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时间:2024-05-16 09:37:5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常用15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常用1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初读课文掌握大致内容,其次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教学结构,最后朗读课文完美结束。

  2、利用多媒体吸引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兴趣,使之让他们对课文内容感兴趣,老师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3、抓住了含义深刻的句子,研词析句,领悟语意。

  二、成功之处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是从初读课文,了解注意内容,到精读课文,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都在引导学生自读自学,小组合作,以汇报交流的形式参与学习实践活动,效果不错。

  三、不足之处

  由于担心教学内容没法按时完成,有些锻炼学生动口、动脑的能力的活动,完成得不够到位。

  四、改进措施

  1、教学中,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后,应重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后,谈感受,再把感受读出来,感情朗读就自然而然形成了。

  2、要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想象,然后再学会领悟语言,细细品味语言,生发感情,让学生入情入境,走进作者内心世界,与作者、与文本产生共鸣。

  五、小学三年级语文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教学反思

  围绕教学目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整节课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让人感觉十分舒服。

  1、学生初读课文,掌握大体内容,感受课文中麻雀、老鹰、蚂蚁的特点。在反复朗读中,理清课文结构,体会语言的有趣。

  2、运用了视频、图片,吸引了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兴趣,抓住重点词句,让孩子了解了课文内容,认识了动物特点,模仿课文,写出了动物的特点。

  3、抓住了一些含义深刻、十分有趣的句子,研词析句,领悟语意。

  4、引导学生自读自学,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汇报交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学习生字、词语和课文,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2

  在小语第五册第七课《这是我小学的老师》初读课文的教学时,我要求学生读完课文后要“有话可说”。学生从文章的主题、全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对词语的感悟体会等方面进行了交流。突然,有一位学生迫不急待地举手,当我叫到他时,他却怯怯地站起:“老师,我说了,你不要生气。”这一事先声明,让我有些措手不及,我的心猛地一惊:“学生该不会有什么让大家不堪入耳的语言吧?”但本能告诉我得答应孩子的要求。等我“肯定”地说“行”后,该生脸露腼腆神色,好奇地说:“老师,居里夫人的老师一直坐在轮椅上,他是不是个残疾人?”哈哈,学生的思维角度就是与成人不同,这一看似钻牛角尖的问题是学生读文后自然生成的问题,也是学生再正常不过的问题的。我点了点头,顺势把它抛给了全班同学。

  “轰”,教室里一阵“骚动”,随即就有学生要求发言:“居里夫人的老师老了,身体虚弱了,可能走路不方便了,所以才坐轮椅。并非是残疾人。”“居里夫人的老师可能年轻时为了学生呕心呖血,到老了身体累跨了。腿脚不麻利了。”“我想居里夫人的老师也有可能就是残疾的。但大家都没有瞧不起他,反而更加尊敬他。我们也会为教出这样世界闻名的科学家的残疾老师而感到骄傲。”这是学生多么富有诗心的猜测啊。我想事实已经并不重要了。而重要的是学生语言中透露出的对老师的无比崇敬之情。

  下课后,我一直都在回想着孩子发言之前那句“老师,我说了,你不要生气”的话语,其实孩子的猜测是顺理成章,有理有据的啊!是最敏感的内心里最真实的倾吐啊!但为什么却要这样诚惶诚恐地提出呢?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课堂和我们的小语课堂。是不是建筑了太多,太牢的“围墙”才会让学生“战战兢兢”?一个极其平常的问题也要斟酌再三才感吐露真言?我们常以为自己的课堂够开放,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够广阔,但从学生欲言又止的请求中,我们蓦然发现:自己的课堂中师道尊严的痕迹依然存在,其实还远未真正解放了学生的心理防线的程度,还没有实质性地构建起“诉真情,吐真言”的`课堂的架构。

  由此我又想到了话语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平时在语文课堂上是否关注了对个性张扬思维的尊崇,对批判性意见的吸纳,是否赏识了哪怕有时是违背师者意志,但却是有自己思想的另类言说。

  拆除课堂“围墙”,构筑学生的心理安全底线,松开思维的束缚,允许思维的偏差,甚至学生的“胡言乱语”,让人性的阳光普照课堂。应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学工作者所追求的课堂景观。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3

  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外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侵略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 结合朗读,渗透方法。学生刚升入三年级,不会完整、简练地概括课文内容,在教学时,我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给学生恰当的引领。让学生读读这个故事,看看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做了什么?学生在一次次概括的同时,我相机渗透概括课文内容时一定要讲清前因后果,语言要简练、明白。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读表现布鲁斯英勇抗战的句子时,鼓励学生边谈体会边抓住重点词语朗读,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学会读书方法。

  2、 抓住重点,自读自悟。布鲁斯是从蜘蛛结网的现象中得到启示的,那么蜘蛛是怎么结网的?我重点抓住第三自然段进行教学。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采用“找一找、划一划、写一写”的方式学习,找找相关的词语,边读边体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

  3、 发挥想象,鼓励表达。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怎样去创设情景让他尽情散发?每篇课文都会有一些地方让学生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的,本课中最后一小节写王子“四处奔走,召集被打散的军队,动员人民起来抵抗。”就是文中的一个空白点,教学中我设计了布鲁斯发表动员演说的环节,鼓励学生为布鲁斯发表演说。为了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蜘蛛对布鲁斯的影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布鲁斯看到蜘蛛艰辛结网的一幕,他会想些什么?转化角色,再现当时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让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能力,体验、感受的真实生活。

  当然在教学中,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指导朗读第三段时,学生结合具体语句谈体会有些零散;学生发挥想象表达上还不够详细,我没有适当地引导孩子们要拓展开想;在认真听学生回答,及时做出反应这方面还很欠缺,对学生的倾听还不够,当学生回答的问题不是自己所期望时,不能恰当地引导;教态还要再自然大方点;语言的力度还不够,渲染的气氛不到位,总之,目前迫切要做的就是在课堂的调控方面下功夫,提高临场应变能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我深刻地意识到要想打开艺术这扇大门,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但我希望经过不懈的努力,那将不会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会越来越近!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4

  《不瞒真情》讲述的是作家老舍先生小时候的一个故事:为了和好朋友高煜年快点去放风筝,老舍帮他写了作文的'开头。老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高兴地表扬了高煜年。两人最后还是认识到不能欺骗老师,就对老师讲了实情。事虽小,却折射出两人诚实的心灵。全文情节简单,文字通俗,但字里行间也留有耐人寻味的空白之处,读后令人深思。

  本课有很多描写神态的词语,如:紧锁眉头、苦思冥想、眉眼顿开、眉飞色舞等。当学到这些词语时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模仿出相对应的动作,最后要求大家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在教授“眉飞色舞”一词时,指导学生用“同情+语气”表达对高煜年的赞扬。师:看,你的眉毛像跳起舞来了,真是眉飞色舞呀。谁来说说“眉色舞”是什么意思?并加上自己的动作,这样理解解起来就感到容易多了。再通过“读”贯穿教学始终,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维,参与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感悟。品读文字的内涵美,获得思想启迪。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5

  我执教的《讲信用》一课今天上午在学校各位领导和班主任老师们的“检阅”下结束了,没有当初期盼的那种轻松的感觉,心里反而沉甸甸的,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总结我现在的感受,那就是“上好一节语文课,真难!”

  作为一名执教者,从最初课文的选择,主题的确立,到最后课堂教学的设计,经历了无数次的修改、推翻、再修改。整整七千字的设计和说课,我是逐字、逐句、逐段的.在进行反复推敲。如何上好这节课,如何在这一节课上体现“语文课要有语文特色”,如何让学生在这一节课上得到语言的熏陶和能力的发展,如何让学生通过这一节课,懂得做人要讲信用这个道理,如何让所有的教学期待都变成现实……所有的这些问题都让我切身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真难,上好一节语文课,更难!

  反思这节语文阅读课,我认为有优点也有遗憾,现从目标完成情况和课堂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

  我为本节课确立的研究主题是“语文课要有语文特色”,为了凸显这一主题,我在设计的时候,抓住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设计了“信”字结构分析,相同意思词语的积累,中心句的学习,欣赏精彩的语言描写,独立创作名人名言等环节,结合字、词、句、段的训练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能力。

  特别是感知文章的写作特点这部分,我先是通过抓住重点词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到人物内心的想法,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态度的对比,来理解人物的高尚品质,最后再利用板书简洁、明了的点明出作者的写作方法。使学生一步一步的认识到,作者是如何利用语言描写和对比描写的手法突出宋庆龄讲信用的。既得到了情感上的熏陶,又获得了写作方法上的指导。充分体现了语文课要有语文特色这一主题,同时使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和谐的统一。

  但遗憾的是,因为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不够,前面在进行中心句的学习和训练时,耽误了时间,致使后面一个很关键的环节: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相似的经历没有进行。这大大影响了课堂的整体效果,也失去了一次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的绝佳机会,令人扼腕叹息,特别是我在课下让学生完成这部分训练时,听到学生精彩的发言,更觉得没有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很遗憾。这让我深刻的反思到自己平时上课,不善于把握时间,没有调控课堂的意识,总是认为,这节课的内容讲不完,还有下节课,每节课应该完成的目标在心里没有明确、清晰地把握。长此以往,养成了随意的坏习惯。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6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参加了20xx年浦东新区新教师培训。临近尾声,我接到了来自第二中心小学陆老师的来电。她说要对我的专业发展进行一次“诊断”,这让我非常欣喜,因为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的机会。

  先由陆老师为我上一堂示范课,再由我借班上课。我选了三年级下册的39《“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陆老师为我上了第二课时,她扎实的课堂训练和清晰的教学思路,让我非常敬佩。她以保罗两次想错了的句子作为主线,分别展开深入的学习。通过对词语的品评和对句子的理解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她还时时点拨我,上课时,一定要抓住重点,加强学生质疑环节,把课堂还给学生。此外,她还不忘告诉我,三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要抓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和复述等。这让我对这篇课文的脉络掌握得十分清晰。

  在我借班上了这堂课后,陆老师还不遗余力地适时点评了这堂课。她指出了几点:

  1、在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的环节,我出示的是:

  一个(时间),保罗看见一个小男孩,保罗以为,但是。当保罗邀请他坐车兜风时,小男孩,保罗又错了。原来。三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学生在回答“保罗以为________”这个空时,说“保罗以为小男孩希望也有这样的新车。”而应该是“保罗以为小男孩希望也有这样的一个哥哥能送给他一辆新车。”在这个回答中,我未能指出学生的错误回答。

  2、由于我是用一课时来上这篇课文,所以时间上略显仓促。第5小节中,小男孩对他弟弟说的话未重点指导朗读。

  3、最后,我给出了文章的关键词语,让学生复述课文,这对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陆老师建议把难度降低,分两个部分,创境复述。

  在这次的新教师培训中,我觉得真的是受益匪浅。在上课,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磨练自己。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7

  在口语交际《我的想法》的课堂上,我提出:“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对这件事你怎样看?”只看见教室里稀稀拉拉地举起了几双小手,抽他们起来,回答几乎是一样,“我觉得他做得很好。”“我觉得他做的对。”“我觉得他做得好。”然后再也没有其它的语言进行表述。当我问:“如果班里改选干部,你会不会选自己?”举起的是同样的几双小手,回答也几乎一样。仍然是说我认为我会,我要当劳动委员……只有一个同学说要当学习委员。接下来就是冷场,冷场……

  教学反思:

  一堂课下来,学生发言面不够,发言的质量不高,语言表述也不够清楚明白。我认为原因有:学生长期生活在农村,接触外面的世界较少,导致视野不开阔,想象力不够丰富,思维也不够活跃。另外,加上学生胆子小,不太敢当众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一堂课下来,教学效果不太好。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常到外面去走一走,瞧一瞧,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用激励的方式奖励爱发言的同学,同时带动其他同学,让学生逐步克服害怕心理,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真正做到心里怎么想就敢于怎样说,再逐步过渡到怎么说就怎么写。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8

  《一次成功的实验》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多次都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成功。教育家的实验目的其实是对学生品行的考查,三个小学生尤其是小女孩,经受住了考验。从她与教育家质朴的对话中,让我们感受到她那临危不乱,处事果断,先人后己高尚品质。

  课文内容乍看简单易懂,但细细咀嚼,却觉得很难达落实课文的重点难点。“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这是文中的女孩儿不假思索说出的话,其实也是她内心世界真实的想法,如果她当时有丝毫的犹豫,那么实验的结果便是失败。这是多么高的境界,我想这也是常人无法企及的。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看到很多这样的镜头:公交车从远方驶来,迫不及待的'人们已经蜂拥着向前,甚至可以不顾被辗在车轮下的危险;拥挤的商场里,不知在卖什么紧俏商品,长长的队伍里,总有人不自觉地插队,面对旁人的指责面不改色……为了一点蝇头小利都可以如此牺牲自尊,更何况是面临生命的威胁?钻研教材时,我很迷茫,知道自己苍白的说教根本无力改变这样的现实,不知自己上这篇课文应该定位在哪里?反复思考,我觉得孩子们毕竟还是很纯真的,现实社会的阴暗面,还不至于植入他们的内心深处,更何况相信很多有远见卓识的人士,都希望改变这样的现状的,选编这篇课文入教材便是一个证明。当然现实社会中,阳光的一面还是有的,前不久刚看到一则报导,杭州某公交车站秩序井然,无论是谁都能自觉地排队乘车,尊老爱幼,蔚然成风,原因是一直以来有一位品德高尚的市民,常来累月地到这里维护义务维持秩序,久而久之,人们便养成了习惯。看来阳光下虽然有阴影的存在,但只要能用心驱赶,还是能缩小这阴影的范围的。于是我打算结合文中的实验,也进行一次与三年级学生探讨人生价值的实验。

  学习课文时,我先以小羊过河的故事导入,这样既切入了“谦让”这一主题,也从反面举了一个例子,为学生明白只有谦让才能让实验成功埋下了伏笔。结合实验,我让学生先了解课文中的实验是一个怎样的实验,然后分析实验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这些问题都很简单,大家很快便在文中找到了答案。我让学生着重抓住小女孩说的第一句话和“不假思索”一词,体会女孩内心的想法,感受她沉着冷静、处事果断,先人后已的高尚品质。女孩的举动感动了教育家,也感动了学生。然后这毕竟是实验,接着,我通过一个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这一合作学习的实践来测试学生有没有真正把课堂上学到的“谦让”付诸到实际行动中,使学习身体力行。

  在学习中,我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读书前要求明确,让学生习得边读书边批注和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方法,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不足之处:

  1.对“如实”一词,学生应该是很容易理解的,课堂上所用的时间太多。如果将此环节浓缩一下,把时间让出来,让学生能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朗读,应该更有效。

  2.课堂的教学语言还可以更简洁和精致一些。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敲,因为好的教学语言对学生就是一种运用语言的示范,好的评价语言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9

  我们村子前面的小山包,远远看去真像一个绿色的大绒团。山包上,树很密,草很深,花很多。一条石板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地穿过小山包的密林。石板小路的尽头,有一眼清泉,叫“珍珠泉”。

  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周围镶嵌着不大整齐的石头,石头上长着一层黑里透绿的青苔。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那绿得没有一点儿杂色的蕨草,那悄悄地开放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可惜没有鱼,是水太清太凉的缘故吧?

  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一串彩色的珍珠啊!

  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

  不用说我是多么喜欢珍珠泉了。我很想知道,它哪来这么多冒不完的水泡?在小河断流的时候,在村里的井水干涸的时候,它还是不停地冒着水泡。难道是有许乡快乐的孩子,躲在什么地方吹泡泡玩儿吗?他们一定玩得很高兴吧?每次,挑着阿爸给我做的小桶,来到珍珠泉边,我都这么想。

  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

  一、授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小学语文第六册14课《珍珠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2个生字,熟读课文;

  2、能力目标: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想像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扫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2、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叙述顺序。

  四、导入课文:

  同学们见过泉水吗?今天教师就领同学们去作家吴然的家,去看一看美丽的珍珠泉。

  五、新授课文内容:

  (一)范读感悟,激情融趣

  教师先范读一下课文,同学们边思考有哪些字词容易读错,难以理解。(师范读)

  指导读生字词(卡片):弯曲镶嵌朴素筛下干涸小桶

  下面,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课文。

  (二)初读课文,总体感受。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文,谈一谈你对珍珠泉的感受。

  同学们说得真好,说明你们回家预习了,教师十分高兴,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一下课文,用笔划一划你认为课文中写得精彩的地方。

  (三)精读课文,深化目标。

  1、现在请同学们读一下你喜欢的句子。

  2、同学们有这么多喜欢的句子,现在你可以和同桌说一说你喜欢的这些句子的理由,一会来汇报。

  3、重点指读者句子(读出感悟和理解)

  (1)我们村子前面的小山包,远远看去,像一个绿色的大绒团。

  (2)水是那样绿,绿得像章是被周围的绿草染过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

  (3)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夸奖)你能把你的感觉读出来,读得真美。

  珍珠泉不但美丽而且有趣,还会笑呢,多美呀!谁能读出这种笑的感觉来。

  (四)深化中心,感悟。

  正因为有了这么美的珍珠泉,作者才自豪地说:(读课文)

  此时珍珠泉在作者眼里已不再是一眼清泉,而是一个孩子,你们有什么话对珍珠泉说吗?你也可以用你们的话宣传一下珍珠泉,做一个广告也行。

  (五)总结全文。

  珍珠泉是这么有趣,这么美丽,他不仅是作者吴然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国每一个人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努力,将来让我们祖国的山更美,水更清,天更蓝,景更美,好吗?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珍珠泉》教学反思

  《珍珠泉》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珍珠泉的特点以及它的美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感觉有3点做得不错。首先,在讲解珍珠泉的特点小水泡时,鼓励并带着同学们一起想象,想想他们自己平时吹的泡泡,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小水泡这个特点,并认识到珍珠泉名字的由来。其次,反复强调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使同学们感受到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对家乡的喜爱。另外,利用课堂剩余时间,及时用来学习课后资料袋(我国有很多神奇的泉)。

  然而,在讲解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

  一、珍珠泉的特点讲到了,但不够突出,没有让学生反复读,去体会它的美。绿: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清:清得能看见潭底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

  二、在讲珍珠泉周围的环境时没有说明描写顺序。先写周围的石头、蕨草、花环,再写珍珠泉的水。还应该联系实际,提醒同学们平时写作要有一定顺序。

  三、课文推进得较快。在熟读课文的情况下可行,初学是不可以的。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0

  这篇文章是一篇说明道理的小短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朋友的比赛中,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并发明了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让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是教学的`重点,学生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我让学生查词典,查到了矛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在长杆的一端安有青铜或铁制的枪头。盾是古代打仗用来遮挡对方刀、矛、箭的防护武器。一个是进攻的兵器,锐利无比;一个是防护的武器,坚固无比。它们怎么会集合在一起?集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我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认真读课文。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小组合作探究,终于弄明白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盾就是铁屋子(坦克的身子),矛就是炮。铁屋子用来防护,炮用来进攻,合二为一,威力无比。学生经过读书、探究重点迎刃而解。由此可见,学生认认真真的读书,认认真真的探究问题就会攻克重点。

  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学生通过认真读文章,找到了说明的道理:“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含义深刻,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比较难的。为了让小学生好理解,我列举了生活中的一个小例子。我们天天使用的中性笔就是集圆珠笔与钢笔的优点发明的,发明者就是个胜利者。因此,我们如果从小善于发现,科学思考,博采众长,就会有发明创造,你也就是个胜利者。学生通过身边的例子明白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不攻自破,水到渠成。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放手让学生多读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切忌滔滔不尽地去讲,你讲的天花乱坠,学生不一定听懂,只有让学生读书后感悟出来的东西才能记忆犹新。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1

  在第一课时的识字、识词的过程中,利用课前预习学习与工具书一同来帮助学生解决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通过集体反馈,对重点字词进行理解,使识字教学较好地落到实处。

  在第二课时的阅读理解教学中,我紧紧围绕“爱”一字展开,引导学生讨论了三种“爱”——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列宁对小男孩的爱。在体会这三种爱时,让学生区分列宁与小男孩对灰雀“爱”的不同,列宁喜欢它的方式就是让它自由,而小男孩却想占为己有,并重点感悟列宁对小男孩的爱。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从文章当中找出描写灰雀的.句子,并用波浪线画出来,同时大声朗读,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灰雀的惹人喜爱,为下面的男孩要捉走灰雀埋下了伏笔。并顺势请学生看看课文中列宁是怎么对待灰雀的。学生很快感受到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我又特别提示了一下,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学生很快找出了“每次”“都要”“经常”这几个重点词,并在朗读的时候读得重一些。在教学列宁寻找灰雀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读一读列宁说的一系列话,并对每一句话进行反复的有情感地朗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列宁发现灰雀不见时的那种着急、担心、惋惜的复杂心理,唤起学生的共鸣。然后提问:那聪明的你们知道灰雀去哪了吗?请你来帮帮列宁的忙吧!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上来了。孩子们都说是小男孩捉走的,我就请他们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来,大家也都能找到“男孩说:‘没……我没有看见’”这句话,通过朗读,能从男孩说话吞吞吐吐中意识到他心里有鬼,灰雀的失踪肯定与他有关。随后,一步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对话,在对话中推测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列宁对男孩的爱。在学生已经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再引向认识道理上。

  最后,我让孩子们分角色表演读课文,加深了理解和体会。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2

  《画杨桃》是一篇熟悉的老课文了,今天,聆听了吴老师的课堂教学,使我又一次对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产生了新的思考。

  一、悉心解读文本

  这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文章,我们稍不小心,很容易将之异化为品德课。吴老师凭借自己超强的语言敏感度和深厚的教材解读能力。以全新的视角提炼阅读主话题:理解“实事求是”。吴老师通过对父亲的话、我作画的态度、同学们心理的转化和老师的言行举止这四个板块整合推动实施建构,逐层挖掘“实事求是”的内涵。

  二、直奔主题,研读感悟

  吴老师在复习认读词语后,直奔重点,研读父亲的语言。没有太多花俏引题,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争取大量时间留给学生在学习人物对话中多读多思多讲。从而,为领会课文意思做了水到渠成的`准备。

  三、匠心设计方法

  巧妙一:适时比较。吴老师指导学生适时比较朗读,利用自由读,分角色读的形式,理解深入。如:在理解同学们态度转化使,老师引导学生从感叹号中读出他们的想当然、不假思索;从省略号中读出同学们回答断断续续、结结巴巴。读出了人物个性特点,体会了人物思想情感。在最后教学中,吴老师又掏出父亲的话和老师的话进行比较:它们相似在哪?使学生在比较中体悟蕴含其中的道理。

  巧妙二:实物理解。吴老师创设实物观察的情境,让学生看看在不同角度的杨桃样子是否一样,让学生体验文中主人公或其他学生的感受与反应,加深理解“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结果”。激发了学生阅读和思考的积极性。

  当然,如果吴老师在指导朗读两组对话,体会感叹号与省略号时更细腻些;教学语言更有节奏些;词语教学与文本语言联系更紧密些就更完美了。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3

  《花钟》一文通过牵牛花、午时花、夜来香分别提醒小白兔起床、吃午饭、睡觉,告诉了我们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开花时间。课文抓住了每一种花说话时的神态、语言,形象地写出了每一种花的特点,让读者眼前仿佛出现了这些可爱的花,从而激发了读者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兴趣。字里行间充满童趣,读来琅琅上口,学生非常喜爱。我们都知道汉语是一种表意的语言,它的。许多妙处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教师讲得再精彩,读得再流畅,写得再生动,也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学习,学生的能力还得在反反复复的听说读写实践中慢慢形成,逐步提高。语文教学应以重视学生自己的反复诵读、体味为主,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为辅。如果没有让学生真正地沉浸于文本,并自己“涵泳〞“咀嚼〞,其实是违反语言学习的心理规律的。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之处:

  1、激发学生读短文识字的兴趣

  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用于识字,用于了解课文内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利用其直观、形象、生动、娱乐的特点,兼顾文本,让学生随文识字,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也帮助学生寻找到了记忆的钥匙,有效地提高了识字能力。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从小重视听的训练

  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进行听的训练十分必要的,本课教学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故事来导入课文,对全文进行整体感知,与此同时,培养了学生听的习惯。

  3、给学生充分的表现时机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

  〔2〕分角色朗读课文,做动作辅助朗读,比赛表演课文内容,让学生充分表现。

  4、限度地使用和发挥课文的作用

  缺乏之处:

  1、我觉得在课的'结束局部可以安排一个质疑环节,让学生对最末一节质疑,如:小白兔难道没有这三种花,起床、吃午饭和睡觉就会忘记吗?即告诫学生要自律,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又渗透了对学生道的教育。

  2、课堂上我鼓励表扬的方式单调,没有照顾到不同学生的表现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方式,而不是千篇一律的。

  3、在理解文中的重点第二节中的随文句式说话的层次性不明显,过于简单,对于把握文章的整体性不难,所以谈不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4

  小学三年级语文《石榴》课文

  我的家乡在枣庄,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小学三年级语文《石榴》教案

  目标设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用“先……逐渐……最后……”说一段话。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抓住石榴花的色、形、多,指导朗读。

  2、帮助学生了解石榴成熟的过程和石榴的特点。

  教学难点:

  对第三自然段最后两个拟人句的理解。

  课前准备:

  石榴实物,石榴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认真地读了课文,做到了正确、流利,但是这样还不够,我们还要读出感情,细细品味课文,就像真的到了石榴园看到了石榴树一样。

  二、理清层次

  1、这篇课文介绍了石榴的哪些方面?带着问题自己读课文。

  2、板书:花、果

  三、学习第二段

  1、课文第二节主要写了石榴的花,写得很美。请你自读第二节,看看石榴花美在哪儿?用“――”画下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或词。

  2、指名回答,相机指导:板书:火红(石榴花的颜色很美,像火那样红,请同学们看,这就是石榴花(实物)颜色多么鲜艳!)

  密盛(“密”是什么意思?稠密,一朵花紧挨着一朵花,“盛”是什么意思?旺盛石榴花又多又旺,就是越开越密,越开越盛。)

  吹(出示实物):小喇叭一吹就响,石榴花怎么吹也吹不响,为什么课文中说“石榴花正鼓着劲儿在吹呢”?(1、样子有些像;2、石榴花开得很大,花瓣盛开着,就像能吹响一样)吹一首什么歌呢?

  3、石榴花真美,它的颜色鲜艳,形状可爱,开得又密又盛,我们要通过朗读,读出它的美。黑板上的这些词语,要读出重音,请同学们先自己练习。

  4、点名读:相机指导,小老师范读、练读,指名读。

  老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真的看到了美丽的石榴花。

  四、学习第三段

  石榴花美,石榴果就更有意思了。

  1、出示投影: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齐读)

  2、默读第3节,哪一句话写出了石榴成熟的过程?请你用铅笔划下来。

  3、板书:先……逐渐……最后……

  ①作者用上了这些词写出了石榴成熟过程中的颜色变化,这样写很有条理。

  ②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用这个关联词也来说一句话,比如:日出时颜色的变化;春天树木叶子颜色的变化;果实从小到大的变化等等,同位互相说一说。

  4、成熟后的石榴是什么样的呢?谁来读一读。

  ①这两句话写得太有意思了!作者把石榴当作什么来写?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你瞧,在作者的`眼中,石榴是有生命的,像一个可爱的娃娃。石榴它不仅会笑、会动、还会说,这样写能使文章更生动。

  ②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两句话,要读出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③指名读,看他读得能让大家都喜爱上这些石榴娃娃吗?

  ④谁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样?要说出好,好在哪儿?(笑得多开心!)不太好,应该怎么读?

  ⑤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那活泼可爱的石榴娃娃,请看你的两张照片,哪一张石榴笑得咧开的嘴,哪一张笑破了肚皮?(看图)

  ⑥你们成熟了,你们是怎样扒开叶子张望,怎样向人们报告喜讯的呢?你们做做动作,说一说,同位互相表演一下,现在老师读句子,谁愿意到讲台前表演呢?(提示:“张望”是朝一个方向看吗?是只朝近处看吗?)(告诉大家什么喜讯?……)你的喜讯我听到了。

  下面请一位同学把第3小节连起来读一遍,看看作者是怎样有条理地写出石榴成熟的过程的。

  五、学习第四段

  1、下面我们去摘一个石榴看一看,尝一尝吧!

  2、自读第四节,你认为哪些词写得好,请你用笔划下来。

  3、讨论交流:什么是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呢?老师剥开一个石榴,你看一看就知道了,石榴子儿有红的,有白的,还亮晶晶的,这就是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4、你尝尝什么味吧!(请两位同学来尝、说)你说得我们都流口水了。

  5、请大家有感情地练读第4节,看谁能读得有滋有味。

  6、读得真好,老师都流口水了。

  六、迁移练习:(出示桔子、香蕉、水蜜桃等水果)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水果,请你选择你最喜爱的一种,欣赏它们各具特色的外形,去品尝它们独特的味道,然后按照《石榴》这一课的写作方法把它写下来。

  小学三年级语文《石榴》教学反思

  《石榴》是苏教版第五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作者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描写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情景。最后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石榴子儿的样子、颜色与滋味,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在教学时,我努力运用直观效应,引导学生用眼、用口等形式去理解词语,感悟课文内容,从而更好地进行朗读与说写训练。

  本自然段中,一些词语用得生动形象,如“玛瑙般”、“一颗颗紧偎”、“红白相间”、“晶莹透亮”等。这些词单靠想象是不能真正理解的。教学时,我出示实物,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石榴子儿,观后交流感受。有学生说:“石榴子一头红,一头白,这就叫‘红白相间’”。有学生说:“它们一粒一粒靠在一起,就像玉米粒一样,这就是‘紧偎’”。还有学生说:“我看到了石榴子儿很亮,看上去就像是宝玉一样,好看极了,这就是‘晶莹透亮’”……接着,我将石榴子儿掰开,让学生们一起分享。吃完后,问他们味道怎么样?学生们纷纷举手,有说酸酸的,有说酸中带点甜,吃完还觉得清爽无比。通过观察和品尝,学生不仅理解了描写石榴样子、颜色和滋味的词语,而且加深了对石榴的喜爱之情。在此基础上的诵读是比较成功的。

  另外,本自然段为学生写水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教学之后,在班级里开一个瓜果展示会,让学生仿照第四自然段,介绍一下自己所带水果的颜色、样子和味道,并写成一段话,真正做到读写结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5

  《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花卉开放的时间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作了有趣的花钟。对于三年级上期这个特定的年龄段,根据课文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我确定了这篇课文在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应发挥的具体作用。

  根据教材的位置,结合课后的生字和练习,我对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定位”——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学会书写14个生字。正确理解“欣然怒放、芬芳迷人”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自主读书,了解“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教学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04-19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04-14

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04-07

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04-13

小学语文《画》教学反思05-26

小学语文拼音教学反思04-01

关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02-09

小学语文下册教学反思03-24

小学语文《穷人》教学反思02-23

小学语文《翠鸟》教学反思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