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通用12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1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
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长期“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责任地说”,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2
在新课标背景下,传统的授受式教学尤其是它的极端现象——“满堂灌”已经没有多大市场了,取而代之的是问答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不是算得上真正的新课改呢?笔者听过不少课,总是隐隐觉得有些不妥。很多教师课上得似乎井井有条,学生学得似乎是津津有味,而且给人的感觉是双边活动达到甚至超过了一个定量,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掌握了文本的的重点和难点。然而总有一种牵强造作的感觉,让人心里别扭。
曾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位教师在教学《乡土情结》时,设计了一个提问导语,目的是想让学生说出课题来,于是他叫起一个学生,启发道:“如果有个人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时间一长,他开始想念自己的亲人,想念自己家中的小狗小猫,这叫做什么?”学生答道:“乡思。”“可能是我问得不太好,也可能是你理解上有些偏差,好,我再换个角度问:这个人在外乡的时间相当长,长夜里他只要看见月亮就会想起自己的家乡,这叫做什么?”教师又问道。“月是故乡明。”学生很干脆地回答道。“不能这样回答。”教师有些急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学生回答得有些不自信了,甚至还引起了其他同学的笑声。“我只要求你用四个字回答,实际上就是一种思念家乡的感情啊。”教师继续启发道。“思念故乡。”学生嗫嚅道。好在此时有聪明的学生已知教师要讲什么内容,接口“乡土情结”,教师才如释重负。然后该教师依照教案一步步地提出问题并请学生一一回答,直至课堂结束。这样的教学存在极大的弊端。
第一,教师有必要这样刨根问底吗?一定要答出“乡土情结”这四个字吗?只是由老师发问,学生回答,地位明显不平等,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第二,为什么一定要一步步按照程序操作?问题是教师设置的,答案也是预设的、唯一的和定型的。
第三,提问的对象只是少部分的学生,只有少部分学生参与。
第四,所谓的评价体系只是一句空话,如何评价,怎么评价,在这样的课堂上根本没有得到任何的体现。
针对上述问题,该如何将这种问答式的语文教学进一步改进呢?倪文锦先生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范式的转型,由“授受”转向“对话”。换句话说,必须将这种师生之间的问答式教学提升为对话式教学。
语文是什么?课程标准作了清楚的论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它生动地告诉我们:语文学习不能死读书,要在大量“活”的情境中学语文,学“活”的语文。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放开手脚,把语文学习放在大的生活背景之中。只有树立大语文思想,才可能让我们的学生与古人、今人、自然、社会以及自身进行心灵的对话和精神的沟通,在对话过程中,将优秀的言语作品化为内在的语文素养,最终形成对未知世界、人生、人性、人情、人道、理想、梦想、幻想、思想的自觉关注。语文教学就是以听说读写为依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因此必须按照以下几个层面来进行提升。
首先是师生观的转变。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学不是传递已有的知识和信息,教学也不再是指导学生去做这做那,教学是师生合作共同进行的主题探究式和问题解决式学习。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结成了“学习共同体”,形成学习型组织。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组织中的平等成员。二者在本质上是一体两面的,他们不过是教学组织中存在差异的成员。教师是一位富有经验的伙伴,学生是一位正在成长中的新手。这就规定了师生双方必须在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真诚的前提下实现心与心的沟通。在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之中,师生共同面对学习问题,在问题解决中提升自己。具体而言,在学习过程中,师生有输出、有吸收、有肯定、有否定、有再现、有思考、有批判、有归纳……因而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既能平等地接受与理解学生的见解,又能高屋建瓴地指导学生推进学习进程。学生在对话中则更充分、更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表自我见解;在批判、借鉴、吸收教师及同学的.见解中推翻或强化、整合或充实、形成或重建自我见解。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教师。互联身份与互为因果的关系、教学相长的互惠式关系在对话中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
其次是问答形式的转变,提问行为的完善。课堂教学对话是师生或生生围绕课堂教学的主题所进行的多重互动活动。可以分为五种类别:
1.师个互动,即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
2.师群互动,即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
3.个个互动,是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
4.个群互动,是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
5.群群互动,是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这些问答的形式改教师问学生答的单项输出模式为师生间、同学间多边互问互答方式,把学生由被动受问者转变为主动发问者,使之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成为自主意愿和自我发现的积极表达者。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发问的时间和条件,并指导学生学会在阅读、对话、思考中发现、捕捉、提炼和表达问题,逐步提高发问的质量和水平,鼓励学生善于怀疑和质疑,勇于提出与教师或教材不同的看法来。教师对于学生的怀疑、质疑要放开肚量和眼光,允许争论,不武断地判定是非,不轻易地否定学生。同时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先学后教、先思后问、先问后讲。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保证学习过程的充分性、完整性和连续性,给学生带来的思维空间越广泛自由,其思维的成果也就越丰硕。
最后是评价体系的改变。在授受式和问答式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从课堂中获得知识的多少,结论的正确与否。而新课改中的评价则有多种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优势和局限,都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学生的发展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对评价也有不同的要求。这并不是盲目追求花样翻新,或一味迎合学生的喜好,而是为了有效地考查学生对新课标要求的实现程度,以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等功能,要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减轻学生负担与保证评价的信度、效度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而且要把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评价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方面,把整体性和综合性作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
应该说,对话式教学不是对问答式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在问答式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教学的现代化、合理化。但是否能解决语文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呢?也不尽然。只有将多种教学范式综合运用,才能真正将新课改进行到底。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3
经过了新一轮课改,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现已呈现出勃勃生机,教学氛围和学生呆板的学习方式也已得到改变,活跃了师生的思维,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但纵观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在尝试新课改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误区。
一、重人文性,轻工具性。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然而我们的教师比较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却弱化了工具性。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还不够重视文本的解读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清楚,就跨过课文做了许多引申和发挥,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
二、以“问”代“灌”,牵着学生鼻子走。
在新课改实验中,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现象已逐渐消失,但是相应的一种典型的“满堂问”式的教学方式却产生了。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问,或是非问,或填空问,或自问自答,有时甚至一问追着一问。学生则习惯性地举手,仓促地回答问题,或置之不理,保持沉默。 “满堂问”的教学,其实质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并以预先设计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以此锁定了学生的思维。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其实仍然是一方强引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与新课程中阅读对话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但是我们的提问不要太碎太杂。为此,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找准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对课文而言,覆盖全文,具有“牵一发而动全篇”之效;对学生而言,这一点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与探析。
三、课堂热闹的空洞。
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自然就有了一份潇洒,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起来─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生机盎然。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丰硕收获?我们在参加语文教学交流的活动时,常看见教师们花费大量精力来设计活动,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但是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而且,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欠缺,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结果,这样的课堂只是让人感觉“热闹得空洞”。
一篇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然而,就语文教学来说,立足文本却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前提。就文本与活动的关系而言,文本是主干,活动是枝叶,活动是为文本服务的`。如果在备课和上课时只是专注于活动,一味花力气在活动中创新出花样,脱离、偏离、忽略了文本,无异本末倒置。
四、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务虚”现象。
许多教师为了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奋点,采用了新颖、灵活的教学手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课堂上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方式的优越性自不用说,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形式上的倾向。最明显的表现是:教师提出问题,然后一声下令:“讨论!”学生就分组围成了一团,学生的讨论声响成一片,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几分钟后,教师一声令下:“停止讨论!”于是学生的讨论声戛然而止。结果展示讨论成果的往往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只是在那里作“看客”。不能真正起到讨论的作用。
讨论是不是教育资源?我以为是。是谁的资源?既是学生的资源,也是教师的资源。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可以在同伴的帮助下,激起学习的兴趣,受到不同的启发与教育,从不同的角度充分理解教师对课程的讲授。对于教师而言,可以从学生的讨论里发现新的问题,完善自己对学生的引导。显然这是一种生成性资源,一种不可再生的一次性生成资源。所以教师必须走下讲台参与学生的讨论,去倾听学生的发言。
所以真正的讨论,应该是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同时也要参与其中。
其次课堂务虚体现在:
(1)目标的不落实。前面我们提到了语文课堂轻“语”,就是我们忽视了语文基本知识的教学,如识字教学、词句积累及其运用等等,都难以落实。
(2)评价的不确定。教师对学生参与的评价、反馈,没有实质性的评价。而大多仅仅是笼统的赞扬,它无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五、多媒体使用还不够完善。
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形象化方面绝非传统教学手段所能比。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动画等构成的综合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然而,大量教学实践表明,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例如,教学有关名山大川、花木鸟兽的课文,教师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制作、放映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虽然让人耳目一新,一时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引起多感官的兴奋刺激,但其占用的课堂时间,远远超过学生对文本解读或动思动笔的时间。
为什么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听得如痴如醉,甚至于眉飞色舞,喜形于色,但过后却犹如过眼云烟,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主要原因在于:多媒体迷住了学生读书的眼。语文课是语文实践课,这个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学生只能通过语言文学才会理解、体悟、想象。所以借用任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后还都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上去。
所以,教师务必及时凭借画面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性的语言文字的“回放”和“还原”─回归文本,探究作者是运用哪些语言材料和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或描绘景物的。
语文课程改革不能为了“立”而求新求异,不能借改革之名回避传统和实际,甚至避开规律,当然更不能矫枉过正。处理好课改中的诸多问题,会有利于新课程的健康迈进。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4
今天教学了我国著名诗人何其芳的《一夜的工作》。课文主要通过描写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景,使学生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我也深有体会,教学时主要从以下方面突破重难点的:
一、丰富课前感知,激发学生情感
基于现在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总理的生活与工作知道的不多,对周总理的感性认识很浅显。而对文章人物没有一个很深的感情基础是很难在情感上产生与作者那样的共鸣的,学习时体会也不深刻。因此首先我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阅读有关周总理的书籍资料、图片等,并为学生提供周总理的相关网站,充分的让学生通过资料去感受。
二、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夜的工作》一文是紧紧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方面展开的,教学时,我充分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找出文中描写“劳苦”和“简朴”的语句,并在自己最受感动的语段旁边做好批注,然后在小组里自由谈体会和感受,使学生在谈中感悟,在思中质疑,在议中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时时在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
三、创设情景,引起情感的共鸣
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适时的补充周总理的感人事迹,出示周总理身患癌症时的一日日程表,更使学生得到心灵上的震撼,加深对文章的感悟,接着我出示满脸憔悴,夜以继日工作的总理的图片,让学生面对着周总理说说心理话,这时学生在前面深刻感悟的基础上,感情的抒发水到渠成,同时自然地引用课前阅读的资料故事发散地从周总理的'其他品质来进行表达,这一环节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在最后两段的朗读时学生激情饱满,发自内心的呐喊把课堂推向了高潮。最后的拓展延伸,让学生以《周总理,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小练笔。从学生写的内容看,感情真挚,充分抒发了对总理的敬仰与爱戴。
不过回想起这一节课,也有一些遗憾:
一、课堂教学中只注重优生的发展,忽略了学困生的训练。提问的面太窄,没有给学困生表现的机会。
二、在学生面对总理说心理话的时候对学生的引导不到位,学生回答的面有点窄,没有创新精神,题材限制较死。
三、最后两段的朗读由于时间关系指导的也不太到位,今后,还要在这些方面多加努力。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5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的教学目标是:学习本文严谨的结构安排,理解、感悟本文饱含感情的语言,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和英能无畏的献身精神。考虑到这篇文章时代离学生较远,背景资料对学生来说较生疏。对此,在设计时,把背景资料的查找及对闻一多的了解放在学生预习上,这样既锻炼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也有益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从课堂上学生的反应看,预习还是起到较为明显的效果。
在本课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通过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抓住课文中的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者都为中华民族说了哪些事做了哪些事情这个核心问题进行讨论,分析,理解文章结构安排,也引出主题:闻一多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对于这样问题的概括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事实上在课堂学生的反应上来看,确实是这样的,学生大部分能把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到的三件事概括出来,但在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者方面,学生需要进一步提示才能归纳完整。由此可见,学生很容易对于文章中详写的部分进行归纳,而对文章中一笔带过的的略写的部分却很容易疏忽。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如果当时能示范朗读闻一多先生《最后一次演讲》,或放映“最后一次演讲”的电影片段,必能让学生更深切感受到闻一多先生的大义凛然、无所畏惧,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本课作者臧克家作为一位有名的诗人,其语言的诗歌化,语言的精辟化,在本课中体现的非常明显。且本文多用短句,节奏感强,四字短语尤其丰富。所以在第二节朗读的时候,就特别提示学生应注意文章中那些精辟而诗化的语言,勾画出来细细咀嚼和品味。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通过语言走入文本,再次深层次感受作者的情思和闻先生的思想,用自己的认知触摸文本的情思,用自己的思想去碰撞文本的思想,用自己的心灵倾听闻先生的呐喊。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显示了较高的思维、探究能力,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尚待仔细推敲。如在教学实施中,怎样在一堂课中兼顾思想、内容与趣味的统一,品味语言与有限的教学时间矛盾的统一;在教学观念和方法上,教师怎样进一步下放自己的权力,放开胆子信任学生、引导学生,多给学生能动的、合作的、探究的空间。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6
从年龄特点来看,一年级的学生对游戏最感兴趣,所以“标准”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住。”遵循这个原则,结合教学内容,我设计了游戏,如开火车游戏、找朋友游戏(组词)、拍手歌等。在游戏活动中,学生保持着一种激情,有着新鲜感和积极性,使抽象、枯燥的汉语拼音学习在游戏与活动中变得轻松而愉快。
一节课学生主体参与的程度,自主性活动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学习的质量。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你若是不及时地抓住他们,让他们更多地、自由地参与到活动中,他们会马上转移注意力,自己玩自己的了。我在教学aoouiu时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我准备教这些拼音字母时,发现部分学生早已认识,正确的发音、不正确的发音充斥耳边。于是我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音,体会发音过程,探究发音方法,并让读得最好的同学教读,纠正不正确的发音。同时,我也发现低年级的学生谁都想当小老师,所以对学习就特别投入,有的学生甚至头一天就开始了预习,所以,教学aoouiu的时候能让学生去教的就让学生去教。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随着他们的成功体验而高涨起来,这个时候我抓住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尝试自己编顺口溜,进一步体验发音方法。在学生看图编顺口溜之前,先给他们做示范。如学aoouiu时先给他们编了儿歌:左a右oaoaoao,并告诉学生这句儿歌是根据韵母ao的组成编的,我们还可以根据它的发音来编各种各样的儿歌,然后我让学生通过看图观察,体验发音,去编儿歌。孩子们积极参与,编出了儿歌:一件棉袄aoaoao;一根莲藕ououou等。这样的探究体验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精神,而且在他们开动脑筋识记、编儿歌的同时,也训练了他们创造性思维。
在本节课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的环节比较少,主要是担心孩子不会,怕控制不了场面。其实,课后想想孩子有着很大的潜能。只要你引导得法,多给他们机会,他们会因为自己能帮助别人感到自豪,也会因此喜欢合作学习,以后自己在这方面要加强指导和培养。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或缺点,恳请领导和老师们给予指正和指导。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7
《搭石》一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体现了乡亲们淳朴的爱。
本节课以“走搭石”为切入点,是因为“走搭石”中含着“看得见的美”和“看不见的美”,引导学生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教学中,我让在初读课文后,先了解什么是“搭石”,再以课文中的关键短语“家乡的一道风景”为线索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体悟一行人走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一道风景。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含着的谦让美,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青年人”和“老人”走搭石所体现的敬老美同样是家乡的一道风景。最后以反复诵读最后一节“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结束教学。一节课下来,教学过程较流畅,重点也比较突出,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特别是在三个走搭石的画面的教学中,学生都能较好地抓住重点的字词去体会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理解了搭石是家乡的一道风景,也是刘章爷爷心中的一道风景。
在教学过程中我对一些重点词语的教学还是动了一翻脑筋的,也运用了多样的`方法,有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想象画面理解,联系生活体验理解,也有教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等。比如在初读课文后认读生字词时,不但要求学生读准,部分词语还随机地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义,比如认读“俗语”一词,让学生说说文中出现了哪句俗语?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俗语后再拓展:你还知道哪些俗语?在教学“协调有序”一词,学生对“协调有序”的理解一直是抽象的,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一行人走搭石是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协调有序”。在“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两个词语,是让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来理解,结果学生描述的那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画面并没有我预想的那么美。课后反思一下,生活实际中学生根本就没看到过这样的美景,也难怪想象不出,如果当时能有图片的补充展示,学生一定会理解得更深。当然在教学中还有一些细节的处理也是欠缺的,今后在研读教材方面还是要多花工夫。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8
《珍珠泉》一课是略读课文,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重点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虽然以前也讲过阅读方法,但此次给我印象深刻。因为在此之前,学习每一篇课文,让学生读完课文后,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看法来,学生们都是两眼向天,不知提什么问题好,甚至说“没什么问题,读懂了全文”。其实,我心里很明白,所谓的没什么问题,是因为他们不会提问题。这次,学习《珍珠泉》时,也碰到了同样的问题,这时我着急了。下课后,我反复查阅了有关阅读教学的资料,得到了一个自认为可以启发学生思路的阅读方法:
1.整体读全文一次后,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即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2.遇到不懂的字词,就采用多种形式去问,如查字典、请教同学、老师或父母。
3.质疑.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4.反复读文,找出答案,从段入手,短中找句,句中找出关键字眼。
5.再次感情读文,体会不同人物所表达的情感。
6.读完后,看看自己想说些什么(拓展学生思维)。
没想到,我这样一讲,同学们的思路顿开,结合课文《珍珠泉》,再让学生读文。很快,就有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叫珍珠泉?”马上有同学找到了第三自然段,并把句子找出来了。又如,“珍珠泉周围有什么景物?”很多同学抢着把句子找出来并很有感情地读了出来:“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周围镶嵌着不大……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并指出了关键词语“石头、黑里透绿的'青苔、蕨草、花儿……”通过这一课,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学时,只要我们老师指导的方法得当,学生的思路就能打开。我们不能低估学生的能力,同时更要积极钻研教材、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受收到较好的成效。俗话说得好:有怎样的教师,就有怎样的学生。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9
社会时代在变,教学教材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小学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热点,更是课程改革的难点。我们教师努力学习新课标,同时又进行了有力的探索和教学反思。
面对新课标,面对新教材,面对新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我们就有必要重新学习,甘当一名小学生。要认真领悟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区别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不同,吃透新教材的特点,重构新的教学体系。而不能自以为是,要不然在教学实践中只会“新瓶装旧酒”,或是“换汤不换药”而已。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载体,还有必要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充当教研的先锋,边教学,边研究,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这应该是我们语文老师努力的方向。同时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还要注意充当不同的角色。既要当学生的教练员,又要当学生的陪练员,有时还是学生学习中的伙伴。应当说,在新课程标准下,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若是把握不好课改中的位置,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只会失去向,无所适从。
对于新课标,新理念,我们也要理性的对待。语文教学需要改革,这是必然的,于此我们就不能拘泥于传统,而裹足不前;但是,我们又不能急于冒进,要结合旧教材,结合传统教学法,构建“在实践中尝试,在反思中研究”的教学新模式。在每一天的具体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反思,从而得到不断的进步。教材资源的整合主要表现为语文教材内在知识结构的纵横交错,以及与其它学科、社会生活的联系。多年来,我们语文老师教学上习惯于“满堂灌”,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肢解禁锢学生的审美评价想象;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将一个个互为联系的知识点,肢解得零离破碎,学习新课标以后,在教科书的使用上,就要具备一种开放的理念。打破原来的照本宣科,提倡“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这是教学中的基本任务。再说语文课,也不一定就是局限于语文教材,应结合其它学习内容,拓宽学习资源。并且要结合生活,用于生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习资源的整合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学习的方式、内容等方面。就学习的方式而言,有整体学习,合作学习,个人学习三种。传统的语文课堂是教师一言堂,是教师的独白,是一对多的单一交流,而忽视了其他几种学习方式。
“路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新课标就是提倡研究性、探讨性、自主性的一种学习方式,主张师生、生生、人机等多种互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仅有的学习资源中获取最大限度的教学效益。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10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
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长期“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责任地说”,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11
我执教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识字课(识字六)。本课是图文联系,词串组成的韵文。教学中不要在理解上多花时间,而要在反复诵读中把识字,理解词语,认识事物融为一体。反复诵读中,把学生带入想象乡村夏夜意境,引起学生的遐想。刚从课堂上走下来的我,仍然充满了激情和自信。回想起和学生真心交流的四十分钟,静静回味学习过程中感情的碰撞和思维的火花,我仍然激动不已。现在,我将结合本课的教学环节,谈谈我想体现的教学思想。
一、创设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新标中指出: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位。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这样,学生乐学,便会积极投入其中。于是,我创设了愉悦可持续型的氛围,小朋友,春天过去了,什么季节到了?喜欢吗?
咱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识字6,就是描写夏天晚上的景色和有趣的故事,想学吗?这样学生主动地学习,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趣味识字,培养学生
1.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是探究者,体验者,发现者。我努力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过程,成为共同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通过我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有所发现和收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探究,体会了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快乐。学生体验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识字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还学生真正“读者的地位,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发展语言。
1.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多交流,多表达。
2.读书指导具有层次性。
3.质疑问难,培养创新精神。
4.读书形式多样。有自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打乱顺序读,小组比赛读等。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12
《用心灵去倾听》一文要学生掌握的是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基础上,懂得用心灵去倾听也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这个道理。同时,要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因此在设置本课教学重难点上偏重了体会用心灵去倾听中蕴含的哲理,同时也注意在学生交流中体会词句的作用。
本文是略读文,文章略长却语言平白。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倾听”这个主题话题引入。尽可能快地切入主题,让学生在速读中去了解文章大意。并以此问“汤米与苏珊素未谋面,而汤米却称之为第二母亲,为何有如此高的'评价?”将学生带入品味人物的环节。在品味人物时,主要抓住“第二母亲”来做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地去感悟句子中透露的慈母般关爱。并以这些句子为抓手,通过朗读,谈体会来达到认识苏珊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发现对苏珊那种关爱孩子、用心与孩子交流的品质体会得越深,对后文体会“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越有帮助。因为解决“为何汤米对苏珊有如此高评价”这个问题后,随即引入“苏珊是如何看待与汤米之间的交往的?”这个问题。其实,学生很容易就可以从文中找到相关句子来回答。可是,这并不代表学生对这个道理理解得透彻。所以说能够深入地去品味第一个问题,并由之转向“苏珊用心去倾听的根本原因在于--------她从中获得的快乐与幸福”。那么对于理解那个深刻的道理就容易些了。
而由于总是在略读课上无法对文章来一个准确的授课内容的把握,导致这些部分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机会还是不够的。因而学生在品读的时候也是触及皮毛,自然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也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这个道理”这个难点攻关不佳了。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三下语文教学反思12-14
三下语文教学反思12-28
一下语文期末教学反思03-25
七下语文教学反思06-08
初一下语文教学反思06-12
二语文下园地二教学反思最新01-30
初一下语文教学反思03-24
六下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