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我叫神舟号》教学设计

时间:2021-03-15 16:49:5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我叫神舟号》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我叫神舟号》教学设计

  本课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二两个自然段通过嫦娥姐姐与“神舟号”飞船的对话,说明这艘飞船是中国制造的,正在进行飞行试验。第三自然段讲嫦娥姐姐要“神舟号”带她回家。课文插图描绘了嫦娥姐姐与“神舟号”飞船的对话的情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后面田字格里的7个字是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飞”字的第一笔“”、“你”字第四笔“”和“么”字第二笔“”是本课要求学生认识的笔画“横折斜钩”、“横钩”和“撇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9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激励学生从小刻苦学习,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教学重、难点:

  学会9个生字及9个生字的书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指导看图说话

  1、(出示挂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主?太空中有些什么呢?

  2、在嫦娥姐姐身边有一颗人造卫星,是从哪里来的呢?它叫什么名字呢?

  3、你怎么知道这颗人造卫星是从中国来的呢?

  二、揭题,学题

  板书:4、我叫“神舟号”

  学生读题,正音

  三、初读课文

  1、听录音读课文。(听准字音)

  2、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照拼音多读几遍。

  3、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4、检查提问:“我叫神舟号”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呢?飞船弟弟有什么本领呢?

  四、认读生字词

  天 飞 在

  1、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找朋友

  3、在书上描红

  4、练写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认读生字卡片,口头组词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指名读

  (2)分句理解,指导朗读

  学习第一句:

  “一天晚上,一艘飞船在太空散步。”齐读第一句。

  学习第二句。

  指名朗读嫦娥姐姐的话。

  “你”指的'是谁?

  嫦娥喜欢飞船弟弟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嫦娥姐姐问了飞船弟弟哪两个问题?

  (引读两个疑问句)再指名读第二句。(揭示:嫦娥姐姐问话时的语气十分亲切)

  过渡:飞船弟弟是怎么回答的呢?

  学习第2自然段。

  师生回答。

  师:小弟弟,你从哪里来?

  生:我叫“神舟号”,从中国来。

  出示:我叫“神舟号”,从中国来。这里的“我”指谁呢?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师生继续回答。

  师:以前怎么没见过你?

  生:科学家派我来作飞行试验。

  出示:科学家派我来作飞行试验。(指名读)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飞船是由谁造的?它有什么特殊本领?

  结合板书:飞船弟弟中国来作飞行试验

  齐读第三自然段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

  (2)嫦娥姐姐高兴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她为什么高兴呢?(指名学生说)

  (3)齐读第三自然段

  朗读全文。

  1、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

  2、指名分角色朗读。

  学习生字。

  问你来新笔画

  1、认读

  2、找朋友

  3、交流记忆方法

  4、描红

  5、书写

  第三课时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1、三人一组,自由练习,分角色朗读

  要求;读出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2、指定两三个小组分角色朗读。

  嫦娥姐姐:亲切高兴

  飞船弟弟:肯定自豪

  二、练习背诵

  1、自由尝试背诵

  2、指名背诵

  三、启发想象

  嫦娥姐姐跟着飞船弟弟回到了家乡,她看到了什么?

  四、课堂练习

  1、指导学生用“高兴”说话。

  出示:(谁)高兴问:什么事让你高兴呢?

  五、学习生字

  以 前 的

  1、认读

  2、找朋友

  3、交流记忆的方法

  4、看笔顺图,描红

  5、书写

【《我叫神舟号》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我叫“神舟号”》教学设计(第2课时)05-16

《我叫“神舟号”》优秀教学案例04-10

《我叫“神舟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5-27

《我叫“神舟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5-27

《我叫“神舟号”》课后反思三则06-28

苏教版第一册《我叫“神舟号”》教学实录04-19

一年级课文《我叫“神舟号”》教学反思06-22

一年级上册《我叫“神舟号”》教学反思06-08

优质课《我叫“神舟号”》课堂实录06-19

《我叫“神舟号”》评课稿两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