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感谢》的教学反思
试教的前一晚进行了较大的改动,我将关于“感动中国人物之一黄舸的感恩路”的情景都删去了,换上了其他的内容,也就是说教学设计的前半部分都进行了改动,只保留了后半部分。在前半部分中,重新设计了汶川地震中小郎铮向解放军叔叔敬礼的画面作为导入,借此告诉学生为什么要感谢,了解感谢的多种方式;其次添加了两个具体的情境,一个是小丽帮小敏找回书的情境,一个是小琪感谢妈妈的情境。
因为时间仓促,并且改动较大,导致了在教学前没有充分的时间去预设学生的生成,没上课之前便已经没有了信心,总是担心着每个环节该怎么办。果然,课还是没有上好。课堂的后半部分——鲜花传递,学生甚至已经失去了说话的兴趣了,每个学生都害怕传到那束鲜花,这是之前的课堂当中没有出现的问题。上完后,学生也没有兴趣去感谢他们,甚至觉得有点无趣的离开了教室。
课后,我反思不成功之处,发现下面几点很欠缺:
一、学生需要的是鼓励。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说的还有什么需要改正的?
生:说的声音不够响亮。
生:态度不够诚恳。
师:是呀,表达感谢时要声音响亮……
“人的深层需要都有渴望被别人赏识的愿望,小学生更是如此。”《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从积极的角度肯定、鼓励学生提高学习的信心。
其实,学生能够站出来展示表演,那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因为这样能够达到老师的表扬,能够得到同学们的赞赏。可是,没有表扬,也么有赞赏,面临的确是众人的“挑毛病”,这样的学生互评,不但打击了台上的学生,更是打击了台下的跃跃欲试的学生。为什么学生的评价会变成这样?只说缺点而不说优点?我想这是跟我的提问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当时的问题是“你们觉得,他们说的还有那些需要改正?”这样的问题一提出,必定就是引导学生“找毛病”。并且,当学生评价完后,我也没有及时的对表演的同学做一些鼓励及表扬,导致了接下来的评价都是互相在揭短,学生也变得也来越没有兴趣了。
课堂片段二:
师:走路时要注意,不要歪歪扭扭的。
师:感谢时,应该……
在鲜花传递的部分,我仍然是这样评价的,没有鼓励,没有表扬,更是没有掌声。发展到鲜花传递注意环节时,学生心里的雀跃早已消失殆尽,一看到花便直摇头“不要给我,不要给我”。这种情况与前两节的试教中学生迫切地想得到花刚好相反,因为学生已经害怕了站起来被人评论一番。本是教学亮点的地方却变成了盲点。
二、课堂需要的是机智。
课堂中,小琪感谢妈妈一环节,一位女生扮演的小气妈妈非常优秀,能够根据不同的'话语作出不同的回应,还能够配上动作。台下的学生与听课的老师都为她的机智所折服。而当时站在讲台的我确实愣住了,心里明白她说的真的非常好,可是口里却说不出任何表扬的话,只能说一声“谢谢,我们的小琪妈妈”。评课时,大家都对我没有表扬她而感到扼腕。课堂中的许多东西都是没有办法预计的,面对课堂,我想教师需要的是机智大方的面对,一旦慌张,便无法思考,更别谈去应对。只有机智的应对,及时的纠正,及时的赞赏,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
没有赏识的课堂是失败的,赏识是对学生最大的激励。面对学生,教师除了提出问题,更重要是不断地激励学生,让学生乐学爱学。一片掌声,一句话语,一个拥抱……都可以表达教师对于学生的赏识。然而,我的课堂确实缺少了这些,使得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太远太远。几次的试教下来,教学设计最终定了下来,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评价学生,如何激励学生,如何融入学生,用教师的赏识去感染每一个学生。
【《学会感谢》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学会倾听语文教学反思07-15
《学会看病》的教学反思有哪些?06-26
学会合作的语文教学反思范文07-06
《学会查无字词典》语文教学反思07-17
学会三问语文教学反思范文07-13
苏教版《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反思07-27
《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片段及反思06-17
《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反思汇编4篇05-28
学会合作的语文教后反思07-06
小学语文《学会合作》的教后反思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