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假如》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16 11:43:0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假如》语文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假如》语文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假如》语文教学设计

《假如》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记“然而、面临、颗粒、来源、分裂、飘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单调、古往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两面性。

  【教法和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感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

  看得见,摸不着,迷眼睛,漫天飞。(打一物)学生猜谜语。

  2.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灰尘有哪些危害?

  3.假如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将会怎样?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扫清字词障碍。

  2.出示生字新词,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模样(mú)朝(zhāo)晖尘埃(āi)干涸(hé)

  散射(sǎn)较(jiào)短可恶(wù)削(xuē)弱

  单调(diào)调(tiáo)节气候

  3.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在课本上做标记。教师适时指导。

  2.指导学生小组内交流。

  3.指导学生全班交流汇报。

  四、再读课文,习得方法。

  1.阅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说明灰尘的特点和作用的?教师适时指导。

  2.指导学生全班交流汇报。

  五、明白道理,拓展思维。

  1.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使学生懂得:灰尘太多确实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存在,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

  2.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像灰尘一样,具有两面性,举例说明。(教师相机提示:如鸟粪、电视、网络……)

  六、拓展阅读《灰尘的旅行》。

  灰尘的旅行

  灰尘是地球上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它随着空气而漂流,可以说是无孔不入。

  我们周围的空间,从室内到室外,从城市到野外,从平原到山区,从沙漠到海洋,几乎处处都有灰尘的行踪。真正没有灰尘的空间,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制造出来。

  在晴朗的天空下,灰尘是看不见的,只有在太阳的光线射进黑暗的房间的时候,才能够看到无数的灰尘在空中飘舞。大的灰尘肉眼可以看见,小的灰尘比细菌还小,用显微镜也观察不到。

  根据检验的结果,在干燥的日子里,田野和高山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只有几十粒灰尘;在海洋上空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大约有一千多粒灰尘;在城市街道上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大约有十万粒以上的灰尘;在住宅区的空气里,灰尘还要多得多。

  这样多的'灰尘在空中旅行,对气象变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原来灰尘还是制造云雾和雨点的小工程师,他们会帮助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云雾和雨点。没有它们,就没有白云,也没有大雨和小雨了;没有它们,在夏天,强烈的日光将直接照射在大地上,使气温无法降低。这是灰尘在自然界中的功用。

  如果我们追问一下,灰尘都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呢?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系列的答案:有的是来自山地岩石的碎末,有的是来自田野的干燥土末,有的是来自海面的由浪花蒸发后生成的食盐粉末,有的是来自火山灰,还有的是来自星际空间的宇宙尘。这些都是天然的灰尘。

  还有人为的灰尘,主要来自烟囱的灰尘,此外还有水泥厂、冶金厂、化工厂、陶瓷厂、纺织厂、面粉厂、石灰窑等,这些都是灰尘的制造场所。还有些灰尘来自植物之家,如花粉、棉絮、柳絮、种子等;有的来自动物之家,如粪便、鸟羽、虫卵等。

  有许多灰尘对人类的生活是有危害的。它们不但把新鲜空气弄脏,还会弄脏我们的汽车、房屋、墙壁、家具、衣服以及皮肤。灰尘里面还夹杂着病菌和病毒,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灰尘是呼吸道的破坏者,它们会使鼻孔不通、气管发炎、肺部受损而引起伤风、流行性感冒、肺炎等传染病。此外,金属的灰尘特别是铅会使人中毒;石灰和水泥的灰尘,会损害我们的肺,又会腐蚀我们的皮肤。在这些情况下,为了抵抗灰尘的进攻,我们必须戴上面具或口罩。最后,灰尘还会引起爆炸,造成严重事故。

  因此,灰尘必须受人类的监督,不能让它们乱飞乱窜。

  我们要给马路铺上柏油,让洒水汽车喷洒街道;我们要把城市和工业区变成花园,让每一个工厂都有通风设备和吸尘设备,让所有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工人都受到严格的保护。现在全人类正在努力控制灰尘的旅行,使它们不再危害人类,而为人类造福。

《假如》语文教学设计2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假如》板书课题。

  2、假如老师给你四组词语,你能带着你的理解读读他们吗?(课件)

  马良 寻食 哭泣 操场

  缩着身子 轻轻叹息 苦苦等待

  寒冷的北风 遥远的地方 不幸的朋友

  红红的太阳 好吃的谷粒 健康的身体

  3、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看了《神笔马良》的故事,知道善良的马良有一枝神笔,(板书:马良的神笔)马良用神笔画什么就有什么。

  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最想画什么?

  4、过渡:哇,一个假如引来同学们这么多暇想和希望啊!

  5、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是到处都很美好,还有许多不幸(不如意)需要我们去关心,需要我们去帮助。请看(课件)作者从身边观察到的不如意(板书:观察?眼睛)

  图1:一棵光秃秃的小树在寒风中独立。(树上不能有树叶)

  图2:树枝上鸟窝中的两只小鸟神情悲伤,滴着眼泪。

  图3:一个孩子坐在轮椅上,透过窗户望外面的世界。

  6、静静地看,你想说什么?(可以选择说其中的一幅。)

  二、整体感知

  第一个假如

  1、放大图1

  2、静静地看,你想说些什么?(提示:这是一个怎样的季节?(出示:寒冷的北风)

  3、提示:在寒冷的冬天,小树怎么啦?(出示: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4、你能演一演在寒冷的北风里站立的小树吗?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

  5、师:呼呼呼,北风猛烈地吹着。 出示:生接读:“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小树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阳光、温暖、帮助、关心……)

  6、说一说,画一画。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帮小树画什么?

  句式:我要给_________________画________________。

  7、请生板画太阳。(红红的太阳)问小树:你看到这个太阳,你感觉怎样?(好舒服,真温暖啊!)是啊,这个太阳红红的,真舒服啊!这个词语写得真好,太阳的前面加上红红的一词,这太阳就显得特别温暖了。课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词语,一会儿看谁的眼睛最亮,一眼就能认出来。

  8、在红红的.太阳照耀下,你们快看,小树在快活地成长。请你们也来帮帮小树让它长得茂盛些吧。

  师添画:树干、树叶。

  (板书)(课件: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

  9、瞧,小树快活地成长着,多高兴啊!让我们把这段优美的小诗读一读,记下来吧。

  第二个假如

  1、作者的牵挂可不是只有小树哦,她还惦记着谁?(课件出示图)

  2、看图说话。小鸟怎么了?(出示:苦苦等待饿得哭泣)你有过苦苦等待的经历吗?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齐读。

  3、是啊,等待的过程是最揪心难捱的了,此时,你若是小鸟们会怎么哭喊?(妈 妈,快回来吧!)请2生扮演小鸟。请1生当作者在旁看着。

  4、面对全班:现在,你们是鸟妈 妈。鸟妈 妈,你们听到宝贝的哭喊了吗?那你们为什么要离开?(哦,原来你们“课件出示:鸟妈 妈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遥远的地方可能在哪里?(课件:森林)站起来找吃的。这里没有,这里也没有。

  5、原来鸟妈 妈也很不容易啊!“鸟妈 妈和小鸟”合作读。“鸟妈 妈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6、就是在这样的情况,有一天,小鸟的哭喊声被一个刚好路过的调皮捣蛋的孩子听到了,他趁机抓了一只小鸟回去玩耍。他妈 妈知道了就把小鸟塞在了一位刚放学的小女孩手中。小鸟最后怎么样了?是啊,一个小小的生命要想健康成长是多么地不容易啊。再读。

  7、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马良的神笔能来得再快点吗?小鸟等得着急呢!),你想画什么?

  句式:我要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好吃的谷粒

  8、还可以画什么?现在小鸟的心情又是怎么样,想说点什么呢?

  9、快乐齐读第二段。

  第三个假如

  1、看见小鸟又快活了,我们的心里也跟着美滋滋的。

  2、可是,最让作者心疼的是他的好朋友西西。(板书:西西)知道为什么吗?(西西的双脚不能走路……)

  引读:是的,他只能(课件出示“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3、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为西西画什么?

  句式:我要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示: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板书:一双好腿。

  4、教师板画(双腿)要画一双好腿、健康的腿,可不容易啊。画不好了,这腿就不能——(走路),不能——(奔跑),不能——。

  假如我就是西西,我又能重新拥有一双健全的双腿,你最想带我去哪里玩呢?玩什么呢?

  5、西西有了一双健康的双腿,又能自由地奔跑了。

  多开心啊!

  课件出示句子:他再也不会只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而是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

  读。

  6、现在,西西我还需要一个大大的操场,来试试我的好腿。你们愿意帮我吗?二小的操场可不行。给你们一点参考,要这样的。(出示操场图)

  (出示生字)操场两个字,是我们这课最难写的生字了,请拿出手来跟着老师写。让我们拿起神笔再为西西写出一个漂亮、平坦的操场来。

  写字:

  “操”这个字是这课最难写的生字。关键是要把右边写好,而写好右边的关键是把上面品字写好,写品时,三个口要小而扁,要给下面的木字留出位置。

  “场”字的书写,关键是把右边的横折折折钩写好,我们上星期写过的“扬”字里面就有这一画。

  西西能像你们一样,在操场上自由地奔跑,多令人激动啊,请你读一读这节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吧(出示第三段)

  7、一幅副多么幸福的画面,让我们美美地回味一下吧。(拿起书本(绘本),分组读)

  第四组看大屏幕: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第四个假如

  1、作者希望我们也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所以这第四副图留了空给我们。你想画什么呢?

  2、读读说说画画: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我要画让不会 。

  教师表述备用,学生表述。

  3、一个人的心里,当有了美好的愿望与美好的祝福,就会变成最幸福、最快乐的人。板画爱心。

  我——小青藤出版社的主编对小朋友们今天的表现非常满意,所以打算邀请你们为《假如》这首诗配画,续写,做成绘本。

  学生做绘本。

《假如》语文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学习重点:

  通过感情朗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想象中理解、感悟。

  学习难点:

  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品质。

  2、能够按课文中诗歌的形式仿写句子,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板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师讲故事《神笔马良》:从前有一个┄┄后来马良用神笔惩罚了恶人,帮助了无数的穷人,让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2、大家说马良的神笔神在哪里?(画什么就活了等等)假如你有马良的神笔,最想做什么?(三、五个同学说)

  3有个小朋友也想借马良的神笔来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些美好的愿望都藏在《假如》这首诗歌里,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二、朗读欣赏

  1、师配图朗诵。

  2、写得多好啊!想自己读读吗?读一遍一过瘾读两遍,三遍,并画出作者想用马良的神笔画什么?是为了帮助谁?

  3、学生自由读,师巡视,注意听学生读。

  4、指名分节读通课文。

  5、过渡:同学们读得真投入,谁愿意展示读给大家听?第一节谁来读? 谁来读第二节? 第三节最感人了,留给谁呢? 最后一节我们一起读吧!

  识字:

  6、声音真响亮,句子也很通顺,你看小星星听了在高兴地眨着眼睛呢!只要读准了上面的'字,小星星就是我们的好朋友了,有信心读好吗?

  谁最勇敢来读第一个?第二个字谁来读?下一个谁来读,?你来读这个,下一个谁来读?最后一个字留给谁?

  7、大家读得真准,小星们还想再听我们响亮地读一遍。

  写字:

  8、还有两个小朋友舍不得走,想请大家写一写呢,它们什么地方长得很像?(良 食)那我们就赶快写一写吧,先在田字格里描红,再自己写两个。

  9、指导书写。

  10、把这些新认识的朋友放到课文里,还能认得吗?请大家快快速读课文。师生小结:我要画个红红的太阳,是为了帮助——小树,要画许多好吃的谷粒,是为了帮助——小鸟,要画一双好腿,是为了帮助西西。

  三、想象品味

  (一)学习第一小节,

  1、过渡:同学们,要想把诗歌读得更有感情,我们还得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的意境。

  2、请自由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象。

  3、引导学生说(板书:太阳、小树)

  4、看板书,你从这幅图上仿佛看到了什么?启发想象。

  假如你是小树,现在温暖的阳光照在你身上,感觉怎么样?

  带着我种心情读前四行。

  如果没有温暖的太阳,寒风呼呼地吹着,这时感觉会怎样?叹息什么?引导感情朗读“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读出小树的叹息。

  (二)学习第二、三小节

  1、过度:刚才同学们读得真棒!老师看见了一棵棵快活成长的小树,我们就这样——边想象边吟读。下面还有两节,选自己喜欢的一节来学习,先自己读,然后把想象说给同桌听,再同桌之间比一比,谁能读出小鸟或西西的心情感受。

  2、同桌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3、交流:

  第二小节:

  1、谁喜欢第二小节?说说我画了什么?是为了帮助谁?

  2、引导学生说。老师板书:(谷粒、鸟窝、鸟妈妈)

  3、假如你是一只小鸟,妈妈出去找食物了,心里会怎样想呢?引导读出“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4、喜欢这一小节的同学起立一起读。

  第三小节:

  1、看课件图谈话:我们都有健康的身体,可以在操场上奔跑,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做游戏,可不幸的西西只能坐在屋里,如果你是西西,你看见了什么?你在想什么?

  2、喜欢第三小节的同学齐读,其他同学可以静静地欣赏。

  3、如果你是西西,坐在窗前你看到了什么?在想什么?心情怎么样?读出沉重的(难过的)心情。

  4、现在你有了健康的身体,可以做什么呢?

  引导用“┄ ┄可以┄ ┄”说话

  5、小结:多么美好 的心灵啊!作者想借马良的神笔来帮助我们的植物朋友——小树,我们的动物朋友——如小鸟,还有不幸的人——西西。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这美好的心灵吧!(齐读)

  四、拓展

  1、过渡:是啊,只要人人都献上的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的人和事情需要我们去关心和帮助,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会怎样帮助他们?

  2、说一说。

  3、写一写。

  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真了不起,都会自己写诗了,让我们行动起来,从小学会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用自己的双手,把这个世界建设得更美好!

《假如》语文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假如我会克隆,我要……》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二册第二组中的口语交际内容。它要求学生弄明白什么是克隆技术,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克隆什么,然后以"你想克隆什么"为话题,展开想象,说一说。通过这次"口语交际"训练,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有关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关注科技发展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得引导学生注意在奇妙的想法中要注意有益于人类,即人类的和平与健康为最高准则,从小培养学生具有这种科学道德意识。

  学生分析

  经调查发现学生对科普知识阅读不感兴趣。他们认为科普知识费解就不去光顾,在平时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关于自然科学类的书极少。在调查他们课外喜欢做什么事时,大部分学生都回答: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上网聊天。深入了解家长得知:随着电影、电视、录象等大众传媒的普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很大的冲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转移,有的迷恋电视节目;有的迷恋电脑游戏,上网聊天。事实上,有不少学生放学回家,一丢书包就坐在电视机前看个没完没了,让家长不知所云。童年是一个充满活力、蕴藏着巨大潜力的阶段,他们的生理、心理在迅速地变化成长,需要外部环境的引导,让他们更好地认识问题。因此,这次的口语交际的指导,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必要的。那么从何入手,既能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又怎样能在学生中培养他们学习科普知识的兴趣,关注科技发展的愿望呢?这是口语交际课的设计中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从学生喜欢看电视,玩电脑游戏入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看科教片,教学生上网收集关于"克隆技术"等相关资料,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眼界,逐步喜欢阅读科普知识,激发他们关注科技发展的兴趣。

  设计理念: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情境教学正是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把从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入手创设情境作为教学过程的启动契机,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想得是越奇妙越好。从而带动语言的训练,促进学生收集有关资料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有关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关注科技发展的兴趣。

  2、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既要想法奇妙(想象力丰富而又独特)又要有益于人类(要以人类的和平与健康为最高准则),培养学生具有科学道德的意识(从小要做个道德高尚的人)。抓住要点,简要叙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要注意语言美。通过多方评价规范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3、口语交际中,参与讨论,发表见解;耐心听,简明扼要说,通过多方评价规范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听话和说话习惯。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克隆技术的录像片段。

  2、《西游记》主题曲,《西游记》片段剪辑。

  3、录制相声小段——《克隆技术威力大》。

  4、指导学生查找、收集、摘录有关克隆的资料,通过阅读,让学生知道一些有关克隆的知识。

  教学流程:

  一、课件激趣引入,交流资料。

  1、启发谈话,播放课件。

  (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他有哪些本事?(学生自由畅谈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等,是啊!这是多么神奇!下面我们来欣赏《西游记》中的片断(播放多媒体课件),孙悟空可真是神通广大,他只要拔一把自己的毫毛就变出了学多小孙悟空协助自己降妖除魔在大闹天宫中他只要把金箍棒往空中一抛就可变出许多金箍棒,他还能变成三头六臂,多么神奇而有趣啊!这个神话引发了人类复制自身的幻想,孙悟空能复制自身的本领,其实用现代的眼光看,它很像现代科技领域研究的"克隆"。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克隆技术吗?课前大家一定收集到很多资料,谁愿意来说。

  (教学策略--启发谈话,课件演示,激发学习兴趣,也为后面的交流创设情境,做好铺垫。)

  2、交流资料,了解"克隆"。

  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并结合图文、音像等;让学生加深对克隆知识的了解。

  (教学策略--交流资料,实现了师生学习资源的共享,丰富了学生的表象。使学生明白克隆技术的含义以及克隆技术的成就。)师小结,过渡:刚才同学们已介绍了很多国内外关于克隆技术方面的资料,了解了克隆知识,明白了克隆技术的成就。那么假如你也掌握了克隆技术,你想克隆什么呢?先来看看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明确要求,自主准备。

  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与要求(出示投影动片,开拓思路)

  <<假如我会克隆,我要……>>思考:假如你会克隆,你想克隆什么?为什么?

  要求:1、想法要奇妙;2、想法要有益于人类;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谈话引导、启迪思维(假如你会克隆,你想克隆什么?为什么要克隆它?)

  (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假设的推测要有理有据,过程要充满情趣,想好后自己说给自己听。)

  三、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课件:小组交流须知)

  1、四人小组组织交流,看谁的想法最奇妙,最有益于人类,最能体现出自己的个性。

  2、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合作伙伴可以是要好同学,也可以是在场听课的老师)。

  3、小组推荐或自荐一名上台说给全班同学听,教师引导评议。(主要评议:话语是否清楚、具体,重点是否突出;想象是否奇妙,是否有益于人类。)

  (教学策略--通过协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提高,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扩大型互动等多元互动,让学生真正学会用美的语言有条理,用适当的语气、语调与对方交流。)

  四、看、听、说、评、议。

  出示利用克隆技术危害人类的'一组课件--1、克隆假币2、克隆报废车3、克隆橙汁4、克隆以大猩猩为脸谱的名人等,让学生自由评说,从而明白:当我们掌握克隆技术后,要用它服务于人类,造福于人类。

  播放相声小段——《克隆技术威力大》品赏。(选择典型范例,引导集体评议。)

  (教学策略--"情境"来自生活,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深化认识,激发情感,将生活与课堂融为一体,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讲观点,摆事实,以理服人,最终让学生明确一些不能克隆人的道理。)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把《假如我会克隆》这一话题带回家与家人交流,在交流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2、展示课件-——观看他校开展克隆兴趣小组的活动。

  3、引导同学们按照兴趣一致的结为一组开展克隆兴趣小组的活动。活动小组为:园艺、医学、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环境保护等方面。

  (教学策略--以本课学习为契机激发学生关注科技发展的兴趣,培养学生具有科学道德意识。)

  六、课后反思口语交际训练实际上是一个新的课型。《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它"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我们在追求形式上的千变万化时不能离开了这个"宗"。本着这一原则,我在设计这课教学时进行了如下创新:

  1、课前准备时引导学生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查找、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努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欲望,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为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也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2、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整个教学设计中关注学生自主参与、合作学习贯穿在查找、收集相关资料、交流资料、构思评议和评赏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3、关注口语的评价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信心成正比。从教学过程师生的评价来看,我们更重视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的交流,尽可能挖掘学生口语交际中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肯定,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从而让他们树立信心,在今后的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假如》语文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录音、绘画用品。

  【教学时数】

  两课时。

  【课时内容目标】

  使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谁能给大家简单地讲一讲?

  2、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谈一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出示课件,认读生字,检查认读情况,并鼓励学生寻找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3、开火车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师生正音。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假如有一支神笔,诗中的小朋友要实现哪些愿望?(引导学生用我用马良的神笔为──画。说话,师随机板书、板画)

  三、细读课文,感悟语言、感情朗读

  1、小组自学:

  课文用三个小节写了小作者的三个愿望,你最喜欢他的哪一个愿望,把它读给组内的同学听,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它?

  2、指名汇报小组自学结果,师加以适当的引导:

  ⑴ 你最喜欢哪一小节,为什么?

  ⑵ 你认为这一小节中哪些词、哪些句子用的最好?为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指名读,师相机指导。

  ⑶ 比较感悟句子:

  我要给小树画个太阳,让小树也能成长。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的成长。

  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我要给小鸟画许多谷粒。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同上。)

  3、总体朗读指导:

  ⑴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这首诗中出现了四次,朗读时怎样处理?

  ⑵ 画一个红红的太阳画许多好吃的谷粒画一双好腿。这三处感情有什么不同?假如你是小树,小鸟、西西,你怎么读这三个句子?(指导学生分别读出兴奋──喜悦──沉重的语气。)

  ⑶ 比赛读,师生评价,让学生在边听边评中提高朗读水平。

  ⑷ 创设情境诵读课文。(闭眼想象与课文有关的画面,或者用笔画出这些画面。)

  三、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选你最喜欢的一节背诵下来。

  找自己的好朋友,竞赛背。

  四、扩展活动

  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画些什么呢?拿起你手中的笔画一画吧。我们来为课文再写一小节好吗?

《假如》语文教学设计6

  全文共6个自然段,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授导型教学设计--假如没有灰尘。首段先从人们对灰尘通常的认识写起,指出灰尘的危害。接着笔锋一转,第2自然段以问句设疑,发人深思,自然导入下文。第3自然段简要介绍了灰尘的大小和主要来源。第4至6自然段从不同的角度详细说明了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解答了第1自然段所提出的问题。第6自然段是重点段,由“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这一特性入手,层层推进,说明了灰尘的重要作用。此外,这三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先介绍灰尘的特点,然后再具体说明灰尘的作用,结尾都运用“假如没有灰尘”这样的句式,对其重要作用加以强调和总结。

  这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了解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二是让学生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具备独立的识字能力和朗读能力以及分析事物的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设计导入课题时,先让说说灰尘在人们的眼中是怎样的?然后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4—6自然段,从填表中弄明白灰尘的特点、用途及说明方法。设计思路非常清晰,尤其是表格的设计体现了授导型课堂教学模式,把握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最后请学生用一段话回答课文第1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的设问:“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使学生懂得:灰尘太多确实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存在,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这样让学生自己得出事物的两面性。。

  教师教学准备:

  1、全面分析课文内容,设计教学过程。

  2、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阅读高士其的《灰尘的旅行》。

  学生课前准备:收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课堂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①认识4个生字。

  ②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会辩证的看待事物。

  ③巩固本单元学到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领悟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们的地球上有些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可以说,从室内到室外,从城市到野外,从平原到山区,从沙漠到海洋,只要有空气的地方几乎处处都有它们的行踪。猜猜它们是谁?猜得很对!板书:灰尘。

  2、在人们的眼中,灰尘是怎样的呢?

  预设生:在人们的眼中,灰尘通常是污染环境、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你概括能力真强!(教师板书:污染环境 传播疾病 危害健康)

  3、难怪文中作者周元桂这样说到——出示诗句:“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已经预习了,你能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吗? (“拂拭”是指掸掉或擦掉灰尘,“勿”是“不要”的意思,“尘埃”就是尘土。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从古代到现在,人们总是经常擦拭灰尘,使(物品)不沾染尘土。)

  4、是啊!这就是灰尘,它散落在窗台桌面,污染环境;漂浮在空中,如影相随、传染疾病,所以人人都讨厌它。假如没有灰尘,这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补充板书:假如没有)下面,我想检查一下大家自学情况,请看大屏幕—

  二、课前预习检查

  1、检查生字词

  尘埃 直径 削弱 散射 单调 勿用 来源

  依附 较高 饱和性能 湿漉漉 古往今来 晚霞朝晖

  闲云迷雾 彩虹日晕 气象万千 调节气候

  2、指名读文,教师正音。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预设生:课文主要讲了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过渡:在人们眼中,灰尘通常是污染环境、传播病菌、危害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然而,这篇课文却向我们介绍了灰尘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看看作者是如何写灰尘的?快速打开书50页—

  三、课中引导自学,深入探究文本

  1、自学导航(一)

  ①先默读3—6自然段思考: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和作用的?

  ②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教案《授导型教学设计--假如没有灰尘》。 灰尘的特点 灰尘的作用 使用的说明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要及时表扬合作很好的小组)

  2、交流反馈 灰尘的特点 灰尘的作用 使用的说明方法 细小 削弱阳光 列数字、作比较、作假设 不加选择地散射七色光 不会使天空始终呈蔚蓝色 举例子、作比较、作假设 具吸湿性 调节气候,气象万千 举例子、作假设 ★课件出示: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这句话是怎样写出灰尘“小”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庞然大物”是指庞大的东西。这段话首先运用列举数字的方法介绍了灰尘的大小,接着又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灰尘非常细小的特点。这两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使说明的事物更加具体、真实、生动。

  ★课件出示:阳光经过灰尘的散射,强度大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这段话先写阳光经过灰尘的散射,强度变弱,因而光线柔和、不刺人眼;接着又运用假设,说明没有经过灰尘散射的阳光非常强烈,使人睁不开眼睛。通过对比说明,突出灰尘的重要作用。(板书:阳光变柔和)

  ★指名读课文第5段,谈谈朗读体会。略(板书:天空不会始终蔚蓝)

  ★课件出示: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空气中的水蒸气必须依附在灰尘上才能凝结成小水滴。这样,当空气中的水蒸汽达到饱和时,分散的水汽便依附着灰尘而形成闻定的水滴,可以在空中长时间地漂浮。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更严重的是,天空中难以形成云雾,也难以形成雨、雪来调节气候。从地面蒸发到大气中的水汽逐渐增加,大气中的相对湿度不断上升,就会影响生物的生存。此外,由于这些小水滴对阳光的折射作用,才会有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

  这段话从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这一特征入手,层层推进,说明了灰尘的重要作用。(板书:调节气候气象万千)

  过渡:有了灰尘,大自然才有绚烂的朝霞夕阳,有浪漫的晨雾冬雪,有清丽的野花秀木等迷人景象,真是气象万千,美不胜收啊!假如没有灰尘,这世界?——请同学们快速

  3、课中自学导航(二)

  ①划出4.5.6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读一读,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课件出示:

  a、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b、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由于只存在气体对阳光的散射,整个天空将始终是蔚蓝色的。

  c、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就多么单调啊!

  预设生:读了这三句话,我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人们看成有害的东西往往由其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要正确认识。(板书:危害大作用广)

  ★小结:灰尘太多确实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存在,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

  ②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像灰尘一样,具有两面性,举例说明。

  交流反馈:

  预设生:风 清凉 刮倒 火水用 发洪水又会怎样?火 用处 火灾……

  ★小结:作者正是通过灰尘的作用,揭示出一个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都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板书:两面性)

  这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让我们用心去体会吧!齐读课文。

  过渡:要想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请你阅读高士其的《灰尘的旅行》这本书吧。只有去读整本书,知识才能得到有效的积累。(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有空去阅读高士其的《灰尘的旅行》。)

  四、课外自学,巩固课内

  小练笔:根据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以《我是灰尘》为题,写一篇短文。

  板书: 假如没有灰尘

  污染环境 阳光变柔和

  传播疾病 天空不会始终蔚蓝

  危害健康 调节气候 气象万千

  危害大 → 两面性 ← 作用

  教学反思

  授导型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己活动,从而发现知识、获取知识,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力,尽量让教师的“讲坛”变成学生的“学坛”。 我想,略读课文的教学最应该遵守这一原则。

  虽然这节课的教学思路很清晰,能把握住课文的重难点,较好地补充文本的空白,使学生拓宽其知识面,跟学生很好地进行互动,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交流知识。但学生的概括能力还达不到很好的要求,出现不够精确的情况,原因在于全班交流时,学生读的还不够,导致说的还不透

《假如》语文教学设计7

  设计理念

  1、“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充分展开师生对话,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延伸课文内涵,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使之逐步形成识字能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会认6个生字,规范书写8个汉字。

  3、能展开个性化的阅读,体会作者关爱自然、关心他人的情感,并能拓展课文内容,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愿望。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入题

  同学们,假如你有一个有求必应的潘多拉的盒子,你希望用它变出什么呢?假如你有一张神奇的飞毯,你想到哪儿去?假如你有一盏阿拉丁神灯,你想用它来实现什么愿望?假如我们拥有这些神奇的法宝,我们会让梦想飞扬,看来想像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假如吧。

  (板书课题:10、假如)

  二、初读课文,识字读词

  1、初读课文,用言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提问学生:你们平时是怎样把一篇课文读熟的?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有的句子一下子读不通顺怎么办?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及时鼓励学生,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3、这首诗共有三小节,指名学生每人读一小节,读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教师也相机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

  4、指导识字。

  (1)学生圈画生字,自己初读,并想办法记忆字形。

  (2)出示课件1,学生认读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老师及时评价并给予帮助。

  (3)同桌之间利用生字卡片互相检查识字效果。

  5、出示词语卡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认读词语。

  三、再读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想想作者要用马良的神笔画些什么。

  2、出示课件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想给画,让它们;

  我想给画,让它们;

  我想给画,让他。

  四、个性化阅读,体验情感

  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老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小节多读几遍,想想自己为什么喜欢。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说自己的阅读体会,师生对话交流。

  第一节,让学生体会小树在冬天面临的寒冷,作者要给小树画上一个金色的太阳,这样小树就不怕寒冷的袭击,能安然地渡过冬天,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绿化我们的地球,说明作者爱护树木。

  第二节,小鸟是地球上可爱的精灵,找不到食物时会饿死的,作者要给小鸟画上一些米粒,这样小鸟就能快乐地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欢乐。

  第三节,西西是残疾人,没有腿他内心一定很痛苦,作者想给他画上一双腿,这样他就能和正常人一样奔跑了,表现了作者对残疾人的关爱。

  4、在学生谈阅读感受之后,让他们带着情感把喜欢的那一节再读一读,读后师生共同评价,评价后再读或配乐朗读,以求达到最佳的朗读效果,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5、小结,激发情感。

  作者希望用马良的神笔画一个太阳温暖冬目的小树,想画一些米粒喂养饥饿的小鸟,想画出一双腿让残疾的西西能快乐地奔跑,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啊,你想对作者说一句什么话呢?

  五、拓展课文内容,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

  1、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让学生和着音乐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2、启发学生: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想画些什么?送给谁?帮他解决什么困难?(学生思考,放柔和的轻音乐)

  3、学生自由表达,老师适时地从学生的语言、价值观、情感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评价。

  4、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两节诗句,写后让学生配上音乐读一读,欣赏自己的作品。

  六、指导写字

  1、出示课件3,观察“击、叹、泣、粒、腿、燕、幸、哭”等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着重指导写法。

  例:“击”字写在田字格中间,上面一竖要出头;“叹”、“泣”、“粒”三个字是左右结构,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腿”字部件多,写时既不能分开,又要互相避让;“燕”字笔画多,要注意书写笔顺,教师先示范,再让学生书空;“幸”、“哭”两个字是上下结构,注意上窄下宽。

  2、学生书写汉字,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学生作品,评析

《假如》语文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开篇导语是“如果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点出了本单元的专题是关于爱的,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对他人、对生活、对世界的爱。《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教学目标:

  1、能熟练认读生字新词,能正确区分“良”和“食”并端正地书写这两个字。

  2、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背诵的内容视学生的实际而定)

  3.能体会小作者的美好心愿,初步具有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感悟课文所体现的关爱他人、关爱生活的主旨。

  教学难点:

  初步具有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意识,并指导学生仿照这种句式续写一节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电子白板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特意为你们准备了精彩的动画故事,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神笔马良》故事动画片。

  提问:你想拥有这样的神笔吗?有一个小女孩她也非常渴望拥有马良的神笔,因为她想用神笔做许许多多的事,她把自己的心愿写成了一首小诗《假如》。

  老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写,齐读课题

  2、在上课之前,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凡是今天听课最认真,回答问题最精彩,读课文最棒,字写的最好,坐得最端正的小朋友,都可以获得老师的奖励的“橄榄币”呦!同学们有信心吗?

  二、复习生词、书写生字

  1、上节课我们和这课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同学们看,词语宝宝来了,你能再和它们打个招呼吗?

  2、刚才几位同学读的又响亮又准确,老师有个小问题,除了操场的场,你还知道什么场?

  师点评:真了起。出示运动场,停车场,游乐场。你们发现这些地方有什么共同点,它们都怎么样?(真聪明)

  3、出示食字,看看这个字,在生活中见过吗?

  师点评: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我们就要像他这样留心观察生活。

  4、食字也是我们今天要写的字。出示写字表,你们找到了吗?有两个字长得很像。

  5、出示良和食。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们在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什么呢?

  师点评:真不愧是孙悟空的火眼睛精,谢谢你帮助我们大家。

  6、学生书写“良、食|”。

  过渡语:我刚才发现了几位写字小能手。接下来我们要看看哪些同学是朗读小明星。

  三、整体感知、研读课文

  1、请同学们首先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完后说说这首诗几个小节?

  2、请同学们再选择你最喜欢的小节来读读。

  3、老师迫不急待想知道你们喜欢哪个小节?谁先来告诉老师,你来读读

  (一)品读第一节

  4、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节。这里面有一个词缩着身子。出示,你们什么时候缩着身子?指名说

  5、那你来读读。---好冷啊,你来读----冷的没力了。你再来读----瞧声音都发抖了。

  6、那么诗中谁缩着身子?现在我们来当小树,你们是小树,老师也是小树,让我们来读读这句话,谁来试试。生读---好可怜的一棵小树啊,你再来读读-----多冷啊,生读----我都想去抱抱你这棵小树了。

  7、现在我们手中有一支神笔,你愿意为这查小树画点什么呢?

  师点评:你真是一个善良的孩子。板书:红红的太阳

  8、快瞧,太阳来了。暖暖地照在你身上,照在我身上。照在我们这么多小树身上。现在感觉怎样?

  9、来,让我们就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这几句。(出示诗句)

  10、从你的朗读中,让我们感觉仿佛长高了。来伸展腰姿,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一节。

  小结:看来在我们读书时,如果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人和物,就会读的'更加生动。

  (二)品读第二节

  1、你们还喜欢哪一小节。指名读

  2、在这一小节中,有这样几句话,老师想让大家边读边在想象,在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耳畔听到了什么?(出示诗句)

  3、分男女生读。男生先读,女生后读

  4、除了看到小鸟,还看到谁了?

  师点评:从你的朗读中,让我看到了妈妈正飞过高山,穿过丛林,着急往家赶呢!

  5、同学们,你们还有一支神笔,你想为他们画些什么了?

  板书:好吃的谷粒

  师点评:你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是啊,有你们画的谷粒,妈妈不用到遥远地方寻食,可以歇息歇息了。小鸟有了你们画的谷粒可以吃饱了,你高兴吗?小鸟可以像大家一样欢快的跳跃了,同学们高兴吗?

  6、齐读第二小节。老师想跟大家合作来读。老师读前半句,同学们读后半句。

  小结:刚才的朗读让我们眼前的画面又变亮幸福了许多。瞧,我们在读书时边读眼前边想象这些画面,也可以帮我们把文章理解的更加透彻

  (三)品读第三节

  1、哪个同学喜欢第三节?指名读(出示操场图)

  2、这就是我们平日开心玩耍的操场,你们在操场都做哪些游戏呢?

  3、这么多有趣的游戏,当我们在玩时,西西会不会来玩,为什么?

  4、当我们游戏时,西西只能怎样?(出示诗句)

  当我们在操场奔跑时,西西只能——

  当我们在草地上游戏时,西西只能——

  当我们在野外玩耍时,西西只能——

  5、现在让我们走进西西的内心,你们知道吗?西西好想怎样?(出示西西图)

  6、你真理解他,他就是这样想的。正因为如此,小作者为他画了一双好腿。

  7、西西有了这双好腿,他再也不会(出示诗句)

  8、西西真快乐,能和你们玩老捉小鸡,你高兴吗?你来读读

  9、想象一下,西西能和你们一起玩了,多开心啊!谁再来读读。

  10、刚才大家读了这么多,谁来挑战老师,跟老师比赛读一读。老师还会给你配上好听的音乐。

  11、怎么样,还有谁能跟他读的一样的?想读的站起来一起读。

  12、老师非常高兴,在这节课上竞涌现了这么多朗读小明星,大家请坐。

  小结:大家瞧,如果我们读书能进入人物的内心,我们同样可以把文章读的那样生动,那样感人。

  (四)诵读1—3节

  1、刚才大家都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现在把这三小节琏起来读,好吗?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

  2、听说过熟读成诵这个词吗,谁来跟据老师的提示来试着背第一小节。(出示不完整的第一节)

  3、老师要提高难度了,出示不完整的第一节。请同学们回家后选自己喜欢的背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四、拓展延伸、仿写小诗

  1、出示第四小节。大家认识这个符号吗?什么意思?

  2、作者还有那么多美好的愿望等着你们去完成,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还想画些什么呢?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假如》,不但帮小作者实现了愿望,还让同学们实现了许多愿望,可以看出我们二三班的孩子都是有爱心的孩子,都懂得关心别人。我们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假如》语文教学设计9

  一、设计思路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高一下学期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单元名为“珍爱生命”。这是一个散文单元,重在文本研习,所选五篇文章也都归于“生命”这一主题。单元说明写道:“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热爱生活,善待生灵,敬畏生命,将爱的火炬照彻整个生命的流程,把个体有限的生命融入到丰富的世界中去,人生才更有价值,生活才更加精彩!”结合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这篇课文可承担的教学任务是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有自己的思考,这在文后习题中也能得到证实。第一题检测的是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第二、三题则要求的是对本文传达思想的理解和自己的分析判断。

  以学生自主研读为主,教师可辅以启发式引导,并在疑难处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最后依据学生对特定段落的诵读水平评判学生是否从课文平实质朴的语言中体味出作者真挚崇高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能整体把握文章结构,描绘出海伦·凯勒假想重见光明的'三天时间里的行动轨迹。

  2.通过自主研读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问题解答后,能简练、准确地说出作者对于生命的情感态度。

  3.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谈谈作者的经历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和触动。

  三、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假设虚拟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5-10分钟的“蒙眼贴鼻子”游戏。拿出准备好的手绢,四人一组,每组一条手绢。一人蒙上眼睛,一人站在这位同学的对面,相隔一个课桌的距离。蒙眼睛的同学需要走过去并把纸条贴到站着那位同学的鼻子上。另外两人负责保护蒙眼睛的同学不磕着碰着地受伤。然后四人轮流。

  同学们,刚才我们做的这个小游戏,眼睛看不见是不是感觉很难受很不方便?我们只是在短短几分钟内失去了视力,就那么难以忍受,可以想象一下,盲人的世界会是怎样的?如果,你也面临着失明,三天之后就会像刚才蒙上手绢那样什么也看不见了,这仅剩的三天时间,你会怎么度过?请学生将他们的答案分成三个时间段写在纸上,并请四位同学写在黑板上。

  教师适当归纳总结,引入课文“一位生活在20世纪美国的女性也曾为自己假想出了三天时间去体会光明,三天之后,即是永恒的黑暗。不过她并非是拥有光明后再失去,而是从未拥有过。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的女作家。”(多媒体介绍海伦·凯勒和写作背景)

  那么她是如何安排这宝贵的三天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一起来看看海伦·凯勒的三天光明。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脉络

  (1)独立阅读课文,运用速读方法浏览,标注段落,将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抓住文章线索,领略课文大意。

  (2)找到并画出作者在三天时间里分别安排要见的人和要去的地方,可将颇有感触的句子标记下来,加几句旁批。

  (3)归纳整理这三天的行程,填入下表,并思考为何做出这样的安排(精神内涵一列学生不用填写):

  时间活动精神内涵第一天白天看望老师,约见朋友,森林散步,看落日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怀有极其真挚的友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眷恋。

  (爱)夜晚回忆这一天第二天白天看日出,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艺术博物馆关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关注)夜晚欣赏戏剧第三天白天迎接黎明,游览纽约城,看日常世界博爱精神,与外部世界交流的强烈愿望

  (交流)夜晚看一场戏

  3.研读课文——精读理解,结合生活经验深入体会

  (1)小组交流讨论上述路线安排的因由,教师引导分析这样的安排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填入表格中。

  (2)认真诵读文中细节描写的语句,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说说作者为什么发出“善用你的眼睛”、“充分利用每一个感官”的呼吁?

  (3)比较自己与作者在对三天时间安排上的异同,就相同处说说自己的出发点是否与作者相似,就不同处说说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安排。

  (4)文中多次出现“有视觉的人”“看得见的人”这样的代称,找到它们并标示出来,联系上下文语境,说出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在其中所要传达的情感的。而作为一个“有视觉的人”,你是否在其中得到了某种触动?

  (5)结合文本内容,谈谈对“如果我们像明天就会死去那样去生活,才是最好的规则。”这句话的理解。

  (6)归纳总结作者对于生命的情感态度。

  4.品读课文——朗读体味,感悟平实语言中蕴含的深刻

  (1)朗读课文,体味作者在平实质朴的语言下洋溢着的对生活、人生和人类的真诚而崇高的情感。可以小组为单位,用读给小组成员听的方式呈现你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2)以写读后感的形式,谈谈作者从其盲人的独特角度,表达出的对生活的深切关爱和对部分人漠然态度的善意规劝,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发和触动,这些启发和触动又会给你的日常生活带去什么样的影响?

  四、迁移训练

  自读本单元选修课文《鸟啼》,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说说作者是如何围绕着鸟的尸体和鸟啼来书写对于生命与死亡的思考,你又是如何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的。反复诵读劳伦斯对鸟啼的描写,结合课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写穿行树林时的发现,观察自己熟悉的动物、植物,看看是否有新的认识和体会,用一段话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假如》语文教学设计10

  (一)导入新课

  由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丑小鸭的遭遇引出话题。然后,启发:同学们,当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你是一味埋怨命运不公,还是勇敢地与命运抗争?让我们看看俄国诗人普希金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二)了解作者

  (三)研读课文

  1、整体感知

  (1)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诗歌(或用录音机播送课前录制的配乐朗诵带),有音像效果营造诗美的气氛,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

  (2)指名某同学在全班朗读后,根据学生朗读情况作初步的报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感情。

  2、解读诗歌

  教师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的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并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坚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3、合作探究

  (1)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2)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4)从刚才初步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可是,从诗句上看,我们只能说“不要悲伤”是一种乐观;可诗人又说“须要镇静”,“镇静”岂不就是“忍耐、忍让”那不就是消极、无所作为吗,难道这也能说是“积极乐观”?

  (5)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成为亲切的怀恋”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体会了作者身处困境时那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再次领略了诗美的艺术魅力。对我们今后在人生道路上经历风雨,经受磨练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和巨大的教育意义。

  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次来齐声朗读(背诵)这位伟大诗人的不朽之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播放音乐,让学生和着音乐吟诵这首诗,以加强对诗歌的思想感情的领悟和诗歌艺术美的品味。)

《假如》语文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读了课题,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吗?

  2、是啊,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样的想法真是太奇妙了。那么,作者究竟做了哪些大胆的设想呢?让咱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二、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指名分节朗读,订正读音,明确停顿。

  如:“爷爷也会看到我在课堂上是多么顽皮”

  第一行“我”的后面只能作长句子中间适时的`换气停顿,而不是标点处的停顿。

  3、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假如记忆可忆移植,会出现哪些有趣的现象呢?

  (2)作者为什么认为“记忆移植不应仅仅是幻想”?

  (3)从最后一节中,你明白了什么?

  4、汇报交流上面的思考题。

  三、畅想未来。

  1、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记忆移植这样现在看来天方夜谭的事是可以实现的,只要我们人类勇于去破解大自然的奥秘。现在,咱们也不妨来大胆设想:在不可知的未来,会有哪些奇迹发生呢?

  2、学生先在小组交流,小组长统计意见,统一汇报。

  四、完成作业。

  语文《课课练》

  板书计划: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不是幻想←勇于探索

《假如》语文教学设计12

  【教学准备

  幻灯片、收集灰尘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新型玻璃,知道了它对我们的生活有着许多帮助,我们都对科学家的创造发明感到欣喜,可你们知道吗,我们身边最不起眼的灰尘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得正确、流利,生字多读几遍,能熟练认读。

  2、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勿(wù)

  埃(āi)

  漉(lù)

  晕(yùn)

  3、段指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三、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1、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示:

  ⑴默读课文,看看灰尘有什么特点?用“──”画出来。灰尘有什么作用?用“~~”画出来。

  ⑵与同组同学互相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灰尘的特点:

  ⑴小,从哪感受到的?

  ⑵来源于土壤和岩石。

  ⑶在空中飘浮。

  灰尘的作用:

  ⑴反射光线。

  ⑵反射光波较短的光波,吸收光波较长的光线。

  ⑶灰尘具有吸湿性能。

  3、通过学习我们对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有了了解,假如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况呢?出示句式:假如没有灰尘。

  ⑴填写课文内容。

  ⑵补充课外资料。

  四、小结说明方法

  我们能这样清楚、明白地了解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课文用了什么方法来告诉我们的?(数字、假设)

《假如》语文教学设计13

  教材分析:

  《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结束,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教学目标:

  1、认识“良、缩”等生字,会写8个生字中的4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在朗读过程中,注意诗歌的节奏性。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在朗读过程中,注意诗歌的节奏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你知道那枝神笔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吗?

  2、马良用这枝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实现了他心中的愿望。你们想拥有这样的神笔吗?有一位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非常渴望拥有马良的神笔,因为她想用马良的神笔做许多许多的事,她把自己的心愿写成了一首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假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识字

  1、请小朋友听一听课文录音,比比看谁听得最认真。(播放视频)

  2、刚才大家听录音时专注的.神情,老师看出了你们也非常喜欢这篇课文。请小朋友们轻轻把书翻到108页,在读书之前,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个温馨小提示:(大屏幕出示)

  ①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向老师或周围的同学请教

  ③把圈出的生词多读几遍,用心记一记

  3、学生自由读文

  4、检查识字

  (1)课文中藏了好多淘气的生字宝宝,现在它们连着词语从课文中跳了出来,你能在拼音宝宝的帮助下叫出它们吗?(自由练习后指名领读)

  (2)没有拼音宝宝的帮助,你还能正确地叫出它们吗?(同桌互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顽皮的生字宝宝又单独跳到小朋友们的面前,谁能当小老师来领读、男女生比赛读

  (4)交流识字方法

  (5)巩固识字:摘苹果的游戏

  5、检查读文

  三、再读理解

  1、小声再读课文,思考:(大屏幕出示)

  ①“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②假如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文中的小作者都想做什么?找出来读一读。

  2、指名汇报,板书

  3、再读小作者的三个愿望

  4、小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做,下节课我们再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四、写字

  1、出示生字

  2、认读、组词

  3、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容易写错的地方提醒大家

  4、指导书写“哭、食”

  5、练习书写

《假如》语文教学设计14

  教材分析:

  在人们眼中,灰尘通常是污染环境、传播病菌、危害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

  然而,这篇课文却向我们介绍了灰尘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白茫茫的一片;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更为严重的是,地球上的水就会越来越少,最后完全干涸,生物就不能生存。此外,假如没有灰尘,大自然也将会变得非常单调。作者正是通过灰尘的作用,揭示出一个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全文共5个自然段,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首段先从人们对灰尘通常的认识写起,指出灰尘的危害,接着笔锋一转,以问句设疑,发人深思,自然导入下文。

  第2自然段简要介绍了灰尘的大小和主要来源。

  第3至5自然段从不同的角度详细说明了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解答了第一自然段所提出的问题。

  第5自然段是重点段,由“灰尘大多具有吸湿功能”这一特性入手,层层推进,说明了灰尘的重要作用。

  此外,这三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先介绍灰尘的特点,然后再具体说明灰尘的'作用,结尾都运用“假如没有灰尘”这样的句式,对其重要作用加以强调和总结。

  这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

  基础知识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记“然而、面临、颗粒、来源、分裂、飘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单调、古往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重、难点目标:

  1、继续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

  2、让学生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课时目标: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引入新课。

  1、同学们看见这个词,会想到什么?(大屏幕出示“灰尘”)

  2、假如没有灰尘,你觉得会怎样?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说明文,看看同学们的猜测准不准,

  4、跟老师一起板书,一笔一画地写。板题

  5、在学习课文之前,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①多媒体课件出示本课生词,指名读,齐读。

  ②学生本课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二、研读,学习课文。

  1、应该先读什么?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

  ①默读课文,说说灰尘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②和同学们讨论一下,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和作用的。

  2、浏览课文,哪几段写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剩下的几段分别写了什么?梳理本课文脉。

  3、默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和同伴读一读。

  4、再和同学讨论一下,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和作用的。

  5、小组汇报。小组汇报时,要通过读表现出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①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②指导朗读文中重点的句段。

  6、你能用排比句式,用上“假如——”把灰尘的特点与作用连起来说一段完整的话吗?

  7、学生练说,指名说,师生评价。

  三、小结感悟,延伸拓展。

  1、刚上课的时候,大家不了解灰尘,都不喜欢灰尘,课学完了课文,觉得灰尘又是那么可爱,没有它这世界还真不行,这有说明什么呢?

  (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只有真正地认识他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2、那么,在生活中你还了解哪些具有两面性的事物呢?说说看。

  (电脑、电视、书籍呢、网络,糖,可以补充身体的糖份,好吃,但却引起肥胖损坏牙齿。)

  四、作业设计。

  请以“灰尘的自述”为题写一篇文章,告诉人们它的两面性。

《假如》语文教学设计15

  【教材简析】

  在人们眼中,灰尘通常是污染环境、传播病菌、危害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然而,这篇课文却向我们介绍了灰尘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白茫茫的一片;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更为严重的是,地球上的水就会越来越少,最后完全干涸,生物就不能生存。此外,假如没有灰尘,大自然也将会变得非常单调。作者正是通过灰尘的作用,揭示出一个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全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二是让学生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设计理念】

  重视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自读自悟与教师的点拨引导、领悟方法与感知特点、获取知识与启迪思维有机地融在一起,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文,习得方法,懂得道理。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记“然而、面临、颗粒、来源、分裂、飘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单调、古往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两面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收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诗句:“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读一读,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拂拭”是指掸掉或擦掉灰尘,“勿”是“不要”的意思,“尘埃”就是尘土。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从古代到现在,人们总是经常擦拭灰尘,使(物品)不沾染尘土。)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灰尘有哪些危害?

  3、假如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将会怎样?

  二、默读课文,印证设想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想想:自己的想法与课文的内容是不是一样?有哪些异同点?

  2、出示生字新词,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模样(mú) 朝(zhāo)晖 直径(jìng) 削弱(xuē)

  散射(sǎn) 较(jiào)短可恶(wù)干涸(hé)

  单调(diào)削(xuē)弱尘埃(āi) 调(tiáo)节气候

  3、交流:

  自己的想法与课文的内容是不是一样?有哪些异同点?

  将生活与课文对比联系,将自己的大胆设想与课文内容之间进行比较,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震撼。为下文的学习奠定情感的铺垫。

  三、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1、默读课文,看看灰尘有什么特点?用“——”画出来。灰尘有什么作用?用“~~”画出来。

  2、与同组同学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⑴灰尘的特点:

  ①小,从哪儿感受到?

  课件出示: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这句话是怎样写出灰尘“小”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庞然大物”是指庞大的东西。这段话首先运用列举数字的方法介绍了灰尘的大小,接着又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灰尘非常细小的特点。这两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使说明的事物更加具体、真实、生动。)

  朗读体会。

  ②来源于土壤和岩石。

  ③在空中飘浮。

  ⑵灰尘的作用:

  ①反射光线。

  ②反射光波较短的光线,吸收光波较长的光线。

  ③灰尘具有吸湿性能。

  ⑶通过学习我们对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有了了解,假如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

  出示句式: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_________。

  ①填写课文内容。

  ②读一读,说一说从这几句话中发现了什么?

  (句式相似,都强调了灰尘的作用大,但强调的'角度不同。这三个句子都采用“假设”的说明方法写的。)

  根据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放手让学生自己来。通过自主阅读,发现特点和作用,并通过句式训练引领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和写作特点。达到自读自悟的目的。

  ③补充课外资料:除了书上写的这些作用外,你还知道灰尘有哪些作用?

  四、再读课文,习得方法

  1、从第4~6自然段中任选一段,细细品读,用“因为大气中有了灰尘,所以___________。”这个句式来说说灰尘的作用大。

  2、交流汇报:

  第四自然段通过“削弱、变得柔和”等词语的理解来突出灰尘的重要作用。

  第五自然段抓住“怪脾气”“喜欢”这两个词语,明白作者将灰尘赋予人的性格特征,把灰尘的特点写得非常生动传神。

  第六自然段引导学生明白作者采用层层推进的写作方法,突出灰尘的重要作用。

  3、读了这篇课文,你学会了哪些说明方法?

  五、明白道理,拓展思维

  1、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使学生懂得:灰尘太多确实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存在,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

  2、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像灰尘一样,具有两面性,举例说明。(如鸟粪、电视、网络……)

  3、小练笔:

  根据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以《我是灰尘》为题,写一篇短文。

  4、推荐阅读高士其的《灰尘的旅行》。

  【板书设计】

  12、假如没有灰尘

  大小及来源列数字

  使阳光变柔和

  作用使天空呈蔚蓝对比

  形成气象万千的景色假设

  保持良性循环(说明方法)

  【练习设计】

  1、抄写下面词语:恶劣狼狈擦拭尘埃削弱朝晖裂开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如果没有灰尘,阳光将____,天空将____大自然____,地球上的水将_____。因此,_______。

  ⑵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被人们称为“废物”的东西,往往有_____。灰尘虽然_____,但_____。然而,如果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_____,则又令_____。这对当今世界来说,是个_____。

  3、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像灰尘一样,具有两面性。如鸟粪、网络、电视……请选择其中的一项仿照《假如没有灰尘》这篇课文的写法写一写。

  【教学建议】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周元桂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灰尘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作者通过灰尘的作用,揭示出一个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广泛交流。

  教学时可按阅读提示,先自读自悟,把握主要内容,说说灰尘有哪些特点和作用,并把感受最深的、最重要的部分多读几遍,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明白作者采用怎样的说明方法来表达这些特点和作用,并认真体会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从灰尘的作用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教学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具有两重面性,请学生运用掌握的说明方法仿写一个事物,从而实现读写的有效迁移。

  【资料链接】

  高士其《灰尘的旅行》

  灰尘是地球上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它随著空气而漂流,可以说是无孔不入。

  我们周围的空间,从室内到室外,从城市到野外,从平原到山区,从沙漠到海洋,几乎处处都有灰尘的行踪。真正没有灰尘的空间,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制造出来。

  在晴朗的天空下,灰尘是看不见的,只有在太阳的光线射进黑暗的房间的时候,才能够看到无数的灰尘在空中飘舞。大的灰尘肉眼可以看见,小的灰尘比细菌还小,用显微镜也观察不到。

  根据检验的结果,在干燥的日子里,田野和高山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只有几十粒灰尘;在海洋上空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大约有一千多粒灰尘;在城市街道上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大约有十万粒以上的灰尘;在住宅区的空气里,灰尘还要多得多。

  这样多的灰尘在空中旅行,对气象变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原来灰尘还是制造云雾和雨点的小工程师,他们会帮助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云雾和雨点。没有它们,就没有白云,也没有大雨和小雨了;没有它们,在夏天,强烈的日光将直接照射在大地上,使气温无法降低。这是灰尘在自然界中的功用。

  如果我们追问一下,灰尘都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呢?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系列的答案:有的是来自山地岩石的碎末,有的是来自田野的干燥土末,有的是来自海面的由浪花蒸发后生成的食盐粉末,有的是来自火山灰,还有的是来自星际空间的宇宙尘。这些都是天然的灰尘。

  还有人为的灰尘,主要来自烟囱的灰尘,此外还有水泥厂、冶金厂、化工厂、陶瓷厂、纺织厂、面粉厂、石灰窑等,这些都是灰尘的制造场所。还有些灰尘来自植物之家,如花粉、棉絮、柳絮、种子等;有的来自动物之家,如粪便、鸟羽、虫卵等。

  有许多灰尘对人类的生活是有危害的。它们不但把新鲜空气弄脏,还会弄脏我们的汽车、房屋、墙壁、家具、衣服以及皮肤。灰尘里面还夹杂著病菌和病毒,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灰尘是呼吸道的破坏者,它们会使鼻孔不通、气管发炎、肺部受损而引起伤风、流行性感冒、肺炎等传染病。此外,金属的灰尘特别是铅会使人中毒;石灰和水泥的灰尘,会损害我们的肺,又会腐蚀我们的皮肤。在这些情况下,为了抵抗灰尘的进攻,我们必须戴上面具或口罩。最后,灰尘还会引起爆炸,造成严重事故。

  因此,灰尘必须受人类的监督,不能让它们乱飞乱窜。

  我们要给马路铺上柏油,让洒水汽车喷洒街道;我们要把城市和工业区变成花园,让每一个工厂都有通风设备和吸尘设备,让处于一切生产过程中的工人都受到严格的保护。现在全人类正在努力控制灰尘的旅行,使它们不再危害人类,而为人类造福。

【《假如》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假如》语文教学设计03-25

小学语文《假如》教学设计09-14

《假如》语文教学设计6篇01-31

假如教学设计04-04

《假如》教学设计03-09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语文教学设计03-17

二年级语文《假如》教学设计04-14

二年级语文假如教学设计04-13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