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时间:2024-05-27 11:55:4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汇总15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汇总15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

  教学要求

  正确认读12个生字。

  借助拼音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会讲故事。教育学生树立自信心,不自卑,不怯懦。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

  生:爱听。

  师:很久很久以前,在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有天上飞的、又地上跑的。它们相处得非常融洽,为了增进彼此的友谊,他们决定隔一段时间就举行一次联欢会。接下来的故事是围绕小黄莺讲的,老是想学完这节课由你们来讲故事,好吗?(出示小黄莺头饰)

  导入环节老师吸引人的故事是为了让学生感受讲故事的语气、方法,同时激发孩子讲的欲望。

  生;好

  师:打开书第24课《小黄莺唱歌》。自读课文提出学习目标:熟读课文,同组交流难记的字,并正确认识12个二类字。

  第一次读课文要让孩子们互相帮助交流字的记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掌握多种字的记忆方法。因为学生已经预习了课文,划出了二类字。本次读课文也是让学生在熟悉一下二类字的字形及字音。

  接下来就是老师出示几只带有二类字的小白兔,让孩子们帮小白兔找到写有字音的小房子。可爱的`小动物激发了孩子认字的兴趣。

  老师范读课文,让孩子从老师合理的语气中感受朗读技巧。

  让学生再读课文,模仿老师的语气,并思考课文讲了什么。

  师: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小黄莺第一次唱歌是最后一个上台的。

  师:为什么小黄莺最后一个上台的?

  生:因为小黄莺不敢上台表演,所以最后没办法才上台的。

  生:因为小黄莺胆小,所以最后上台。

  师:她唱得怎么样?

  生:唱得不好听。

  生:因为小黄莺胆小,害怕了声音抖了,所以唱得不好听。

  生:我知道小黄莺第二次唱歌唱得非常好。

  师:为什么第二次唱得好听了?

  生:小黄莺胆子大了,唱得就好听了。

  生:因为小黄莺练习了很多次,所以就唱得好听了。

  生:我还知道第一次小黄莺没唱好,是因为它缺乏自信,后来经过练习就有自信了,所以就唱好了。

  师生、生生交流的过程中因为老师的引导、学生的预习非常到位,所以课文的主要内容很快就树立出来了。此时老师不能满足于现状,应该适时知道朗读。

  师:小黄莺两次唱歌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生:因为这都是妈妈鼓励的结果。

  师:找到妈妈鼓励的话语读一读。(指导朗读)

  从朗读中指导记忆两次唱歌的时间,及唱的结果。

  师:故事学完了,你能把故事试着讲出来吗?现在小组内讲一讲,可以小组成员帮一帮。

  组内讲故事时,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达到了每组由至少一名同学会讲了。

  接下来在全班面前讲的同学,老师给戴上了小黄莺头饰,讲得好的老师发给了一个由老师制作的小黄莺的精美图片。

  本节课教学安排合理,环节紧凑,尤其在交流主要课文内容阶段,使得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给所有的学生思考和参与交流的机会。而且老师就是通过学生的交流随机板书,肯定孩子能力的同时,更激发孩子探究知识的欲望。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实施交互式学习,让我体会到了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凡是学生可以做到的事情,老师千万不能代替。如果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都由我讲解给孩子们的话,我想孩子对课文的理解不会那么深刻,而且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孩子当堂就能讲出故事内容。这样的教学,不仅能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积极主动地去感受和获取知识,锻炼技能,体验情感,使学生的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2

  1、到植物园里找春天:

  师:明媚的春光无处不在,现在我们一起到植物园里去找春天,十分钟后再来共同讨论。

  生自由地找春天:

  生1:我找到春天了,它在粉红色的花瓣里。

  生2:春天在嫩绿的草地上,你瞧,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钻出来了,多可爱啊!

  生3:我也找到了春天,它悄悄地爬上了柳梢,你们看,柳枝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呢!

  生4:春天来了,植物园里的桃花、梨花、杏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竞相开放。

  学生自由地找春天,情不自禁地表述自己的发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从而使他们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觉得语文就在我们生活的空间里。学习语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东西,具体地表达出来。

  2、在田野里找春天

  师:在学校的植物园里,小朋友们找到了春天,现在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到田野里去找一找春天,我想你们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学生随着老师一块到了田野,自由自在地寻找春天:

  生1:老师,我找到了春天,你看,田野里的油菜都抽苔了,有的已经开出了一簇簇黄色的小花,吸引了勤劳的小蜜蜂呢!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

  生2:老师,我也找到了春天,你瞧,田野里的`麦苗长得更绿更壮了。

  生3:在田野里的小路上,我看到了过完冬眠的青蛙了,它蹦蹦跳跳,还呱呱地叫呢,好像也在赞美春天的美好。

  生4:我也找到了春天,路边的树枝上几只小燕子正在交谈,小黄鹂也快乐地唱着歌。

  ………

  在植物园找奏春天,他们感到轻松愉悦,在田野里他们的视野更开阔,观察的事物更详实。因而对美好的春光描述的更详实。

  3、到河边去找春天

  师:小朋友们,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可爱的春天让人心情愉快,趁此时机我们赶紧再到河边去找一找春天吧!

  生1:老师,你听小河流水的声音,好像说:春天来了,我们由冰化成水,哗哗哗,多自在呀!

  生2:大家瞧,河边的树林里全绿了,我们走在里面,好像进了绿色的海洋!

  生3:老师,我也找到了春天,你看远处的山明朗起来了!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3

  国标本小语课文《小松树和大松树》,短小精悍,文字浅显。在教学中,我针对低年级的儿童特点,利用富有童趣的黑板贴画,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进行言语实践活动。

  一、感知贴画激兴趣

  在学生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我开始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体会童话的思想内涵。第一自然段,在指名学生朗读后,我对学生说:“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漂亮的贴画,想认识一下吗?”接着,分别出示“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大山爷爷”的贴图,让学生结合它们的特点,猜测它们的年龄,然后根据课文的意思把图贴到黑板上去,一边贴一边进行口语训练:(什么地方)有(什么)?(谁)长在(什么地方)?(长得怎么样)?结合学生的回答,我还送他们几个词语:粗壮、茂盛、矮小,请学生读一读,这样,既帮助了学生注意词汇的积累,又为下文学生的自由表达作铺垫。

  二、体验贴画促读悟

  课文第二、第三自然段方要写了小松树和风伯伯的'一组对话,这是指导学生朗读感悟的重点段。为了维持和强化学生的兴趣,我把这两段话分别设计成了两幅连环画式的贴图,学生觉得十分新鲜,不由自主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之中。接着,我引导学生边看图,边读文,充分展开想象,体会文中各个角色的个性、品质。首先提问:从小松树的话语中你能感觉到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里看得出来?学生很快体会到了小松树的自高自大、轻浮、傲慢无礼。然后指导学生充当角色表演朗读小松树的两句话后,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大松树的特点,我故意面对学生说:“小松树这是在嘲笑大松树呢。”又低头问扮演大松树的同学:“大松树啊大松树,小松树这般嘲笑,你心里怎样啊?”我于是顺水推舟,用手指向黑板上的图,说:“我们来看图上的大松树。他不但不生气,还笑眯眯的呢。

  这是为什么呀?”学生通过朗读,明白到大松树的宽容,因而对文中风伯伯的话有了更深的体悟,读起来就更入情入境了。

  在教学第四段时,我让学生以“小松树”

  的口吻来说话,跟“大松树”道歉,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接受了品德教育。

  三、表演贴画求创新

  儿童具有喜好活动的天性,充分而自由的活动总是能激发其身心结构中巨大

  而无限的潜能。通过以上的言语实践活动,课堂气氛是相当和谐和活跃的,这时进行整体性表演最能表达学生的情感。在学生熟读成诵后,我给学生戴上头饰,让他们演一演,表演内容可以是以课文为主,也可以根据教师的解说词创造性地表演,这样的表演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乐趣,即使是一些胆小的同学,在活跃的课堂气氛感染下也大胆地走上了讲台,他们把自己融入角色,沉浸在创造的快乐中。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4

  本课的设计中,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他们有充分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在选择中主动体验学习,在生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同时以识字为基点,引导学生发现词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感受识字之乐的同时,观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5

  《家》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首小诗。它清新、自然、朴实,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1、复习词语:在导入环节,我带领学生复习了(白云、小鸟、鱼儿、种子、蓝天、树林、小河、泥土)这些

  词语,并且这些词语是一一对应的形式出现的,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谁是谁的家的理解。

  2、教写“云”

  这一环节体现了课堂上的写字教学。并交给了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用提问寻思、用细读品味

  在教学中,我随机展示了蓝天、白云,树林、小鸟,小河、鱼儿,泥土、种子的画面,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为什么蓝天是白云的家?

  为什么树林是小鸟的家?树林还是谁的家?为什么小河是鱼儿的家?小河还是谁的家?为什么泥土是种子的家?这些问题让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这些想象和描述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读时感情充溢,后面的指导学生朗读就水到渠成。在配乐朗读时,我先交给学生朗读的方法,让学生边读边想画面,把体验到的情感移植到文本之中,用心灵与文本对话,用优美的声音读出对文章的感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激趣课堂,送白云、小鸟、鱼儿、种子回家,

  我把()送回家,()是()的家——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课前,我让学生制作了白云、小鸟、鱼儿、种子、大树的图片。学生在课堂上送白云、小鸟、鱼儿、种子回家时激动万分,使文本不再只是一种文字,而是有形、有声的体验,学生也变成了有感情的文本角色。

  四、突破难点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这一句是本课的难点。诗中“祖国”是一个抽象的词,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尤其不容易理解。课堂上,我将抽象的“祖国”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突破了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我先让学生认识我们祖国的样子,它就像一只威武的雄鸡,然后介绍我们祖国叫中国,也叫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是我们的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的国家象个大花园,我们就是祖国大花园里的花朵。

  之后,我带领孩子在课件中观赏祖国巍峨的高山,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雄伟的长城,无数的珍稀动物……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最后,让学生对我们的祖国说一句话?学生们热爱祖国的情感被自然而然的激发了。使学生明白了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祖国的哺育、培养,所以说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

  五、课外拓展,积累语言。

  为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出示了沙滩贝壳海螺、夜空星星月亮等图片,让孩子创编诗歌,()是()的.家。

  课后的作业是回家把家这首诗歌背诵给爸爸妈妈听并仿写一句话()是()的家。这些都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这节课上,我用一颗未泯的童心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在诵读、对话中去体验、感悟语言带给我们的温馨。在这种体验中,学生的性情得到了陶冶。

  这节课带给我的不但是快乐、感动,而且是审美的情趣。让我感到教学不是枯燥的,而是有滋有味的。

  本节课的不足是:教学过程中,前四行诗句的教学速度稍快了一些,给拓展环节留下的时间有点多。在突破难点环节准备的一首儿歌《娃哈哈》,忘了播放,随机放在了最后的环节,只起到了让学生放松休息的作用,没有为突破教学难点而服务。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6

  一、教学优点

  (一)走入情境,熏陶情感

  教学一开始就通过精美的课件创设出了美丽的童话世界,茫茫白雪中,兔妈妈和兔宝宝堆起了可爱的小雪人,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学生带入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一个好的情感基础。

  (二)入情诵读,层层感悟

  1.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

  情感需要自身的感悟,新课程目标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重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学中,我抓住了文中的几句重点句:

  ⑴“雪孩子看见小白兔家着火了,就飞快地跑了过去。” ⑵“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了”。

  ⑶“他飞到了天空,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读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味,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2.寻找情感体验切入点,体验情境

  如抓住“雪孩子怕火,可是为了救小白兔,却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个情感切入点,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第七八两个自然段是全文情感的高潮,为了将学生真正体会到雪人的美好心灵,我引导学生去练读,说: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请小朋友自由读第八段,想一想,你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去讨论。就这么一个在成人眼中非常公式化,甚至听上去有些专业化的问题,让孩子们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意见。有一位学生说:我觉得应该读出高兴的语气。因为雪孩子虽然已经变成了白云,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小白兔的平安,雪孩子觉得很高兴,所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第二位学生说:我觉得要读出伤心的语气。因为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小白兔觉得很伤心,所以要读出伤心的语气。就这样,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体会。引导学生在读中一步一步走向文中雪人美好的情感世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展开想象,体验真情

  在第八段的教学中,为了让孩子展开充分的想像,我为孩子们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到哪里去了呢?

  2.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

  3.读读课文想一想:

  雪孩子还会回来吗?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继续看课件: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二、不足之处及今后改进的措施

  这节课在设计和处理中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第一,在培养孩子说完整的话方面做得很不到位,一年级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完整的话,这方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将更加注意。第二,在引导孩子朗读时,如果利用配乐朗读,我想孩子更容易入情入境,获得情感的体验,对于提高孩子的朗读水平及理解课文内容都会有很大帮助。第三,最后一部分“雪孩子为什么飞走了,它还会回来吗?”如果能通过图或者小动画让孩子了解水到雪,雪到水的过程,会更利于理解和接受,也会使课文学习升华到另一个高度。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7

  本课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以山村一个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感情真挚,语言朴实。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难点是有的长句子不容易读好。

  在这一节课中,我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新课标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孩子当作朋友,上课开始,通过让学生听唱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激发起学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在学习课题时,让学生说说结合生活中,表达自己特别想做什么事时,一般会怎么说?(非常、特别、很、十分)想。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低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识字和朗读训练,整堂课学生都是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悟。这一节课,我注重了学生的朗读训练,从一开始的自由读——重点句子的朗读——跟老师读,男女生赛读。这些环节的设计,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朗读,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热爱首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体验升旗,理解壮观,然后感情读好长句:天安门升旗仪式非常壮观。通过媒体展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弯弯和遥远几个词语。

  最后我让学生欣赏北京的美丽风光,并配以课后的练习“我们爱北京”,“我们爱五星红旗”,让孩子反复读,最后我抓住“我多想去看看”中的“我”、“多想”、“看看”和学生一起读出突出重点词的三种语气,再次激发了学生的热爱北京首都,热爱国旗的思想感情,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8

  第一段教学中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创设愉悦、轻松的课堂教学情境,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充分开展创设了鲜活的空间,教师尝试变换角色参与其中,整个情境立体化,趣味纵横。

  第二段教学中学生按图想象说话。以“绿油油”、“黄灿灿”为重点说话。让学生充分进入情境,抓住重点,展开想象说话,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在朗读上,根据学生理解水平,要求一步步上升。通过学生不同角色转变,联系实际想象说话,师生互动,以读代讲,很有实效。通过从前天、昨天、今天三天的比较,得出“小松鼠三天都去花生地看花生结果了没有”这个结论,充分感知“每天”所强调的意思,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理解规律。

  第三段教学中让学生生用“自言自语”来描述,也可以用其说话。通过实际情景再现,让学生简单明了地明白意思,并用说话来反馈自己的理解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9

  这堂课没有完成预先设计的教学内容,但是这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这堂课根据学生的学习热情、思考、灵感,我临时改变了原先的教学设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教师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程式。开放课堂,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热情,让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允许学生打破我们的预设,让我们在师生互动中多一些即兴的创造,使我们的课堂更充满生命力!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0

  本课我从复习引入生字学习,再从拼音引出句子学习,再来学拼音,跳跃比较大,设计面比较广,也许是因为内容不集中,所以学生比较兴奋,课堂纪律有点糟糕。如何教学整合新教材,上课既有序又灵活,让学生真正做到活而不乱,这是新课堂改革真正落实到课堂的关键所在。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1

  本节课设计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通过观察图片活动,学生轻松、快乐地掌握本节课的生字“天”“地”“人”,再通过课件中的摘苹果、捡树叶的游戏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愉悦地学会“你”“我”“他”三个字。运用多种方法识记,提高识字效率。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本节课以6个生字的识记为重点,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习识记生字的方法。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识字的方法变得多元化;在教师指导的过程中,识字的方法变得有效化。

  一堂课上下来,我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最主要的是教师本身对课堂的整体把控不到位以及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和课堂规则没有养成,导致一上课学生就会恢复到幼儿园状态。同时由于课堂秩序的不稳定,造成课堂无法更好的进行,校长说的很对,宁肯教学往后放放,也要将学生的纪律、规则的学习放在首位。没有一个良好的纪律,会给老师的上课带来很多的困扰,这也是我面临的最大的困扰,一年级学生不能遵守课堂纪律、散漫,也是自己没有教学经验,没有管理班级的经验,所以今后的`重点是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能够保障课堂的有序进行。

  在这节课的教学上,我发现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一个摘苹果的游戏环节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之前学习的生字,同学们都想上讲台上进行游戏的操作,所以这个时候注意力集中,纪律也空前的好。这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应该基于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让课堂更加的生动、活泼,同时也让孩子在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中更加的生动活泼。

  以本节课的教学实际出发,我认为我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在课堂上讨论环节,班级纪律的把控,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课堂讨论的理解不是很明白,因此课堂环节的完成度不高,达不到预期效果。其次就是本课的教学内容十分简单,在完成课程目标后的适度延伸没有做好,下次可以在教学目标完成之后,让学生结合实际,适度延伸。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2

  今天我讲了第八课《小红花》,这篇课文讲述了佳佳为了得到小红花把在路上捡到的当做自己得到的交给爸爸,但爸爸发现了小红花上的问题后,明白了小红花不是佳佳在学校靠自己努力得到的,所以在爸爸的诱导下佳佳终于说出了实话,小红花不是自己得到的,而是捡的。在爸爸努力帮助和教育下,并且经过佳佳自己的艰苦努力下,最终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小红花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小朋友,做人一定要诚实,要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绩。

  在对课文内容了解后,在教学设计上我做了以下的设计:

  1、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小红花)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你们以前得到过小红花吗?谁能告诉老师,得了小红花,你的心里高兴吗?没得到小红花的同学心里是怎么想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小红花》。今天老师要把小红花奖给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孩子。比比看谁得的多。这样一段简单的谈话导入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用激励的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2、充分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因为是低段教学,课文较短,而且理解上也并不难,只要学生能充分朗读课文,从读中就能明白课文的大意,教师再适当引导,学生就会明白课文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所以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读文。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而且学生也能感同身受,真正明白课文所想表达的含义。

  3、培养创新,激发创造潜能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素质,这是学生发展的根本后劲。就创新而言,想象是核心,语文教学应重视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生活在彩虹般绚烂的想象王国。本教学设计通过想象当时情景,深入理解角色思想,体会不同的情感;通过对话朗读,续编故事,放飞学生的思想,任他们在自由创造的广阔天地里振翅翱翔,尽先风采。

  在这一课中也有准备不到的地方,本课是一篇很好的教育题材的'小文章,但我过于注重读最后才点明课文的内在意义,虽说学生心理已经明白,但低段学生词语的匮乏让他们在总结上不会用更多贴切的词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在词语方面的训练及拓展。同时对这类有教育意义的小文章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得到应有的情感道德方面的教育,做到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3

  《大还是小》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20xx年秋季修订版)第10课的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同时富有教育意义。

  课文通过“有时候大”和“有时候小”的比较,使孩子们感知成长,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们懂得如何“变大”。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以通过以读促悟,以读促思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本节课的.教学提倡合作探究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并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想变大还是变小,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进行了思维训练,从而达到了突破重难点的目的。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引导学生明白: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些事我们能做到,有些事不能做到,这些都是正常的。但是我们从小要培养自立能力,从小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给长辈添麻烦。

  这节课的优点之处在于:教学设计环环相扣,从图片导入到生字讲解,最后课文朗读,每个环节紧扣主题。在生字讲解环节,从“会认”到“会写”,按照“识、读、写”的顺序进行,最后进行组词。在课文朗读环节,采取多种朗读方式,比如老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齐读、男女生赛读、指名读等。理解课文时,采用问题引路,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的学习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1、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在生字讲解环节时没有出示拼音,而是直接呈现了会认的生字词。应该是先给学生呈现出带拼音的生字词,读一读,之后可以把拼音去掉再让学生进行读认。

  2、在朗读课文环节为学生设置的目标要求没有执行。这是我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

  3、板书不及时。课文讲解时应该及时将“有时候大”和“有时候小”的表现呈现在黑板上,但是在讲解时我把板书忘记了。需要在平时教学时更下功夫才能避免此类疏忽地出现。

  4、在给学生示范朗读时自己的语速太快。老师的范读非常重要,但是自己的语速没有把握好,因此这次范读并没有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这也提醒了我在朗读课文时,语速要把控好,读出重音,读出感情,在课下要多练习。

  通过《大还是小》这篇课文的教学,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很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教学贵在坚持,我只是无数人民教师中一只微不足道的小爬虫,虽然爬得慢,但是,我会一直坚持,为学校,为教育,献点绵薄之力。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4

  《语文园地五》有6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归类呈现了4组表示时间的词语,引导学生识记5个生字,了解时间之间的先后顺序;“我的发现”通过偏旁归类,让学生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特点;“字词句运用”通过对“n—l” “sh—s”“zh—z”3组易混淆音节的强化认读,加强学生的辨读能力;“书写提示”总结了“从左到右”“先撇后捺”两种汉字书写规则,培养学生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古诗《悯农(其二)》,学生在积累古诗的同时,明白要珍惜劳动成果,不能浪费粮食的道理;“和大人一起读”编排的是一则有趣的故事《拔萝卜》,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了解故事内容,学习续讲故事。

  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识字加油站”部分。教材呈现了四组表示时间的词语。一天内的时间、以天为单位的时间、以月为单位的时间、以年为单位的时间。通过自己读,同桌互读,小组齐读等方式,体会不同的时间。同时,联系《语文园地四》的“日积月累”部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引导学生珍惜美好的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2.“我的发现”部分。先让学生认读生字,正音。苹、林是后鼻音。草是平舌音。再观察这些字的共同点:每组汉字都是由相同的偏旁组成的。引导孩子理解偏旁代表的意义。一般来说,带“艹”的字,表示和花草植物有关,带“木”的字,表示和树木或木制品有关。同时,再让孩子列举一些学过的或见过的字。如:“艹”:苦、萍、荷、蓝。“木”:柳、棋、校、森。通过偏旁归类法识字,可以提高识字效率,也渗透了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3.“书写提示”部分。先回顾学过的两条书写规则及相应的例字。 从上到下:二、三。先横后竖:十、禾。再学习这两条规则。从左到右:儿、林。先撇后捺:本、天。我先让孩子书空笔顺,再仔细观察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我一边范写一边强调书写要领。关键笔画的书写,强调两次。始终传递一种理念:我们一定要按照笔顺规则,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学生练写的.时候,我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

  4.学习古诗。这首《悯农》,很多孩子都会背。我出示插图,让学生看着插图背诵。画面上,烈日当空,一个农民伯伯扶着锄头休息,时不时伸手擦去额头上的汗水。让学生们通过画面,来体会农民劳作的艰辛。引导孩子们要珍惜粮食,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有的孩子看了图画,感触很深,说自己以后不挑食,不浪费。

  5.“和大人一起读”部分。《拔萝卜》这篇课文,孩子们都很熟悉。我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学习课文的内容及句式。“谁种的萝卜?”“老公公。”“老公公拔萝卜的时候拉着哪里?”“拉着萝卜叶子。”“老公公拔萝卜的时候嘴里喊着什么?“嗨哟!嗨哟!” “萝卜拔出来没有?”“没有”“老公公请谁来帮忙?”“请老婆婆来帮忙。”“老婆婆拉着谁?”“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又拉着谁?”“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他们一起喊什么?”“嗨哟!嗨哟!”“萝卜拔出来没有?”“没有”依次类推,老婆婆喊小姑娘来帮忙,小姑娘喊小狗来帮忙,小狗喊小猫来帮忙,小猫喊小老鼠来帮忙……“萝卜最后拔出来了吗?”同学们都兴奋地回答:“拔出来了!”引导孩子们看图,看每一次拔萝卜后,萝卜的变化,进而理解: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通过一问一答,帮助学生理解了内容及句式。这个时候,再要求学生续编课文就顺理成章了。看孩子们听得很投入,我让大家回家以后自己试着续编课文,再读给爸爸妈妈听。

  接下来我谈谈本次授课的一些不足之处:

  1.在学习表示时间的词语时,可以打乱顺序,让学生重新给词语排队,以加强对时间顺序的理解。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性地了解一些时间词语之间的关系:一年有几个月?一个月有几天?一天可以分成几个时间段?……让学生加深对时间的认识和了解。

  2.偏旁归类识字时,可以再列举一些学过的偏旁。比如:“女”:妈、妹、奶。“氵”:江、河、湖。

  3. 《拔萝卜》这个故事,以问答的形式进行了讲解。应该再让学生多读几遍。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趣味性。

  以上是我对《语文园地五》这一课的教学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5

  较好的做法:

  这节课我采用了开火车的方式请同学起来读词语,读课文。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基本上每一个同学都积极举手了。这是一个好办法,以后在课堂上要经常采用这个方式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而且为给同学们找了很多反义词,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有所欠缺的地方:

  但是在这节课上,我对教学内容设计过多,在熟悉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浪费了太多时间,以至于两个课时没有完成,在第三课时才进行了收尾。在识字教学上有些生拉硬记的`迹象。

  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重视识字方法的总结。教人学会不如教人会学,在一年级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并给孩子们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在时间划分上一定要多加注意,应该两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就要两节课完成。

  今天上课忽视了强调常规问题,纪律表现还算不错,但是还是要不停的强调不停的改正,为了给孩子们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的习惯。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8-08

一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反思03-29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6-24

一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反思05-20

一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反思[精选]05-22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学反思01-16

小学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4-13

一年级语文上册《影子》教学反思11-15

一年级语文上册太阳教学反思07-25

一年级语文上册比尾巴教学反思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