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时间:2021-03-18 16:37:5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高效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高效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高效教学反思

语文高效教学反思1

  这周的例会,王老师就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做了公开的发言。听了王老师的发言,我收获颇多。

  首先要摆正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这一点对现在学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都知道应该放手给学生,可如何放手,往往无从下手。听了王老师介绍的他在教学工作中的具体做法,我深受启发。

  其次要有效的备课,平时我的备课无非是课本和教参,可是王老师一堂课分几个步骤,每个步骤又分那几个环节,哪些环节比较重要,一定做到心中有数。一定要搞好二次备课,有些环节可能是效率很低或根本没有实效的环节及时删去,在上课过程中,特别是处理问题的一些细节上,有时会有一些非常好的灵感,但是这样的灵感有时又是可遇不可求的,对这样一些的好的方法,这时要及时做好记录,有时等上完课就会想不起来了。王老师的做法我深感佩服,课本我们教了很多遍,可是我们注意吸取教训了吗?教学经验从哪儿来,可能更多的是来源于课堂。

  总之,教无定法,但必有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索。但是我们都能像王老师那样善于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积极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我们一定也会像王老师那样,成为一代名师。

语文高效教学反思2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这几年,一直在努力营造“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这种氛围,让学生“乐学”,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打造高效课堂模式。基于此,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一、努力与学生拉近距离。

  在日常班级管理、学习生活中,与学生拉近距离、多交流,寻求与他们的认同点,找突破口,情感方法等全面关注他们,使之亲其师,信其道。以此为起点,给适当的任务,促其自学,鼓励加环境的合力,制定明确具体可行的目标和任务,相信他们,肯定他们,让学生们真正感觉到学有所获,引起兴趣,并在其中体味到快乐。只有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取得好的效果。

  二、课前精心准备。

  打造快乐高效的课堂,要做到知识容量、广度、深度、技能训练达要求,课堂上注重过程方法,互相交流、思考、释疑针对性强,收获全方位,课前准备很重要。平时备课不能仅仅局限在教参,还应广泛的收集资料,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

  三、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富有激情的导入课堂,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信号,把学生带入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引领学生进入课堂。巧设问题激发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做到不走神、认真听讲,积极地动脑思考。

  四、注重学生自我展示,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能力。

  注重分小组进行探讨交流,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同学进行全方位的点评,使问题得到深化和纠正,如有必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展示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倾听并及时作好记录或进行修改。尽量做到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且能够表达出来,培养学生勤思考、敢发言、勤发言,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培养其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五、培养课代表、小组长协调、配合能力,使课堂更高效。

  要做到和谐、轻松、高效,教师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合理高效的发挥课代表及小组长的作用,明确职责、分工明确,真正让课代表及小组长做好老师的“左右手”以使课堂效果更高效。

语文高效教学反思3

  自20xx年我校引进高效课堂以来,我们20xx年级组全体师生以火一般的热情投入到了这场教学改革之中。算而今将近两年,我感觉进展状况最好的应该是语文组了。

  其实,推进高效课堂,语文学科是占足了优势的。因为相对来讲,在学生眼里语文课很“简单”,好似也不像数理化那样要什么“基础”。老师容易进入“角色”,学生也容易进入“角色”。但是要真正地让师生从或矫揉造作或沉闷刻板或花架务虚的教学程式中摆脱出来,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这其中既需要一种理念,更需要一种教学策略。

  那么,如何实施高效课堂语文教学策略呢?下面就我们高二年级语文组的做法来谈一些认识与大家分享。

  一、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

  我们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如果一个人对某方面的问题没有任何兴趣,那么,他就不会有什么学习效率。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有时候我就想:小孩子之于吃方便面、吃辣条,那是情有独钟,大人越是不让吃,小孩子越是吃得起劲,甚至偷偷地吃,吃得“刺刺哈哈”却也乐在其中;啥时候我们能让学生对读书、对上语文课也能像这样就好了,哪怕是你不让他学语文,他却偏要学,甚至偷偷地学语文,挡都挡不住!如果学生对学习语文有了这般浓厚的兴趣,还何愁我们的语文课堂不高效呢?

  从老师的角度看,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是很多的。我认为,用我们这的俗语说,语文老师就是真真正正“卖嘴的”,当然,我们是在用真心“卖嘴”的,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用语言来启发激趣,用真情的言行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信赖,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盼,这样,学生自然就很愿意上我们的语文课了。

  首先我们要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比如多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来讲课,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笑声中轻松学到知识,在笑声中学有所成。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多积累一些幽默的词汇和灵感了。同时,在课堂上碰到学生的违纪现象,可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化解,效果也挺不错的。例如每次周末放假回来上课时,总有一些学生上课没有精神,有的趴在桌上睡觉,有的眼睛定在前方某处想入非非,精神不能集中。可能由于学生在放假回家时玩得较晚,导致没有精神上课吧。一般地,我们的处理方法可能是点名批评一顿,或者干脆叫他们站起来听课。我觉得这样做比较容易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容易令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师生对立。学生如果对一个老师产生对立情绪,那么这节课再好,他也不喜欢听了。我的方法是先叫同学把所有睡觉的学生都弄醒了,然后我就说:“对面的男孩、女孩看过来,不要开小差”,借用学生喜欢听的流行曲的歌词,幽上一默。这时,所有学生都笑起来,之后睡觉的学生都清醒了,上课走神的学生也意识到自己的不是而回过神来认真听课了。平时上课,我们会碰到许多类似的违纪现象,我们都要坚持用这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化解。这种方法是有理论依据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神经如果受了刺激,就很难再有困意了。这样的刺激包括:惊吓、兴奋、开心等。所以我们适当地令学生开怀大笑,对消除学生的睡意是有很大帮助的。而且这种方法又保存了学生的颜面,避免学生产生对立情绪,真是一举数得。慢慢地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敬重心理,进而过渡到喜欢上你的课,学生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步步地提高了。

  其次,要相信尊重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成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困难、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如何对待很重要,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再活泼的合作学习呀,探究拓展啦都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习困难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们现在的高效课堂采用的正好是分组学习形式,每组的成员学习程度都是有层次性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要尝试分层教学,即经常让各组内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如果答对了或者答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习困难生还要经常做出一些模糊的激励性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好。”“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我们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二、提倡“合作”,让学习变得融洽。

  高效课堂的开展,有利于以“小组合作”、“全班合作”等形式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优势互补,激发潜能,共同发展,同时也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采用分工与合作的形式进行,全班同学在学术助理的“领导”下学习,各组成员在各学科长的“监督”下进行。首先要全面预习,个人要有专项研究,然后将研究结果或疑惑提交小组讨论解决,依次按照独学、对学、群学的顺序进行。

  还可试行“师生合作”,教师完全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出现,与学生平等地探讨问题,要注意放飞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讨论中建立自信,在讨论中产生兴趣,在讨论中形成自觉学习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面孔,要放下身段,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用春风般的话语叩开学生的心扉,启迪学生积极思考、踊跃答题,让传统意义的“双向互动”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激情。要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到教师仅仅是一个引路者,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人。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才会变得自然、亲切、顺畅、有效。事实上,教科书容纳的知识是有限的,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加有限,更多的知识则应当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堂上,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多时候要注重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实用的方法,面对问题,就能采用各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处理各种信息,最终解决形形色色的问题。日积月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了,知识的储备也丰富了,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大大提高。这样坚持下去,课堂定会高效。

  三、紧扣考纲,让积累有的放矢

  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这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对课堂的精心设计;更在于学生学习的自主高效,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有序的实践活动,又能有大量的知识积累,使得我们教与学的效率达到最大化。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紧扣大纲、考纲,一定要用心挖掘教材考点。我们都知道,语文成绩的提高不在一朝一夕,语文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语文知识的掌握重在日积月累。而日积月累的过程要体现出三个原则:1、愉悦性原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要以丰富、有趣、生动、活泼的内容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善学、乐学、创造性地学,学中培养语文能力、创新精神。2、优化性原则。学生要在老师指导下有所选择地进行阅读,好中选好,好中选精。3、创造性原则。创造是教学的高目标,它依赖于充足的材料,一定的社会知识和生活阅历、较宽的知识面,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模仿,在写中提高。

  为了使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习惯,教学之初我们就提出了“六一计划”。即每天完成六个“一”:每天练一张字,每天积累一组词语(包括成语熟语),每天积累一组语病题或语序题,每天积累一段优美文句研究其修辞特点并仿写,每天背默一首(或篇、段)诗文(名句),每天朗读一篇诗词鉴赏短文或满分作文。项项紧扣考纲、直击考点。

  这个计划的命名也是有讲究的:一是“六一”儿童节,同学们都曾拥有过纯真的童年,读书、学习,是语文一路伴我成长,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幸福的孩提时光,语文学习让我们拥有美好的回忆。二是高考就在六月,我们来到高中,就是要为高考而来,而语文学习将伴我们成长、圆梦。三是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学习语文,提高文学修养,做新时代的德才兼备的“六一居士”。其目的也在于激趣,每天完成“六个一”,让学生觉得每天都能在语文学习与积累中体验到“六一居士”的快乐,真爽!

  当然开始的时候,要制定并落实奖惩和激励措施,直到学生形成习惯就好了。每天小组检查落实积累本、练字本,每周老师要亲自检查或抽查。优秀作品要展览,最差的作品也要“晾晒”,分出等级与量化积分挂起钩,每天轮流在黑板上展写范例,每天课前展讲自己的积累心得。每天“六个一”,日评比、周评比、月评比、期评比。每次考试过后,让优秀者现身说法,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每天“六个一”带给自己的变化,更大地激发学生坚持做好日积月累的兴趣和决心。如今,大部分学生很好地保持着每天“六个一”的习惯,甚至有学生到了晚上如果发现自己今天没有完成“六个一”就好像缺了点什么,竟至一晚上都睡不着觉!我想如果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对语文学习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我们的的语文成绩一定会不断提高的。高效课堂,高效不高效,看了成绩就知道!

  以上是我们组在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一点尝试,当然我们还有其他的方法灵活贯穿其间,不管是不是最好,我们都力求将其做到更好。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思考与实践,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认识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相信我们每位教师只要科学落实课改精神,以“高效课堂”为目标,不断反思,就一定能奏出语文教学的华美乐章!

语文高效教学反思4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命题者特别青睐以散文为现代文阅读的命题材料,因此,我们有必要指导和教会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一些要领和解题技巧。

  七年级上册课本课中的第一三五单元都有散文,在整册书本中散文的比例相当大,特别是《春》、《济南的冬天》、《羚羊木雕》、《散步》等散文给学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之后,帮助学生从疏理教材知识出发,总结出散文的文体特点,向学生介绍散文的有关知识和中考考点,进而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的散文阅读,这项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如何上好一节高效率的散文阅读复习课,成为我们毎一个科仼教师需要用心去研讨的问题。

  复习散文,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散文的文体特点(例如:形散神不散、意境深邃、短小精悍),散文的分类(叙事、抒情、议论),散文渉及的考点(整体感知理淸思路、紧扣语境品味语言、把握形象赏析枝巧、延伸探究体验感悟),阅读的步骤(揣摩题干有备而读、品读题目缘文驰想、浏览首句略知梗概、默读全文圈点勾画、深思熟虑精确表达),这些理论性的东西要以学过的课文和练习作为例子去讲解,切忌空洞无物的分析介绍。

  其次,要教会学生解题的技巧和答题的方式。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找要素;2、理顺序;3、抓线索;4、品情感;5、析哲理。至于答题的方式,最好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题目总结概括出一套规范的答题模式给学生,例如:词句品味类的题目就可以用“我认为……美在……它表现了……”“……写(用)得好,它点出了……”这样的句式进行表述。在平时练习和考试中,我们都必须严格要求学生规范答题,以确保语言的有序,流畅和准确,提高得分率。当然,要让学生熟练到形成习惯的程度,是需要学生的经常的练习和老师的耐心反复的纠正。但是,如果我们从初一就开始抓,而且毎一种文体都像散文阅读这样抓,到了初三,我们的复习工作就赢得了主动,学生和老师就都轻松多了。

  最后,堂上既要讲透,更要练够练透。复习课不要让老师独唱,它应该是全班同学的大合唱。练习的质量是一节复习课最终能否达到学习目标的关键。因此,练习题的设计,练习时间的多少,练习过程中如何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用什么方式去做练习效果更明显,学生更愿意接受,是毎一亇上课教师必须认真用心去研讨的重要问题。

  当然,一节高效率的复习课,既是教师对教材教法理解的体现,也是教师语言(包括表情、身体语言)表达,各种教学手段运用的水平,个人魅力等等的全方位的综合展示。散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很多,愿所有语文老师都能上出高效率的散文阅读复习课。

语文高效教学反思5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如何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呢?我认为是语文教师的兴趣教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兴趣是语文课的酵母”。古人云:“乐此不疲。”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人和客观事物的爱和热忱中产生,教学反思《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这些无疑都是“兴趣第一”的注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放在教学首位。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是学生感知事物、追求和探索新知识、发展思维的强大内驱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记忆等多种智力活动也就愈有成效。有兴趣,内心活动包括情感和智慧是统一的、积极的、满意的;反之,内心是强求的、被动的、行动上是服从的但内心是厌恶的。长此以往,心理健康也必受影响。所以要把激发兴趣作为改革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创造出一个和谐、愉快、振奋的课堂氛围。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这已是也应该成为老师们的共识。怎样激发学生兴趣呢?我想,在教学过程中,表述要准确,语言要生动,形式要活泼,重点要突出,思维要激活,教法要多样。总之,教师要以自己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生动活泼。

语文高效教学反思6

  我在讲解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我引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这节课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也较好。

  这个案例说明:教师一定要具备课堂开发的意识与能力,善于把握和调控课堂气氛,增加课本知识容量和密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从而让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智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爱好和兴趣以及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与能力,以往那些被我们忽视的生活场景与生活体验,才会被拿来当作语文教学的材料,从而为语文教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同时,我认为语文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学生创造性的活动。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作为教师不仅要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更要保护他们的智慧火花。这样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认真备课,把握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固然很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把语文教“活“、让学生“活“好,让学生学得聪明一点、灵气一点,让学生课堂所获得的各项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在综合实践中整合起来,并加以积淀,成为一种综合素养。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如果教师死守教案,那么最好的教案也会成为束缚教学的桎梏。活生生的学生也会变成课本的奴隶。课堂灵活地放开一些,反而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能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是我近来思考的问题,或许在正确理解新课标之后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不可否认,这也正是解决问题的源泉所在,源活则水清,只有深刻地吃透新课标精神,才能解决好语文教学中教师教无成就、学生学无兴趣的问题。

语文高效教学反思7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又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就是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面对这一趋势,我推出了“六步”教学法,即:情境导入-----出示目标------引导自学------合作探究------反思拓展-----当堂检测,我在我的语文课堂上,哪怕是基础薄弱的班级,也进行了尝试,也许是我的教学能力有限,也许是我的思考不够深刻,也许是我的反思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实践中有收获更有困惑。

  一、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

  《雨巷》是一首现代诗,因为这是一篇诗歌欣赏,对朗读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读”中落实“悟”,这是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之一。在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精心准备了课件和音乐,在课堂上,我和孩子们一起去理解课文中优美的词句,带着自己的体会去读相关的句子,一次不行来两次,一个不行第二个接着示范,全班同学都投入了,都能用自己的朗读抒发情感。这个环节是其他环节的基础,是教学重点,需要25分钟。接着用5分钟让他们去写一两句诗,当他们的情绪掀到高潮的时候,配着优美动听的曲子缓缓地、缓缓地全班配乐朗诵。美文欣赏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为了把欣赏课的教学效果继续延续下去,我特意留了5分钟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让学生的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也对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了积累,为写作奠基。在那节课中,学生的“获得”时间恰到好处,剩余10分钟“作业”也能当堂完成。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了课堂的效果。

  二、学生课堂获得的内容深浅度如何把握?

  还记得在上《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时候,自己感觉课文的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坚持“先学后教,当堂检测”的原则,课前重点要求学生找出主人公别里科夫的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他的心理变化,深层感悟“别出什么乱子”一语,由文本字面的理解上升为文化层面、精神层面的理解。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卡在了心理活动的理解与感悟上(,结果在这一个环节花了大量的时间带着学生去找文中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再引导学生体会,但还是有很多学生不能理解,没有消化。反思这个环节,由于没有正确看待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对学情估价过高,“合作探究”环节没有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最后为了完成教学内容我对他们进行了强硬的灌输,尽管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感悟能力,但是教育专家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学生的主动“获得”没有落到实处。

  三、每个学生都达到教学目标只是教学“理想”?

  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我都努力去尝试让学生都不同程度达到(部分学生只是接近)教学目标,也尝试过很多办法,但感觉还是收获甚微,总有那么一部分学生课堂上的简单知识就不能掌握,所以困惑至今,有望和各位同仁探讨。文言文教学对于我这个班级来说是很困难的,于是我降低难度,改变教学策略,以“读准字音、正确把握节奏、力争读出语气”为底线目标,以积累重点文言文实词和背诵名句为主要目标,以文章内容的理解为提升目标,只点到为止。如《陈情表》是要求背诵的名篇,课文很长,基础差的学生基本上望书兴叹,我于是分三层要求:能力强的全文背诵,中间层背诵重点段落,学困生要求朗读全文再背诵名句。在“课堂检测”环节,我就他们重点抽查,长期坚持我想还是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并不能保证每一节课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教目标,只能是尽可能地接近教学目标,这也是我多年来在一线教学中的困惑。

  当然,我也会在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落实和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认真编写导学案,课前下足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语文高效教学反思8

  新学期伊始,在津南区“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指导思想下,我校大刀阔斧的进行了课堂教育改革实践活动,推行“三六”教学模式,努力构建以“学案”为载体的富有特色的高效课堂。

  对于这一新的教学模式,起初我并非完全接纳,可以用这样一句话说明在这一过程中自己心态的变化:在迟疑中不断尝试,在尝试中发现变化,在变化中反思提高。

  作为高二年级的语文老师,起初对“学案”总有几分顾虑。学案该怎样写?复习课的学案该怎样写?在紧张的复习中学案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诸多疑惑存于心中。听过几堂课后,我也开始了自己的教学尝试。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从教学方法的斟酌到反馈练习的筛选,在设计学案、实施学案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和学生都有了新的变化。

  变先讲后练为先学后讲,让学生体验从确实如此到原来如此的心理转变。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对话交流多了,分组讨论发表各自观点,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思维过程的机会多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分享学习的过程,在主动学习中提高了课堂效益。

  在这一过程中我心里对学案也有了自己的认识。

  学案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中介,借助学案改进现行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引导学生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和和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并能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学案的落实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学案的作用、发挥学案本身的价值则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的核心。

  当然,对于语文教学我主张教学模式因文而定,因课而变,因时而改。

  例如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学习、善于学习。

  “学案”的实施对老师和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里,教师不再是知识仓库、权威和真理裁判官,而是学生学习的服务员、协助者和合作伙伴,并且应有很强的智慧驾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开放、民主、宽容、合作、平等的教学心态。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积极,乐于探索;潜心研读,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互动合作;善于发现,注重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