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1
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时我遇到了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孩子们对毛主席不够了解。虽然在上课之前,我让孩子们搜集了有关毛主席的故事,还让他们向自己的父母进行了询问,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当说到“江西”、“领导”、“革命”、“解放”时,孩子们是一脸的茫然。还有,孩子们对于吃水“难”没有切身的体会。书上写“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挑。”到底多远,多累?现在的孩子到校都要家长送,即使他对路程有感知,也不会真的累过。于是我就联系生活实际,让他们说说没有水的麻烦。这下,倒是打开了他们的话匣子:渴了就没水喝了;没办法煮饭、烧菜;妈妈不好洗衣服了;农民伯伯种的庄稼都要枯死了。
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相隔太遥远了,孩子们生活在21世纪,对过去的生活一无所知。生活条件优越的他们,很难理解、想象当时连口水都喝不上的困苦生活,又不能使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感受,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只能是粗浅的,简略的。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一年级学生对那个年代的事情根本不了解,“革命”、“解放”等词语更不知为何物,作为老师,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
这篇课文的`语言文字既不优美,也不深刻,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的话,也是无从下手。
这篇课文该怎么上呢?我想了很久,就从这句话入手吧。“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这句话写出了乡亲们吃水的困难。这让我想起了我教过的五年级的一篇课文《水》,于是,我拿来那篇课文的一些资料给孩子们看,一口小小的井旁,排着长长的队伍,两只水桶,那是全家人一天要用的水啊!慢慢地孩子们感受到了,体会到了。
水是多么重要啊!生命是离不开水的呀!可是,当时的政府没有人来管这件事,老百姓就一直过着艰难的日子。
毛主席来了,他看到了,就决心为老百姓做事情,他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这时,我再让学生想像乡亲们喝着这井里打上来的水,是怎样一幅欢乐的场面啊!孩子们的想像非常到位,下面是一些孩子的回答:孩子们笑啊跳啊!欢呼起来:“噢!我们终于有水喝啦!井水好甜啊!”一位老人握着毛主席的手说;“谢谢你,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你的!我还要让我的儿子、孙子都想着你。”听了孩子们的回答,我想,今天的教学任务我完成了。
没有说教,没有灌输,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毛主席确实为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老百姓永远记着他,这就够了。我已经在孩子们幼小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一年级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2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一篇文章。这篇课文讲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帮助乡亲们挖水井,解决了吃水困难。解放后,乡亲们在井边立碑,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吃水不忘挖井人”,本来意思上是我们每天从井里取水上来饮用,享受劳动成果,但是不能忘记那起先挖井的人。可是课文所描述的年代对于我们来说,都很远了,何况我们的学生,他们更是生在幸福中,长在幸福里,他们根本不能明白。所以揭示课题前,我用生活当中的问题引入:同学们,当你们在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下,你会怎样呢?学生马上答出:不会忘记他(她),会在心里想起他(她)引导学生体会现在生活幸福,要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于是在板书课题后,我又设置了一个问题:看到题目你想问什么呢?结果学生全部愣在那,不知道如何去答。怎么办?我知道这个问题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确实非常难。我又不想马上放弃,于是引导,慢慢的有一两个学生说了出来。我马上就引出了问题:
(1)吃水人是谁?
(2)挖井人是谁?
(3)为什么要挖井呢?于是让学生去读课文,边读边想,并把课文中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再读课文,分出自然段标出序号,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以回答上面的问题做好铺垫。果然在教师“适时点拨”这个环节中,在回答上面设置的'三个问题时,回答的很流利,我随着学生的回答及时的板书。并简单的说了说当时的背景。于是引导学生感悟,以体验到乡亲们因为村子里没有井,所以他们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挑水吃,再引出伟大领袖毛主席为了帮助乡亲们解决吃水的困难,而亲自挖了一口井。而乡亲们为了感恩、为了记住毛主席,所以后来立了一块石碑——(学生读出)“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而在学习“我会认”的生字时,也是放手让学生学习,不懂的地方适当点拨。这个环节学生学得很好,主要原因是“小老师”发挥了作用。达到了学生自学、互学,教师点拨的效果。
总之,大体而言在“高效课堂”中是一个较好的起步,虽然效果不是很好,可也是跨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因为他们难以想象当时那样的年代,而我却设置了一个针对一年级而言难度很大的问题,这也是我考虑不周,不足之处当中的问题,但我不会感到遗憾,因为这给学生在今后的“高效课堂”中奠定了一个很好的起点。
一年级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3
这节课的内容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离得较远,现在的学生对那一段历史的了解知之甚少,在学时学生很容易觉得没意思。“吃水不忘挖井人”,本来意思上是我们每天从井里取水上来饮用,享受劳动成果,但是不能忘记那起先挖井的人。
课文要告诉我们学生的肯定也就是它的比喻意思。但是如果只靠读课文来理解,告诉学生是肯定不行的。在第二自然段中的重点句是“村子里没有水,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现在我们现在生活条件优越,水资源充足,就这么一句话,学生很难体会到沙洲坝缺水的严重程度。所以我问学生:同学们,如果现在开始,大家回家之后就用不到水了,你会遇到哪些困难?学生有的说:没办法洗手;没办法吃饭,更没办法做饭;可能好几星期不能洗澡;衣服脏了也不能洗;每天都很渴…….还有: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要多远?有的说:可能要几天几夜;还有的`说:也许不用那么远,但是要翻山,如果在山里过夜的时候遇到老虎狮子怎么办?
从这一个简单的问题,学生很快回到了那个缺水的时代,想象到他们没有水用的困难,还想到要吃水,不仅仅是困难,可能还会付出生命的待价。
一年级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4
我们一行六人参加全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我们学校有选手参加,选手课讲得非常精彩。我们共听了七节课,其中有一节课是一年级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是通辽的一位选手讲的,这节课她设计的好,很有新意,但是她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自身原因,耽误了时间,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还压堂,叫评委很不满意。
这节课虽然没有完成任务,但是也有许多地方值得我学习。这篇课文在我看来,内容离学生生活太远,不能吸引学生,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因此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没有认真专研教法,只是带领学生读了几遍,内容理解的少,通过课件叫学生简单的了解当时严重缺水,了解了毛主席,没有真正走进文本。而这位老师她能吃透教材,能运用已经学习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这节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上课伊始,她引课时运用学生已经学习过的识字6,叫学生开火车读识字6的词语,当时大家都认为她在浪费时间,当学生读完识字6的词语后,她立刻又出示三个词,它们是“一位伟人、一位战士、一位老乡”,接下来她用这三个词导入今天这节课内容,“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一位伟人、一位战士、一位老乡挖井的故事。”话说完就板书课题,当时我心里就有疑惑,她为什么导入课文这么罗嗦呢?
当她检查完学生读课文情况以后,开始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大屏幕出示了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指名读这一段内容,这段难理解的词特别多,她会怎样教呢?这时她出示了前边开始时读到三个词语,请你再读课文把画横线的词和下面的量词连接起来成为一句话,这样设计就降低了难度,又训练学生说话能力,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兴趣一来,立刻把课文中难理解的词和下面的量词连成一句话,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位老师在进行写字时,她不是向我们那样,把这篇课文要求写的字进行指导,她是把生字进行归类,这节课她指导的都是带有“心字底的字”,把本册书中出现的带有心字底的字都带进课文,注意观察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做到举一反三。她指导生字时叫学生先写一个,再写一个,写字环节落得实。
一节课不可能上的那么完美,一定有不足之处,但我们只有取长补短,自己的课堂才能少一些遗憾,多一些精彩。
一年级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5
昨天就《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进行了授课,备课时发现这一课不好备,而且是第一课时,要想出彩,真的是要下功夫。拿着课本,带着教参,对着课件,我在家苦恼了两个夜晚,还是理不顺这篇课文的思路,周四匆匆忙忙上了这一课,感觉存在的问题很多!
1、导入的时间太长,大约用了十分钟,一节课也就四十分钟,用了四分之一的时间,从井导入,用图片,引出井,认识象形文字,导出课题,绕了一圈,其实没有这个必要,简单点,直接导入就行。
2、识字环节,重在于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但老师牵的太多,学生的思维未被激活,这一环节的课堂氛围有些沉闷。
3、朗读指导还不够,这一节课的朗读目标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读文,但学生读书的面还不够,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目标?怎么样读,是流利地朗读?方法是什么?老师要和学生一起在读中发现,重在让学生归纳总结。这节课,朗读环节,匆忙而过,仿佛蜻蜓点水,不深入。
4、写字环节,观察的方法是什么?看结构、比宽窄,比高低,找占位,这样的方法并没有交给孩子,所以只有部分学生观察很仔细,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认真观察了,写字教学枯燥,时间不够,孩子们注意力不够集中。
改进措施:
1、深入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看看每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让课文的课时备课与单元备课紧密结合,同时要多看名家课例,举一反三,要会学习,还要多学习。
2、备课要备详案,尤其是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如这一课的识字环节,识字方法有哪些,学生会提到哪些?哪些学生不知道,也需要掌握,执教老师自己要知道,课堂预设要精、准、细,在备课上一定要下足功夫。
3、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缺口,知道学生哪方面是薄弱点,课堂的训练重点是什么,要把握住,不能偏离,若是学生扯得太远,要及时地学生拉回来。
4、课堂流程要完整,时间要把握准,板书设计要体现这节课的重点,各个环节的知识点之间要能通过板书串连起来。
5、要学会用儿童的语言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真正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有所收获。
一年级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6
“吃水不忘挖井人”,本来意思上是我们每天从井里取水上来饮用,享受劳动成果,但是不能忘记那起先挖井的人。可是课文所描述的年代对于我们来说,都很远了,何况我们的学生,他们更是生在幸福中,长在幸福里,他们根本不能明白,他们生活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年代。加上我们这里用水很方便的,家家都有自来水,因此,学生对老百姓立碑纪念毛主席的行动感受不深。这样的文章孩子们是不喜欢的。
怎么办?怎样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呢?反复备课后都觉得不行,就凭单调的朗读来理解,告诉孩子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比喻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得到好处,不忘记它的由来,不忘记当初创造成果的人,一句话,不忘记根本”,肯定不行的。
孩子们不懂,是因为他们难以想象当时那样的年代,如果让孩子亲眼看看那样的年代,会不会对他们有所感触呢?我试着找了些资料,在教学课文时,我用课件向学生们展现了那个艰苦的年代:破破烂烂的东西、瘦瘦的人们……我把画面定格在乡亲们为了吃水,挑着担子,来回走上好远的路,当时干裂的土地,崎岖的小路,很脏的池塘水,画面是神奇的.,孩子们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一开始嬉笑的表情没有了,脸上的表情变了,班级里非常安静。趁着机会,我引导孩子们从画面中回到课文中,来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了直观的感受,让孩子们来理解:为什么要“吃水不忘挖井人”?就容易多了。孩子们也有话可说了。
“不忘”是本文的主题,从不忘着手,体会文中毛主席对乡亲们的恩情,这份恩情让当地的老百姓和战士们都难以忘怀。体会到新时代的我们也时时感受这来自长辈、朋友、同学的关爱,我们又应该怎么样来报答这份恩情呢?通过交流谈论,课文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一年级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7
本课主要分三个阶段完成识字任务:预习中主动识字;阅读中分散识字;作业中巩固识字。这样学生学得轻松,教学效果好。
“课堂应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学生识字时,没有按以往一个固定的套路读拼音、数笔画、说部件、连词语,而是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筋记字、辩字。当小老师写字,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得到增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教学中,注意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如朗读竞赛、识词游戏、学当小老师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教学始终以读为主线,从带着疑问读到读通、读顺,到抓住重点词句读,让学生充分朗读,静心品味,感受到蛰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突出“普通人”的情感体验。中学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感恩,既尊重了文本,又超越了文本。
“语文学习要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静止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动态的听说读写活动,如“当小老师教学生字”、“看到碑文,他们会说些什么”的角色体验。用“不忘”的句式说话等设计留给学生探索尝试、交流反思的空间,让他们在与文本无拘无束的碰撞交流中,切实提高语文能力,获得人文素养。
【一年级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吃水不忘挖井人》语文教学反思07-21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吃水不忘挖井人》03-18
小学一年级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04-20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教学反思07-05
《吃水不忘挖井人》语文教学反思10篇02-24
《吃水不忘挖井人》语文教学反思(10篇)02-24
《吃水不忘挖井人》语文教学反思精选10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