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反思汇编(15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学反思1
在教学《桂花雨》一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次小练笔:让他们回忆童年生活中一件记忆深刻的事情,如果是老家不在本地的,就回忆童年自己故乡生活最难忘的一件事,写下来。作文收上来以后,我发现许多孩子写得非常精彩,我班有很多农民工子女,他们大多从小生活在乡村,跟随父母来到城里读书,他们在故乡的童年生活,可以说远比城里的孩子更丰富多彩:有的写自己在小河里捉、小鱼、螃蟹,有的写自己去山上探险,有的写自己去偷摘别人家的梨子、柚子,有的写自己和伙伴玩捉迷藏……因为真实体验,学生有话可写,写得有趣生动,而且有真情实感,我在读这些孩子作文的时候,也和他们一同分享了他们的快乐童年。
课堂上,在理解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时,我先抓住文章中四次写作者家乡“桂花香’的语句,让学生朗读、感悟,然后将落脚点放在“这里的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上,首先,我抓住句前“可是”一词,问学生,这个词跟上文哪句话联系最紧密,学生马上找到了,我让学生在前面加上“虽然”一词,将两句话连起来,就是“虽然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但是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我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后质疑:“杭州的规划真的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么?你们是怎样理解的?”学生有的说,是因为母亲思念故乡,有的说,是因为故乡在母亲心目中位置很重要,有一个孩子说因为故乡已经成为母亲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那种思乡之情是割也割舍不断的。(听到这里,我带头,全班同学都鼓起了掌。然后,我结合课前布置的小练笔,问学生:“你们昨天有很多同学些自己在老家摘梨子、柚子,捉小鱼和螃蟹,我们现在在城市里可以买到看起来更好的梨子、柚子、小鱼和螃蟹,但是你们吃在嘴里,有没有感觉到,还是老家的'那些东西,吃起来更有一番滋味呢?”孩子们连连点头,“那你们在读到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时候,是不是更理解母亲的这句话了呢?”我接着说,俗话说“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还有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月是故乡明’中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我将这些话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们读着,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这节课,我利用课前练笔唤醒了学生对故乡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同时,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体验,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句,从而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和作者进行了一次深入对话。
语文教学反思2
本次全市统测的语文试卷,试题的灵活性大大增强,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内容比重加大,考查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广大教师反应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是一份比较不错的试题。针对我班考试情况,下面对本次考试的收获与失误做一个小结。
一、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
通观五年级的语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其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成绩统计:
我所教学的五年级语文,此次考试:18人,总分:1482.5分,平均分:82.36分,及格:18人,及格率:100%,优生:8人,优秀率:44%,最高分:95分,最低分:63分。
三、学生答题情况。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看拼音写汉字、辨字组词、错的较多的是多音字“率”的注音。灵活性较小的基础知识题,学生掌握得较好,各题得分率平均可达95%.对于一些较规范的题目答得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学生积累课内知识,积累语言的情况还是较为可喜的。灵活性较强的题,学生回答较差。第四题第4小题给学生留下了一定自由空间,且答案多元;要求学生“找近义词、反义词”,既考察了对每个词语的正确理解,又考察了学生对词语间逻辑联系的正确把握如第五题第
(3)小题这学期你读的一部文学作品是
书中的主要人物是
你最喜欢的人物是
喜欢的理由是
第六题“阅读”部分:第3小题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全班全做错,非常遗憾。对于灵活性强,学生回答更差。如(2)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体会,请写下来。学生有的体会不合文章所表达的思想。让写知道哪些有关名人的故事,学生没写出详细的事来,只是一点而过。第七题作文部分,让学生写心中喜爱的小动物,语文来源于生活,必须回归生活,必须服务于生活。作文虽然人人都能写,但是个别学生写不深,写不出新意,条理不太清,得分率较低。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这份试题做到全、新、活,难度略大,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近义词反义词、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我在教学中注重教材的系统讲解,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归类、整理及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由于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对学生的综合训练见效慢,收效不明显,以至于学生审题能力较差。有的不读题乱写一气,有的没能真正领会句子含义,更缺乏理解的深度。
(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本次质量检测作文素材虽都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所写作文语序散乱,我班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我以后将本着一颗积极探索、努力钻研的心去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行。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反思3
今天开始了文言文单元的教学,带着同学们一起疏理了本单元的史传文学,均是人物传记,而且都是历或者文学的有名人物,有关这些人物的故事可以说是脍炙人口,如何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在不放过基本字词句的翻译的基本原则下,设置一些有辩论色彩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或许可以激发学生亲近文本的热情。本着这样一个考虑,我对一课从三个小故事上做文章:在"完璧归赵"的故事中,请同学们讨论这一故事的理亏一方是秦王还是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一节中,让同学们思考"秦王为之一击缶"背后的国家背景政治利益的深义;在"负荆请罪"一节中,让同学们体味廉颇及时反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人性优点,就第一个小故事,在"完璧归赵"一节中,让同学们讨论,这一环节谁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此一节不设置答案,只要能自圆其说便可成立,并将王世贞的提供给学生,深化学生对问题的全面而理性的`认识。
如果说是秦王理亏的话,可以从秦王第一次派使者前去赵国讨要和氏璧时即可看出秦国的霸权与贪婪,再从秦王第一次看到和氏璧的表现(大王传之以示之美人及左右)可看出秦王的傲慢与无礼,由此可以推知,即使秦王斋戒五日,设九宾礼于廷,最终割让十五城的约定也会在秦强大的国力威胁下成一纸空文,从这个角度讲,和氏璧归赵当然是理所应当的了。
另一方面,如果蔺相如理亏的话,则应该把握住秦王在蔺相如的一番言谈之后的一系列行动方面:当蔺相如要求秦王斋戒五日,设九宾礼于廷时才将和氏璧给秦,秦王照做了,当蔺相如最终没有如约交璧秦王估计最终不能因一璧之故绝两大国之交,放弃治罪蔺相如的表现可以看出秦王是一个有政治眼光的国君,既是一个有政治眼光的国君,那么也绝对不会因为一个和氏璧违背割城的约定,从这个角度来看,蔺相如应该有理亏的一面。
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就打破了传统意义对蔺相如的分析与看法,在蔺相如身上有了新的意义,也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传统篇章可以说注入了一剂活力。
语文教学反思4
语文是一门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思想的学科,这门学科应用广泛而又极具影响力。学好这门学科其实挺难。对于小学阶段,听说读写都非常重要。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我们要培养他们的各种好习惯,从基础抓起。
拼音是重点,一年级孩子要借助拼音来认识汉字。如果没有正确的拼出拼音,那么会影响孩子对汉字的识别。相较于拼出拼音来讲,给生字注音似乎要更难一些。有的孩子能够顺势拼读出这个字的音,但要想写出来,就会出现千奇百怪的错误。声调是一个错误点,轻声是一个错误点,相似字母是一个错误点,总之,有时他们写出来的拼音真是五花八门,让我们也匪夷所思。
同音字的区分,对于现在来讲,他们认字程度没有那么强,有时会出现组词上的错误。只要是同音,就能组出别的词语。有时会把这个字安到另外一个词上,这种情况教师加以强调并区分,但后期复习过程效果不佳,他们没有深刻的记忆。
形近字的混淆。这学期学习同学的“同”字和问题的“问”字。这两个字多数同学都分不清楚,听写起来错误连连。还有“有"和“又”这两个字没有什么联系啊,但他们还是能混淆着写,这说明他们对这个字没有建立起概念。需要今后在字形,字义上多下功夫。
除了写字以外,这个阶段还要重点练习读。每天晚上孩子都要在家晚读,无论多少,长短,都要尝试着读一读,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潜移默化地增强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反思 篇《草原》是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作者通过对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断深入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一、教学效果
本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首先,我在课前已要求学生查阅有关的书籍或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收集古今文人描写大草原的诗词、文章,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从而加深对草原的感性认识。
2、其次,为了更好地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一方面,我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将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草原的美景分为三大部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通过这些图画,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
3、我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结构安排上自然流畅、脉络清晰的特点。通过让学生们划分段落,总结段意,让学生们整体地把握了文章的结构,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的巧妙。
4、由于品读优美语句,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于是,我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与初步的审美能力。此外,我还出示优美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这些优美的句子,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画面等方式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从而更进一步深入地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感受相互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5、最后,在学生充分感受到草原之美后,我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走进西部,了解西部和热爱西部。
二、成功之处
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成功的,现在把成功的几方面总结如下:
1、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才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才会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感情的熏陶,产生共鸣。在这课中,我投影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吸引了同学们,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欲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兼顾两方面,既重景色的欣赏,又重情感的熏陶。
这篇课文,首先写草原的美丽景色,再谈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好。我首先让孩子们学习有关的景物的描写,再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民族情谊,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注重朗读,在读中感悟。
我引导学生展开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们通过个人读、小组读、默读、集体读等等读书形式,走进课文,理解课文。
三、不足之处
虽然这一课的学习中,有成功的地方,但教学永远都是有缺憾的,在本课中,我还有不足的地方。我觉得我的语言还不够优美,语气语调的把握上有欠缺,在对学生的回答问题上的激励评价针对性不够。
四、改进措施
如果重上这节课的话,我会在之前成功的基础上,增加课件中对草原景色图片的展示,注重自己的语调、语气,以自己的语言魅力感染学生,及时、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的回答,给予回答精彩的同学以肯定,给予回答不到位的同学以鼓励和点拨,使得这节课互动效果更突出。
语文教学反思5
《兰兰过桥》这一课文章较长,要使学生能充分地朗读,必须抓住重点段落、重点句子进行练读,这样学生才能很快地抓住桥的特点来学习课文。我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抓住重点句子,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通过反复朗读,欣赏图片感受,实物展示,学生对于桥的特点是比较明确的。另外设计了造句、设计未来的桥来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想象能力,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朗读训练,对于理解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
通过教学可以感觉到,整节课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情。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和意识。在朗读感悟中通过多种方式积累词语,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乐于学习,乐于参与。
但是从课堂中表现出来一些问题,需要重视。
(1)学生的朗读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说有的学生朗读做到了正确流利,但是感情朗读还不太到位;有的学生还把握不好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有的学生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领悟到的感情,模仿他人的较多,而自己的体会感悟的表现较少等。
(2)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需要加强。有的学生光顾表现自己而举手,根本没听老师的提问和其他同学的发言,造成站起来什么都不会,影响了其他同学听讲的情绪。
(3)学生还是缺乏训练,发言声音普遍太小,这是一种胆怯的表现,也是一种很不好的说话习惯。
(4)本人自己的调控能力、应变能力都应该继续加强,过渡语言、评价语言都比较贫乏,缺乏对学生的激励。以上几点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注意,把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语文教学反思6
大家好!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非常感谢学校和各位老师给我这个机会。能坐在这里发言,我很高兴。下面,我就将自已在这一年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作一些交流,如果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给我提出宝贵意见。现在我就从两个方面谈谈。
一、基础教学
平时的教学工作,可以说大家做的都一样,我不觉得自己做的比大家好多少,但想到是与大家交流,所以我选择了两点来谈谈我的做法:
(一)字词
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三年级更为重要,所以我加强了生字、词的学习。除了多写、多练习外,我要求学生每天中午一定要练写生字10分钟,可以用生字本,也可用字帖,但内容一定要是课本内要求掌握的。而在睡觉前再把所学的生字读一遍,加深记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除了生字词的练习外,还要培养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因此,每节课教学之前我都要布置学生自查字典,自学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要求在查字典的过程中记录有关知识。一学期下来,孩子们对生字的书写和记忆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学会预习
三年级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时期,课前预习的教学必不可少。但这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的想法是先要让学生们先了解什么是预习,于是,在三年级上学期,我给孩子们拟定了一份简单的预习方案:
1、将课文读三遍:要求文中的长句、难读的句子或出现生字、词较多的句子要反复读几遍;
2、自由学习生字、词,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3、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基本了解预习后,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了解预习的必要性及其好处,我在三年级下学期,又重新拟定了一份预习方案:
1、自由读文二遍,熟悉课文内容(读的方式可以自定,可小声的读、可默读,也可朗读)。
2、自由学习生字、词(不认识的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要查字典弄明白,并在课本上做批注)。
3、读文第三遍,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课题下)。
4、读文第四遍,提出自己的疑问?(三个)
5、读文第五遍,写出你初读文章的感想。(于本子上)
现在,课前预习以成了孩子们的一种学习习惯。
二、作文教学
(一)模式教学
提到作文,孩子们都怕,记得我读小学时,也是一样,不知如何下笔,总觉得无话可说,也许是因为如此,作文教学是我一直思考的比较多的问题。我觉得小学作文教学还是要从模式教学开始,使学生逐步达到创新进步、作文有成。其实模式,简言之就是事物的一个样板、柜架,很多的人都认为,作文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不应对孩子们要求过多,要让他们自由发挥。但其实,孩子们连最基本的作文知识都没有,又从何谈起说写作文呢?而三年级又是作文起步最关键的一年,所以我觉得应先让孩子们了解作文的基本的模式,于是我要求孩子们作文一定要分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而在此基础上,再教孩子们如何将句子写通顺,怎样分自然段写。然后,再进一步的引导孩子们怎样一不一不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等等。
我想可以从现成的模式教给孩子们基本的作文知道,而这个模式就是课文。例:课文《爬天都峰》这篇课文开头是:“暑假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这里,我就教给孩子们开头可直接点题。例如《颐和园》这篇课文,结尾:“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玩赏。”在这时,我们可以教给孩子们在写作文时,结尾处可写明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可以说,我在上每一篇课文时都会涉及到作文教学。
(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记得,我受到老师第一次表扬的作文是写的《我的家人》,而这篇文章就出至于我心中最真实的感受。现在想想,这也许就是关键,只有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你的文章才可以成为受人观注的文章。虽然三年级还只是作文的起步阶段,但我仍要求孩子们写作文时尽量写自己身边最真实的事来写,而除此,我还有一个要求:每篇作文的结尾一定要写出自己的最真实的感受和观点,而在楚天杯作文竞赛中,孩子们能获奖的原因,或许就是真中取胜吧!
(三)悄悄话和睡前半小时
什么是悄悄话?这又是一种什么形式?我想,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其实这就是自己内心想法的真实独白,写出自己最想说的话,悄悄话其实就是日记的另外一种形式,不同之处在于,在这种形式中孩子们可以和老师做心与心的交流,可以随心写出自己最想说的话,所以孩子们更乐于接受。但如果只是孩子说而我却无动于衷,那就不叫交流了。面对孩子们心中的高兴和烦恼,我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和他们交心,有时在本子上直接给孩子回话,而更多的是找他们谈心。而从中可以让我真切的感受到孩子的成长。有了老师的回音,孩子们在写时就会没顾及,而写的兴趣也会更浓。还有就是不要害怕孩子对你有意见。
三、多读
要写好作文,需要大量的积累,阅读是最直接的方法,所以我制定了睡前半小时的读书计划。睡前半小时,就是睡觉前必须读书半小时,而书籍类型我并不做规定。因为我记得窦桂梅老师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在童年、少年时期,孩子需要的是童话、神话、名人传记,除此之外,也许没有什么可以包袱他的诗意、灵性和慧根,只有孩子们在阅读着沾满蜂蜜的书籍,在舒展自由心灵,张开想象的翅膀的阅读中,才能在真、善、美的世界中走向崇高和智慧。”但这些少不了家长的配合,所以之前我和家长都做了交心谈心,告诉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及好处,有了家长的积极配合,睡前半小时的计划也顺利开展起来了。刚开始,只是阅读,然后家长在签字本上反映孩子们阅读情况,随后,我开始教给孩子们怎样将好词、好句积累下来,如何做批三注,这项工作也在进行中。
四、多练
要想写好作文,无外乎多练。我布置小练笔是很频繁的,内容大多取之于生活中的小事,或班级中出现的事写自己的感想。其实,课文也是很好的小练笔的来源。例:学了《槐乡的孩子》一文后,我便布置孩子们写出自己的感想。随后,再连续帮家长做一个星期的家务,再来写一篇感想。这样既练了笔,又让孩子们真真了解槐乡孩子的了不起。说真的三年级课本中60%的课文我都让孩子们写过小练笔,而这样太多的练笔孩子们肯定会厌烦,所以孩子们的小练笔,我并没有太多的限制,给予他们自由的发挥空间,字数也不限制,有话时可写多些,没话时也可只写几句话。但一定要写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感想。而这些只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小的看法,其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有待以后进一步探究。去年,在楚天杯作文竞赛中,我们班有三名同学获得了一等奖,这除了平时的训练外,对题型的研究分析也很重要。在考前,我上网查找了近几年楚天杯作文竞赛的题目,以及各种针对作文竞赛的评论,随后对这些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再确定了考试题型范围为童话和记事类文章,而写童话的机率更高,所以在考前我专门针对了这类的作文做了训练。我来学校7年了,而我也是在这儿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而我的成长,离不开在座各位老师的帮助,在这儿我谢谢大家。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小小的看法,如果有什么问题,还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语文教学反思7
《繁星》描写了巴金先生在三个不同时期,不同的地方所看到的繁星,表达了作者热爱星天的思想感情。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上课前,我让学生畅谈每当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的心情怎样?会产生了怎样的遐想?并由此引至课文中作者看星星的感受,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思考都踊跃的畅谈自己的感想,这样的导入对激发学生联想和创造思维,唤起情感体验,都具有积极作用.
二、整体感知课文。
我让学生带着问题整体感知课文
思考:课文讲了作者几次观察繁星?“我”在什么时间、在哪些地方看星天?(学生阅读课文完后,老师引导提示:可以从时间地点上寻找答案,让学生找出相应答案的句子。)
思考二:作者三次写看星的情况和感受有什么不同?(指引学生从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并提示。)
思考三:谁能概括这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而后利用表格理清课文结构,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此环节紧紧相扣,通过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品味感悟。
首先找出优美的句子,反复的朗读,读出感情并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然后揣摩语言,作者的感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并对揣摩的语言进行比较阅读,最后找出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加以品味,体会这些语句的精妙之处,并说说其表达的作用。(明确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不足之处:
一、时间上没有充分把握好,刚开始讲得太细,花的时间多,后面由于时间的关系就赶着把课文讲完。
二、内容讲的过多过细,太面面俱到了,造成学生不易消化,应每节课挑一到两个知识点作为重点讲解。
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会不断反思,争取做到最好!
语文教学反思8
本文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为了不雷同,我对每段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各不相同,雷雨前用欣赏美文的方法“让孩子说说哪些景色写得好,为什么?”,雷雨中则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考考大家?”,雷雨后用画画的形式展示自我对课文的理解。让自我感触最深的是教学第二段,用这样的`方法教学,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每位学生都想提出有难度的问题考倒同学,在问题的反馈上来看,学生确实是作了思考,提出的问题跟自我备课时想得一样,并且有些好的同学提出了“字词推敲”的问题,如:“往窗外望去”为什么不写成“往窗外看去”?有什么不一样?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当多尝试这样的教学。
上完这篇课文后我感觉学生对“雷雨中”一部分的掌握情景最好。首尾部分的词语用得很生动但由于我总是担心学生说不好表达不清在引导体会时过多地去细致描述反而对学生的思维构成了限制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虽然我注意到对学生语感的训练但对好词好句的积累没有落到实处。另外这篇短文的资料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趣味性并不是很足如果抓住雷雨前后小动物的表现插入拟人化的语言、心理描述训练我想在激起童趣的同时又能加强对词句的形象理解可能效果更好些。
语文教学反思9
《赵州桥》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的特点,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重视学生的预习
学生预习课文也是学生自学的一种体现、我对我班学生预习课文有五个简单的要求:
1、两个注音(给课文中的四会生字注音,给生字表中的生字注音)
2、两个标出(标出段落,标出课文中自己不认识的字词)
3、尽可能的从课文中找出2个多音字,形近字或者近义词、反义词。
4、画出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且简单地在句子旁边写上你喜欢的理由。
5、思考课后练习,初步提出疑问以待上课解决。
对于一个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我来说,我不知道这样设计预习要求到底合不合理,但我深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预习是学生实践的一种好方法。
所以我一上课,就以问题的形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比如:赵州桥这个课题目还可以换一个什么样的题目?“爪”是文中读什么音?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话,为什么?……这样学生也很有兴趣,相对老师的讲解,这样学课文更便于学生记忆。
二、重视朗读
阅读是现在读文教学中的一个主旋律,本课教学中,我也把朗读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从读中感悟”。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的内容和它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光靠教师在讲台上一句一句的讲解是起不到多大的效果的。所以要想学生理解得彻底,一个重要的手段便是读。初读学认读字,学四会字,最主要的是把课文读通,读流畅。再读整体感知:用一句话说说,这篇课文写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
三、抓住重点,重视读与写的结合
过渡句的知识是一个新知识点,也是一个文章中的一个重点。我以学生提问,其他学生帮忙解决的方式起始,相机出示“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的句子。从而过渡到这句话的.好处,自然就有小写作的知识点了: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
语文教学反思10
今天用了两节课的时间教学完《赶海》一课。让我深有体会的是: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老师与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
对本节课的教学,既有成功之处,又存在不足。成功之处有以下四点:
一、结合课文的特点,首尾充分利用了歌曲进行情境的创设和情感的熏陶。
上课伊始,教师首先先播放《大海啊,故乡》,接着用优美的语言对大海的美景进行描述,唤起学生对大海的美好印象和无限向往。在结束时,《大海啊,故乡》的旋律又一次响起,让学生随着美妙音乐进入意境,再次回味赶海的乐趣。
二、立足于“趣”,注重于“实”。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设计多个环节,引导学生读趣、找趣、说趣、品趣。因此,在本课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整节课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三、读写结合,充分发挥课文的示范性。
本文写的'是童年趣事,因此,教师充分挖掘课文的精髓,在阅读中进行归纳总结。
四、有扶有放,收放自如。
文中描写了追赶浪花、抓海星、捉螃蟹、捏大虾等几件事,教师采用“有扶有放”的教学方法,巧妙设计教学情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开动脑筋,沉浸在作者的语言文字所呈现的意境之中。
五、本课教学不足之处:
1、在精读感悟环节,预设是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放手给学生自读自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赶海的“趣”。但交流时学生体会得不到位,而老师的引导不够深入,学生谈得比较浅显。在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方面也应加强些。
2、在评价方面,语言不够丰富,对于学生的朗读,回答问题,没有给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和鼓励。
语文教学反思11
1.在教学诗句时,我首先找出诗句中关键和难理解的字词,扫平障碍,继而再理解诗句就非常容易了。
2.古诗朗读同样也要读出感情和抑扬顿挫。除了老师示范,我还利用本课现成的朗读磁带让学生连听几遍,示范效果挺好。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朗读的效果的确好多了,真还有些古人吟诗的味道呢!其次老师还在古诗释义的基础上再加以联想和想象,另配上悦耳的`轻音乐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边听边体会诗中的意境,这样既能把学生带到美好的境界之中,又为学生后面能顺利改写古诗作了良好的铺垫,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3.以前教学古诗大多采用串讲形式,这里且不谈它的效果如何,至少我以为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思维活动,自主合作,带着问题,由浅入深地学习理解诗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不能直接释题,还得逐词理解后才能释题。这是四年级的第一首古诗教学,也算是学习古诗的起步,学生理解诗句的方法还要加强。应以解词串句法作为理解古诗文意思的主要方法。
2.课堂部分在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点做得还不够,不自觉地以教师为主,应让“教师为导,学生为主体”成为习惯。
语文教学反思12
开学已经两个月下来了,我教九年级化学,化学是九年级学生刚接触的一门新课,我相信只要师生齐心协力,必须能够将化学学好,在这两个月的教学过程中我有一些感触。
1、兴趣:
学习兴趣是我们教师工作的动力基础,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调节课堂气氛的潜力,要敢于和学生说笑话。天南的、地北的、国内的、国外的、与化学有关的、无关的。有的学生说水是由H2和O2组成的,我说“那坏了,H2和O2是气体喝一口你就飘忽,喝一杯水是不是就有坐飞机的感觉,如果喝的再多可能就会飞向美国了。同学们想,如果在空中点火抽一支烟,什么结果?”,同学们吆喝“爆炸”,因为H2和O2遇火可能发生爆炸,我说那只有唱“悲哀太平洋”的份了,生哈哈大笑。
学生要喜欢这门课,肯定要先喜欢老师,如果哪位老师很幽默,学生肯定喜欢与他交流。喜欢老师,就会主动接近老师,肯定会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受到我校蒋校长的启发,我就经常对学生说:“你敢不敢喊老师‘我爱你’,怕什么?你是老师的孩子。”
2、激情:
热爱所教的学科,要找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找一种与学生分享快乐的感觉;用吴老师的话说“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3、契机:
抓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的最佳机会。如:作为一名新的任课教师,用最短的时间认识所教的所有学生,晚自习快下课时不看座次、不看花名册认识各位学生,“张三,你很聪明”,“李四,第二节课你就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五,……”,实在没有话说,就“认识你很高兴”,利用这短短的5分钟,让学生明白老师很了解他们,加强了师生间的联系。再如:老师检查作业时,有的学生自信地说“老师,你看”,有的则说“没问题!”,再看部分没有做完作业的同学只有不好意思得份了,老师则说“很多同学作业写得很好,老师都很鼓舞,必须尽心教好同学们,你不受鼓舞吗?下次作业你能主动给老师看看吗?”
4、悬念:
课堂教学要有悬念,要利用问题或问题组给学生带给闪光的机会,让学生告诉学生。如:10毫升水和10毫升酒精混合体积如何?猜一猜,有猜大于的,有猜等于的,有说不明白的,但有许多学生说“小于”,而且还能说的同学们心服口服,一个小问题就能增强好奇心,到达激励学生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下课前留一些新颖、难度较大的小题目,告诉学生“老师等待着你的结果”,往往是当天就有许多学生在课间围着老师,“答案是几?”“我做的对不对?”,热情个性高。
5、规矩:教师的教学要有特点,构成规矩,并且要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教师的教法。
①课堂新授教学时,争取当堂资料当堂掌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简单、愉快。最好的办法:讲完后领学生群众读一遍、群众背一遍、个别学生再检查一遍。
②课前作业必检查,哪怕写一个或几个关键字,也能显现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③习题讲评课,要求学生拿起笔,把题目种的关键字、关键话划出来,把牵扯到的计算式子列出来,答案自然就明确了,下次再见到类似的题目,眼睛肯定会一亮。
教有规矩,学有方圆。在学生适应老师后,他们就明白了老师要讲那一个题、以哪一种物质为例、甚至说哪句话,表现出学生较强的主动性。如:在讲化合价时,九年级一班一名男同学不等老师开口就一边举手,一边对同学说“老师肯定要问谁会把化合价标在题目上”,真是说道老师的心里去了,很高兴,因为学生明白老师要求他们做什么,明白老师喜欢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适应老师,走在教师的前面,占领学习的主动权,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教学反思13
低年段的教学从一开始就应当注意学生的心理特色和接受能力。
我的语速太快,虽然讲了一大堆,却只有十几个好一点的学生明确了,其效果就是好的越差,难怪我总会教出两极分化特殊严重的班级来,这一点上X老师就比我做得好,她很善于用孩子们能接受的方式和语速来讲课,一步步很扎实。所以,永远不要被几个优秀学生的表现迷惑,充分考虑到全体学生的接受能力,用能使最差学生明确的话和语速来授课,才是明智之举。
象了解自己的右手一样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然后安排你的教学。一个班几十人,程度差异很大,但会有个平均植和共弱点,前者告诉你学生学习的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你的教学程度高低;后者则是你选择教学方式的依据。例如:期中考试后,我发现班里学生拼音巩固都不是很好,同时形近字、同音字也难以精确区分,相反,写话部分却表现出了他们灵活的思维能力,因此,考后的教学中就要有意识的增强拼音和生字教学,而训练学生写说的'教学相应的就减少了。
让学生在读文中学会抓重点词,并接洽上下文理解乃至运用。虽然大纲中的低年级教学重点在生字词,老教师们也以为抓好生字是根本,但千万别把这作为放弃让学生解词的理由,否则吃亏的只能是学生和自己。借助字典中的说明来解词是比较傻的一种办法,除非碰上诸如“地质”一类很抽象很专业的词语,否则千万别指望字典中的说明能辅助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这个词语,更别提记住和运用了。解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根据上下文的情境、接洽学生的实际生活,其次可以造句、找同义词等。朗读教学要在理解症结词的基础上激发学生与主人公或者作者的情绪共识,切忌告诉学生或让学生说出应当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这一段,只要把重点词语理解到位,学生读懂了,再加上你的一点奇妙点拨和情绪感染,自然会水到渠成。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置要以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标,不要问一些一眼就看出是弱智的问题。
教学中,课本上能看到答案的问题不问,与课文毫无关联的问题不问,有重复嫌疑的问题不问;相反,能作为引起下文的问题要问,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问,能激发学生探讨兴趣的问题要问。
语文教学反思14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带领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关怀,领悟人与人之间只有带有一颗宽容的心,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地和谐。由于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以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文章语言精练,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却给读者带来很大的震撼力。因此,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管老师主要以学生的自学为主,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感悟这样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但同时由于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理解起来并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这样就使得课文的知识点相对较少,讲解起来容易造成空洞的感觉。
因此,管老师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自读提示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开展。 在教学过程中管老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如: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书,然后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看看哪一小组概括的既准确又精练?学生读书的兴趣很浓,交流时的气氛也比较好。
其次,重视朗读和读后感受,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过程。如在学习第二个故事时,教师让学生细读触发点——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找得很准,并且牵一发而动全身地扩散深入开来:数数妈妈说的话,几个字,简简单单。请你深入到这个故事中,再去读一读、品一品,你还会觉得简单吗?“再来一次”对这位刚参加实习的护士来说这仅仅是简简单单的七个字吗?普普通通的一位母亲,她为什么能有如此不简单的举动,说出如此不简单的话呢?请联系下文再去体会。学生通过读书体会到:透过母亲“平静的眼神”和“轻轻的话语”,可见母亲把那位护士当作了自己的孩子,在鼓励她,支持她,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女儿在将来的工作中也能得到患者的支持和鼓励。在这样有层次的导学中,学生深层次地感受、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促进思维发展,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产生“一处传神,境界全出”的境界。
第三,作为排在本单元最后的略读课文,教师注重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开课时自然地把学生带到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中;结束时,又引导学生对整组课文进行简单回顾,并安排结合实际说话,使整个单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板书设计管老师设计的.有新意,以文章的内容为主线,简单明了,让学生更易于理解。 当然不同体裁的略读课文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就是同一体裁的略读课文教学方法也有差异,但最主要的是要以学生自己读懂,自己体会,真正增加语文知识的含量为目标来教学,这样才能教学得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想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一定会受到教育,懂得在生活中多从别人的角度出发为他人着想,给别人多一份宽容和尊重。作为老师的我,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也深受体会,曾经我们也做过学生,也知道当学生的辛苦,现在我们是老师了,站在讲台上的我们也许只想着如何去教好我们的孩子们,从我们的立场出发告诉他们那样做不对,应该这样。但学生总是喜欢逃离我们的视线,爱和我们玩躲迷藏。
因此,让我们也蹲下身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思考,多点体谅学生,将心比心替他们想想,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孩子的某些错误是正常,可以理解。当我们对孩子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耐心后,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那我们老师教得也不至于那么累了,工作起来也就快乐多了。一篇简短的课文确让我们师生都懂得如何去为别人着想。
语文教学反思15
《彩色的非洲》教学反思是一篇描写非洲色彩斑斓的自然景观和多姿多彩人文景观的略读课文。这篇课文有两个特点:
一是表达上,采用总分总结构、首尾呼应、分述部分采用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述方式。
二是语言,全文语言生动优美,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整堂课我紧紧抓住了非洲的“多彩”这一条主线进行教学,基本达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
课堂伊始,我和学生聊同学们所认识的非洲,学生们说出了非洲的植物很多、严重缺水、有很多黑人等一些现象,于是我再用这样一个词语来形容非洲“彩色的”,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对“色彩斑斓”这个词语的讲解,引出本课的两句感叹句使学生对文本有个整体感受,同时学习作者前后呼应、总分总结构的写作特点。
在自主阅读中让学生完成句子填空:这是一个怎样的植物世界,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文本总起句入手,整体把握,整体感知,再引导学生重点精读、品读,指导学生采用“读、找、画、说”来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涵。
因为三班郭老师请假,我在三班上课时也采用了此法,教学效果也很好.挺有成就感的!
【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学反思11-01
教学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04-19
语文桥的教学反思11-29
语文识字教学反思11-26
语文猫教学反思11-12
语文《酿》的教学反思09-27
语文《老王》教学反思05-24
考试语文的教学反思10-20
语文:桥教学反思08-28
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