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4-01-09 10:47:51 浪龙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通用1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通用19篇)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

  [文本解读]:

  《触摸春天》选自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组。本组以“热爱生命”为主题。选有四篇美文,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美好,从而思考如何对待生命,热爱生命。

  本文文笔细腻,语言丰富、优美,描写了盲童安静在花丛中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设计理念]:

  紧紧扣住“抓” 字,让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的同时,感受课文的人文意蕴,感悟人生的真谛。

  [教学目标]:

  1、理解灵性、留连、流畅、穿梭等词语的意思。

  2、研读课文4—7自然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构想]:

  一、 话题导入。

  1、听记三组词语: 盲童

  流连 穿梭 流畅

  奇迹 灵性 缤纷世界

  2、 用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词语说话?(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 探究文本。

  1、快速读课文:课文的哪部分直接描写了这动人的一幕?

  2、出示(重点句子)“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⑴朗读句子,你想读出什么?

  过渡:我们认为这是奇迹和和她具有神奇的灵性这些都是因为安静抓住这只蝴蝶,而安静跟我们一般的孩子不一样,她是个盲女孩,(板书:盲)

  理解“盲”的字意,体会盲人的不便:

  我们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而对于他来说,她看不见百花盛开的景象……看不见爸爸妈妈的……看不见……她的眼前一片漆黑,所以我们说,她能拢住这只蝴蝶,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读句子。(板书:抓)

  ⑵这一抓,对安静意味着什么?引导学习4—6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课文4—6自然段。

  反馈交流,理解句子。

  A“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这一抓意味着这是一个全新的体验,安静经历过什么?体验过什么?(板书:经历新体验)(过去:当安静身处于一片黑暗时,她体验过(无助、痛苦、恐惧)当她第一次下楼时,她体验过?(磕磕绊绊……)后来她渐渐地能够很流畅地在花香中流连,在花丛中穿梭,(勃勃生机)闻到了(浓郁的花香,)听到了(悦耳的鸟语)——但是她从来没有这么近地感觉到春天就在自己身边,当这只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时,对于安静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经历现在她正体验着什么?(幸福、快乐……)把你的幸福(快乐)读出来,这些都是因为抓住了这只蝴蝶(读A句)

  朗读句子A

  我们不要忘记安静是个盲童,可读着读着,我们又好象忘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因为我们知道了,安静的内心世界不再是一片漆黑,不再是一片空白。我们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我深深地感动着这一个奇迹,这一份神奇,(读重点句子)。

  这一抓还意味着什么?

  出示B句“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板书:张望 新景象)

  这里有什么问题吗?安静能够望到吗?

  是啊,海伦凯勒说得好:“人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独特的内在视角,那可能看得更真实,那就是用心看世界”

  她望到了什么?弧线是什么意思?这一条是怎样的弧线?)有多美?像什么?谁能读得更美?安静用自己的心望到了从没望到的新景象。

  ⑶这个盲女孩能够抓住这只蝴蝶是偶然吗?请大家好好读课文1—3自然段。哪些字、哪些词、哪些句子一下子触动了你,告诉你这不是个偶然。

  相机理解词语:“流连 穿梭 流畅 磕磕绊绊 极其准确”

  朗读相关句子。

  读了这些,你认为这里神奇的.灵性包含了什么?

  (坚强、努力,对生活的热爱)

  (读重点句子)

  三、升华体悟。

  1、想象安静的未来(背景音乐延续到最后)

  我们曾担心……曾担心……

  现在,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个热爱生活的女孩将来可能会成为……

  我们可以肯定这个勇敢坚强的女孩将来有可能会成为……

  我们可以坚信这个充满灵性的女孩必定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生活。(板书:创造 新生活)

  2、这也是安静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出示中心句:“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这里的谁都指谁?

  有谁也曾经用自己的事迹告诉你这样的道理?你想把这个道理告诉谁?

  补充学习《我还有一只脚》。

  我还有一只脚

  周大观

  贝多芬双耳失聪,

  郑龙水双眼失明,

  我还有一只脚,

  我要站在地球上。

  海伦凯勒双眼失明,

  郑丰喜双脚畸形,

  我还有一只脚,

  我要走遍美丽的世界。

  a) 简介小诗人

  b) 朗读诗歌

  c) 小练笔:我是 ,我有 ,我有 ,(自己的特点、骄傲)我要 。(自己的志向)

  d) 总结:让我们记住这句话,我相信一定会触摸到属于自己人生的春天。(读中心句子)

  4、 主题延伸。

  1、朗读课文

  2、课外搜集相关材料,进行故事会或主题队会。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2

  【学习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静谧、精神大振、枉费心机、浩如烟海、飞渡重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文中感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重要意义。

  3、学习读文后能将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

  【教学重、难点】

  在读文中感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重要意义。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题设疑

  板书课题,读题。

  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去阅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自学反馈。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3、指名分节朗读。

  4、解释从课题中提出的疑问: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了什么?

  5、找出课文的相关段落,再次朗读。

  三、观察、读文,相互印证

  1、分组观察世界地图或地球仪,找到南美洲巴西的陆地和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湾看看是否像魏格纳说的那样。再看看其他陆地与海岸线是否相似。

  2、熟读第五自然段“崭新的奇想”。说说这个奇想与我们刚才观察所得是否相同。

  研读证据,探究过程

  过渡:魏格纳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是否正确,他做了大量艰苦的考证工作,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证据。结果发现一份非常有说服力的资料。

  研读第七自然段,对魏格纳的推理过程进行梳理。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归纳:

  中龙是一种爬行动物,它既见于巴西,又见于非洲。爬行动物是不可能飞渡重洋的,由此证明:当时中龙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

  四、熟读课文,交流感受

  1、学生再次默读全文。

  2、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你从这件事中感受到什么?

  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

  1、《黄冈》第8课

  2、同步阅读

  【板书设计】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无意发现 产生奇想

  寻找证据 引起震动

  【教后反思】

  学生在交流读书感受时,我参与其中,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这一问题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让学生体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在学生情感升华、意犹未尽之时,可以鼓励学生继续查阅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以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愿望。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3、会认本课的生字“所、憧、憬、泼、率”。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产生共鸣。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小黑板、教学挂图或者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课题,激发阅读情感

  1、板书课题,齐读。

  2、读到课题,有什么联想?

  3、小结:“假期”的确是令人向往的,我们的许多梦想到要在那个时候实现。因此,“假期”也总是给我们留下美好记忆。让我们走进课文,重温假期的快乐。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2、交流学习成果

  ⑴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⑵解释难理解的词语。

  ⑶练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

  三、范读课文,练习朗读

  1、范读课文,示范语气与停顿。(如有学生能力较强,可采取评读的办法)

  2、自由练读,融入自己的情感,努力读出韵味。

  四、结合实际,体会情感

  1、学生自由谈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第一节:结束学校生活,开始暑假生活,重拾书本外的童年。

  第二节:暑假生活的快乐情景。

  第三节:孩子们在海边开心的嬉戏。

  第四节:孩子们自由成长的愉快心情。

  (交流中如有问题,组织学生结合诗歌内容自主解决)

  2、结合诗中具体诗句,说说自己在诗中感受到了什么快乐。

  3、结合自己的暑假生活,说说孩子们还会有哪些活动。

  (可以仿照第三节进行诗歌创作)

  4、有感情朗读全诗,抒发自己的情感与体会。

  (同学互读、指名读、分读全诗、齐读均可)

  五、总结

  1、为什么假期会带给我们如此的快乐?(避免对学校生活形成负面影响)

  2、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享受我们的童年生活?

  3、总结语:拥有假期,拥有自由。在自由的时间里,我们更好的亲近大自然,实践自己的梦想,又为童年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回忆。希望我们过好童年中的每一天。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诗歌,记住诗中出现的生字词。

  2、仿照第三自然段,描写自己的快乐假期。(选做)

  3、阅读其它描写童年生活的诗歌。(见“积少成多”中的《田园乐》)

  板书设计:

  快乐的暑假

  学校生活 暑假生活

  紧张 无拘无束

  严肃 自由成长

  珍惜快乐的童年和幸福的生活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意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三个事例中蕴涵的道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不堪的毛虫,可能脱变成一只五彩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这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今天,我们要学习她写的一篇文章。(板书课题,生读题)

  二、学习生字词。

  1、课件出示词语。

  2、抽学生领读。

  3、师强调字音。

  4、全班齐读。

  三、学习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变划出以上词语,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读完后,想一想,说说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3、汇报。

  4、生默读文中所讲的三件事,画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子,想一想,这三件事分别带给作者也带给你对生命的思考是什么?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生自读自己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感悟深刻的句子。

  3、你抓住了哪个词?体会到了什么?

  4、有感情的朗读,读出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

  5、如果你是那只飞蛾,你会在心里说什么来鼓舞自己呢?

  6、如果你是杏林子,你看见这只飞蛾,你会怎么样呢?你为什么要放了它?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读所画的句子,读出香瓜子非同一般的生长力量。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六、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范读,学生思考:那沉稳的心跳又带给你怎样的思考?

  2、生谈自己的感受。

  3、你觉得杏林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七、学习第五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段,思考:怎样做才是好好的使用生命?而不是浪费生命?

  2、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八、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生命是什么呢?怎样的生命才活得有意义,拿起笔用一句话写出你对生命的感悟。

  九、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生命生命

  求生欲望

  顽强的生命力

  对自己负责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5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2 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二、 课前准备:

  1 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

  2 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一 、复习词语:

  1 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 听写词语。

  3 同学们,在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二 、我的发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

  1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 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3 组内交流。

  4 换一换,将加点的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还会发现什么?

  5 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

  三、 日积月累:

  1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 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3 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课后反思:

  第二、三、四课时 口语交际 习作 展示台

  一、 谈话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时间活动中又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

  二、 口头交流展示:

  1 小组交流,互说互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边说边展示课外学习的`成果,如:搜集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2 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三、 习作:

  1 精彩回放:

  读一读:上节课整理好的好词佳句。

  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

  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

  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平凡的事情、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

  2 学生习作:

  教师启发思路。

  教师个别指导。

  同桌互相交流

  推荐代表交流

  师生共同评议。

  独立进行修改

  3 展示台:

  将自己的习作展示在“学习园地”中,请同学们观看、评议。

  反映自己农村家的 景象和生活的文字、画展或照片。

  课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侧重抓住描写梅花鹿语言、动作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寓意,并联系生活实际,加深理解,实现自我教育。

  教学重点:

  侧重抓住描写梅花鹿语言、动作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寓意。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寓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抓题眼导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光我们人类爱美,动物们也爱美。上节语文课我们就认识了一只这样的动物,请齐读课题。这是一只怎样的梅花鹿?读出它的特点来。这节课我们就围绕“爱美”来品读这则寓言,看看其中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品读课文

  1、自由读1——11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表现梅花鹿爱美的句子。然后想一想:从中都读懂了什么?

  相机出示,着重理解下列句子:

  (1)、“嗬,这身黄色皮衣油亮亮的,上面的斑点雪白雪白的,这一定是世界上看的外套了!我的身段那么匀称,简直可以做模特儿啦!”

  (2)“嘿,我的角枝枝杈杈的`,精美别致,好像美丽的珊瑚!若是像猴子那样,顶一个毛茸茸的秃瓢儿,真羞死人了。”

  (3)梅花鹿不由自主地看到了自己的双腿,不禁撅起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真是美中不足,有点太干巴了,那雪花一样的斑点也少得可怜。若是它更美丽些,我不就可以当个的芭蕾舞演员了吗?”

  2、分角色朗读1-11自然段。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默读12-16自然段。体会角和腿起的作用

  4交流:梅花鹿的腿起了什么作用?角起了什么作用?

  5齐读:“唉,我真糊涂!我原来讨厌的四条腿,跑起来那样有力,可以救我的性命,而我赞美的角却如此不争气,今天是丧命在它手上了。”

  6、引导学生给故事续编结尾。

  7、交流想对梅花鹿说的话。

  8、交流自己从中得到的启发。

  (设计意图:理解寓言蕴含的深刻哲理,强化体验。)

  三、拓展

  这则优美的寓言选自《伊索寓言》,让学生课下能走进《伊索寓言》阅读原文,并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复述下来,让更多的人感悟其中的道理。

  (设计意图:训练复述能力,加深理解)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7

  一、复习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31课,大家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讲给大家听?(学生回答,老师适时指导)

  师:故事里的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违抗宙斯的命令触犯天规,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智慧。那么,普罗米修斯面对宙斯的惩罚,又是怎么说的?请大家快速读课文,找出普罗米修斯说的话。

  师出示: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学生读这段话。

  师过渡:“为人类造福”,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了什么福,又是怎样为人类造福的?

  (设计意图:从这一关键段落直接切入,统领全课,引出下文,让学生找一找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人类造了什么福。过渡到第1、2自然段的教学。)

  二、精读课文,感受普罗米修斯

  1、师:请大家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为人类造福?他又是怎样为人类造福的?

  学生默读课文,老师提示拿笔和尺勾画相关语句,并写写自己的体会。

  师:刚才同学们看书都很认真,现在想一想,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为人类造福?

  师出示: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就在这时候,有一位名叫普罗米修斯的天神来到了人间,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拿取火种。

  指名读。

  师:你从这段话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想像画面,体会没有火时人们生活的悲惨。)

  师:没有火,我们人类的生活是这样悲惨,谁能用朗读把这种感受表现出来呢?

  学生朗读,加深理解。

  师:看到人类的不幸与痛苦,普罗米修斯没有叹息,没有旁观,而是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种。当他把火种带到人间,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出示: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

  师:谁来读一读这段课文?

  指名读。

  师:同学们注意到没有,这段最后的省略号,想像一下,人们的生活还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想像回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火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是啊,火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有多大啊!

  出示:火使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寒冷走向──(温暖)

  从痛苦走向──(幸福)从疾病走向──(健康)

  从野蛮走向──(文明)

  2、师过渡:是啊,光明、温暖、幸福、健康、文明,这就是为人类造福啊!可是当众神领袖宙斯得知后,他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生:想像体会宙斯的心情回答。

  师:火神呢,他是怎样想的,怎样说的?

  学生回答。

  师:好,现在我们请两名同学来读一读火神和普罗米修斯的对话,读出他们当时的心情。

  学生读对话。

  (设计意图:从语句中体会人物心情,通过朗读加深理解。)

  3、师过渡:“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那么,普罗米修斯到底忍受了怎样的痛苦呢?请同学们默读6——8段,从文章中划出普罗米修斯所受的痛苦的句子,写写你的感受。(师巡视)

  师出示: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痛苦?说说理由。

  学生回答,老师适时指导。

  师:同学们,普罗米修斯一年四季每个日日夜夜都遭受着折磨啊!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说一说在这些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他还会遭受什么痛苦?

  出示: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普罗米修斯()漫漫长夜空无一人,普罗米修斯()大雪纷飞,冰天雪地,普罗米修斯()

  师:谁来说说。

  学生想像并回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普罗米修斯的痛苦。)

  师:你分析得真到位。这是何等难以忍受的痛苦啊!让我们再来朗读,感受一下普罗米修斯的痛苦吧。

  学生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所受的痛苦。

  师:同学们,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普罗米修斯忍受的痛苦。这样的痛苦我们常人忍受得了吗?可我们的英雄却忍受住了:

  师出示: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生齐读: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师:普罗米修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可是,他忍受的痛苦仅仅是这些吗?他还忍受了怎样的痛苦?

  师出示: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在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他的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承受的痛苦,就永远没有尽头了。

  指名读。

  师:你从这段话中的那些词句感受到了他的痛苦?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品读课文中重点语句,理解体会普罗米修斯“面对惩罚,毫不屈服”的英雄行为。)

  师:真是撕心裂肺、生不如死的感觉啊!你能把这种痛苦的感觉读出来吗?

  学生读课文。

  师:这样痛苦的日子你们知道持续了多久?咱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8自然段。

  师出示:许多年来,普罗米修斯一直被锁在那个可怕的悬崖上。

  指名读。

  师:许多年来,无论痛苦多么漫长,多么残酷,普罗米修斯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

  出示:“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普罗米修斯说些什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回答。

  (交流普罗米修斯最让人佩服的,感悟英雄品质。)

  师:你说得真好!为了人类,普罗米修斯忍受了多大的痛苦!为了人类,普罗米修斯做出了多大的牺牲!为了人类,普罗米修斯震撼了天上人间!普罗米修斯的精神,不仅感动着我们每个人,还感动了一位天神。

  生默读第9自然段。

  出示:他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心中愤愤不平,便挽弓搭箭,射死了那只鹫鹰,接着又用石头砸碎了锁链。

  师:想像一下,大力神看到被锁在悬崖上的普罗米修斯,是怎样想的?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语体会人物心情。)

  师出示:普罗米修斯获得了自由。普罗米修斯终于获得了自由。

  师:“终于”这个词可不可以去掉?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词语在表达方面的作用。)

  出示:普罗米修斯——这种敢于从天上拿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

  生读。

  师:是啊,这个过程中饱含着我们人类长久的期待,读到此,我们的心终于如释重负了!

  此时此刻,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他感天动地的名言,感受英雄的情怀:“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设计意图:再次出现英雄的语言,让学生朗读,使学生头脑中再现英雄的形象。)

  三、拓展延伸:

  1、师:同学们,普罗米修斯留给我们的仅仅是物质上的火种吗?不,更是精神上的火种──一种永不屈服,勇敢抗争精神的象征。正因为如此,普罗米修斯取火的神话故事也传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许多诗人画家用诗和画赞美英雄,老师这里就有一首赞美普罗米修斯的诗:

  出示:普罗米修斯是谁?让漫漫黑夜跳跃希望的火苗。是谁?让蛮荒时代沐浴文明的曙光。是谁?甘愿触犯天条也要救人类于水火。是谁?身受酷刑却无怨无悔。啊!巨人,是你给人类带来火种,送来光和热,送来人类新的纪元!尽管上天和你蓄意为敌──高山险峻,铁链加身,烈日如火,暴雨如注……但沉重的铁链只能锁住你的躯体,却怎能锁住那颗坦荡无私的心!难道这仅仅是物质的火种吗?不,你给予我们的,是声声不息的精神火种!勇敢,坚强,博爱,无私,这就是你──普罗米修斯!

  师生合作朗读。

  (设计意图:读赞美普罗米修斯的诗,使学生理解普罗米修斯带来的火种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2、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神,像这样的神还有很多;像这样为民除害、造福人类的故事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下面的这段话。

  出示: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神。在古希腊神话中,还有众神之王宙斯,太阳神阿波罗,海神波赛东,冥王神哈得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等。和他们有关的神话和传说很多,比如,金羊毛的故事、特洛亚战争的故事、俄狄普斯王的故事、忒休斯为民除害的故事,都很吸引人。

  作业:读一读你喜欢的希腊神话故事,领略它的魅力。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及了解西方文明的兴趣。)

  【板书设计】

  为人类造福勇敢善良

  普罗米修斯

  不畏强暴坚强不屈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表格图像化阅读策略,体会了解鲁宾孙在荒岛上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鲁宾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习他面对困难不退缩,勇于战胜困难的品质。

  教学重点:

  运用表格图像化阅读策略对课文进行阅读,体会主人公形象特点,学习他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提取、归纳关键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表格卡片。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学习的自觉性、组织纪律性都有所增强,感知能力得到发展,能初步看到问题的实质,并已学习运用、演绎、类化的'思维方法。能通过有效阅读文本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设计理念:

  本文节选自英国作家笛福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文中的“我”就是小说的主人公鲁滨孙·克鲁索。课文以日记的形式反映了最初鲁滨孙一个人漂流到荒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的故事。纵观全文,文章属“日记体”,按时间顺序记叙了前三个月荒岛生活的事件,篇幅较长,行文较散,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容易提炼内容,理清层次,这需要掌握方法,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图像化”是一种很实用的阅读策略,其中利用表格梳理、提取、归纳信息是很适用于本文的一种方法。学生在从前的学习过程中曾初步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图像法,本课重在学习并尝试运用。提炼出主要事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但要准确概括、归纳却有一定的难度。

  方法策略:

  以“图像化”策略为主,朗读法、讨论法、谈话法为辅完成教学内容。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通过创设情境“遇到下面几种情况,你会有什么感受?”外面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你独自在家时;漆黑的夜晚,你需要一个人回家时;当学习遇到难题时;从而引出当独自处在荒无人烟的小岛时,我们会感到无助绝望,而鲁滨孙却通过自己的努力生活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引入本课的学习。

  (二)、“图像化”阅读感悟

  1、回顾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浏览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3、完成三个表格,感悟课文。

  4、表达想法,深入感悟。

  通过朗读感悟,你认为鲁滨孙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回到情境,学习人物品质

  再次出示导入环节中的几个情境,让学生说一说现在你会怎样做?培养学生面对困难不退缩,敢于去战胜困难的品质。

  (四)、总结拓展

  通过总结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读《鲁滨孙漂流记》的兴趣。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9

  一、导入

  农历八月中旬是钱塘江潮最壮观的时候,古往今来吸引了不少的文人墨客前来观赏。有一天迎来了宋朝的文学家周密,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周密眼中的钱塘江潮是怎样的景观。

  二、引入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熟悉课文内容,注意以下问题:

  (1)、找出文中的的生字新词,通过查工具书的方法掌握这些字的读音和意义。

  (2)、用笔画出你在查阅了工具书后还不能理解的字、词和不懂的语句。

  2、结合课文中的解释,帮助学生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1)、解决学生自学中的难字、生词和较难的语句。

  (2)、强调以下文字的'理解:

  方:刚刚,开始。

  既而:一会儿。

  出:来到。

  倏尔:一会儿。

  皆:都。

  略无:毫无;略,大概,大致。

  夸能:夸耀才能。

  3、请大家齐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研读课文,掌握课文脉络

  1、请学生示范朗读文章,其他学生思考:

  (1)、写钱塘江潮的语句有哪些?(集中在第一段)

  (2)、出具体写潮水的语句,读一读。

  (3)、说说自己读后对钱塘江潮的认识。

  2、默读课文其他段落,引导学生拓宽对“潮”的界定:

  (1)、课文其他段落是写什么的?

  明确:

  ①、水军在潮里演习;

  ②、吴中健儿溯迎弄潮;

  ③、江边喧闹的看客。

  (2)、也可用带“潮”的词概括形容这三段文字的内容:人潮

  四、两相比较,体味观潮以外的内容

  我们分别请同学来读写水潮和写人潮的语句,你来品味这两潮各自的魅力。找出文中写这两种潮特点的词语,用见简洁的语言概括两中潮的特点。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0

  学习目标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寻找身边的美丽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课前准备

  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流连忘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2、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听众反馈: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

  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3、自由准备,稍作调整

  4、再次指名交流。

  a、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7、联系“宽带网”。用你搜寻到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

  第二、三课时 习作指导

  (同时学习我的发明,日积月累)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

  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c、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写作文。

  第四课时 作文讲评

  1、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着重留意:a、句是否通顺恰当。

  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4、欣赏佳作。(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a、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c、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设计心中的电脑住宅。

  【教学重难点】

  了解住宅中电脑的功能及如何工作的,想象电脑的神奇。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

  住宅

  学生说说生活中的住宅是什么样的。

  2、再板书:

  电脑

  学生质疑,如电脑住宅和我们普通的住宅有什么不同?电脑住宅的功能等。请同学们带着疑问阅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刚才的问题。注意读准字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简单说说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3、再次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课文介绍了电脑住宅中的哪些设施?电脑各有什么功能?它们是怎样工作的?

  三、细读探讨,想象表达

  1、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表格,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填写。

  (填写住宅大门外、门口、会客厅、厨房、卧室、浴室的电脑各自的功能、怎样工作的情况。)

  2、交流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学习对应的段落,展示表格填写情况。

  3、你们能用一个词语说说电脑住宅给你的.印象吗?

  根据学生所说板书:

  神奇独特、舒适便捷

  4、齐读最后一段。

  5、老师很想去参观一下电脑住宅,哪位同学能为老师解说吗?请你挑住宅的一处进行解说。

  6、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加上自己的想象,组织语言介绍电脑住宅中各项设施的布局、功能及使用方法。

  四、拓展延伸

  1、多媒体出示:

  某公司正在举行设计未来的电脑住宅大赛,获得最佳设计者将有丰厚的奖励,假如你去参赛,你打算怎样设计电脑住宅呢?和同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2、评一评:

  谁设计的是班上的最佳住宅。

  五、作业超市

  1、查一查:

  收集有关电脑住宅所具有的其他功能的资料。

  2、写一写:

  把你感兴趣的电脑住宅设计写下来。

  3、画一画:

  按照课文的讲述顺序画出电脑住宅的示意图。

  【板书设计】

  电脑住宅

  神奇独特 舒适便捷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2

  一、教学要求:

  1、认识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亲的伟大。

  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二、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三、课前准备:

  1、了解、收搜母鸡的资料。

  2、小黑板。

  四、教学时数: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母鸡大家都非常熟悉,说说你了解到的母鸡。时间是3分种。

  学生交流母鸡的资料,师简要补充。

  (二)检查预习情况,初知课文内容。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学《母鸡》。

  1、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开火车读,齐读)出示小黑板:

  读生字词,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反抗欺侮可恶成绩聋子鸡雏凄惨慈爱辛苦警戒

  小疙瘩一撮儿颤颤巍巍趁其不备如怨如诉

  2、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吗?(老舍先生)。

  是的,上一节课我们还学了他的写的《猫》,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笔下的猫是既古怪又可爱的,老舍先生始终是饱含着喜爱之情的。那么这篇母鸡他又是带着什么样的情感来写的呢?从哪两句话可以看出?

  3、生汇报。师随机板书要点。出示小黑板:

  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男生读各读一句。

  (三)再读课文,具体感受

  1、解读“讨厌”学生读1至3自然段交流。

  (1)师:他讨厌母鸡什么呀?你从哪儿看出来?找出来读读。

  (2)生交流

  (3)齐读感受。

  预设:……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什么写法?

  2、解读“喜欢”学生读4至10自然段

  (1)师:那么后来是什么原因又“不敢讨厌母鸡了”呢?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中找呀?请你们自由读这几个自然段,用事实说话。找出具体的句子读读。

  (2)生交流

  预设:

  第5自然段中边读边想象

  师: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母鸡咕咕地好像在跟她的孩儿们说什么呢?这些鸡雏们又会说什么?当你看到这里你会作何感想呀?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呢?

  第6、7、8段:读到这里你想到了谁?(自己的妈妈……)

  师引:真是一只无私无畏、日夜操劳的'母鸡妈妈,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

  出示小黑板:齐读。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练习:分别用“之所以……是因为……”和“因为……所以……”说一说

  有感情朗读体会(男、女生各读一句,齐读最后一句话。)

  (四)小结升华:

  师:这仅仅是在赞颂鸡母亲吗?不,这是在赞天下所有母亲!所以最后作者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出示两句话辩析:

  1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2我不再讨厌母鸡了。

  问:可以把第1句改写成第2句吗?通过交流明白了

  这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神圣的尊敬!

  (五)归纳写法特点:

  与《猫》比较:都是老舍写的,都是写小动物的。

  小组先讨论一下,再交流:

  1、结构清晰。《猫》写了猫的古怪和淘气可爱,由两部分组成,并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过渡句,将两部分的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母鸡》可以明显分为母鸡孵鸡雏前后两部分,以过渡段使文章浑然一体。

  2、在叙述动物特点时,作者善于用总分式。如写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写母亲时,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

  3、在表现动物的特点时,作者用事实说话,通过对点滴小事生动具体的描写,使笔下的动物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4、在语言的运用上,生活化的语言风格,读起来很亲切舒服。

  5、都是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有所不同的是在表达情感上,写猫作者始终是一种喜爱之情的,而母鸡却是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六)小练笔:

  师:同学们,当你读完了这篇《母鸡》后,你还会讨厌这只母鸡吗?是的,当我们对这位鸡母亲产生尊敬之情时,就会忽略它的缺点,甚至将它的缺点看作优点。这就是人们说的爱屋及乌。下面,我们就来试试,将前三自然段任意改写一段,让人读了不再感到母鸡计讨厌,而是觉得它很可爱!学着总分式。老师开个头这只母鸡好可爱呀,它一天到晚唱个不停,从不在乎别人的感受……

  (七)作业

  1、继读写小练笔

  2、摘抄好句。

  3、阅读《麻雀》

  板书设计:

  讨厌:叫声欺侮炫耀赞颂伟大的母爱

  喜欢: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写法特点:

  1、都有过渡;

  2、总分式;

  3、用事实说话;

  4、通过动物的动作、神态写动物的特点;

  5、语言很有特色。

  6、都写出了对动物的爱。

  教学反思:

  《母鸡》这是老舍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篇略读课文,内容浅显,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所以教学的重点我确定为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教学中我首先以检查预习的方式提出,这篇母鸡作者又是带着什么样的情感来写的呢?从哪两句话可以看出?

  当学生找到“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这两句话后,我再让学生找出“讨厌”和“不敢讨厌”的具体段落和句子,让学生自读自悟,弄清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然后再交流读书的体会。最后和《猫》进行比较,两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其次抓住重点句来理解作者对母鸡的感情:如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句子,引导学生明白“讨厌”母鸡是因为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而后,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不再讨厌母鸡,让学生从文中找句子理解。最后解决为什么用“不敢”?通过辩析:“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学生明白了这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神圣的尊敬!

  教学中我还力争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如:“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当母鸡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好像在说什么呢?当你看到这里你会作何感想呀?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呢?”“鸡妈妈在教孩子们学本领时,咯咯地又好像在说什么呢?”等,从课堂教学效果看学生都能紧扣内容,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同时,很好地理解了母亲的伟大所在。

  此外在教学时我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及基本能力的训练,如改因果关系的句子,辩析句子,小练笔等,力求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反思这堂课还存在诸多不足,如课堂提问的面不广,只停留在优等生中,这是今后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3

  教材分析:

  作者在这篇课文中描写了一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派头。课文是从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两方面写的。写鹅走路的姿态,突出了“慢条斯理”的特点:不仅每一步都掂量着走,即使是遇到狗,也不举步奔跑;写鹅的活动,突出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特点:不仅声势大──翅膀有力、嗓门大,而且与人抢占水面、公然吞食鱼饵,真是率性而为,毫无顾忌。拟人和夸张的写法,风趣而幽默的语言,是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笔下白公鹅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白鹅》和《白公鹅》在写作上的的异同之处,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特点。

  4、学习收集好词好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通过作者的具体描写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对比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认识了丰子恺笔下哪只“架子十足”的白鹅,它是那样可笑而可爱。今天,我们又要去认识俄国作家叶诺索夫描写的鹅。

  在学课文之前,让我们大胆推测一下,这只鹅会有哪些特点?

  二、初读感知

  叶诺索夫是怎样描写这只白公鹅的?两位作家的描写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同学们已经做出了很多猜想,下面就让我们读一读这篇课文,看看两只鹅到底有什么异同,作者的写法又与丰子恺有哪些异同呢?读书时有了新发现,可以在书上写一写。

  1、生读书、批注。

  2、交流初读:

  (1)谁来说说这只白公鹅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2)这究竟是只什么样的白公鹅?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概括一下:

  (耀武扬威)的大公鹅

  (威风凛凛)的大公鹅

  (派头十足)的大公鹅

  (3)好一只拥有海军上将衔的大公鹅,那丰子恺笔下的白鹅又是怎样的`呢?谁来概括一下?

  (高傲的)白鹅

  三、对比阅读

  同学们讨论:

  同是白鹅,但不同作者的笔下又各有姿态,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1、抓片段,进行对比阅读:

  同样是写“步态”,两段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1)自由读文:感受白公鹅的派头。作者怎样写白公鹅的走路:

  ①每一步动作。

  ②过路的结果。

  ③被狗追赶时的缓慢行走。

  (同:傲慢、派头;异:一个从容不迫、大模大样;另一个慢条斯理,仔细掂量。一个通过对比,一个具体写如何“落步”、过泥泞路、狗在身后追赶的步态。)

  (2)请几个同学朗读课文。

  2、抓重点段,进行对比阅读:

  (1)丰子恺怎样写鹅的吃相?(食料简单、吃法有板有眼、需要等候)

  (2)叶诺索夫怎样写鹅的“玩相”?(戏水、抢占地盘、主宰一切)

  (3)朗读感受鹅在河里的活动:作者是怎样写白公鹅在水里的活动。

  ①翅膀的扇动有力。

  ②强占地盘。

  ③公然吞食鱼肉饵。

  总的特点: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3、请喜欢的同学起来读一读。

  四、领悟方法

  讨论:两位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部分写的这么详细?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1、感受作者语言的能力。

  2、写法:拟人、夸张。

  3、语言:幽默风趣。

  4、两位作者对白鹅有什么样的感情?

  相同点:抓特点,围绕特点来写。

  不同点:前者抓住一个特点:高傲,围绕总写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从三个方面(叫声、步态、吃相)突出其高傲;后者先写大白鹅应当荣膺海军上将衔,然后再写为什么应当荣膺?在解释说明中写出了白鹅的特点。

  我们写作文时,就应该抓住事物的特点,突出其特点。

  五、作业超市

  1、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

  2、模仿《白公鹅》的方法写一种小动物。

  板书设计:

  走路的姿势

  白公鹅—海军上将的派头可爱

  水中的活动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4

  教学要求:

  学习全文,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多、水美,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美誉的济南,人们还另外送给了她一个美称——泉城(读课题)

  说到泉城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今天,让我们走进泉城,近距离地感受一下泉城她那独有的魅力。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轻声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济南的泉水给你留下了什么美好的印象?

  2、交流:

  ▲泉的美。(出示句子)板书:美

  (1)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随机点击)

  ①“白浪翻滚”就如“银花盛开”, “晶莹剔透”又如“明珠散落”生动的比喻让你感受到泉水的什么美?

  (泉的形态美。)

  ②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向大家展现泉的形美吗?

  指名朗读(大家看到了什么样的美景?理解“银花盛开”“ 明珠散落”)

  泉水形态的各具风姿,给我们视觉上以美的享受,你还从哪里也能感受到泉水的美?

  ◇有的声音洪亮,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随机点击)

  ①“声音洪亮”如“虎啸狮吼”,“声音低细”犹如“秋雨潇潇”,这里又写出了泉水的什么美?

  (泉,声音的美。)

  ②泉的声美,美在哪里?(泉声高低不同,给人以不同的听觉冲击,都是一种美)

  (2)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去听一听,让美停留在我们的心中。(观看录象)

  (3)谁能够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感受的泉水的美读给大家听?(指名朗读——齐读)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泉的美丽让你们陶醉了。济南的泉,还有什么让你们感触颇深?

  ▲泉的多。板书:多

  (1)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72泉”)

  (2)济南泉水多如繁星,七十二泉只不过是其中著名的.一部分而已。在这七十二泉中,又以“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趵突泉”最为著名。

  三、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一)学习第五自然段“趵突泉”

  其中,趵突泉又被称为“天下第一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它又有什么过人的魅力而获得此殊荣呢?让我们一起去“趵突泉”领略一下吧。(出示文字)

  1、请大家以自己的方式读读第五自然段,感受趵突泉作为“天下第一泉”的魅力,在有关语句上圈圈画画。

  2、谁来说说看,趵突泉有何魅力?

  ▲趵突泉“大”

  (1) 从哪里感受到的?

  (点击“占了大半个”)

  ▲趵突泉泉水的“清”

  (1) 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了泉水的“清”?

  (点击“很清”“清清楚楚”)

  (2)(点击图片)哦,连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这泉水可真清啊。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指名——齐)

  (3)如果当你面对的是一池清泉,你的内心会产生什么感觉?

  (美)是啊,泉水的清也是一种美,让我们在一起读好这句话。齐读。

  ▲趵突泉的“美”

  (1)(点击)“三堆白雪”图,你看到了什么?

  (真的和雪一样白)(洁白无瑕,真美啊)

  (2) 三股清泉犹如“三堆白雪”一般洁白美丽,谁能读好它?指名读。

  ▲ 趵突泉泉水的“多”

  (1) 你从哪里感受到泉水的多?

  (点击“比吊桶还粗”“冒”“三堆”)

  (2),“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这个 “冒”字,你能感受到泉水是怎样从泉眼中出来的吗?(老师做动作让学生体会“泉水出来速度的慢”)

  (3)让我们再把这句话读好,读出泉水的多,泉水的美。齐读。

  (二)学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

  1、趵突泉正是以“大”“清”“美”以及泉水的“多”成为了七十二泉之首。其实,其他的泉也各具特色。请你自己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去欣赏欣赏,它们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自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2、自由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泉水。

  ▲“珍珠泉”

  (1)“泉水很清”——“清澈见底”

  (2)“泉水很多”——“涌”(老师通过做动作让学生体会“泉水不但多而且流得快)与“冒”比较。

  (3)“泉水很美”——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那串珠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了水面上来。

  (景象真的很美,除了美,你还体会到什么?——神奇)

  指名读——齐读。

  ▲“五龙潭”

  (1)“泉多”:

  (理解“汇注”——从各个方向汇集而来)

  (周围还有“月牙泉、悬清泉、古温泉等,组成了五龙潭泉群。”)

  ▲“黑虎泉”

  (1)“泉水多”:

  (不断地喷吐出来,理解“喷吐”——泉水流量多而且流势猛。)与“珍珠泉、趵突泉”又不一样,(点击看图——这就是黑虎泉喷吐的景象。)

  (“水声喧腾”——声音大,也是因为泉水多而且流得快、猛;“昼夜不息”——泉水的多。)

  (三)做导游,介绍四大名泉

  1、趵突泉、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是济南四大名泉,它们各具特色,各有各的魅力。刚才大家去游览了这四大名泉,对四大名泉肯定了解。现在,又有一批新的游客来到了济南,请你以导游的身份为他们介绍这四大名泉。(自由选择一个景点)

  要求:

  1)、你要把你介绍的泉所处的位置向游客介绍清楚。

  2)、要把泉水最大的特点介绍清楚,以便游客更好地了解。

  2、上台介绍。(点击图片)下面的同学就是游客,你们一边看景一边听介绍。

  3、拓展欣赏

  刚才,我们一起跟着导游游览了济南四大名泉。他们只是济南泉水中的一小部分,大家还想不想去看看其他的泉水?(欣赏组图)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济南就是以泉水而享誉中外,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看板书)

  (出示最后一自然段)齐读,“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济南为“泉城”(点“泉城”)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好书,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读书意识。

  2、向学生讲述怎样把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得清楚,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让学生认识积累一些歇后语,激发学生积累歇后语的兴趣。

  4、让学生体会我国对联语言的奇妙和人物敏捷的才思,感悟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5、给学生自由的习作空间和更宽泛的习作内容,并进行习作兴趣的激发和习作方法的指导。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让学生先交流一下互相都读过什么书,再介绍自己喜欢的书。(与本年级要求阅读的课外书结合起来,《爱的教育》《格林童话》等)

  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介绍书的主要内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和读书后的感想;欣赏书中有趣的插图、精彩的片段;讲述与书有关的趣话、故事。(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介绍整本书介绍书的部分,不拘一格)

  3、多向交流,听的人提出问题,介绍者回答补充。教师相机评价,关注语言的流畅性条理性,即评即改,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一、我的发现

  1、以《普罗米修斯》一文为例,让学生弄懂抓课文主要内容最常用的方法──弄清课文写了几部分内容,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初步训练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用学过的课文或片段在抓准上下功夫,语言要求不一定简练,精练。

  3、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多种方法,允许学生用行之有效的、适合自己需要的.方法,并给予鼓励推广。

  二、日积月累

  1、熟读歇后语,让学生体会歇后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形象传神的作用。

  2、请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遇到过歇后语,教师出示几句歇后语,鼓励学生积累歇后语,尽力背诵歇后语。

  3、书上前三句比较容易理解,后三句都包含着典故。教师相机讲述《关羽失荆州》《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的由来》《周瑜打黄盖》的典故。

  三、趣味语文

  1、放手让学生自己熟读感悟,在熟读的基础上体会对仗的工整,“趣”在哪里,“巧”在何处。(第一个故事中对联巧妙之处在于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第二个故事中对联巧妙地将“一百四十一”这个数字隐含在一些典故和非数字的文字中,因此称这副对联是绝妙的“数字对联”)

  2、“扇”是个多音字,注意区别。注音、组词、练读。

  第三、四课时 习作

  1、充分交流,开拓思路,激发兴趣:

  习作前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最想写什么,互相启发,打开思路。

  2、指导习作,不拘一格,强调清楚:

  习作时确定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后,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把内容写清楚。

  3、全班交流,欣赏评价,讨论修改:

  进一步打开思路,全班评价,以欣赏为主,发现别人的精彩之处进行点评。另选一篇缺点明显的习作,讨论怎样修改。引导、鼓励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6

  教学内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我的发现,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2、积累有关花名的歌谣。

  3、通过学习成语故事《胸有成竹》,感受观察的重要性,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有关花名的歌谣。

  2、通过学习成语故事《胸有成竹》,感受观察的重要性,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指名读“我的发现”中的三个句子及小林小东的`话。

  2、小组交流每个句子中描写准确、具体在哪?(指名回答)

  (六七根细丝、触须轻微的摆动……)

  3、说说你从小林小东的对话中受到什么启发?(指名回答)

  (句子写得那么具体准确,是由于作者长期认真、细致的观察)

  (板书:认真、细致的观察)

  二、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花名歌谣,指名读。

  2、说说你发现了这首歌谣有什么特点?(十二句分别写十二个月,每个月都有一种花开,每句都写出了一种花的特点)

  3、小组交流每种花的特点

  4、试着背诵歌谣。

  三、成语故事

  1、默读成语《胸有成竹》,读准字音,读懂意思

  2、指名读成语故事

  3、指名概括故事大意

  4、说说为什么文与可竹子画得逼真的秘诀是什么?(长期认真、细致的观察)

  (1)画出故事中描写文与可观察竹子的句子。

  (2)齐读描写文与可观察竹子的句子。

  5、结合字典,说说“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

  四、课堂小结

  师:学习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五、板书设计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7

  【教学目的】

  1、了解钱塘江潮雄伟壮观的景象,激起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思想情感。

  2、品读赏析,感受文章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的特点。

  3、研读体会本文精练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

  感受文章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精练生动的语言。

  【教学设想】

  1、安排一课时。

  2、方法:朗读、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从皇帝到庶民,都要先睹为快。

  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有文献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为宋朝时最盛。现在观潮在浙江海宁,但在宋代,观潮胜地却在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南宋定都临安,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今天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这番盛况吧。

  二、朗读课文、感知大意

  1、朗读课文。

  2、理解字词,领会课文大意。

  望是古人对阴历十五这一天的称谓,既是已经过去的意思,既望是指过了阴历十五,因此是十六这一天。类似的称谓还有晦(指阴历每月的末一天)、朔(阴历每月的初一)

  略:略不相睹()

  略不沾湿()

  虽:虽席地不容闲也()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皆:皆披发文身()

  皆出酒食()

  而:既而渐近()

  倏而黄烟四起()

  三、研读理解课文

  1、《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一句大有横空出世之势,先声夺人揭示了描写对象,点明了题旨,揭示了中心,可以说集全文要义于首句。

  2、古人说:富于万篇,贫于一字。这说明写文章选词炼字是多么重要。试从课文中找一些精彩恰当的词语,说说它们的妙处。

  吞天沃日,动词吞沃极有气势。倏尔一词表现了水军动作神速。披文持争鼓迎上出没腾变沾动词蝉联而下,写出了弄潮儿生龙活虎般的形象特点,表现了动态美。虽席地不容闲也的也,是用来加强肯定语气的助词,强调观潮人特别多。

  3、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色、绘形、绘势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

  观潮的?

  作者从四个方面写观潮:涨潮之状,水战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

  作者由远而近写涨潮之状。水战之威是散文精彩的一笔,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南宋水军演习的情景。弄潮之技更让观众大开眼界。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猛勇,出没于鲸波万仞写弄潮儿的矫健;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弄潮儿的绝技超凡。最能表现观潮之盛的语句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作者以十余里的路途之长表现观潮场面之大,盛况空前;以车马塞途写看客之多;以虽席地不容闲也写观潮人拥挤之极。

  4、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与吴中健儿在潮头弄潮?

  作者在描写了浙江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之后,又花大量的笔墨来写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术,使得两者相得益彰。人借水势,水借人势;人助水势,水助人势。

  这样的描写,使雄伟之上更添雄伟,壮观之上更添壮观;使自然美与人文美相互融合,相互映衬,给读者极其美妙的感受,在身临其境中受到美的熏陶。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作者如此着意刻画出人是自然的精灵,人是自然的主宰,自然风景因有了人的活动而更加精彩美丽,表现了人敢于和自然搏斗的大无畏精神。

  5、据说近几年,有不少人因看钱江涌潮而丧命,是否说明只有古代的人才有如此胆识敢于弄潮争标和大自然搏斗,今人就缺乏这种斗志了?

  今人用摩托车与大潮赛跑,在大潮中架船张帆,还有更多的挑战极限,征服自然的冒险活动,你能从中举例吗?(像长江漂流、飞跃壶口瀑布以及神舟6号飞天都能表明现在的我们更是具有挑战性。)从中激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更使我们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四、作业

  1、背诵课文。

  2、有能力的同学课后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8

  [教学目标]

  1、读准多音字“和”“凭”“折”等,理解“尽职、屏息凝视、任凭、丰富多腔、粗细各异、变化多端、温柔可亲”等词语的意思。

  2、感受作者的语言,能用“非……不可……”造句,领悟“可是”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能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一段话。

  3、品词品句,反复揣摩重点词语句子,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前三个自然段中猫性格古怪的具体表现和这些表现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人爱猫,猫亲人”的和谐情趣。

  [预设过程]

  课前谈话:

  1、播放图片,聆听儿歌:《小猫跑跑》

  2、师:看着这些憨态可掬的猫,此时你想到哪些好词来赞美它呢?

  3、(生):…………

  4、师:哇,你们的感受真多,词汇也真丰富啊。

  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10分钟)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舍先生写的《猫》,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请大家打开书翻到70页,自由并大声读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难句多读几遍。

  2、标上小节号。

  3、想一想:老舍爷爷笔下的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初读课文

  (生自由读)…………

  师:书声琅琅,你们的读书的劲儿可真高,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

  (三)反馈交流

  1、课件出示词语:

  暖和 解闷 枝折花落 屏息凝视

  抓痒踩踏跌倒撞门开辟

  贪玩尽职乖巧淘气

  任凭稿纸梅花毒蛇

  (1)出示第一行词语

  这些词语你都会读吗?①自由读②指名读

  你发现什么了吗?这些都是多音字。那你能不能用另一个读音组个词语呢?(你真爱学习,你的多音字掌握的真不错!)

  ③齐读

  ④小结:同学们,像这样多音字我们一定要注意读准它的音。

  (2)出示第二行词语,指名读

  (3)出示第三行词语

  同学们,读着这一行词语,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呢?(都是描写猫的性格的词语)你能再说出几个吗?

  (4)出示第四行词语,指名读,给任凭找近义词

  (5)齐读

  2、词语学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谈谈老舍爷爷笔下的猫给你留下的印象,能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吗?

  生:无忧无虑、贪玩、古怪…………

  对呀,你真会读书,读出了这是一只古怪的猫,老舍爷爷也是这样评价它的,

  你看。(这么多的性格,集中在一只猫身上,难怪老舍爷爷开篇就说——)

  二、品味赏读,了解“古怪”(15分钟)

  (一)出示: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这节课我们就先去认识认识这只古怪的猫。请大家默读1—3自然段。想想猫的古怪具体表现在哪些些地方?师板书:古怪

  出示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既又;既又;既又;高兴时,不高兴时。

  看来刚才大家在默读中都做到了边读边思考,这真是一个好习惯。

  哪一个古怪给你的印象最深刻?指名回答。

  好,那我们来看看老舍爷爷是怎样写这个古怪的?

  随机出示:句段: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古怪表现在哪里?(显红)

  (1)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它的温柔可亲?指名说。哪个词让你看到猫温柔的一面呢?真好,你关注到了写猫的动作的词。来,我们同桌互相来蹭蹭吧?

  蹭:动作演示,随机评价:你刚才可不是蹭哦,动作幅度太大了,太生硬了,那是撞了,太轻了,那是不小心的碰了。蹭呀,动作轻轻的,有点刻意的,带点讨好的,撒娇的……再来试试

  一个蹭字让我们感受到了猫的温柔,像这样的字在这句中还有很多,你能找出来说说吗?

  伸:通过这个伸字,你又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它为什么就能这样的无所顾忌呢?

  我们不但感受到了猫的温柔,对人的信任,也感受到了人对猫的喜爱。

  (2)好一副人爱猫,猫亲人的温馨画面啊!像这样的画面还有呢,找出来读一读。

  小梅花:能说说你的体会吗?谁有补充吗?(是啊,没有老舍的宠爱,它敢吗?主人心烦时,会觉得那是小梅花吗?)把你的体会(喜爱)送到句子中去读一读。你这么一读,连我也喜欢上它了呢!

  叫声:喵喵的,成天在你耳边怪声怪气地叫个不停,烦都烦死了,可是在老舍爷爷听来,却是一段优美的交响乐(读)……

  不高兴:任性

  读,高兴和不高兴时竟是如此的不同,难怪老舍爷爷感叹---

  古怪三——既胆小又勇猛

  出示句段3: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古怪表现在哪里?既胆小又勇猛,胆小与勇猛是一对——反义词这样相反的性格特点出现在同一只猫身上,所以老舍爷爷说——

  古怪一——既老实又贪玩又尽职

  出示句段1:

  (1)古怪表现在哪里?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的'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老实、贪玩、尽职,这三个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哪里呢?请大家拿起笔,读读划划。交流后出示: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的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引读

  (2)“屏息凝视”这个动作怎样?同桌演一演。

  采访表演学生——你累吗?可是,你才屏息凝视多长时间?而猫呢?(一连几个钟头)

  既然累,你为什么不放弃呢?(不愿中途而废、坚持不懈,这是我们猫的职责---是啊,猫可是在做捉老鼠的大事,稍有分心,老鼠就会逃走-----。一种多么尽职的精神啊。)用文中的话是怎么说的?

  (3)理解:“非……不可”

  出示句子:

  它屏息凝视,一定要把老鼠等出来。

  它屏息凝视,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师:大家一起来读读句子,说说哪句语气更强烈?(第二句)为什么?

  生:因为作者在这里用了个表示双重否定的关联词:“非……不可”

  师:我们现在来考一考自己,看看我们会不会用这个双重否定句,请大家打开课堂作业本26页,完成第4小题。

  看来,我们都掌握得很好,现在,让我们把这份专注,这份坚持送到句子中去读——学生齐读

  这三个特点在同一只猫身上,怪不得老舍爷爷发出这样的感慨——

  三、学习语言,仿写片段

  同学们,认识了这只古怪的猫。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老舍爷爷的文章,去感受他的语言魅力。

  1、学习语言

  (指板书)一只小小的猫身上,竟有这么多互相矛盾的特点,老舍爷爷是怎么写具体的?我们再回过头来欣赏这一段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的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老实、贪玩、尽职都是猫的性格特点,老舍爷爷就是抓住这些特点(板书抓特点)来写,这些特点又是怎么写具体的呢?你看……(板书举例子)

  这些特点是互相矛盾的,却出现在同一只猫身上,老舍爷爷又是怎样把它们连起来的,(显示:可是)像这样的转折写法,文中还有吗?去找找。交流。

  2、仿写片段,

  你们能不能学着用这样的句式,用这样的方法,像老舍先生那样在看似相反对立的描写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呢。可以写自己熟悉的物或人,也可以改写课文2、3自然段。

  出示句子:

  说它吧。可是。

  学生练笔,提醒:写完了,自己应该小声读两遍,注意有没有词句的毛病和写错、写漏的字。

  交流反馈,评价:这几个同学写的真不错,看得出来他们课外有较大的阅读量。

  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猫的古怪性格,感受到了老舍爷爷的语言魅力。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小猫的淘气可爱。

  五、布置作业(5分钟)

  1、完成课堂作业本其他作业;

  2、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学设计12-06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语文11-18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语文10-20

语文优秀教学设计09-28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07-20

语文教学设计08-03

语文跳水教学设计04-08

语文综合教学设计03-30

语文 《社戏》教学设计03-31

语文知识的教学设计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