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了解身边的常见的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
2、在作文训练中引用古诗词,完成关于文化的习作。
3、用实际的学习行为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了解身边的常见的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
【教学难点】
在作文训练中引用古诗词,完成关于文化的习作。
【教学方法】
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分组搜集传统文化的资料(包括名称、内涵、形式)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我的中国心》歌曲
同学们,这首《我的中国心》歌词里有一句“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你们可以想想,什么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子民身上的“中国印”?汉语汉字早已经成为工具逐渐出现在全世界人的视野里,那到底什么是你们身上、我们身上的“中国印”?学生回答。同学们,其实我们从出生到成长,都会在中国固有的'文化氛围里浸润,过传统节日,住传统房屋,吃传统食物,听传统的曲目,一辈一辈流传下来。好像没有特别稀奇的地方,然而就是这平常的传统,是我们身上的“中国印”。这堂课,我们就了解传统文化,看看传统文化给我们的写作会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二、了解传统文化。
1、小组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围绕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具体种类?你熟悉传统文化中的哪种种类?)
2、小组展示。
明确: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 ,还有墨家、法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归纳:学生比较熟悉的传统文化的种类有古诗词古文、书法、灯谜、歇后语。绝大部分同学都有学前“国学启蒙”的经历,小学也学过古诗歌古文,参加过灯谜歇后语,还有的同学习书法,画国画,学传统戏曲音乐,每一个人都参与传统节日。
三、传统文化能够在写作中的落实的内容
小组讨论、老师点拨:
1、哪些种类可以在我们的写作中落实。
明确:在记叙生活中的人和事的时候,引用诗句、古文名句、警句、俗语、歇后语等。
重读古诗歌古文的新感受、新想法。
对古代文人、某一段历史的看法。
历史名胜古迹游览后的游记心得。
民风民俗传统节日以及其中的情感。
2、临近端午,传统节日“端午节”在即。可以以这个节日为契合点,也可以从上面的任何途径中选一种,抒写你熟悉的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将你的感受,写一个小片段,表现出来你和“传统文化”的关联和情感。
四、小组内写作互相交流并班内展示。
五、小结:
传统文化不神秘,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从小耳濡目染,从尊老爱幼待人友善,到刻苦勤奋自强不息,从行为举止到吹拉弹唱,都有传统文化的影子。我们的职责就是,让传统继续下去。怎么继续呢?只有我们身体力行,才能更好继承传统文化,也才能发扬传统文化。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勤观察多思考,身边的传统文化在我们身上有完美体现。
六、作业:
将小练笔扩充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会用书信的格式正确写信。
2、懂得用礼貌的用语与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情感。
3、欣赏他人的文章,学习别人作文中的优点。读同学的作文能从中找到作文中一般性错误并予以修改。
4、 能根据中心的需要,恰当补改,使作文更生动。
教学重点:
学习补改的方法。
教学难点:
恰当的根据中心的需要进行补改。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贾岛推敲》,又学习了《荆公改字》的故事,你们从中懂得了什么呢?是啊他们能够写出那么多的经久不衰的作品,缘于他们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求学态度,古人在写文章作学问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这一点我们要向古人学习。我们除了自己认真改作文之外,还有这么多的同学可以帮忙,当年贾岛冲进韩愈的仪仗队,而求得一字,而我们却不用这样,这里坐着这么多位同窗好友,不然不会吝啬给我们改作文了是吧。那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同学互改作文《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二、赏析
1、读作文概括主要内容。
同学们,改作文有一个决窍,那就是读,我们来第一遍读,读出作者这封信的主要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指名说说。点评一下。
2、回忆这次作文的主要要求说这次作文的主要要求
(1)书信中的内容要具体,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快乐,并愿意分享你的快乐。
(2)信的内容要真实,语言要亲切友爱、真诚质朴,要注意对方的感受。
(3)格式正确,层次清晰。
3、读作文找出你手中作文的优美词句,用星号和波浪线画出来。并读给大家听听,说说为什么好。
三、补改。
1、下面的两段话,仔细品味一下你更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1)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这
(2)有个小银元从桌子上滚了下来,在地上“叮叮当当”地跳着。
(1)太阳从东方升 起。
(2)一轮红日从东方的`地平 线上冉冉升起。
(1)春天,原野变绿了。叶子长出来。阳光照着,鸟儿唱着,花儿开放着。
(2)春天,枯黄的原野变绿了,新绿的叶子在枯枝上长出来。阳光温柔地对着每个人微笑,鸟儿在歌唱飞翔。花开放着,红的花,白的花,紫的花。春天真是太美了。
赏析一下第二个句子,对比看看好在哪,运用了哪些方法?
你觉得我们的这次作文还能从哪些地方增加一些内容,使内容表达更具体,让人看信的人感觉身临其境呢,这样的句子你能写出来吗?老师在同学们的作文中看到这样的句子请你帮他改一改。
A教室的窗台上摆着几盆花,可好看了。
C我们学校中午还放歌呢,可好听了。
学生小组合作修改,并读给大家听,大家评议。
2、读作文找出你出你不满意的句子进行补改。(小组合作)
变化大的词语:
日新月异 千变万化 一日千里面目全非 焕然一新
昨是今非 万象更新 翻天覆地
学习生活的词语:
请教 探索 迟钝 精读 琢磨勤奋 仔细 毅力 领会 质疑 温习 专心 探讨 聪明 精彩 恒心 聪颖 踏实 自满 校园 教室 安静 喧哗 嘈杂 洁净 整洁 欢乐 玩耍 静悄悄
生机勃勃 生机盎然 洒满阳光 人声鼎沸 书声琅琅
热闹非凡 你追我赶 欢声笑语 环境幽雅 清香四溢
奋发向上 茁壮成长 三五成群 持之以恒 不得要领
吃苦耐劳 刻苦钻研 勤学苦练 孜孜不倦 精益求精
寻根究底 对答如流 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 反复推敲
学海无涯 不耻下问 字斟句酌 取长补短 虚心请教
茅塞顿开 如饥似渴 囫囵吞枣 才疏学浅 过目不忘
生搬硬套 三心二意 妙趣横生 锲而不舍 积少成多
水滴石穿 栩栩如生 一知半解 一窍不通 生吞活剥
2、把你补改的精彩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
四、总评。
评完后交给原作者,原作者提出意见。和评改者直接对话。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 3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回忆成长中的烦恼,具体写出一件令自己烦恼的事。
2、大胆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4、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不觉间,我们已由孩童渐渐长成青少年,童年的幼稚已逐渐退去,所谓的成熟离我们又太遥远。于是,在花季和雨季中,我们心中的烦恼也就随之而来。今天,我们就上一节作文课——《成长的烦恼》。
二、讨论畅谈
1、明确要求:小组合作,各自畅谈内心的烦恼。
2、交流自己的烦恼,引起同学的共鸣。
3、小组代表上台来讲述自己的烦恼。
4、教室小结。
三、学会表达
你能用一定的形式,把你心中的烦恼形象化吗?
举例示范:
(1)我的烦恼是鞋子中的一个沙粒,它虽然很小,却是我前行中的一大障碍。
(2)我的烦恼就像夏天的`骄阳,炽热下,我只好走在他人的阴影里。
学生模仿练习,指名表达。
四、引导化解
烦恼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接踵而至,让我们小小的心田承载不了这样的困惑,可是你知道吗,世界上许多的名人名家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也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日子。爱迪生成长的故事,你们都听说过吗?
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成长中的烦恼讲给同学听,并模仿名言警句的格式写出你对烦恼的认识和感悟。比如:烦恼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它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彩。
五、激情写作
学生各自回忆,提笔写作,表达真情实感。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 4
教学内容:
游戏作文课,游戏作文设计。
教学目标:
1、从兴趣出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养成观察好习惯。
2、学会捕捉精彩镜头,并运用想象把所见、所听、所想写进自己的文章中。
3、从片段描写入手,把片段描写写具体。
[点评:目标清楚,从培养学生好习惯入手,注重写作的指导,同时降低写作难度,着重指导片段的写作方法,使学生对作文易于接受。]
教学重点:
调动所有感官进行观察。
教学难点:
运用想象把文章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课伊始,与学生交流对作文课的看法,喜欢是为什么,不喜欢又是为什么!
2、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谈论,一是喜欢作文课。是因为从上三年级后,每到作文课的时候,老师都能引领学生做一项游戏,并在玩中学习写作。精彩的作文完成后,老师能及时讲评,并给予学生鼓励,让孩子们特别有成就感。二是不喜欢作文课。毕竟有一部分学生对作文有畏难情绪,不太喜欢写文章。
3、老师相机引导,喜欢是因为你体会到了写作的乐趣,不喜欢是因为你还没有品尝到文字带给你的快乐,没有关系,只要你用心去做,一定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今天我们就再来一场快乐大比拼——传球比赛。喜欢吗?既然喜欢玩,那就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对吗?
板书:传球比赛
[点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师生间无距离的谈话,让学生放松了紧张的心情,说出心里话。再来一场快乐大比拼,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寓学于乐之中。]
二、比赛规则
本次比赛规则如下:将我们班同学分为男队和女队,我们来个男女大PK。从每队中选出6名队员,一字排开,用筷子把放在最后一座上的乒乓球夹起来,从最后一名同学一直传到最前面的同学,最先放到老师讲桌上的队为胜。在传球过程中,只能用筷子夹,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许接触球。即使掉到了地上,也必须要用筷子夹起来。
1、大家听懂了吗?
2、谁还有疑问?
[点评:规则的清晰表达让学生明白了游戏该如何进行。两个问题的设计,给有疑问的孩子搭建了思考的]
三、游戏过程
1、选出参赛队员,分男队与女队一字排开,每人发一双筷子。
2、在游戏马上就要开始的时候,欲扬先抑,暂停游戏做现场采访。
采访参赛队员:告诉老师你现在是什么感觉?紧张到什么程度?你心里想什么呢?根据具体情况做机智的调整。以使现场气氛更热烈而紧张。
采访观众:告诉大家,你们想什么?(也许想快点开始,也许想希望本队胜利,也许怕别队胜利……)
3、在学生急切的`心情中宣布比赛开始,但忽然又停下来,使课堂上出现戏剧性的变化。老师讲活动时的观察要求: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想。要调动所有的感官系统去观察。相机板书:
用眼睛看
观察用耳朵听
用心去想
4、第一场比赛正式开始。
5、比赛结束,再次采访参赛队员:(说出最真实的体会)
(1)告诉大家这个球好夹吗?怎么不好夹?
(2)那你说说这个球听话吗?
(3)你怎么夹的球?你呢?
采访观众:
(1)你看到了什么?(引导他们从夹球的角度和参赛队员的动作、神态等方面去谈论。)
(2)听到了什么?(从参赛队员的方法指导上和观众队伍的加油声,及自己身边的人的语言上着手交流。)
(3)想到了什么?(由看到,听到然后再去思索,把自己的思索大胆的说出来)
6、依然用同样的方法观察第二场比赛和第三场比赛,发现与第一场传球与众不同之处,然后与同学交流。
[点评:激烈的游戏过程中,老师并没有让学生完全沉浸在玩中,而是在玩中学会观察,在玩中学会思考,在玩中学会合作。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在这样的兴趣中学习,学生接受得容易,掌握得顺畅,符合现在课程标的标准。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而首先在于教给学生怎样学习,学习发展自己。”事实证明,凭借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自己尝试,就能让他们品尝成功的欢乐,同时树立起学好作文的信心。]
四、指导写作(片段描写)
1、在刚才进行的三轮比赛中,你认为最值得一写的是那一场比赛,为什么?
(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学生写哪一场比赛的都有,因为哪一场比赛都有可写之处)
2、你认为选择一场比赛进行写作,要从哪几个方面去描写呢?
(抓住参赛队员的动作、神态、语言去写;抓住观众的各个方面去写;还要描写自己的情况,如心情、想法、感受等)
3、写作:那就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用你的笔写出来吧!可写作前要把文章题目定下来,你们认为应该拟定什么题目呢?
(调皮的小球、不听话的小球、快乐大比拼、传球比赛……)
[点评:养成观察好习惯蕴涵在老师的整个设计之中,学生从开始游戏,到游戏结束,到接受老师的采访,到老师指导学生写作,处处都是观察,处处都是留心。从而使写作水到渠成。]
五、片段赏析
在赏析中,借鉴,然后修改自己的文章。使自己文章更精彩。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发展学生在想象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2、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进行习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口语交际、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明确写作要求以及思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表达出自己的一个美好心愿。
二、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西游记》吗?(喜欢)那么在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呢?(孙悟空)那么你来说一说喜欢的理由。谁来说说,指名回答。通过同学们的回答,老师发现你们喜欢孙悟空是因为它有神奇的变化本领。老师喜欢它,也是因为这一点。猜一猜,假如老师也拥有这种神奇的变化本领,老师想变成什么?(同学猜)
大屏幕出示:其实老师想变成一本:“万能词典”可以在最快、最短的时间里,准确、详细的解答同学们提出的任何问题。
过渡: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的想法,老师发现我们班同学的想象能力非常丰富。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放飞梦想”。
(二)引导学习审题,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看大屏幕:(出示本次习作要求)抽一生读习作要求,其他同学思考:这段话提出了哪些要求?
先指名回答后,老师大屏幕小结:
1、写自己的梦想。
2、想象要大胆,把内容写具体。
3、写完后要与大家交流。过度:搞清了本次的习作要求,就让我们走进奇妙的梦想世界吧!
(三)学生自由想象,教师引导学生口头作文。
1、假如给你一次变的机会,你最想变成什么?同桌互相交流。
2、指名回答。
(1)教师随机点拨:(大屏幕出示)变的人可以是现实中的风云人物(国家领导、运动员、明星等)、身边的人(亲人、同学)社会上的(清洁工、教师)、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小红帽)、历史人物(伽利略、爱迪生)科幻人物(蓝猫、外星人、哈利波特)、动物(蜜蜂、蜻蜓)植物(花、草、树、木)等等。
(2)你变成了____,高兴吗?
(3)你们都变成了自己喜欢的事物,太了起了,让我们一起高兴地、兴奋地、激动地大声说:“我变成了____!
3、那么大家再想想:你变成了以后,想干些什么事情呢?“你能不能高兴地和你的同伴说?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变成了什么?想干些什么事情”?当别人说的时候,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听清之后,你也可以给他提问题,来帮助他把变了后干了什么事情的过程丰富起来,好吗?
4、小组选代表交流:同学们交流得非常愉快,谁愿意把你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分享呀?
5、指名汇报,其他同学倾听──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教师注意点评:学生思维的广度及深度。
6、教师小结:其实,说出你的梦想,你变成了什么,然后干了什么,把这些连起来就是一篇很生动的想象作文了,这也是我们本次习作的.要求。
(四)佳作引路,章法导写。(比较习作,强调重点)
假如我是孙悟空
我最喜欢看动画片《西游记》了,总幻想自己也能变成那个会七十二变、能斩妖除魔、有神奇本领的孙悟空。
假如我是孙悟空,在我饥饿的时候,我要把窗户变成巧克力,把天上的云朵变成棉花糖,把笔盒变成香喷喷的面包,把水变成可乐。我要变成红红的太阳,让窗前的小花在寒冷的冬天里也能快活的成长。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要给生病的人变许多灵丹妙药,让他快快地康复。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要让沙漠变成绿州,在那里种庄稼,养上一大群的牛羊,我要让庄稼的收成越来越多,让所花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当天旱无雨时,我得助农民伯伯一臂之力,我可不管什么风神、雨神,都得让它们给我下有三天透雨,让田里的庄稼喝个够。当暴风雨和洪水来临时,我会拔下几根毫毛,把它们吹成无数的石块和沙袋,筑起一道道牢固的大堤,来阻挡洪水和暴风雨的肆虐。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要用点金术把石头变成金子,分给边远山区的小朋友,让他们也像我们一样上学。我要让天更蓝,水更绿,世界变得更美丽!我要让我的如意金箍棒变成上亿根,让它们竖起一座座设施齐备的学校,使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和我一样上学读书,度过他们快乐的童年。
我想,在不远的将来,我的梦想一定会变成现实!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通过片段训练,使学生能进行细致的描写。
二、教学重点:
片段练习
三、教学难点:
通过片段练习,掌握进行细致描写的技巧。
四、教学设想:
演示实验、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堂导入: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写作文,往往胶尽脑汁而无处下笔,搜肠刮肚找不到一个词语。其实,你们都是幸运的,因为前人留给我们太多的宝藏,“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笔下的十二金钗,只要我们能多读好书,再掌握一定的作文技巧,又何愁写不好作文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解决作文中的一个难题:“怎么进行细致的描写”?
(二)讲授新课
1、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个纸飞机,用力射出去,然后飞机掉教师演示到了地上。
要求:
(1)同学们要仔细观察,然后用一段话进行描写。
(2)同学们之间交流、分享。
2、摘录例句:
a、老师把纸飞机用力的射了出去,飞机在空中飞了一圈,掉到了地上。
b、老师右手拿一个纸飞机,高高向斜后方举起,身体向右倾斜45度角,右脚后退一小步,头微微抬起,向斜上方看,用力的将飞机射了出去。飞机在空中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女子,画了一道优美的弧线,轻轻地站在了地上。
3、分析:这两段话,你认为哪段写的.好?为什么?
4、教师引导分析:得出“描写三原则”。师总结:描写是什么呢?我认为描写就是把你看到的东西,可能是一个人、一件物品、一个场景,告诉没有看到的人。如果你要告诉别人什么,首先一定要告诉别人。师总结:描写时,除了告诉别人“有什么”“怎么样”外,还要告诉别人“像什么”(板书:像什么)运用一定的修辞,这样才能使你的作文生动形象。“有什么”使我们明白了描写的对象,“怎么样”使描写具体起来,而“像什么”使描写变得更形象、生动,这三点就是描写三原则。
5、下面,同学们按照描写的三原则,检验一下自己刚刚的描写,进行修改。
6、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读出来,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互评,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读出来。
7、美文共赏:朱自清的《春》分析:春天里“有什么”?春天里“怎么样”?春天的事物“像什么”?
8、作业:每人发一张图片——小鸭游水图,让同学们课后按图片所画进行描写练习。要示:用词准确,100字左右。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 7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自由奔放地思考、想象、表达、写作,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和热情,培养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由奔放地说,为写作做好铺垫。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说的内容求异、求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课件显示:四个旋转的圆分别变成娃娃脸、桔子、球、泡泡,排列在画面上方,接着走出一个卡通女孩--圆圆作思考状。
师:圆圆想,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圆的呢?小朋友愿意和圆圆一起想吗?让我们打开思维的门窗,放飞想象的翅膀,一同走进这圆的世界。
揭题:圆
2、激情:老师设置了四道关卡,大家要热情参与,积极创新,有丰富的奖品等着你噢。
二、以图激情,启发想象
(第一关:画)
1、你由圆想到了什么?把它画下来好吗?可以独立画,也可以找伙伴合作画。
2、学生作画。
3、请画得多的.同学说说画了什么?其他人补充。
4、看圆圆画了些什么?课件显示:图片1
三、以图促说,激励创新
(第二关:说)
1、恭喜小朋友通过了第一关,为你们插上一面小红旗。第二关上不上?
2、你最喜欢哪一个,看着它你想到了什么?能说一段话吗?
可以选自己画的,可以选圆圆画的,也可以选现在新想到的。
课件显示:图片2
3、先独立构思,后找伙伴说说。
4、指名说。
四、以说促写,自由创作
(第三关:写)
1、说得多好啊!太棒了!奖励小红旗。第三关更难了,还上不上?不畏艰难,好样的!
2、要求:自己取个题目,15分钟内完成。
3、学生写作,师巡视指导。
五、以精促改,培养习惯
(第四关:改)
1、想想第四关该是什么了?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写完了发出声念2遍,边念边改。
2、找伙伴互改。语句通顺吗?想象合理吗?
3、集体评改。
一人读,其余学生听后评一评,评得好的发大奖。
六、总结
同学们通过大胆想象,连闯四关,画出了一张张充满生趣的画,写出了一篇篇富有新意的文章,圆圆还写了一首有关圆的儿童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互相传阅。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 8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的具体要求和方法。
2、能针对写作实际分析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
3、能运用切题提升要诀提升自己的作文。
教学重点:
1、掌握切题得分点的策略和提升要诀。
2、能运用所学知识写作。
教学难点:
分析自己作文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及在写作中能运用切题的方法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经过一系列的分类训练后,我们掌握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写法,以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类型作文的写法。从今天开始,我们对中考作文进行专题训练,拟从切题、中心、内容、选材、感情(这五个点属于基础等级三大项之一“内容”的范围 ),结构、条理、语言、表达方式、文体(这五个点属于基础等级三大项之二“表达”的范围 ),文面(基础等级的又一个评分项),特征、创新(属发展等级一层)。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专题训练,给你一个成功的支点,你的立意更新,构思更美,作文更上一层楼。
今天我们进行第一个专题训练——切题。它的具体要求是:审准题目,切合题意。
二、学生自主学习“得分点概述”和“得分点策略”,掌握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和得分的方法。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点的得分方法。
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绝大多数把“切题”、“扣题”摆在了首位。在作文评分的表述中,有许多省市,如北京、四川等地分别将“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列为一类文、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也有许多省市,如天津、上海、安徽等地,将“切题”作为一、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中考作文评卷,依照扣题的程度将文章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
得分点策略:
一是扣准话题拟新题。话题作文需要我们自己拟题,如果将独词句式的话题扩展成短语以此来作为题目,就能将题目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如以“感恩”为话题,可拟题为“提醒感恩”、“感恩的心”、“相互感恩,始得和谐”等,突出了话题的重要地位,让后面的构思选材等工作自然围绕题目开展。
二是下笔扣题开一枪。起笔开门见山,直击题目,引得下文围绕这个方向展开。比如,有一满分作文《清晰的面孔》就是这样开头的:“人海茫茫,许多人在你的生命中成为匆匆过客,如天空中划过的流星——只留下美丽的一瞬。然而在我的脑海中却保留着一张张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开头强调“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很自然地就此展开了话题,引出了下文合乎题意的表述。
三是穿插文中巧切题。可围绕题目拟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章之中;可根据题目拟中心句子,穿插在文章之中。如满分作文《和谐画展》,分别以“婴儿哺乳图”、“泪眼朦胧图”、“夕阳搀扶图”为小标题,围绕“和谐”的主题,着力描写了各图的内容。这样,保证文章运行在题目的轨道里。
四是锁定题目作结尾。文章的题目一定要回扣题目,这一点至关重要的。如满分作文《充满活力的岁月》,在展示了自己沉醉在乐曲境界中与音乐为伴的生活之后,结尾写道:“我就和音乐一起同喜同悲着,她让我的心不曾单调,把我年少的心填满了缤纷的旋律。有音乐在,我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会是充满活力的岁月。”这样一来,很自然地点明了题意,也留给读者很大的品味空间。”
三 、针对学生的习作,分析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
1、学生根据“失分会诊”,对照自己过去的作文,分析失分的原因。
2、小组合作学习,总结本小组在切题方面存在的问题。
3、小组选代表发言。
4、教师选病例文分析。
5、 教师总结:同学们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因误解而离题。或者对题目的含义理解不准;或者对题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准;或者将题目中的局部当作整体,只扣住其中的一部分。这些做法都是偏题离题的。二是因随意而脱轨。作者没有紧扣题目和中心的写作意识,写到哪里就顺势说下去。三是因忽视而偏向。只重视狭义的“题目”或“话题”,而没有认真地读导语或写作提示的限制。希望同学们今后在这几个方面要注意。
四、结合例文分析、掌握“提升要诀”。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分析例文,掌握提升要诀。
2、教师重点引导分析满分作文的秘诀。
考题回放(2005年浙江衢州市中考试题):
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我们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
朋友,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呢?请以“感悟———————”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感悟”后面的空白处填一个词或短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书写工整,600字左右。
满分作文:
感悟感恩
不知不觉之中,西方的节日文化已跨越了地域与民族的界线,逐渐融于我们的生活。面对着这些因新奇而充满诱惑力的节日,我惟独钟爱感恩节。它不如情人节浪漫,也不似圣诞节热情,却以一种平和的温暖的方式提醒着我们永远不要失去那颗感恩的心。的确,感恩需要提醒,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因为生活中的感恩似乎已在慢慢趋于隐匿,取而代之的是无休无止的抱怨。
过上了平淡安稳的日子,我们却抱怨它不够富裕;拥有了关爱我们的亲人,我们却抱怨他们太过唠叨;交到了真心以待的朋友,我们却抱怨他们还不够体贴……我们似乎忘却了,忘却了曾经贫穷时,能过上平淡的日子,哪怕只有一天,我们会感恩;忘却了曾经失意时,能有人鼓励,哪怕只有一句,我们也会感恩;忘却了曾经无助,能有人关心,哪怕只有一点,我们同样也会感恩……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忘却了感恩,无暇去感恩,于是日子便一下子浮躁起来,变得喧嚣不安。我们需要提醒,感恩需要提醒。
提醒感恩是提醒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也许生活真的有很多不如意之处,但换个角度去审视它,以一颗感恩的心去迎接它,我们会发现心情明朗了许多。
提醒感恩是为了让我们学会感恩,重拾感恩。感恩于生命,感谢它给了我们体验生活的'入场券;感恩于爱,感谢它给了我们感受温暖的热源;感恩于机遇,感谢它给了我们升华自我的阶梯;感恩于苦难,感谢它给了我们继续拼搏的筹码……
常言道:感恩图报。提醒感恩,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要让我们能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去回报我们感恩的对象。对生命最好的回报莫过于珍惜,对爱的回报莫过于传递,对机遇的回报莫过于把握,对苦难的回报莫过于升华……
提醒感恩,要把握好感恩的界限与内涵。那不是一味地肯定或依赖于外界的给予,而忽视了自身努力的价值,磨灭了继续进取的斗志。毕竟自己才是生活的主角,进取才是生活的法则。感恩可以是一种慰藉,却不可以成为一种麻醉。
感恩如一场及时的春雨,冲刷掉浮躁的尘埃与腐朽的气息,让一切在尘埃落定的平静之中孕育更加精彩的新生。
所以,让我们一起来提醒感恩,在每一个感恩节,也在每一天。
满分解秘:文章行文大胆,收放自如,笔法娴熟,是一篇颇具思想深度的大气文章。
满分点:“感悟感恩”,一个语意明确、简洁扣题的作文题目。文章开头由独爱感恩节引出“要提醒感恩”的话题,结尾强调要“提醒感恩”时,仍不忘提及感恩节。可谓前后呼应,首尾圆合,结构紧凑。这是文章的一大优点。在文章的主体部分,围绕“为什么要提醒感恩”,“提醒感恩的原则是什么”等问题,作者提出了“提醒感恩是提醒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醒感恩,要把握好感恩的界限与内涵”等全新的观点,显示了考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力与一定的思考深度。
3、小结:切题的提升要诀是:
第一,认真审题。一是要特别注意认真解读题目“导语”和“要求”两部分,决不轻易放过其中的若干限制。二是要读懂题目或者话题的真正含义。三是要读懂题目包含的感情色彩。
第二,提前规划。在动笔之前,要考虑好文章的立意、结构、材料、顺序等,写好提纲。
第三,及时补救。每写一段话后,要审视其是否与主题和提纲相符。如果发现离题,要迅速截住上面的话,并转移到中心话题上来。
五、指导学生写作。
文题:有人说岁月宛如一首歌,有人说生活宛如一首歌,有人说亲情宛如一首歌,有人说快乐宛如一首歌,还有人说苦难宛如一首歌……、
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动人的乐章,请撷取你感受最深的一节,写出你的感受和认识。请你以“宛如一首歌”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说明: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要有真情实感。
六、学生自改。
七、教师抽学生作文评讲。
八、教师总结:
主要总结这次作文训练的得与失。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作文开头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开门见山
2.烘托气氛抒情法
教学难点:巧妙模仿法
教学设想:讲练结合
教学内容:
一、导入:
曾有这样一段校园流行语:作文作文,想起伤人;想说不写,中考逼人;真的写起,开头就不行。开头俗称“豹头”,也有人称之为“凤头”、“龙头”,都是指开头应该不同凡响,有吸引力,能有引人入胜的效果。
二、作文开头的常见毛病
阅读下面材料,试写一段开头。
人生路上充满了挑战,挑战首先就是挑战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敢不敢迈开第一步是挑战,要不要改变不适当的行为习惯是挑战,愿不愿承担应负的责任是挑战,能不能承认错误也是挑战,等等。
请以“挑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寓言、故事等,所写内容必须在‘挑战“的范围之内。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作文开头常见的毛病:
1、远离中心;
2、交待不清;
3、戴大帽子;
4、人云亦云,唱老调;
5、浮泛,似是而非;
6、硬凑不好,“无愁强谈愁”;
7、平淡、平庸。
三、作文开头的常见方法
1、开门见山法、直接点题
开门见山,即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点明与题目有关的人、事、物,揭示主题的方法
示例:
A、时间老人牵着我的手带着我走过了十五个春夏秋冬,蓦然回首,成长的路上已留下了我一串串由小变大的脚印。
-------《成长的脚印》
B、老师高兴地拿着一张获奖证书给我,此时我知道我成功了。老师给我竖起了大拇指。我拿着证书,欣喜地流下高兴的泪水,我为自己竖起了大拇指。
----《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好处:文章一开头就紧扣题目,用此方法入题快,符合读者心理,节省篇幅。
2、烘托气氛抒情法
所谓烘托气氛抒情法,就是在文章的开头,通过环境、景物描写,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创造出一种艺术境界。
示例:我冒了严寒,回到了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色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不禁悲凉起来了。——《故乡》
文章开头都通过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和抒发情感,其作用是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交待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同时也迅速地把读者带到了特定情境中。
学生习作:
A、晚风吹过河面上最后一波涟漪,夕阳收起它最后一道余辉,秋霜目送去最后一只归雁。我们默默地站着,目光游离在那记忆之门上……
B、 此刻,世界寂静,了无声息。
此刻,大地漆黑,一片冰凉。
猛地抬头,远处的景物竟被镀上一层银色,让人来不及惊叹。多么皎洁的月光啊!流翠泻玉般的倾斜在大地上,泼洒在周围同学的身上,然后缓缓的流进那已经干枯、麻木的心田……
3、设问置疑法
设问置疑这种开头的方法能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可以增加文章的曲折性,显现出文章的结构美。
示例:镜子里出现了一个楚楚动人的女孩,最显眼的是那张充满喜悦、纯真的笑脸。为什么女孩现在会笑得那么灿烂、动人呢?
——《铲平心中的那座“山”》
例句在一个特写镜头后有意提出问题,这样以直接提问开启下文,都能激发读者心中的疑问,引导读者急切地读下去。
4、巧妙模仿法
模仿不仅是一种借鉴,同样可以创新。我们说的'模仿应该既吸取它的长处,又不能完全照搬。请看下面这篇学生作文的开头: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部分;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只失去了一小半;如果你失去了诚信,那你几乎一贫如洗了。——“诚信”
这位同学模仿了歌德的名言:“你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丢掉了许多;你若失去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丢掉了!”这在时间非常有限的考场上,如能扣紧话题,巧妙模仿,也是一种不错的开头方法。
5、引用名言警句法
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歌词或俗语、谚语、典故等,可以达到吸引读者,帮助突出中心的作用。
在书香的天空下,我领略到“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展云舒”的那份超然;我感受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那份大气;我想像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那份凄凉;我还能品味“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那份美丽;我更能体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那份自信!
-----《充盈着“书香”的天空 》
此法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开篇巧妙引用贴切的名诗佳句,以自己的文化积累为依托,转虚成实,从中引出要写的人或事来,这样的开头能引起读者的遐想,并为故事开拓思路,突出了所表达的中心。
6、巧用修辞法
开篇使用修辞(拟人、排比、对比、比喻、设问、反问、反复等),生动形象,易把读者带入文章境界中,以引起读者对所要面对的事物或观点的兴趣,使文章开端新颖,极富吸引力。
示例:
1、童年是一首歌,唱出欢乐无谱的乐章;童年是一只船,承载父母无数的心愿;童年是一座博物馆,展出天真稚嫩的作品;童年是一个故事,讲述单纯生动的片段。
--------《童年》
2、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
---------《把爱心带给他人》
四、练习:
1、在你的学习生涯中,经历了许多考试,有时让你高兴,有时让你悲伤……请以“考试” 为题,写一个的开头。
2、试以“朋友”为话题,写一段开头
3、我们体验着亲情,感受着亲情,以“亲情”为话题写出开头。
4、我们的生活不能离开水,它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试以“水”为话题,写一段开头。
五、小结
同学们,在今后的岁月里,也许我们不能亲历惊险的故事,也许我们不能成为传奇作家。但是,让我们一起乘着想象的翅膀飞翔,带着探险的精神前行,我相信你们的作文一定会写得更加精彩,中考一定会取的成功!
作文开头歌诀
开头方法有六条, 一条一条都有效。
开门见山点题式, 题目主题见分晓。
烘托气氛抒情式, 写景开头定格调。
设问置疑方法好, 扣人心弦求根底。
巧妙模仿创新式, 激发读者感情高。
引用名言警句法, 吸引读者突中心。
巧用修辞好方法, 引人入胜添气氛。
课后反思:
俗话说“小曲好唱口难开”,要写好作文开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既需要用心灵地去感受生活,也需要学习、积累写作知识,更需要有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在这节课里,我发现学生的知识是有一定的积累,但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去运用,刚开始他们大部分同学只会用第一种开门见山,后来经过这节课他们对作文的开头不再害怕,因为烘托气氛,设问置疑法和巧用修辞他们都觉得不太难,平常不会用是因为不知道,现在通过系统的学习,我相信他们的作文开头会有很大的进步。
但是引用名言警句对他们来说比较难,一方面可能还是我给出来的例子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有点难,另一方面则是他们名言警句的积累还比较少,不太会写。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大海,写作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只有全身心投入到知识的海洋里,不怕风浪,敢到海底探宝,才能撷取写作领域里那朵最美的浪花。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 10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学知识,了解写作背景,积累字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品味文章中优美、含有哲理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反复读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结构,在对比和品析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察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
教学重点:
品味优美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难点:
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创设
雪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而鲁迅却平中见奇,把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进行了一番描写。描写中寄托了深远的情思。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鲁迅的散文诗《雪》。
二、简介文学知识及写作背景
1、《雪》选自散文诗集《野草》。
2、作者及作品:。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思想产生了巨大变化,弃医从文,开始了文学创作。1918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而已集》、《二心集》等。
3、写作背景见课后附录第一自然段。
4、学生记忆文学知识的重点。
三、展示目标
1、解决并积累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自学
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勾画疑难字词。4分钟后共同解决疑难。
1、学生读文,勾画疑难字词。
2、质疑答疑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
3、读写巩固、理解记忆。
4、专项训练
A、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磬口()脂粉()粘结()灼灼()
朔方()褪尽()塑雪()
B、解释词语。
凛冽:消释:
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在读文中完成以下两个问题:文章写了哪两个地方的雪?各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对于这两个地方的雪,作者感情更倾向于哪一方?你是怎样感觉到的?作者对它们的感情有怎样的区别?
方法提示:先朗读一遍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用蓝笔圈点勾画批注问题答案。再默读一遍课文,用红笔勾画再次发现并简要记录自己的理解。之后在小组内探讨疑难问题,10分钟后汇报。
1、学生读文思考。
2、小组交流疑难。
3、班内学生质疑学生答疑,教师指导点拨。
4、班内交流、教师板书。
问题答案:
a、文章写了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充满生机(隐约着青春的消息、处子的皮肤、雪野中五彩斑斓、飞着、闹着)、绚丽有趣(明艳、洁白、闪闪地生光、塑雪罗汉)、不能持久(消释)
朔方的雪独立向上(永远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蓬勃地奋飞,旋转升腾)、坚强不屈(雨的精魂)。
b、更倾向于朔方的雪(4段“但是”转折)作者喜爱江南的雪、赞美朔方的雪。
教师质疑:
A、作者对江南的雪的不能持久持怎样的情感?(惋惜)
(此时学生会更明白作者为什么赞美朔方的雪)
B、文章写两个地方的雪,运用了什么写法?(对比)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收获:1、积累了一些词语。2、感受到了雪的美,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3、学到了对比的写作手法……)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12-12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通用11篇)02-07
语文的教学设计12-06
语文教学设计08-08
语文的教学设计理念07-07
语文韵母的教学设计07-25
语文《孔乙己》教学设计05-07
语文《母鸡》教学设计04-23
语文《灯光》的教学设计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