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的语文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的语文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的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2、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按要求预习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背诵课文的第8~11自然段。
教学重点
在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
理解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的段落,学习他爱国注意和国际主义的革命精神。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时代背景。
1、导语。
2、介绍上甘岭战役及黄继光。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重要的战役。1952年10月14日,侵略朝鲜的美军向上甘岭阵地发起进攻。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予了坚决的回击,阵地多次失而复得,战斗异常激烈。经过反复争夺,我军收复了已失的阵地,于11月25日胜利地结束了战斗。战役历时43天,歼灭敌人二万五千余人。黄继光是1950年加入民兵,第二年加入志愿军,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
二、按要求预习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词。
(1)战役黎明负伤持续屡次规定胸膛晕倒报仇倒塌
启明星营长朝鲜
(2)匍匐(pufu)摧毁(cuihui)
2、注意:“晕”“朝”“屡”“役”的读音,“黎”“暴”“塌”的写法。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不加字、不减字,及时纠正错误。
四、分组再读课文,讨论以下问题,理清脉络。
(1)课文讲述了什么时候的一件什么事?
(2)这件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3)试用归并法把课文分成四段,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出答案:(1、课文讲述了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夺取战斗的胜利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2、本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我们可以按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把相关意思的自然段合并在一起,将课文分成四段,这种方法叫合并法。3、分段:1——2自然段,概述战斗的激烈和时间的紧迫。3——6自然段讲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指导员答应了他的请求。7——11自然段详细叙述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的经过。12自然段讲在黄继光的精神鼓舞下,战士们占领了597、9高地。)
五、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
1、学习第1段。
(1)指名读第1段,边读边思考:黄继光所在的营在什么时候,接到上级的什么命令?
学生读课文后,找出重点句回答上述问题。
(2)投影出示重点句,讨论。
“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敌人的597、9高地。”
课堂讨论:“黎明”是什么时间?通过讨论知道黎明是天快亮或刚要亮的时候。
从接受任务到完成任务大约是多长时间?战士们在什么情况下接受这一任务的?从哪些词看出?说明了什么?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如此短的时间要完成这项任务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持续”一词是延续不断的意思,连续了“四天四夜”说明战斗很激烈,时间紧迫。)
(2)指导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战斗的激烈和时间的紧迫。
(3)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段意:接受命令。
二、学习第二段。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黄继光为什么要主动请求任务?小组讨论后回答。
2、理解重点句子:
(1)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屡次”上什么意思?去掉这个词行不行?为什么“屡次突击”都没有成功?
“屡次”是多次的意思,去掉这个词就成了一次突击了,有了这个词更能说明任务艰巨。
指导朗读这句话。“屡次”“比雨点还密”“压”要重读。
(2)分组讨论句子: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战斗员说:“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让祖国和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注意有感情地朗读。)
3、齐读第二段,说说这一段写什么?
(请求任务)
小结学习方法:先带着问题读课文;再体会重点词语、句子意思,并有感情地朗读;最后想一想这一段的意思,用四个字概括。
三、根据上述方法,自学第三段。
1、分组学习,讨论,朗读。
出示要思考的问题:(1)黄继光和两位战士是怎样冲上去的?
(3)黄继光负伤后又怎样做的?画出描写黄继光动作的词。
(3)是什么力量使他用自己的胸口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2、以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注意重点引导比较以下句子,并加强指导有感情朗读这些句子。
(1)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下来。
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全文三次出现把子弹比作雨点、冰雹、暴风雨的句子,说明敌人的火力点越来越强烈,战斗越来越激烈,但黄继光却没有退却,表现的英勇顽强。)
(2)他用尽全身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体会句中的数量词和省略号,表现了黄继光的顽强的意志。)
(3)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
(比较两次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站起来,体现他对敌人的仇恨和他同敌人拼到底的决心。尤其是第二次,说明了啊为了战斗的胜利,决定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3、段意:英勇献身
四、学习第四段。
1、齐读后,让学生理解:“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
2、归纳段意:占领阵地。
第三课时
一、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注意从黄继光的语言、行动,读出战斗环境的险恶和黄继光坚强的意志,体会他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精神。
2、结束语:
二、指导背诵8——11自然段,练习背诵。
三、巩固及加深练习。
1、组词。
役()屡()暴()塌()膛()
设()缕()爆()踏()躺()
规()()()晕()()()
启()()()()黎()()
朝chao()zhao()鲜xian()xian()
2、选词填空。
战斗战役战争
上甘岭()是抗美援朝()中,其中夺取敌人的5979高地的()是关键的一仗。
(提示:战争>战役>战斗)
四年级的语文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运用表格图像化阅读策略对课文进行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提取、归纳关键的信息。
★对主人公产生钦佩的情感,产生阅读好书的兴趣。
教学难点
★运用表格图像化阅读策略对课文进行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提取、归纳关键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启动先备知识,导入新课。
1.了解阅读起点。
了解学生中有多少是已经读过这部小说的,对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都留下了哪些印象?
2.导入新课。
二、初读浏览,提取重点事件信息。
1.默读浏览课文,发现文章特点。
2.借助学习卡片一,指导学生运用表格梳理日记内容,提取主要信息。
3.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卡片一,梳理日记中记叙的几项主要事件。
三、再读课文,对日记内容进行归纳。
1.借助原著片段,体会归纳的方法。
2.借助学习卡片二,在小组内合作提炼归纳出鲁滨孙在荒岛上遇到的困难。
四、三读课文,感受人物的精神。
在这些看似平常的日记背后,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滨孙?
五、总结
学习过程,积累阅读的方法。
本节课首先创设情境,运用“梦想剧场”的形式,让“记者”采访“鲁滨孙”,理出鲁滨孙初到荒岛上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这几个阶段的前后联系是什么?而把这些连贯起来,则可以看出鲁滨孙的荒岛创业所折射出来的人类理性思维之光,这是本文的`重点。为了让学生有个性的认识,课前布置预习课文、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全文的任务。
课堂上转换角色,创设师生交往互动、平等对话的教学关系。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是课堂民主的具体体现,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的伙伴,教师没有了架子,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平等和亲切,师生间实现零距离接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逐渐形成。
本节课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问题特别多,尤其是针对“鲁滨孙是如何生存的”这一问题,学生争论得最激烈,既给学生上了一堂思想课,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口头表达能力,大家和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思维空间需要我们开拓,学生身上闪耀的智慧火花也令我备受鼓舞。
四年级的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6--8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结合朗读、对话、想象、感司等到手段来体验情境从而领悟文章内涵。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受到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的教育,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建立生态平衡的观念。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听写导入,引发阅读期待
1、听写词语:侦察 欲出又止 鱼贯而出 口中之食
若无其事 极不情愿 愚不可及 悲叹
2、学生订正并读第一组词语
(1读词,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2)感情朗读词语
二、学习6-8自然段,感悟自然之道
1、默读6-8自然段,找出令我们震惊的场面
2、汇报交流:
(1)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
(2)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可以饱餐一顿了。
(3)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铿鸟的口中之食。
(出示图片)孩子们,你们看到了怎样的一幅景象?
小结:的确惨不忍睹啊!引读: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3、理解: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你们觉得作者是带着什么心情写下的这句话呢?
4、理解这句话中特殊的地方。
(引读该句)
(4)串读:尽管我们拼命拯救,还是给幼龟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此时的补救显然已经晚了,抬头仰望天空——(生读第3句),看看,我们都做了什么——(生再读第3句);一只幼龟得救了,无数只幼龟丧生了——(不一会,生读第4句);一只嘲鸫飞走了,数十只食肉鸟欢笑了——(生读第4句)
(5)体会向导的悲叹
四、感悟中心。
1、出示美国作者伯罗蒙塞尔创作的《自然之道》原文的结尾,往往只会适得其反。
2、小练笔,补充句子3、引读该句,揭示中心。
四年级的语文教学设计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第20课——《诚实与信任》,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几方面说一下这节课。
第一、教材分析
《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是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单元主题是人文精神,讲述了做人的基本准则。
《诚实与信任》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字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本课选取的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人物的言行却感人至深,尤其是文中的对话部分,尤为情真意切,生动感人。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感悟文中蕴含的人间真情。
第二,学情分析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生知道诚实与信任的含义,但却不注意从生活小事中发现人间真情。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理解基础,但仅凭自己的理解对文章蕴含的人间真情体会的并不深刻。这些都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以让学生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第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及新课标对中年级学段的目标要求,特制定如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感悟文章“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第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难点: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感悟文章“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特色。
第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将从课前故事,导入新课;检查预习,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深入探究,体会情感;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布置作业,课外延伸六大环节展开进行。
(一)课前故事,导入新课
上课一开始教师以饱满的热情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画小故事,大家想不想看?”
白板链接多媒体库出示动画小故事视频。
在视频播放至1分10秒时,暂停播放,并让学生猜一猜故事的结果会是什么。学生一般会想到这个卖酒的赵二因为不诚信生意变得不好,甚至他的店会关门。随后教师继续播放视频。
视频播放完毕,紧跟着问学生,通过这个小故事你学到了什么?交流完后揭题:是呀!商人赵二只有诚实才能获得客人的信任,生意才能兴隆。我们做人就该诚实和信任,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0课,诚实与信任。
出示:20诚实与信任,随后切换至白板模式,师生一起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时强调“诚实”的“诚”的写法,明确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设计意图:围绕课题,巧做铺垫。用本单元练习六改编的动画小故事导入,把练习与课文阅读巧妙结合,从故事中初步感知诚信的重要,引入课题。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先后出示:
1、课本后绿线内我会认“驱陌搁”三个生字及拼音。
2、课本后第三题我会读“诚实故障毕竟责任陌生后悔歉意环顾居然联系”10个生词
3、“诚障碎辆超厘毕责寄址“10个生字及拼音。
通过指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检查学生预习生字情况,并切换至白板的笔画功能重点指导书写“碎厘”两个生字。
明确“碎”字是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其中右边的“卒”字中间是两个人,两个人是好朋友,写的时候下面的十不要挡在中间。“厘”字是半包围结构,“厂”的里面是个“里”字。
设计意图:
生字分只认不写和能识会写两组教学,符合新课标对中年级学段多认少写的识字要求。同时,对难写易错的字的.笔画做了重点指导说明。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
1、课文围绕诚实与信任写了一件什么事?
2、找出点名文章中心的一句话。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这两个问题。随后交流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文章的中心句。
出示:中心句“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我再一次谢谢你!”
齐读中心句,初步感知。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提高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让学生找出文中点明中心的句子,既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又让学生统揽全文,为下文的研读做好准备。
(四)深入探究,体会情感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合作探究一个小问题及分角色朗读、感悟“打电话”部分以及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来进行。
1、合作探究(学习1-3自然段)
白板出示:
合作探究:
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与信任”作题目?
从1-3自然段中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并交流出稳重表现“诚实”与“信任”的具体内容。
在小组讨论结束后主要交流出课文中的三处重点句子,初步感知“我”的诚实。
分别出示:
交流一: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
交流二: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
交流三: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并在交流三处继续抛出问题探究“在四周无人的情况下,‘我’为什么还要给小红车的主人留下一张字条?”
2、学习“打电话”部分(学习4-10自然段)
在合作探究学习完前三自然段后,教师引导学习“打电话”部分。
出示:字条已经留下,随后是“我”静候小红车主人的来电。两个人是如何对话的呢?
这时,学生会主动找出课文的4-10自然段,此时,教师相机出示:
“噢!是你,很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
“没有关系,已经换上了。我打电话是向你表示感谢的。”
“不,是我要向你表示歉意。请你把购货单据寄来,好让我把钱寄给你。”
“不用了。你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给我留下字条,这使我很感动。”
“这是应该的,这笔费用应由我来支付。”
“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我再一次谢谢你!”
这部分主要通过分角色朗读来感悟情感。先让同桌俩读读看,再通过询问学生,“这两位通话人说话都有弦外之音,你能听出什么话外之话吗?”
出示:“我”的话外之话——
小红车主人的话外之话——
写找学生说一说,在出示齐读“我”和小红车主人的话外之话。
我的话外之话:1、噢!是你,你终于打来了电话,我等你电话已整整3天了。
2、是我碰坏了你的车子,你的车子毕竟是停着的呀,损人之物,哪有不赔的道理?
3、诚实乃人立身之本,如果我不留下字条,你一定会骂我的。……
小红车主人的话外之话:
1、我不是来向你索赔的,我是特意要向你致谢的。
2、你留下字条的行为告诉我,你是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值得人信赖与敬重的人,你有一颗比金子还珍贵的心,我向你致敬!……
引导学生体会进一步两个人的心理状态并深入感悟文章的中心句“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其中,在深入感悟文章中心句时用白板的聚光灯显示“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最后,在分角色朗读中进一步感受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3、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主要围绕“那位车主究竟是谁,你们知道吗?作者知道吗?”这一个问题学习,提炼出本文的写作特色“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出示:本文的写作特色,切换至白板模式,输入“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设计意图:主要通过合作探究和在分角色朗读中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感悟文章“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特色,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通过概括文章内容并提出一个问题加深对文章主题的学习与理解。
相机出示:无意碰撞,无人知晓,却主动要求赔偿;车子遭撞,物件被损,却打电话致谢。通过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2、是呀!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那么你能围绕诚信自己写几个有关的名言吗?请开动脑筋写下来。
实物展台展示学生设计的诚信名言。
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社会需要诚信。你能将你设计的诚信名言加工制成诚信公益宣传画吗?老师给大家展示一些,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白板链接出示诚信公益宣传画。
设计意图:
总结提升并通过小练笔及制作诚信公益宣传画的形式弘扬“诚信”美德,引导学生深入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出示课后作业:
1、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与信任”作题目?想想看,还能换个题目吗?
2、课外阅读推荐:
(1)李培东的《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
(2)《手捧空花盆的男孩》。
3、制作一幅“诚信”公益宣传画。
设计意图:
对课题的思考进一步将诚信的种子撒播在学生的心田。
同时推荐课外阅读及制作“诚信”公益宣传画让学生深化对诚信的理解。
四年级的语文教学设计5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导学生通过文章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认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认知目标:整体感知课文,掌握生字词。
能力目标: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初步体会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人间真情。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同学们,小时候你们一定听大人讲过《狼来了》这个故事,那个牧童站在山坡上焦急地呼救为何山坡下的人不去救助呢?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2、是呀,这个牧童不诚实,就得不到大家的信任。只有诚实,才能得到信任。(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诚实和信任的课文。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由轻声读三遍课文。
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课后的生字表。
第二遍,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围绕诚实与信任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三遍,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2、交流自学情况
指名读课文
引导说出课文大意
引导思考:课文是分几部分?可分成几段?
1、(1—3)“我”深夜驱车发生事故,留下字条主动承担责任。
2、(4—10)小红车主人对“我”的`诚实和信任深受感动。
3、(11)小红车主人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三、精读理解课文第一大段
出示:“我”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车祸的?从什么地方看出“我”的诚实?
1、自由轻声读第一段。思考问题。
2、讨论并回答:“我”是在自然环境很恶劣、小红车主人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的情况下发生车祸的。
出示: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
从“我”的想法和做法都可以看出“我”是个诚实的人。
3、指名读1—3自然段。评读。
4、齐读。小结:在常人看来,这场车祸,责任并不完全在“我”的身上,况且当时周围并无一人,“我”完全可以置之不理,而“我”留下了字条,也留下了“我”的诚实。
三、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人间真情。
能力目标: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情感目标:认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
1、自读课文,围绕问题同桌合作学习
自学要求:认真朗读课文4——10自然段,体会人物对话,从中读到了什么?
2、指名分角色读
3、交流
从“我”的“对不起”、“不小心”、“表示歉意”、“把钱寄给你、”“费用由我来支付”看出了作者诚挚的歉意和诚实的态度。
从“向你表示感谢的”、“使我很感动”、“留下诚实和信任”、“再一次谢谢你”等词语表示车主主动打电话给作者的目的不是索赔而是真诚地感谢。
4、重点句理解
出示句子,朗读并理解: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指名读
自由读,说说从中理解了什么?
指名分角色朗读。
指名演一演。
四年级的语文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同时加强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教学难点:
1.初步形成幸福观。
2.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
2.认读生字。
3.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
一、了解文章内容
1.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
2.十年后他们做了什么?他们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
3.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别人,使别人快乐,才是自己的幸福。
4.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5.反复读:“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这句话。
6.谈谈你的幸福观。
7.分角色朗读。
作业布置:
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
本课小结
板书设计:10x幸福是什么
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四年级的语文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学习日积月累、初显身手。
学习开卷有益,明确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练习习作。
教学重点:
进行字词、句子的积累。
教学难点:
懂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教法学法:
讲授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继续指导学生做摘录笔记的方法。
观察词语的特点。
摘录的方法二:可按不同的类型积累。
根据不同的类型积累词语
二、读一读。
初显身手。
小组合作玩游戏“传口令”。
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三、制定规则。
依照规则重新做游戏,继续修改规则中的不足。
感悟规则的好处。
四、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诺言》。
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1.什么事诺言?谁说的诺言?说了什么诺言?
2.分角色读对话。
3.按照要求做摘录笔记。
4.交流笔记。
5.拓展练习。
6.实践作业:编排课本剧。
二、习作。
1.为你喜欢的游戏写规则和玩法说明。
2.考察我们的校园生活,你觉得那些地方需要建立规则?和同学们讨论,制定规则。
3.学生交流,并进行习作。
板书设计:
注意:(1)观察游戏的'过程。
(2)介绍时,语言要简洁,叙述要清楚。
(3)写后,思考有无遗漏。
第三课时
一、习作训练
【习作要求】
国有国法,家有家法,有了规则,遵守规则,人们才能和谐有序的生活,选择以下一种情况写一写。
在规则面前,我……
为你喜欢的游戏写玩法说明和游戏规则。
二、导入习作主题。
本单元的学习中围绕的主题是什么?(规则),今天,我们习作的题目是写规则。
三、引领审题,打开思路。
指名说说规则在生活中的作用,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规则,生活会变得怎么样?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在规则面前,你是怎么做的?你见过哪些规则?
指导构思,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全班讨论。
四、完成习作。
教师点评。
学生思考习作思路。
学生开始习作。
修改习作。
誊抄习作。
四年级的语文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的五幅春联。
2.初步了解春联的一些特点(对仗、声律美),知道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3.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了解春联的一些特点(对仗、声律美),知道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课前背诵《笠翁对韵》。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春联》一课。
师:“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从这句中,我们可以知道春联的作用是?
生:春联给节日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师:缩减句子。
生:春联增添气氛。
师: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
(齐读春联)
师:诵读这些春联,咱们会感到生活中充满了幸福和希望。
二、 品读课文第2、3自然段
师:课文接下来讲的什么内容?请大家认真默读第2、3自然段,思考,并用横线画出相关内容。
生:课文第2自然段讲:春联最讲究对仗。
师:春联讲究对仗,用文中8个字解释是?
生:字数相等,词类相当。
生:课文第3自然段讲:春联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
师:用文中的3个字来概括则是?
生:“声律美”。
师:咱们归纳一下即春联的特点。
师:对仗,即为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同时,声调也要相对,平对仄,仄对平。
师:文中以“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为例。“绿柳”对“红桃”,是名词;“舒眉”对“开口”,是动词;“辞”对“贺”是动词;“旧岁”对“新年”,是名词。
师:请大家仔细读第二自然段的例子,老师稍后会提出更高要求。
师:接下来,咱们开展“春联里的对仗”小活动,邀请同学来为大家讲解。
出示要求:(5分钟)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中剩余的春联里的对仗规律。
2.选出一名同学为代表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其中一幅春联里的对仗。
3.带领全班同学诵读这一春联,加深体会。
(男生读上联,女生读下联。)
师:咱们读春联要读得抑扬顿挫,和谐动听。
(生再读)
师:这几位同学说得真不错,老师再出几幅,考考你们。
山河增秀色,大地沐春晖。
神州有天皆丽日,祖国无处不春风。
春雨洗尘埃一片清新好风景,东风送和煦千株红艳最芬芳。
师:你们太棒了!借着这股热劲,咱们也学学古人,来对对对子。
师出示对子:
红桃对( ) 细雨对( ) 蓝天对( ) 地北对( )
山美水美春光美对天新( )气象( )
师:其实,只要咱们留心,天地万物都可以成对吟诵。
师:第二关---连对子
师出示对子:千帆竞发,万马奔腾;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人寿年丰。
(生搭配,并朗读。1—4组读上联,5—8组读下联。)
师:只要掌握了春联里对仗的小诀窍,这些对你们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师:有一天,我和朋友出去散步,看到有户人家的门上贴着一幅春联,上联是“风拂千条柳”,下联是“雨( )万朵花”。因为破损,第二个字看不清。但老师不知应该补个什么字,你们能帮助我吗?
(生补充,并作说明。)
师:看来大家的感受都不一样,有人喜欢“落”,有人喜欢“润”,这样细心推敲,反复斟酌,用一个词来概括,便是“揣摩”。好春联是揣摩出来的。
师:祖国的语言有的`无穷奥妙,如果我们下功夫背诵一批名联,更能帮我们感受其美。请大家把我们这节课学到的所有春联再美美地朗读出来。
“春联荟萃”(生自由朗读,指名读)
师:春联不仅是语言艺术,还是书法艺术。你们看,用不同的字体书写,给人的感受就不同。隶书厚重大气,行书灵动优美,草书狂放率性。看来,春联的美,还有很多,值得我们仔细揣摩。
师:齐读第4自然段。
三、 巩固练习
生书写自己喜欢的春联。(右边上联,左边下联。)
四、 课堂小结
春联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特有的习俗,也可以说是我们的一种文化遗产。现在很多人过年时喜欢买现成的春联,其实,这样一来,春联带来的热闹氛围就少了许多。希望大家以后能好好练习书法,自己写春联,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五、 好书推荐
《楹联丛话》 《春联琐记》
六、 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中引用的五幅春联;再搜集两三幅春联,交流。
2.完成《两导两练》相关习题。
七、 板书设计
春联
四年级的语文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演练、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读通、读顺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感知叶圣陶先生认真、平和的人格。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难点理解文本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推荐、演练、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读通、读顺课文。
3、初步感知叶圣陶先生认真、平和的人格。
二、展示学习成果(20—30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能正确读写"推荐、演练、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同桌互相朗读课文,形式自定。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3、指名分段向全班展示朗读。其他同学做评委,听后评议。教师相机小结:读书要正确、流利,不多字,不少字,不回读,不错读。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
1、各小组自己互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汇报对叶老批改“我”的作文的感受。
3、让个别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5分钟)
1、通过读课文,你觉得叶老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生交流。教师注意激励学生。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老师批改作文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1、精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议论、感受的`语句,标上记号。
2、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了解记叙为主,夹叙夹议。
3、细读课文中描写作者感受的语句,理解这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感受?你是怎么理解的?
二、展示学习成果(20—30分钟)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学生讨论,交流感悟
①学生自己有感情朗读找到的相关语句,可以适当作点批注。
②小组内交流自己在朗读中所获得的心得。
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言,并且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
③全班交流。
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相机请学生朗读有关内容。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
1、各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发现的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2、从哪些地方中发现的,并且从中学到了什么?
3、模仿其写作特点写一小段话。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肖复兴同学作文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后来文章又由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假如你是少年广播电台的记者,你去采访肖复兴同学,会问他一些什么问题呢?(可以从获奖前后经过及原因等方面来设计提问。)
①学生自主设计问题,然后分学习小组交流。
②小组模拟采访活动。
③让学生到讲台前进行模拟采访活动。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5分钟)
①仿照课文肖复兴说的“不下苦功夫,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这句话定一句励志的话,署名为:未来**家。
②以肖复兴同学的名义给叶圣陶先生写一封信,感谢他帮助自己修改作文并邀请自己到他家作客。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
为同桌批改一次作文(提醒:注意使用批改方法)
四年级的语文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生物科学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神奇作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2、学习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初步学习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探究,了解植物种子经过太空旅行后所发生变化、变化的原因及变化后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及探索欲望。
【教学难点】
探究种子变化的原因,领悟“魔力”一词的深层含义。
【教学准备】
引导学生收集关于太空蔬菜、花卉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镜头回放,激发阅读期待
1、2003年10月15至16日,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让我们一起重温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观看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的录像。
2、回忆镜头,想想这些科学术语你理解吗?
第一组:载人航天、神舟飞船、返回式卫星
你知道三者的区别吗?简介“神舟飞船”帮助理解。
这句话你能读懂吗?“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种子。其实,它们已搭乘过先前发射的神舟飞船和返回式卫星,算得上是航天旅行的老乘客了。”欣赏句子,哪个词用得特别准确?
补充资料:1987年我国开始在卫星上搭载植物的种子,先是蔬菜、粮食,1996年才开始搭载花卉种子。
第二组: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
飞船里的杨利伟和在地球上一样吃饭、睡觉吗?
(失重,即微重力;呼吸靠供氧──高真空。)
什么是“宇宙射线”?读这个小故事你能明白:美国“阿波罗”号的宇航员们飞上太空第一次看到了人类从未见到的宇宙奇景。他们看到了美丽的地球,看到了月亮的背面,但同时他们的眼睛也感到了不适。回到地球后,他们患了白内障。从那时开始,有39位宇航员已经患了这种疾病。科学家说,这是宇宙中的射线所造成的危害。宇宙射线是比原子更小的宇宙粒子,它们像子弹一样射击宇航人员的眼睛,使人的大脑产生错觉,好像是看见面前不断有闪光一样。受到宇宙射线打击后,人的眼睛被伤害的程度是很严重的。
3、预习课文了吗?你知道“神舟五号”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是谁?经过太空旅行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飞船上的特殊乘客》,相信同学们能够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4、指读、齐读课文,梳理文路:课文有六个自然段,开头和结尾请全班同学读,中间请四位同学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用一个词语概医这一段的内容。
读后梳理,板书:种子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变化后的用途
二、探究课文,感受科学的魅力
1、出示中心句: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好像获得了“魔力”,可以有这么多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听说过“魔力”吗?在什么情况下用?(童话中的魔镜、魔法师的神奇力量)你怎么理解“魔力”?
2、自读课文2~5自然段,看看种子经过太空旅行后,有了哪些“魔力”,自学、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⑴有哪些魔力?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展示图片:太空水稻、黄瓜、番茄、辣椒、花卉等)。你能想象太空种子还有别的“魔力”吗?
⑵这些“魔力”有什么用途?(食用、药用、他用……)绿色蔬菜、治病良药、美化生活、绿化祖国……
⑶太空种子为什么具有这样的“魔力”?再读第3段,重点引导:“在浩瀚的宇宙中,由于宇宙射线的辐射,由于处于微重力、高真空的特殊环境,使得一部分植物种子内部的遗传物质产生了微妙的变化。”结合课文,你猜想一下可能有哪些微妙的变化?如:外形、味道、颜色、营养、抗病性……
“科学家对经太空遨游的植物种子进行选育,不断地选择优良的变异植株,淘汰那些不良的变异植株,并将优良的变异植株经过四代以上的培育,使其性状稳定,最终培育成拳的太空品种。”
读得懂吗?变异植株什么意思?联系两句话,说说太空种子的`“魔力”来自哪里?大自然、科学。
三、回扣主题,激发探索欲望
1、再现中心句,齐读: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好像获得了“魔力”,可以有这么多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这是科学的魅力!
2、真正的“魔法师”是谁?
补充中心句:真正的魔法师是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是他们的知识和工作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3、科学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科学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科学家们对太空的探索还在继续,2007年,我国的“神舟七号”不但要上天,还要实现让宇航员走出座舱、行走太空的目标!
4、课后作业:未来的科学家是谁呢?是你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收集关于太空蔬菜、花卉、粮食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设想出你心中的新产品,还要用一段话简要介绍一下。
四年级的语文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折”;理解19个新词语的意思,能用“逐步”“无忧无虑”造句,领悟“可是”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能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一段话。
2.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二、过程和方法:
1、品词品句,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2、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摘录法概括两段课文的段落大意,整体感悟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猫难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课文大意并给课文分段,研读第二大段。
教学流程
—、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1、板书:猫。知道猫吗?熟悉猫吗?请熟悉的同学来能说说你印象中的猫?
2、指名说。
(1)如果学生能说得比较细致,就及时予以鼓励:你真会观察!已经学会了和大作家老舍先生一样去仔细地观察事物了。
(2)如果说的只是粗线条的:你们所说的猫如果要老师画出来的话,我就画不出来了,因为你们没有把猫的形象说具体、细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是怎么样的。
3、介绍老舍。可让学生先说,教师补充。(板书: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板书),又叫舒舍予,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语言大师”(板书),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等。他除了写作,生平还有两大最突出的爱好,一是养猫,二是养花。《养花》我们也会在六年级的时候学到。让我们先在《猫》这篇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感受老舍的语言魅力,去体会他的情感世界。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1、请同学打开课本,自学课文:
a、充分的读(板书),一遍不过瘾就读两遍(有读不通或者印象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
b、放声朗读后再默读,边读边看看有哪些生字要引起注意,哪些词语无法搞懂,划出来自己联系上下文或者运用工具书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做上记号
2、检查自学:
⑴.字词
在生字方面有特别想提醒同学们的或者还有哪些词语无法解决但是要特别想知道的,现在提出来。
⑵指名通读课文,检查读通读正确的情况,及时反馈。
听的同学听仔细,哪里读错了,还要再想想课文写了什么?
3、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哪两种猫?(板书:大猫小猫)
来做做有意思的填空题:谁能在括号中加一个数量词,说说课文写了几只大猫、几只小猫?并找出理由。
(一只)大猫,填“一只”的理由是什么?(它)是的.,作者就是通过仔细观察家中的一只大猫生动地写出了猫的性格。(一群)小猫:这么填的理由是什么?(它们)想一想,我们在“一只”前可以填一个什么词来说明大猫的性格特征。(古怪的)那在“一群小猫”前呢?(可爱的)
齐读:(古怪的)(一只)大猫(可爱的)(一群)小猫,下面,我们就要用这些词语帮助我们做3件事。
a、第一件事是要它帮助我们给课文分段,你认为可怎么分? 生交流,作“||”记号。
b、第二件事是要它帮助我们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讲了什么?讲了一只大猫很古怪。请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吗?——划出总起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齐读。
这一句在第一段中是什么句?根据这句话,你怎么概括段意?(直接摘录)
第二段又讲了什么?(——小猫可爱)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吗?——也划出总起句,说一遍段意。
c、好,下面我们来完成第三件事:你能根据这些词语或者划出来的两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
(生个别练说——生自己站起来自由说)
你更喜欢哪种猫?
三、研读第二段(小猫)
1、研读总起句: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反复读这一句,说说读懂了什么?(抓住“更”字)说明大猫也很可爱,但是小猫更可爱,这句话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反复读读这段,想想你是怎么体会到这一点的?
3、交流
(1)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真是贪玩,因为淘气而可爱)
(2)一根鸡毛,一个线团……耍个没完没了。(顽皮玩得时间长,不知疲倦)
(3)……跌倒马上起来,再跑再跌。(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玩得尽兴
四年级的语文教学设计12
设计理念:
一堂好的语文课犹如一条流淌的河,清晰简约,主流突出;流畅自然,思绪奔涌;情感细腻,浸润无痕;清爽甘甜,回味悠长。《给予是快乐的》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圣诞节前夜,保罗在与一位穷苦小男孩的短暂交往中,受到心灵的震撼,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这样一篇简短朴素又情味浓厚的课文,只有真正在如水的课堂中去和她对话,才能体悟到“爱可以启迪爱,快乐能够繁衍快乐”的道理。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从“快乐”说起)
师:(板书“快乐”)同学们,快乐经常萦绕在我们的周围,什么时候你觉得特别快乐?
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师:是的,当我们认识一位新朋友的时候是快乐的,得到一件礼物的时候是快乐的,受到表扬的时候是快乐的。在圣诞节的前一天,保xx都特别快乐,因为他的哥哥送给他一辆崭新的汽车,(出示汽车的图片)看,这是一辆怎样的汽车呀?
学生看图说(漂亮、高级、时尚……)
师:是呀,得到这样的一辆车当然快乐,可是,就在这一天,他明白了,快乐有很多种,给予才是最快乐的。(教师把课题补充完整,并重点指出“给”的读音jí)
[设计意图:通过说“快乐”、谈汽车把学生带入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然后,话锋一转,引出课题。环节简洁自然,又为深入学习课文起到铺垫的作用。]
二、初读感知(用“心灵”体会)
师:让我们抛除一切杂念,用心去细细品味,轻声读课文,哪里最让你感动,最让你思绪万千,感到有一股暖流充满心间?
学生自读课文。
学生根据自学情况交流,教师不做过多点播,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了解学生理解的程度,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好铺垫。
[设计意图:语言的学习,情感的提升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环节,了解的就是学生的“第一印象”。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的体会会更丰富和深入。]
三、精读品味(抓“意外”品读)
师:同学们都为小男孩感动了,当保罗第一眼见到他时,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男孩,从哪里看出来?
学生学习1、2、3小节,讨论。
从衣着看:家境不富裕。
从动作看:非常喜欢保罗的汽车。
从表情、语言看:可爱、直率。
师: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小男孩却两次让保罗感到意外,最终让他明白“给予是快乐的”道理。学习课文4——11小节,找到男孩两次让保罗意外的`句子,反复读,想一想,他们两人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学。
[设计意图:从保罗观察的角度,了解到男孩的普通,和后面的他带给保罗的意外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更彰显其人格的高大。]
品读第一次“意外”
出示句子:
“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
当看到小男孩惊叹的表情,听到他说的话时,保罗是怎么想的呢?小男孩又究竟希望什么呢?
(1)保罗: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2)小男孩:“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师:保罗想到的是“得到”,而男孩想到的却是“给予”,这是他们两人想法不同的根本所在。试着读读这几句话,把这种强烈的反差读出来。
学生朗读练习。
品读第二次“意外”
师:出人意料的回答让保罗开始觉得眼前的这个小男孩有点不同寻常,于是便邀请他乘车兜一圈。这时,男孩提出(出示句子)
“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这一次,男孩又让保罗吃惊了,保罗是怎么想的呢?而小男孩呢?
(1)保罗:坐一辆又大又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
(2)小男孩:让残疾的弟弟坐在车里,亲眼看看好看的圣诞礼物。
师:保罗以为男孩想到的是自己,而男孩想到的却是他人。
[设计意图:通过研究标点、体悟语言、合理想象、情感朗读等各种手段,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以对比的形式,感受男孩带给保罗的“意外”,体会“给予”的真谛。]
师:车子开到了男孩门口,小男孩背出了他腿有残疾的弟弟,对他于下了承诺……
出示句子:
“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师:反复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读、悟、交流,再感情朗读。
师:多么坚定的承诺,多么美好的愿望。相信小男孩会在多年后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为了别人的梦想。你们认为那时最快乐的人是谁?为什么?
(可以是弟弟得到礼物的快乐,更应是男孩能为弟弟付出而感到快乐,给予所带来的快乐)
[设计意图:由衷的羡慕、难以抑制的兴奋、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都在这短短的一句话中流露出来。这句话值得细细品味、推敲。把它掰开了、揉碎了细琢磨,再整体通过朗读表现其中的种种含义]
四、感悟升华(以“练笔”表达)
师:保罗为这一对兄弟感动了,他把小弟弟抱进车里,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在圣诞节前夜,他们坐在车里看到了什么?三个人的心都很不平静,他们又想到了什么?拿起你得笔,乘着想象的翅膀,描绘下这美好的一夜。
学生补写“他们三人坐在车上,车子缓缓地向前开着
(反馈)
师:在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在这个故事里,谁给予谁什么?
男孩给予弟弟
男孩给予保罗
保罗给予男孩
保罗给予弟弟
弟弟给予男孩
学生讨论。
师: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的时侯,我真的很感动,她让我想到一句格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给予”的含义和小男孩的高尚情操有了一定的体会,在此基础上,补写三人夜游的情景,相信“给予”所带来的快乐和美好一定会出现在学生的笔端,这一环节,是情感的升华。讨论不同人之间的给予,是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给予的能力,也要善于感受到别人的给予。“爱可以启迪爱,快乐能够繁衍快乐”]
板书
给予是快乐的
男孩保罗
给予得到
他人自己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四年级的语文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梳理,合作交流补充的过程中,展示想画面的本领,尝试用小标题概括,在老师的指导下关注遗漏或合并,进而读懂这篇散文的主题是为了表现乡村生活。
2.在交流中,尝试运用本单元想象画面的方法来感受乡村生活的情趣。
3.读文后,同桌检查文中要求认识的“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这八个生字,分类积累描写声音及“吃茅茅针”的语句,并尝试运用。
一、谈话导入,回顾阅读方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读一篇略读课文,题目是《麦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以前你们的略读课文你们是怎么读的?
师:看来大家很关注略读提示。但有一点同学们忽略了。从精读课文学到的读书方法更能帮我们把略读课文读好。请看,这是《乡下人家》的课后习题,哪些读书方法呢?
生:我们要有感情地朗读。
生:还要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生:我们要想象画面。
师:想象画面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走进文中,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吗?
师:光想画面,还不过瘾,还要走进画面。怎样走进画面呢?这个单元的导读可以帮助我们。我们来看看。
师:当我们读到描写瓜果芳香的句子时,你该怎么读?
师:我们就要想象着用鼻子去【板书:闻】。当读到描写青蛙歌唱的句子,我们又该怎样做?
生:我们应该想象着用耳朵去【板书:听】。
师:当我们读到描写辽阔的草地,成群的牛羊的句子,我们又该怎样做?
生:我们应该想象着用眼睛去【板书:看】。看都不够,得欣赏。
师:对呀,调动我们的感官,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甚至是用嘴巴【板书:尝】,用手去【板书:触】摸,这样才能让我们走进画面。
师:想画面,走进画面,这两方法你学会了吗?下面我们读《麦哨》这篇课文来检验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本领。首先要看同学们想画面的本领。看看你能看到几幅画面?开始读吧!
二、初读课文,梳理画面。
1.师:大家都读完了吗?请把书扣过去,看到几幅画面?用手势告诉老师。看到一幅的,可以得六十分,看到三幅画面的请举手,可以得八十分,看到五幅画面的,可以打一百分。
师:老师想先请看到一幅画面的同学来展示,现在不说,后面可就没机会了。
(第三自然段)
生:我看到了孩子的穿着这幅画面。
师:看来,你在读第三自然段的时候,眼前浮现出这些孩子们的样子?
师:那在你们眼前的画面中,这群孩子在干什么呢?对,这就是割草的'孩子们的画面。翻开书,找到这段,写下来。
(第四自然段)
生:我看到了有许多植物,有麦子,油菜花……
师:看来,你们明白这个意思,但把他们叫做植物或农作物,感觉就像科学书上的插图,冷冰冰,这是风景呀!这是哪里的风景,还记得吗?翻开书快看。田野的风光。好,把田野圈起来,在上面写上风光两个字。这就又是一副画面了。
(第五自然段)
生:我看到的是孩子们翻跟头、竖蜻蜓、摔跤的画面。
师:你们看到了孩子们竖蜻蜓、摔跤、翻跟头,这些都是孩子们在——游戏
师:这活动的地点太特别了,知道在哪吗?!那这幅画面可得改改了,对,那这就是在草地游戏。好,批注在书上。
在这幅画面中,我们还能看到什么?那你觉得这幅画面应该叫什么呀!那这个画面可以改成什么?
(第六自然段)
生:我还看到了孩子们吃茅茅针的画面。
师:你在读书时看到了孩子们吃茅茅针,这个画面不仅有吃茅茅针,还能看到什么?看看书。有采集的,有品尝的,还有茅茅针的样子。
师:那合起来就是采集茅茅针的画面,不仅有采集的,有品尝的,还有茅茅针的样子。记在书上。
师:刚才老师不是说了吗?五幅得100分,除此之外,同学们还看没看到其他的画面?
(第一二、七八自然段。)
师:除了这四幅画面,还有没有其他的画面啦?看看书,还有哪些段落你没有关注到。
师:对,孩子们吹麦哨的画面。记在书上。
梳理:
师:我们来看,你们最开始看到的几幅画面和现在我们看到的画面一样吗?
师:有没有五幅画面都看到的。了不起,你真是阅读高手。
师:其他同学请起立,哪个画面,你在最开始读书的时候漏掉了?快说说,要诚实呀!在比如说,在割草的孩子这个画面中,谁只注意孩子们,而没有注意到割草啦?草地玩耍这个画面,谁只注意玩耍,而没注意到草地的?把看到的画面打上对号,没看到的画面打上重点号。以后读书细致点,你们也一定能成为读书高手。
2.师:我们看,文章一会写吹麦哨,一会写孩子割草,一会写田园风光,一会写孩子们草地游戏,然后又写孩子们采集茅茅针。看起来是不是感觉挺零散的。再想想,其实这些内容都是写什么?不知道啊,略读提示可以帮我们的忙,有一个词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在写什么的?
生:都是在写孩子们的生活。
师:对,这样读书才对,读略读课文一定要先读文章,有一定理解了再读导读,你就会发现自己什么读懂了,什么没读懂,明白了吗?
师:作为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看着这样的乡村生活画面,你有什么想法?什么感受?
三、想象体会,感受乡村生活。
1.你羡慕他们什么?到底是什么让大家羡慕、向往、甚至是想体验一下他们的生活呢?
2.默读课文,批注交流。你读书用……干什么啦!读是能读到,但会读的人,会闻到,看到,听到,尝到。
师:来我们来交流一下,说说你的感受。
第五自然段(玩耍之乐)
生:最吸引我的是第五自然段,“孩子们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草地柔软而又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读到这,我感觉他们玩的太开心了,可以自由自在地做他们想做的游戏。
点评:同学们知道他为什么羡慕吗?因为他都想象着用脚去踩那片草地了,太舒服了。
听着他的话,我们都感受到你已经跑到草地上翻跟头、竖蜻蜓去了。
听你一说,都感觉到他的身子都到草地上打滚了。他在读书的时候都会调动整个身子来想象啦。来给我们读,让我们也想象着打个滚。
呀,你的手都已经拄在草地上了,你才知道他有多软啊!
同学们,他简直是用脚在踩着草地来读书啊,让我们也踩着那柔软舒适有弹性的草地来读一读。
第四自然段(丰收之乐)
师:他做到了在读田园风光的时候,用眼睛去看,看到金黄的油菜花的样子了,还有谁在读这段的时候,想象着用眼睛看了。
师:让他再给我们读一读,我们也来用眼睛细细的看,看看你还能看到什么?
师:是呀,你看,你不仅看到了田野的样子,还看到了田野的色彩。
师:多好,只有用眼睛想象着看到这些美景,才能这么羡慕呀!你再读一读,看看我们能不能看到这样的景色。
师:闭上眼睛,老师再给你读一读,看看这次你又看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你们看,读书的时候,你们注意到颜色的词,你看到的就是颜色,你注意到姿态样子的词,你看到的就是姿态和样子,你注意到表现变化的词语,你就能让眼前的画面活起来。看来要想把画面看全,真得每一个词都要细细琢磨。
第六自然段(舌尖之乐)
师:文中还有哪些部分是你所喜欢的,我们接着交流。读书呀,读书就能让你尝到。
师:都有谁在读到茅茅针的描写时,好像尝到了它的滋味。展开想象,用我们的嘴去尝,那就能感受到。
师:你羡慕吗?通过读书,想象着用自己的嘴去尝,你就能尝到茅茅针的滋味。
师:谁能读一读,让我们感受到你尝到的那种滋味。
师:看到他们吃茅茅针的样子了吗?老师来读,大家做动作,让我们看看孩子们尝茅茅针的样子。
师:不仅要看到孩子们吃茅茅针的样子,我们还得想象着用嘴去尝,品品这天然饮料的滋味。我们再来读读这句,品一品。
师:谁读读,让我们也尝尝,品品茅茅针的滋味?什么味?什么感觉?
师:你们看,刚才我们是用嘴尝着来读这段,是不是越读越有乐趣。越读越羡慕。你要是不用嘴尝,你是不会有这么多感受的。
第三自然段(劳作之乐)
师:还有哪些地方吸引了你,我们继续交流。
生:看来你真的看到了孩子们那淳朴的生活,看来你真正看到了孩子们脸上的细汗,
一、二自然段和七、八自然段(吹哨之乐)
师:刚才我们用眼睛看,看到了乡村让我们羡慕的田园风光,刚才我们用嘴去想象着品尝,尝到了乡村独特的美味——茅茅针,刚才我们用手去摸,用脚去踩感受到草地上玩耍的乐趣,现在,我们再读读课文,用耳朵去听,看看还有什么让我们羡慕的?
师:你是一边读一边想象着用耳朵听啊。谁听到麦哨的声音啦,来读一读第一段,让我们也来听一听。
师:同学们要记住,展开想象还有个基础,一定要注意里边关键的词语。现在你们就来吹麦哨。读一声呼一声应,要是用耳朵听,发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呢?吹给我听。来男同学一声呼,女同学一声应。
忽高忽低,听到的又该是什么样的声音呢?
那此起彼伏,你听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呢?你们来学一学。
欢快柔美呢?
看来同学们真的会用耳朵在听了。怎么样,这回真的感受到吹麦哨的乐趣了吧,羡慕吧!
会想象的孩子才会真的羡慕乡村孩子的生活。
只有真的羡慕才会在读这段的时候想象着用身体去触摸。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调动这些感官去想象,去体验,看出来了,你们已经享受到他们生活的情趣啦!
四、回忆课文,无意识积累语言
A师:好,这回让我们把书轻轻扣,这篇文章写得太美了,写美景让你如同置身其中,写美味让你感受身受,仿佛亲口尝到,写游戏让你热血沸腾,想要参与其中,写声音,让你感觉就在耳畔回响,轻声附和。知道为什么吗?作者词语用得好,句子写得传神呀!还记得哪些语句呀,看来同学们从前没有这么学习过呀!老师教你们好不好。还记得描写麦哨声音的词语吗?
生:一声呼,一声应,你呼我应,忽高忽低,此起彼伏。传得很远很远。
师:对,把这次词语放在一起,归类积累。
师:再比如,大家还能记得吃茅茅针的情景吗?来,大家试着填填空。
师:怎么吃茅茅针,同学们都记住了,老师现在把所有内容都省去了,让这样的画面浮现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
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让我们也尝尝这甘蔗的滋味,好吗?谁描述好,谁就可以吃到。
师:……是呀,不撕开袋子怎么吃呀!说得多准,这么一大块甘蔗我的嘴可吞不下去,所以得咬下一口。
B师:这是你们刚才读错的,老师随机记录下来了,刚才读错的同学注意了。我擦一个,同学们读一个。标在书上,老师给的任何一种提醒,同学们都应该注意到。放到课文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来读一读。老师把拼音擦了,大家还能读准吗?
师:读书还能让我们认识好多的字。在刚才的阅读中,你们认识了吗?读给同桌听听。如果读错了,给他纠正。谁在刚才同桌互读的时候读错了哪个词,请起立,领大家读读你错的词。那可能也是大家容易出错的。
五、教学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读书不仅要看到画面,还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走进画面,让画面活起来。成为你的真实的生活。不仅体验到乡村孩子令人羡慕的生活,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情趣,而且还收获了这么语文的知识,这也是阅读的乐趣。
板书:
麦哨(生活)想画面
吹麦哨闻
割草的孩子走进画面听
田野风光看(欣赏)
草地割草尝
采集“茅茅针”触
四年级的语文教学设计14
【学材简析】
作者在这篇课文中描写了一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派头。课文是从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两方面写的。写鹅走路的姿态,突出了“慢条斯理”的特点:不仅每一步都掂量着走,即使是遇到狗,也不举步奔跑;写鹅的活动,突出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特点:不仅声势大──翅膀有力、嗓门大,而且与人抢占水面、公然吞食鱼饵,真是率性而为,毫无顾忌。拟人和夸张的写法,风趣而幽默的语言,是本文写作上的特点。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通过与《白鹅》进行同题对比阅读,使学生体会到,不同的人写同一类型的事物,语言各具特色;二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比较,对文章的写法有所感悟。
【设计理念】
教学这篇略读课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整体人手,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得。以“读”为主,通过感知读、理解读、体会读、感情读等多形式的读来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感悟表达的特点。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交流阅读感受;运用比较的方法,领悟和了解不同作家的表达方法、语言特点。
【教学策略】
《白公鹅》是一篇通过与《白鹅》进行同题对比的阅读。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体会到,不同的人写同一类型的事物,观察角度不同,心里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式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通过比较,对文章的写法有所感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笔下动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与前篇课文的描写方法作比较,学习作者的观察与表达方法。
4、读记好词好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会白公鹅的特点,比较《白鹅》和本文两篇课文写法的异同,感受作者语言的特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我们认识了著名作家丰子恺笔下的白鹅,丰子恺笔下的白鹅有什么特点?
2、观察、说话: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俄国作家叶。诺索夫写的白鹅。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
3、导入新课:叶。诺索夫是怎样描写这只白公鹅的?两位作家的描写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图画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两幅“白鹅图”形象鲜明,姿态不同,气度各异,学生有兴趣进行观察比较。通过图画的比较,一方面能让学生初步感知自公鹅的特点,另一方面运用形象“引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在比较中开始阅读。)
二、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看看白公鹅有什么特点,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白公鹅的特点,作者的写法又与丰子恺的写法有哪些异同?读书时有了新发现,可以在书上写一写。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读书”要有认真的态度、良好的习惯、明确的目标,不能马虎、走过场。通过初读,把课文读通、读顺,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检查预习
1、齐读生词。
2、汇报交流。
①、课文写了白公鹅的什么特点?
(它有“海军上将”的派头的特点。)
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白公鹅的特点?
(作者从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两方面写它的派头。)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要求读前有要求、读后有反馈,将学习任务落到实处。通过充分的朗读,自主的交流,既强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自由读文,感受白公鹅的派头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这是一只怎样的白公鹅。请大家边读边划出重点词语。出示:这是一只的白公鹅
2、白公鹅这些特点,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一读,划一划,写一写。
3、边听学生汇报,边出示相关语句,指导学生朗读,体会鹅的特点。(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该环节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公鹅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学生通过自我阅读,自我发现,自我探究。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品析词句、观察想象、联系生活、感情朗读等方法,既加强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又促进了与作者的情感交流,因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白公鹅”将逐渐鲜明、丰满、可爱。)
五、对比阅读,领悟方法
1、设计表格,引导对比阅读。
小组合作:先让学生复习旧课内容,再读新课,划出重点词句,进行对比阅读和交流。
2、比较《白鹅》与《白公鹅》写法的异同
相同点:
①、行文结构,都是先总述鹅的特点,再分述;
②、描写方法,都使用了拟人的手法;
③、都用反语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
不同点:
①、语言风格不同;
②、叙述的语气不同。
(设计意图:在充分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孩子们体会到不同的作家写同一类型事物,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比较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文章的特点感悟也更深。教师可适时指导学生运用阅读中学到的方法,学以致用,读练结合,练习表达,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六、拓展学习
课文用准确的词语和生动的事例写出了鹅的高傲。你愿意把自己当作一只有海军上将派头的白公鹅,向别人介绍吗?
(设计意图:通过向别人介绍环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进行拓展和扩充,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想象创造能力。)
七、课外小练笔
1、小结,点出白公鹅的可爱。
2、小练笔。以“我是一只XX的白公鹅,XX。”的形式写一段话,介绍那只既高傲又可爱的白公鹅。
(设计意图:紧扣单元主题及课文特点,由课内引申开去,进行了适度的拓展和延伸,为读写结合奠定了基础。)
板书设计:
走路的姿态
白公鹅——海军上将的派头喜爱
平时的活动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简明,语言简洁,整体感强。)
四年级的语文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会写生字“融”、“剩”、“伐”、“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的道理。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活动。本课教学设计重点体现多种读的方式,促进学习。读,有自由读、找朋友读、表演读等多种方式。本课重点研读小鸟去南方前和大树的一段对话,采用自由读和表演读的方式,使学生在对话中感悟小鸟与大树的友情。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语言,旨在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使学生感悟童话语言的趣味和表现的想象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阅读作者新美南吉的资料;
(2)搜集有关友谊的名言、谚语等;
(3)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1)预习、自读课文;
(2)搜集作者及有关友谊的名言、谚语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播放课件)教师解说:同学们,你们听!一只小鸟儿站在大树上,正动情地给他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呢,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和谐的画面啊!围绕着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茂盛的大树,我们来学习一篇美丽又感伤的童话故事——去年的树(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PPT放出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会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字词。
(1)学生正确读词语。(课件出示)
融化 剩下 伐木 煤油灯
鸟儿 这儿 哪儿 一会儿 细条条儿
(2)指名读。(随机指导“融、伐”的字形和意思,以及儿化的读法。)
重点讲解“伐”字。教师出示字谜帮助记忆:人持戈ge,气昂昂,讨伐敌人上战场。
3、多种形式练习读词语,正确读写“融化、伐木”等词语。
4、指导写字。师重点指导“融”字的书写,生练写。(注意写字姿势)
5、同桌互评,展示评议。
6、课件出示阅读要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哪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飞回南方前,鸟儿答应大树________。可是,第二年春天,鸟儿回来却发现________。于是她到处寻访,问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最后找到了________。于是,鸟儿________。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环节用填空的形式降低难度,让学生逐步学会抓住重点段落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7、让我们跨越时空隧道,回到去年,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树和鸟儿去年的经历?
8、课文多次提到树和鸟儿是好朋友。(板书:鸟儿 树 好朋友)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他们是好朋友的?用心默读第1~4自然段,把你感受深刻的词句画出来。(生默读,随机指导默读。默读即不出声,不指读,要边读边想。)
9、交流反馈。
(1)“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小鸟天天唱,大树天天听,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课件出示,师指导学生想象说话)
春天,春暖花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天,酷暑难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秋雨绵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件出示:树__________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__________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于无字处读出字来”,大树会怎样对小鸟说话?鸟儿又是怎样答应的?
(3)学生默读课文把体会到的心情概括成一个词。
(4)同桌自由练读、找好朋友展示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紧抓“好朋友”这一主线,自读感悟重点词句。深刻体会文中关键词句表达的情感。通过想象、补白等形式训练、指导学生有效朗读,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在合作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再读课文,以“今年”为切入点,抓“对话”感悟
随着鸟儿的离去,去年的欢声笑语和痛苦别离都成了美好又难忘的回忆,今年(师板书:今年),鸟儿会遵守这个“春天的约定”吗?(师板书:?)
1、第一次对话。
(1)出示:鸟儿与树根的对话。
(2)学生找好朋友读、分小组读。(在读中体会鸟儿与树根的心情,引导学生体会好朋友不见时的伤心。)
(3)小结:听了树根的话,鸟儿又去找谁了呢?(大门、小姑娘)
师:鸟儿一次又一次地找不到她的好朋友,同学们,当你一次又一次地找不到朋友时,你的心情怎么样?(伤心、焦急)
(4)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出鸟儿伤心、焦急的心情,教师适当指导朗读。
2、第二次对话。
(1)大门的回答令人多么的伤心呀!往日的参天大树,变成了细条条儿,再变成一根根火柴。(播放动画)这还是鸟儿的朋友吗?假如你是鸟儿,你还愿意去找他吗?
(2)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3)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呼唤大树:大树,你在哪儿啊?
(4)过渡:也许是鸟儿的努力,也许是同学们的呼唤,鸟儿终于在小女孩口中打听到了火柴的消息。
3、第三次对话。
出示鸟儿与小女孩的对话。
(1)分角色朗读对话。(学生读小鸟的话,老师读小女孩的话。)
(2)探究:从小女孩的回答中,你知道了什么?(火柴用光了——火柴点燃的灯还亮着。)
4、请小组竞赛读“回来——寻找”的对话部分,感受小鸟和大树的友情。
(1)学生四人小组练读。
(2)汇报表演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以对话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边读边思考,体会鸟儿在寻找大树时的急切心情,以及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
四、揭示道理,引导想象
1、课件出示最后三个自然段。
(1)质疑。
①鸟儿看到灯火为什么还要唱去年唱过的歌?
②第一次“盯着灯火看”时,鸟儿可能在想什么?
③鸟儿唱完了歌,为什么还看了灯火一会儿才飞走呢?鸟儿又在想什么?
(2)汇报交流。
①鸟儿信守诺言,从侧面说明她是非常重感情的,体现了鸟儿和大树的深厚友情。
②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
③树朋友,我唱的歌你听见了吗?再见了,朋友!
2、小结:多么守信用的鸟儿啊!大树有这样的一位朋友真幸福。
设计意图:从文本出发,发挥想象,体会小鸟当时的心情,体会大树的幸福以及小鸟的守信。
五、回归题目,升华理解
1、鸟儿的这种品质多么值得我们学习,你们有什么话想说?可以是对小鸟、树根、大树、大门、伐木人
2、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感悟、角色对话、演读体验,试图把孩子带入文本。
六、作业设计
1、推荐童话:新美南吉——《小狐狸买手套》《蜗牛的悲哀》。
设计意图:著名童话作家洪汛涛说过:“要开发少年儿童的幻想智力,提倡孩子们写童话。”推荐经典,永久对话,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阅读经典的童话读物,积累文学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教学就是在教师、学生、教材、教科书编者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要想读好课文,首先要让学生走近课文中的种种角色,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初始,逐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小鸟的三次问话的语气,让学生们体会到鸟儿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小鸟寻找大树时的焦急与艰辛。这样,渐渐地,孩子们把握了读的感情基调。
2、在课堂中,教师试图把学生带入文本。教师把指导学生朗读作为重点,让学生带着忧伤,带着对大树的同情深深地去体会,去感悟。在充分朗读、想象的基础上,学生最后才能有自己的感悟。因为方法到位,大胆放手,课堂基本达到了想要的效果。
【四年级的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语文10-20
四年级语文《语文乐园四》教学设计03-24
四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04-14
四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04-12
四年级语文落日教学设计04-01
四年级语文《麻雀》教学设计01-15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2-29
四年级语文《尊严》教学设计03-22
四年级语文《琥珀》教学设计04-23
四年级语文《猫》教学设计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