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一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07 15:27:4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高一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高一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这个时期,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残酷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这里所选的是前一篇。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

  【教学课题】

  《赤壁赋》

  苏轼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以文为赋”——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以意逆志”——了解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美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文章的情感线索。

  3.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及作者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重点突破】

  以情感为线索分析全文,以课件为辅助手段表现作者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简单明了。

  【难点突破】

  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名句引用、讨论探究等方式解决。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

  【教材分析】

  《赤壁赋》是高中语文新课改教材必修二模块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中的第二篇。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它往往包含着抒情和说理的成分。这个单元的作品内涵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应引导学生在文本审美的基础上欣赏自然,感悟自然,思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本文被放在这个单元中,应侧重引导学生把握由自然景物引发的人生感慨。本文就在描绘自然风物的同时倾诉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但也表现了乐观旷达的精神。但这些情感的表达并不是明显的、直接的;而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教学方法】

  1.引导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创设情境法

  4.多媒体演示、音频、视频辅助法

  【教学过程】

  一.文趣导入:

  有这样一位文人,他驾驭着文字,抵临大宋文坛的巅峰。然而,文字却让他偃蹇飘零。大浪,淘尽历史的烟尘,却淘不尽他文中的一字一句;惊涛,拍去岁月的风霜,却拍不去他纵横古今的豪放。他成了自然中伟大的顽童。所以,当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夜游赤壁之时,面对着无穷的江月,他思想的野马便纵横驰骋,任情遨游,于是对宇宙对人生产生了深沉而悠远的思索。他,就是苏轼。今天我们来继续赏析他的千古名篇《赤壁赋》,一起去感受他独特的人生体悟。

  二.分析鉴赏:

  第一段: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2页,请同学齐读第一段。

  1.这一段写了苏子与客夜游赤壁的情景。那赤壁的景色如何?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

  明确: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作者在这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赤壁美景图。

  2..欣赏这些美景苏子的心情自然是愉快的,哪些语句最能直接体现这种愉快的心情?

  明确: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此情此景,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明确: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月圆之夜,好友相聚,纵舟江上,一边欣赏美景,一边饮酒诵诗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正所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第二段:

  高兴至极,苏子又做了什么?客又做了什么?我们看第二段。找一名女同学读一下。

  本段开头写在这种情况下苏子更加高兴地饮酒,兴之所至,又唱起了歌,歌词是:“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1.这里苏子先选取了桂树和兰桨两个象征品德和人格高洁的意象来与后面的美人相衬,那么这里就有个问题:这里的“美人”指什么?为什么?

  生答……

  明确:

  我国古典诗歌自屈原《离骚》以来就有以“美人”象征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传统。在这里,“美人”喻指君主。此时苏子被贬黄州已有两年多的时间,对于有着儒家积极用世思想的苏子来说,他多么希望君主能尽快召他这个贤臣回朝,自己好继续为朝廷效力。所以他发出了“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唱叹。

  2.苏子唱歌,客又做了什么呢?

  有客吹洞箫,倚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感人至深,既烘托了苏子此时淡淡的失意情绪,又致使他的感情骤然变化,同时引出下文的主客问答。

  3.由此看,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过渡段。

  那么苏子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主客又是就什么问答的?我们看第三段。

  第三段:

  听了客悲凉的箫声,苏子愀然,正襟危坐。然后问客曰:“何为其然也?”(箫声为什么会这样悲凉呢?)

  1.客是如何回答的呢?也就是客因何而悲呢?

  请同学们齐读第三段客回答的语段,同时思考这个问题。

  生答:……

  2.客刚开始就解答了苏子的疑问了吗?……那写了什么呢?

  明确:没有,先用两个反问句引出了与眼前的赤壁之地、江月之景相关的历史人物曹操和他的英雄业绩。

  3.那么同学们想:作者赞颂曹操的功绩目的何在?

  明确:目的在于引出后面“吾与子”和他的对比。

  4.而对比的目的又是什么呢?通过哪些词句能看出来?

  明确:“固”“而”“况”三个虚词所引导的句子表明:这样叱咤风云的一世之雄,也已随大江东去而风流散尽,更何况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平凡的“吾与子”,生命短暂得就像朝生暮死的蜉蝣一样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茫茫大海中的一颗毫不起眼的水滴,更是瞬间就会被历史湮没了。

  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下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天地永恒而人生短暂,长江阔远而自身渺小。这是客悲伤所在。一悲:人生短暂渺小

  而慨叹人生苦短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诗歌永恒的主题。

  5.谁能说说你所学过的或知道的有关这个内容的诗句?

  曹操《短歌行》也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李白《将进酒》继续说“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师补充:战国时期《庄子·知北游》篇中就有“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的感触;

  汉代为仕途奔走交游的文人所作的五言诗《古诗十九首》中也有“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感叹;

  魏晋诗人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咏怀》诗里更有“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的感伤;

  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诗》中“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诗句最是(与本文“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有着相似的感慨……

  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客也不例外。

  6.除了人生短暂渺小让客悲伤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我们看最后四句的内容。

  明确:既然尘世人生短暂,那就做神仙吧,做神仙可以与明月一起长存不老且不死,这样就不必为人生短促无常而悲叹了。可是,他却清楚地知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美好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总是矛盾的,所以才“托遗响于悲风”。这是客悲伤的又一原因所在。二悲理想现实矛盾。以上客从两个方面解答了苏子的疑问。这两个方面可以概括为人生短促无常。

  而这样的悲叹也只是重复了前人的感慨,并没有独特之处,那么本文成为千古名篇的魅力主要表现在哪里呢?在第四段。

  第四段:

  1.那么第四段写了怎样独特的内容?请听这一段的朗读录音,思考问题的答案。

  找生答……

  明确:这一段主要是苏子针对客的悲叹来表明自己的宇宙观、人生观从而宽解客。而且,这两个观点又是分两层相对独立地阐述的。

  2.这两个层次转换的关键词是哪个词?

  明确:“且夫”,前半部分阐述的是?宇宙观,后半部分阐述的是?人生观。

  3.那么苏子的宇宙观是什么?请找出表达观点的关键词。

  明确:变与不变。

  4.苏子又是怎样阐述他的“变与不变”的宇宙观的?(想想我们写议论文时往往采用什么方法来论证呢?比如同学们想证明思考的重要性,可能会想到牛顿被苹果砸到从而砸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这是什么方法?——举例子。苏子也一样。那他举了什么例子来证明这个观点呢?)

  明确:以眼前的江月为例。

  他说,你也知道那江水和月亮吧?你看,眼前的江水和明月既是变化的也是不变的,(同时配课件)

  就“水”而言,从变的角度说,“水”逝者如斯,从不变的角度说,“水”未尝往也;就“月”而言,从变的角度说,“月”盈虚如彼;从不变的角度说,“月”卒莫消长,意思是:水总是这样不停的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总是那样由缺到圆,又由圆到缺,但它始终也没有增减。所以他得出下面的结论:从变的角度说,天地万物没有一刻不发生变化;从不变的角度说,万物和我们一样都是无穷无尽的;但他没有说个体的人是怎样表现变与不变的道理的,我们可以补充一下:从变的角度说,每个人都得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从不变的角度说,人类又是血脉延续,代代相承的,所以不必因人生短暂渺小而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伟大的毛主席说得好,“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5.这是苏子针对客的人生短暂渺小的悲伤来阐述他的变与不变的的宇宙观从而宽慰客的。为了加强同学们对“变于不变”的哲理的理解,我再举几个语句让大家判断一下是属于变还是不变的哲理。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变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变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变与不变的。

  6.苏子的宇宙观我们理解了,他的人生观又是什么呢?还是找表达观点的关键词。

  明确:莫取与取。

  7.莫取的是什么,可取的又是什么呢?

  生答……

  师补充:在这里,苏子其实是用“清风明月”代指自然风景。李白说的好,“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

  8.苏子说的“莫取”太笼统太含蓄,我们能不能联系背景说得再具体点呢?

  师补充:功名利禄。因为这些正是击败心灵的东西。

  明确:他其实是宽慰客说,现在失去的或没得到的,就是不属于自己的,所以不必因此而悲伤,而大自然不会抛弃我们,随时都会向我们敞开胸怀,我们为何不沉醉其中而尽得其乐呢?也就是说,当人生不如意甚至不得志的时候,我们不妨让自己的思想休个假,让精神散散步,抛开挫折,忘掉烦恼,融入大自然中,尽享清风明月之美,谁说这不是另一种快乐呢?何必对人生失意耿耿于怀呢?正如苏轼在《定xxx》里写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苏子用自己的人生观来宽慰客也是宽慰自己,理想与现实虽然矛盾,但我们可以抛开得不到的烦恼,享受自然的赐予,随缘自适。

  正所谓春去秋来不碍于眼,成功失败不系于心,人生起落不萦于怀,在自然中获取人生的乐趣与力量,这正是苏轼的乐观与旷达。而在逆境中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在挫折中拥有旷达的情怀正是苏子的魅力之所在。

  9.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苏轼的做法和人生态度,讨论一下:面对人生的失意、打击、坎坷、磨难等诸多困境,有几种解决方式呢?

  我认为概括来说只有两种方式:面对和离开。

  苏轼选择了面对,但有很多人选择了离开。

  10.同学们能说说你所知道的历史或现实中关于“离开”的例子吗?

  不能改变楚国命运和无法实现政治理想的屈原,怀石投江,这是绝望的离开:

  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毅然离开官场,回归田园,这是潇洒的离开;

  绝望于清室覆亡和一种文化缺失的王国维,自沉湖底,这是无奈的离开;

  无处可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理想生活的海子,卧轨自杀,这是失望的离开;

  太多太多离开的例子:老舍、顾城、三毛、杰克·伦敦、海明威等等。

  其人已去,我只能对同学们说:改变你能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这是最明达的做法。

  第五段:

  1.回过头来,我们看苏子的宽解是否使客的心情发生了变化?

  齐读最后一段。

  客喜而笑。看来,苏子旷达的宇宙观、人生观影响了客,改变了客,客听后高兴地笑了起来,现在主客一切都释然了,并且酒足饭饱之后酣睡在舟中,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已经超然物外了。

  2.接下来想一个问题:这最后的“喜”与开头的“乐”是否一样?为什么?

  不一样。前者是欣赏美景的暂时的陶醉,后者是大彻大悟之后的达观之乐,而且后者远比前者更稳定更持久也更深刻。

  3.由此看,全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的?

  以感情为线索:乐——悲——喜

  4.而这种感情的变化又是通过哪些表达方式表现出来的呢?

  明确:写景、抒情、议论,概括来说就是景、情、理。

  三.小结板书:

  纵观全文,作者先写月夜泛舟赏美景之乐,再由客之箫声引出主客问答,从而引发了客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最后又通过作者旷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的阐释来宽解客,从而使客从悲情中解脱出来,主客都表现出了超然物外的乐观与旷达。有描写,有抒情也有议论,但不论写景抒情还是议论说理,始终以眼前的赤壁为背景,以江月为依托,以感情为线索,创造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有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达到了景、情、理的完美融合。

  巴金评价本文,说“《赤壁赋》给人一种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的确非常精当。

  四.手法探源:

  全文以主客问答的方式完成了人生的一次超越。

  下面思考:这里的主客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呢?

  一个人。本文采用了赋体文常用的主客问答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思想矛盾与斗争。所以主客问答其实就是作者思想的一次剖白,一次对话,一次斗争,主是道者的苏轼,客是儒者的苏轼,道者的苏轼是悲观的,遇到挫折就哀叹人生短暂自身渺小。道者的苏轼是达观的,遭遇失意却表现出乐观旷达、随缘自适的心态。主客问答其实就是苏子自言其愁又自解其愁,因为苏轼是最善于自我调节、自我解脱的人。

  而主客问答,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手法,可以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找到影子。屈原自杀前与渔夫的对话其实就是屈原内心的一次痛苦的挣扎,最后决绝的思想战胜了懦弱的思想。类似的手法,《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也可以看作是人性四个方面的体现:唐僧的耐苦执着,孙悟空的嫉恶如仇,猪八戒的懒惰贪念,沙僧的踏实圆融等。当然我说的也只是某个方面的代表,没能涵盖全部。

  五.拓展探究:

  主客合二为一了。苏轼的一次赤壁之游结束了,他的思想得到了升华,积极乐观的一面战胜了消极悲观的一面。

  而人生不如意者十之xxx,在以后的人生中,同学们有可能面对升学的失利,就业工作的压力,职场的失意,甚至是失恋的痛苦,疾病的纠缠等等,我们是消极逃避还是积极面对?

  历史上的苏轼给了我们乐观旷达的启示,那么我们近距离的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启示呢?先不必急于回答,看一段视频后也许能找到最好的答案:

  在视频播放前老师简介视频主人公英国田径运动员德里克·雷德蒙的经历:

  德里克·雷德蒙的运动生涯被伤病拖累,1988年雷德蒙在汉城奥运会400米比赛开始前两分钟被迫弃权。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纳奥运会之前,雷德蒙接受了五次手术,直到开赛前四个月时间,他才重返训练场。在巴塞罗纳,雷德蒙表现得很好,在第一轮比赛中,他名列第一,并且进入半决赛。半决赛比赛中,雷德蒙的起跑很不错,在还离终点还有150米的时候,他的右脚跟键伤势复发,他无法站立倒在赛场上,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我们看视频:

  (屏幕显示这段视频)

  之后屏幕显示以下文字:

  我们永远无法预知,

  在命运的十字路口,

  会发生什么,

  但我们可以选择,

  是就此放弃,还是忍痛前行。

  奔向梦想的终点,

  即便没有胜利的奖牌,

  尊严和骄傲,

  将与我们一路同行。

  通往成功的跑道上,

  只有快慢之别,

  并无胜负之分。

  战胜对手,只是人生的赢家,

  战胜自己,才是命运的强者。

  师补充:同学们不一定要做人生的赢家,但一定要做命运的强者,用你们的坚忍、坚韧、坚强和坚定!

  最后送给同学们人生"七个然":艰辛曲折必然,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历尽沧桑悟然,得意淡然,失意坦然,愿你活得悠然。

【高一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高一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01-14

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12-05

高一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精选12篇)11-22

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精选6篇)05-27

《赤壁赋》教学设计05-06

高一语文《赤壁赋》课文08-29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03-11

语文赤壁赋教学反思04-17

高一语文《赤壁赋》课文及鉴赏08-10

高一语文教学设计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