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时间:2024-10-19 16:40:0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精选15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精选15篇]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1

  《穿井得一人》是一篇寓言,体现了寓言的讽喻特色,在网络自媒体时代,它仍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正是由于网络的便利,信息传播的广泛,对于传闻,我们更应该引导学生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同时《穿井得一人》也是一篇文言文,翻译难度不大,故而我并未将文言文翻译作为本次教学的重难点,仅仅只是让学生结合课文下面注释自己进行翻译,以此来锻炼学生理解这类浅显易懂的文言文的能力。

  结合自己当初的教学目标设置以及今天上课的效果,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

  基于教学目标设置得简洁、明晰,教学活动设计得直接明了,在今天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每一项教学活动基本上都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首先是进一步熟悉文言文,借助注释,通过小组讨论疏通文意。小组成员之间也会相互提醒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补充组员翻译中的不足之处。这种一人一句的翻译方法,非常适用于本文这类短小、易懂的文言文,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课堂效率。

  本次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在于活灵活现的语言感染力,能用丰沛的感情重现课文中的场景,营造氛围,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这种将文本转化为语言的做法,好的是能帮助学生深度挖掘文本背后的含义,不好的是这种经过我"加工"后的文本带有明显的我的个人主观感情,有时候会影响学生判断。当然,就本课而言,这种做法是可取的,但是在其他课文中,这种教法得慎用。

  不足之处:

  本次教学活动学生非常配合,教学目标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但是由于设计时考虑不周,故而出现了许多不足;

  1、是学习目标的展示和朗读,这个环节设计得没有实际意义,仅仅只是走个过场,与下文的学习活动并无关联,显得很多余、累赘;应该删去。

  2、是《吕氏春秋》的介绍太随意,重点设置出错。

  3、在教学过程中原计划是让学生绘声绘色的讲述本则寓言故事,但是在任务下达时没表述清楚,年得人部分学生在未经过揣摩人物心理、人物袒态、人物动作的前提下选择了表演本故事,结果是预料之中的令人失望,并未能达到"让其他同学通过表演同学的表演找出谣言传出并愈传愈广的原因"这一预设目的,虽然后来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也将相关问题的答案给了出来,但是这并不能掩饰第一个环节设计的失败。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应该严格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活动,因为在设计之初考虑得更为全面,课堂上灵光一现的举动多半是没有经过考虑的,后果不可预料,对于资历尚浅的新老师而言,失去对课堂的掌握,无疑是一场灾难。

  4、语速过快,很多话是脱口而出的,并未经过深思熟虑,因此出现了一些语言方面的瑕疵。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应该控制好语速,说话做事多思多想。

  在备课过程中,虽然仔细研究了教材,写了详细的教案,但课堂教学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教学过程又是互动的,因此,在具体施教中必然就会出现一些事先没有设想到的情况,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感悟也相应地加深。《穿井得一人》故事虽然短小,但是每个字、每句话都可以深挖。丁氏初始说的"吾穿井得一人"有学生翻译为"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有的同学则翻译为"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动力",这句话该如何翻译才合适呢? 在下文的讨论中我们发现将之翻译为前者,能让彩言传得更福直。

  在学生绘声绘色讲故事环节,我发现此处能引导学生去损摩工氏、"闻而传之者"等人的神态、动作,以止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物心理。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需要更加谨慎,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同时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更多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活动设置,争取让每个环节都能达到预设效果。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2

  摘要:教师必须善于从教学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提炼好的教学方式,不断积累富有实效的教学经验。本文从吸取教学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检测与实效等几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语文教师如何加强反思提高教学水平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教学反思;训练目标;达成;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xx)12-0107-01

  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很容易忽略的一件事就是不重视教学后的实效总结。作为一位有心的教师,每节课之后都要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分析。所讲的内容哪些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哪些还能讲的更加到位,我们总会有所触动,有所思考,这其实就是教学心得。教师要是在每天课后抽出一定时间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体会和失败的经验予以总结记录,然后不断地反思推敲,提出精华去除败笔必能提高自身的语文教学水平。

  1.反思教学的亮点

  所谓教学亮点,就是课堂教学中的点睛之处。笔者曾经有过这样的课堂,初三语文《醉翁亭记》,曾经要求学生背诵全文。不想有学生突然提出想让老师也背诵其中一段,笔者当即声音并茂地将全文一字不差的背出,博得学生的热烈掌声。笔者趁热打铁又将王勃的《序》也背诵一遍,看着学生目瞪口呆的样子,笔者因势劝谕学生学习古人的文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是因为有些文章确实是千古华章,经常颂之,既能提高语感又能陶冶情操,实为一举两得。笔者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给学生一个提示,每节课都应有每节课的出彩之处,只要教师能及时抓住这些画龙点睛之处并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何愁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呢。

  2.反思教学中的不足

  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不同,如理化政生,对即对错即错不存在中庸之道。而有些语文知识至今都存在学术争议,所以即使有教学上的瑕疵也不难发现。如果能把自己教学过程中的败笔记录下来,并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以作将来改正之之用。同时不断地积累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究其根源就会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薄弱环节,找到自己最短的那块木板,必能提升自己的整体教学水平。

  3.反思教学中的教

  北师大附中程翔老师习惯于每上完一节课就会一遍遍的重温教案备课,揣度教学过程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一堂课即使准备的再好,也会有不足之处,这就是所谓的智者千虑必有

  一失。语文教师的好课堂就是在不断打磨中炼成的。所以说语文教师都应该养成这样的良好习惯,每天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该发扬的发扬该摒弃的摒弃。唯有如此,才能根据自己的反思重新调整以后的教学设计制定更为优秀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反思教学中的学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互动式教学应成为素质教育的常态,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语文教师不过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基于此,语文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惑。那么教师需要改变原来的身份,真正意识到自己再也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中心,而是学生的服务者,是学生的参谋。学生的学困难是什么,什么地方掌握的不好,哪些地方需要教师的拨云见雾,这些都是教师需要反思的。只有准确的了解学生的真是需要,语文教师才能有目的的积累自己的课前准备素材,使自己的教学准备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5.反思教学评价

  评价一堂课的教学实效高低,在于学生能否熟练掌握教学内容。而判断学生是否掌握教学内容,无非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的测试,一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写作。这也就是语文教师需要反思的地方,对语文教师评价课堂实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思维,而应该创新理念,力争用学生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评价。走出校门,到生活中体验学以致用的真实效果,也是我们评价教学实效的一种新思维新观念新形式。当然,创新教学评价的方式还很多,需要语文教师挖掘潜力体现智慧,只有深入的反思我们的教学评价,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6.反思目标达成

  每节具体的课堂教学都有其特定的教学目标,有的青年教师课前对教学目标一般都设计得尽乎"完美'',但往往是用成人的眼光看"世界",脱离了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因此.,每节课后,我们都要反思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如知识目标的重点是否突破,难点是否化解;情感目标的情境设置有没有达到使学生进入"角色"的目的;能力目标的设定是否通过知识目标的完成体现出来等等。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总结目标达成情况,不断地调整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目标的手段,使之更贴近教学实际,从而使目标顺利达成。除以上几点外,我们还要经常反思我们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教学容量等是否还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反思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错例,记下错例,以错为戒,以错促思,以增强再教时的针对性,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反思是一种积极的行之有效的思维、再学习活动,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我。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们有理由相信,只有不断的进行自我反思,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反思教学中的教育学,反思教学评价与目标达成,就一定能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为以后的

  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长期坚持教学反思,一定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取得自己教学事业上的一个又一个辉煌。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3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学生通过作文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较低,而且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不高。要改变这种现状,语文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文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思想观念过于传统

  有些语文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重视学生能否取得较高的成绩,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步骤进行设定,并交给学生应对作文考试的方法,使学生由以前自由的写作变成现在充满框架的写作,导致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写出的作文缺乏创造性。

  (二)学生写作脱离生活实际

  初中生缺乏丰富的生活阅历,所以在写作中有时会无话可说,但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又不得不写一些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这时,学生可能就会抄袭作文书中的范文或者自己编一些内容。学生的写作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实际,造成文章内容缺乏真情实感。长期被动地写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不但使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而且抑制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三)学生语言贫乏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学生都学会了上网,而且一些学生还迷恋上了网络游戏。这些学生每天面对电脑,缺乏与教师、同学的沟通,语言积累量少,造成语言贫乏,在写作过程中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

  (四)学生的素材缺乏新意

  初中生在写作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写作模式,但是其写作素材没有新意。在写“一件最感动的事”时,学生经常写自己生病时母亲的悉心照顾;写“自己长大了”时,就写自己为父母洗脚……这些事例缺乏新意,很可能全班绝大部分的学生写的都是这些事情,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成绩,而且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4

  课改大潮中的青年面对《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工作中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课改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现将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反思总结如下:

  一、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上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自我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营造学生主体发展的环境,就是要营造让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全体发展的环境。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提倡的是让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设计,教材选择,环境设置等方面都要努力创造让学生全体参与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参与研究,讨论。比如说,课堂上对于问题的设置,应当针对不同的学生,有层次地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问题讨论中来。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的,新颖的,与众不同的独创性思维,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激励学生发表独特首创的见解,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源泉。不仅要培养复合型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让学生依据信息,广开思路,充分想象。为达到某一目标寻找出尽可能多的能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初中语文课本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教学中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知道《春》是一种自然美,《勇气》是一种人性美,《七根火柴》是一种社会美等。另外,要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如音乐美,结构美,内容美,艺术美等。可结合教师讲评提高鉴赏的能力,进而来创造美,用语言行动来描绘生活,发现美,提高美的创造力。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课外内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用故事中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5

  尊敬的评委,朋友们:

  上午好!回想刚才的赛课,心中感慨良多,既有一抹亮色,也有一丝遗憾。这一抹亮色主要体现在:

  1、整个课堂,我注重了引导学生从初读、解读、诵读、建构四个层面自主学习,相互探究,主要围绕“理文意、品人物、悟情理”的教学思路开展,条理清晰,教学有序,较好地达成了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

  2、歌德曾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教学中我始终注重激发学生求学兴趣,引用视频设疑激趣导课;设计“翻译王”赛,举行“背书王”赛,突出了“疏通文意,熟读成诵”这个教学重点;“合作探讨,品人物,体验反思,悟情理”中精心设计的5个问题,“神话共赏”中引进的课外神话《精卫填海》,课内外结合,有效地突破了“感悟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这个教学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意识。

  3、著名教育家叶老先生说过:“凡为教者必期达到不教。”教学中,我始终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受用终生。如指导学生采用圈点法抓关键词“疏通文意”,引导学生按照文章思路进行记忆背诵,让学生形成学习技能。

  4、课件的精心设计和巧妙运用,较好地营造了融洽、民主、协商、对话的课堂教与学气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很好地辅助了教学,优化了课堂结构。

  说罢亮色,最后谈谈一丝遗憾:

  1、时间把握不够好,有些前松后紧。

  2、课堂调控灵活性不强,思考不够成熟,受教案牵制,而教案上的语言又未全记得住,显得有些慌乱而语言零碎了。

  课虽完,思犹在,教学之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反思完毕,敬请各位不吝赐教!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6

  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于是,教师在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运用点拨教学,优化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几年的课改教学实践,我总结出点拨教学的三个方面。

  一、适量点拨

  课堂上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的,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因为这些词句“不仅有显隐题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约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学生搞懂了这些词句,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如教小说《孔乙己》,我就从课文中找出可以把学生引到深处的东西,选择“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个句子进行点拨,立片言以居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孔乙己是一个可怜可笑可悲,迂腐寒酸而又正直善良的旧时代的小知识分子。

  另外,我会在每一课选择一个重点段进行点拨教学,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多方训练综合分析。这样做意义很多,抓住了重点段落,就抓住了主题,就突出了重点,就突破了难点,也就能带来牵一发动全身,以少胜多的效果。

  二、适度点拨

  课堂点拨力求点拨出语文味来,即真正使学生嚼出一点味道来或者把学生引向语文审美阅读的轨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教朱自清的《春》,老师推敲那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咬文嚼字,深究一番,嚼出了一些味道来:春天来了,春日融融,春水涣涣,山也变得明朗润泽了。还有的老师紧扣“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句设疑点析:春天来了,太阳给人什么感觉?“红”字变动词有何含义?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由生活经验入手,启动学生的审美想象,比较自如地把学联想到春天的色彩,欣赏了桃杏艳红、百花争妍的美,产生了明媚春光的那种温暖、欣悦的感受。

  三、适时点拨

  课堂点拨关键是教师能明察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加一把火。适时点拨一方面是在学生遇到疑难时,采用艺术化的点拨,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时,教师及时指点思考分析的途径,拨通知识理解上的关卡,拨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的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适时点拨还包括在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时,教师迅速捕捉,作为新的教学内容,凭机智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总之,实施点拨教学的经验告诉我:点拨是一把火,促使学生的思维放出火花。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艺术化点拨,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此外,还感到另一条原则较重要,即让赏识走进语文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爱学语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

  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学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亲切的抚摸,殷切地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

  二、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说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

  三、阅读教学,让学生多一点自我感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地位,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教师要充分肯定。即使学生回答的幼稚,肤浅,甚至片面、错误,教师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应当热情鼓励、引导、用心呵护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这对学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让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获得审美的体验,从而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

  四、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体现自己

  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学生在作文中的个性和创造性已消失殆尽。作文中总是干干巴巴的几段空话,套话、假话连篇,文章脱离了自己真实内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和色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鼓励学生写随笔,观察日记,读后感,观后感、周记。此类作文往往有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鲜明个性的跳跃、独特词语的运用,许多优秀之作常常涌现,时间久了,学生就能发现自己的写作个性。

  教师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并抓住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加以鼓励:如好的句子,使用准确的词语,好的开头或结尾等,唤起学生写作的热情和自信。作文评语以鼓励为主,当然作文中存在的主要毛病还需用委婉的、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指出,那么以后作文,学生会更主动热情,并能更好的展现或表现自己了。以赏识的方式改变学生作文中的一些缺点,效果明显,并能很快提高写作水平。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7

  语文教材《小鹰学飞》这一课,主要叙述了小鹰在跟随老鹰学飞的过程中,老鹰不断向小鹰提出新的目标,从而是使小鹰知道学习没有尽头,应该不断进取的道理。课文的第5、6自然段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学生虽然有了学习“一、二两次飞行”的经历,但是还是不能够完全理解文中某些词句,因此,在教学中主要把握以下这两点:

  一、融情入境,培养语感。

  阅读能力从何而来?脚踏实地地立足于文本,重在品词析句,结合本文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紧紧围绕以读为主线,紧扣“已经”“真的”“总算”等词深入体会小鹰此时的心理活动,从而体会小鹰的心情。片段中我通过和学生演读,让孩子们深切小鹰急促地喘着气说:“现在……我总

  算……会飞了吧?”通过孩子主动的参于,朗读自然是水到渠成。我认为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内化的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边读边演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达到“入境悟情”的教学境界,由此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珍视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

  “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因此,我致力于建构民主、平等的氛围,尊重、信任学生,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有了自己独特的阅读感悟中,激活学生的个性,触发学生在与文本、与教师和同学对话过程中积极情感的积淀,使之融入文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态是开放而宽松的,师生之间是和谐的,课堂便是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抓准时机引导他们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表达出他们各自独特的感受。通过多种读的形式仔细品读老鹰和小鹰的话,鼓励学生自读自悟,避免老师讲解多,提问多,大力提倡“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阅读课文的过程,实质上是读者对读物的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对于同一段内容,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我们要“蹲下身来”充分尊重他们的见解与观点,切不可强求统一,引导他们读出自己的“哈姆雷特”。由于鼓励学生从各自独特的视角去体会、解读课文,因此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

  三、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吸引学生注意。

  比如,课堂导入时,我根据学生回答,用简笔画在黑板上对大树、高山、白云进行了简单勾勒,一目了然,也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和准备。另外,为了让学生能参与近来,我还准备了老鹰和小鹰的图片,根据故事发展,请学生动手贴于相应位置。最后,当小鹰看到还有几只鹰在盘旋时,利用多媒体显示场景,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说话练习。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8

  摘 要:随着新课程对语文教材的改革,其语文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分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分析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并对加强初中语文教学多元化进行反思。

  关键词:初中语文;理论研究;教学实践

  对于新课程理念的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多元化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初中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难度,另外,可加强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1、学生语文素养难以培养

  由于中国应试教学的压力,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并不以长远目标为重,一味追求短期目标,追求提高学生的成绩,长此以往导致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偏移方向,对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难以培养。

  2、忽略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当前受应试的趋势影响,初中语文的课程并没有完全考虑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只注重初中语文学科本身大纲的要求,对其技巧性、相关应用的介绍甚少,从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语文知识结构与综合情感的培养,忽视对学生本身的关怀,忽视学生独特精神品质的成长。

  3、学校现代文化气息不足,缺乏实践平台

  当前多数学校初中语文教学中缺乏现代化气息,缺乏信息网络资源的运用,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做到与时俱进,无法形成多样化的语文学习方式。

  二、初中语文教学多元化实践的.反思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主要以学生语文能力为核心,注意培养学生语文知识、思想情感、审美情趣、语文学习习惯的融合。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应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遵循初中语文汉字以及汉语的自身规律和本质特色。

  3、积极倡导多元化实践的教学方式

  切实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语文教学运用于实践生活中。做到初中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

  新课改要求的初中语文要求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宗旨,做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开发,做到语文成绩的全面提升。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9

  长久以来,语文课堂充斥着浅薄,低级,呆板,滥情。给人的感觉是语文课堂就是思想品德课,说到基础知识,就是字词句;语文老师犹如豆腐娘、犹如疱丁大劫八块,作文教学就是样板戏;语文课改,如同”脑筋急转弯”;语文要审美性,那就朗读一下,最好再来点眼泪,到处是滥情

  说实话语文教学见识了太多的墨守成规,见识了太多的矫情造作,见识了太多的陈词滥情,自己总是与现实不够合拍,跟不上形势。有同行问我,你是怎么样上语文课的?其实语文课就是要瞎扯

  十几年来,我的语文课总能给学生以不同的感觉,我的课对传统的课来说其实不能说是课,因为课堂上我喜欢瞎扯,说这说那,东拉四扯,海阔天空,信马无疆,扯到哪儿算哪儿,就是要放得开,为什么要收回来呢?其实收不回来是也没有关系的,学生其实在我瞎扯时是最认真的时候,也就是教学效果最佳的时候,他们听着听着,就流哈拉子,一不留神,就下课了。让自己那充满智慧的语言、灵动的语言、个性的语言、幽默的语言、甚至是勇敢的语言,更甚至那些语惊人倒的语言,全都犹如钉子般一个一个地钉进学生的心里,一翻学生作文,写下的全是我慷慨激昂的气势,看到这样的.作文,如果我改的卷子,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给高分呢?所以学生总是对我的课充满着期待,希望我带他们到处神游,好不快活。自己的肚皮“吃”得饱饱的,并富有全面的营养,然后,“大腹便便”地走上课堂。一番神聊海侃,学生就得要领,就得新知,就解学生心中之惑,使难点疑点就通通变成亮点,真是事半功倍,挣得满堂悦色。

  现行课改课本,每单元都是同一题材的文章,教学目标基本相同,我就上一节课就差不多了,关键是要让学生举一反三自学。语文一节课能达到多少教学目标?其实语文的教学目标决不是一节课,几节课所能达成的,就算字词目标,也是不可能在一节课中达成的,学生通过不停的运用,才慢慢理解掌握的,有时虽然你在上课时讲过一下,带过一下,难道学生就可以初步达成思想目标了?不可能吧!有些目标一个学期,几个学期,甚至几年,也是达不成的,有些目标根本就是虚的。一种价值观一种情感一种能力不是靠某一课堂上的某一环节来完成但我们必须在潜意识里不断的渗透而后才能达到一种自然而然的效果课本上自认美文的几篇文章上完以后,其余的时间都用来给学生讲些课外的东西,比如向学生推荐一些美文,一起来学,学生兴趣昂然,群情激奋,人人陶醉。或和学生谈谈国内外的大事啊等等,开阔开阔眼界,课堂内外到处都是语文,讲着讲着,常常会发现正讲在兴头上,学生听的正高兴,下课时间却到了我认为这才算语文课。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10

  1、教科书是课堂教学的蓝本。

  因此,“探究性”教材不仅是学生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对教材的探究和挖掘。如何挖掘教材的深层内涵,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

  教师只有对教材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才能真正形成师生和课文作者。对话。

  2、教学用具

  任何形式的课堂(包括视听媒体的使用)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活动的手段不应公式化、程式化,如课堂讨论或死板、单调,或听之任之;有些班完全用鼠标代替粉笔,用录音代替课本等等。

  这种教学方法淡化了语文教学丰富多彩的本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作秀”的嫌疑,流于形式。

  3、教师

  我们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但不应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有教师及时介入,或提出必要的`观点和概括,或适当地展开课文,才能引导探究深入,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正确的观点。

  “问问哪里的运河应该是清澈的,哪里才是活水的来源。”作为一名教师,“这是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我要上上下下地去要它!”

  雪莱有一首著名的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其实,现在沐浴在第二轮继续教育的东风中,享受国家重视义务教育的雨露,就是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美丽春天。

  每个语文老师应该创造一个温暖的夏天他的职业生涯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春天,鸟儿在歌唱,花儿香,符合时代的东风,高举的旗帜课程改革,简而言之,播种一个红色秋天祖国的未来。多反省,多清醒,多进步。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下,我们应该不断反思,与时俱进。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11

  《羚羊木雕》展示的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亲朋之间,同行之间,同学之间互赠东西这一生活的侧面。捧读全文,作者的情感观非常鲜明:虽然孩子们的年幼,但不能伤害他们的'心灵;作品的价值观含蓄地告诉我们:尊重,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法宝。

  通过一堂课下来,我认为导学案设计基本上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当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导学案的问题预设上还不够严谨,在展示的过程中还有赶进度之嫌。当学生的思路与教学预设发生偏差时,不能有效的加以引导。以后在这方面我会加以注意,多向同行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12

  这节课属于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作文课“写出人物的精神”,通过描写人的眼睛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出人物的精神是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难的,大部分学生的描写都是大而化之,笔下的人物都是面目模糊,写人的文章最后都变成叙事文,学生的作文存在两大弊病:一是叙事没法为表现人物服务,二是细节描写没有感染力。所以要完成这一单元的作文目标,要能引导学生捕捉细节,还要授以合宜的技法去描摹细节。描写眼睛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茨威格的作品《三作家》中对于托尔斯泰有大段的外貌描写,这一段文字堪称写人的经典之作,其中对于眼睛的描绘更是令人印象深刻,随意截取一段你都能够感受到这双眼睛的无穷魅力: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仪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

  当你透过文字凝视这双眼睛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被牢牢吸引。茨威格仅仅通过对于眼睛的描摹就将托尔斯泰深邃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语言的艺术魅力无穷,其中可以挖掘的教学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所以我以眼睛的刻画为着眼点,引导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处细节着力描摹。

  一节作文课,就要引导学生思考经典名作是如何写的。茨威格的作品中运用得最显著的就是他的博喻、夸张的修辞手法以及深入联想的创作手法,这些手法,层层深入,可谓是“写出人物精神”的典范。若能让学生在学习名家作品时体会到“眼睛不止表面的形状与颜色,还有深处的灵魂与思想”,他们也一定能拿起妙笔,写下灵动优美的文字。所以,我将赏读、对比读插入到技法的总结中,让他们在朗读中体会技法的表达效果;在巩固的环节设计了学生作品析读,激发写作兴趣;最后引入了两张图片来做当堂训练。

  课程结束后,语文组的老师们给我提了不少非常有建设性的建议。比如,流程的设计方面学生,徐老师提示我学生对于语言材料的感知比较粗略,印象不深,如果将这些比喻句转化为直白的语意,两者相互比较,多进行揣摩,学生对于博喻的表达效果也会有更深刻的认识。的确,学生作品中自觉运用博喻的并不多,这固然与他们语言积累不足有关,但是缺少深入体会也是重要原因;此外我将教师作品展示的环节放在学生写作之前,能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在教学材料的`选择方面,单一的图片难以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在动态中流转的眼神更具情景感,能将学生带入。

  语文组的所有老师都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建议,在他们的鼓舞下,我也萌发了重上一节课的想法,借了覃老师的课,我又将这节课流程做了更改,品读的环节放缓节奏反复揣摩,设问也更加深入,另外还插入了背景音乐,帮助学生进入情景。当堂写作开始之前我出示了两张图片,配乐展示了我的一篇短文《冷锋的眼睛》,此外,还增添了一个写作对象,可以写自己心目中难以忘怀的眼睛。

  不得不说,这几处更改对于学生来讲意义重大,朗读时他们兴味盎然,品味时他们一语中的,最后的写作环节更是惊喜连连,好几个学生主动将习作送到讲台给我朗读。

  他的眼睛透出稳重,如泰山一般,无论怎样的困难也撼动不了,他的眼神又似一颗子弹,对准了一个又一个想侵略中华的侵略者;他的眼神如雄鹰,将侵略中华的人死死抓住,无论敌人怎样挣扎也无法逃脱;他的眼神好似无数火炬在燃烧,敢于太阳争光耀,为每一位中国人照亮回家路。他的眼睛一直凝视着祖国,一直凝视着灿烂的五星红旗。

  这是一双含有千言外语的眼睛,如心中的灯塔,照明人们心中的世界。如一颗黑珍珠黑得发亮,如透视的光,直达灵魂深处。世间的苦难,在这双眼睛在,全都烟消云散。她的眼睛充斥着希望,眼神中似乎有一万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在微弱的光芒下绽放。她的眼神仿佛在告诉人们,她渴望读书,渴望知识。图片

  教学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是有时我无法洞察到问题所在,或者暂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路径,是前辈们不厌其烦地给我建议,令我受益良多。感恩有语文组的老师们一路相伴,悉心教导。

  通过本单元写作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描写人物的常用方法。要将一个人物写得活灵活现,就要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地方,将人物特点展现出来。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抓住人物特点,写出人物的精神。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13

  教学反思对课改的推进有重大影响力,对于当下存在的问题,教师应积极改进,加强教学反思,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完善教学方式,使初中语文课堂展现其独有的魅力,更好地促进中学生全方位素养的提升,让素质教育更加普及,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新课改 教学反思

  新课改实施以来,初中语文课堂与以往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许多新颖的课例被提出来,充满了无限生机。但是有少数教师没有掌握课改的真谛,许多“创新”手段缺乏实际作用,犹如隔靴搔痒,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方法实现突破,顺应新课改的浪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教学反思概述

  教学反思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合理的反思是衡量教师水平的主要因素。合理的教学反思还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将新课改的要求落实到课堂上,所以,每一个教师都应认识到教学反思的作用,认真开展教学反思。

  完善的教学反思应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三个方面:①反思教学设计。教师需要对本学期教学计划、教材编写、课程安排等进行反思,争取做到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符合实际情况,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进;②反思教学过程。教师应反思教学中是否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鼓励,使其对学习产生兴趣,发挥各自的优势,做到因材施教;③反思教学效果。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对教学手段、板书书写、课程重点设计、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进行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成功与失败是并存的,教师应学会总结成功经验,找到失败原因,再接再厉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应从整体出发,通过彼此交流经验,共同讨论等方法进行反思,使反思具有实时性与连续性,发挥出教学反思应有的作用。

  二、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职责划分不明确、课堂教学不够精细、教师没有深入反思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①语文课是初中的主要课程,在多数学校中都是由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一职,而在一些教学条件不完善的学校中,许多教师甚至身兼多职,导致教师不能把精力全部放在语文教学上; ②语文教学绝不仅仅是单纯地知识传授,它不仅包括汉语知识,还应该让学生领悟汉语的魅力,加强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就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是应利用不同的方法与工具进行教学。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我国的教育还偏向于功利化,家长、教师、学生都只看中成绩,导致教学过于片面,不够精细,完全成了填鸭式教学;③目前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也过于关注成绩,导致许多教师对教学效果过于重视,反思方向出现偏差,很难从根本提高教学效果。

  2.解决措施

  对于上述问题,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等,对比上一学期的.成绩找出不足之处,完善本学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教师应对教学方法不断完善与创新,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结合,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等的教育,将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另外,教师要对以上手段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师教学反思的误区及解决措施

  1.教学反思的误区

  新课改要求教师影视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这种主体地位的关注,在教学中突出人文关怀、自主学习、合作创新、交流等特性,然而有的教师没有很好的把握住度,造成主次不分,忽视了语文课堂真正的重点,对教学反思形成误区。

  2.解决措施

  ①语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联系紧密,听说读写样样不能放松,只有这样才能是学生认识到语文的人文性,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教师应注重基础教学,加强学生的朗读、书写的等能力;②教师认清自己定位,应作为一个引导者进行教学,不能直接灌输,例如“这道题选A”“这位同学表现很好”“这位同学表现不对”等直观的表达方式;也不能完全不参与教学放任学生自主学习,这样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责任感,无法有目标的进行思考;③对母语的学习讲究独立思考,使每个学生都形成自己的表达方式、思维模式,在此基础上再展开学生间的合作,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④教师应时刻注意有没有偏离最初制定的教学计划与目标,使学生的交流合作具有目的性,不能单纯的为了相应新课改号召,为了交流而交流,而忽视了教学的目标,教师只有时刻围绕教学目标,对结果不断反思,抓住新课改的精髓,加强学生各方面的成绩。

  四、师生关系的反思

  教师与学生搞好关系不仅有利于课程的开展,更能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处理人际交往,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以及课下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放下身段,真正融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课堂质量。例如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加以佐证,从而得到学生的认可,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教师还应加强自身知识储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到共同的话题,使学生与教师的交往更密切。同时,教师还应学生的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不定期的走访、开家长会等方式,在对学生的教导上达成共识,使学生在学校中可以感受到家的温暖,在家庭中又能感受到学校的学习气息,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

  【结 语】

  综上所述,教学反思对课改的推进有重大影响力,对于当下存在的问题,教师应积极改进,加强教学反思,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完善教学方式,使初中语文课堂展现其独有的魅力,更好地促进中学生全方位素养的提升,让素质教育更加普及,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14

  叶澜先生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有感于此,又借小课题研究的东风,我对上学期以来小组合作的情况作了许多的反思,现汇报如下。

  的确,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优点多多,它有着传统教学那种单一单向的教学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不再跪着听课,教师不再一言堂。更可喜的是,它使学生由学习上的竞争对手转变为相互协作的伙伴,而且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欲提高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合作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弥补了教师由于班额大而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及实践和发展的目的。

  一、试卷讲评中小组合作的应用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我的两个班的成绩还可以。这让我越来越有自信,和孩子们的关系也更加融洽。看着即将讲评的试卷,我灵机一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在组长的主持下,化整为零,效果应该不错吧。于是我把所有的题尽量平均分到十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气氛出奇的活跃。学生能充分发言,每个组完成几个题,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多大的负担,完成组内的任务后,还可以讨论其它题。我注意到连平时不爱发言的秦世臻在我的鼓励下,也下位去请教组长该如何讲。最不合群的秦凡森也在给两个弱的'组员讲题。更让我吃惊的是,组长的能力远在我的意料之外,他们能够根据小组成员的情况,恰当选取发言的同学,既不过分偏爱成绩好的同学,也不冷落学困生,真正照顾到了大多数。从这节课,我尝到了甜头,今后会在课堂上分别布置不同层次的讨论交流问题,让他们活跃下去。课堂应该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李炳亭语)。要说不足应当是重点不是很突出,一些共性的问题处理不细致。

  二、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

  教学《中国石拱桥》时,我初步让学生小组活动解决,看能否提高课堂效率。首先生读10分钟课文,找一生解释作者及生字,又出示几个问题小组讨论。

  1、石拱桥的特征。

  2、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这两个问题比较简单,我让5、10两个小组来完成。剩下的三个问题相对来说比较难,我决定以正副组长为中心来讨论。17班完成度较高,18班由于学生水平差距大,课堂进展磕磕碰碰。总结起来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回答问题声音不够洪亮,影响全班同学的收获,另一个是组长的带头示范作用不强。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如何及时检测,发现问题,是下一步我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教读《故宫博物院》,我继续分层教学,我出示六个问题,前三个简单的问题由大组中较弱的四人小组来讨论解决,这个组有一个总负责人,是这个组的副组长,后三个问题由正组长组织讨论。在展示的过程中,为了增加学生的新鲜度,每个小组由正组长主持,他负责选择组员展示讨论结果。17班的学生表现棒极了,组长们很知道调动组员的积极性,简单的问题由成绩稍差一点的同学来回答,有难度的问题由程度稍好的来答。崔雨这一组,竟然让课堂很少发言的司亚龙来说,这次他说得很完整,声音洪亮,博得了全班热烈的掌声。我初步尝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甜头,教师课堂上讲得少了,学生说得反而多了,并且学习积极性也在一步步提升,何乐而不为呢?

  附六个问题:

  1、文章介绍了故宫哪些内容?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其特征。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用是什么?

  3、跳读课文,说出文章写了故宫哪两部分。

  4、精读第6段,说出说明顺序及方位词。

  5、文章详写的是什么,略写的有哪些?为什么这样安排。

  6、找到文中说明方法,说说其作用。

  三、语文活动课合作之风正育人

  两个班的课代表观看完“古诗词知识比赛”后,恰好我们正进行《水浒传》的阅读,我安排学生组织了一次“《水浒》知识大比拼”活动。由于前期准备比较充分,课堂节奏进行地有条不紊,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17班结束后,都文通抱着队友哭起来,原因是他们小组的分数太低,觉得自尊受不了,她也反映了扣分的不合理情况。我就此教育他们,活动的目的不只是分数,一切活动都是育人,通过此活动也告诉大家,凡事要讲规则,没有规则这个活动就不会成功进行下去。18班马方旭活动结束后找我:“老师,我和邵光哲商量队长(谁当队长)的问题,结果纪律委员就给记下来了,我控诉,这不公平!”我问他:“你们是在什么时候商量的?”“主持人在上面安排的时候。”“那不就结了,时间不对,这个工作应该是在课前完成的。”王璐琦跟我说:“老师,我们组成员都着急了,昨天晚上背到十点,今天上课前,组员都在那里背,我以为我们组要倒数了,没想到成绩会这么好,他们都很努力了。”

  看到每名学生在此次活动中,仿佛都有话说,我真高兴,相信下一步《水浒传》的阅读工作就好开展了。多给学生发言表现的机会吧,他们会带给你意外的惊喜。之所以从前上课老师累,学生困,是因为老师不放手,学生不说话,把话语权还给学生。不是现在的孩子不好教,而是现在的课堂需要改。今天的收获很丰富,我受益了,相信学生更是。这个冬天不冷,我收藏着快乐和果实,真幸福啊!

  另附诗一首

  偶得

  无声东风邀万物,多情杨柳展新条。

  冰河淙淙把歌唱,学子莘莘读书忙。

  园丁欣然此中行,个中辛劳暮将晓。

  待到满园蜂蝶舞,犹自千里梦逍遥。

  以上是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粗浅看法与体会,希望能对我们各位教师有所启迪与帮助。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15

  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处于教学主体地位。于是,教师在课堂中恰到好处运用点拨教学,优化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两年多课改教学实践,我总结出点拨教学三个方面。

  一、适量点拨

  课堂上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又容易被忽视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因为这些词句“不仅有显隐题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约全文各部分作用”。学生搞懂了这些词句,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如教小说《孔乙己》,我就从课文中找出可以把学生引到深处东西,选择“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唯一人”这个句子进行点拨,立片言以居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孔乙己是一个可怜可笑可悲,迂腐寒酸而又正直善良旧时代小知识分子。

  另外,我会在每一课选择一个重点段进行点拨教学,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多方训练综合分析。这样做意义很多,抓住了重点段落,就抓住了主题,就突出了重点,就突破了难点,也就能带来牵一发动全身,以少胜多效果。

  二、适度点拨

  课堂点拨力求点拨出语文味来,即真正使学生嚼出一点味道来或者把学生引向语文审美阅读轨道,使学生得到美享受。

  教朱自清《春》,老师推敲那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脸红起来了”。咬文嚼字,深究一番,嚼出了一些味道来:春天来了,春日融融,春水涣涣,山也变得明朗润泽了。还有老师紧扣“太阳脸红起来了”一句设疑点析:春天来了,太阳给人什么感觉?“红”字变动词有何含义?这句话弦外之音是什么?由生活经验入手,启动学生审美想象,比较自如地把学联想到春天色彩,欣赏了桃杏艳红、百花争妍美,产生了明媚春光那种温暖、欣悦感受。

  三、适时点拨

  课堂点拨关键是教师能明察学生思维火花,及时加一把火。适时点拨一方面是在学生遇到疑难时,采用艺术化点拨,及时解决学生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时,教师及时指点思考分析途径,拨通知识理解上关卡,拨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适时点拨还包括在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时,教师迅速捕捉,作为新教学内容,凭机智点拨把学生思维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

  总之,实施点拨教学经验告诉我:点拨是一把火,促使学生思维放出火花。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艺术化点拨,能有目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的教学反思05-16

初中语文的教学反思03-27

初中语文新课改教学反思03-11

【精选】初中语文教学反思05-15

(经典)初中语文教学反思05-15

[推荐]初中语文的教学反思06-21

(精选)初中语文教学反思07-09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精选)07-07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06-12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精选]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