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语文《一碗水》教学设计

时间:2021-03-25 15:54:4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语文《一碗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文《一碗水》教学设计

  1.认识6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一碗水”给人和动物带来的方便和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一碗水”给人和动物带来的欢乐。

  教学难点

  了解“一碗水”的形成,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实验用品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水”,思考讨论;括号里可以填上哪些词?

  生自由说,出示课题,填入“碗”字。

  2.生齐读课题,思考: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生自由说,可能说到环保、节约用水,可能说到课文内容……

  3.师述:在生活中,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而在文人笔下,水不仅是生命之源,更是欢乐之泉,是歌颂和赞美的对象。作家吴然就以水为主题写下了许多优美的作品,如《歌溪》《珍珠泉》《一碗水》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碗水”的神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朗读,检查纠正读错的字音。

  3.认读生字词。

  重点指导识记“粑、吱、芋”。

  出示词语,指名读。

  苔藓浸出石墩粑粑芋头吱吱地叫

  盛满透过蝴蝶蜜蜂擦嘴不紧不慢

  4.填空。

  ()的树林()的苔藓()的泉水

  ()的沙地()的乳汁()的娃娃

  5.比一比,说说每组两个字的异同,再组词。(在说的过程中进行写字指导)

  透()锈()

  蝴()湖()

  蝶()碟()

  蜂()峰()

  擦()察()

  6.指导写字。“碗、透、蝴”分别是“宛、秀、胡”加偏旁组成的,“浸、歇”可与“侵、竭”比较识记,“蝴、蝶”都与昆虫有关。引导学生找到这些规律,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三、读课文,理思路。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围绕这一眼泉水,你有什么问题?

  2.读后交流。能解决的问题互相解决,不能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在小黑板上简单板书。(以下问题为理解的重点。)

  (1)这眼泉为什么被称为“一碗水”?

  (2)这眼泉水给山里的人和动物带来了哪些欢乐?

  (3)老人们为什么说它是一眼灵泉?

  四、了解“一碗水”的形成。

  1.出示课件:大自然多美呀!阳光透过密密的树林,照亮了爬满石壁的过山藤,照亮了石壁上潮湿的苔藓。在密林深处、岩石缝中,有一股清澈的泉水潺潺地流着。

  指导看图,从图中找出这眼泉。

  2.分明是一眼泉水,为什么叫它“一碗水”呢?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句段。

  3.出示第二自然段,读一读,讨论:你读出了“一碗水”的什么特点?

  (1)小,只有一碗。

  (2)一年到头总不干。

  (3)总是满满的一碗,不浅下去,也不漫出来。

  “漫”是什么意思?“既……也……”说明什么?用关联词说一句话。

  “不紧不慢”说明什么?把“浸”换成“流”行吗?为什么?

  再读体会。

  4.太神奇了,真的有这样的泉水吗?

  启发讨论,动手实验,分析原理。

  5.小结: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我们光有观察还不够,必须深入思考,大胆探究,才能发现大自然的奥妙,领略大自然的神奇。

  五、作业。

  熟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一碗透过浸歇息蝴蝶

  2.说说“一碗水”的特点。

  3.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板书设计:

  一碗水小、不干、不浅不漫

  灵泉小松鼠、山喜鹊……

  动听、机灵、聪明……神奇

【语文《一碗水》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苏教版语文《画山绣水》优秀教学设计05-11

五年级下册语文《水》教学设计09-28

苏教版五下《水》教学设计+教学实录03-21

语文《画风》教学设计01-04

语文《爬山》教学设计10-23

语文《白鹅》教学设计05-13

语文《挑山工》教学设计04-14

语文祝福教学设计03-19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02-12

语文翠鸟教学设计01-31

语文《一碗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文《一碗水》教学设计

  1.认识6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一碗水”给人和动物带来的方便和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一碗水”给人和动物带来的欢乐。

  教学难点

  了解“一碗水”的形成,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实验用品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水”,思考讨论;括号里可以填上哪些词?

  生自由说,出示课题,填入“碗”字。

  2.生齐读课题,思考: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生自由说,可能说到环保、节约用水,可能说到课文内容……

  3.师述:在生活中,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而在文人笔下,水不仅是生命之源,更是欢乐之泉,是歌颂和赞美的对象。作家吴然就以水为主题写下了许多优美的作品,如《歌溪》《珍珠泉》《一碗水》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碗水”的神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朗读,检查纠正读错的字音。

  3.认读生字词。

  重点指导识记“粑、吱、芋”。

  出示词语,指名读。

  苔藓浸出石墩粑粑芋头吱吱地叫

  盛满透过蝴蝶蜜蜂擦嘴不紧不慢

  4.填空。

  ()的树林()的苔藓()的泉水

  ()的沙地()的乳汁()的娃娃

  5.比一比,说说每组两个字的异同,再组词。(在说的过程中进行写字指导)

  透()锈()

  蝴()湖()

  蝶()碟()

  蜂()峰()

  擦()察()

  6.指导写字。“碗、透、蝴”分别是“宛、秀、胡”加偏旁组成的,“浸、歇”可与“侵、竭”比较识记,“蝴、蝶”都与昆虫有关。引导学生找到这些规律,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三、读课文,理思路。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围绕这一眼泉水,你有什么问题?

  2.读后交流。能解决的问题互相解决,不能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在小黑板上简单板书。(以下问题为理解的重点。)

  (1)这眼泉为什么被称为“一碗水”?

  (2)这眼泉水给山里的人和动物带来了哪些欢乐?

  (3)老人们为什么说它是一眼灵泉?

  四、了解“一碗水”的形成。

  1.出示课件:大自然多美呀!阳光透过密密的树林,照亮了爬满石壁的过山藤,照亮了石壁上潮湿的苔藓。在密林深处、岩石缝中,有一股清澈的泉水潺潺地流着。

  指导看图,从图中找出这眼泉。

  2.分明是一眼泉水,为什么叫它“一碗水”呢?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句段。

  3.出示第二自然段,读一读,讨论:你读出了“一碗水”的什么特点?

  (1)小,只有一碗。

  (2)一年到头总不干。

  (3)总是满满的一碗,不浅下去,也不漫出来。

  “漫”是什么意思?“既……也……”说明什么?用关联词说一句话。

  “不紧不慢”说明什么?把“浸”换成“流”行吗?为什么?

  再读体会。

  4.太神奇了,真的有这样的泉水吗?

  启发讨论,动手实验,分析原理。

  5.小结: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我们光有观察还不够,必须深入思考,大胆探究,才能发现大自然的奥妙,领略大自然的神奇。

  五、作业。

  熟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一碗透过浸歇息蝴蝶

  2.说说“一碗水”的特点。

  3.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板书设计:

  一碗水小、不干、不浅不漫

  灵泉小松鼠、山喜鹊……

  动听、机灵、聪明……神奇

【语文《一碗水》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苏教版语文《画山绣水》优秀教学设计05-11

五年级下册语文《水》教学设计09-28

苏教版五下《水》教学设计+教学实录03-21

语文《画风》教学设计01-04

语文《爬山》教学设计10-23

语文《白鹅》教学设计05-13

语文《挑山工》教学设计04-14

语文祝福教学设计03-19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02-12

语文翠鸟教学设计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