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31 09:45:51 昌升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优秀教学设计 1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美。

  3、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情感。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画面)师:我们的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变幻莫测,多彩多姿,有时,让我们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有时也让我们欣赏皑皑的白雪,当然,有时也让我们享受着蒙蒙的细雨……作家朱自清就曾经这样描写雨,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多媒体出示语段)“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2、师:这个地方的雨,是祥和安宁的雨。而有一个地方的雨却是优美动听的,孩子们,想亲自去感受感受吗?

  3、咱们今天就跟着作者赵丽宏一起走进山林,去感受山雨的美丽。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请同学们先自由地、放声地读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将好词佳句用横线划下来,多读几遍,并将课文读通读顺。

  2、交流同学们自主发现的好词,集体品读。

  3、课件出示,全班读。

  4、刚才你们透过文字和作者一起初次游览了雨中的山林。你愿意用读的方式带着老师到山林中走一走吗?(指名读课文)

  5、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教师板书:雨起、雨中、雨后)

  (三)朗读赏析,深入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

  (1)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观察山雨的?

  (2)你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作者丰富的想象?你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观察山雨的?

  3、感悟山雨的音乐美。

  (1)指名读写山雨声音的句子、。

  (2)你从这些句子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奇特的想象?你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什么?

  (3)学生汇报,老师给予指导。

  ①沙啦啦,沙啦啦……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a、这里将雨声比作“无字的歌谣”,从这奇特的.想象中表达作者对山雨的无比喜爱。)

  b、体会“由远而近,由远而近……”的意味:这里连用两个“由远而近”,后面还用了省略号,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带着体会朗读。

  ②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 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 绿草,都变成了 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 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a、作者把岩石、树叶、绿草比作_____________;将飘飘洒洒的雨丝比作_____________,把雨声比作_____________。

  b、你从这些描写中感受到什么?

  4、感悟山雨的色彩美。

  (1)读读这些写雨色彩的句子。

  (2)你从这些句子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奇特的想象?你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什么?

  (3)带着遐想朗读。

  (四)、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1、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

  2、拓展阅读。《雨》(冯剑华)

  3、作业:(任选一项)

  (1)选择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写一小段话;

  (2)自己试着写一写我们生活中看到的雨景。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优秀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很、有、名、本、领、以、为、然、识、结、永”11个生字的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认识笔画“横折提”,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描摹“识、本”。

  2、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能按标点正确停顿,能读出“不以为然、不耐烦”等语气。

  3、在阅读中了解蝉没有好的学习态度,不愿学习,结果什么本领也没有学会。

  4、通过学习课文后,知道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学不好本领的,并能用比较规范的话把自己的感受说一说。

  重点难点:

  1、在阅读中了解蝉没有好的学习态度,不愿学习,结果什么本领也没有学会。

  2、通过学习课文后,知道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学不好本领的,并能用比较规范的话把自己的感受说一说。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上昆虫的名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简介:蝉以吮吸植物的汁液为生。雄蝉能鸣叫,因为雄蝉的腹部有个音箱一样的鸣叫器官。

  3、蝉也叫知了,因为它一天到晚“知了,知了”地叫。(播放蝉鸣声)这样的叫声真难听,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想来教蝉本领。

  4、出示:许多有名的歌唱家想要教蝉学本领。

  (1)指名读,把句子读正确。

  (2)学习生字:有名 本领 正音。

  (3)自由读,齐读,把句子读通顺。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思考:哪些有名的歌唱家想来教蝉本领呢?蝉的表现怎样?

  2、交流、板书:黄莺 画眉 云雀(可简单介绍)

  3、开放式回答:有名的歌唱家黄莺、画眉和云雀想教蝉本领,可是蝉

  三、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蝉的'叫声很难听,有名的歌唱家们到底要教蝉什么本领呢?自己轻声读读课文第2节,思考。

  2、交流:(可出示句型,填空)

  (1)黄莺想教蝉发音,画眉想教蝉识谱,云雀想教蝉唱歌。

  (2)黄莺、画眉和云雀分别想教蝉发音、识谱和唱歌。

  3、板书 黄莺 画眉 云雀

  发音 识谱 唱歌

  老师给你们一个填空,请你们想一想,该怎么说?

  出示: 、 和 分别想教蝉 、 和 。

  学生思考,准备

  4、蝉学会这些本领了吗?读读课文第三节

  果然,蝉什么本领也没有学会,而且,它永远只会叫“知了,知了”。这里有个生字:永。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5、蝉怎么就没学到本领,永远只会叫“知了,知了”呢?我请一个小朋友读读第2节,其他小朋友好好想一想。

  6、学习:不以为然 生字:以、为、然

  7、指导朗读:

  (1)听蝉与黄莺、画眉和云雀三次对话的录音,感受蝉的语气。

  (2)出示黄莺和蝉的对话:

  黄莺飞来了:“我教你发音吧!”

  蝉不以为然地说:“知了,知了!”

  A、 指名同桌读,把句子读正确。

  B、 自由读,想想蝉是怎样说话的?

  C、 体验朗读。

  (3)同桌合作,读蝉和画眉、云雀的对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4)分角色练读、比赛读。

  蝉对教它本领的黄莺、画眉和云雀感到不以为然、不耐烦,结果怎样?

  8、指名读,齐读课文第三节。

  9、说话练习:

  那么多有名的歌唱家想教蝉学本领,可到现在为止,蝉还是只会“知了,知了”地叫。学了课文,你想对蝉说些什么?(要求句子规范、连贯,意思明确。)

  四、复习巩固

  1、双轨火车:读字组词。

  2、欢乐蹦蹦跳:积累词语。

  3、读句子:

  蝉很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

  爸爸耐心地对我说:“别着急,你能行!”

  (1)指名读,男女生读,全班读。

  (2)你能试着也用“很不耐烦”和“耐心”说一两句话吗?

  4、有感情朗读全文。

  五、指导写字

  1、认识“言字旁”,观察笔画“横折提”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了解“本”的笔顺,适时渗透笔顺规则。

  3、学生当堂描写:识、本。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优秀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学会24个生字,绿线内的1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漂泊”、“销声匿迹”两个词造句。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注意文章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了解,懂得去保护野生动物。

  教法学法:

  借助图片,观察想象,品词析句,读写结合。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制作好有关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吗?

  (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扬子鳄、中华鲟、白鳍豚、藏羚羊)

  2、师:你们了解得真多,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跟大熊猫齐名的珍稀动物——麋鹿。板书课题老师这儿有一段关于麋鹿的影片,请欣赏。(播放课件)(解说词: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它有着亚洲东方最大的一片湿地。在这片广袤无垠的湿地上,生存着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这是一个美丽的家园,人与多种动物和谐共处,创造着美丽而宁静的生态环境。)

  3、看了影片,你想说些什么?(指名叫2~3人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

  1、师:想对麋鹿有更多的了解吗?课文对麋鹿作了详细的介绍。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麋鹿的吗?

  2、生自由说,师对学生回答进行归纳,板书: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三、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

  1、今天这堂课我们着重研究麋鹿外形与习性方面的特点。课文哪几自然段介绍外形特点与生活习性?(2~4自然段)

  2、读2~4自然段,看看麋鹿的外形特点与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3、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4、集体交流。

  (1)我们首先来交流一下麋鹿外形方面的特点。(课件出示麋鹿图片)关于麋鹿的外形,课文有一句较为全面的介绍,你能找到吗?

  A、学生找到句子:“麋鹿是鹿的一种。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为“四不象”。我国古代……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课件出示: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师:你看它,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课件出示)麋鹿的外形真奇特,而有幸成为姜子牙的坐骑则更增添了它的神秘(齐读句子)

  你能具体地介绍麋鹿外形各方面的特点吗?

  B、“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左右,角比较长,每两年脱换一次。”

  (这一段话用到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从这些数字中你体会到什么?麋鹿重……麋鹿到底有多重呢?我们可以作一个比较——抓住“重250千克引导学生与自身体重进行比较体会麋鹿的“大”。像我们这样将麋鹿体重与同学体重进行比较的说明方法就叫——作比较。你能为这句话再添上作比较的方法吗?

  像这类说明性的文章,还要做到科学,大家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吗?)

  C、“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雌麋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

  师:介绍体重的时候课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儿又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你体会到什么,读出你的体会。(指导朗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真的感受到麋鹿的角型是独一无二的,多招人喜爱的动物呀!我们一起来读。

  D、“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这对应了“四不象”中的……尾似驴。

  E、“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这对应了“四不象”中的……蹄似牛。

  F、“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师:你们看,麋鹿像我们人一样,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换衣服呢!多可爱呀!(指导朗读。)

  (2)创设情景学习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

  长得“四不像”的麋鹿受到人们的青睐,还成了姜子牙的坐骑。可鹿类不高兴了。有一天阿,鹿王就批评麋鹿了:麋鹿啊麋鹿,你怎么长了个四不像!除了角跟我们有点像,你看看自己哪还有些鹿样,长了个马面,牛蹄,驴尾,多难看!快坐个整容手术,恢复鹿面。你觉得鹿王批评得对吗?麋鹿会怎么说?

  A、蹄的作用

  (1)学生说蹄的作用……你是从哪句话了解到的?(出示句子)

  (2)麋鹿有如此奇特的蹄原来是因为它——在水中活动(板书)

  B、尾的作用

  (1)学生说尾的作用……你是从哪句话了解到的?(出示句子)

  (2)麋鹿长这样的尾巴与它……生活在沼泽有关(板书)

  师:听了麋鹿的辩解,我们发现它有着“在水中活动,在沼泽生活”的生活习性

  在生活习性方面,麋鹿还有些什么特点呢?

  C、“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怀孕期比其它鹿类要长,超过九个半月,且……才发育完全。”

  师:这句话中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朗读句子)

  D、草食性哺乳动物

  (3)你觉得麋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四、学习第一段。

  1、过渡:麋鹿是一种奇特,珍稀的动物,因此必须加以保护。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是麋鹿的生活的天堂——出示第一自然段

  2、读第一自然段,为什么说这里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1)学生回答

  (2)理解土地广阔、林丰草茂、气候温和。

  (3)导说:你看,天刚亮,麋鹿就悄无声息地向水塘进发了。可能是好奇的游客打扰了麋鹿的进食,它们遁入草丛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在大丰出现的一幕,这里还可能出现哪些情景呢?

  (4)像这种让麋鹿自由觅食、自由活动的喂养方式就叫——放养。

  3、总结:

  18年来,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这块理想的土地上,麋鹿已茁壮成长,发展到600多头,繁殖速度居世界首位。

  有了麋鹿,大丰成了无数游人向往的地方,他们迫切地想了解麋鹿,你能当一回讲解员,给游客介绍一下麋鹿外形和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吗?

  五、作业:

  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

  (1)小组交流

  (2)台前交流

  六、麋鹿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我们下堂课再学习。

  布置作业(习字本)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优秀教学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殷勤、失业、窘相、厚实、面孔、苗头、轻视、陡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

  2、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二、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三、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四、课前准备:

  小黑板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本单元的课文都与鲁迅有关,编者编排本组课文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认识鲁迅,了解鲁迅。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到目前为止,相信大家一定对鲁迅有了不少的了解吧!谈谈吧!

  “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总是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

  “鲁迅爱帮助别人,尤其是穷苦的老百姓。”

  “鲁迅对青年总是很关心。”

  师:是的,鲁迅的文学成就令我们仰慕,他的精神品质更令我们钦佩。他对青年一直很关心,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共接待来访青年500多名,给青年回信3500多封,关心过的青年不计其数。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位青年工人对鲁迅的回忆。

  板书课题“一面”,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青年和鲁迅只见了一面。”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课文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赶快读读课文吧!

  2、检查生字,点生读

  地窖、赫然、鲁迅译、懊悔、莽撞、

  窘相、捻着、踌躇、摩挲、颓唐、

  捏着、熏黑、憎恶、虐待

  3、交流课文内容

  “1932年秋,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

  (三)聚焦外貌描写,研读体会写法

  1、虽然“我”与鲁迅先生只见了一面,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鲁迅先生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

  “瘦”

  2、文中多处对鲁迅的外貌进行了描写,默读课文,划出相关句子。

  “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黄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我又仔细看他的脸——瘦!”

  “我费力地从里衫掏出那块带者体温的银元,放到他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3、鲁迅先生为什么那么瘦?

  “长期工作得不到休息”

  师:的确是的,鲁迅先生是被工作拖垮的,直到逝世的前三天,他还在写作《因太炎先生的二三事》。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都在写作、工作,他把他的一生都奉献个了革命事业。

  4、这六处外貌描写除了写鲁迅先生“瘦”之外,还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有精神”(教师板书:瘦而有精神)

  师:从哪几处外貌描写能看出来?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5、是的鲁迅先生瘦而有精神,你能通过读,展现“我”所见到的`鲁迅先生吗?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两处外貌描写。(生自读——指名读——齐读)

  6、体会描写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

  师:仔细读这两处外貌描写,有什么发现?

  “这两处描写有些重复。”

  师:我们把期中任意一处删去行吗?为什么?

  “不行,因为第一次是鲁迅先生向我走来,里我较远。第二次,我与鲁迅先生面对面,距离更近,看得更为仔细,连烟嘴的颜色都写出来了。”

  (教师板书:由远及近)

  “第二次用了四个分号,好像鲁迅先生的样子在我的脑海已经定格了一样。”

  师:再读这六处外貌描写,你还能总结出其他描写人物的方法吗?

  “作者先总的写鲁迅先生很瘦,再分别写了他的脸和手的瘦。”

  (教师板书:从整体到部分)

  (四)解读人物,感悟品质

  1、过渡:作者通过六处外貌描写,把鲁迅瘦而精神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那么鲁迅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课文又向我们揭示了鲁迅的什么品质呢?快速读课文。

  2、全班交流

  师: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他对青年很关心。”

  (教师板书:关心爱护青年)

  师:从哪你能看出来?

  “他把两本书只卖给我一元钱。”

  (教师板书:廉价卖书)

  “他向我极力推荐<<铁流>>这本书

  (教师板书:推荐书)

  师:这两本书<<毁灭>和<<铁流>>都是写的苏联国内革命战争的故事,歌颂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鲁迅认为,这两本书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食粮,所以向我大力推荐<<铁流>>这本书。

  3、分角色读读我与鲁迅的对话。(同桌读——指名分角色读)

  4、为了突出鲁迅的品质,作者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5、读完这部分,有难以理解的地方?学生质疑。

  “我不懂,为什么青年没有说出鲁迅的名字?”

  师:谁来帮帮他?

  “青年肯定是怕鲁迅的身份被暴露了,才没有说”

  (五)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1、过渡:我与鲁迅先生虽然只见了一面,但是对我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想想,“一面”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2、交流

  “鲁迅先生给了我极大的精神鼓舞,即使我受尽非人的虐待,哼都不哼一声。”

  师: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句话的?

  “这句话是青年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优秀教学设计 5

  学习目标

  1、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4、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五次擦燃火柴的课件;乐曲《天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作者入手,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出示几段话请学生来读:

  1、我年届七十,有机会又读了一遍安徒生童话,颇有以前没有过的感受。因此我深深领悟到,安徒生童话真是可以从小读到老的书。(任溶溶)

  2、在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里,虽然他并不经常给你一个甜蜜蜜的大团圆——而是让女孩点完所有的火柴冻死,让锡兵为了得不到的爱情甘心熔化,让小人鱼化成美丽的海水泡沫,让刚刚爱上公主的穷人失手烧掉自己的飞箱——但掩卷之后,我们觉得他的童话世界仍然充满了善良和爱,充满了感动和美。

  3、大物理学家奥斯忒看到了安徒生的才能。他对安徒生说,如果他的长篇小说能使他出名,那么,他的童话将使他不朽。

  4、列夫61托尔斯泰曾意味深长地问高尔基:“你读过安徒生吗?我读过,十年前,我没读懂,十年后,我终于读懂了,他很孤独,非常孤独!”

  5、我相信,用生命写作的作家无论多稀少,安徒生都是其中一个,他的生活、经历、情感、血液、梦想……一切都在文字中,这使得他的童话拥有丰富深刻的内涵,在儿童和成人的世界里都广受欢迎。仅此一点,就可以把世界上绝大部分童话作家和安徒生区别开来。

  二、从故事走近安徒生

  1、简介《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1846年。当时有个朋友要求他为一幅拿着一束火柴的穷苦小女孩的画写一篇童话。这幅画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母亲的苦难童年。他的母亲幼年讨过饭。安徒生说:“妈妈告诉我,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的时候,感到饿极了。她把手指伸到水里去,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她的饥饿。最后,她终于睡过去了,一直睡到下午。”

  安徒生就怀着这种感情创作了这篇感人的童话的。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丹麦的安徒生是举世闻名的“童话王子”,他的童话作品《丑小鸭》、《白雪公主》、《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等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

  2、读题,问:读了题目,有人问你,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小女孩卖火柴)通过预习,你应该知道文章其实还写了什么?(小女孩美好的幻想和冻死在街头。)理清课文思路:小女孩卖火柴(1——4自然段);美好的幻想(5——11自然段;冻死街头(12——13自然段)

  3、提供词语和短语,把事情说清楚具体。

  (大年夜 又冷又黑 光着头赤着脚 又冷又饿 擦燃 幻想 暖和 喷香 美丽 慈爱 寒冷 饥饿 痛苦 微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主动阅读童话,走近并走进卖火柴的小女孩,品读文本,感受小女孩悲惨命运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2、在“读、说、悟”中努力达到语言与精神的.共生,同时尝试用现代的眼光解读童话,初步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3、初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快速阅读课文,积累短语,品读文本,感受小女孩悲惨命运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教学难点:

  在“读、说、悟”中努力达到语言与精神的共生。

  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提供词语和短语,把事情说清楚具体。

  (大年夜 又冷又黑 光着头赤着脚 又冷又饿 擦燃 幻想 暖和 喷香 美丽 慈爱 寒冷 饥饿 痛苦 微笑……)

  二、走近小女孩,走进小女孩

  过渡:通过你们的回答,知道小女孩幻想到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请快速的读文5——11自然段,找出小女孩幻想到的句子读读。

  1、快速阅读,找出四次美好的幻想。

  2、交流,质疑:此时,你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小女孩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美好的幻想?)

  3、再次快速读全文(特别是1——4自然段),寻找小女孩幻想的原因。(寒冷、饥饿、痛苦、孤苦)重点讲寒冷。

  4、交流。指导有感情地读好四次幻想的那种渴望心情。(动态生成)

  5、四次幻想,引导感悟。

  这幻想是( )的!

  6、朗读小女孩最后的一次幻想,引导感悟。

  过渡:小女孩想留住奶奶,老师读:第10、11自然段,学生接读重点句。

  7、出示: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是幸福的!)

  8、小结:这温暖、这食物、这欢乐、这疼爱、这一切的美好和幸福都来自幻想。

  三、走进作者,走向积极

  过渡:小女孩就是在这美好的幻想中死去,请读:

  出示: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1、 同学们,小女孩的死有什么反常吗?

  2、 安徒生写这童话故事到底想表达什么?指名谈。

  3、总结:齐读并记住安徒生的话:梦想是极其珍贵的,它是引导我们走向美好生活的阶梯。

  4、作业。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优秀教学设计 6

  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老舍先生。文章描绘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一幅幅热闹、喜庆的画卷,展示了咱们中国节日的温馨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学情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学习能力,学生对春节也有一定的了解。由于这篇文章描写的是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与咱们今天过春节有些不同,于是在课前,我做了一番调查,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在了解了学生学习的困惑以后,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领悟到民俗背后的文化。

  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本课的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教法与学法

  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创设情境、精读感悟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探究,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复习导入

  课上我想通过听写一些关键词语的方式引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体现高年级语文学习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把握文章写作顺序

  让学生把听写的词语再排排序,这样很自然的就把握了文章的写作顺序,也达到了回顾课文的目的。

  三、精读课文、品味春节

  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重点部分,我主要是想抓住重点词句去引领学生体会老舍先生为了突出文章特点所使用的表达方法,领悟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要达到这一目的,我着重在两个方面进行了设计。

  1、学习腊八这个部分,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又不太理解,于是我做了如下设计:

  (1)让学生知道是腊八拉开了春节的序幕。

  (2)从“各种”一词读出粥的.材料是非常丰盛的。

  (3)紧紧抓住“这不是粥,而是小型农业展览会”这一句让学生品读到作者采用了打比方的写作手法,就是这么一个打比方让人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之情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再如学习“除夕真热闹”这部分,我认为这一部分不仅是让学生感受除夕的热闹,更有一种对文化传承的寓意在其中。所以我设计了两层,第一层是引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表现除夕这天真的很热闹。另一点是抓住守岁让学生知道这是晚辈向长辈送出祝福的一种方式,从而领悟到我们的传统文化。

  四、引人资料感悟深情

  备课中,我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篇文章是老舍先生离开了北京25年之后再次回到北京所写的文章,充满了他对北平春节的向往与喜爱。为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情,体会到这种情,我选入了老舍先生曾写的《想北平》一文的片段,请学生读一读,进而能感受到本文中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作者的这种想北平、爱北平的深深情感。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

  腊八庆丰收

  二十三求平安

  有详除夕共团圆美好

  有略初一送祝福期望

  十五好兆头

  十九

  预期效果

  本节课通过学习能够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掌握文章的写作顺序。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优秀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本事】

  解决生字,理解并掌握“陡峭、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等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描述大自然风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自然环境的优美,体会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品位优美语言,学习描述大自然的方法。

  【难点】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导入新课

  由题入文,提问学生是否有自我在山中游玩的经历,山上有哪些景物是令自我难忘的,让大家互相交流、谈论。(板书标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字典查清字词,同桌之间能够互相正音。

  2、教师示范读,让学生跟读并且体会情感基调。

  3、学生默读课文同时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1—2自然段):访友时间、环境、心境。

  第二部分(3—7自然段):访友情境,对“朋友”感情。

  第三部分(8自然段):告别“朋友”。

  (三)抓住重点,深入研读

  1、抓重点词句,体会感情

  ①“满怀的好心境”

  明确: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在大自然之中寻访的心境十分好,包含着对大自然的热爱。

  ②“情深”

  明确:道出了作者对大自然感情的深刻。

  ③“这山中的一切,哪一个不是‘我’的好朋友”

  明确: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是有生命。它们像我们的朋友一样能够和我们沟通交流。作者进山看景,自然就成了“山中访友”,体现了在作者心目中,人类和大自然是应当并且能够和谐相处的。

  2、小组学习

  ①理解题目含义

  明确:在作者的眼中,自然界的万物都能够和人类和谐相处,山中的一切景物都是自我的朋友,作者对他们是尊重的,所以到山中去探访也就变成了“山中访友”。

  ②赏析修辞手法(小组合作找出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并且共同探讨运用修辞的好处)

  例如:高大的树木,你撑着一把巨伞,是让我停留脚步休憩吗(比拟)

  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排比)

  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比喻)

  (四)拓展延伸,理解难点

  文章第五段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作者在山中的所见所闻,那么,能不能仿写这一段,把你在某一个地方的见闻以及感受写出来呢,让我们动手试试看吧。

  提示:开放性问题。

  (五)总结全文,深化中心(可根据时间进行删减)

  读完本课对你有什么启发

  明确:我们要像作者学习,珍惜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与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物和谐相处。

  (六)课后作业

  探访大自然,并且用画笔记录下你的独特发现。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优秀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词析句,学习作者围绕人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俗世奇人》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反馈预习情况,总结预习方法。

  1、反馈学生预习情况

  (1)“地壳”应读“qiao”四声;“怔住”应读“zheng”的四声。

  提问学生从哪来找的字音?以后该怎么做?

  (2)“赳赳武夫”词义解释为“威武雄壮的样子”合适吗?

  (3)文章到底共几段?教师出示从网上查阅资料的资料,让学生谈感受。

  资料:

  查李景隆主编的《基础写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xxx2月第一版)一书p135:

  “自然段,是行文中按照表达层次、自然划分出来的一个个在形式上独立的段。自然段要表示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要有换行降格的标志。

  “这里需要加以说明的是:每个自然段都要有换行降格的标志,但不能说有换行降格标志的都是一个自然段。在文章写作中有一些分行是属于特殊分行,我们不能把它看作分段。如强调分行、口号分行、称呼分行、对话分行、诗歌分行、戏剧对话分行等等,这些分行在形式上都是换行降格另起的,但从内容上来看,它不是分段。分段的意思要完整。这样的分行,有的只是一个句子,有的甚至连句子都不是。它只是起一个在视觉上加以强调的作用。”

  (4)你又学到了哪些新的预习方法?学生总结,教师板书。

  (5)预习要实事求是,不要想当然。一定要亲自翻开字典去看一看,把模糊的知识搞清楚。字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查阅书籍、网络、咨询老师、同学等方式来解决。重要的是预习完成之后不要立马交给老师,自己才是第一阅读者。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对改也是一个好方法。

  (6)表扬:邓程豪预习完成最棒!满分!

  二、概况全文。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学习写法

  1、张大力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可以用书中的.词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言语来概况。

  2、文章的哪些地方把张大力这个人物的特点表达得淋漓尽致呢?找一找,说出理由来。

  3、教师预设:

  正面描写:身强力蛮力大没边举石锁

  侧面描写:石锁重举得轻别人夸

  4、故事的解决究竟是怎样的呢?

  教师展示同学的预习作业和原文的后半部分,让学生比较。总结出写法的另一点:文章要有趣味性。

  五、推荐阅读

  师:像张大力这样的奇闻趣事,《俗世奇人》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买来读一读。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优秀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及作者这样想象的依据。

  2、感受课文细腻传神的语言、大胆合理的想象和逼真的故事情节。

  3、能用自己的语言条理清楚地介绍琥珀的样子及形成过程的依据,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关于琥珀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我们在五年级时学习过一篇课文《黄河象》,在北京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两具大象的骨架,那就是黄河象的骨骼化石。(课件展示)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块形成于一万多年前的珍稀化石——琥珀(板书课题)看,这就是神奇美丽的琥珀化石。(课件展示)

  2、师:看到这些美丽的琥珀,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3、生提问题。

  4、生汇报资料。

  5、师:《琥珀》这篇课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科学小品,也就是说明文,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书44页,随着作者的推测,走进这块琥珀形成的传奇故事吧!

  二、回顾初读,交流收获。

  1、检查字词掌握。

  2、指名读课文,其他生边听边吧读书收获做批注。

  3、生汇报读书收获。

  三、品读语言,感受推测。

  1、师:琥珀是怎样形成的?课文的哪些段落写了琥珀形成的过程?请大家再次浏览课文。

  生:文章的第2——13自然段写了琥珀的形成过程。

  2、师:作者由这块罕见的琥珀推测了它的形成过程,作者又是怎样推测与想象的?请大家带着这几个问题默读课文。(课件出示问题)

  生默读课文。

  3、师:苍蝇和蜘蛛为什么会被同时包在里面呢?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生找出相关语句。

  4、师: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苍蝇呢?说说你的体会。

  生读课文并谈自己的体会。

  师课件出示描写生活中的苍蝇,生读一读,和课文里的小苍蝇对比,谈谈自己的感受。

  5、师:感受到了作者语言的生动,那作者是否也是这样写蜘蛛的呢?

  生汇报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蜘蛛的动作和心理描写。

  6、师:此时,“螳螂意欲捕蝉”可结果怎样呢?

  生齐读9——11自然段。

  师:找出这几个自然段中写苍蝇、蜘蛛行为结果的关键词。读出蜘蛛、苍蝇的不幸。

  7、(课件出示)两只小虫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

  师:泪珠指什么?天气炎热,太阳光火辣辣地照射着树林(课件出示)两只小虫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汗珠里。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生结合课文谈体会。

  8、师:这是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悲剧,课文这么写,正体现了它生动的文学色彩。现在的这个松脂球就是琥珀,对吗?想象它一直挂在这棵老松树上,挂下去,会不会变成琥珀?(不会)所以,科学家又推测了下面的.变化。

  生齐读12、13自然段。

  师:用自己的话说说松脂球是怎样形成化石的?

  生汇报,师相机板书。

  9、师: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生汇报后课件出示

  师:通过作者生动形象地描写,你知道琥珀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生汇报后课件出示。

  10、师:科学家的推测非常合理,不仅体现在琥珀形成的过程上,还体现在琥珀发现的过程上。

  指名读发现琥珀的段落。

  师:作者不是任意安排了两个人,而是安排了父子俩,你认为这样安排合理吗?现在就让我们在朗读声中再次欣赏这块珍贵的琥珀吧!

  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1、(课件出示:我们可以……圆环)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请在文章前一部分中找一找与之相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从那块……苍蝇和蜘蛛了)

  大声齐读,谈谈体会

  四、拓展延伸,质疑升华。

  1、师:有人认为小苍蝇和小蜘蛛被松脂淹没而惋惜,有人却说“它们被封在琥珀里,生命获得了永恒。”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师生汇报交流。

  2、师:学习了《琥珀》一文后,你还有哪些有关琥珀的问题想要问?大家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做一个爱自然、爱科学的孩子。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优秀教学设计 10

  【预设目标】。

  1、能用简单句式做自我介绍;在交流、倾听中知道和了解一些有趣的动植物。

  2、多交几个新朋友,能简单介绍别人,并懂得交往的基本礼仪,在交往中感受愉悦。

  3、对生物产生兴趣,感受动植物间和谐、友好的情感。

  【课前准备】。

  请学生了解一种有趣的动植物。

  【设计意图】。

  《有趣的动物和植物》是人教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八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低年级学生对动植物有着较浓厚的兴趣,学生把自己当作一种有趣的动植物,通过创设一个“交朋友”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有趣地介绍、交往,并在不同层次的口语交际活动中使学生学善于交际、乐于交际,并从中感受动植物的.有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交际情境,进行自我介绍。

  1、导入。

  2、进行自我介绍,并展开互动交流。引导:其他的朋友们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

  机动:弹涂鱼的录音介绍。并作交流:弹涂鱼的哪一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为什么记住了这一点呢?(学生如不能较有趣地进行介绍时可作这样的范例引导。)。

  二、营造交际氛围,引导交朋友。

  1、互相介绍自己,自由交一个新朋友。

  2、请两组表演。引导学生评价:他们在交朋友的时候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比你们要交得好?重点引导如何交际:交往时的态度要大方、自然、有礼貌。

  3、播放《找朋友》,再度自由交往。

  三、转换语言角度,介绍一个新朋友。

  介绍新认识的好朋友。引导:别人把你介绍给大家的时候,你可以怎么说呢?如果你觉得满意你就谢谢他,如果你还不满意那你自己再来补充。

  四、引导组合情景,介绍几个新朋友。

  1、引导学生组成一个个“小小动物园”或“小小植物园”。通过准备,介绍组内的几个新朋友。

  2、交流,评价。

  五、师生共同小结,快乐结束课堂。

  师:这次聚会,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有趣的新朋友,收获真大,开心吗?那就带上你的新朋友,一起到外面去玩吧!在音乐《找朋友》中结束。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上册教学设计04-10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教学设计03-18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04-24

语文上册教学设计05-03

六年级语文上册《桥》教学设计优秀12-16

小学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5篇04-10

小学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5篇)04-10

【优秀】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09-12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03-02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