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的教学设计模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的教学设计模板,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领会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节。
教学重点:
1、字词教学;
2、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教学难点:
领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小黑板、教学挂图、课文录音、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步了解课文,理清文章顺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
老师简介钱塘江大潮的形成。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
(1)学习“潮、浩、沸、涨”,指名读,说说共同点。(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
(2)学习“犹、据、踮、恢”,指名读。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
(3)出学习“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组词:笼罩、薄
雾、山崩地裂、霎时……
(4)出示“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mèn
(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
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四、作业
1、写生字。
2、练习朗读课文,体会钱塘潮的壮丽。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使学生初步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及有关知识。
4.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3.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
通过重点语句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
教具准备
电脑、课文软件、电视、投影仪。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自学生字、理解新词。
(二)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认读生字、朗读课文。
(三)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四)学生质疑,老师解难。
二、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点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按时间顺序给第二段分层,并归纳层意。
(三)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3、4自然段。
三、教学过程
(一)抓中心句,导入新课。
1、理解“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字。
(1)师引生答。
师:因为“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引导学生说出:“所以吸引了许多中外游人到这里来观潮。”
(2)“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看什么呢?“天下奇观”的“观”又是指什么?
2、质疑。围绕第一自然段,你想知道什么?
3、明任务。学习课文,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学习作者是怎样留心周围的事物的。
(二)讲读课文。
1、指导学生给第二段分层
提示:第二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该怎样分层,层意如何归纳。(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2、自读“潮来前”的部分,让学生了解“潮来前”钱塘江面的景象及观潮人的心情。
(1)划线。用“——”和“^^^^^”分别划出写“潮来前”江面景象及人们心情的句子。
(2)听、悟。指名读,当读到“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德薄雾。”时,让其他学生说出潮来前江面的最大特点是很平静。当读到“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引导学生说出此时观潮人的心情非常急切。
3、小结:此时的江面如此平静,人们翘首盼望,让我们共同观望潮来时的景象吧!
4、电脑重现“潮来时”的景象。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心情又是怎样的?
5、读“潮来时”一段,画出描写“潮声”、“潮形”的句子。
(1)知潮声。
A.读描写“潮声”的句子。
B.出示投影。
a.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b.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
c.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读句子,你们感觉潮声越来越怎样?大到什么程度?
C.看电脑录像,理解“山崩地裂”一词。
D.此时观潮人的心情怎样?
E.再读“潮声”句读出声音巨大和人们惊喜的心情。
(2)知潮形。
A.读描写大潮样子的句子,出示投影。
a.只见东边水天相接到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b.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c.只见白浪翻滚,形成员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d.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B.分小小组,讨论体会潮越来越大,猛、近、快、高的特点。
C.再次观看录像,感受潮的壮美景象。
D.读出壮观。
(3)知其序。作者按什么顺序来写潮声和潮形的?找出空间转换的词。
(4)训其说。训练学生把潮来时声、形有条理地说出来。(可加上空间转换词练说)
(5)3、4自然段中,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6)想象如果你就在观潮的人群中,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6、指导感情朗读并背诵3、4自然段。
7、学习“潮来后”一段,知其余威,进一步理解潮势。
8、自己读文,看“潮过后”的录像,说明自己的感受,体会作者的感情。
(1)思考:潮过江面景象会是什么样?你体会到什么?
(2)讨论理解“潮来前”江面很平静,与“潮过后”江面恢复平静,两个“平静”意思一样吗?
9、师小结:本文有声有色的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到近地写出了它的变化。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写潮声,写得声势浩大;写浪潮,写得气势磅礴。总之,作者给我们形象生动地描给了一个壮观的场面。这场面的确是“天下奇观”。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了解钱塘江潮雄伟壮观的景象,激起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思想情感。
2、品读赏析,感受文章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的特点。
3、研读体会本文精练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
感受文章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精练生动的语言。
【教学设想】
1、安排一课时。
2、方法:朗读、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从皇帝到庶民,都要先睹为快。
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有文献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为宋朝时最盛。现在观潮在浙江海宁,但在宋代,观潮胜地却在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南宋定都临安,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今天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这番盛况吧。
二、朗读课文、感知大意
1、朗读课文。
2、理解字词,领会课文大意。
望是古人对阴历十五这一天的称谓,既是已经过去的意思,既望是指过了阴历十五,因此是十六这一天。类似的称谓还有晦(指阴历每月的末一天)、朔(阴历每月的初一)
略:略不相睹()
略不沾湿()
虽:虽席地不容闲也()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皆:皆披发文身()
皆出酒食()
而:既而渐近()
倏而黄烟四起()
三、研读理解课文
1、《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一句大有横空出世之势,先声夺人揭示了描写对象,点明了题旨,揭示了中心,可以说集全文要义于首句。
2、古人说:富于万篇,贫于一字。这说明写文章选词炼字是多么重要。试从课文中找一些精彩恰当的词语,说说它们的妙处。
吞天沃日,动词吞沃极有气势。倏尔一词表现了水军动作神速。披文持争鼓迎上出没腾变沾动词蝉联而下,写出了弄潮儿生龙活虎般的形象特点,表现了动态美。虽席地不容闲也的也,是用来加强肯定语气的助词,强调观潮人特别多。
3、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色、绘形、绘势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
作者从四个方面写观潮:涨潮之状,水战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
作者由远而近写涨潮之状。水战之威是散文精彩的一笔,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南宋水军演习的情景。弄潮之技更让观众大开眼界。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猛勇,出没于鲸波万仞写弄潮儿的矫健;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弄潮儿的绝技超凡。最能表现观潮之盛的语句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作者以十余里的路途之长表现观潮场面之大,盛况空前;以车马塞途写看客之多;以虽席地不容闲也写观潮人拥挤之极。
4、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与吴中健儿在潮头弄潮?
作者在描写了浙江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之后,又花大量的笔墨来写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术,使得两者相得益彰。人借水势,水借人势;人助水势,水助人势。
这样的描写,使雄伟之上更添雄伟,壮观之上更添壮观;使自然美与人文美相互融合,相互映衬,给读者极其美妙的感受,在身临其境中受到美的熏陶。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作者如此着意刻画出人是自然的精灵,人是自然的主宰,自然风景因有了人的活动而更加精彩美丽,表现了人敢于和自然搏斗的大无畏精神。
5、据说近几年,有不少人因看钱江涌潮而丧命,是否说明只有古代的人才有如此胆识敢于弄潮争标和大自然搏斗,今人就缺乏这种斗志了?
今人用摩托车与大潮赛跑,在大潮中架船张帆,还有更多的挑战极限,征服自然的冒险活动,你能从中举例吗?(像长江漂流、飞跃壶口瀑布以及神舟6号飞天都能表明现在的我们更是具有挑战性。)从中激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更使我们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四、作业
1、背诵课文。
2、有能力的同学课后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的教学设计模板】相关文章:
语文《观潮》教学设计模板05-21
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学设计02-21
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学设计11-28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学设计11-09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12-21
语文《观潮》的教学设计05-22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学设计2篇03-12
人教版《观潮》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