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的语文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颗钻石的语文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颗钻石的语文教学设计1
一、新授第一自然段。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上发生了一次什么?(大旱灾)
2、那么请大家打开课本,课文第一自然段那些地方说明了旱灾的情况?谁来读读课文?
3、请大家用笔画出那些词语说明当时缺水严重?(干涸干枯焦渴)
4、是呀,所有的河流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都干枯了,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听老师读课文,看看谁能听出什么?(教师作词语交换对比练习)
5、请几个同学回答这样行吗?为什么?
6、那么,请大家正确地读读这段话》
二、第二自然段学习。
1、在这种情况下,能找到水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呀!一个小姑娘拿着一个空木罐去找水了。(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空木罐)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二到五自然段,找出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画出相关的语句。
2、先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空木罐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假如你是那个小姑娘,一睁眼有满满的一罐水,你的心情怎样?能不能用课文中的一个成语来形容?除了高兴,你还想怎样?而文中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她真是一位怎样的.孩子?(有孝心)
4、这么有孝心的小姑娘,你们喜欢她吗?那就来读读这段吧。
5、接着水罐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
6、读到这儿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谁来帮她解决。
7、是呀,真个善良的姑娘!大家来读读。
8、小姑娘捧着银水罐,在一瞬间又变成金的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谁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9、病中的母亲把水罐递给了女儿,谁来有感情地读读母亲说的那句话。
10、谁来夸夸这位母亲?
11、后来进水罐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谁来读读第五自然段?
12、说说进水罐里跳出七颗大钻石,涌出水流这是为什么?小姑娘这是自己也特别想喝水,从这段的那些地方看出来?
13、而小姑娘却把水让给了过路人,你觉得她是一位怎样的人?来一起读读这段。
三、学习最后一段。
1、老师范读:“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你们对故事的结尾有什么疑问?谁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2、老师讲述:“故事的结局象征着崇高之爱升上天空,照耀人类,使普天下的人都沐浴在爱的暖流中,那世界一定回变得更美好。
教后随感:
学完这节课,我作了认真地反思,为什么学生在课上个个表现得积极主动,思维活跃?以前不爱读书的都争着读书;以前不爱发言的却多次举手发言;以前表达层次不清的却说得有条有理。其原因我在教学本课时,主要立足于对学生的解放,努力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自主,实践,探究的活动中,从而,使学生
1、在求异思维中解放了大脑;
2、在操作活动中解放了双手;
3、在亲自观察中解放了眼睛;
4、在读书,质疑,交流,表达中解放了嘴巴;
5、在课外延伸与拓展中解放了时间和空间。
另外,展青老师指出,板书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黑板上画着五个变化的水罐,围成一个心形,象征着爱心永恒。
总之,一堂有趣的神话故事,孩子们的收获还不少,他们在学习中体会到了一种“爱”,这种爱如阳光和雨露沁入孩子们的心田,滋润着他们健康成长!
七颗钻石的语文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七颗钻石》是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和清晰有序的脉络,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小姑娘在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之时,为她生病的母亲找水,而当得到水的时候却几次让水,使得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神奇变化的故事。鉴于三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有浓厚兴趣的特点,教学目标设计为在对语言文字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培养大胆想象的能力,同时知道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由于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把握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引,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虽容易把握,但对情感的体验不是很深,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为此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能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为课文“补白”。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课15个生字及其所组成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感悟描写水罐一次次变化的语言文字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准备:
1、要求学生回忆学过的童话故事,熟读课文,了解作者的一般情况;
2、教师需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渲染学习气氛,带领学生进入神奇的童话世界;
3、需制作反映课文主要内容的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想象
1、出示:旱灾干涸干枯焦渴
指名读,齐读,注意读准字音。
“看到这四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想象后自由表达)
2、出示: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指名读。分别出示反映旱灾的.图片,指导感情朗读。
3、“就在这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草木丛林也都干枯,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的时候,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却发现水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七颗钻石)
二、理解——感知想象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文)
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板书:神奇)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最让你感到神奇的地方。
3、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引导读出神奇的味道。
重点指导读好以下句子:
①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屏幕出示)
②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屏幕出示)
③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④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⑤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屏幕出示)
⑥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屏幕出示)
4、“你认为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变化的呢?”(板书:爱心)“迅速浏览课文,用波浪线把描写小姑娘富有爱心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5、学生交流汇报,着重顺学而导以下句子。
①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②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③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④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
⑤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抓住“哪儿也找不着”、“累得倒在”、“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赶紧”“咽了一口唾沫”等词句,重点指导朗读,感受这些词句所蕴含的情感。
三、创造——发挥想象
选择下面其中一个情节,展开想象编故事。
①小姑娘出门找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②小狗把小姑娘绊倒了,在小狗身上曾经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③从水罐里涌出了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大地上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练写)
四、延伸——拓展想象
介绍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优秀儿童读物,感受童话魅力。
板书设计:
19、七颗钻石
空水罐
装满
神奇 还是满满的 爱心
变成了银的
又变成了金的
跳出涌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本课生字词。出示以下四组词语:
旱灾 干涸 干枯 焦渴
劳累 水罐竟然 喜出望外
匆匆忙忙 绊倒哀哀地 舔净
反正 递给 忍不住 凑上去 咽唾沫 涌出
1、指名读,齐读。
2、指导书写。
引导学生发现本课要求会写的15个生字中,有哪些字的结构是一样的?
左右结构:渴凑咽唾沫涌舔罐
上下结构:累竟忍
重点指导:“渴”、“舔”、“罐”(相同点:左窄右宽)“累”(下面不是“系”),其它的字自己练写。
3、通过上面的四组词语,分别练习复述课文每段内容。
二、以“小小故事会”的形式,练习讲述童话故事《七颗钻石》。
三、续编故事
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也可以共同合作编故事。
2、指名说自己编的故事,教师注意在学生说的过程中点拨。
四、拓展阅读
互相介绍自己曾经读过的童话故事,简要说明推荐理由。
【七颗钻石的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第六颗钻石》教学设计11-24
七颗钻石的语文教学反思07-01
《七颗钻石》语文课教学反思07-01
课文《七颗钻石》语文教学反思07-01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七颗钻石》教学设计05-04
《七颗钻石》第1课时教学设计05-04
《七颗钻石》导学案设计05-04
语文《散步》的教学设计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