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语文《梅花魂》教学反思

时间:2021-03-16 18:16:0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语文《梅花魂》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梅花魂》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梅花魂》教学反思

语文《梅花魂》教学反思1

  事不可小看,细节彰显魅力,细节成就完美。当我们工作时,我们要集中精力做好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小事,以认真负责的心态对待每个细节。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更趋完美。就拿上课来说,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是一次与学生共同完成教与学的的过程,每一节课都有该完成的教学目标,只有每节课都达到应有的效果,才能切实完成好教学任务。正因为如此,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手段,从细处着手提高教学效果,对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前不久我执教了《梅花魂》一课。“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的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梅花魂》这篇课文以梅花为线索,讲了有关外祖父的五件事,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领会梅花魂的本质含义,体会外祖父的爱国思乡之情。

  我执教的是《梅花魂》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因此,我在设计之初就始终坚持以文本为依托,希望引导学生对课文展开深入学习,从而使学生逐步明了课文中“梅花魂”的意义所在。

  在执教的过程中我围绕课文展开了一层层教学,学生们基本上能随着课程的进展逐步深入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灵魂”、“骨气”,从整体上,我的教学设计还是比较合理的,可是细节的处理不足使课堂效果有所减弱。

  不足一:朗读不够充分。

  在进入课文学习时我出示了阅读要求,让同学们围绕要求展开朗读。同学们很认真地开始了学习,可是由于我急于让孩子们进入下一环节,当我让学生停止学习时,同学们有一小半还未自学完。学生学习时间不够充分就削弱了孩子们学习的效果。

  不足二:课件使用不够充分。

  为了让学生对“梅花”及“梅花魂”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我在导入课文学习时我就播放了用多幅梅花的图片配以古色古香的民乐的课件,同学们在惊叹梅花的美丽之时,对梅花开放时的环境状况有了一个清晰的印象。但我的课件使用还不够完善,课后,我反思到应在课的后半段应再用一次图片展示,也就是同学们理解了梅花魂是什么时再一次演示课件,让孩子们在优美的乐曲声和美丽的梅花图的氛围中对“梅花魂”有一次感情的升华,使他们再一次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对梅花情有独钟,为什么身处异国的外公会对梅花念念不忘,倍加珍惜。

  从这堂课的教学过程,让我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也许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设计很精巧,手段很先进,但我们的教学过程总会有许多不足,要想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就必须时时从细处着眼,从小事着手,才能使课堂教学呈现更加完美的境界。

语文《梅花魂》教学反思2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看梅花图,说梅花特点。

  2、是啊,别的花大多春暖才开花,只有梅花在冬天开放,越是寒冷,它越开越精神。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和梅花有关的课文《梅花魂》(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认读生字词。

  3、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字音是否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4、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外祖父非常喜欢梅花,作者回国前外祖父将自己最珍爱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作者,并告诉作者要向梅花学习。)

  三、品词读句,感悟“梅花魂”

  1、默读课文,用“──”划出表现外祖父非常喜欢梅花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体会。(重点指导以下句子。)

  ⑴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① 找出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

  (不甚留意──分外爱惜)

  ② 古玩和一幅画哪个更值钱?从这对反义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 相机指导朗读。

  ⑵ “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公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呢?”

  ① 用“▲”标出句子中外祖父动作的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 读读外祖父训斥我的话:

  这是反问句,如果改成陈述句怎么改?他为什么不直接说:“不要弄脏梅花。”而说:“清白的梅花玷污不得。”(强调梅花高洁、清白的秉性 。)

  ③ 相机指导朗读。

  2、转入第13段,直接感悟“梅花魂”:

  ⑴ 在众多的花儿中,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衷?

  (他欣赏梅花的秉性。)

  ⑵ 相机引出第13段,从相应的句子中总结出梅花的秉性:

  (不畏严寒、傲骨凛凛、坚忍不拔、顶天立地……)

  ⑶ 第13段除了讲梅花的秉性外,还讲了哪几层意思?

  (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像梅花一样的人物;作为中国人应该具有梅花的秉性。)

  ⑷ 举例说明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人:

  (岳飞、戚继光、江姐……。)

  ⑸ 外祖父把自己最珍爱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向梅花学习,做个有气节的中国人。)

  ⑹ 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四、引导背诵,积累内化

语文《梅花魂》教学反思3

  在教学本课时,我首先确定目标,分别从三个维度进行分层设计,力求使目标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充分体现差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默读课文。分析交流时,我充分估计学生能产生的理解和认识,在交流过程中,坚持以学定教,根据学生需要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身资源,采用背梅花诗、看梅花图、读梅花句等形式,深入体会外祖父喜爱梅花的缘由。并体会“她”的含义,从而引入对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都具有梅花精神的理解。并讲术有气节的人物故事,理解梅花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作为一个中国人,都要有梅花的秉性。

  成功之处:

  在课后延伸部分,安排了说话和写话练习,根据不同需要,提供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不足之处:

  由于孩子们的感悟能力不一样,听说读写也存在差异,因此让不同的孩子都有所提高,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今后在这方面要更加注意。

语文《梅花魂》教学反思4

  语文课本中处处奔腾着情感的激流,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把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形态转化为鲜活的情感的雨露,浇洒到学生的心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对准音调,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弹奏出教学艺术的美妙乐章呢?我以我教《梅花魂》一课谈谈感受: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情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产生情感体验。《梅花魂》这篇课文是著名女作家陈慧瑛用深入灵魂的情意来抒写外祖父对祖国对故乡岁月那无可替代的爱。如何让学生进入这种情境呢?我告诉孩子们:“有一位老人,他离开家乡已经60年了,可是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文中描写外祖父教学“我”学习古诗时的片段极富有感染力,每读到文中的诗句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带入课文的特定的情境中。

  二、加强诵读,体验情感

  语文教学中的朗诵是发挥情感因素的重要一环。充满激情的诵读,会使学生脑海里有情有境,进入深层次的感情体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感悟思乡情时,我都以读促讲,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读出老人思乡时的沉重心情,我想这是我这堂课最大的收获。

  三、启迪想象,引入情境

  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的精彩语句,启迪其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在感悟中受到感染、熏陶,并与作者产生共鸣。《梅花魂》中有一段表达思乡爱国情怀的话:“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教学时让学生根据梅花实际的品质,把这种品质和爱国志士的精神联系起来,走进老人思乡爱国的情感世界。

  离开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将是冷冰冰的,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语文,因情感而美丽!

语文《梅花魂》教学反思5

  [案例]

  《梅花魂》这篇文章选编目的是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进行语言积累.其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重中之重.我是这样展开教学的.

  师:作者离开外祖父的时候是多大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生:当时他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我是从图中看出来的.

  生:顶多五六岁.因为文中说她五岁时弄脏了外祖父的画,这之后才有妈妈对她说要回国的事.

  生:我从”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也看出了作者当初是个很小的孩子.

  师:看来,关于外公的记忆都是作者幼年时期的记忆了.一个孩子,虽然记住了看到的经历过的事情,可是又有多少是她能懂的呢!在作者幼小的心中,外祖父的言行使她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疑问.你能从文中找到她的疑问吗?

  生:她不懂外祖父为什么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时会落泪.

  生:她不懂为什么摆弄古玩外祖父不在意,弄脏外祖父的墨梅图他就大发脾气.

  生:她不懂为什么外祖父不能回国时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生:她不懂外祖父讲的话的真正含义.

  ......

  师:小小的单纯的不谙世事的孩子怎么能读懂饱经沧桑的老人的心呢!岁月带走了这个漂泊异国的老人,也使当年的小女孩长大了,成熟了.回想起记忆中的这一幕幕往事,成年的她读懂了老人的心了吗?你透过作者深情底回忆读懂老人的心了吗?

  生:作者明白了老人的心,从课文的最后一段看出来的.

  师:请你来读一读最后一段.

  生:(读最后一段)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这不仅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师:终于懂了的时候老人已经不在了......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段.

  师:那么 ,从当年这一件件读不懂的事情中,怎么就看到了老人眷恋祖国的心呢?请你细细读文体会,我们一会进行交流.

  生:我注意到了外祖父读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诗人远离家乡,九九重阳节时也不能回家,所以加倍思念自己的兄弟.而外祖父的情况和王维差不多,他永远都回不了祖国,更见不到思念的亲人,这个诗句正好勾起了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所以就落泪了.”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样的诗句有”归”,有”愁”,每句诗同样也会让外祖父想到自己归不了故乡,满腔的乡愁使他禁不住落泪了.

  师:诗句里是不绝的乡思,无边的愁绪,读诗的人何尝不是这样!你体会得很深刻!

  生:我从外祖父的另外两次哭中也看到了他眷恋祖国的心.当得知可以回国,而自己却不能回祖国时,他放声地哭了起来,并且在一个不懂事的孩子面前.看来,他是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这正说明他多么想和孩子们一起回祖国去啊!当送孩子们上船时他坚持送到船上,并且泪眼朦胧,一方面可以看出是舍不得孩子们走,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他多么想和我们一起回祖国呀!

  生:我从墨梅图这件事中感受到,外祖父是怎样的思念祖国,热爱祖国.他的墨梅图家人碰都碰不得,小孩子不小心弄脏了,不仅拉下脸来,还训斥了孩子的妈妈.他轻轻的刮去梅污,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不容有一点玷污.并不是墨梅图价值连城,而是外祖父认为梅花是祖国最有名地花,梅花跟祖国紧进联系在一起 ,所以他爱墨梅图,爱梅花,就是爱祖国呀!

  师:关于为什么爱梅花,外祖父还有一段话,谁来读读?

  生:读”这梅花,是我们......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师:我们刚才说了,这段话是对不懂事的孩子说的 ,明知道孩子听不懂,却这样认认真真地说,难道仅仅是对孩子说的吗?请你再读一读,想想外祖父这段话说了几层意思,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他说了三层意思 ,开始他赞美的是梅花的精神,接着他赞美了中华民族出现的有梅花精神的人,最后他想说的是,一个中国人要有梅花的秉性.

  生:我体会到外祖父对作者这样说,是要她也成为有梅花精神的人.

  生:我感觉到外祖父这段话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他漂泊海外,却没有改变中国人本性,依然那么,其实,他就是一个有梅花精神的中国人.

  师梅花魂是中华民族的魂,也是每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的魂!从对梅花的喜爱中,我们看到的是外祖父不变的中国心!就像<<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所唱的一样: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歌词好吗?我想这也是外祖父的心声: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不论何时,不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那么怎么样在教学中实施加以落实呢?在我这段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教学中,我引领学生质疑问难”你能从文中找到作者的疑问吗?””那么 ,从当年这一件件读不懂的事情中,怎么就看到了老人眷恋祖国的心呢?请你细细读文体会,我们一会儿进行交流.”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指导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最后通过交流讨论,并引导学生读好有关段落,在读书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从具体语句中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加上教师的点拨,就使外祖父那种思乡意,爱国情得到升华,做到了学生,文本共鸣,不仅使学生既学会阅读,又受到了一次爱国思想的洗礼.

语文《梅花魂》教学反思6

  《梅花魂》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课的一篇精读课文。梅花凌寒傲放,被人们赋予坚强的品格,是历代诗人和画家所赞颂的对象,梅花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象征。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放了,引出了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回忆。一个个小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这篇文章,重在使学生在阅读中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体会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自学的能力,在本节课上,我运用“预习单导学”的模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教学。这节课的落脚点是:让“预习单”为我们的课堂服务、帮助学生充分地预习课文,学生只有预习好了,课上才会精彩无限。课上我们真正要做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知识的魅力,体验语文阅读的快乐。让课堂成为多元对话的过程,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感悟、思考的阵地。

  在执教的过程中我围绕课文展开了层层教学,学生们基本上能随着课程的进展逐步深入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灵魂”、“骨气”,开课伊始,我让学生欣赏完梅花的图片后,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写梅花的诗词。在吟咏中加深对梅花特点的认识,以及对梅花品性的了解。在感受老人思乡之情时我主要抓住了老人三次流泪和斥我污梅。在这里我设计了两次想想情景说话。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在体会梅花精神时,我主要采用朗读的形式。在指导朗读“做有气节的中国人”之前先让学生谈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图片更加渲染了激昂的气氛为朗读做了铺垫。最后《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所有海外游子的心声,缕缕梅花魂,悠悠爱国心,让我们永远铭记梅花魂。

  这节课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1、小组讨论的实效性不是很好,发言的同学仍然比较集中,学生的参与面不是很广,课下我统计了一下举手发言的同学只有26人,怎样让那些沉默的同学开口?怎样让所有的同学都积极起来?这是我一直想解决的问题。

  2、教师的评价不够积极、灵活。很多时候少了老师的评价,孩子们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怎样让评价更及时、更灵活、更发自老师的内心,这也是我需要努力的改正的地方。

语文《梅花魂》教学反思7

  《梅花魂》是归国华侨陈慧瑛所作,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学完后有了以下思考:

  一、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在语文课堂里,孩子对待语文学习,不应是被动的学,旁观者似的学,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从而产生对梅花魂的理解,体会华侨的爱国之情。

  二、为学生搭建“对话平台”。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被动地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文本对话”:比如在这堂课中,在最后学完课文,我问道:“对于这样一个思念祖国的华侨老人,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去想像,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梅花魂》的教学后,我让学生欣赏《乡愁》,引领学生阅读现代和古代诗人所作的几首诗歌,一方面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思乡之情,离别之情的诗歌,使他们对这种感情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他人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梅花魂这一课讲述的是华侨老人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去体验作者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回忆写梅花的诗,展示梅花图片,而后,我便引导学生体会梅花所代表的精神,把梅花所象征的含义,通过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层层引出。并从外祖父一系列的举动中让学生感悟出,梅花寄托着外祖父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他人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文章的倒数第13段,字里行间都渗透出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与喜爱,同时也是要求背诵的段落。在品味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我设计了一个填空练习,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把文章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了。

  3、把他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人生,懂得有价值的人生和有意义的生活。“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语文《梅花魂》教学反思8

  《梅花魂》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讲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他对祖国的深深的眷恋,表露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教学重点除了落实单元训练重点“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之外,还要理解外祖父在爱梅花、送梅花中寄托的爱国之情。而后者则必须通过体会外祖父讲述梅花品格的一段话才能实现,可见,这段话揭示了“梅花魂”的内涵是理解课文的支点所在。但对学生来讲,体会“梅花魂”的内涵又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如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从而理解课文中心呢?

  针对阅读课文的课型特点,我试着让学生结合课后思考练习自学疑,在初读中发现问题,在细读中分析问题,在品读中解决问题。没想到,学生的问题如雨后春笋:“为什么外祖父读唐诗宋词会落泪?”“一支梅花,有什么稀罕呢?”“为什么外祖父不能回国竟像小孩子一样哭泣?”“为什么外祖父把珍藏的墨梅图送给我?”“为什么送别时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听着孩子们的提问,我一边欣喜他们的乐学善问,一边思忖着怎样梳理这么多的问题。当又有两个学生站起来说到“为什么要以‘梅花魂’为课题?”和“外祖父讲述梅花的一段话中为什么指代梅花用‘她’而不用‘他’?”时,直觉告诉我一定要抓住这难得的教学契机,肯定了他们会动脑筋后我告诉大家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其它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集中在这一点上,从他们的议论和表情不难看出,孩子们急于解决这个新奇的问题却不知从何入手。我首先让学生明确“她”是一个充满感情色彩的人称代词,然后将学生的问题转化了一下,外祖父用“她”指代梅花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呢?问题的坡度减缓了,学生很快从外祖父的话中找到了答案:因为“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开得愈精神、愈秀气”,所以外祖父用“她”来指代梅花表达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因为“梅花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所以外祖父又用“她”来指代梅花表达自己对梅花的赞美。外祖父仅仅是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吗?我又引导学生再读读外祖父的话,一石激起千尺浪,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因为“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外的花”,是祖国的象征,所以外祖父用“她”来指代梅花,还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因为“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关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所以外祖父用“她”来指代梅花还表达了对具有梅花秉性的中国人的歌颂。最后我总结学生的发言指出这就是“梅花魂”的内涵,学生还补充道“‘梅花魂’不仅是有品格、有气节的象征,还是华侨老人的眷恋祖国的心。”看来,学生在跨越这个理解课文中心的障碍的过程中已经体会到了课文的中心,刚开始的提出的问题也自然得到了解决。

  看着孩子们解决问题后成功的喜悦,我也深切的体会到抓住孩子们质疑中闪现的教学契机将会把课堂教学引入一种和诣活跃的新境界。

语文《梅花魂》教学反思9

  《梅花魂》是人教版新课标第九册的第六课,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文章讲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怎样指导学生自学理解体会梅花的品格;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教学重点、突破学习难点,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提高阅读质量,我设计了三段录像和一张图片的课件,在教学中分以下几步实施。

  1.利用“梅花人傲放”的录像突出教学重点:了解梅花的清高品格。教学中当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体会了梅花的清高品格后,教师适时地放第一段录像:画面上,一朵朵梅花在严寒中竞相开放,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学生在学习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看到这样富有震憾力的画面,直观地验证梅花的清高品格,所配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了一种激昂向上的情景之中。接着教师再出示图文片(图文中的背景部分是一幅梅花怒放的情景,文字部分是描写品格的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

  2.利用“送梅花图”的录像突破难点:在送梅花中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当学生深入了解梅花的品格特点后,教师再播放第二段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外祖父郑重地送给“我”墨梅图的动人情景,亲耳听到外祖父对小外孙女说的话,并配上适当的音乐,图、声、乐并茂,学生心中洋溢着对外祖父由衷的敬佩。接着教师再指导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外祖父说的话,深入体会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利用“我的中国心”录像巩固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学生深入了解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后,教师再播放第三段录像:“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师生一起跟着音乐唱,在歌声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让学生体会到海外游子思念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

  这次教学效果较好,源于巧用现代教育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学习难点,让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能力的提升。

语文《梅花魂》教学反思10

  语文是充满诗意的,是最富文化内涵和最具人文色彩的学科,那霎那间的感受,那入木三分的刻画,无不展现了语文的魔力,所以有人说,语文课堂应该是我们传播诗情画意的主阵地,文本传递给我们的每一处知识都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我们要用诗的语言去催发这含苞欲放的花朵,让她们诗意地开放在孩子们的心里。在《梅花魂》的教学过程中,我也试图从诗意语文上寻找突破口。

  一、吟咏梅花,诗化入题。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这首词中带有伟人胸襟的梅花具有铮铮铁骨和挑战精神,具有明媚开朗至刚无欲的品格。随着诗画同步欣赏吟诵,孩子们一下子被梅花的俏丽,被“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意境所吸引。

  二、个性阅读,诗化语言。

  文中每当读到“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些句子都是需要让学生带着感受来读的,也只有这低缓,深情的句子才能让学生在诗意的朗读中感受到外祖父的一颗赤子之心。

  三、乡愁结题,诗化中心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带来的同样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在这节课结束之际,随着动情的配乐朗读,孩子们对于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深深牵挂、眷恋之情感受颇深。我想,此时此刻,牵挂着祖国,爱着祖国的已经不仅仅是文章中的老人了。

【语文《梅花魂》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梅花魂》语文教学反思11-02

人教版《梅花魂》教学反思12-20

语文《梅花魂》教学设计04-29

五年级语文《梅花魂》教学反思07-12

五年级语文上册《梅花魂》教学反思12-05

《梅花魂》教后反思12-19

《梅花魂》教学资料11-19

《梅花魂》课文教学反思(精选5篇)11-10

人教版《梅花魂》教学建议12-20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梅花魂》教学反思2篇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