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09 19:10:1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13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13篇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 篇1

  本节课是一节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剪纸,教学难度适中,主要让学生了解剪纸这门传统的技艺,掌握简单的剪纸技巧,通过欣赏优秀的剪纸作品让学生感受古今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培养民族自豪感。同时,让同学亲自动手,尝试剪纸,激发学生对剪纸的兴趣。课堂上,结合学生的兴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现状和他们创作情绪,我为他们提供了蝴蝶、小鱼等学生喜闻乐见素材,供学生创作。

  本节课的设计亮点是:在教学中,我以“引、学、做、评、赏”为活动主线,通过欣赏激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在学习探究剪纸作品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感知事物、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在小组合作研究中提高观察能力、协作能力和交往能力;创意剪纸活动则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剪纸制作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在评价和欣赏环节,我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的个人评价相结合,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学会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整个活动设计思路清晰,环环相扣,一气呵成。

  反思这次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会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与学生一起对这一活动主题进行再研究,创造出更多创意作品。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 篇2

  “语文综合性学习”通过一个个项目来展开,侧重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语文素养,而不是通过获取最后的结论来掌握语文知识。因此在评价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时,应把着力点放在过程上。

  一看项目确立和内容设计是否具有学习价值和可探索性。

  二看其资源利用是否具有最优性,如“关于爬山虎脚的研究”,可供选择的资料很多,介绍爬山虎生长特点的,介绍爬山虎观赏价值的,等等,学生是否能选出最优的资料进行参考,也应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的一个指标。

  三看学习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即看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策略是否科学,如学生研究瀑布诗,把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现代诗的《瀑布》对比起来分析,就应该充分肯定。

  四看学生学习实践是否具有全员参与性和全程体验性,即看是否人人参与到语文学习中,个个都经历了实践、领悟、探索和创新的全过程。

  五看学习结果是否具有深刻性和广阔性,也就是说,学生所提出的见解有没有一定的深度,看问题是否全面,是否有独到之处,所形成的'学习成果怎样。

  六看学生提出的见解是否符合人类的基本道义和规范,如果所说的内容有违人类的基本道义,思想不健康,应予以正确引导。

  七看学习效率是否高,可从综合性学习的时间,所花的精力去分析。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 篇3

  本次“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活动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工具性的特点。学生以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搜集信息,整理资料,实地采访,进行思考与探究,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培养了语文交际能力。同时,通过生动丰富的资料,使学生更深刻、更理性的认识了母爱,并以实际行动回报母爱。然而,活动中也反映了一些问题。一是单亲孩子和留守孩子问题。他们缺少对人间温情的深刻体验,因而在活动中不是太积极,虽将他们特意分成一组,但效果还是不太好。教师在生活中学习中应多给他们以关怀与鼓励。

  二是农村学生能接触到的文化资源贫乏,搜集资料工作难度大。一些学生家庭条件较好,父母有一定文化、一定修养还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支持;而据学生反映,大多数家长文化条件有限,对提供一些文化方面的'资料无能为力,对于学生的采访也表现的不够热心。然而,许多学生还是克服了困难,基本上完成了小组分给的任务。虽然艰难,但锻炼了学生,增长了才干。针对这一类情况,我们应该多开展这种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实践活动,从而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的学习打下基础。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 篇4

  一、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综合性学习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且操作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老师们在畏难心理的导控下比较不愿选择这种课题。其实探究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猎奇则是学生的天性。老师们只要能提出对学生构成困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且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就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欲望。并且在探究合作中,老师和学生加强交流,学生和学生互帮互助,共同体验获取知识后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又会进一步激励学生去获取更多更深的知识,引发更强的求知欲望,如此循环不已,自我激励,学生就有了永不衰竭的学习动力。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真正投入进去的话其实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难。

  二、主题阅读活动的开展值得肯定和推广。本次探究的.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生每个月的主题阅读活动。因为学生的世界很小,因为他们涉世未深,学生的世界很大,因为他们将面临整个世界。所以主题阅读的开展有利于学生丰富人生阅历,拓宽知识面和眼界。但是,真正要把这种活动更有效的开展下去,还需要老师们的努力。老师除了给学生确立主题外,还应该组织学生阅读交流,讨论总结,并指导学生写阅读体会。且一定要贯彻始终,这一点非常重要。更重要的一点是初一年学生就应该开展阅读活动,这样更加能立竿见影。

  三、应更加注意培养学生的情商。语文的三维目标中有一点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课是非常注重情感体验的,但要在课堂上真正引导学生感悟,又是语文课的一大误区。因为很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真正落实这一点,没能适时适地的加以引导,让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感悟和表达交流。所以学生比较缺乏多样的情感体验。本次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一环节的设置上也没有腾出多一点的时间让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在畅谈中去深入领悟“亲情”,这是不足的。

  总之,综合性学习这种探究课程最能体现集体的协作精神,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这一次的展示课,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它不但是学生集体合作的展示,也是我们语文组共同智慧的结晶,虽然这节课还存在诸多不足,但这节课的课前课后最值的收藏的是一中合作、互助、支持和关怀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我们最应该传承的。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 篇5

  1、学生往往不重视综合性学习。考试几乎不考。"考什么学什么"的思想,在学生心目中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上课纸上谈兵,学生动不起来、走不出去,学生没干劲、不感兴趣,这样以来,综合性学习就形同虚设,即使学了,也只是摆摆花架子。

  2、教师对综合性学生的研究和学习不够深入,对其内涵理解不够透彻,即使指导,也是缺乏协调与配合,往往单枪匹马,没有形成有效合力,其次是教师的工作量大,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其次是缺乏课时上的保证。综合性学习的顺利完成,仅仅课堂45分钟是不行的,需要课外时间的'补充。

  3、综合性学习所需的物质条件,如信息技术设备、图书资料、良好的人文环境,还有走出校门开展活动所需要的经费等严重困扰着农村学校。不要说综合性学习必须的信息技术设备、常用的图书资料,就连最基本的教学设施都难以保证,又怎么可能提供条件开展综合性学习呢。

  4、目前,大多数教师属于“知识传授型”,一旦离开教科书,便变得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力不从心。可以说,在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主导性未能真正发挥出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 篇6

  小学生活令人难忘,六年来,学生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学生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这六年是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在即将毕业的时候,以“难忘小学生活”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综合性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是师生共同的需求。

  我根据教材上的活动建议和班级实际情况,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共同制作了两本“班级纪念册”,纪念册里融“集体荣誉”“同学情深”“师恩难忘”“我爱我家”四个栏目,在“集体荣誉”栏目里,学生搜集了六年来班级的奖状和同学参加各种赛事获得的荣誉;“同学情深”栏目里有“最难忘的一件事”,用习作形式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有六年来同学们的合影,并加上了标题,记录自己成长的点滴;擅长画画的为同学画像后写下了心里话,记录下同学之间的深厚情谊;“师恩难忘”栏目里不仅有六年来老师对同学们的口头评语、书面评语等,而且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合影,表达了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我爱我家”这个栏目,孩子们更是别出心裁,通过搜寻学校几年来每个角落的点滴变化,利用拍照做展板的形式来记录见证他们成长足迹的'母校,表达对母校深深的爱。

  今天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度过的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同学们把自己六年来成长的点滴进步用纪念册、习作集等形式进行了展示,看着同学们成长的足迹,老师倍感欣慰,于是在他们的展示台前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亲爱的孩子们,校园满溢书香,喜悦在我们心头尽情荡漾。岁月悠悠,时间悄悄走过,六年小学时光这本书,被我们轻轻翻过,在不经意间,已留下串串足迹,今天就让我们把在六年时光里采撷的文化长河的粒粒珠玑,摘下的童年生活里的朵朵美丽鲜花,串成花束,编成心中的缤纷宇宙,绘就心中七彩的阳光,虽然笔触还很稚嫩,但悠悠书香,点点墨趣,会让我们与书为友,天长地久。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 篇7

  当我们开始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时候,学生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四年。“语文综合性学习”一切均是从语文学科目标、特点和性质出发来进行的。正如“语文课标”所建议的那样“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时间活动的紧密结合。”我班根据教材上的活动建议和班级实际情况,以制作“成长纪念册”为轴心,以“师恩难忘”为切入口,教材引路,将课内外学习和生活融会贯通,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共同制作了两本“班级纪念册”,纪念册里融“集体荣誉”“同学情深”“师恩难忘”“我爱我家”四个栏目,在“集体荣誉”栏目里,学生搜集了四年来班级的奖状和同学们参加各种赛事获得的荣誉;“同学情深”栏目里有“最难忘的人和事”,用习作形式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有几年来同学们的合影,并加上了标题,记录自己成长的点滴;擅长画画的为同学画像后写下了心里话,记录下同学之间的深厚情谊;“师恩难忘”栏目里有回忆自己最喜爱的老师选择最感动的一件事学成的记叙文;有给老师的一封信;有给老师的建议等而且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合影,表达了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我爱我家”这个栏目,孩子们通过搜寻学校几年来每个点滴变化,利用拍照做展板的形式来记录见证他们成长足迹的母校,表达对母校深深的爱。

  整个活动学生在说一说、写一写、做一做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母校、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学生的作品也算精彩。

  从中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最不足的是,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虽有分组,但是后进生有滥竽充数的现象;有些学生虽有大量的一手资料,但平时不怎么表现自己,在课堂中有点茫然,不知所措,导致质量不佳;有的在明确说话范围的环节处理得不够果断,有点拖泥带水,结果是学生的思路没有得到开拓,没有紧扣“成长足迹”这个主题展开思索。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没有等到有效的训练,很多学生说话不完整,声音小,口齿不清。

  今后要尽可能地创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开放学习的环境。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综合性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 篇8

  鉴于综合性学习的答案不统一,又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直接体现,对于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这节课我采用了学案式教学,并且放手给学生去主持,我担任的是“顾问”一职。

  这节课上学生的表现不错,积极性很高,并且答案组织的很严密,不乏文采。我想这是源于这节课的题目很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在题目设计上,我紧扣考试说明,贴近社会热点,学生实际,就留守儿童、网络问题、阳光体育锻炼、家庭教育、毕业赠言等设计成题目,让学生能有的放矢,既训练了题目,又让学生受到了情感教育,我认为这正是语文课程的`性质的最好体现。其实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就看谁能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让自己的语文素养在生活中点燃自己心灵的语文火炬,照亮生活,照亮心灵!

  再今后的类似训练中还应进一步加强题目的科学性,以及答案的规范性,进一步增加课堂容量。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 篇9

  1、学习中华“和”文化,理解其深刻内涵与现实意义。

  2、合作探究学习“和”文化,理解古今“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

  3、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个人、家庭和谐,构建和谐环境。

  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来有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和气生财、和和美美、琴瑟和谐、家和万事兴、人和百业旺等富涵哲理的成语。同学们发现没有,在这些含义丰富的词语中都包含了一个“和”字,“和”到底是什么?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何如此巨大?“和”文化在今天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含义?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谈谈“以和为贵”!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探“和”之义(说故事)

  1、“和”故事接力赛。

  教师先引入故事,鼓励学生将自己搜集的故事也大声分享出来。

  师:《罗威饲犊》

  汉代有个人叫罗威,邻居家的牛多次吃了他家的庄稼,他和邻居交涉,邻居不予理睬。罗威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想,问题的焦点在牛,就从牛身上去寻找解决矛盾的途径吧。于是,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去打青草,然后悄无声息地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牛一闻到鲜嫩的青草,就大嚼特嚼起来,吃饱了就睡觉,再也不去吃庄稼了。邻居每天起来,总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颇感纳闷,经观察,知是罗威所为,顿觉愧疚,从此对牛严加看管。“罗威饲犊”的故事也就传为美谈。

  师:老师讲的故事就是《罗威饲犊》,那我们“下一棒”谁来讲呢?

  生:《司马徽让猪》

  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东汉末年一位善于识拔人才的有名学者。有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认为是他家的。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回家。过了几天,邻人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误认的猪送还司马徽。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邻居听了十分感动。

  生:《杨翥(zhù)卖驴》(具体故事内容见电子资源)

  生:《于令仪宽偷》(具体故事内容见电子资源)

  师:同学们一起分享了这些“和”的故事,和善、和谐也是中华文化一直追求的。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有两个观点极具现实价值:一个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个就是“君子和而不同”。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平衡和谐,“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

  小结:从哲学意义上讲,“和”是和谐,是统一,“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体的,外在的。“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那么,怎样才能达成“和”的局面呢?实际上,孔子已为我们指明了答案——“不同”,也就是不强求一致,不重复别人。只有在大目标不冲突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包容差异,乃至尊重差异,才能化解矛盾,共存共荣。

  2、由“和”故事联想到现在我们所提的“和”文化。

  明确:“和”文化也是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中国乃至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和谐文化的引导下,才能创造出和谐的政治与和谐的经济;只有用和谐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才能自觉地去创建和谐社会。

  目标导学二:寻“和”之用(谈看法)

  战国时有“将相和”的美谈,清朝康熙年间又有“六尺巷”的故事,“以和为贵”的故事层出不穷,和和睦睦是我们社会和谐的追求,请你就这些故事谈谈你对“和”的社会意义的理解。

  明确:“和”的思想,在我们生活当中多用于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大到国家安全问题,小到校园学生之间的摩擦,林林总总,归结为一句俗语,即“和为贵”。“和”在生活中是“和睦”“和气”等义,不管是“将相和”,还是“六尺巷”,对我们为人处世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目标导学三:为“和”宣传(拟标语)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的这首打油诗,可以看作一则诠释“和为贵”的精彩标语,我们平时也会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标语,标语对宣传主张、倡导行为、制造氛围等有着特殊的作用。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研究了“和”文化,学以致用,请同学们也创作几条以“和”为主题的宣传标语。

  明确:①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②各美其美,美之人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③和以处众,平以养心,独以思己④居家贵和睦,近邻胜远亲⑤和谐使宇宙运转不停⑥如果你不同意别人的说法,至少不要和他人争执⑦促进和平的人受人景仰,挑起摩擦的人遭人嫌恶⑧持久的成功建立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上⑨机器的摩擦耗费成本,人际的摩擦损耗心灵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在课前让学生做了预习,并将全班同学分成了若干学习小组,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这符合我们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

  不足之处在活动中,关于学生参与度及参与效果等问题,缺乏一些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 篇10

  以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人才观、社会发展观为出发点,《语文课程标》(实验稿)和与之相应的实验教材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上都做了重要的调整,其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与设置是一个最大的亮点,但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和学生来说这切实是一个难点,笔者就近三年来组织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一点浅谈与反思。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及特征

  语文综合性学习首次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但对其内涵未作确切界定,以下三种观点较有代表性。 观点之一:“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以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沟通,书本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体活动,体现听说读写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韦健《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性学习”》)。

  观点之二:“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郑国民、冯伟光、沈帼威《语文综合性性学习的理论基础与基本特征》)。

  观点之三:“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郭根福《试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

  鉴于以上说法,我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中一种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它以语文学科为基点,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有机地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综合地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有:第一是学际性。即把语文与其他学科相沟通。例如《语文七年级下册》中综合性学习活动“黄河,母亲河”的设计,以文学为基础,融入了历史学、地理学、生态学的学科知识,以复数的知识开展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是实践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如“背起行囊走四方”、“到民间采风去”等活动的开展,能沟通学生同大自然、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课堂内外的联系,密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可以在实践中获得独特的个人感受,从而不断认识自我和社会,发现自我,获得成功感,增强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此次课改的核心是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中更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可以说综合性学习进入语文教材标志着学习方式变革的全面展开。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搜集、整理、分析,与同伴交流合作,学会表明观点,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做到会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农村初级中学现状

  我国幅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差异较大。云南是西部较为贫困的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基础教育相当薄弱。首先是硬件设施严重不足。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更注重实践性,而我们农村中学在这一方面的确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例如我们临沧市临翔区共有人口27万多,其中农村人口约占70%。农村家庭经济收入均不到500元,生活比较贫困。辖区内共有中学24所,其中农村中学18所,占75%;有10所地处高寒山区,18所农村中学中没有一所有图书室、阅览室,只有简易的图书保管室,生均占有图书不到10册,图书陈旧,多是余留的旧课本、旧教辅、旧期刊;有17所没有多媒体电教室;有16所中学没有计算机室。由于诸多原因,政府对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每学期生均投入不到20元,广大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教学手段严重滞后,城乡差别严重,教育不公平现象非常突出。

  其次是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由于“普九”取消了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初中学生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语文能力整体下滑,识字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养令人堪忧,许多初中学生的作文错别字特多,部分同学写不出一段像样的话,有的同学甚至读一段文章都磕磕碰碰,让他们讨论问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不知道说什么,怎么说。因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难开展,或者说只能在较低层次上开展。

  再次是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提出了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 三维目标,要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实现这些目标,无疑对语文教师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有相当的文学素养,对语文知识要能较全面地把握,要有丰富的情感,对教材的剖析要做到游刃有余,能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可在现实中,能达到这个标准的教师为数不多,相当一部分教师语文功底差,知识面狭窄,上课缺少激情,有的教师甚至范读课文也或结结巴巴,或读错字音,基础性、常识性的知识也会出现错误,语文教师的素质确实需要提高。

  在众多困难下,我们许多教师发出疑问,实验课该怎样上?特别是语文综合实践课应该怎样上?怎样才能做到对传统的东西合理扬弃?课堂上教师的讲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这个“度”应如何把握?等等,对此我是这样做的。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实践

  实践一:立足当地,充分开发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语文综合性学习由于组织难度大,学习资源短缺,因而我认为应该多从学生身边能感触到的人和事出发,本着让学习感兴趣的原则来开展教学。如八年级下册设置了“到民间采风去”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这个活动命题大、范围广,如果泛泛让学生去做可能效果不佳。我根据本乡傣、汉杂居的特点,把本次活动的主题确定为“探究傣族的民情风俗”,并将学生分成几个组,分别调查访问傣族的信仰、禁忌、婚嫁、节日、民歌、传说。经过近一周的走访,结果显示,学生对傣族的认识不仅仅只停留在泼水节上,而且对傣族的文化、风俗有了较深入广泛的了解。班里一位傣族同学这样对我说:“老师,这次活动使我真正了解我们傣族,学到了不少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又如另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背起行囊走四方”,活动涉及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写好游记,能介绍家乡,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天天生活在大山中的学生,对于山他们并没有什么鲜新感,加之本地也没有什么名胜古迹,要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的确存在很多困难。那么怎样开展才能实现活动目的?要让我们农村学生做到行万里路,畅游天下是不现实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我利用周末的时间带着同学到灵山寺(这是我们当地人认为的名胜地了),让同学学会用“眼”用“心”去观察,并现场作文。那些过去在同学眼里不值一写的风景,今天全在他们笔下生辉,那灿烂的阳光,新鲜的空气,磐石、碧水、楼亭,全充满了灵性。作文写得格外的细致而真实。

  实践二:融会各学科、拓展教材,培养综合能力。 发达城市初中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查阅大量资料和信息,但农村学生没有这样的条件。于是我结合农村实际,充分利用好学生手中的教材,以及我力所能及找到的报刊、资料等来整合和拓展学生的知识。例如开展“黄河,母亲河”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我先让学生翻阅了历史、地理教科书,结合学生实际与同学一起设计活动方案:(一)黄河概况,(二)列举黄河流域的文明化遗址和历史故事,(三)黄河为什么断流了?(四)歌颂黄河的诗文和音乐。这些内容基本上是学生能找到的。这样开展学习,既促进了学科的相互联系,又不会让学生觉得学习查阅无处下手,产生厌学情绪。另外我一直收集学校订的《云南日报》、《临沧报》、《澜沧江晚报》,还请朋友收集《云南法制报》等报刊杂志,每周抽一节课让学生阅读,这样学生能了解到本地区, 国内外发生的大事。读后让学生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谈自己的看法和感想,并在班上交流。交流形式有时口头交流,有时书面交流(写成日记)。用这种形式开展活动,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文学习,拓展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还可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同时使学生阅读及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人文精神得到培养。

  实践三:启迪心灵,体验真情。

  在农村,家长更多的时间忙于生计,很少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关爱城镇家庭相比要少一些,以至农村学生情感贫乏,写亲情的作文像一个模子倒出来似的。所以我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时,特别注意挖掘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这就是我”时,我不仅把口头作文训练(自我介绍)作为活动的一部分,还让学生展现他们的特长、兴趣爱好,思考怎样与同学和谐共处,反思自己的人生成长,体悟生命的价值。让他们明白我们要珍爱生命、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又如组织“我爱我家”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我选“老照片的故事”展开学习。一位女生给大家讲述她8岁时与父亲的一张合影,这是她父亲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许多同学边听边流下了眼泪。就是因为她讲了自己的真实故事,是自己所熟悉的,动了真情实感才如此感人。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懂得了只要我们细心体会,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处不在的,懂得了理解父母、体验关爱。在后来组织的“母亲的颂歌”一次活动中,学生交流的作文比过去生动了许多,事例更丰富了,情感更真实了。

  四、几点思考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了目标和要求。新的实验教材每学期设计了三大三小六次综合性学习,可我们农村中学很难达到课标和教材的学习要求,但也并非如有的人所讲“无法开展综合性学习”。那么,农村学校如何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呢?我认为问题的关键还得看教师。

  首先教师要全新的课程意识,能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开发有利的学习资源。虽然我们地处经济文化落后的偏远山区,但农村也有农村的特点和优势。当地的自然环境、风俗民情、传统文化等等,都是有益的学习资源。当然,我们不能把学习资源等同于各种资料,而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有选择性,有目的性地去挖掘素材,组织活动,别总盯着那本教材。教材虽是一座通向彼岸的桥梁,但我们要创造性的去用它、丰富它,别把它当作金科玉律来死搬硬套。

  第二,先进的教学手段虽能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没有它我们仍要开展教学。没有精美的图片我们可让学生自己画;没有丰富的资料,教师可力所能及地提供和让学生把各自的资料集中起来,相互传阅,达到资源共享。

  第三,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语文的重要途径。听说读写、口语交际能力是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化,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也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目标。如果把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只是定位在提高写作能力上,这是不全面的,三维目标缺一不可。

  第四,从学生实际能力出发,农村学校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不要贪大。俗话说贪多嚼不烂。重要的是选准切入点,定好学习方案。且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评价以激励为主,方法手段要多样。

  第五,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当好导师,教师对活动要收放有度,学生能自己去探究的决不要包办,但如果一味放手活动也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六,教学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不单是一个执行者,更要是一个决策者,教师需要创造出特有的班级气氛和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教学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要勇于开拓、大胆创新、营造平等、和谐、安全、愉快的语文教学课堂氛围,提高“综合学习”的效果。

  第七,语文教师要结合本班实际,设计好每一次“综合性学习”课,力求体现一种艺术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

  第八,语文教师必须关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体育的发展,具有新时代的人文精神,具有多种智能和管理能力结构,指导学生在包罗万象的信息面前学会选择信息。要学习并能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技巧灵活而巧妙,教学手段现代化而优化,具有信息技术与学科科学整合的能力,从而扩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第九,人是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的,因此语文教师应做到一课一反思,记下课堂发生的事件,并和其他教师交流,肯定成绩、克服不足、共同提高。

  第十,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与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应变通则。因此,教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修养、渊博的知识、善于研究不断提炼、终身学习,将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通过工作与学习的结合,不断地对自身在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真正达到“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是一条不断流动的小溪”。

  总而言之,农村中学由于学生水平低,教师素质不高,教学硬件奇缺等原因,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与发达城市相比,在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当然我们要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探索出一个适应本地区、本校学生实际的语文结合性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当然,我们更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

  参考资料:

  ① 韦健.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性学习”

  ② 郑国民,冯伟光,沈帼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基础与基本特征.语文建设.20xx,4.

  ③ 郭根福.试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课程 "教材 "教法. 20xx,3.

  ④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 篇11

  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十分重视综合性学习,在不同的学段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第二学段每册教科书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内容既有学科内的像“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也有跨学科的像“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保护绿色家园”“走进大自然”。第二学段综合性学习的方式主要是课外活动,课内展示。进入第三学段,每册除继续安排一次以课外为主的综合性学习外,出现了整组集中的、课内外一体的综合性学习。五年级上册《遨游汉字王国》就是这样的一个教学单元。

  翻开这一组,我们会发现它的编排方式与其他各组截然不同,也与近几十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面貌迥然而异。它不再以课文为主体安排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而是分成“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希望学生按照这些建议开展综合性学习。“阅读材料”是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的,但开展活动的材料不限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去搜集,教师也可以作补充。这在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上是一种突破。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从各地教师的自发性尝试,进入了国家课程的规范性实施;从以课外开展活动为主,进入课堂教学的领域,怎样进行综合性学习成了我们急需探讨的课题。本文试以《遨游汉字王国》为例,谈谈怎样实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凸现三个特征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我们首先要把握它的特征。我以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应当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一)活动化

  “活动”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学科领域里有着不同的含义。教学论中的“活动”,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对一个可能使他使出全部精力的活动,他将感到一种本能的冲动,因为这正是使他的能力得以完善的道路。”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不可能单独起源于主体,也不可能单独起源于客体,只能来源于两者的相互作用,即主体对客体的活动。现代教育十分重视采用活动的形式进行教学,主张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养成良好品格。

  儿童具有好“动”的天性。综合性学习可以发挥儿童好动的特点,把活动和学习结合起来,让活动成为学习的过程。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不是采用语文课堂教学常见的讲、听、读、练的方式,而是通过猜字谜,搜集利用汉字谐音特点的文字材料(如歇后语、诗词、对联),调查街头错别字,举办书法展览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汉字的神奇和有趣,提升对祖国文字的感情。这种“活动”是学生喜爱的,有的本身就是游戏;活动中提倡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不是只读书本上已有的结论;在活动中每个学生亲历和体验,而不是只听老师和同学的讲解。拿“调查街头错别字”来说,它的“课堂”首先是在街头,学生必须自己去寻找和发现广告、招牌上的错别字,有的字学生自己也拿不准,需要去查字典或请教家长、老师,然后才能统计数据,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学生还要通过走访、打电话、写信等方式,向商店或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我们的意见。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需要综合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听说读写能力也能得到整体发展。对长期以来习惯于在课堂里听讲、回答问题、做练习的学生来说,活动化的综合性学习无疑是令人兴奋的,对教师来说也是富有挑战性的.尝试。

  (二)自主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这是综合性学习与普通单元教学上另一个重要的区别。在《遨游汉字王国》中,教材的提示是:“我们可以自由组成小组,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汉字……活动结束以后,我们可以用多种方式展示活动的成果。”

  我们可以看出,教材十分强调综合性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性。

  《遨游汉字王国》是任务驱动型的综合性学习。尽管教材规定了活动的任务和范围,教师也要安排布置活动,但学生必须通过自觉主动的活动才能完成任务。具体的活动方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学生自己决定的。这组教材中,“有趣的汉字”板块建议开展猜字谜等3项活动,“我爱你,汉字”板块建议开展社会用字调查等4项活动,限于教学时间和当地的教育资源,不可能每个小组全部都去做。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小组同学一起商量在每个板块中选择一两项去做,以及怎样开展,用什么形式呈现学习的成果等,都由小组同学自主决定。“自主性”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分析和判断,做出恰当的选择。学会选择,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综合能力,我们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

  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必须注意自己角色的转变——我们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真理的代言人,而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是参谋、顾问和咨询人员。教师可以提出建议,但不规定学生必须做什么和怎样做,用信息诱导而不是以指令来约束学生。比如搜集书法作品,老师可以介绍我们学校哪几位老师的书法特别好,最近学校里有些同学的书法作品得了奖等等,至于怎样搜集就由学生自己去想办法;教师可以把当地正在举行的书法展介绍给学生,他们利用休息日去参观,再仿照举办班级书法展等。

  (三)探究型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但它也遵循这个规律。要是我们进一步思考,在教学活动中,“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过程,前一个“实践”和后一个“实践”有什么不同?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来说,哪一个价值更大?就会发现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对知识形成以后的应用性实践活动相当重视,设计多种练习让学生巩固,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活动,包括课外实践活动,而对知识形成以前的探究性实践活动却重视得不够。比较多的情况是,教师匆忙导入新课,尽快得出结论,学生没有经历理解、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认知结构理论的代表任务皮亚杰认为,“复制的真理只能算半个真理”,真正理解一个概念和理论,就意味着主体对它们的重新探索、发现和创造,而不是简单地接受、重复和记忆。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需要大力倡导探究型的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 篇12

  设问,创设谈话氛围。教师问:“在成年人眼里,你们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快快乐乐的,是不是这样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不是,好烦!”

  画画,梳理烦恼思绪。34班邓盈娜的树叶形状画得很别致,谭鑫将烦恼写在一大片树叶的叶脉上,陈思思画了几棵树,线条很流畅,还有的`画成枫叶。35班的裘一琳在树冠里画很多圈圈,写得满满的,邹威扬画成烦恼的苹果。很多同学都画得有创意。教师在巡视时注意观察,该教程结束时予以表扬。

  说说,分享烦恼故事。34班自由说,不是很踊跃。这个学期很多同学静下来了呢。35班改为轮流说,个个都没推辞,继续保持着这个学期积极发言的良好势头。

  谈谈,讲述个人经历。在方阵里交流自己的烦恼经历,讲自己应对的过程,给别人提提建议。

  写写,描述烦恼感受。用一两句话形象地描述烦恼于自己的意义。写得认真,展示也较积极。

  最后,趁热打铁,自拟题目写作。

  美中不足的是,课堂上个别同学发出了不和谐的笑声。

  经验1:学生状态不很积极时,自由说不如轮流说。

  经验2:综合性学习听、说、写相结合,大作文之前可以小练笔。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 篇13

  当我们开始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时候,学生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六年,并且即将离开小学,开始新的生活。这次综合性学习就是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互相激励,继续前进。

  “语文综合性学习”一切均是从语文学科目标、特点和性质出发来进行的,正如“语文课标”所建议的那样“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时间活动的紧密结合。”我班根据教材上的活动建议和班级实际情况,以制作“成长纪念册”为轴心,以“师恩难忘”为切入口,教材引路,将课内外学习和生活融会贯通,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综合实践活动 ,同学们共同制作了两本“班级纪念册”,纪念册里融“集体荣誉”“同学情深”“师恩难忘”“我爱我家”四个栏目,在“集体荣誉”栏目里,学生搜集了六年来班级的奖状和同学参加各种赛事获得的荣誉;“同学情深”栏目里有“最难忘的人和事”,用习作形式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有六年来同学们的合影,并加上了标题,记录自己成长的点滴;擅长画画的为同学画像后写下了心里话,记录下同学之间的深厚情谊;“师恩难忘”栏目里有回忆自己最喜爱的老师选择最感动的一件事学成的记叙文;有给老师的一封信;有给老师的建议等而且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合影,表达了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我爱我家”这个栏目,孩子们通过搜寻学校几年来每个点滴变化,利用拍照做展板的形式来记录见证他们成长足迹的母校,表达对母校深深的爱。

  整个活动学生在说一说、写一写、做一做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母校、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学生的作品也算精彩。

  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最不足的是,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虽有分组,但是后进生有滥竽充数的现象;有些学生虽有大量的一手资料,但平时不怎么表现自己,在课堂中有点茫然,不知所措,导致质量不佳;有的在明确说话范围的环节处理得不够果断,有点拖泥带水,结果是学生的思路没有得到开拓,没有紧扣“成长足迹”这个主题展开思索。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没有等到有效的训练,很多学生说话不完整,声音小,口齿不清。

  今后要尽可能地创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开放学习的环境。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综合性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反思01-22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01-14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反思03-19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04-10

《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教学反思01-19

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01-20

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01-07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反思01-15

针对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反思03-18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体会反思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