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大班下学期的孩子面临上小学,认识记录时间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通过与部分幼儿家长和小学老师的交谈了解到:很多幼儿进入小学后,遇到很多困难,其中就包括认识钟表这一环节,由于不认识钟表而耽误了上课时间。为了更好的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特意设计了《有趣的钟表》 这一节课。
活动目标
1、通过猜谜语引出《有趣的钟表》、知道钟表上时针、分针的名称以及
运转规律,从而使幼儿学会看整点、半点。
2、引导幼儿拨出幼儿园一天的生活作息时间。
3、培养幼儿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钟表上时针、分针的名称。
学会看整点、半点。
活动准备
1、自制课件、录音磁带
2、数字头饰、动物头饰
3、大钟表一个、幼儿每人一个可拨动的小动物钟表模型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钟表:
1、幼儿听音乐做拍手游戏进入活动室。
2、用猜谜语形式导入活动,使幼儿了解钟表的名称,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谜面:“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谜底:钟表)
3、观察活动
通过观察活动认识时针、分针以及他们之间的不同,认识钟面上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状的钟表,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两根针和1~12的数字)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 3 6 9)
二、认识整点:
1、放课件,让幼儿感受时针和分针的运转规律。
师演示:时针、分针都指到“12”上,然后将分针转一圈,又回到了“12”上。让幼儿注意这时时针有什么变化(时针走了一个大格,指到数字“1”上),提问幼儿是几点,这样反复演示几次。
总结:当分针指到数字“12”上,时针指到数字几上就是几点整。
2、出示小动物时钟模型,让幼儿自己拨出下列作息时间,并比一比谁拨得又对又快。
早上7:00起床 ; 中午12:00吃饭; 晚上8:00睡觉。
三、放歌曲《小时钟》:
教育幼儿珍惜时间,不能浪费时间。
四、认识半点:
1、放课件,让幼儿再次感受时针和分针的运转规律。
师演示:时针和分针都指到数字“12”上,然后将分针转半圈,指到数字“6”上,让幼儿观察时针有什么变化(走了半格,指到“12”和“1”中间)。提问幼儿是几点?反复演示几次。
总结:当分针指到数字“6”上,时针指到两个数的中间,时针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
2、出示小动物钟模型,让幼儿拨出作息时间:
上午8:30上课; 下午3:30做游戏; 下午5:30放学
五、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重点说明钟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提问: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表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表?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表呢?(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或看图片来说出钟表的用途)
2、教师归纳:钟表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表是人类的好朋友。
小朋友认识了钟表,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表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表的用处可大啦。
六、表演游戏:(结束)
小朋友戴头饰围成一圈,师说:“小钟表呀表盘圆,12个数字围一圈,分针长来时针短,分针带着时针转。小朋友们仔细看,现在时间是几点:8:00 ; 2:00 ; 9:30; 11:30游戏反复进行,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而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竞争意识。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做小主人,让幼儿有一种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幼儿展示自我的愿望,让幼儿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多样的活动形式,彻底打破了以往单一技能的训练,充分考虑到了幼儿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和协作精神的培养。课件背景音乐的播放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乐曲中钟表形象。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1、使幼儿学会有礼貌地做小客人,练习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
2、使幼儿懂得一些做客的简单礼节。
做客前,约在先,说人数,定时间,如约至,勿早晚
小礼品,人喜欢,入座后,坐相端,主人物,不乱翻
主人忙,要适时,先致谢,再告辞
1、与本班一幼儿家庭联系有关做客事宜。
2、电话两部。
一、教师向小朋友介绍活动内容及简单要求。
老师要带XX小朋友去XX小朋友家做客,比一比看谁是最有礼貌的小客人。
二、幼儿到XX小朋友家做客,在做客过程中学习礼貌用语和简单礼节。
1、学习有礼貌地问候主人。
到了主人家轻轻地敲门,见了主人会礼貌地问候,学说“你好”。见了不同的人会使用合适的称谓。
2、学习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1)对于主人的招待,如请客人坐,请客人喝茶,
请客人吃东西,客人都要有礼貌地说“谢谢”。
(2)在别人家不随便翻看,拿走别人的'东西。在别人谈话时,不随便插嘴。当别人提出问题时,要大方地回答。说话时,声音轻一些,不大声喧哗。
(3)与主人要友爱相处。
(4)学习有礼貌地与主人告别。
(5)临走时,向主人说“XX,再见”,还可客气地邀请别人去自己家做客。
三、做客后进行小结,对幼儿在做客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小朋友在别人家做客时很有礼貌,会说“您好”、“谢谢”、“再见”,并且不随便乱拿别人的东西。以后到别人家去做客也要做到这些,做个有礼貌的小客人。
可通过角色扮演和行为辨析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拜访做客的教育。
(1)甜甜敲门时很用力,她这样做好吗?
(2)小客人进门时没问好,这样做对吗?
(3)乱翻主人东西好不好?应该怎样做?
使幼儿学会有礼貌地做小客人,练习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
使幼儿懂得一些做客的简单礼节。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教学由来:
在主题教学“我想飞”执行的过程内,小孩们对飞的观念有了清楚明了的认知,他们通过自个儿的搜集资料、沟通讨论等模式清楚了哪一些物品是能飞的,哪一些物品是不可以飞的,为让这一些琐碎的物品整合为小孩自个儿心底的经验,我认为有必要来将它设计成一個完好无损的集体教学,让小孩通过教学来有些许提高。此外,幼儿园大班孩子已然基本能独自开展图案、东西的一级归类,可是对2次归类或许便会出现艰难。并且因为孩子各个方面的进一步提高还稚嫩,他们对某一东西可能清楚,但是没法从具体变为自个儿内部抽象的观念,因此通过教学我期望他们能把自个儿对东西的外在特点的认知变为内部的、有规则的思索。
目标:
1、学习按物品的某一特点归类后,再按另一特点再一次归类,或者对已分的两类物件又一次归类。
2、提升多视角思索问题的综合能力。
研究:这2个目标中蕴涵了数学能力的培育、积极探究的经验得到与对东西概括汇总的综合能力的提升,体会了目标的综合性与层面性。我将这一次教学的要点放于 “培育孩子发现、观测和察看比较、概括东西的综合能力”;难点是“怎样让孩子理解包括关系”。我设计了下面几个过程来突破这一次教学的重难点,也便是我的教学过程:
预备:
1、描绘12张物品小卡片。
2、师幼一致搜集种种小件货物的包装,并贴好价钱标贴。教学前将货物陈列在一個架子上,并用布盖好。
过程:
1、会飞与不会飞。
我们已然认知了很多会飞的物品,教师这儿有很多小卡片,要请孩子看看是些啥物品,接着将他们分为2个部分。
幼儿教师一一展示小卡片,孩子指认后开展首次归类,并讲明归类的标准。(会飞的与不会飞的)
请孩子为这2个标准设计简易明了的字符标识。
实时记录:因为孩子已然有了前一时期的搜集资料及沟通讨论的过程,因此在此个过程中小孩显现出了相当高的一致性,没啥不解。当请小孩们为这2个标准来设计字符标识时小孩们有一些艰难,他们均会用语言来表述“会飞的与不会飞的”,但是不晓得怎样用字符来表示。因此,我就多增添了个过程,让小孩们来开展充足的探讨、沟通。小孩们各抒己见,张健讲:“我画一個翅膀表示会飞的,画脚表示不会飞的。”但是立刻就有声音反对驳斥了:“会飞的亦有脚的。”原本是见多识广的包诚。听一听他的看法吧:“我也画翅膀表示会飞的,不会飞的就在翅膀上打个叉。”这一个方式有了多半小孩的认可赞同。但是,善动脑子的华锐超孩子有自个儿的观点:“我想画一只小鸟表示会飞的,画一只小鸡表示不会飞的。”好好呀,我及时地予以他勉励与赞美的掌声,有了他的影响,许多小孩讲出了不一样的字符,有些讲画飞机表示会飞的,画车子表示不会飞的;有些讲画星星表示会飞的,画青草表示不会飞的……种种不一样的思维火花开展摩擦并启发出越发强烈的创想之火。
研究:在数学教育里,探讨是种经常用的方式,探讨的机会选取在动手操作的不一样时间,便会对孩子的具体动手操作及思维教学起不一样的作用。此外,归类标准的表述不单单限制于小孩的动手操作与语言,我们都明白小孩有一百种语言,怎么样方可更加好地启发小孩的思维,培育小孩的创造性成了我们教师此刻持续追求的教育效果。因此,通过這樣的一個探讨,展现在我们前面的将是个充实多采的表述方法的显现。
2、与生俱来的与人造的。
这12张小卡片亦能换一种分的方法。怎么样分哩?
幼儿教师展示“与生俱来的与人造的”两种标识图“人与机器人”,引导孩子留意这一些物品有些是与生俱来的,有些是人造的,按此标准再一次开展归类。
请个别孩子上来动手操作,集身体检查验,清楚明了归类的标准。
研究:孩子对刚刚的“会飞的与不会飞的”理解上较直观形象,可是对此刻的“与生俱来的与人造的”或许就缺少一点经验,理解上不是非常容易,正由于這樣,教师才能展示标识图,让小孩有个更明了的`思路。更况且,要让小孩从刚的一個归类标准变换到另一個一点都不同又不甚理解的归类标准上去,跟他们而言是个不小的艰难,此刻有了标识的提示,毫无疑问给小孩减低了困难程度。
3、商店管理人员。
孩子懂得了分小卡片的本事,商店里的叔叔阿姨要请你们帮忙收拾货物。
说明架子。商店里有哪一些货物?每种货物的价钱是多少?
按物品的一個特点归类。这一些货物一样吗?请把一样的放于一块儿。
孩子开展首次归类教学,并讲明归类标准。(用处)
实时记录:小孩们最喜爱操作,有些小队的协作能力也十分强,在动手操作前他们便讨论好了归类标准的标识图,并记录了下来,例如有些画了张嘴表示吃的物品,画了只手表示用的物品;有些索性就画了物品来表示自个儿不一样的意思。他们把标识图贴与箱子的不一样层面,并依照标识图来开展归类放置。动手操作过程差不多没出现啥问题。可是有些小队却缺少协作性,例如周烨康、贡豪杰等,能力强的仅仅顾及着自个儿动手操作,不让其它人帮忙,能力弱的想去做却被“拒之于门外”,致使游手好闲,唯有到其余小队“闲逛”、“捣蛋”。
研究:协作是个社会人所需要具有的较佳的修养与能力。协作能力是个体成功的决定性原因。可是此刻的小孩均是没有兄弟姐妹的孩子,自身与小伙伴协作的机会就相当少,因此我们教师就要多创造这一种机会让小孩体会与小伙伴协作的愉快,并叮嘱小孩些许具体的“怎样协作”的方式,渐渐的增强小孩的协作能力。
再按另一特点给已分的物品开展再次归类。这一些分好的货物另外还有啥不同的地方吗?能给他们再分一次吗?
请两名孩子动手操作,并互相沟通归类标准。
全部孩子检查归类结果,又一次清楚明了归类标准。
实时记录:因为刚刚有了给小卡片归类的经验限制,致使小孩只会给这一些物件再一次指定一個归类标准再一次为他们归类。因此,在此个过程里,一度十分地杂乱,小孩没观念在已分好的物件中再去分,而是又混合在了一块儿。唯有2个小队的小孩开展了2次归类:吴子昊1组的小孩立刻发现了货物上的价钱标贴的奥秘,他们立马把一元的分在了一块儿,两元、三元、五元按顺序类推;包诚1组的小孩没依照价钱来分,而是越发细化,把吃的物品里头的喝的饮料类分了出来,可真够认真的。我请吴子昊1组的小孩来推荐他们的归类标准,也将他们的经验教授给更加多的小孩。并请小孩用语言来完好无损地表述自个儿的归类过程:例如价钱是一元的吃的物品有哪一些?按顺序类推。然后我让小孩再去动手操作1遍,此次小孩的思路明了啦,每一个小队均可井然有序地开展2次归类。
研究:在数学教学中务必着重重审让孩子亲手动手操作教学材料,在现实的动手操作中探究与学习,得到相关数学观念的感性经验。孩子唯有在“做”的过程内,在和教学材料互相作用的过程内,才或许对某一数学观念属性或规则有所体会,才或许得到直接的经验。在此个教学里,我们运用日常生活中小孩常常接触到的物件,通过自个儿动手把玩后,尝试找着归类的方式,并开展经验概括。我想,在孩子时期,数学不是抽象的观念,而是融和于日常生活,为日常生活服务的,运用日常生活内的物件来归类不单单理解了2次归类的涵义,更在看不见摸不着中培育了小孩的自我服务、收拾物件的综合能力,更充实了小孩的日常生活经验。
教学后的体会:在教学过程内,我深刻地体会到,幼儿教师在孩子学习过程内要做到面向全部,留意个别差别,让每一个孩子在自个儿不一样水平上有所提升。依照孩子的综合能力差别,启发能力强的孩子先观测和察看,再尝试找到最佳的归类方式,启发能力弱的孩子在逐一尝试后,得出2次归类的特点。此外,需要越发注重的是小孩协作能力的培育与小队协作型学习的形式,亦是需要持续讨论的。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民间传说中十二生肖的来历,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肖属相。
2、 通过阅读和游戏活动,知道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初步了解十二生肖每十二年轮回的规律。
3、乐意参加阅读儿歌和排序等活动。
活动准备:
自制生肖钟、蛋糕盒制作的钟面、十二生肖动物图片活动过程:
一、谈谈生肖,进入主题。
1、你知道自己的属相吗?
2、爸爸妈妈的属相呢?
3、你认识的人中间那些人的属相是一样的呢?
4、你知道一共有多少种属相吗?
二、讲述故事《十二生肖的故事》,了解十二生肖的来历。
1、什么叫生肖?它有哪些动物呢?
2、谁在第一个?一起来听故事。
3、了解十二生肖的12 种动物,感知其顺序,理解其含义。
(1)出示生肖钟,激发兴趣:猜猜钟面上有多少种动物,为什么?从哪儿开始数呢?老鼠第一,谁第二,谁第三?小猪第几?
(2)小朋友当中有没有属小猪的?为会么说自己是小猪?小朋友还有什么属相?
(3)小朋友的属相为会么有的是猪有的是狗,不一样呢?
小结:同一年生的孩子属相就一样,猪年生的属猪,狗年生的属狗,一年一个属相。
结合生肖钟观察:一共有多少种属相?12 种属相一个个轮下来,要多少年?
小结:钟面上的十二种动物就是人的12 种属相,12 个属相一个个地轮流下来,要12 年。
三、发现感受二生肖12 年轮回一次的规律。
1、引导幼儿思考:有的人的属相和小朋友的属相一样也有的老人的.属相和小朋友的一样,这是怎么回事?
启发幼儿结合生肖钟进行思考,鼓励幼儿说出大人的狗是以前轮到的,小朋友的是以后轮到的,属相是不停地轮流的一年一种属相等推理结果。
2、十二属相轮流一次要多少年?
小结:十二属相12 年一个轮回,一年一个属相,不停地向前轮流。
四、活动廷伸自制生肖钟。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目标:
1、通过交流讨论,了解换牙的基本情况。知道保护牙齿的方法。
2、在活动中能运用分类统计的方法了解换牙的情况。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过程:
一、欣赏图片,引起兴趣提问:这些小朋友都有什么样的共同特点?
小结:对了,他们的牙齿都掉了,都在换牙。
二、小组交流,换牙调查表,分类统计提问:我们进行一次牙齿大调查,给大家介绍一下小组的调查情况。
分组介绍,对全班幼儿的`换牙情况进行统计。
小结:很多小朋友都换牙了,这是我们大班的一个特殊情况。
三、提问采访请换过牙的幼儿坐成一排,让没有换过牙的幼儿提问。
1.掉牙疼吗?会流血吗?
2.掉牙后吃东西方便吗?
3.新的牙齿长出来疼吗?
4.牙齿掉了吃东西方便吗?
提问:要长出健康、漂亮、整齐的牙齿,小朋友要注意些什么呢.
幼儿小结:
1、牙齿松动了不要用手去摇动,摇动了就会流血,而且会把细菌吃到嘴巴里,这样会生病。
2、新牙长出来了,旧牙还没有掉,就要马上告诉爸爸妈妈,带我们去医院,让医生把旧牙拔掉。
3、牙齿掉了,不能用舌头去舔,这样牙齿会长歪,不整齐。
4、如果牙齿流血了,就用冷开水漱漱口。
教师小结:换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每个人都会碰到,换牙代表我们长大了,是非常自豪的事情,轮到自己换牙不要害怕,我们要勇敢的面对。
四、保护牙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早晚刷牙,饭后用温水漱口,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定期检查牙齿,平时少吃糖,特别是睡觉前不吃糖都是保护牙齿的好办法。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有6种分法,尝试记录其结果。
2、在观察和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
3、会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人手一个小盘子,7个雪花插片,数字卡片1--7。
2、学具:幼儿用书、铅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复习"碰球"游戏。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5,与幼儿共同玩"碰球"游戏。 教师:嘿、嘿,我的2球碰几球?
幼儿答:嘿、嘿,你的2球碰3球。
教师可以变换数字卡片,与集体、小组、个别幼儿玩,也可以请个别幼儿上来出示卡片带领大家玩碰球游戏。
(2)学习7的组成。
①引导幼儿报出盘子中雪花插片的总数,并将自己盘子中的雪花插片分成两份,鼓励幼儿尝试多种分法。每当幼儿说出一种分法,教师就记录下来,直至幼儿讲完所有的分法。
②让幼儿数一数共有几种分法,想一想,如何能记得又快又好。幼儿想办法,师幼共同商量并有序地进行排序,就不易错漏。
③带领幼儿找一找前后数字的排列关系,通过观察感知并发现前后数字变化的规律:前面的数字逐渐变大,而后面的数字却由大变小。
2、操作活动。
(1)依样涂色进行7的分合,并记录7的分合式。 引导幼儿观察图上辣椒的数量及颜色的变化,请你按序涂色,并看图记录7的分合式。
(2)看分合式填空。观察点卡分合式,请你在方框内,画出相应数量的圆点填写分合式。
(3)观察数字7,学习在日字格中,正确地描写数字。
3、活动评价。
(1)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其他幼儿边看边念分合式,巩固对7的认识。
(2)教师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对书面整洁、操作正确的幼儿给予表扬和肯定。
活动反思:
在学习7的组成时,我先以“看数拍手”的'游戏的形式引入幼儿兴趣,孩子们在拍手游戏过程中都显得很有兴趣,也特别喜欢这样的游戏形式。在用故事《水果成熟了》引导幼儿帮助小动物分水果。在分水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想上来分,争先恐后的举手。边分边引导幼儿说左边分了几个,右边分了几个等。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基本能正确分配。也能很好的说出7可以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操作的机会,我利用操作材料(玩具)让每个孩子都和我一起来分一分,提高孩子参与的兴趣,让每个孩子对数学更有兴趣。从孩子的操作过程中看,她们基本上都能进行独立操作了,并能进行口头表述。
小百科:组成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ǔ chéng,用于较大事物的个体部分,这个词汇是相对于宏观描述的,是在分割的基础上表达宏观意象。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节假日,很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去旅行和郊游,在此过程中孩子们会发现很多新鲜事物。每一次出游回来,孩子们都会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特别兴奋。何不充分利用孩子的已有经验以及他们的兴趣点开展一次关于旅行的活动呢?于是教师用一双鞋子作为引子,带领幼儿开启一次心灵的旅程!活动通过观察让孩子初步了解“手绘”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然后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通过语言以及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所见所闻。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并鼓励幼儿大胆、自由地创作。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画面内容以及自己的已有经验猜想到图片中的地方,并能大胆地表达出来。
难点:能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大胆、自由的创作。
活动准备
PPT、鞋子图片、水彩笔、《郊游》音乐、绘画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跟随音乐《郊游》进入活动室,为活动的开展做铺垫。
2.故事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旅行吗?”“在旅行中有没有拍照留念?”
师:“有一个‘鞋子家族’,它们都特别喜欢旅行,每到一个地方它们都会把看到的风景照下来。到现在,‘鞋子家族’已经有很多很多照片了,你们想不想看看‘鞋子家族’的照片?”
3.观察ppt画面内容,进行大胆的猜想。
(1)通过观察图片,感知、感受手绘鞋子的美。
师:“这些鞋子漂亮吗?看到这些鞋子上的图案,你能猜到鞋子都去过哪些地方旅行了吗?”
(2)挖掘幼儿的已有经验。
师:“小朋友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旅行?那里都有什么?你最喜欢那里的什么?”
4.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大胆作画。
师:“鞋子听小朋友说了这么多美丽的地方,他们好羡慕!小朋友能不能把你看到的画在鞋子身上,给鞋子留个纪念?
幼儿在舒缓的音乐伴奏下愉悦地创作,教师巡视。
5.幼儿作品点评。
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幼儿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同伴的作品,发现同伴作品的.优点。
师:“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观察、猜想、语言表达、大胆绘画,以及评价别人的作品,孩子们通过多种感官,表达自己对旅行的兴趣和对手绘鞋子的艺术创作形式的理解。
活动反思
艺术源于生活。活动中教师通过一双鞋子引出了手绘这种艺术表达形式,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大胆地表达出来,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多种感官。活动以《郊游》的音乐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开始,一下子就把孩子们带到一种自然放松的状态,为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孩子们通过观察和猜想,并且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大胆地讲述自己的亲身体验,对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为孩子创造了一种优美的创造环境,让更多的孩子能大胆地表现了自己的想法,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最后通过分享与点评,让孩子发现同伴作品的美,提升了幼儿欣赏美的水平。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绘本的共读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激发幼儿上小学的兴趣和愿望。
2、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大胆的预测和推理,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话题。
再过几个月,你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去哪里读书了呢?你知道你将要读的小学的名字吗?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学生,会是谁呢?请看——
二、观看课件内容,了解蚯蚓的小学生活。
1、出示PPT:阅读文字“蚯蚓上小学”
洋洋今天第一天上小学,你们看它的心情怎样?你们也马上要去上小学了,你们的心情怎样?
2、出示PPT:
洋洋走到了校门口,它遇到了谁?会对它们说什么呢?
听上课的铃声。师:这是什么声音?小学生上课之前先要和老师打招呼问好,谁知道他们是怎么样打招呼的?(师幼互动,体验小学生上课的情景)
3、出示PPT:
这是张什么表?日课表是干什么用的呢?
日课表怎么看?小学里有哪些课?
小结:小学需要学习的课程比幼儿园要多得多。每天要学什么课我们看一下日课表就知道了。
4、出示PPT:
蚯蚓们是怎么样上课的?这条小蚯蚓在干什么呢?上课能不能玩玩具?为什么?上课除了不能玩玩具,还有哪些事情也不能做?
小结:小学生上课的时候要端端正正的坐好,不做小动作,不东张西望,专心听讲,开动脑筋,积极举手发言,把老师教的本领学得又快又好。
5、出示PPT
听,这又是什么声音?
下课了,蚯蚓老师为什么在批评洋洋?幼儿发散想象、讲述。
下课应该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幼儿讨论)
小结:下课应该先上厕所,然后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品,有时间多可以和同学去操场上玩一玩,做做游戏。
6、出示PPT:
洋洋虚心接受了老师的批评,认真学习,他的考试成绩好吗?
100分、优秀、5颗★都表示什么意思?
三、观看视频“少先队员入队仪式”,激发幼儿入小学的愿望。
四、延续思考:
今天我们了解了小学的生活,再过几天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了,要上小学了,关于小学的事情你还有什么要问老师的吗?(可讲讲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如老师的配置;生活环境;作息制度等)
主题反思:
《我要上小学》这一活动是以幼小衔接为主,情感为主线的一系列生动的活动。我们以幼儿参观小学掀开主题活动的帷幕,到对小学的好奇、想要上小学,再到对幼儿园的依依不舍、对老师朋友的分别,都体现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情感发展。与此同时,一系列活动中教师、家长的参与也是我们作为成人参与者心灵受到了孩子们的触动,萌发了想要为孩子留住幼年回忆的想法。
“走近小学”——我们组织孩子参观了回民小学,观摩了小学的环境、操场、实验室等场景,并通过小学教师的见面、解疑,消除了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担心自己没有办法适应小学生活的无安全感,通过对小学生活、学习、交往的了解,逐渐萌发了孩子们“我想上小学”的崇敬、兴奋的心理。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为孩子提供了一系列小学的材料、背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歌曲、画面等等为孩子做了入学前的心理适应工作。
“了解小学”——我们以墙饰创设为载体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孩子自己提出有关小学的问题,自己设计“了解小学”的方案,并大胆实践,通过墙饰设计来表达丰富的情感,来解答心中的各种疑惑。孩子在利用各种途径寻求知识、丰富经验的过程中,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他们以主人的身份参与了整个环境的改变,满足了探究的需求,也对小学生的'生活、学习有了更多的了解。当墙面作为作品展示空间出现在孩子面前时,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这种信息作用于幼儿头脑中碰撞出新的生活经验,看到自己的成果能够与更多的小朋友分享,他们是多么激动和开心,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离园时刻”——随着上小学的兴奋渐淡,离园的忧伤逐渐提升,对幼儿园的不舍:滑梯、操场、玩具、乃至桌椅,都是那么的依恋;对老师的笑容、声音、亲切,都是那么的难以忘怀;对朋友的嬉戏、玩笑、生活,都是那么的难舍难分,孩子们开始从对小学的模拟到一次次认真地模拟幼儿园的生活,他们想要把幼儿园深深的刻在脑海,作为幼时最美好的回忆。这时的我们,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尽力得想要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带着对孩子们的不舍,我们准备了大量的活动:设计名片、离园纪念册……都以情感、友谊、亲情为主线的,家长们更是积极参与,给孩子们准备了离园小礼物、拍照、摄像,通过多样的方式为孩子留住这一切的美好。
通过这次主题活动的开展,给了我们不少启示。孩子的兴趣与需求是活动的生长点。作为教师,我们要满足孩子的兴趣与需求,并为孩子提供展示的物质条件和实现想法的精神空间。主题是孩子积累经验,学习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活动的主导,对于孩子表现出的愿望想法给予积极回应,并将活动的目标与孩子的需求相结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丰富孩子的经验,使活动深入开展。相信孩子,将孩子作为主体,老师要真正成为孩子活动的观察者、倾听者、提问者、合作者,并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一切可能性。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儿园的大班教案08-26
幼儿园教案大班10-26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1-14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2
幼儿园大班教案05-28
幼儿园大班教案10-23
幼儿园大班教案10-23
幼儿园大班教案10-23
幼儿园大班教案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