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

时间:2023-07-09 08:38:0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荐)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荐)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情感目标: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快乐。

  激发学生热爱大草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看图理解词语,启发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和牧民的勤劳。

  教学用具:

  光盘、录音歌曲、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听!悠悠的歌声把我们带到了哪里?(板书:草原)(放录音歌曲)

  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一起去美丽的大草原,看看那里的早晨是什么样的。(补充课题:的早晨)

  齐读课题。

  二、看图感知

  看!(播放光盘)

  你喜欢草原吗?你喜欢草原的早晨吗?

  三、初读课文

  1、那就翻开书,自己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2、能把课文再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听吗?

  要求:请拼音小博士帮好你的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好朋友仔细听好,注意纠正错误的字音。然后两人再交换进行,开始!

  3、练读了几遍课文,那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来表示。

  四、细读训练

  1、谁来先读好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

  评价,指导:你读得很流利。

  好象鞭声还不够响亮,谁再试试。

  黎明时,草原还没有苏醒,是很静很静的`。读好:宁静。

  眼前,你看到了怎样的草原?读好:铺满新绿。

  谁愿意当一回牧民,甩起鞭子将草原唤醒。

  草原还没彻底醒来,再来一遍。

  齐读

  2、此时,草原开始热闹起来,欢乐起来!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学生评价: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读得还不够?从朗读中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谁来读好它。谁能超过他。

  喜欢羊儿出圈,喜欢跨马追赶的同学一起来读吧!

  3、让我们眺望远处。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草原的远处十分迷人。谁来读。为什么这样读?

  悠悠的感觉读得真棒!学他的样子一起来读。

  4、草原真是太美了,这样美的地方,这样美的课文,老师也忍不住想和你们一起读了。

  (齐读)你觉得草原怎么样,草原的早晨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交流)

  五、写字教学

  小朋友把课文读得这么棒,相信课文中的生字你也能学得很棒。

  1、认读生字卡片

  小火车开起来(带拼音,去拼音)

  2、这堂课我们学习两个生字“动、牧“

  自学笔顺表,掌握笔顺。学生书空笔顺。

  自己分析字型结构,左右等宽。结合学习新偏旁。

  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注意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词:

  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

  2、指名认读,介绍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二、背诵指导

  1、各自朗读课文,准备口头填空练习

  (1)()的(),打破了()。()的草原醒来了。

  (2)()羊儿()圈门,()奔向()。牧民们(),追赶那()。

  (3)()羊儿像()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

  2、结合口头填空,理清文章结构。

  3、读了课文,我们又懂得了什么?

  4、练习背诵。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无打处民原新

  2、指名认读。

  3、仔细看光盘上生字书写笔顺,比较每个生字的结构安排。

  指导:“无、民”都是独体字。“无”最后一笔是竖弯钩,沿竖中线往下写,“民”的最后一笔是斜钩,幅度较大。

  “处、原”是半包围结构。“处”第三笔是平撇,“原”里面是“白、小”。

  四、作业

  1、练习描红。

  2、各自练习书写生字,觉得难写难记的多写几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

  《草原的早晨》这篇课文是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写的是早晨,草原从睡梦中醒来,牧民们赶着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一片繁荣兴旺的新气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在教这课时,我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方面,从看图入手,先引导学生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画面内容,然后再指导朗读。通过熟读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因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草原是陌生的,我就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挂图来展现大草原的美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在课文阅读分析中,我紧扣了一个“情”字:

  一、在导入课文时,激发动机——入情

  我说:孩子们,我们生活在现代化的大都市里,到处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购物娱乐都很方便,但还有一个比大都市更美丽的地方。下面请孩子们听这首歌描绘的是什么地方:“辽阔的草原,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奔腾的马儿……就是我的家”。合着优美的歌声,我不时用手势、表情进行表演。孩子们被优美的歌声和我恰当的抒隋表演所感染。

  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我察觉他们向往这个美丽的地方,然后让他们带着向往之情去读课文。

  二、在感受课文的描写中——动情

  如何让孩子们“动情”呢?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去感受课文的描写。所以我主张“强化语感,淡化分析”。

  先让孩子们自由诵读,然后听老师范读,让孩子们正确把握语气,把握感情。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总是饱蘸着感情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音乐、表演的艺术形式,让他们通过读去品味。例如:我在处理课文欢乐踊跃这一场景时,想方设法用音乐和图画相结合的方法,让孩子们体会“涌出的…”、“蹦跳的…”、“跨上的…”、“追赶的…”这一欢乐的`场景。此时此刻的课堂,师生都沉浸在一个无形的充满情感交流的草原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在表情朗读中——抒情

  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了,他们会情不自禁的进行抒发。

  我采用分小组进行赛读、点名诵读、小组选代表表情诵读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尽情的诵读,抒发他们内心的真切感受。这节课,师生的情感随课文的情感起伏而推进、延续,使课堂变成了草原,孩子们成了羊儿、马儿……

  学完这一课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图画。《美丽的草原》,远处,蓝天下的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飘荡……这是一幅多美的图画。在作业画展中展示出了学生那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通过学生亲手绘画,即培养了他们爱美的情趣,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2

  本课是小学生首次接触拼读,是有一定难度的一课。本课设计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在安排上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在游戏中学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拍手念儿歌,既复习了旧知识,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以下给bpmf编顺口溜做好铺垫。

  学习声母pmf这一环节借助插图学习新知识,突破重点,使学生从“广播”、“山坡”等常用词向声母发音过渡,易于记忆。同时加入开火车、猜口形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合作记忆bpmf的字形这一环节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声母b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的声母。

  在指导书写时,以观察—指导—范写—评价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3

  这篇课文,以歌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为内容,描写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愉快渡过自己节日的动人场面。内容生动活泼,充满了节日气氛,语言优美。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珍视今天,热爱生活,憧憬未来的教育影响。但是怎样让学生体会,感受文字的美妙,是个难点。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同时要引导学生感悟语言,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感到生活的快乐和幸福,以激发学生实现未来的理想和愿望。

  一、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时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一点不假。在课堂上要想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去,教师除了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外,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多种方式去刺激和感染学生,使其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在本节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们以看录象、听歌曲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小朋友怎么过自己的节日,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并且在回忆的过程中重新体会到过节时的快乐心情。

  二、引导自问自答,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解答学生的问题是课堂上的主要学习任务,但解决的方法并不单一。一个问题提出,不仅能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争论,还能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在默读课文后,我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然后通过课件展示画面,让学生把看到的说一说,并把自己理解到的读出来,学生自然就理解了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自问自答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4

  本节课我特意创设了一个虚拟的情境——故意用增、删、改等方法“篡改”课文12处,再制成朗读录音,让学生挑刺,“帮助”老师找出错误所在,利用商讨策略,先合上课本倾听,再翻开课本边听边看,边思边辩边演,为服务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对文中人物、事件形成“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提供了放矢之“的”。

  六七岁的孩子上课易于疲劳,有意注意不能持久,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给“权威”挑毛病,在“助人为乐”中成了真正的`“发现者”,通过近似竞赛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和学习兴趣,创造了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自由轻松的学习气氛,有效地提高了注意力。教学中,师生之间、教学内容与学习者之间的距离感消除了,具有争强好胜特点的学生们的探索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形成了“紧张而活跃”的高潮气氛,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5

  春天,是希望的萌动;春天,是活动的涌动;春天,是新生的搏动;春天,正踮着脚尖、跳着芭蕾舞轻轻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看到这种欣欣向荣的景象,我忍不住和孩子们聊起“春姑娘”来。

  聊这个话题前,我有点担心小豆丁们说不到点子上,毕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体验浅,但我又想,我何不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孩子,去感受他们的童真世界呢?不要在乎他们讲得有多好,只要他们能开口说,自己喜闻乐道的事情就行了,这不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吗?于是,我抛出话题,让孩子们讨论“春天在哪里?”只见他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春天在树上,那一小片一小片的新叶就是春天的影子。”有的说:“春天来了,到处能见到盛开的花儿。”有的说:“我总是听到很多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叫,它们感觉天气变暖了,都出来活动了。”还有的说:“我知道春天来了,河面上的冰雪会融化。”也有的说:“我还知道大狗熊、青蛙它们睡醒了。”多可爱的孩子们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很热闹!不知不觉,一节课就这样愉快地过去了。下课铃打响了,他们热情未尽,继续讨论,我也被这种热情感染了,于是,我决定接下来的那一节课,带他们去校园里“寻找春天的足迹”。得知这个消息后,孩子们兴奋得跳了起来!很快,我们来到大操场,我讲完要求后,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带着目的开始行动。他们三五成群在一起观察植物、翻泥土、吹蒲公英……多开心呀。孩子们通过寻找,发现了新叶、发现了从土里偷偷钻出来的小草、发现了躲着泥土下面冬眠的小肥虫……他们一边寻找一边讨论,是那么的轻松、自由与开放。相信这两节课一定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两节课,虽然不像往常那样端坐在教室里讲授,而是走出教室,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我想,与其让他们在教室里枯坐接受知识,还不如让他们置身于校园这个真实的环境,自由呼吸,放松心情,用心去发现春天、感受春天的气息。另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特点,在活动中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思维模式,甚至不同的说话角度。因此,在寻找春天、交流春天的活动中,给他们充分民主的氛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所看所想所悟,多角度展示,我相信他们的收获一定会更大!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6

  《天上的小白羊》是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小儿歌,读着它,我仿佛回到了童年……课上学生熟读课文之后,我对学生说:“假如你就是那个躺在草地上看白云的孩子,你会怎样对白云说话?”话音刚落,同学们就迫不及待读起来了儿歌。

  你看那一只只小手召唤着天上的“小白羊”好像在呼唤自己熟识的玩伴,害怕“小伙伴”在天上着了凉。“地上草儿肥,地上水儿美,地上才是你们的家乡”又像在夸耀自己的家而引来玩伴,学生稚嫩的童音赋予了这首儿歌更加动人的灵性。看着那一张张天真浪漫的笑脸,我不禁感动了,“同学们,我们一起看看天上的云好吗?”孩子们一下子就欢呼雀跃起来,我们一起跑到操场,一个孩子立刻对我说:“老师,你看那朵白云多像一匹奔跑的骏马!”一个又指着天空说:“那朵可真相大狮子”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说了起来。“那是一棵树,那是一条龙,那更像一个人……”还有的同学说:“那片云多像八仙过海呀!”看着他们向着太阳仰起的脸庞,充满了无限的`希望......

  我不禁感慨:孩子们太可爱了,在他们的眼里,世界万物都是充满灵性的,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他们的生活是多彩的,他们的心中有我们大人无法感受的快乐。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7

  《春雨的色彩》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诗意的课文。讲的是春雨沙沙沙的下,三只小鸟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春雨是绿色的,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绿了。春雨淋到柳树上,柳枝也绿了。”“春雨的是红色的,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丛中,杜鹃花也红了。”“春雨是黄色的,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黄了。”

  多么恬美的意境,多么令人遐想联翩呀!学完这篇课文,孩子们沉浸在那对春天的想象中,从他们的小嘴里迸发出许多优美的词句。

  一位名叫王嬴的小姑娘站起来说:“李老师,我想唱《嘀里嘀里》给大家听。”“是吗?”我很惊奇,让她唱还是不唱?下面的同学看着我,几个孩子已毫无顾及地哼唱起来。看者孩子们跃跃欲试的样子,我笑了。她的精彩表演使大家的情绪空前高涨。而后孩子们一起唱,配上动作,边歌边舞。“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天真稚气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讲台上站满了一群手舞足蹈、兴致昂然的孩子,当然还包括我这个老师,多么欢快的时光呀!

  课堂中的这一幕,是我始料未及的。它当然不在我的教学设计之中。是孩子们的兴之所至感染激发了我,让我感悟到,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学情纳入即兴创造的成分,甚至可以超越目标设定的要求。我想,这样的课堂会使我们的孩子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智慧。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8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在学习《四季》一课的“我会认”的生字的时候,先让学生在小组里合作学习生字,再运用老师交给的方法识记字形,然后全班交流总结方法。如编儿歌(春:三人看日出),加一加(尖、地、就、弯),换一换(说-悦,蛙-娃),生活识字(青、夏学生的姓和名中的字)等方法。为了让学生真正记住这些生字,让学生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或说一句话。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人人都参与了课堂学习,大大增强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促进了语言文字训练的效率。

  不足之处

  1.对学生的评价还是缺乏感染力。在朗读感悟这一环节中,评价语显得尤为重要。缺乏了有针对性的评价。

  2.缺少对个人表扬。在低年级阶段,表扬是极为重要的。到位的、及时的表扬可以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在整节课中,缺少及时的个人表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9

  苏教版小语第一册《秋姑娘的信》是一篇童话形式的科普知识短文,描写了秋尽冬来的季节特征,告诉我们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如何准备越冬的情形。作者将秋天人格化,通过“秋姑娘”发送传递秋天的信息,给了我们季节变更的相关知识,自然有致,生动引人。同时使人感受到秋姑娘对大雁、青蛙、松鼠、小树的关怀和体贴。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年级学生虽刚入学,但他们的学习经历并不是一张白纸,教师同样要关注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本课的学习内容浅显、有趣,学生易于学懂,教学中多次创设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环节,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这样以学定教,以体现新课标中所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思想。

  2、朗读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去读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开放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在读中学会朗读,在读中体会情感。这和新课标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3.多种课程资源并用,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美好的学习环境。课中,美丽的动画,形象的词卡及印有课文内容的大枫叶,把学生带进了如诗如画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身心得到陶冶,审美情趣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以下谈谈我在这课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在近一年多的新理念、新教材、新模式的实践中,我尝试采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教学组织方法,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然后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让学生从兴趣出发,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到课堂上充当小老师,介绍、交流、表现学习的效果,从而达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学习效应,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情感上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这不仅改变了现行的师教生学的教学模式,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种新的学习方法,通过学生参与教学,获得生生教学的`学习效应,不仅锻炼了能力,还影响了全体学生,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教学的欲望,保持全体学生兴趣的持久性,教学效率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2、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蕴含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在篇篇课文中,不仅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科学知识,还渗透了生动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情操。《秋姑娘的信》中,通过“秋姑娘”传递信息,表达了秋姑娘对好朋友的关心。教学中,我们也应当激励学生关爱自然,关爱伙伴,培养相互关心的人文品格。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空洞的说教他们不能完全接受,或者似懂非懂,但如果换个方式,效果就会大不相同。教学时,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扮作秋姑娘给好朋友送信,学着秋姑娘的样子对好朋友说说想说的话。换了个角度,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人人争着做秋姑娘来关心好朋友。在不知不觉中,体会了朋友间的关爱,培养人文品格的教育也渗透其中。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10

  《月亮的心愿》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以月亮的内心变化为线索,引出了要关心体贴父母的情感,是一篇充满家庭温情的课文。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这个教学片段非常的简单,没有什么设计特别的地方。但是我觉得最大的优点是给予了孩子们充分读的时间,充分去感受读的快乐。然后从同学的评价中去感悟课文蕴含的情感。在新课程下小组学习成了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中孩子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有了合作的精神,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如分角色朗读,一个学习小组内肯定有朗读比较优秀的学生,这就可以互相影响。还有让学生自读自悟这一环节,我觉得也很好。使学生养成了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完课后,我将近用了20分钟的时间来讲讲班级中的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举例说了爸爸妈妈是如何的关心我们的成长的,我们要体贴关心父母长辈。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半的小朋友感动得哭了。下课后我又找了几位小朋友谈心。孩子们都认识到了父母对自己的关心,表明自己要好好孝敬父母。我觉得效果来了,课堂延伸到课外,这样的教育效果真的很起作用。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11

  突如其来的提问:这节语文课,我正引导学生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当读到第4小节时,第一小组伸出一只小手。“方妍,你有什么事吗?”我耐心地问。方妍站起来,奇怪地说:“老师,为什么阳光钻进棉花里,棉被就会暖和呢?”我当即对她积极提问进行了鼓励,并请她上台来主持这个问题的讨论。此时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大家都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一生说:“因为棉花是白色的,阳光钻进棉花,棉被就会暖和起来。”另一生马上反驳:“不对!我们站在太阳底下,不管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衣服都会暖和起来。”最后讨论得出,棉被会暖和是因为太阳是会发热的球体,阳光钻进棉被,把热量传给了棉被。

  我真佩服这些孩子,他们会读书、会思考、会发现、会表达,如果我在教学中对第一只突然举起的`小手视若无睹的话,我想我会错过一次又一次和学生真正交流学习的机会。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经历了这一次后,使我对此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12

  一棵小草,一朵鲜花,一朵浪花,一缕阳光,在孩子的。眼里都是一个博大的世界,因为孩子在用心灵拥抱这个世界。这是我教学完《心里的世界》之后的感慨。

  教学开始,我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多彩的世界,看到一棵大树,你会想到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可谓是场面热烈,很是踊跃。在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后,引入课题变得水到渠成:“小作者和我们一样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大家想不想一起去看看他心中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世界?”调动起了学生读书的欲望。

  由于本诗歌内容浅显,所以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交流的过程中,贴出相应的图片,为随后的识字做好了铺垫。

  用卡片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本是一个很枯燥的环节,因此,我将其设计为布满童趣的“和生字宝宝打招呼”和“送生字宝宝回家”的形式,效果出奇的好,学生纷纷高举小手,参与的热情很高。图文结合,也符合儿童的识字规律。板书的引领,也降低了背诵课文的难度。随后,我设计了教师范读的环节,此时,学生闭上眼睛,在教师朗朗的读书声中,放飞想象的翅膀,感受作者想象的神奇、大胆、合理。为后面的语言思维练习铺平了道路。“看到小草,你会想到什么?看到鲜花,你会想到什么?大胆想象,你又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学生那布满灵动的语言煞是出色,又一次使我感受到孩子们心中那纯净,多姿的世界是多么美好。

  望着余兴未尽的孩子们,我精心设计了如下作业:将自己心中的世界在小本本上表现出来,好吗?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13

  《夏天的夜晚》是西师版一(下)第二册五单元的课文。课文是一篇写景的短文,配有一幅深蓝色的夏夜图。图文对照,相互映衬,形象地描写了夏夜为星星、月亮、蛐蛐、青蛙、萤火虫提供着表现自我的舞台,星星、月亮、蛐蛐、青蛙、萤火虫也为夏夜带来一份美丽、一份神秘,由衷地赞叹夏夜这迷人的景色。

  在第一次试讲《夏天的夜晚》这课时,我先按着我的教学安排行进到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体会“夏夜的大地像热闹的舞台”,发现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学习积极性和思维活跃度有了明显下降,怎么办呢?我立刻调整自己的教学,低年级的孩子在课堂上更多地是关注“有趣”“新奇”的事物。通过多媒体播放青蛙、蛐蛐的叫声配上生动的画面,我问:“你听到了什么?”孩子纷纷举起手回答,说到了夏夜里各种声音,再请生与师合作朗读这段课文。

  师:夏夜的大地像——

  生:热闹的舞台。

  师:蛐蛐——

  生:弹琴。

  师:青蛙——

  生:唱歌。

  师:提灯笼的萤火虫——

  生:在忽闪忽闪地跳舞。

  读后生自主进行读文正音。因为孩子积极性的大大提高,也使他们更好地关注文本,“热闹”的“闹”读轻声,“提灯笼”的“笼”是轻声和后鼻韵这些难点能及时正音,学习目的很快达成,我给予他们很高的评价,然后鼓励生生合作读课文并表演,特别是孩子通过自己的表演,学生内部的表现欲与满足感得到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在积极发挥作用,很快体会到什么是“热闹”,什么是“舞台”,理解“夏夜的大地像热闹的舞台”很快就解决了。课后,我感到欣喜,因为自己有了体恤学生的能力。这学期,我力求在课堂上,师生能平等对话建构,在不断的“相遇”中推进,促进学生真正的学习。这时,我感受到了教学思想的进步使我的课堂在起着变化,而这段教学竟成了课堂的“亮点”。教师不能忠实地去实践自己的教案设计,而忽视了学情,忽视了课堂的生成。我想这是给我的启示。

  另外,第一次试讲时,课堂上抽生读“弯弯的月亮船在深蓝的天空中飘呀飘……”这个句子时,没想到“飘呀飘”这个词读得轻而远,读出了“飘”的画面,读出了“飘”的意境,读出了对“飘”的理解,看到这个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理解、感悟能力,于是我想到以这个“点”来带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拿起“飘”的生字卡片,追问:“为什么这个字会读得轻柔呢?”孩子说:“这个字里有‘风’字,风吹的时候感觉很舒服。”这就是一个孩子对字的理解。我随即告诉学生:“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具有意义的符号,仔细观察它,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地方。”通过这样的对话建构,班里的孩子对字的认识又深了一步,对文的`领悟又多了一分。但是,在第三次试讲时,换了一个班,同样的一个字,读得平淡,这时我却照着第一次讲课时那样处理,可效果不好,下课后,同事建议根据这样两种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读得不够理想时,可以先学习了“飘”,再指导读。写到这里,我想起张老师的话:“汉字是有意义的文字,必定在意义的背景下还原汉字的意义。”“不管课堂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坚信每条路都是有意义的,而不是老师预先设计的那一条最有意义。”老师要修炼自己,不断在课堂里抓住这样的契机,清醒地意识到教学进程以及教育共同体的每个孩子在进程中的不同位置,并不断推进他们对事物的认知。

  回想起以前的教学状态,自己最为顾虑的是自己是否完成了教案,完成了教学任务,而现在更多的是在乎学生是否得到了真正的发展。我领悟到教师要创造出一种探求知识的情境,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唤起一种深深的感悟。我在课堂上尽量做到体恤学生,做个课堂的发现者,学生的引导者,学习的促进者,陪伴他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14

  原文:

  一天,我指着奶奶的头发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你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

  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奶奶说:“怎么啦,不高兴了吗?傻孩子,奶奶跟你说着玩呢。”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笑了。

  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认识1个多音字。

  3、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芝苦,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能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妙词侍句。

  2、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第2自然段。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理解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课文应该写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练读,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情况。

  4、师范读课文。

  5、全班齐读课文。

  三、教学生字。

  1、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教学新偏旁。

  3、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4、指导写字。

  5、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四、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六、教学后记:指、跟难以掌握,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和芝累、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投影、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2、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3、“雪白雪白”是什么意思?

  三、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指名读写奶奶和“我”的句子。

  3、出示重点词句。

  4、听了奶奶的话,“我”为什么低头不说话?

  5、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时候,他心里会想些什么?(齐读)

  6、为了不让奶奶操心,“我”会怎样做呢?

  7、指导朗读奶奶第二次说话和“我”的话。

  8、奶奶听了“我”说的话,为什么会笑了?带着高兴的心情读最后的一句话。

  9、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10、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四、总结课文。

  五、指导背诵。

  六、教学后记:

  1、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拉近了学生和老人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认识到了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了要尊重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3、本课的生字学生掌握的较好。

  4、课的要认读的生字学生交难掌握。

  5、本课含义较深,学生较难理解人物内心的心理变化。

  教学反思:

  《奶奶的白发》一文紧紧围绕“奶奶的白发”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了老一辈人为后辈所付出的劳苦、艰辛,也表露了小辈对长辈的尊敬、关心,洋溢着一股浓浓的亲情。

  教学时,我问孩子们:“在预习过程中,你产生了哪些疑问?”孩子们七嘴八舌,问了很多。但问的最多的.两个问题是“这白发一半是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听了奶奶的话,我低下头,没有吭声。”这两句话不太理解。所以教学本课时,我主要抓住这两个问题进行教学。第一个问题学生们通过讨论很快知道奶奶的白发是自然规律。教学第二个问题时,我引导学生理清前因后果,回顾课文,由黑发、白发的差异带出了奶奶为两代人“操心”,又由“我”的情态点示了不吭声的内涵,体会“难受”、“难过”的心理,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通过引导学生由人及己发散思维,课文中的“我”理解了自己因为淘气让奶奶操心以致早生白发,我们自己呢?这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联想起让奶奶操心的种种事情,这时我因势利导,回到让奶奶白发变黑的心愿,对学生无疑是一种不着痕迹的教育。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15

  周老师是位爱思考的老师,《骑牛比赛》一课中,教者大胆运用比较的方法启发学生思维、想象。再加上周老师适当的引导、启发、点拨,学生在想象骑手的“技艺高超”、场面的热闹等地方效果出奇地好。

  如:为了让学生领会“技艺高超”,周老师让学生换位体验“如果你是这野蛮的公牛,有人想骑在你的'背上,你会怎样?”

  学生兴致勃勃地表演后,周老师再问:“一个骑手牢牢骑在牛背上,‘牢牢’是怎样的样子?”学生有说长时间骑着,有学生说像胶水粘着,还有学生说像蚊子叮在人身上一样掉不下来。经过讨论学生明白:这就是骑手技艺高超的地方。教者没有就此罢手,又问:“还有哪里说明骑手技艺高超的地方?”学生惊讶,“还有啊?”学生遇到困难了,老师适当点拨:“记忆高超,超过谁呀?”这一问,引导学生对比发现其他选手两三秒钟就摔下来,这位骑手牢牢骑在牛背上的确技艺高超。

  当然,教者研究的是“有效思维在教学中的运用”,所以课堂上老师不断引导、启发学生想象思考,忽视了低年级段阅读教学“识、写、读、背”目标的完成。如何做到两者的和谐统一,周老师还得不断研究。

《(荐)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教学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04-19

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学反思10-26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学反思04-18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04-14

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04-07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09-29

[精选]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07-07

(精选)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07-08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精选】07-06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07-06

在线咨询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荐)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荐)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情感目标: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快乐。

  激发学生热爱大草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看图理解词语,启发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和牧民的勤劳。

  教学用具:

  光盘、录音歌曲、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听!悠悠的歌声把我们带到了哪里?(板书:草原)(放录音歌曲)

  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一起去美丽的大草原,看看那里的早晨是什么样的。(补充课题:的早晨)

  齐读课题。

  二、看图感知

  看!(播放光盘)

  你喜欢草原吗?你喜欢草原的早晨吗?

  三、初读课文

  1、那就翻开书,自己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2、能把课文再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听吗?

  要求:请拼音小博士帮好你的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好朋友仔细听好,注意纠正错误的字音。然后两人再交换进行,开始!

  3、练读了几遍课文,那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来表示。

  四、细读训练

  1、谁来先读好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

  评价,指导:你读得很流利。

  好象鞭声还不够响亮,谁再试试。

  黎明时,草原还没有苏醒,是很静很静的`。读好:宁静。

  眼前,你看到了怎样的草原?读好:铺满新绿。

  谁愿意当一回牧民,甩起鞭子将草原唤醒。

  草原还没彻底醒来,再来一遍。

  齐读

  2、此时,草原开始热闹起来,欢乐起来!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学生评价: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读得还不够?从朗读中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谁来读好它。谁能超过他。

  喜欢羊儿出圈,喜欢跨马追赶的同学一起来读吧!

  3、让我们眺望远处。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草原的远处十分迷人。谁来读。为什么这样读?

  悠悠的感觉读得真棒!学他的样子一起来读。

  4、草原真是太美了,这样美的地方,这样美的课文,老师也忍不住想和你们一起读了。

  (齐读)你觉得草原怎么样,草原的早晨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交流)

  五、写字教学

  小朋友把课文读得这么棒,相信课文中的生字你也能学得很棒。

  1、认读生字卡片

  小火车开起来(带拼音,去拼音)

  2、这堂课我们学习两个生字“动、牧“

  自学笔顺表,掌握笔顺。学生书空笔顺。

  自己分析字型结构,左右等宽。结合学习新偏旁。

  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注意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词:

  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

  2、指名认读,介绍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二、背诵指导

  1、各自朗读课文,准备口头填空练习

  (1)()的(),打破了()。()的草原醒来了。

  (2)()羊儿()圈门,()奔向()。牧民们(),追赶那()。

  (3)()羊儿像()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

  2、结合口头填空,理清文章结构。

  3、读了课文,我们又懂得了什么?

  4、练习背诵。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无打处民原新

  2、指名认读。

  3、仔细看光盘上生字书写笔顺,比较每个生字的结构安排。

  指导:“无、民”都是独体字。“无”最后一笔是竖弯钩,沿竖中线往下写,“民”的最后一笔是斜钩,幅度较大。

  “处、原”是半包围结构。“处”第三笔是平撇,“原”里面是“白、小”。

  四、作业

  1、练习描红。

  2、各自练习书写生字,觉得难写难记的多写几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

  《草原的早晨》这篇课文是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写的是早晨,草原从睡梦中醒来,牧民们赶着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一片繁荣兴旺的新气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在教这课时,我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方面,从看图入手,先引导学生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画面内容,然后再指导朗读。通过熟读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因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草原是陌生的,我就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挂图来展现大草原的美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在课文阅读分析中,我紧扣了一个“情”字:

  一、在导入课文时,激发动机——入情

  我说:孩子们,我们生活在现代化的大都市里,到处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购物娱乐都很方便,但还有一个比大都市更美丽的地方。下面请孩子们听这首歌描绘的是什么地方:“辽阔的草原,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奔腾的马儿……就是我的家”。合着优美的歌声,我不时用手势、表情进行表演。孩子们被优美的歌声和我恰当的抒隋表演所感染。

  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我察觉他们向往这个美丽的地方,然后让他们带着向往之情去读课文。

  二、在感受课文的描写中——动情

  如何让孩子们“动情”呢?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去感受课文的描写。所以我主张“强化语感,淡化分析”。

  先让孩子们自由诵读,然后听老师范读,让孩子们正确把握语气,把握感情。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总是饱蘸着感情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音乐、表演的艺术形式,让他们通过读去品味。例如:我在处理课文欢乐踊跃这一场景时,想方设法用音乐和图画相结合的方法,让孩子们体会“涌出的…”、“蹦跳的…”、“跨上的…”、“追赶的…”这一欢乐的`场景。此时此刻的课堂,师生都沉浸在一个无形的充满情感交流的草原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在表情朗读中——抒情

  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了,他们会情不自禁的进行抒发。

  我采用分小组进行赛读、点名诵读、小组选代表表情诵读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尽情的诵读,抒发他们内心的真切感受。这节课,师生的情感随课文的情感起伏而推进、延续,使课堂变成了草原,孩子们成了羊儿、马儿……

  学完这一课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图画。《美丽的草原》,远处,蓝天下的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飘荡……这是一幅多美的图画。在作业画展中展示出了学生那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通过学生亲手绘画,即培养了他们爱美的情趣,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2

  本课是小学生首次接触拼读,是有一定难度的一课。本课设计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在安排上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在游戏中学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拍手念儿歌,既复习了旧知识,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以下给bpmf编顺口溜做好铺垫。

  学习声母pmf这一环节借助插图学习新知识,突破重点,使学生从“广播”、“山坡”等常用词向声母发音过渡,易于记忆。同时加入开火车、猜口形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合作记忆bpmf的字形这一环节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声母b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的声母。

  在指导书写时,以观察—指导—范写—评价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3

  这篇课文,以歌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为内容,描写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愉快渡过自己节日的动人场面。内容生动活泼,充满了节日气氛,语言优美。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珍视今天,热爱生活,憧憬未来的教育影响。但是怎样让学生体会,感受文字的美妙,是个难点。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同时要引导学生感悟语言,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感到生活的快乐和幸福,以激发学生实现未来的理想和愿望。

  一、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时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一点不假。在课堂上要想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去,教师除了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外,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多种方式去刺激和感染学生,使其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在本节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们以看录象、听歌曲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小朋友怎么过自己的节日,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并且在回忆的过程中重新体会到过节时的快乐心情。

  二、引导自问自答,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解答学生的问题是课堂上的主要学习任务,但解决的方法并不单一。一个问题提出,不仅能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争论,还能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在默读课文后,我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然后通过课件展示画面,让学生把看到的说一说,并把自己理解到的读出来,学生自然就理解了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自问自答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4

  本节课我特意创设了一个虚拟的情境——故意用增、删、改等方法“篡改”课文12处,再制成朗读录音,让学生挑刺,“帮助”老师找出错误所在,利用商讨策略,先合上课本倾听,再翻开课本边听边看,边思边辩边演,为服务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对文中人物、事件形成“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提供了放矢之“的”。

  六七岁的孩子上课易于疲劳,有意注意不能持久,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给“权威”挑毛病,在“助人为乐”中成了真正的`“发现者”,通过近似竞赛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和学习兴趣,创造了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自由轻松的学习气氛,有效地提高了注意力。教学中,师生之间、教学内容与学习者之间的距离感消除了,具有争强好胜特点的学生们的探索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形成了“紧张而活跃”的高潮气氛,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5

  春天,是希望的萌动;春天,是活动的涌动;春天,是新生的搏动;春天,正踮着脚尖、跳着芭蕾舞轻轻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看到这种欣欣向荣的景象,我忍不住和孩子们聊起“春姑娘”来。

  聊这个话题前,我有点担心小豆丁们说不到点子上,毕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体验浅,但我又想,我何不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孩子,去感受他们的童真世界呢?不要在乎他们讲得有多好,只要他们能开口说,自己喜闻乐道的事情就行了,这不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吗?于是,我抛出话题,让孩子们讨论“春天在哪里?”只见他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春天在树上,那一小片一小片的新叶就是春天的影子。”有的说:“春天来了,到处能见到盛开的花儿。”有的说:“我总是听到很多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叫,它们感觉天气变暖了,都出来活动了。”还有的说:“我知道春天来了,河面上的冰雪会融化。”也有的说:“我还知道大狗熊、青蛙它们睡醒了。”多可爱的孩子们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很热闹!不知不觉,一节课就这样愉快地过去了。下课铃打响了,他们热情未尽,继续讨论,我也被这种热情感染了,于是,我决定接下来的那一节课,带他们去校园里“寻找春天的足迹”。得知这个消息后,孩子们兴奋得跳了起来!很快,我们来到大操场,我讲完要求后,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带着目的开始行动。他们三五成群在一起观察植物、翻泥土、吹蒲公英……多开心呀。孩子们通过寻找,发现了新叶、发现了从土里偷偷钻出来的小草、发现了躲着泥土下面冬眠的小肥虫……他们一边寻找一边讨论,是那么的轻松、自由与开放。相信这两节课一定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两节课,虽然不像往常那样端坐在教室里讲授,而是走出教室,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我想,与其让他们在教室里枯坐接受知识,还不如让他们置身于校园这个真实的环境,自由呼吸,放松心情,用心去发现春天、感受春天的气息。另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特点,在活动中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思维模式,甚至不同的说话角度。因此,在寻找春天、交流春天的活动中,给他们充分民主的氛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所看所想所悟,多角度展示,我相信他们的收获一定会更大!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6

  《天上的小白羊》是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小儿歌,读着它,我仿佛回到了童年……课上学生熟读课文之后,我对学生说:“假如你就是那个躺在草地上看白云的孩子,你会怎样对白云说话?”话音刚落,同学们就迫不及待读起来了儿歌。

  你看那一只只小手召唤着天上的“小白羊”好像在呼唤自己熟识的玩伴,害怕“小伙伴”在天上着了凉。“地上草儿肥,地上水儿美,地上才是你们的家乡”又像在夸耀自己的家而引来玩伴,学生稚嫩的童音赋予了这首儿歌更加动人的灵性。看着那一张张天真浪漫的笑脸,我不禁感动了,“同学们,我们一起看看天上的云好吗?”孩子们一下子就欢呼雀跃起来,我们一起跑到操场,一个孩子立刻对我说:“老师,你看那朵白云多像一匹奔跑的骏马!”一个又指着天空说:“那朵可真相大狮子”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说了起来。“那是一棵树,那是一条龙,那更像一个人……”还有的同学说:“那片云多像八仙过海呀!”看着他们向着太阳仰起的脸庞,充满了无限的`希望......

  我不禁感慨:孩子们太可爱了,在他们的眼里,世界万物都是充满灵性的,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他们的生活是多彩的,他们的心中有我们大人无法感受的快乐。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7

  《春雨的色彩》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诗意的课文。讲的是春雨沙沙沙的下,三只小鸟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春雨是绿色的,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绿了。春雨淋到柳树上,柳枝也绿了。”“春雨的是红色的,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丛中,杜鹃花也红了。”“春雨是黄色的,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黄了。”

  多么恬美的意境,多么令人遐想联翩呀!学完这篇课文,孩子们沉浸在那对春天的想象中,从他们的小嘴里迸发出许多优美的词句。

  一位名叫王嬴的小姑娘站起来说:“李老师,我想唱《嘀里嘀里》给大家听。”“是吗?”我很惊奇,让她唱还是不唱?下面的同学看着我,几个孩子已毫无顾及地哼唱起来。看者孩子们跃跃欲试的样子,我笑了。她的精彩表演使大家的情绪空前高涨。而后孩子们一起唱,配上动作,边歌边舞。“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天真稚气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讲台上站满了一群手舞足蹈、兴致昂然的孩子,当然还包括我这个老师,多么欢快的时光呀!

  课堂中的这一幕,是我始料未及的。它当然不在我的教学设计之中。是孩子们的兴之所至感染激发了我,让我感悟到,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学情纳入即兴创造的成分,甚至可以超越目标设定的要求。我想,这样的课堂会使我们的孩子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智慧。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8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在学习《四季》一课的“我会认”的生字的时候,先让学生在小组里合作学习生字,再运用老师交给的方法识记字形,然后全班交流总结方法。如编儿歌(春:三人看日出),加一加(尖、地、就、弯),换一换(说-悦,蛙-娃),生活识字(青、夏学生的姓和名中的字)等方法。为了让学生真正记住这些生字,让学生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或说一句话。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人人都参与了课堂学习,大大增强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促进了语言文字训练的效率。

  不足之处

  1.对学生的评价还是缺乏感染力。在朗读感悟这一环节中,评价语显得尤为重要。缺乏了有针对性的评价。

  2.缺少对个人表扬。在低年级阶段,表扬是极为重要的。到位的、及时的表扬可以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在整节课中,缺少及时的个人表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9

  苏教版小语第一册《秋姑娘的信》是一篇童话形式的科普知识短文,描写了秋尽冬来的季节特征,告诉我们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如何准备越冬的情形。作者将秋天人格化,通过“秋姑娘”发送传递秋天的信息,给了我们季节变更的相关知识,自然有致,生动引人。同时使人感受到秋姑娘对大雁、青蛙、松鼠、小树的关怀和体贴。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年级学生虽刚入学,但他们的学习经历并不是一张白纸,教师同样要关注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本课的学习内容浅显、有趣,学生易于学懂,教学中多次创设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环节,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这样以学定教,以体现新课标中所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思想。

  2、朗读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去读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开放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在读中学会朗读,在读中体会情感。这和新课标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3.多种课程资源并用,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美好的学习环境。课中,美丽的动画,形象的词卡及印有课文内容的大枫叶,把学生带进了如诗如画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身心得到陶冶,审美情趣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以下谈谈我在这课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在近一年多的新理念、新教材、新模式的实践中,我尝试采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教学组织方法,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然后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让学生从兴趣出发,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到课堂上充当小老师,介绍、交流、表现学习的效果,从而达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学习效应,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情感上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这不仅改变了现行的师教生学的教学模式,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种新的学习方法,通过学生参与教学,获得生生教学的`学习效应,不仅锻炼了能力,还影响了全体学生,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教学的欲望,保持全体学生兴趣的持久性,教学效率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2、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蕴含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在篇篇课文中,不仅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科学知识,还渗透了生动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情操。《秋姑娘的信》中,通过“秋姑娘”传递信息,表达了秋姑娘对好朋友的关心。教学中,我们也应当激励学生关爱自然,关爱伙伴,培养相互关心的人文品格。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空洞的说教他们不能完全接受,或者似懂非懂,但如果换个方式,效果就会大不相同。教学时,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扮作秋姑娘给好朋友送信,学着秋姑娘的样子对好朋友说说想说的话。换了个角度,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人人争着做秋姑娘来关心好朋友。在不知不觉中,体会了朋友间的关爱,培养人文品格的教育也渗透其中。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10

  《月亮的心愿》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以月亮的内心变化为线索,引出了要关心体贴父母的情感,是一篇充满家庭温情的课文。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这个教学片段非常的简单,没有什么设计特别的地方。但是我觉得最大的优点是给予了孩子们充分读的时间,充分去感受读的快乐。然后从同学的评价中去感悟课文蕴含的情感。在新课程下小组学习成了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中孩子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有了合作的精神,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如分角色朗读,一个学习小组内肯定有朗读比较优秀的学生,这就可以互相影响。还有让学生自读自悟这一环节,我觉得也很好。使学生养成了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完课后,我将近用了20分钟的时间来讲讲班级中的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举例说了爸爸妈妈是如何的关心我们的成长的,我们要体贴关心父母长辈。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半的小朋友感动得哭了。下课后我又找了几位小朋友谈心。孩子们都认识到了父母对自己的关心,表明自己要好好孝敬父母。我觉得效果来了,课堂延伸到课外,这样的教育效果真的很起作用。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11

  突如其来的提问:这节语文课,我正引导学生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当读到第4小节时,第一小组伸出一只小手。“方妍,你有什么事吗?”我耐心地问。方妍站起来,奇怪地说:“老师,为什么阳光钻进棉花里,棉被就会暖和呢?”我当即对她积极提问进行了鼓励,并请她上台来主持这个问题的讨论。此时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大家都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一生说:“因为棉花是白色的,阳光钻进棉花,棉被就会暖和起来。”另一生马上反驳:“不对!我们站在太阳底下,不管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衣服都会暖和起来。”最后讨论得出,棉被会暖和是因为太阳是会发热的球体,阳光钻进棉被,把热量传给了棉被。

  我真佩服这些孩子,他们会读书、会思考、会发现、会表达,如果我在教学中对第一只突然举起的`小手视若无睹的话,我想我会错过一次又一次和学生真正交流学习的机会。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经历了这一次后,使我对此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12

  一棵小草,一朵鲜花,一朵浪花,一缕阳光,在孩子的。眼里都是一个博大的世界,因为孩子在用心灵拥抱这个世界。这是我教学完《心里的世界》之后的感慨。

  教学开始,我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多彩的世界,看到一棵大树,你会想到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可谓是场面热烈,很是踊跃。在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后,引入课题变得水到渠成:“小作者和我们一样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大家想不想一起去看看他心中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世界?”调动起了学生读书的欲望。

  由于本诗歌内容浅显,所以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交流的过程中,贴出相应的图片,为随后的识字做好了铺垫。

  用卡片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本是一个很枯燥的环节,因此,我将其设计为布满童趣的“和生字宝宝打招呼”和“送生字宝宝回家”的形式,效果出奇的好,学生纷纷高举小手,参与的热情很高。图文结合,也符合儿童的识字规律。板书的引领,也降低了背诵课文的难度。随后,我设计了教师范读的环节,此时,学生闭上眼睛,在教师朗朗的读书声中,放飞想象的翅膀,感受作者想象的神奇、大胆、合理。为后面的语言思维练习铺平了道路。“看到小草,你会想到什么?看到鲜花,你会想到什么?大胆想象,你又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学生那布满灵动的语言煞是出色,又一次使我感受到孩子们心中那纯净,多姿的世界是多么美好。

  望着余兴未尽的孩子们,我精心设计了如下作业:将自己心中的世界在小本本上表现出来,好吗?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13

  《夏天的夜晚》是西师版一(下)第二册五单元的课文。课文是一篇写景的短文,配有一幅深蓝色的夏夜图。图文对照,相互映衬,形象地描写了夏夜为星星、月亮、蛐蛐、青蛙、萤火虫提供着表现自我的舞台,星星、月亮、蛐蛐、青蛙、萤火虫也为夏夜带来一份美丽、一份神秘,由衷地赞叹夏夜这迷人的景色。

  在第一次试讲《夏天的夜晚》这课时,我先按着我的教学安排行进到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体会“夏夜的大地像热闹的舞台”,发现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学习积极性和思维活跃度有了明显下降,怎么办呢?我立刻调整自己的教学,低年级的孩子在课堂上更多地是关注“有趣”“新奇”的事物。通过多媒体播放青蛙、蛐蛐的叫声配上生动的画面,我问:“你听到了什么?”孩子纷纷举起手回答,说到了夏夜里各种声音,再请生与师合作朗读这段课文。

  师:夏夜的大地像——

  生:热闹的舞台。

  师:蛐蛐——

  生:弹琴。

  师:青蛙——

  生:唱歌。

  师:提灯笼的萤火虫——

  生:在忽闪忽闪地跳舞。

  读后生自主进行读文正音。因为孩子积极性的大大提高,也使他们更好地关注文本,“热闹”的“闹”读轻声,“提灯笼”的“笼”是轻声和后鼻韵这些难点能及时正音,学习目的很快达成,我给予他们很高的评价,然后鼓励生生合作读课文并表演,特别是孩子通过自己的表演,学生内部的表现欲与满足感得到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在积极发挥作用,很快体会到什么是“热闹”,什么是“舞台”,理解“夏夜的大地像热闹的舞台”很快就解决了。课后,我感到欣喜,因为自己有了体恤学生的能力。这学期,我力求在课堂上,师生能平等对话建构,在不断的“相遇”中推进,促进学生真正的学习。这时,我感受到了教学思想的进步使我的课堂在起着变化,而这段教学竟成了课堂的“亮点”。教师不能忠实地去实践自己的教案设计,而忽视了学情,忽视了课堂的生成。我想这是给我的启示。

  另外,第一次试讲时,课堂上抽生读“弯弯的月亮船在深蓝的天空中飘呀飘……”这个句子时,没想到“飘呀飘”这个词读得轻而远,读出了“飘”的画面,读出了“飘”的意境,读出了对“飘”的理解,看到这个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理解、感悟能力,于是我想到以这个“点”来带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拿起“飘”的生字卡片,追问:“为什么这个字会读得轻柔呢?”孩子说:“这个字里有‘风’字,风吹的时候感觉很舒服。”这就是一个孩子对字的理解。我随即告诉学生:“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具有意义的符号,仔细观察它,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地方。”通过这样的对话建构,班里的孩子对字的认识又深了一步,对文的`领悟又多了一分。但是,在第三次试讲时,换了一个班,同样的一个字,读得平淡,这时我却照着第一次讲课时那样处理,可效果不好,下课后,同事建议根据这样两种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读得不够理想时,可以先学习了“飘”,再指导读。写到这里,我想起张老师的话:“汉字是有意义的文字,必定在意义的背景下还原汉字的意义。”“不管课堂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坚信每条路都是有意义的,而不是老师预先设计的那一条最有意义。”老师要修炼自己,不断在课堂里抓住这样的契机,清醒地意识到教学进程以及教育共同体的每个孩子在进程中的不同位置,并不断推进他们对事物的认知。

  回想起以前的教学状态,自己最为顾虑的是自己是否完成了教案,完成了教学任务,而现在更多的是在乎学生是否得到了真正的发展。我领悟到教师要创造出一种探求知识的情境,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唤起一种深深的感悟。我在课堂上尽量做到体恤学生,做个课堂的发现者,学生的引导者,学习的促进者,陪伴他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14

  原文:

  一天,我指着奶奶的头发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你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

  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奶奶说:“怎么啦,不高兴了吗?傻孩子,奶奶跟你说着玩呢。”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笑了。

  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认识1个多音字。

  3、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芝苦,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能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妙词侍句。

  2、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第2自然段。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理解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课文应该写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练读,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情况。

  4、师范读课文。

  5、全班齐读课文。

  三、教学生字。

  1、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教学新偏旁。

  3、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4、指导写字。

  5、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四、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六、教学后记:指、跟难以掌握,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和芝累、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投影、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2、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3、“雪白雪白”是什么意思?

  三、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指名读写奶奶和“我”的句子。

  3、出示重点词句。

  4、听了奶奶的话,“我”为什么低头不说话?

  5、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时候,他心里会想些什么?(齐读)

  6、为了不让奶奶操心,“我”会怎样做呢?

  7、指导朗读奶奶第二次说话和“我”的话。

  8、奶奶听了“我”说的话,为什么会笑了?带着高兴的心情读最后的一句话。

  9、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10、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四、总结课文。

  五、指导背诵。

  六、教学后记:

  1、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拉近了学生和老人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认识到了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了要尊重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3、本课的生字学生掌握的较好。

  4、课的要认读的生字学生交难掌握。

  5、本课含义较深,学生较难理解人物内心的心理变化。

  教学反思:

  《奶奶的白发》一文紧紧围绕“奶奶的白发”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了老一辈人为后辈所付出的劳苦、艰辛,也表露了小辈对长辈的尊敬、关心,洋溢着一股浓浓的亲情。

  教学时,我问孩子们:“在预习过程中,你产生了哪些疑问?”孩子们七嘴八舌,问了很多。但问的最多的.两个问题是“这白发一半是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听了奶奶的话,我低下头,没有吭声。”这两句话不太理解。所以教学本课时,我主要抓住这两个问题进行教学。第一个问题学生们通过讨论很快知道奶奶的白发是自然规律。教学第二个问题时,我引导学生理清前因后果,回顾课文,由黑发、白发的差异带出了奶奶为两代人“操心”,又由“我”的情态点示了不吭声的内涵,体会“难受”、“难过”的心理,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通过引导学生由人及己发散思维,课文中的“我”理解了自己因为淘气让奶奶操心以致早生白发,我们自己呢?这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联想起让奶奶操心的种种事情,这时我因势利导,回到让奶奶白发变黑的心愿,对学生无疑是一种不着痕迹的教育。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15

  周老师是位爱思考的老师,《骑牛比赛》一课中,教者大胆运用比较的方法启发学生思维、想象。再加上周老师适当的引导、启发、点拨,学生在想象骑手的“技艺高超”、场面的热闹等地方效果出奇地好。

  如:为了让学生领会“技艺高超”,周老师让学生换位体验“如果你是这野蛮的公牛,有人想骑在你的'背上,你会怎样?”

  学生兴致勃勃地表演后,周老师再问:“一个骑手牢牢骑在牛背上,‘牢牢’是怎样的样子?”学生有说长时间骑着,有学生说像胶水粘着,还有学生说像蚊子叮在人身上一样掉不下来。经过讨论学生明白:这就是骑手技艺高超的地方。教者没有就此罢手,又问:“还有哪里说明骑手技艺高超的地方?”学生惊讶,“还有啊?”学生遇到困难了,老师适当点拨:“记忆高超,超过谁呀?”这一问,引导学生对比发现其他选手两三秒钟就摔下来,这位骑手牢牢骑在牛背上的确技艺高超。

  当然,教者研究的是“有效思维在教学中的运用”,所以课堂上老师不断引导、启发学生想象思考,忽视了低年级段阅读教学“识、写、读、背”目标的完成。如何做到两者的和谐统一,周老师还得不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