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教案 1
教学目标:
1、在“拔河”的情境中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及相等关系,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通过学具操作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并知道它们的含义,会用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能正确描述数的大小;
3、参与观察、操作等实际活动,初步体验“数感”;
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亲切感,乐于参加数学活动,愿意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看图比出多少,并能够按要求画图。
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地使用“>”、“<”和“=”。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学生动手操作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小旗、绳子、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学导思
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玩过许多游戏吧,哪位小朋友玩过拔河的游戏,能说说这种游戏怎样玩吗?今天啊,有一个班的小朋友正在玩拔河游戏,他们想请咱们班的同学一起一起去看看,好吗?(教师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探求规律
1.学生观察图片,思考:
(1)你观察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你想问些什么?
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如果学生在数人数时是两个两个地数的应该鼓励。
(2)为什么比赛还没有开始呢?
引导学生从两边的人数不一样来分析这个问题。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我们可以用小棒来代表拔河的小朋友,怎样摆才能够让别人一下子就看出哪边拔河的人多?看着摆好的图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10人,二组9人,让学生观察有什么问题。然后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两组的'人数。
(板书:1.数一数2.一个对一个)
现在两个小组的人数不一样多,不能进行比赛,要怎样才行呢?(学生讨论)
结果:将9人的一组又添上一人。
现在两边人数同样多,可以开始比赛了吧?
小结:两边人数同样多,可以简单地记作:10=10
两边人数不一样多,可以用“>”“<”表示:10>9或者9<10。
请小朋友再观察,除了参加比赛的人,还有什么人?
学生仔细观察,发现除了比赛的人,还有啦啦队,并且人数也不一样多。把比较的结果写在本子上。
(板书:6>4 4<6)
三、概括总结,条理知识
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知识?最主要的是什么?
(学生试着总结自己的想法)
四、练习巩固,提高能力
1.〇〇〇〇〇 □□□□
□□□ △△△△
()比()多()和()同样多
□〇□ □〇□
2.填上“>”、 “<”或者“=”。
5〇 3 8〇 8 2〇 7 4〇 6 9〇 10 3〇 1
3.数一数,比一比
〇〇〇〇〇 □□□□
□□□ △△△△△
□>□ □<□
板书设计:
9<10读作:9小于10
小于号
10>9读作:10大于9
大于号
10=10读作:10等于10
等号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教案 2
活动目的
1.认识“>”、“<”,初步理解不等式的含义。
2.根据“>”、“<”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这两个符号开口的方向。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
活动准备
1.图片4张,从图一到图四的图案分别是8只小兔、6只小鸭、4朵花和9个娃娃;水果2盘;玩具2盒。
2.数字卡片7张(数字分别是8、6、5、7、4、3、10);“>”、“<”、“=”卡片若干。
3.数字花头饰一套。
4.将教室布置成聪明屋。
5.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以请小朋友做客为引子,导入课题,引发兴趣。
2.认识“>”。
(1)出示两幅图片(图一、图二),幼儿说出其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8和6),并引导幼儿对这两个数字进行比较,说出8大6小。
(2)教师:我们可以在8和6之间放一个符号,这样大家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能放“=”吗?引导幼儿认识“>”。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像张嘴巴对着大数笑,表示前边的数字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的含义,说出“8大于6”。
(3)出示两盘水果,让幼儿说出其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7和5),启发、引导幼儿说出“7大于5”。
3.认识“<”。
(1)出示两幅图片(图三、图四),让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4和9),引出“<”,重点观察“<”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给小数瞧,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9”。
(2)出示两组玩具,让幼儿说出其数量,贴上相应的数字卡(3和10),引导幼儿说出“3小于10”。
(3)启发幼儿找出“>”和“<”的内在规律。
“>”和“<”都有一个开口,长的也差不多,我们怎样记住它们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呢?小朋友们可以看一下,无论是“>”还是“<”,它们开口的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
(4)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4.表演游戏:学做“>”和“<”。
请两名幼儿做数字花,戴上数字头饰,一名幼儿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教师在黑板上做记录,并请幼儿读出来。
5.小结
在本次活动中,我也有幸组织了大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纲要》指出,幼儿教师应该根据幼儿园培养目标、幼儿园教育内容和幼儿身体发展的水平,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物质条件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精心设计与组织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各种活动,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由于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和概括能力较差,借助各种教具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地呈现在幼儿面前,是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因此我用水果、奥特曼、怪兽等幼儿喜爱的实物教具,以及幼儿自己在手工课上制作的纸偶做成挂图,既便于操作,又形象直观,促使幼儿自己去体验,去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我时时用儿歌去引导幼儿用身体去感知大于号和小于号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表演游戏这一环节,幼儿在感受的过程中记住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开口方向,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通过实物、教具材料或设计情境让幼儿获得直接具体的感知,既能使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又能促进幼儿对事物有较全面深刻的印象,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二、教学准备
加减符号、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数字卡片,运算卡片,幼儿每人两份操作材料,一幅画。
三、教学过程
(一)巩固加减、等于号,引出大于和小于
1、说一说
教师:你们知道这三个□里面写的是什么?想看看吗?教师一一出示减号、加号、等于号,并读一读。
再看看这里面是什么?出示一幅画:画上有哪些小动物?现在,我们用加号、减号、等于号来说说这幅画上的小动物的数量关系,老师说一个,你们说一个,我先说:树上有1只猴子,树下有1只猴子,树上的猴子和树下的猴子一样多,我就用等于号来表示,1=1(大家念一遍)
你们说啦,谁来试一试:请个别幼儿说:水里有2条大鱼,和2条小鱼,大鱼和小鱼是一样多,2=2(大家跟念一遍)
刚才用了=号,现在,我们用+、-、=号来说一道算式题,我先来:树上本来有6只小鸟,飞走了3只,还剩几只?6-3=3
请个别:草地上原来有4只小兔,又来了一只小兔,现在一共有几只小兔, 4+1=5(大家跟念一遍)
2、做一做:
刚才,我们说了说,现在我们来做一做,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三道题目,你们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暗藏三张不等式,上面有三道算式题如果幼儿发现有问题就拿到黑板上),我知道你们挺聪明的,今天看看谁做得全对,好,开始吧!
幼儿操作做练习题,教师巡视。
幼儿相互检查,并纠正错误的答题。
(二)认识大于号和认识小于号:
1、认识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
好!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位小朋友发现的问题;哎呀,这三道确实不好用等于号呀,你们知道吗?其实,这些题目除了用等号表示外,我们还可以用其它符号来表示的,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两位新朋友,出示>号:它像什么?谁来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示它的样子,那它叫什么?(大于号)(大家跟念一遍)
出示数卡8□4,哪边数大?哪边数小?8和4 中间不能用=号,对吧,那我就写大于号,说明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念8>4(大家跟念一遍),大于号像张着大嘴巴,朝着大数笑。
出示另一数卡7□2,(前面的.难题)请一幼儿填写并念一遍,说明哪个数大哪个数小?
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请个别 幼儿用身体表示大于号,两个幼儿分别拿数字站在大于号的两边,大家念:几>几。
2、认识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还有一位朋友我们也把它请出来吧,看看它长得什么样子?出示<号,这个符号与刚才的>号有什么不同?请一幼儿用身体学学它的样子,那么这个符号叫什么呢?(小于号)(大家念一遍)出示一道题:3□5(小于号它尖尖的屁股对着小数)请幼儿写上小于号,为什么?写好后大家念。
我们来看看这道题目,出示另一种形式:2+1□4,(前面的难题)这道题又怎么做呢?是写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呢?(大家念一遍)
再次出示数卡1+1□5,3□9,请两个小朋友来做。
今天,我们认识了大于号和小于号,告诉你们有一个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尽快记住它,听好啦!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集体念口诀)。
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看看哪位小朋友做得又对又快 !
教师讲要求:每一张纸上有两条题目:------------
幼儿操作:做好后相互检查,纠正,请个别幼儿展示念读。
(三)学习把不等式变成等式
现在,我们用大于号、小于号解决了这两道难题,还有最后一道难题还没有解决,用什么符号?5□2,请个别幼儿:念5>2。可是,老师想把这道题变成=号,怎么办?开动脑筋呀?还有其它方法吗?请个别幼儿说并演示。(如果幼儿想不出来就让孩子请客人老师帮忙。)
小结:要想把大于号或小于号变成=号,那=号两边的数就要变成一样大,第一种方法:把左边数变成和右边的数一样多,第二种方法:就是把右边的数变成和左边的数一样多。你们懂了吗?
结束:好,我们休息一会儿,再把刚才的那张纸上的两条不等式变成等式。好吗?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教案 4
活动目标:
1、通过课件认识,理解符号含义。
2、操作课件,学习用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
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电教活动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知河马嘴巴的形象。
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河马吗?它是什么样的?
教师:瞧,有一只小河马,它的嘴巴也是大大的,它呀还是一只贪吃的小河马,吃东西时,大嘴巴总是朝着多的方向张开。
(二)结合课件讲述,知道河马大嘴巴总是朝着数量多的方向张开。
1、河马爸爸妈妈送食物,小河马的嘴巴总是朝着数量多的方向张开教师:小河马,胃口大,河马妈妈来喂它。食物来啦,看是什么?(出示课件)一个盘子里有xx个?一个盘子里有xx个?小河马说:我要吃多的'那盘,是哪个?
教师:小河马,胃口大,河马爸爸来喂它,食物来啦,看是什么?(出示课件)……小结:(小河马的嘴巴总是朝着数量多的方向张开)教师:小河马,胃口大,爷爷奶奶来喂它,食物来啦,香蕉一样多,这下小河马不知道要朝哪边张嘴巴了?小河马闭起嘴巴。(出示已经学过的=号)
2、小动物送果实,幼儿练习掌握小河马张嘴方向。
教师:咚咚咚谁来啦?(小马)小马给小河马送来了吃的?猜猜小河马的嘴巴会朝那边张开呢?(幼儿操作电脑)同样的方法引出小猫、小鸡。
教师:贪吃的小河马大大的嘴巴总是朝着多的方向张开。其实在这个大嘴巴里还藏着一些有趣的符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根据河马嘴巴,认识理解符号。
1、观察河马不同张嘴的方向,认识理解符号。
教师:小河马的这张大嘴巴是朝哪边张开的?
(大嘴朝前大于号,尖尖朝前小于号。嘴巴扁扁等于号。)教师: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2、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示符号,理解符号的正确运用。
教师:小河马家的食物真多呀,我们来看一看,比一比,应该用哪个符号。(出示课件,选择正确的符号)(四)农场摘果子比赛,集体练习符号的运用。
1、幼儿分组进行摘果子比赛。
教师:农场里的果子熟了,你们愿意帮助小动物们摘果子吗?我们来比赛,在一段音乐中,看看哪一队摘的多?(幼儿操作)
2、集体统计比赛结果,练习用数字记录,使用符号。
教师:用数字记录,读起来可真方便。刚才你们做的操作卡回到教室后也可以用数字记录一下,再读一读,好吗?
活动延伸:
在区角活动中继续练习符号的运用操作。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教案】相关文章:
《大于号小于号》幼儿园教案(通用10篇)10-21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日历教案04-05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日历》教案03-28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02-17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钟表教案11-02
幼儿园大班《认识时钟》数学教案01-12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钟表03-25
《认识整点》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03-27
认识时钟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