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时间:2024-05-29 14:55:2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必备(15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必备(15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

  新课一开始,我就问学生:“小朋友,你还记得我们秋游时去过哪儿吗?”小朋友们马上异口同声:“荷塘月色!”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你在荷塘月色看到了些什么?小朋友们众说纷纭,“看到了荷花!”“看到了莲蓬!”“还看到了大大的荷叶!”“还有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接着我出示采莲图给学生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一谈。

  待学生回答问题后,我充满感情地对学生说:“江南是个好地方,这里的孩子可以划着小船,来到湖面上采莲,看活泼可爱的小鱼在莲叶间游玩嬉戏,大家想去吗?”小朋友们都喜欢去,有学生问:“怎么去?”我便顺势引导:“古人把采莲的情景写了一首诗,题目叫《江南》,我们学好这首诗,不就是去采莲了吗?”这一环节通过图片展示的实在情境和教师绘声绘色描述的语言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学生们带入了课文,初步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

  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时候,我充分借助课文的插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

  1、自由读读诗句,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2、仔细看看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3、边读课文边看图,说说古诗中的哪些句子能在图上找到?

  让学生结合诗句进行看图。交流讨论问题时引导学生联系前两行诗句,观察小姑娘是怎样采莲的'。周围的荷叶、荷花长得怎么样。再联系诗的后五行,进一步观察莲叶间的小鱼是怎样游动的。在观察的基础上,把看到的画面和诗句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这样训练,学生的脑中会再现出美丽的采莲画面,也就体会出了诗句中蕴含的美。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2

  《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简短的诗歌,本节课我主要讲授的是识字课。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面对枯燥的文字,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是这节课中我所注重的问题。

  由于孩子有一定的拼读基础,在这节课开始,我让学生先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让学生先自已拼读生字,对于不会拼读的`学生则是采用同桌小朋友互相教认,这样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在学生拼读完生字以后,老师指名学生认读生字,集体正音,同时又让学生指出认读生字要注意边音、鼻音、前后鼻音等等。采用分组比赛识字、分男女比赛识字、同桌互认、开火车识字等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我在教学中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如:摘苹果、闯关。这些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本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有趣。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另外,这节课上我还让学生能够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识字方法。有些特别难认的字,学生都能说出用什么办法记住的,这太令我感到震惊了。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3

  诗歌《家》是一首短小精悍,语句浅显易懂,富有童趣的诗歌,它将白云与天空、小鸟与树林、小鱼与河水、蝴蝶与花儿等一对对依恋关系的事物,描绘出一幅幅生动、温馨的画面,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采和家的温馨,从而引发他们认识世界,了解现实生活中各种客观事物之间的一些简单联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导入环节中,我用欢迎小客人的方式,通过PPT图片将今天诗歌的主体引了出来。接着利用这些主体,让学生帮助小客人找家来引出诗歌,这个环节小朋友表现得非常棒,许多平时不举手的孩子也纷纷发言,他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探讨白云、小鸟、小鱼、蝴蝶等与天空、树林、河水、花儿等之间的归属关系。接下来的环节是让学生完整欣赏诗歌从而验证学生说的好不好。这时候,教师不应该用“看看小朋友说的对不对”来引出诗歌,可以用“看看诗歌里是怎么说的”来引出。在第一遍完整欣赏诗歌的时候,我借助PPT,看一幅图说一句诗歌,因为诗歌短小,学生理解比较快。但是在PPT的制作上还需要改进,我将一幅完整的背景图上插入了诗歌的主体,所呈现的就是一幅图被分割成两幅的效果,有些破坏了画面的`整体美感。在欣赏诗歌的时候也要注意语言的完整性,可以采取其他方法将四幅画面做在一张PPT上,在欣赏的时候,就不会出现频繁的点击图片,而耽误时间,破坏了诗歌的完整性。第一遍欣赏完诗歌后,大部分学生已记住了诗歌内容,第一次提问“诗歌里面是怎么说的?”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4

  第一单元

  识字1.天地人

  1.充分激发学习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在低年级的教学目标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种喜欢和愿望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去激发和培养。在教学生字时,可以利用生字卡片,让学生以3到4个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想办法记字;或播放生字儿歌,将情境带入课堂,创设情境识字。这样既能增加识字的趣味性,又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采用多种方法有效学字。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习识记生字的方法。故可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游戏互动、情境识字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生字,提高他们识字的效率。

  识字2.金木水火土

  1.注重书写姿势的指导和要求,为学生夯实基础。刚接触写字的学生很容易忽略书写姿势,不注重执笔姿势,写着写着,姿势就发生了变化。因此,在写字指导过程中需反复强调书写习惯,反复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2.一年级的学生因年龄特点,注意力易不集中。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生动优美的图片和课堂互动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视觉上对生字有全面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和生活结合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另外,在写字过程中,可利用动画展示生字的笔顺,利用动画突出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起到直观示范的作用。

  识字3.口耳目

  1.图文结合,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本课是一篇关于身体器官认知的课文。小学生对于自身身体器官的认识已经比较全面,但是对于表示器官名称的生字的认读和书写可能还是不熟悉,所以在教学本课时,应侧重结合身体器官图片,引导学生认读、理解并书写生字。写字时,先讲解生字的结构、笔顺、笔画,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书写。

  2.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可利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把学生喜欢的内容(图片、儿歌、游戏等)引入课堂,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主动接收知识。

  识字4 日月水火

  1.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在教学导入环节采用图片导入的方法温故知新,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认读生字环节借助图片,学生能够更容易地理解生字的含义,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口头组词更能加深学生对生字含义的认识和理解。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落实书写指导。写字环节,要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汉字,详细说明每一个汉字的特点、每一个笔画的不同之处。这样才能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落笔有致,减少出错的概率。

  识字5.对韵歌

  1.运用多种教学方式。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多样灵活的识字载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汉字表意的丰富,从而提高识字效率,扎实、有效地完成识字任务。

  2.采用多种形式朗读。重视朗读,采用多种形式扎实有效地读,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一次次朗读、一次次交流中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上,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3.恰当地创新。如去掉“对”字,把最后一句变成“山清水秀”“柳绿桃红”这种新的形式,这不但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而且能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积累成语、诵读成语的兴趣。

  口语交际:我说你做

  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让学生懂得玩游戏还要会说、会听、会表达,然后教给学生表达的方法,并根据他人的要求做出相应的动作。

  2.要充分利用对话式、交互式等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有充分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交往中,学会尊重,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快乐读书吧 读书真快乐

  1.注重激发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将图片观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实际阅读中选择阅读书目(图画书和拼音读物)和阅读方式(亲子共读和借助拼音阅读),并且适当推荐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图画书。这样,既关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注重了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引,从而能激发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外阅读活动中,并获得课外阅读带来的成长和喜悦。

  2.创设互动交流的氛围。学生交流读书的感受可作为重点,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互动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讲故事,讲自己从书中了解的知识,让爱读书的孩子建立起读书的自豪感,让不爱读书的孩子产生读书的兴趣。另外,还可以让家长参与到课堂中来,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样进行亲子阅读,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

  语文园地一

  注重书写习惯的培养。教学写字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写字时要求的书写坐姿及执笔姿势,让学生示范演示,特别强调执笔姿势:“执笔离笔尖一寸,大约两个手指距离;胸离桌子一拳;眼离桌面一尺,大约一个手臂的距离。”指导学生书空同组的两个汉字,发现两个汉字共同的笔顺规则:“从上到下”“先横后竖”。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生字中,哪些汉字也有“从上到下”或“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第二单元

  1.a o e

  1.从图片入手。情境图重现了学生已知的生活场景,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说话引出需要学习的单韵母ɑ、o、e的发音,以及形象地感知形状;四声声调符号用学生熟知的小汽车行驶情景,形象地展示了声调的变化、不同。这充分利用了学生学前已有的知识和学习方式来进行汉语拼音的学习,体现了幼小衔接的意图。

  2.四声教学时通过手势帮助发音,使发音更加准确。同时,重点放在练习二声、三声。

  3.重视起始教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执笔姿势、写字姿势的指导,为学生写好字打下基础。

  4.多种方式强化记忆,使学习富于情趣。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要他们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很困难的,因此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如儿歌记忆、动作表演记忆等。

  2 i u ü y w

  主要采用歌诀法、故事法、游戏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以直观形象的多媒体为辅展开教学,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感受学习汉语拼音的快乐与轻松。

  1.运用顺口溜儿歌,识记字母。儿歌或口诀大多浅显易记、朗朗上口,能可以帮助学生形象记忆。

  2.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受低年级学生的欢迎,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成对汉语拼音的有效记忆。

  3.将丰富多彩的游戏引入拼音教学,能够增加拼音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玩中学,提高教学效率。

  4.把音近、形近的两个或几个声母、韵母、音节放在一起,比较音、形的异同,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辨析能力,增强记忆效果。

  3.b p m f

  1.将拼读音节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2.教师教学拼读、学生主动拼读、小组合作拼读等种方式结合,让学生在拼读实践中学会拼读,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

  3.创设一种游戏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再现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头脑中将抽象的汉语拼音符号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d t n l

  1.主要采用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做一做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口、脑、手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识记拼音的方法,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共同学习,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学习过程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5.g k h

  1.情境中漫游,兴趣中体验,心灵中融合。创设有趣的情境并将这个情境贯穿到整个课堂教学,借助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兴趣。

  2.快乐中学习,活动中表演,欢笑中教育。教与学用游戏、表演、活动的方式展开,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与轻松,在欢笑中传递各自独特的体验。

  3.合作中探究,规律中求知,想象中创造。多次在小组内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6.j q x

  以学生为本,采用观察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1.通过观察图片,借助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读准字母的音,认清字母的形。

  2.拼读音节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让教与学在游戏中展开,在活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与轻松,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拼读,尽可能多地拼读音节、认读字词。

  7.z c s

  1.引导学生联系声母的音形和图画,创编记忆声母的顺口溜,既帮助学生学习了声母,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轻松、快乐地认读声母,拼读音节,识记生字,学习儿歌。

  3.在教学中请学生当“小老师”,互教互学,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读好声母、整体认读音节及它们的四声。

  8. zh ch sh r

  1.联系旧知,导入新课。本课新学的声母zh、ch、sh、r和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与上节课的声母z、c、s以及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在教学方法上相似,只是发音和外形上有了些许变化,因此采用复习的方法导入新课,重点复习z、c、s的发音,这样不仅巩固了上节课的知识,也有利于本节课的教学。

  2.对比练读,分清平翘舌。将zh、ch、sh和z、c、s进行对比练读,在练读中体会发音要领,掌握发音方法。

  语文园地二

  1.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始终在自学、小组合作中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起引导的作用,在关键之处引领、纠正、巩固。在每一环节的教学中,都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课堂焕发出应有的活力。

  2.紧密联系生活。从认识课程表,运用身边的事物摆字母,到音节词的理解,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学时要重视对生活实际的迁移,使学生将课堂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实现课堂与生活的双向呼应。

  3.亲子共读,见证成长。“和大人一起读”这个板块,大人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家长。在学校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读,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陪伴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回家和家长一起读《剪窗花》的任务,在这个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一起学习,不仅扩展了知识,也为孩子与家长的感情交流提供了机会。

  第三单元

  9.ai ei ui

  1.复习巩固,导入新课。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复韵母,因此上课一开始先复习单韵母,为复韵母的学习打好基础。

  2.图文结合,提高效率。不管是复韵母教学,还是生字词教学、儿歌教学,都紧密结合图片,使学生在对图片的理解中学习知识。抽象的知识依托于形象的图片,既有助于一年级学生对新知识的消化,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0.ao ou iu

  1.自主学习,互帮互助。让学生自己尝试拼读,学习,再同桌互相检查自学情况,适时让学得较好的学生当小老师教读,教师最后检查学习情况,强调重难点知识,这样既发挥了教师引导的作用,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游戏活动,激发兴趣。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适时在课堂中引入小游戏,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活动轻松进行。

  11. ie üe er

  抓住孩子特点,教学形式多样化。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汉语拼音教学应该尽可能有趣味性,应多利用活动和游戏辅助教学。因此本课教学中,从实际生活出发,立足于儿童的认知规律,教学中多采用儿童乐于接受、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形式,如故事、顺口溜、小组合作等;多采用表扬、鼓励等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的评价方式,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12. an en in un ün

  1.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互相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学an、en、in的发音时,让学生自己观察、找规律,对韵尾“n”进行发音教学,掌握发音的规律。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让学生尽快地掌握知识。在自主合作的学习中,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2.巧用游戏形式,激发学习兴趣。一年级的学生是活泼好动的,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巩固an、en、in的发音教学中,教师可以只发出动作,不发出声音,让学生来猜。在快乐的互动游戏中,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从而让课堂变成学习的乐园。

  3.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在教学儿歌《家》时,要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达到背诵的程度,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们展开交流和讨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散思维。

  13. ang eng ing ong

  1.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互相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学ang、eng、ing、ong的发音时,让学生自己观察、找规律,对韵尾“ng”进行发音教学,掌握发音的规律。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让学生尽快地掌握知识。在自主合作的学习中,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2.巧用游戏形式,激发学习兴趣。一年级的学生是活泼好动的,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巩固ang、eng、ing、ong的发音教学中,教师可以只发出动作,不发出声音,让学生来猜。在这样快乐的互动游戏中,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从而让课堂变成学习的乐园。

  3.注重培养孩子学习语文的能力。在教学儿歌《过马路》时,要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达到背诵的程度,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们展开交流和讨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散思维。

  语文园地三

  1.情境激趣导入新课,游戏活动占据主导。以带学生去秋游为话题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致。同时,较多地以游戏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游戏中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查漏补缺,明确学生哪些地方掌握得不够扎实,为下一步的教学指明方向。

  2.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每一个环节中,都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发展,在发展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

  第四单元

  1.秋天

  1.在教学过程中,先由教师范读,让学生知道课文讲了哪些事物。通过随文识字,让学生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读准轻声和“一”的变调。利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学生先掌握横撇的写法,再学写“了、子”;先学会写“人”,再通过观察“人、大”的区别,进而学写“大”。

  2.尽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秋天的景物特征,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给学生拓展关于大雁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大雁的形象,也明白大雁飞行时用不同队形的原因。

  3.本文语言优美,有画面感,而且低年级的教材都配有插图,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提取关键词、图文结合的方法背诵课文,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背诵课文。同时,也能让学生逐渐形成利用插图背诵课文的意识。

  4.迁移拓展。通过让学生利用句式“秋天来了,什么怎么样”讲讲生活中观察到的秋季景色,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习惯。

  2.小小的船

  1.进行生字教学时,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学生字,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字形的印象,也可以让学生主动探索更多的识记字形的办法。

  2.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读为主”“以读促理解”“以读拓展学生的思维”的方式,让学生把理解字词句与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课文理解能力。

  3.通过让学生想象画面,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进行美的创造。

  3.江南

  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直观理解江南荷叶的茂盛,再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鱼儿在荷叶间自由嬉戏的自在、快乐,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领略江南之美。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古诗。

  4.四季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文中事物会有怎样的对话,进而感受事物的心理,把握朗读的语调。通过结合图片,让学生直观理解事物的特点,并建立与叠词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事物的特点,并试着用叠词概括。

  口语交际 我们做朋友

  在教学活动开始时,呈现同班同学的照片,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通过观察教材插图,引导学生思考并明确交际礼仪。再通过教师与学生模拟交友过程,加深学生对交际礼仪的印象。最后通过各种具体实践,让学生内化交际礼仪。

  语文园地四

  “识字加油站”借助文本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结合生活识记积累。可以拓展学生运用反义词的能力,将反义词运用到具体语句中。

  在“字词句运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说说各种事物在每个季节对应的特点,进而引导学生打开思路,练习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说话。

  在学习“展示台”之前,教师让学生制作姓名卡片时,可以提醒学生姓名卡片上除了写名字,还可以写年级、班级、年龄等信息。以免学生制作的卡片千篇一律。“展示台”的教学可以与口语交际一起进行,使同学间更加熟悉。

  在“日积月累”的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多种多种方式,由易到难地引导学生背诵语句,并适当拓展珍惜时间的语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在“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老师读旁白,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演一演小松鼠找花生的经过,感受读童话的趣味性,从而爱上阅读。同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植物的果实是长在地下的,可以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让学生养成爱观察的好习惯。

  第五单元

  识字6 画

  重视识字写字的教学过程。本课识字写字是重点,教学中,主要以学生读为主,让“读”贯穿学习的始终。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朗读,学生边读诗句边认生字,让学生既在文中识记生字,又注意了生字的应用。在熟读的基础上又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背诵,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识字7 大小多少

  注重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运用游戏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变得主动且轻松愉快。通过“超市游戏”“师说生对”的活动,激发学生争当课堂小主人的心理,使学生在课堂中表现活跃,更有意识地去学习、探索新知识。

  识字8 小书包

  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课堂中,学生对课文是否有兴趣,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在教学开始前,先让学生猜几个谜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省去了导入语导入的时间。以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重视以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朗读的机会。采取各种方法朗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创造发挥的空间,引导学生大胆创编,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识字9 日月明

  “借助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生字”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在讲解课文时,注重以学生观察和教师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字的构成上感知字义。在讲解“明”时,让学生主动观察字的构成,说出组成后的生字的释义,为之后的生字讲解做铺垫,这样能将学生识字的主动性体现得更明显。

  识字10 升国旗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较难集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语感,使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课堂注重通过多种手段来促进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识字时,通过采用猜字谜、编顺口溜、结合生活经验、字理识字等多种识字策略,引导学生掌握生字。教学课文内容时,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升国旗的画面,激发了学生尊敬国旗、热爱国旗的情感,使学生也能够深情并茂地进行朗读。

  语文园地五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生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字的偏旁,学会根据偏旁给字归类,加强识记。在书写生字时,注重引导学生观察书写顺序,并结合“我的发现”中的生字进行拓展,加强对“从左到右”的书写笔顺的理解。阅读中,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让他们敢于独立阅读,进而喜欢阅读。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脉络,让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加强对内容的理解。之后通过表演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六单元

  1. 影子

  1.借用识字方法识字,反复识字。识字环节,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先从生字入手,再过渡到认读词语,并且在第二课时及时巩固复习词语,在不断复习中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2.行之有效的课堂评价以鼓励学生为主,充分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调动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拓展延伸环节,向孩子们揭示了影子的形成原因,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和积极探索的心理。

  2.比尾巴

  1.采用多种识字方法鼓励学生识字,如,采用结合插图、对比识字等方法来落实识字目标。在教学中,多次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为以后学生自主识字打基础。

  2.借助孩子们对动物感兴趣的心理,拓展与主题有关的内容,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针对本课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特点,仿照课文里的句式,说说“谁的什么怎么样”,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青蛙写诗

  1.有趣的导入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有吸引力的导入能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可以采用讲故事、猜谜语、做问答游戏等形式引出课题,帮助学生愉快地进入本课的学习。本文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课文主体是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动物,因此,利用猜谜语来引出课文的主人公——青蛙,能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

  2.重视字词的复习与巩固。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生字记得快,忘得也快,所以针对字词的教学,不仅要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更要强化字词的复习。通过第二课时的复习,可以巩固生字词,达到夯实基础知识的目的。

  4.雨点儿

  1.注重朗读的体验和朗读的指导。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因此朗读应该是带有浓厚个人色彩的。教师要注意不刻意去追求朗读的技巧和整齐划一的朗读效果。在学完全文后,在学生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发挥自由地个性化的朗读,自由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在朗读之中。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有所创新,从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2.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语言的环境。孩子们学习语文应该是一种美丽的畅想。在追求自主感悟、个性体验、人文熏陶的新课标环境下,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应该给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情境和空间。让他们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语言,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培养语感,张扬个性,陶冶情操,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的特点,将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变化生动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体验、感悟雨点儿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1.关注全体学生。课堂上要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都有说话、讨论、评价的机会。在教学中,应注意采用多种形式,如“看一看”“演一演”“评一评”等,把单纯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行为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知与行的转化,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乐于交流。

  2.模拟表演生活。在课堂中模拟生活情境,能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促使学生在交际情境中情绪饱满、自愿地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在生活中交际,在交际中感受生活。

  语文园地六

  1.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设计以畅游语文乐园这一线索贯穿始终,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利用丰富可控制的游戏串联整个教学过程。字词句的训练,通过“连线游戏”“师生合作做游戏”等方式,对生字进行了巩固复习。“展示台”环节,则是通过“火眼金睛”识字法、“开火车游戏”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汉字,学习语文。

  第七单元

  1.明天要远足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通过对儿童远足前夜的动作和心理描写,展现儿童因期盼远足而情绪起伏、难以入眠的情景。

  本课一共只有3节,课文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在讲解课文生字之后,再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把握,教师应创设多种情境,并积极将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悟、体验,比起生硬的指导,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大还是小

  新课标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美的乐趣”,根据这一要求,本堂课的教学侧重点在于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积累生字词,感悟主人公矛盾的心理。通过朗读,孩子们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并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尝试运用句子说话。

  对于一年级的教学来说,识字、写字尤其重要。在教学生字时,本课侧重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予以指导,如教学“穿”时候,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发言组词,在拓展中认读生字。

  3.项链

  识字是一年级重要的教学任务。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词语识字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把生字的识记和叠词的感知积累融为一体,让学生通过自己圈画叠词、认读叠词、感知叠词的特点以及结合生活经验运用叠词的学习活动自然而然地记住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和阅读量都很少,在教学长句的朗读时,教师可以做出一定的示范,指导朗读,让学生在朗读时有一个参考,在多次朗读中,把握语感,进而理解文段内容。

  语文园地七

  运用多种方式教学,让学生产生对课堂的兴趣是本堂课的要点。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师生共读《家族歌》、看图片猜成语、动作演示成语、分角色扮演《猴子捞月亮》等教学形式,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课本内容之外,教师还应注重适当拓展,让学生能明白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更应该向课外延伸,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第八单元

  1.雪地里的小画家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又融汇了科普知识的儿歌。全文语言浅显易懂,排列整齐又错落有致,气韵生动,充满儿童情趣。作者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印的形状特征,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画画”的原因。

  在教学本课时可从以下4点入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本课从沙画这一新颖的艺术形式入手,引导学生说说不用颜料和画笔怎样作画,引入课文,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到一种好奇、兴奋的学习氛围中去。

  2.趣味识字,高效识字。识字写字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本课通过展示字源的演变、图文对比、加一加等方法,增强了识字趣味性,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识记生字,避免了抽象地识字。写字环节,分类指导,比较异同,重点指导学生书写难写的笔画“横折弯钩”,主次分明。

  3.借助情境,充分诵读。《雪地里的小画家》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子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在课堂中,要借助情境,在充分的想象中关注语气和停顿的变化,感受和体会课文轻快、活泼的基调。在读“下雪啦”时,启发学生回忆与联想,“看到一片雪白,你的心情怎么样?想做什么?”想象自己见到大雪时的心情。借助情境想象,读出“小画家”生动作画的场面,激发学生朗读时的喜悦。最后一句“睡着啦”读得轻柔,突出青蛙在冬眠。通过范读、引读、带读等方式,强化不同语气和语句节奏,不读破句,不唱句,在轻快活泼的语调中,读出“小画家们”兴奋的心情。因为课文里有冬天,又有小动物,所以学生学起来会非常有兴趣。

  4.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在课外延伸环节中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还有哪些动物像青蛙一样要冬眠?”让学生仿编诗句,把课文最后两句中的“青蛙”改成这些小动物的名字。在一问一答中,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轻松识字,在情境中感知课文情感,充分诵读课文。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乌鸦喝水

  《乌鸦喝水》是一篇经典的寓言故事,内容简短,寓意深刻,是很好的学习文本。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可注重体现以下理念:

  1.语文学习,是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这篇寓言故事语言通俗易懂,学生初读后就能大致读懂故事内容,但缺少对故事细节和人物心理的把握。怎样让学生更深入地与文本对话,体会小乌鸦的智慧?本设计的做法是:抓关键词,读懂人物心理。结合实际理解“口渴”,表演理解“四处”,了解小乌鸦找水的不易,就能读懂小乌鸦找到水时的兴奋、激动,继而明白小乌鸦有水在眼前却喝不着水的无奈、着急。“水不多”“瓶口又小”的细节描写,告诉了我们乌鸦喝不着水的原因,缺一不可。通过图片对比,学生有了感观上的体验后就能“急乌鸦之所急,想乌鸦之所想”了。结合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一颗一颗”及“渐渐”,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小乌鸦在困难面前焦急的心情以及它耐心等待、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态度。文中重复出现的“看见”,最容易被学生忽略。“小乌鸦,你怎么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呢?”以这样的追问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看见”这个关键词后面隐藏的“善于观察”的智慧。这样抓关键词引导学生走近文本,才能让学生读懂故事读懂人物。

  2.语文学习,是与儿童对话的过程。一年级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爱读图、爱动手、爱想象,结合这些特点,可采用很多种方式教学:字形演变图激趣,对比识字“鸟”与“乌”,归类识字写字,自编谜语,师生趣味对话,动手操作实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积累词语“一颗一颗”和“渐渐”,多种方式指导朗读……这些方法的选择,都是在努力亲近儿童,与儿童对话、写字、朗读课文、理解文本、积累运用、理解寓意,这些教学目标的达成,都是建立在与儿童对话的基础上,以达到育人的最高目标。与语文对话,让学生会说会写;与儿童对话,让儿童走到课堂中央,语文课堂才会真正高效。

  3.小蜗牛

  《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以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它慈爱的妈妈之间有趣的对话呈现故事情节,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一年四季的变化及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故事配有插图,图文并茂,教学时以图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大胆猜读生字,并借助图画读懂课文,了解四季的变化。

  1.多种方式识字。借助图画大胆猜读是本课教学重点之一,可通过谜语引导学生猜出谜底,然后出示小蜗牛的图片,渗透看图猜字的教学内容,为后面完成课后练习题第二题做好铺垫。巩固猜读成果,顺利识字,循序渐进,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本文没有全文注音,只给部分难字注音了,这是一种有梯度的安排。一年级学生借助拼音识字是主要方法,可让学生按照圈一圈、拼一拼、认一认等方法,与同桌交流识记生字,再用熟字加一加、比一比的方法,进一步巩固识字效果。

  2.循序渐进朗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先让学生借助拼音、图画识字后读准字音;再让学生将课文内容与图画配对,借助图画整体感知故事内容,先指名读,再同桌读;接着让学生将图片排序,对比读小树林中树木及地面变化的句子,引导再读;最后分角色读妈妈和小蜗牛的对话,读出角色语气,读出角色特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蜗牛妈妈和小蜗牛的语气把握得准确、到位。

  3.归类对比书写。本课要求学生书写的字结构不同,书写要点也各不相同。引导学生归类对比,发现“对、妈”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重点提示学生注意偏旁相让后带来的字形变化:“对”字中的“又”捺笔变成长点,右侧的“寸”横画要变短;“妈”女字旁的横变为提。“全”是上下结构,人字头要盖住下面的“王”字;全包围结构的“回”字,国字框要写得宽且扁,竖画稍微往里斜。可以借助儿歌的形式帮助学生总结不同字形结构中偏旁的书写特点,增强学生记忆。

  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

  《小兔运南瓜》是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第4次口语交际,教材采用的是看图补白编故事的形式,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要充分为学生创设交流的情境,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能说清楚。

  1.创设情境,让学生乐说。在一定的情境中能产生语言的动机,也为学生提供了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因此,在口语交际的课堂上,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去说,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如,创设小兔运南瓜的情境,利用插图3让学生想象小兔和兔妈妈会说些什么。让学生置身情境之中才能唤醒学生说话的欲望,在轻松、安全的交际环境中,学生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让每个学生达到想说、乐说、会说的层面,实现了口语交际的目的。

  2.注重互动,让学生获得成长。口语交际的课堂是全班学生互动的课堂,因此要注重运用不同形式的互动,如师生互动、同桌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都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互动的同时,他们也能吸取对方的优点,取长补短。长期的互动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也会增加他们交际的勇气和自信,从而获得成长。

  语文园地八

  语文园地八是对第八单元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拓展运用的复习课。为了避免学生学习的单调,可以采用多种有趣的方式让他们在自由快乐中去探索发现,在自主实践中积累运用,从而轻松地完成巩固识字、积累词语的教学任务。

  1.趣读引领,快乐学习。在“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中,以“读”占鳌头,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获得语感。如:帮助学生理解古诗《风》的意思,让学生读诗句,根据诗句做出相应的动作,然后让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读。这样学生就明白了古诗的意思。在《春节童谣》中可采用个人读、对读、拍手读、师生问答读、唱童谣等方式,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学生就了解了春节的习俗,而且也体会到学习童谣是一件快乐的事。

  2.立足文本,扩大外延。语文的学习不能拘泥于文本的学习,还要加大延伸,这样学生学习的知识才会丰满。因此在本节课中,要立足文本的学习,又扩大外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如在“识字加油站”中,在学生了解了文中的职业和场所后,用“你还知道哪些职业?他们在哪里干什么呢?”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职业。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4个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能按笔画记字形,能结合插图了解生字的意思。

  2、认识3个新笔画:“横折钩”“竖钩”“横撇”;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生字。

  3、继续认识田字格,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4、会读指定的词语。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分清“水”的笔画,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火”字。

  教学准备:

  图,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设计思路:本课学习五个象形字,教学2课时,本课时重在感悟汉字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特点,建立汉字与实际物体的联系。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运用已有的知识学习两个生字,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向学生渗透一些汉字造字的常识,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能按笔画记字形,能结合插图了解生字的意义。认识“横折钩”能按笔顺律,依照田字格的范字书写。看图识字、联系生活实际,自主识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习惯。

  教学难点:清楚工整的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抽卡片指名说笔画名称:一丨丿丶。

  2、抽卡片开火车读字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新笔画

  横折钩竖钩横撇

  亅フ

  1、教师范写笔画,说出各笔画名称。

  2、学生书写笔画。

  3同桌互相记笔画名称和写法。

  (二)学习生字

  1学习“日”

  (1)出示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太阳——日)

  (2)观察古代象形字与图有什么相同之处。

  (3)师述:古时候人们写的“日”字与太阳的样子相似,所以叫象形字,经过长期演变,现在写成“日”。

  (4)指名领读字音。

  (5)根据笔画笔顺跟随表自己记忆字形,指名,互相记字形。

  (6)结合图形想一想“日”指的是什么?(太阳)

  (7)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有“日”的词语或句子。(红日、今日、明日、生日、十月一日……)

  2学习“月”

  (1)出示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月亮)

  (2)比较古代象形字与图有什么相同之处。

  (3)出示“月”,指名领读字音。

  (4)学生自由、指名、互相记字形。

  (5)结合图形想一想“月”指的是什么?

  (6)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有“月”的词语或句子。(月球、月光、六月、月饼……)

  三、巩固练习

  1抽卡片开火车读“日”“月”。

  2识字游戏。

  3读一读:P45。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说说怎样写。

  2、教师范写

  (2)“月”,第一笔“撇”的上半部分是直的,运笔到一半时才向左下方拉出,两个“横”的起笔在“撇”的`上部,“横折钩”的钩不要挑得太大。

  3学生描红、仿写。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3种笔画和2个生字。

  教学反思:本课学生对课件演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很感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能初步感受到汉字的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能按笔画记字形,能结合插图了解生字的意义。认识“竖钩、横撇”能按笔顺规

  律,依照田字格的范字书写。学生看图识字、联系生活实际,自主识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习惯。

  教学难点:清楚工整的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抽卡片指名说笔画名称:亅フ

  2、开火车读生字:日、月。

  3、小组读声、韵母:shhuoui

  学习新课

  学习生字

  1、学习“水”

  (1)出示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水)困

  (2)比较古代象形字与图有什么相同之处。

  (3)出示“水”,指名领读字音。

  (4)学生自由、指名、互相记字形。

  (5)提问:“水”的第三、四笔各是什么?

  (6)结合图形想一想“水”指的是什么?

  (7)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有“水”的词语或句子。(河水、海水、自来水、喝水……)

  2、学习“火”

  (1)出示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大火)

  (2)观察图与古代象形字、现代汉字的相同之处。

  (3)出示“火”,指名领读字音。

  (4)学生自由、指名、互相记字形。

  (5)提问:“火”的第一、二、三、四笔各是什么?(丶丷火)

  (6)结合图形想一想“火”指的是什么?

  (7)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有“火”的词语或句子。(火山、大火、着火、火苗……)

  巩固练习

  1、抽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2、识字游戏。

  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说说怎样写。

  2、教师范写

  “火”,写“点”和“小撇”时要给中间的两笔留出空当。

  3学生描红、仿写。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2个生字。

  教学反思:本课重点指导两个汉字的书写,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能初步感受到汉字的美。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6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认识声母y w,认识整体认读音节 yi wu yu,会读四声调。

  较成功的地方:

  一、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这节课我在设计时,能够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从认识声母y w,到识记yw,再到学习整体认读音节和四声并会用它们组词造句,最后到指导书写。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很容易捕捉到学习的重点。

  二、寓教于乐,游戏中学习完成教学目标

  一年级的.小朋友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比较有限的,因此我在教学中运用读儿歌、编顺口溜、摘苹果等手段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与本节课有关的音节词,从小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

  学习声母y、w时,我出示情景图,让学生根据图来说话,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又容易让学生把所学的声母同现实联系起来,便于记忆。尤其是在处理认识整体认读音节yu时,整体认读音节yu比较难记住,于是我创设情境、编故事,再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认识了整体认读音节yu。

  我们常说上课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y w yi wuyu的教学上,而忽视了汉语拼音是在为学习汉字打基础,小朋友们在生活中也认识了很多汉字,如果在教学时能够结合汉字来让小朋友学习音节相信他们一定会扩出更多的词语来,如果再次设计的话我会在同时出示整读音节和汉字让小朋友们通过学习音节认识更多的汉字。

  还有就是由于时间仓促,指导书写的时间不足。如果再次进行教学我也会在时间分配上做好调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检验小朋友们的学习效果。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7

  《冰花》本课生动地描绘了冰花的千姿百态和晶莹洁白。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语言生动形象。对于北方的孩子来说很容易理解,但对于我们南方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下子就能理解的。由于气候的原因,我们南方很少能够看到冰花的。在教学中,我主要抓住两点来进行教学。

  1、抓住关键的词语和标点指导朗读。例如:他惊奇地喊着:“妈妈,你瞧,玻璃窗上开花了!”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理解 “惊奇”一词,问:你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惊奇呢?(遇到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看到自己从没看到过的东西。比如说:看魔术表演的时候,我常常觉得很惊奇;夏天雷阵雨后,看到天空中七色的彩虹,也会惊奇;那天妈妈把长头发剪掉了,我觉得很惊奇??)接着我请学生把自己就当做小童惊奇地喊一喊,学生一方面更加进入了课文情境,另一方面也体会了小童奇怪的心理,从而对冰花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其中的感叹成分自然表露出来。

  2、抓住重点句体会冰花的美。课文中所描绘的冰花是千姿百态的,语言非常优美。特别是比喻句“它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洁白。”写出了冰花的各种形状,写出了冰花的数量之多。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冰花像怎样的树叶,像怎样的小草,像怎样的牡丹,并通过朗读来表达。再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像的翅膀,尽情描述心中的冰花图案。我就让学生说说冰花还像什么,并出示:冰花像( ),像( ),还像(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冰花像白白的荷花,像红红的月季花,还像烟火似的菊花,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晶亮,美丽。有的说冰花像树林里小白兔的小木屋,有的说冰花像可爱的小狗,像机灵的小猴,还像美丽的孔雀??通过想像练说,进一步理解了冰花的千姿百态,美丽动人。

  教学中,还有不足之处。如对于我们南方的孩子应让他们课前对冰花进行课外知识的搜集,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不仅了解了冰花中蕴藏的学问,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搜集和探索,让学生不局限于课文课本知识,以一带面,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学到读书的本领。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8

  教学目标:

  1、会认“书、包”等11个生字,会写“早、书”等5个生字。认识“勹、亻、q”3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认识常用的学习用品,了解它们的用途,学会正确使用。

  4、认识一些常用的学习用品,养成爱惜学习用品、能自己整理书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认清字形,并能正确、美观书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认识常用的学习用品,了解它们的用途,学会正确使用。养成爱惜学习用品、能自己整理书包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题

  1、师引导学生猜谜:带子长长身体方,书本文具里面装。它是我们的好朋友,天天伴我把学上。

  2、学生猜谜,师引导揭示谜底——书包。

  3、板书课题:小书包。(认读“书”为翘舌音。)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别看我的书包小,里面可住着许多小朋友呢,猜猜它们是谁!

  2、学生自由发言,师相机出示词语(配图):

  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3)指名读,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3、小朋友们读得真是太棒了,那么“我”的小书包里到底有哪些宝贝呢?它们又是怎样陪“我”去学校的?读读下面的儿歌你就知道了。

  (1)课件出示课文儿歌,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

  (2)“我”的书包里有什么?(板书: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

  (3)识记生字,认清字形。

  比较记忆:“笔”和“毛”“刀”和“力”“本”和“木”“作”和“昨”。

  (4)师:这些学习用品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可乖了。

  三、指导书写

  1、出示会写生字“早、书、刀、尺、本”,指名读,开火车读。

  2、课件演示生字书写笔顺,学生练习书空。

  3、教师指导生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认真观察。

  4、自由练写,师巡视指导。范写难写的字。

  5、展评书写,奖励大红花。

  四、拓展练习,整理书包

  1、怎么样才能将书包里的.“朋友”放整齐?让学生各自整理自己的小书包。

  2、请学生介绍:你是怎么放的?为什么这么放?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3、小结:书包里的“朋友”有很多,所以我们以后去上学的时候,要每天整理好我们的小书包,看看要带的东西是不是带全了,还要爱护书包里的这些文具。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9

  通过教学实践和课后反思,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给出了两幅情境图,这两幅图突出了课文内容,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第一幅图所表示的内容:时间是冬天,树木凋零,爷爷穿着棉衣在室外活动;第二幅图所表示的内容:时间是夏天,树叶茂盛,爷爷穿着汗衫坐在树下摇扇、喝茶。我在教学时就充分利用这两幅情境图,让学生认识冬天、夏天的景物特征以及人们在不同的季节应该穿厚薄不同的衣服等。这一环节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实效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和练习朗读。为了突破重点,我制作了课件辅助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我把要求认识的十个生字的.偏旁部首做成红颜色、闪动的效果,识字教学时,有的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用动画的形式识字可以重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的效率。在接下来的朗读感悟环节中,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点词句,即让学生明确“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的含义,我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在画面上把缠在树干上的草和茂盛的树叶分别作成闪动的画面。当学生的认识出现误区和偏差时,就出现闪动的画面,这样不但起到直观形象的作用,还可以对学生的认识起到引导的作用。

  三、重视语言的积累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然而,课文中的许多词语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理解难度比较大。教学时,我遵循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逐层深入,如:课件出示“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这两个词语,学生认读后,启发他们想一想:生活中那些东西是暖和的?那些东西是绿色的?这样学生就会毫不费力地说出许多这样的词语来。这样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语言感悟和积累,而且还学会了扩展词汇的方法。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的教学,使我深感到:要使学生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必须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的巧妙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动脑动手,身心愉悦。才能实现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0

  在这堂课中,自己感觉还存在着许多的遗憾和不足。

  1、时间拖沓,老师话语较多,应把课堂还给同学,让学生多说自己的发现。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2、教学语言不够儿童化,语调变化不大,教学评价语不够丰富。且朗读感情不足,过于平淡。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漏字。

  3、在教学生字时,教师讲解时间过多,时间分配不合理。归纳识字方法不够全面。指导写字时,老师应先明确笔顺,再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自己发现生字的特点,熟悉生字的每一个笔顺在田字格的位置,老师范写,进而书空。在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班内查看并加以指导。好的可放在幻听片上全班点评。

  4、课程后半段时注意力明显涣散,需加强教师的`引导、调控课堂的能力,如可编些与课堂有关的课间操,让学生一起做一做,吸引学生注意力,让注意力集中。

  5、在学生朗读“辣椒长个尖尖嘴”时,学生发现“长”是个多音字,教师应及时板书点播。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1

  新教材对认字、写字的要求不同,识写分开、多认少写,减轻学生学习写字的负担,又尽可能让学生多识字,尽早地进行阅读。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与原教材相比,识字量明显加大。为了帮助学生识字和巩固识字,我在教学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在读中识字,在游戏中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能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孩子和文字多次见面。教给孩子识字的方法,放手让孩子自主识字,畅所欲言,只要是孩子想到的,积极给予鼓励。利用生字卡片识字,做“小小邮差”、“火眼金睛”、“开火车”等游戏。让孩子轻松快乐地阅读识字。教学是实施《课程标准》的主渠道。如何把新课标所体现的`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策略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有所获,确有所得。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2

  《比大小》一课主要是在初步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简单分数(分母不大于10的同分母或同分子)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比大小》。分数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比较抽象,我充分地运用画图的方法,借助面积模型让学生经历比较的探索过程,掌握比较的方法。

  一、在操作中理解

  教学中,我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让学生动手操作上。在比较1/4和3/4谁大谁小时,先让学生进行猜测,而后请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画图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在验证环节,有的用正方形,有的用长方形,有的用圆形等各种形状来表示心中的1/4和3/4,由于经历了实际操作的过程,学生对于分数大小的实际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不断的形成表象,因此对于这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也就水到渠成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比大小》》。

  二、在交流中学习

  在学生得出比较结果之后,还注重让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不仅动手而且动脑,将自己比较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交流中,学生不仅理清了知识的结构,而且提出了不同的方法,通过交流、碰撞,激活思维,思路开阔,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完善。从而自己得出结论:可以借助分数单位来比较,进而归纳总结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三、在质疑中提升

  当学生探究出同分母比较大小的方法后,有一学生冒出了一个问题:同分子的分数怎么比较?这个问题问得正是时候,我正要引导学生探究这一问题。于是我直接把问题转抛给学生,学生在经历猜测之后,同样用自己喜欢的画图的.方法来解释说明自己的比较方法。由于是学生自主想探索的问题,所以探索的积极性明显地提高了,在相互补充,相互完善中,轻松的得到比较的方法。

  上完这一课,让我比较满意的是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问题意识逐渐的冒出来了。可不足的是这样的学生还不多,还有一部分的孩子只停留在听的层面,在总结发现规律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3

  今天我讲了第八课《小红花》,这篇课文讲述了佳佳为了得到小红花把在路上捡到的当做自己得到的交给爸爸,但爸爸发现了小红花上的问题后,明白了小红花不是佳佳在学校靠自己努力得到的,所以在爸爸的诱导下佳佳终于说出了实话,小红花不是自己得到的,而是捡的。在爸爸努力帮助和教育下,并且经过佳佳自己的艰苦努力下,最终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小红花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小朋友,做人一定要诚实,要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绩。

  在对课文内容了解后,在教学设计上我做了以下的设计:

  1、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小红花)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你们以前得到过小红花吗?谁能告诉老师,得了小红花,你的心里高兴吗?没得到小红花的同学心里是怎么想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小红花》。今天老师要把小红花奖给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孩子。比比看谁得的多。这样一段简单的谈话导入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用激励的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2、充分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因为是低段教学,课文较短,而且理解上也并不难,只要学生能充分朗读课文,从读中就能明白课文的大意,教师再适当引导,学生就会明白课文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所以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读文。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而且学生也能感同身受,真正明白课文所想表达的含义。

  3、培养创新,激发创造潜能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素质,这是学生发展的根本后劲。就创新而言,想象是核心,语文教学应重视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生活在彩虹般绚烂的想象王国。本教学设计通过想象当时情景,深入理解角色思想,体会不同的情感;通过对话朗读,续编故事,放飞学生的思想,任他们在自由创造的广阔天地里振翅翱翔,尽先风采。

  在这一课中也有准备不到的地方,本课是一篇很好的.教育题材的小文章,但我过于注重读最后才点明课文的内在意义,虽说学生心理已经明白,但低段学生词语的匮乏让他们在总结上不会用更多贴切的词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在词语方面的训练及拓展。同时对这类有教育意义的小文章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得到应有的情感道德方面的教育,做到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4

  一、巧用教材块状编排,激发学生学习情趣整堂课下来,老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得益于老师理念的转变。教学过程展现的是一种平等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发生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是真理的化身,而每个学生和老师都有被理解的权利。所以,老师以一个参加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和活动,变知识的单向传授为师生互动学习,让课堂学习成为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老师和同学成为学习上的亲密伙伴。如何转变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寓教于乐呢?

  我想到了一个新的点子──块状编排。块状编排的灵感来自于语文园地的“我会读”,“我会认”,“我会连”,“我会说”……这些充满了自信的标题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愿望,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不难看出,“我会读”──“我的发现”──“我会想”──“我会写”,这四个学习块是一个有层次有梯度的学习链接。从把文本读正确,让学生走进文本与其进行对话,凸现一年级识字为重点的学习目标定位,到构建学生学习古诗的知识系统,引发学生以更高的学习激情投入到古诗诵读活动中去。把课上得有情趣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情感是在认识过程产生的,认识越深刻,情感体验也越强烈、越深厚。真正的.学习兴趣是在知道一点、会一点的时候产生的,是在越来越明白、越来越会的过程中巩固、加强的。所以,在教学中,千方百计地让每位学生取得他们他们能够取得的成功,让每个人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比知识更重要!关注学情,紧密联系学生的认识实际,想办法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产生学习创造的愿望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二、重视课外诵读积淀,培养学生学习的志趣古诗,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河,沿着时光绵延,把悠长岁月中天灵物华沉淀的点点精粹送到孩子们身边。古诗更是一种心灵的沟通。为了让诗歌和生活融合在一起,让孩子浸润传统文化的精神甘露,我们班启动了中华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的活动。三个月来,孩子们已经诵读了三十多篇。现在,教室里最多见的就是孩子们围在一起摇头晃脑地吟诵,老师的个人主页上,画纸上,留下了孩子们自己心底焕发出的诗情画意。可以说,古诗教学在我们班已经不再是一种负担,学生在课外汲取的诗歌营养经过老师在“诵读和导读课”的展示,经过“小诗人”的评选,经过“古诗大点兵”等一系列活动情境的驱动,让孩子们尽情地读起来、动起来,把学生的生命力量引出来。这“动”,决不是表面的热闹,而是视界的敞亮,精神的漫游,思想的翱翔,心灵的舒展,理性的顿悟,智慧的迸发。

  总之,是个体生命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当每个孩子都深深地卷入经典诗文的时候,你还担心他们在课堂上不“亲临现场”,你还担心他们不“对话交流”,你还担心他们不“动态生成”……如此,生命才能活泼地舒展开来,学习才能成为有意义的生活。语文课程是一个情感的世界,是一个诗意的世界,是一个丰富的生命世界。从教材、尤其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寻找出一个连接着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的“知识储存库”,并以此为中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就能使教学成为一条融汇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主线,就能够激活学生对文本的通灵感悟,与文本发生“内在的对话”,这样,文本所蕴涵的智慧的光芒、思想的火花就会把学生生命的灵气燃烧起来,由此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催发学生生长和发展。作业展现出来的创造力更让我坚信了这一点。

  新课堂应关注“人”的发展,应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关照生命的整体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让孩子们的兴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造都在生机勃勃的课堂环境中焕发出来,飞扬起来。追求生命的成长,让老师和孩子们的潜能如花绽放,让师生之间的情感亲密交融。在快乐中学习,让老师和学生的热情如涌泉长流,让师生之间的情思互动碰撞,尽情张扬成长的快乐!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5

  拼音的教学已经快接近尾声了,在最后一个阶段的韵母教学中,an en in un vn这几个前鼻韵母的发音和ang eng ing ong这几个后鼻韵母的发音要区别开来,如何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的差别?这个问题是我在这节课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成功之处:

  1.对比学习

  在这节课中,首先我运用上节课所学的前鼻韵母an来引出后鼻韵母ang,之后让学生比较它们两个音在形状上的不同。从外型上来看前鼻韵母后面只有一个“n”,但是后鼻韵母则不一样,后面是“ng”,让学生先将两个音外型上的不同理清楚,让学生对于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有一个浅显的认识。在学生已经基本理解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在外型上的差别后,我让学生听音,“an”和“ang”的音,让他们认真听,听出两个音在发音上有什么不同,然后让他们自己尝试看发发这两个音,在自己的亲身体验后,感受到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在发音上的区别。

  2.五官感知

  在教后鼻韵母的发音时,我为了让学生能够切实的'感受到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在发音时的不同,我让学生用手指轻轻触碰鼻侧,让他们通过感官来感受发音的不同。前鼻韵母在发音时,鼻侧在发音前后无明显的变化,手指感觉不到什么,但是后鼻韵母发音时,鼻侧会有明显的振动感,用手指去触摸能够感觉到在发后鼻韵母和发前鼻韵母的不同。

  不足之处:

  在ang eng ing ong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扩词的时间仍然不多,要增加孩子的词汇量。单单只靠在课堂上的扩词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孩子在课外能够细心观察,并能广泛阅读。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汉语拼音,无疑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拼音教学生活化,即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于理解,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地去使用,用它来识字,用它来学习普通话。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8-08

一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反思03-29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6-24

一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反思05-20

一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反思[精选]05-22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学反思01-16

小学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4-13

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教学反思03-30

语文一年级上册《画》教学反思03-31

【推荐】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