:视觉,先总写“像半截老松木”,比喻,形象地突出其粗糙、坚硬

  然后分写其手背、手心、手指的各个部位。

  3、张迎善的手还“奇”在哪里呢?

  明确:大,“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掌上‘哗哗’地搓了几个来回,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红了”,突出手粗糙。

  4、这也是作者从视觉写的吗?

  明确:不是,这是从触觉写的。

  5、“裹”和“紧紧”用的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这两个词用的好,一、说明手大,二、写手有力量,三、人很热情。

  6、文中还有哪些句子突出其手大的呢?请同学们找找。

  明确:“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

  7、此处作者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说明)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

  8、文中还有吗?找找看

  “这双手已经栽种26万多棵。仅1981---1985年就造林33垧。”

  9、所以说,这双手是一双___________手。(创造绿色宝库的手)

  10、在写“这双手”的特征时还运用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打比方

  以后我们写文章时也要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11、张迎善的这双手从外表上看,是“丑”还是“美”?—丑(所见) 板书

  12、待了解造成他手奇丑的原因后,你还认为他的手丑吗?—美(所闻)

  13、以张迎善“一双手”外表的丑来换取绿色宝库的美,值吗?值(所感)

  这双手既丑又美,表面上是丑,实际上是美,这就告诉我们:“美,是以丑为代价的”这一哲理。 板书

  丑(所见) 美(所闻) 值(所感)

  美,是以丑为代价的

  14、通过作者对这双手的描写,可以看出,张迎善是怎样一个人呢?

  ———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普通劳动者的形象

  作者通过对张迎善这双奇手的描写,歌颂了那些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普通劳动者的高贵品质。

  这就告诉我们: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有时只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特征来体现就可以了。比如:本文就是抓住了人物的手,从而表现了中心。像我们学过的课文,朱自清的《背影》、阿累的《一面》等

  (四) 拓展延伸 总结反思

  美往往是以丑作为代价才能获得的,正是这双手,为家庭、为社会创造了美和财富。

  1、假如张迎善被评为2008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请同学们借鉴以下颁奖词,联系课文内容,为张迎善也写一段颁奖词。(提示:要强调这双手创造绿色的意义,要有感召力。100字左右)

  (1)、杨利伟(特级航天员,解放军少将,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2)、丛飞(歌手累计捐款300多万元助178名贫困儿童上学,病逝后捐角膜挽救四名患者复明)

  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

  (3)、李春燕(女,27岁,贵州苗族乡村医生)

  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不是迁徙的候鸟,她是照亮苗家温暖的月亮。

  (4)、青藏铁路建设者

  每当汽笛声穿过唐古拉山口时,高原上的藏羚羊,都会想念他们,想念那些有力的大手和坚强的笑容。他们能驱动钢铁,也会呵护生命。他们是地球之巅的勇者,他们缔造了世上最伟大的铁路!

  (5)、张迎善

  谁能让荒山成为绿塔;谁能让浊水成为清溪?

  一双手,改造迹地林,次生林44.5顷;一双手,种树26万棵!

  历经千锤百炼,却知难而进;忍受千辛万苦,却毫无怨言。看到他的手,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碧绿的森林。

  他是一名普通的林业工人,他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大山,他像一棵青松,屹立在苍山之上;他像一棵小草,隐没在山林之中。

  一双丑陋的手,为祖国种下无数棵树,一双丑陋的手,为人类种下一片片幽幽绿荫。

  只凭这种敬业精神,让年仅32岁的年轻育林功臣,创造了一座绿色金库!

  (6)、张迎善

  他是躬耕绿野的拓荒人。作为一名林业工人,他很普通,普通得就像林场一株生长了数十年的树。他的手每天要栽1000多棵树,每栽一棵树,手就得往土里插三四次。现在手的纹络又深又粗,掌面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就是这样一双奇丑无比的手,却创造了绿色的宝库。

  2、总结:

  这篇文章虽然短小,却能抓住林业工人最具特征的部分——手来写,多角度地细致准确地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劳动者朴实而感人的形象。那么在写作中,我们也应该运用这种方法。

  3、课后作业:请你仔细观察爸爸或妈妈,选取最具特征的某一部分(手、头发、脸、脚等),多角度地细致准确地描写出人物形象。200字左右的短文。

  4、反思

  附:板书设计

  一(1): 各种各样的手 衬托 一双手

  一双手 二(2—19)细描一双手 突出 天下第一奇手

  三(20) 通过想象 赞美 普通劳动者伟大贡献

  丑(所见) 美(所闻) 值(所感)

  美,是以丑为代价的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 篇9

  一、积累。

  导引: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勤问。

  1、《诗经》常识。(注意文下注释)

  2、我读。一词、一节、几节、一篇、两篇。(注意文下注释,查工具书,多问,难读字注音,反复朗读,揣摩情感)

  3、我背。一句、一节、几节、一篇、两篇。(朗读,关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4、我写。一词、一句、一节、几节、一篇、两篇。(看清字的写法)

  5、我解释。一词、一句、一节、几节、一篇、两篇。(注意文下注释,查阅工具书,多问,联系前后文)

  二、探究。

  1、诗歌的内容。(联系诗歌类型、诗句意思)

  2、主人公的情感特点。(联系有关语句,关注文后分析,注意与封建社会、传统爱情表达的区别)

  3、主人公的行动特点。(关注“行动”,联系文后分析)

  4、诗歌的'描述或抒情、逻辑顺序。(类同记叙文)

  5、《关雎》一节运用“比兴”的修辞手法,先写雎鸠和鸣,再写青年男子对姑娘的追求,前者对后者有何作用?(一般“比兴”手法是先写物,后写人,物和人之间有一定联系,以物引出和比喻人,但此处还可联系先秦时期爱情追求的特点分析)

  6、《蒹葭》一诗中,秋天清早的河边景象有何特点?又有何作用?(一般以景衬情,景情同类)

  7、诗句赏析。(从修辞、用词、写法,及其对句子内容、思想上的作用上入手)

  8、从《关雎》和《蒹葭》推测《诗经》中诗歌的结构或语言特点。(关注文后分析)

  9、浅谈《诗经》在中国诗歌中的地位。(联系文下注释)

  10、斗胆猜测《诗经》与青曲的关系。(联系文下注释)

  11、谈谈爱情与音乐的关系。(联系生活实际,一般常识,和电影电视故事情节)

  三、运用。

  1、即兴写作,描绘诗歌的一个“镜头”。

  2、讲故事,讲一个由诗歌而想象的小故事。

  3、表演,以诗歌为基础,编排一段“小戏”,进行表演。

  4、画画,画出诗歌中的一个意象。

  5、演唱,唱一首与诗歌内容情感有关的歌曲。

  6、演讲。参考题目:我对美好爱情的一个模糊看法;如果对他(她)有好感,怎么办?;他们显然是个悲剧。

  7、组合朗诵或背诵。本诗,或自己读过背过的其他同类诗歌。

  8、辩论:男女生可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男女生不可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

  9、新闻故事会:我所知道的事实中的爱情故事。

  10、书法,写一节或一首,或“爱”字的几种写法。等等。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巧妙的构思,曲折的情节。

  2、学习本文以个性化的言行塑造个性化的人物的方法。

  3、体会强权统治下的普通人的悲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以个性化的言行塑造个性化的人物的方法。

  难点:巧妙的构思,悬念的设置。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文坛上有一位大师级的中国小说家——汪曾祺,他的一系列小说体现出来的风格:洗练的语言,明丽的色彩,淳朴的民情,都达到了难以超越的极致,是中国现代小说最足以傲世的极少数重大收获之一。而《陈小手》足以代表他的至高成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这篇短篇小说的魅力。

  二、作者简介(投影)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乡土文化小说的集大成者,他的创作横跨四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早年师从沈从文,早在四十年代他的创作就走向了成熟,成为后期京派作家中重要的一员。代表作有《复仇》、《老鲁》、小说集《邂逅集》等。由于历史的阻断,汪曾祺的重现已是八十年代。新时期以来,汪曾祺的主要作品有《受戒》、《大淖纪事》、《异秉》、《陈小手》等。

  三、研读课文,鉴赏情节

  1、学生自主思考:

  (1)“陈小手”是那位产科医生的真名吗?

  (2)陈小手在当地的地位如何?

  2、学生交流。

  〔学情预测〕本题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学生应该易于解答。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回归文本。

  3、明确:

  (1)陈小手的得名是因为他的'手特别小,比女人的手还小,比一般女人的手还更柔软细嫩。……据说因为他的手小,动作细腻,可以减少产妇很多痛苦。加上他喂着一匹马,常常骑着白马赶着到各处去接生,大家就把白马和他的名字联系起来,称之为“白马陈小手”。

  (2)同行的医生,看内科的、外科的,都瞧不起陈小手,认为他不是医生,只是一个男性的“老娘”。而有产妇的人家却信赖他,因为他“活人多矣”。

  4、小组讨论:故事的精彩之处出现在什么地方?精彩在哪里?

  〔学情预测〕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可能无法品出精彩所在,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章中寻找答案。同时,借助小组交流的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生生互动达到思维碰撞、相互启发的目的。

  5、明确:

  故事的精彩之处出现在另一人物——团长出场之后,主要在最后十二行的篇幅中,作者安排了情节的高密度曲折:

  第一个是:团长“摆好了一桌酒席”宴请陈小手。

  第二个是:团长“拿出二十块现大洋”送给陈小手。

  第三个是:团长在陈小手骑上马后,“一枪就把他打下来了”。

  第四个是:团长宣布杀陈小手的理由。

  最后是:“团长觉得怪委屈。”

  以上情节的突然转化超出了读者的预期,在结构的安排上,作者巧妙地利用悬念的设置,使一切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正是作者的匠心使得《陈小手》成为现代小说的精品。

  四、深入探究,分析人物

  1、学生自主思考:文中正面刻画的两个人物,哪一个个性更加鲜明?他鲜明的个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2、交流评论。

  〔学情预测〕学生可能会提到“陈小手”与“团长”,教师要引导学生将重点凝聚到“团长”这一人物身上。这个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也是本文成为经典的一个重要因素。

  3、明确:文中真正有个性的是那个“团长”。

  第一,“团长”出场时说:“大人,孩子,都得给我保住!保不住要你的脑袋!进去吧!”——公开的、蛮横的、无法无天的土匪形象。

  第二,救了他的女人和孩子性命的医生,只是因为“摸”过他的女人就得死。——无知、浓重的封建男权思想、草菅人命。

  第三,杀了救命恩人还觉得“挺委屈”。——可见他的滥用权力,草菅人命,已经习以为常。

  第四,杀人之前还要请人家喝酒,给人家二十块大洋。——矛盾中表现出了他的愚昧、野蛮、荒谬的江湖气。

  4、教师点拨:这篇小说虽然以陈小手的名字命名,但是真正的主人公,并不是陈小手;真正有个性的,其情感和思维的逻辑不可重复的,是那个野蛮的团长。对陈小手的高明医术的描绘,文中虽然花了不少篇幅,但是只是一个背景,有一种烘云托月的功能。

  五、品味主题

  1、学生自主思考:造成陈小手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2、明确:造成陈小手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军阀混战背景下霸权的横行,人权的缺失。乱世之中的“陈小手们”纵有活人的绝技也无法摆脱被宰割的命运。另外,那个时代封建思想的浓重,对科学的无知也是造成悲剧的原因之一。

  六、布置作业

  1、完成“阅读练习8226;探究”第二题。

  2、完成《伴你学语文》中的本课练习。

  〔附〕板书设计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 篇1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环境描写的分析,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情感。

  2.理清小说的线索和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体会,分析人物性格,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情感,进而理解作品主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关键语句的分析,体会环境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2.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理清情节。

  3.合作探究,阅读分析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理解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不仅是旧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在思想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体会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忧虑,以及希望打破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对环境描写的分析,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情感。

  2.学习本文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及多种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理解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教学难点:

  1.理解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

  2.结合背景,多角度理解小说主题。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合作探究、比较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调动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默读和朗读来完成的。

  2.合作探究,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总结,教师在点拨时授以方法。

  3.在课文主题理解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理解的多样性,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深入探讨,得出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过程

  (一)朗读导入

  1.请学生朗读第十二自然段开头和第二自然段的景物描写。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进故乡时……没有一些活气。”

  2.请学生感知并总结景物有何不同。

  3.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明确。

  前者是“我”回忆中二十年前的故乡景象:明朗、美丽、令人神往;后者是“我”眼中所见二十年后的故乡实景:晦暗、萧条、令人感到悲凉。

  二十余年过去,故乡在“我”眼中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原因何在?作品中的“我”又怀有何种感情呢?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走进文本。

  【设计意图】通过对环境描写的感知和分析导入,引发学生对创作背景的探究兴趣。并注意在后面对人物进行分析的环节勾连体会环境描写对突出人物和深化小说主题的作用。

  (二)感知学习

  1.了解写作背景。

  (1)指名学生结合资料,介绍写作背景,教师总结。

  辛亥革命后,封建zhuan制政权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军阀统治。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政治和军事力量。中国农民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双重压迫下日益贫困,过着毫无希望的生活。

  小说《故乡》写于1921年1月,后被编入小说集《呐喊》,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迁居来京,亲眼看到故乡的衰败凋零和农民的贫苦,心生悲凉,感概万千,一年后就以自己所见所感为素材,创作了这篇小说。“我”虽不是作者本人,但是反映了作者的情感。

  (2)结合资料介绍作家、作品。

  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本文选自《呐喊》(小说集)。其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2.初读课文,设计学习任务。

  (1)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部分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每部分内容。

  (2)阅读课文,选择任意一个人物,进行复述介绍。

  可供选择的人物:少年闰土,中年闰土,青年杨二嫂,中年杨二嫂,“我”。

  要求:认真阅读课文,标画段落。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大概阅读时间为15分钟,在课堂练习本完成要点归纳。交流时复述语言要简洁明了。

  【设计意图】文章的篇幅较长,采取分段的形式有助于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基本内容;复述介绍人物,有利于增强对人物的了解。

  (三)探究人物形象

  再读课文,引导小组内讨论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对比手法。

  1.分析闰土形象。

  分小组朗读描写闰土的段落:12~30自然段;第55~76自然段。

  设计讨论问题:

  这些段落之间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比)

  这些段落从哪几方面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寻读原文,并作出分析与总结。

  (1)外貌对比。

  少年闰土:“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淳朴天真、可亲可爱的`少年英雄形象。

  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受尽苦难的生活折磨,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命运悲惨。

  (2)动作、对话对比。

  少年闰土:通过对“雪地捕鸟”“月夜瓜地刺猹”“讲述海边捡贝壳”等情节的分析,看出闰土活泼开朗、聪明勇敢、多知勤劳等特点。可以从对话描写的分析和对省略号的分析中进行总结:生气勃勃的闰土,心里不仅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有令人赞叹的能力。

  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是“欢喜──凄凉──恭敬”,开口改称“迅哥儿”为“老爷”,写出闰土不仅为饥寒所苦,而且深受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此处语言的描写,闰土用断断续续的话语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并诉说自己的苦状。说话后的神态是“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体现出麻木迟疑、有苦难言,几处省略号更是表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的苦处。

  还可以有选择地从下面两个角度进行对比。

  (3)闰土对“我”的态度前后对比。

  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体现了闰土对“我”情真意切,小伙伴亲密无间。

  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证明“我”和闰土之间已经形成了 “厚障壁”,即精神隔膜,闰土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我”搬家给他东西,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证明他将希望寄托于神灵,愚昧麻木。

  【设计意图】学习课文运用多种描写方式展示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的性格。

  (4)小结。

  小说通过对比,揭示了以闰土为代表的旧中国贫苦农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他们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原文语句寻找,抓住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2.分析杨二嫂形象。

  (1)自由朗读39~52自然段,画出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的具体句子,分析杨二嫂二十年前后的性格变化。

  例: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分析这句中所用的描写方法及作用。

  此句运用了神态、语言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二嫂从青年时颇有姿色的“豆腐西施”,变成了尖酸刻薄、凶悍泼辣的恣睢小市民的形象。

  (2)讨论:杨二嫂这个形象能否删去?说明理由。

  3.教师引导,学生笔记总结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小说《故乡》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塑造出鲜明典型的人物形象的。

  (四)主题探究

  1.提问:在离开故乡时,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

  因为“我”的希望是:希望后辈有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生活,比较茫远,担心难以实现。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生活,不同于“我”、闰土、杨二嫂的生活,是消除封建思想、黑暗社会等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隔膜的新生活。这是一种打破尊卑、超越物质、充满纯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怎样理解这句话?

  教师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

  只有希望而不去实践,等于没有希望。以路为喻体,形象地说明了美好的新生活要从实践中获得,并要有推翻旧社会、争取新生活的勇气与信心。

  【设计意图】通过体会结尾部分的语言,培养阅读分析能力,更好地理解小说主题。

  (五)拓展延伸

  教师导语并设计问题:在课文的分析中,我们重点分析了闰土和杨二嫂,对于叙事主体“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有哪些理解与思考?

  【设计意图】本题难度较大,分析小说叙事主体的特点和作用,为进一步理解文章主题作拓展。

  (六)布置作业

  1.阅读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其他篇目。

  2.搜集关于思乡的诗词名篇。

  【设计意图】1.对这部小说集能形成整体的认识。2.了解其他描写故乡的佳作。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 篇12

  【知识教学点】

  1、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

  2、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能力训练点】

  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2、难点: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1、学生自读课文,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思考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完成学习“重点”,懂得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意义。

  2、教师设计启发性问题,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后,激发学生努力养成注重实践、注重探索精神的热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列举现实生活中或摘引报刊的统计报道,有关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高分低能现象,并由引导学生初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

  本文作者从关注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关心祖国青年一代尤其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一代的成长的高度,选择典型事例,特别是选取自己的生活经历,极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不光在研究学术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上都需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投影下列思考题,讨论理解本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1、什么是“格物致知”?

  明确:“格物致知”即从探索物体而得致知识。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明确: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3、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明确:因为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4、“格物致知”精神适用于哪些范围?

  明确: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5、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文中列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与本文论点有什么关系?

  明确: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所举事例:一是第四节,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物”失败告终。然后是第十二节,“我”初到美国学物理不知所措的生活经历。

  这两个事例,在文章都是作者为了阐明观点所借以的事实论据。王阳明的例证,很好地证明了,在我国古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的观点,王阳明失败的结局,是由于他的“格物”并不是真正的实验,而是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是不理解“格物致知”真正意义的必然结果。“我”的亲身经历,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在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的观点。告诉人们“格物”即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性。两个事例,都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中心论点提供事实论据。

  四、总结、扩展

  本文思路清晰,例证确凿,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光增长了人们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人们的思想,学完本文后,最重要的应在于积极培养这种精神。为此,可放手让学生结合“书后练习二”展开讨论,重点讨论“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

  五、布置作业

  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心论点

  一、点题、剖析“格物致知”的含义

  二、具体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层次清晰

  三、总结、发出号召 叙议结合

  【关于四书中的引段】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古时那些要想显明自己的清明的德行,并推广开去以惠及全天下人的贤者,是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的。要想先治理妥当自己的国家,就一定要先整齐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齐好自己的家庭,就一定要先从自身做起,使自己德行修洁;要想使自己德行修洁,就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地;要想端正自己的心地,就一定要先使自己的意志诚恳笃实;要想使自己的'意志诚恳笃实,就一定先要广泛地获取各种有益的知识;要想获取各种有益的知识,就一定先要考究万事万物的道理。只有经过考究而先穷尽世间万事万物的道理所在,然后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各种知识;只有先获得尽量多的各种有益的知识,然后自己的意志才会诚恳笃实;只有当自己意志诚恳笃实了,然后自己的心地才能够端正而不邪僻;只有当自己的心地端正无邪了,然后自己的德行才会修洁;只有当自身德行修洁了,然后才会感召自己的家人,使得家庭也修洁整齐;然后才会感化国人,使得国家也得以大治;只有当国家大治了,才会使得其他国家也从而效仿,从而使全天下都达到大治的境地。

  明代的思想家、教育家王守仁(1472~1529),世称阳明先生,对于“格致”就有个很著名的故事:他二十一岁时,侍父于京都,遍求朱熹(宋理学家)遗书读之,“一日,思先儒谓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沉思其理不得,遂遇疾。”(《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二《年谱》)他想单刀直入探究朱学的内在理路,其诚可佳,其勇可喜,但其行动可笑:传说阳明的爷爷喜欢竹子,在“竹轩”前种了许多。阳明和姓钱的朋友每天从早到晚默默地面对竹子,竭心尽力地来格其中之理。朱子说一草一木皆含至理,他们便身体力行。到了第三天,姓钱的朋友劳神成疾,阳明笑他不中用,但到了第七天,他也因耗竭心力而病倒。这七天他怎样沉思其理,想了些什么,后人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他一无所获。其实,程(宋理学家程颐)朱也并不这样去格竹子,程朱之格物致知,是对于经验中的事物,──穷究其理;及至“穷”得多时,乃恍然有悟于万物共有之理。

  胡适也认为对“格致”“最有势力的一个解说是程子(程颐)朱子(朱熹)作的。”还是在《格致与科学》一文中,他写道:“他们说,‘格’就是‘到’,格物就是到物上去穷究物的理。朱子说得最清楚:‘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吾心之明莫不有知……。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即(就)物穷理,是格物;求至乎其极,是致知。”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 篇13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和能力

  1、 了解古代白话,认识文中古今意义的词义差异

  2、 了解施耐庵和《水浒传》

  3、 了解杨志的出身与遭遇

  4、 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文章是如何体现智取的,把握波澜起伏的情节,体会作者构思的巧妙

  5、 品味人物描写刻画细致的方法,把握杨志的个性特征,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6、 鉴赏逼真简练的“天热”的环境描写,体会文章正面侧面描写天气的方法以及表达效果

  7、 积累一些关于《水浒》的文化知识

  (二) 过程和方法

  1、 文献法 施耐庵和《水浒传》、杨志的出身和遭遇

  2、 复述法 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

  3、 赏读法 品味人物描写刻画细致的方法、逼真简练“天热”的环境描写

  4、 讨论法 把握杨志的个性特征,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三) 价值观和情感趋向

  1、 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 学会做事要有头脑,忌心浮气躁,学做说话有分寸、做事有谋略的人

  二、课时安排:

  二课时

  三、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预习作业:(课前准备或早读或午读)

  (一) 生字词:

  1、 具体内容:

  趱(zǎn)行、恁(nèn)地、晌(shǎng)午、濠(háo)州、忒(tuī)认真、椰(yē)瓢、罗唣(zào)、勾(gòu)当、行(háng)货、窥(kuī)望、嗔(chēn)怒、聒(guō)噪、怨怅(chàng)、呕(où)气、面面相觑(qù)

  2、 练习巩固:(1)《精析精炼》95页练习1;(2)《轻松》49页一、二;(3)《同步》70页(一)(二)

  (二) 古今意义的词义

  1、 具体内容:

  (1)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古:赶/今:拿走)

  (2)这厮不值得便骂人(古:有必要/今:做某事有意义)

  (3)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

  (古:强盗/今:能独当一面,坚忍不拔、有所作为的人)

  (古:地方/今:去的地方,也有地方的意思)

  (4)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古:遮蔽、躲藏/今:影子)

  (5)你理会得甚么!(古:懂、知道/今:理睬)

  (6)一般还你钱(古:付给/今:借了钱归还别人)

  (7)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

  (古:(买卖场合)多给,让人占点便宜/今:宽恕、饶恕)

  (8)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古:索性、干脆/今:任意、马虎、随便)

  (9)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古:被/今:吃东西)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休斯的经历及其创作。

  2、领略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

  3、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

  4、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

  【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的文化背景。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因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研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同学们,爱国主义是诗歌的永恒主题,更是诗人永恒歌唱的心声。在我国诗歌长河中是这样,在外国优秀的作品中也不乏其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黑人谈河流》,去聆听美国诗人休斯的爱国心声。(板书文题、作者)

  边听边想,引起注意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休斯(1902~1967)美国黑人诗人、小说家,美国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黑人桂冠诗人”。休斯写过小说、剧本、自传和新闻速写,以诗歌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他创作了十多部诗集,比较重要的有《哈莱姆的莎士比亚》《单程票》《延迟的梦之蒙太奇》等。

  休斯的创作植根于美国黑人生活,对他们痛苦生活给予同情,讴歌他们美好的情感,颂扬了他们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诗歌的主题思想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休斯创造性地把黑人民歌艺术引进诗歌创作,吸收了黑人爵士音乐和布鲁斯民歌的形式和手法,形成了轻松活泼豪迈奔放的风格,对美国黑人诗歌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听简介,了解作者及背景

  三、研读《黑人谈河流》

  1、学生自由诵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

  教师提示:这首诗在语言结构上。长句、短句互相交错,参差起伏;四个排比句,上半句结构相似,下半句发生变化,均不相同。这样的变化既有结构整齐均衡的一面,又有诗行形式上的跳跃,也不失节奏上的宫商之声。

  自由朗读全诗,感知诗意

  2、学生合作研讨。

  (1)诗人想通过谈“河流”来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点拨,

  (2)“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诗两次出现有什么表达效果?

  分小组讨论这些问题

  (3)全诗的艺术构思是跳跃的,但又有严密的思维逻辑。请归结诗歌内在的思维逻辑。

  然后发表见解,互为补充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归纳明确:

  (1)在《黑人淡河流》一诗中,“河流”是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

  (2)“我的灵魂像河流一般深邃”,可以理解为由于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有所沉淀。这句诗,是作者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这句诗在第二节和第五节两次出现,形成结构上的前后呼应。

  (3)我认识河流——它亘古如斯。比人类久远——我在河流的哺育下发展、繁殖,河流是我生存的见证——因此我认识河流——活折磨了我,教育了我。我的思想、灵魂和河流一样深沉。

  (4)文中的黑人不仅指一个而是黑人种族。

  谈谈自己对河流的认识 :

  文中谈了世界各地的河流;河流中有黑人的功劳,有黑人的希望;还有爱国思乡的灵魂。

  3、学生有感情诵读,体会诗歌深邃中显自豪的特点。

  有感情的朗读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爱国,是一面飘扬在世界各国上空的永不褪色的旗帜。《黑人谈河流》,和我们的心声是相通的。那种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都是令人荡气回肠的。掩卷遐思,倍感肩上使命崇高,恰如一代伟人毛泽东吟唱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愿我们能“直挂云帆济苍海”,谱写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新篇章。

  说说自己的感受

  五、课堂练习

  六、课后作业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初三语文《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04-05

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册《心声》教学设计03-19

初三语文《范进中举》教学设计03-20

初三上册语文《心声》教学设计03-22

初三语文《永远新生》精品教学设计04-05

初三语文《废墟的召唤》优秀教学设计03-31

初三上册语文《孔乙己》教学设计08-15

初三语文上册《孤独之旅》教学设计03-08

初三语文《画山绣水》教学设计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