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听》教案合集(1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听》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听》教案1
教学目标:
1.感受三拍子节拍的特点,掌握渐强渐弱的唱法。
2.能根据乐曲的节奏及冬天里的.情景创编歌词。
3.体会冬天美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复习歌曲《小树叶》。 2.再次复习,把小树叶离开妈妈的伤心、难过和春天要回到妈妈身边的高兴勇敢的心情表现出来。”
二、基本部分
学唱歌曲“对了,小树叶为什么会落下来了?”(秋风吹的)“听,风在唱歌了,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师范唱歌曲一遍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2)老师再唱一遍,仔细听好了。听清楚了吗?歌里唱了什么?
(3)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4)我们一起随着琴声有节奏的来朗诵歌词。
(5)师幼一起随琴学唱歌曲一遍。
(6)感受表现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这是几拍子的歌曲?我们一边唱一边打节奏。
2.创编歌曲
(1)刚才我们听到了风的声音,你听这是什么声音?
(2)除了听到的声音,你在教室里能看到什么?在马路上能看到什么?
(3)请小朋友到前面把编好的歌唱给小朋友听。还可以加上动作呢。(幼儿个别表演唱。)
三、结束部分今天我们中三班的小朋友上课专心致志,个个聪明伶俐,编出了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歌曲。让我们回家把自己编的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幼儿园《听》教案2
活动名称:
《小青蛙听故事》(语言)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小青蛙听故事》,懂得听故事的时候要安安静静的。
2、理解新词汇:静悄悄、安安静静、又蹦又跳、一声不吭。
3、在活动中愿意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优美、宁静的音乐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教师:你喜欢听故事吗?你喜欢听谁将故事?最喜欢听什么故事呢?
二、幼儿边看幼儿用书,边听教师配乐将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教师配乐讲故事。
◎提问:月亮在讲故事给谁听?小鱼儿是怎么听故事的?
◎理解词汇:安安静静。集体体验安安静静的感觉。
三、教师再次讲述故事,鼓励幼儿跟述,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小青蛙先是怎么听故事的?帮助幼儿理解词汇:又蹦又跳。请个别幼儿表演。
◎月亮怎样了?为什么会生气呢?
◎后来,小青蛙是怎么听故事的?帮助幼儿理解词汇:一声不吭。
四、鼓励幼儿给故事起名字。
五、音乐活动:小星星。
教师:小鱼儿、小青蛙在听月亮讲故事,小星星也来听月亮讲故事了。小星星要怎么听故事呢?鼓励幼儿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美好意境。
一、谈话引出课题。
教师:"呱呱呱!谁来了?"(小青蛙)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小青蛙的故事,想听吗?
二、教师整体讲述,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1、教师讲述(注意语气和动作),幼儿倾听。
2、提问:
(1)故事里有谁?(月亮婆婆、小鱼儿、小青蛙)(出示图片)
(2)月亮婆婆在讲故事给谁听?(小鱼儿、小青蛙)三、分段讲述(图书1—2页)
1、教师:那小鱼儿和小青蛙它们是怎么听故事的?我们再来听一听。
2、幼儿倾听3、提问:
(1)小鱼儿是怎么听故事的?(安安静静)幼儿学一学。
(2)小青蛙是怎么听故事的?(又蹦又跳)对话引出,幼儿学一学4、教师:想一想,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听故事?向谁学习?
四、分段讲述(图书3—4页)
1、教师:哟!小青蛙又蹦又跳地听故事,谁生气啦?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接着往下听。
2、教师讲述,幼儿倾听。
3、提问:
(1)后来,小青蛙是怎么听故事的?(一声不吭)
(2)猜猜小青蛙会对月亮婆婆和小鱼儿说什么呀?
(3)月亮婆婆和小鱼儿出来了吗?
教师:小青蛙知道自己错了,连忙道歉,月亮婆婆继续讲故事给它们听。
五、鼓励幼儿给故事起名字教师:这个好听的故事还没有名字呢,我们来想一想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吧!可以和旁边的好朋友讨论一下。
活动反思:
《小青蛙听故事》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并喜欢的小青蛙和鱼儿、月亮为角色,讲述了一个小青蛙听故事是不安静、乱插嘴的故事,特别是小青蛙认真听故事的这个情节既让人觉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考虑到现在的.小朋友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小,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本次活动我把知道故事的名称,理解内容,懂得听故事时应安安静静的,不能大声说话作为本课的重点。活动开始师我边敲击圆舞板边有表情的说:"我是一只小青蛙,唱起歌来呱呱呱。"有一只青蛙今天特别高兴,我们来猜猜为什么,好吗?这一环节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幼儿集中注意力,充分运用感官感知游戏内容,为实现本次活动的重点做好铺垫。讲述故事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提问:"谁能看出这是在哪儿?为什么这样静悄悄?" "小鱼看见月亮出来了,它心里怎么样?""它怎么做的?"这样的问题让每个幼儿通过思考能得出一个较合理的结论,都能有话说。在充分调动幼儿回答之后,我讲述了故事中的对话,,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在孩子了解对话的基础上,我结合故事的主要情节,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说小鱼、小青蛙的对话。如运用师引导全体幼儿说,师生分角色说。男孩女孩分角色说等。这种灵活有趣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的学说方式,不但极大的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有成效的掌握了动物间的对话,并把其中的礼貌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而且又进一步明确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幼儿注意互相倾听,积极应答的习惯,使语言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幼儿园《听》教案3
名称
听一听、猜一猜
区别
科学探索区
价值取向:
引导幼儿对瓶内之物(黄豆、大米、积木等)感兴趣,通过摇摆瓶子,学会倾听与分辨。在活动中能大胆猜想,对自己的猜想要有自信。并能通过验证的方法取得最后的正确结果,体验小实验所带来的快乐。瓶内之物可以随着幼儿的发展有所提升其难度,从粗变为细,如:黄豆可以换为芝麻等,加深幼儿的倾听难度,进一步提高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小瓶可以采用有特殊瓶盖的瓶子,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瓶子进行探索。
材料设计:
分类盒一个,粘贴于区域盘子中,每个小格内放有被幼儿分辨的物品,如:黄豆、大米、沙子、积木等。五个有特殊瓶盖的瓶子,每个瓶子里放有相应的物品。
玩法提示:
幼儿可以随意拿一个小瓶子,并放在耳朵边进行摇摆,先进行猜想,然后把瓶子放在自己认为是正确答案的物品前。等到所有的瓶子都猜想过了,最后可以打开瓶子进行验证活动。幼儿可以选择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以此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指导要点:
活动前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猜猜我是谁”的'游戏,以此提高幼儿对声音的分辨能力,同时也学会认真地倾听。在实验活动中,先引导幼儿对分类盒中所提供的物品有一个了解、熟悉的过程,然后再进行实验活动。如果幼儿对开瓶盖有一些难度,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幼儿园《听》教案4
活动目标:
使幼儿初步掌握倾听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1.录像;音乐磁带;奖励用的小红星;场地布置(小河、草地、荷叶)。
2.课前组织幼儿做青蛙跳,并随音乐跳到座位上。
3.《幼儿习得手册》(想一想说一说)上学期2第10~11页。
活动过程:
一、老师组织幼儿看《幼儿习得手册》,讲述故事,引出课题。
老师:小朋友学青蛙,跳、跳、跳得好!现在我来给小朋友讲一个小青蛙的故事。
二、提问。
1、 故事里都有谁呀?
2、小鱼是怎么听故事的?
3、小青蛙是怎样听故事的?
4、你喜欢谁?
5、为什么喜欢小鱼?
三、看录像,对幼儿进行点评,针对个别幼儿进行教育。
老师:老师和小朋友一样也喜欢安安静静听故事的小鱼。那小朋友听故事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来,咱们看一看。
1.师生看录像,简短评议。
2.看后评议。
老师:现在老师就帮听故事好的小朋友把小红星戴上。看!小朋友胸前戴上这小红星又漂亮又神气!老师也为你们高兴!
3.提问。 你戴上小红星心里觉得怎么样?
你为什么能戴上小红星呢?
你是怎样好好听故事的?
老师小结。
4.老师针对个别幼儿进行引导:只要养成倾听的好习惯,你们也一定能得到小红星。
四、利用游戏《小青蛙会听啦》,对幼儿进行行为训练,对有进步的幼儿及时鼓励、表扬。
1、对个别幼儿进行行为训练。
2、全体幼儿玩游戏,强化幼儿的行为体验。
五、续讲故事,结束活动。
1、老师续讲故事,小朋友认真听清老师的话了。连原来不会认真听的小朋友也学会了。那故事里的.小青蛙怎么样了?听老师接着把故事讲完。
2、老师小结:老师希望你们以后在听别人说话时要眼睛看着他,认真地听。
六、听音乐快乐地学小青蛙跳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活动名称:美丽的田野(艺术)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握笔方法,会用直线、折线进行美术创作。
2、引导幼儿发现自然的美。
活动准备:
1、让家长带领幼儿从不同角度(高处、侧面)观察田野。
2、彩笔、纸。
活动过程:
一、我看到的田野
1、请小朋友说一说,看到的田野是什么样的?
2、田野里种的都有什么庄稼?都是什么颜色?
二、我来画田野
1、鼓励幼儿大胆运用线条勾画田野,用点填充表示庄稼。
2、可以选用各种色彩,表现不同的事物。
3、纠正不正确的握笔姿势,提醒幼儿画线条要流畅。
4、鼓励幼儿还可以大胆使用图形作画。
三、说一说
1、幼儿间相互欣赏,说说自己的画。
2、幼儿互评一下其他孩子画的优点。
幼儿园《听》教案5
一、预设目标:
1、欣赏文学作品,理解故事,感受与体验故事的语言美、意境美,激发对花、对大自然探究的兴趣。
2、学会安静听故事,不随意插嘴,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3、大胆想象“桃花的样子”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故事磁带、纸、笔
三、指导要点:
1、欣赏文学作品《桃树下的小白兔》(磁带录音),提出问题:听完故事有什么感觉,你想对大家说什么?
2、幼儿自由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师记录幼儿的语言。
3、再次欣赏文学作品,提出问题:你见过桃花吗?桃花是什么样的?
4、幼儿自由发言,教师不做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并记录幼儿的讲话内容。
5、幼儿根据自己说的内容进行想象画“桃花”
活动反思:故事意境优美,生动形象的描述把孩子们带入了如诗如画的大自然中,赋予了他们丰富的想象,从而引发了孩子们一连串的问题,如“真正的桃花是什么样的?”“风是什么样的?”“风有什么用?”“信是什么样的?”“信是怎么传送的?”…激发了孩子们继续探索的兴趣。
幼儿园《听》教案6
活动目标:
1、分辨声音的长短,用线条画出来。
2、分辨声音的高低,用图画出来。
3、培养小朋友对音乐的感受力.
重点:
分辨三种不同的音型。
难点:
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活动准备:
每位小朋友一支笔、一张纸、钢琴。
活动过程:
1、让小朋友分辨三种不用的节奏型。
(1)延长音。如:5——。
(2)高低不同的几个音反复出现。如:1234 5432 1234 5432 。
(3)半拍音符半拍休止符的音型。
如:50 50 50 50。
2、请小朋友边听边唱感知这三种声音的长短、高低,然后用线条或图画出来。小朋友绘画结果不做统一要求,只要小朋友能讲出道理并且符合要求就算可以了。
3、对于能力差一点的小朋友要求他只画音的长短,如教师唱5——和55 55启发他们画 就可以了。一遍不行可多重复几遍。
请小朋友玩排排队的游戏。将小朋友分组,听到5——的声音站成一直线,听到1234 5432 1234 5432小朋友手拉手分开站成弯曲的对形,听到50 50 50 50 小朋友站成一高一低(蹲)对形。反复几遍锻炼小朋友的灵敏性。
活动延伸:
在音乐区内,听录音做画声音的游戏。
估量:
基本上能用线条表示出音的长短。
评析:
通过画声音,能反映出小朋友对音长短、高低的.不同感受。如有的小朋友能将50 50 画成■□■□,而有的小朋友画成╳〇╳〇,还有的小朋友画成 ,有个铅笔有头,有个铅笔没头。画声音对小朋友在音乐的感受力的表现手法中,位置是很重要的。
5———
50 50 50 50 ╳〇╳〇╳〇╳〇
1234 5432 1234 5432 ~~~~~~~~~~~
幼儿园《听》教案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在倾听中了解谈话的主要内容,培养幼儿理解性倾听能力。
2、懂得让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帮助幼儿掌握谈话的规则。
活动准备:儒灵童教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新授课程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驴耳朵吗?请听故事《驴子的耳朵》。
2、安静听《儒灵童》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豆豆的耳朵为什么会变成驴耳朵?
故事总结:豆豆平时总用一只耳朵听别人说话,根本听不清楚别人说什么,就因为这样他长出了驴耳朵。小朋友们在听别人讲话的时,要认真用心去听,而且要听完整,这样才能明白说话的内容,这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3、"看"动画提问导入:小朋友们在别人说话的时候,你们是怎样做的`?
4、认真看《儒灵童》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 宝宝是怎样听爸爸介绍书包功能的?
(2)爸爸告诉宝宝应该怎样倾听他人讲话?
(3)小朋友今后你会怎样倾听他人讲话?
5、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宝宝没有用心听爸爸说话,结果什么都没听到,儒灵童教会宝宝听别人说话时眼睛要看着对方,才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小朋友们上课时眼睛要看着老师,用心听老师讲课,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三、图谱演示,判断对错教师出示两张图片让幼儿判断对错教师看图
总结:小朋友们在听别人讲话时,眼睛要看着对方,认真的倾听对方说话,这样做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同时你也能学到很多的知识。
四、游戏互动,巩固主题名称:猜猜我是谁规则:请一个幼儿背对大家坐好,请其他幼儿走到他椅子后面,轻轻敲椅子背三下,坐着的幼儿问:"是谁敲我的门呀?"敲门的幼儿说:"是我,猜猜我是谁?"如幼儿猜不出,可再问:"你是什么人?"答:"我是你的好朋友。"猜对了,就调换幼儿,游戏重新开始。
五、活动延伸,主题内化
(1)带领幼儿诵读《弟子规》经典。
(2)日常生活中提醒孩子听别人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用心听。
(3)和家长联系,习惯养成延续至家庭中落实。
幼儿园《听》教案8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认真倾听感受故事安静优美的意境。
2、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听故事要安安静静。
3、学习词语:安安静静、静悄悄、一声不吭活动准备:
月亮、小鱼、青蛙的图片,黑板出示背景画面池塘座位安排成圆弧型活动过程:
1、出示月亮图片,学说词语"静悄悄"
(1)提问:月亮什么时候出来?周围是什么样的?
(2)让幼儿学小花猫走路感受理解词语"静悄悄"
2、听老师讲故事
(1)听第一遍。学说词语"安安静静"提问:故事里有谁?小鱼儿是怎么样听故事的`?请说一说,学一学。
(2)听第二遍,学说词语"一声不吭"提问:开始小青蛙听故事安静吗?小鱼儿对他说什么?后来小青蛙怎么听故事的?请说一说,学一学。
3、欣赏故事
(1)鼓励幼儿学习小鱼儿听故事,要安安静静,一声不吭
(2)请幼儿说说小朋友听故事应该怎样?
(3)你喜欢故事了的谁?为什么?
幼儿园《听》教案9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散文诗,感受诗歌中表现的“雨滴唱歌”的优美意境。
2.复述描述雨声的句子,掌握象声词:吱吱吱、沙沙沙、嗒嗒嗒、叮叮叮等。
3.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能简单复述散文诗。
活动准备
1.课前准备:在户外观察小雨的情景,在雨中走一走、听一听,小雨落在各个地方上的声音;看一看、踩一踩地上的雨水,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2.拍摄真实的雨声。
3.配乐朗诵《听雨》,背景音乐用《秋日私语》。
4.蝴蝶魔术棒一支,代表雨声的四张云朵状小图谱:树叶、铁皮屋、荷花、窗玻璃。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理解感受诗歌中的表现的“雨滴唱歌”的优美意境。
2.活动难点:复述描述雨声的四个句子。
3.指导要点:通过欣赏、说说演演等方式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活动过程
1.引入。
教师:听过小雨的歌吗?小雨的歌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初步欣赏散文。
教师有表情地朗读散文,在朗读的过程中用舒缓、平和的语气语调,表达出温柔、抒情的情怀。
提问:下雨了,小花蝴蝶心里感觉怎样?妈妈对她说了什么?
3.再一次欣赏散文。
提问:
(1)小雨是怎样唱歌的?
(2)小雨跟谁玩的时候发生了沙沙沙、叮叮叮、吱吱吱、嗒嗒嗒这些好听的声音?
4.说一说,演一演。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1)提问:
听了这篇散文你有什么感受?小花蝴蝶听了小雨唱歌心情有什么变化?
描写小雨唱歌四句话里有什么共同地方?你最喜欢诗歌中哪一句?
(2)集体朗读。
5.闭上眼睛欣赏配乐朗诵,感受诗歌优美意境。
6.引导幼儿自由表现自己的感受。
(1)让幼儿听配乐散文自由地朗读,表现自己的感受。
(2)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配乐散文自由的朗读。
注:本案例参考教师指导用书。
教学反思:
《听雨》是一首很具有美感的散文诗,以听雨为线索,将听雨的画面描写巧妙地串起来,形成了感受雨美的情景。语言文字的美感染了每一个幼儿,他们从文字中的确也感受到了雨声的美。
为了让幼儿能够真正感受散文中优美的意境,我重复的给孩子看课件,让他们找一找下雨时的景色,丰富知识经验。有了知识经验的丰富,在第一环节中我就进行了提问“听过小雨的歌吗?小雨的歌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然后通过欣赏散文——提问、讨论的形式理解散文——幼儿说一说,演一演——朗读散文。
综合本次欣赏活动,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方法,让幼儿在动静交替中充分感受到了雨声的美。
通过这一次的`散文欣赏活动,让我有了深刻的体会。
1.从直观的经验中进入散文。
利用现实生活中真实的雨声,孩子在欣赏散文时就有了直观的经验,能更好的理解散文。
2.在动态的情境中感知散文。
活动中我选择了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展示散文内容,以直观具体的情境刺激吸引幼儿,把幼儿带入散文所要表达的情境之中,我以舒缓的音乐作为背景,想把幼儿带入散文的意境中,让幼儿从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散文,散文有一种特殊的美,能让读的人从其有限的篇幅里体味出言尽意远、耐人寻味的美丽情愫,而幼儿本身没有具备欣赏的能力,必须通过反复感知才能了解散文的情感、情绪、而产生共鸣,产生对话,由此接受和喜爱。教师也可以用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情绪去带动幼儿,以美的姿态去感染他们。
3.在宽松的环境中理解散文。
通过反复感知,幼儿学习散文也需要在宽松的交流中理解散文。这里的交流可以说是教师引导下的交流,在这一步中,教师可以设计几个关键问题,抛出来让幼儿展开讨论,帮助幼儿正确的理解散文所要表达的意义。这样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能更为生动,也有利于幼儿进一步理解感知散文。
幼儿园《听》教案10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知道故事的名称,理解故事的内容。
2.理解词语:安安静静、又蹦又跳、一声不吭。
3.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软件。
2.小青蛙服饰,小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今天,朱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他来了。
小青蛙出场:“哈唉,小朋友好,认识我吗?(有节奏地念儿歌)我是一只小青蛙,大眼睛,宽嘴巴,白肚皮,绿大褂,唱起歌来呱呱呱,捉害虫,保庄稼,人人见了把我夸。小朋友,你知道我最喜欢干什么吗?我呀最喜欢听故事了。我现在就去听故事了,小朋友,再见!
过渡:小朋友你知道这只小青蛙是怎么听故事的吗?现在朱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好听的故事,你可要听仔细。
2、教师有声有色的讲述故事,边讲边演示故事中的几个角色,让幼儿初步感受故事的意境。
讲完后提问:
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小青蛙听故事)
故事里都有些谁呢?(月亮、小鱼儿、小青蛙)
他们在干什么呢?(听故事)
3、下面要请小朋友看着多媒体画面再来把故事欣赏一遍,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画面一:
夜晚,月亮来到哪里呢?(小河边)
小鱼儿看见月亮出来了怎么样呢?(可高兴啦)
月亮在给给谁讲故事呢?(小鱼儿)
小鱼儿是怎么听故事的?(安安静静)
平时,老师也经常叫小朋友要安安静静的,你会做一个安安静静的样子给朱老师看看吗?(集体练习)
过渡:正当小鱼儿安安静静的听呀、听呀,忽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我们接着来欣赏。
画面二:
忽然,从草丛里蹦出来一只什么呢?(小青蛙)
小青蛙看到小鱼儿在听故事,他是怎么说的?(呱呱呱,我也要听故事)
小青蛙的声音好听吗?小鱼儿听见了对小青蛙说了些什么呢?(别吵,听故事要安安静静的。)
小青蛙有没有听小鱼儿的话?(小青蛙不理不睬,还在呱呱呱的又蹦又叫。)集体模仿小青蛙又蹦又叫的样子,从而理解词义。
过渡:月亮听见会怎么样呢,小鱼儿又会怎么样呢?你听。
画面三:
月亮生气了,躲到哪里去啦?(云朵里)小鱼儿也钻到哪里去了?(水草里)
他们为什么要躲开呢?(太吵了)
现在只剩下谁啦?(小青蛙)这时的小青蛙又是什么样子呢?(知道自己错了,低下了头。)说了些什么呢?(对不起,我错了,我会安安静静的听故事的。小鱼儿、月亮快出来吧。)
过渡:你想知道小青蛙后来是怎么听故事的吗?接着来欣赏。
画面四:
小青蛙蹲在哪里呢?(荷叶上)
这时候的'小青蛙还在呱呱呱的叫个不停吗?他又是什么样子呢?(蹲在荷叶上,一声不吭。)
什么叫一声不吭呢?(一句话也不说了。)
月亮看见了,高兴不高兴啊?(他钻出云朵,露出了笑脸。)小鱼儿也怎么样?(游回来了)月亮又接着干什么?(给小鱼儿和小青蛙讲好听的故事了。)
教师小结:听完了这个故事,谁来告诉老师,你以后听故事的时候也应该怎样呢?(安安静静的)
4、结束:音乐活动《小星星》
小鱼儿、小青蛙在听月亮讲故事,小星星也来了,我们一起唱起来吧。鼓励幼儿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演唱,表现歌曲的美好意境。
幼儿园《听》教案11
主题名称:雨
重点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散文,感受散文优美的语言和意境。(认知)
2、能够大胆交流表达对雨(声)的经验与想象,尝试仿编。(技能)
3、感受下雨天的情趣,学着让自己拥有好心情。(情感)
重点:欣赏、理解散文,感受散文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难点:交流表达对雨(声)的经验与想象,尝试仿编。
活动准备:
1、《听雨》PPT课件;“雨中的美好”图片。
2、幼儿对雨天的感受记录;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说雨---感受下雨与我们心情的'关系。
1、教师:你喜欢下雨吗?为什么?(幼儿说说自己喜欢下雨不喜欢下雨的理由)
2、出示幼儿对雨天感受的记录。
二、分段欣赏诗歌《听雨》,交流表达对雨(声)的经验与想象
(重点环节,通过提问和讲述幼儿对于散文内容已理解,但是散文语言和意境的优美需要教师把文中优美的词语和句子提炼出来去让幼儿琢磨,也可以让幼儿当散文中的角色去表演。)
从“豆豆”的角色引入,引出散文。
教师:有位叫豆豆的小朋友不喜欢下雨,但是她的妈妈交了她一个好方法,使他不那么讨厌下雨了,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是什么好办法?
(1)第一段欣赏后交流讨论。
教师:豆豆不喜欢下雨的原因是什么?妈妈教给她一个什么好办法?
(2)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启发幼儿想象,欣赏第二段。
以层层展开图片方式,引导幼儿感受散文的句式特点与情趣。
三、教师完整朗诵散文。(播放课件)
四、引导幼儿尝试仿编。
(难点,此环节尽量让幼儿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夸张来表达自己对雨的多种感受,不妨让幼儿倾听不同的雨声来去表达,这样幼儿会更有想象和表达的欲望)
教师:小雨是怎么唱歌的?小雨会落在哪里?雨点还会落在哪里?
五、谈雨趣,感知雨天所带来的快乐。
教师:雨天,我们还可以做一些什么事让自己快乐?(播放PPT“雨中的美好”)
小结:无论晴天还是雨天,希望小朋友都拥有好心情。
活动延伸:下雨天带领幼儿踩雨;在语言区投放轻音乐、图片、头饰,幼儿表演诗歌。
幼儿园《听》教案12
活动目标:
1、能辨别自然界中的一些声音,了解耳朵的用处非常大。
2、分别填充不同的材料自制能发出声音的响罐,感受声音的不同。
3、锻炼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易拉罐、沙、水、黄豆、大米、石头。
2、录有风声、雨声、雷声等自然界中不同声音的磁带。
3、幼儿自制响罐所需的即时贴。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语:
《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小朋友们都非常熟悉,你们想不想让羊村的小羊们到我们幼儿园来做客呀?(幼儿回答)(一)教师出示贴有喜羊羊、美羊羊…等装有不同材料的自制响罐,激发幼儿兴趣师:
1、今天小羊们到这来做客,他们每人都准备了一首好听的歌曲, 小朋友们想听吗?
2、现在请小朋友们竖起小耳朵仔细听,看看谁的小耳朵最灵验。
(二)教师按顺序有节奏的摇晃装有不同材料的自制响罐
(三)让幼儿分组讨论响罐发出的声音一样吗?为什么?(幼儿兴致很高)
(四)请幼儿说出讨论的结果,然后教师总结,装有不同材料的.罐子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五)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感受其乐趣幼儿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分发材料,请幼儿随意往易拉罐里装黄豆、沙、水、石头等不同的材料。摇一摇、听一听,亲身感受一下不同的材料放在同一易拉罐中发出的声音不同。
(六)小游戏《我摇你猜》 教师将数量不同的同一种材料放入两个易拉罐中有节奏的摇晃,请幼儿倾听有何不同。
师:
1、我这里也有两个喜羊羊响罐,你们听一听,他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2、“你们来猜一猜,这个响罐里装的是什么?”(幼儿猜测后,打开让 幼儿验证)
3、“为什么一样的东西,在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呢?”(一个多、一个少)最后得出结论:一样的东西,一个多,一个少,它们在罐子中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七)播放录音,请幼儿辨别自然界中的一些声音如:风声、雨声、雷声,比比谁的小耳朵最灵验,让幼儿知道耳朵的用处。(八)活动结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散步,感受我们生活中更多的声音。
活动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核心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幼儿探究活动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充分条件,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获取知识的需要。
幼儿园《听》教案13
活动目的:
1、能安静地听别人说话
2、能注意听别人对自己说话并作出回应。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玩具若干。
活动指导:
1、点名。引导语:今天老师来点名,看看哪些小朋友来了。
教师点名,故意说错两三个幼儿的姓名,看看幼儿的反应。
提问:刚才我念错了几个小朋友的'名字,是哪几个小朋友?你是怎么发现的?
游戏"说说老师说的话"玩法:将幼儿排成几个纵队,教师轻声对每组的第一个幼儿说一句简短的话,要求第一个幼儿轻声传给第二个幼儿,一直传到最后,由最后一个幼儿说出来。看看哪个队说得最正确。
2、你说我听。
引导幼儿两三个一起自由交谈,注意提醒幼儿要安静地倾听别人说话,当别人说话时眼睛要注视着说话的人,不能随便插嘴或打断别人的话。
3、我说你做。
教师布置一些任务给幼儿,如"把红色玩具放到玩具筐里"、"把黄色玩具小狗拿给XX等",引导幼儿倾听并完成任务。
说说做做。幼儿自由组合,由一个幼儿提出任务,其他幼儿听到后完成任务。
幼儿园《听》教案14
活动目标:
1、感受大海的变化,想象大海在不同情绪下海底生物的活动。
2、通过活动感受不同情绪带给他人的影响。激发幼儿热爱大海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幼儿到海边看海、听海,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受大海的变化。
2、录下大海的起伏变化与大海的不同声音。
3、画纸、蜡笔人手一份;多媒体活动室。
活动过程:
一、听海浪的声音,感受大海的变化。
(播放大海在不同情况下海浪声音的录音)提问:
1、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这些海浪声一样吗?听到大海的这些声音,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觉?
3、你能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的海浪吗?(请小朋友用肢体来表现变化的海浪。)
二、想象在大海不同状况下,海底生物是怎样活动的。
(一)播放大海在不同情况下的录像,教师适时地向幼儿讲解大海的起伏变化,并启发幼儿想象每种变化代表了大海怎样的情绪。(生气、平静和快乐的情绪)
(二)启发幼儿想象大海在不同情绪下,海底生物是怎样活动的。
师:原来大海也有生气、平静和快乐的时候,它跟我们大家是一样的.。咦!我们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那大海又是谁的家呢?
提问:
1、当大海生气的时候,住在家里的海底生物心里会怎么想?它们又会干些什么事呢?
2、当大海平静的时候,这些海底生物又会怎么活动呢?
3、当大海快乐的时候,它们心里又会怎么想?会干些什么事呢?
4、如果你是这些海底生物,你最喜欢什么时候的大海?为什么?
(1)请幼儿相互讨论。(2)个别讲述。
(三)小朋友用绘画的形式诉说海底生物在大海不同的状态下可能发生的有趣故事。
1、师:大海还不知道在她家里每天还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发生呢。我们把海洋生物之间发生的有趣事情画下来,去告诉大海,去告诉幼儿园的小朋友们。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观察。
三、幼儿相互讲述。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通过各种途径找一找大海还有什么秘密。
幼儿园《听》教案15
●活动来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主要是通过对物体的看、听、摸、闻、尝等感知和操作活动进行,它与幼儿的‘玩’往往是同一过程”。平时,我班幼儿在听录音机里的故事时,听过各种人物的声音和有关动物的叫声,对此非常感兴趣。于是,我抓住这一教育契机,设计了这次重点培养幼儿听的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听的兴趣,尝试运用听、看等感官探究问题。
2.培养幼儿初步分辨不同声音并进行对应的能力。
●活动准备
门铃若干(小狗、小鸡、小鸭),外观一样的彩色房子模型四个(其中一个是干扰)。
●活动过程
1.用游戏口吻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初步感知声音的不同。
师:今天有几只小动物来看咱们小二班的小朋友了。你们快来看一看,都有哪几只小动物来了?
幼:小狗、小鸡、小鸭。
师:小动物可喜欢小朋友了,它们特别想和你们做游戏,你们快来和小动物们做游戏吧。但是玩完游戏后要告诉老师,你有什么新发现。
幼:小动物能响。
师:小动物都能发出响声,它们的声音一样吗?
幼:小狗是“沙沙”的。
幼:小鸡是“咣当咣当”的。
幼:小鸭是“叮当叮当”的。
2.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幼儿注意倾听门铃声音,用操作尝试的方法分辨不同的声音。
师:三只小动物是特别好的好朋友,它们在一片绿绿的草地上建了三栋一模一样的房子。可是房子一模一样。小动物们分辨不出到底哪个是自己的家。于是他们的.妈妈就想了个办法,把每座房子都装上门铃,每家门铃的声音都不一样,每只小动物身上都带着一个和自己家门铃声音一样的门铃,这样他们就能找到自己的家了。现在,你们赶紧猜一猜,这几座房子都是谁的家。
幼儿晃动手中的小动物,将小动物身上的声音与各房子的门铃声相对应。幼儿猜出门铃声后,教师播放与之相对应的小动物的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晃动小动物。
3.听声音送小动物回家。
师:小鸡、小鸭、小狗已经和小朋友们玩了很长时间游戏了,他们的妈妈想让自己的宝宝回家休息一会儿。现在,请小朋友听到门铃声后将动物宝宝送回家,可千万别送错家哟。
动物妈妈晃动门铃叫小动物回家,幼儿送小动物回家,教师个别指导。
4.巩固幼儿经验,再次送小动物回家。
师:小动物们可喜欢小朋友了,他们还想和小朋友做游戏。现在请小朋友把小动物再领回来,每个小朋友领一只小狗、一只小鸡和一只小鸭。(强调“一只”)
教师引导幼儿领小动物。
师:刚才动物妈妈趁小朋友领小动物的时候,悄悄地搬家了。还好,动物妈妈在搬家的时候把它们的门铃也一起带着了,咱们再来听听搬家后小动物家的门铃声音吧。现在请小朋友帮助小动物,再送它们回家吧。
教师个别指导。
幼儿送动物回家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幼儿互相纠正。如,这里怎么又有小狗又有小鸡呢?咱们一起来听听这间房子到底是谁的家。晃动门铃,引导幼儿将声音进行对比。
●活动延伸
科学活动:门铃声音从哪来。
引导幼儿将门铃拆开,感受制作材料,激发幼儿进一步操作和探索的兴趣。
【幼儿园《听》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听》教案06-28
幼儿园大班教案《听雨》07-14
幼儿园大班教案:《听雨》11-25
幼儿园大班教案:《听雨》09-30
幼儿园大班教案《听雨》01-09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听》07-20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听雨09-30
幼儿园大班教案《听雨》9篇07-14
幼儿园大班教案:《听雨》(11篇)04-03
听雨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