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2-09 09:51:08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地观察、分类、比较、推断、排除、预测等。

  2.积极参与活动,乐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发现。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1.同样大小的盒子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每个盒子内装有一个网球,盒盖用带子固定。盒子外呈以下几种情况:有的盒子外贴有小小的商标粘纸,如kitty猫、米老鼠;有的盒子上抹一点玫瑰精油;有的盒子一角用蜡笔涂抹了几下。2.另外准备四个盒子:一个空盒子,一个内装气球,一个内装几张餐巾纸,一个内有一颗糖果被胶布固定在盒子底部。3.一条毛巾,一把尺,一个装着醋的小圆瓶,一副铃铛,一小盘黄豆,一个网球,一个网球大小的水晶球。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初步接触不能打开的盒子,分辨盒子里是否有东西,并说说理由师:这些暂时不能打开的盒子里有东西吗?请你们试一试,把盒子分成装有东西的和没有装东西的两类。(幼儿操作。)师(指着幼儿认为装有东西的盒子):大家都认为这些盒子里面有东西,请说说你的理由。幼:我听到有声音,感觉里面有东西。师:你从声音方面确定里面有东西。是什么声音?能演示一下吗?幼:我感觉重重的,说明里面有东西。师:你从重量方面感觉到盒子里有东西,大家有这样的感觉吗?师(小结):有些人是听到盒子里有声音发出来,所以确定里面有东西;有些人是感觉到盒子重重的,所以确定里面有东西……(析:用问题引导幼儿感知盒子里是否有东西,并鼓励幼儿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如:从轻重上感觉到盒子里有东西,从声音上感觉到盒子里有东西等。)

  二、幼儿再次接触不能打开的盒子,通过排除法推断出盒子里所装的东西

  师:这些暂时不能打开的盒子里到底装着什么呢?请你们再去感受和探索一下。师:这里有一条毛巾、一把尺、一个装着醋的小圆瓶、一副铃铛、一小盘黄豆、一个网球,请你选出确定不在盒子里的物品,并说说你的理由。幼(选择了尺):尺子比盒子长,肯定装不进盒子里。师:是吗?请当场测量验证一下。怎么测量才是正确的呢?你给大家展示一下。幼(选择了水晶球):水晶球很重,盒子里面的东西很轻。师:你是怎么比较的呢?(鼓励幼儿一手拿盒子、一手拿水晶球掂量比较。)还有谁也愿意上来试一试、比一比,来证明自己的推断?师(小结):尺子长,水晶球重,黄豆多,小铃响,毛巾轻,醋瓶子有酸味,这些都不是盒子里装的东西。大家通过排除和推断认为盒子里装的是网球,我来打开验证一下。(教师打开其中一个盒子验证结果。)(析: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测量、排除等科学探索的手段,推断盒子中到底装着什么东西。)

  三、幼儿第三次接触不能打开的盒子,从盒子的外观推断盒子里曾经装过什么

  师:大家通过探索知道了每个盒子里装的是网球。那么,这些盒子以前曾经装过什么呢?请你再上来仔细观察、探索、判断一下。师:你认为盒子里曾经装过什么呢?幼:我看见盒子上有蜡笔画过的样子,以前里面可能装过蜡笔。师:哦!通过细致观察来推断,有道理!幼:我闻出有点香味,可能以前装过花朵或者香水什么的。师:你能通过味道来判断,与众不同。我同意!幼:以前可能装过玩具,你看这里有迪士尼米老鼠的粘纸。师:那么细小的地方你也观察到了!同意你的想法!(析:这部分主要是鼓励幼儿进一步细致观察,通过盒子外表的细微痕迹推断盒子里以前装过什么。)

  四、打开幼儿认为没有装东西的盒子,拓展经验

  1.师:这四个盒子是你们认为没有装东西的。盒子里真的没有东西吗?如果有,可能会是什么?2.教师逐一打开四个盒子,验证幼儿的猜测。3.师:只有一个盒子是空的',其他三个盒子里都有东西。为什么你们会认为这几个盒子都是空的呢?4.师(小结):这四个盒子虽然都很轻,也听不到有东西发出声音,但其中有三个盒子里放着东西。看来我们还需要学习更多的判断方法。(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再次引导幼儿打开前面认为没有装东西的四个盒子,拓展幼儿的经验,使幼儿惊喜地发现原先以为没有装东西的盒子可能装着很轻的气球、餐巾纸或者用胶布固定的东西。)

  活动反思:

  这个科学探索活动在各个不同的场合展示过,展示之后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这个活动是否适合中班幼儿?盒子是不是打开更好?就上述两个问题,我是这样思考的:第一,这个活动不适合中班幼儿。我的依据是中班幼儿的观察特点。从观察的持续性来看,让中班幼儿三次上前观察探索不能打开的盒子,很可能使他们失去兴趣,他们甚至可能违反规则去打开盒子。从观察的细致性来看,第三个活动环节需要幼儿细致观察,而中班幼儿观察的细致性较欠缺,大多数人不会观察到盒子上教师留下的细微痕迹,更不要说通过痕迹来推测了。从观察的逻辑性来看,中班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正在发展的开始阶段,他们还不会将观察到的东西与经验产生联想,并判断它们的关系,大多为猜测,而非推断。第二,盒子不要打开。因为,不打开盒子,幼儿就需要依靠自己的观察、判断,还要倾听别人的想法,迫使自己思考。不打开盒子,幼儿的思绪就会始终聚焦于如何探索、判断物品上,从而在活动中会始终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所以我认为即使要打开盒子,也必须在第二个环节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幼儿通过思考认为装在盒子里的是网球时才能打开。若大多数幼儿没有确认,就不打开盒子,以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小百科:盒子是指可盛放物体的东西,多为方形且有盖。盒子:可以装东西、可以拿起放下且移动的一种物体。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1、培养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2、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蹦跳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各种交通标志、画有标志或无标志的拼板若干、立体骰子若干、带有交通标志的礼物若干、磁带、录音机、有交通标志的牌子

  活动过程:

  一、 随音乐跳兔子舞进入活动场地。

  二、 你才我翻

  “小朋友,你们知道哪些交通标志啊?你们所说的可能会在后面的黑板上哦!”

  三、 出示各种交通标志,引起兴趣。

  1、出示红灯标志,提问: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标志呀?”(红灯)“它代表什么意思呀?”

  2、出示绿灯标志,提问:

  “小朋友这又是什么标志呀?”(绿灯)“那它又代表什么意思呀?”

  讨论:为什么要有红绿灯呢?

  3、出示画有“交通事故”的图标,提问:

  “请问这张图标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事?那要如何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呢?”

  4、出示画有“闪电”的图标,提问:

  “那么这个图标用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四、 进行拼图活动,为游戏做准备。

  “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有很多标有‘红灯’、‘交通事故’的`标志,还有一个骰子和两个代表出口和入口的箭头,让我们把他们拼起来通向中间的幼儿园,我们四人一组赶快来试试吧!”

  五、 和幼儿共同商讨游戏规则并用图标的方式进行表示,让幼儿知道每个标志的意义,并为幼儿示范游戏一遍。

  “我们通向幼儿园的路都拼好了,那我们就可以来玩〈〈争分夺秒〉〉的游戏了。那游戏总要有个规则,那你们想想该怎么定规则呢?”(按幼儿所定的规则在图标旁边进行表示,以便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教师示范游戏一遍,帮助幼儿掌握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都定好了,玩起来一定很有意思,我先来试一试,你们可要给我加油哦!”

  六、 幼儿进行游戏,教师进行指导并维持秩序并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反思: 近期对于幼儿的安全问题放在了幼儿园工作的首位,我园一直重视幼儿的安全教育,我们每星期都会给幼儿上交通安全课,还利用走廊把交通安全知识用儿歌贴出来。在外操场画了模拟交通安全图,平时让幼儿去走一走。

  《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次活动来源于社会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交通安全要从幼儿抓起,本活动幼儿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在游戏中有的幼儿不遵守游戏规则,今后还要多加强练习。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并感知家人和谐亲密的感情。

  2.知道与家长外出时要紧握跟家长,不要乱跑。

  3.了解走失后寻找家长的不同方法。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幼儿园行角色表演。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重难点:

  理解故事情节并感知家人和谐亲密的感情。

  知道与家长外出时要紧握跟家长,不要乱跑。

  活动准备:

  《嘟嘟迷路了》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自主阅读故事《嘟嘟迷路了》

  ——请幼儿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二)利用故事大书讲故事,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

  ——嘟嘟怎么会迷路的?。

  ——嘟嘟发现自己迷路了的时候是怎样做的,后来呢?

  ——嘟嘟一路上经过了哪些地方?

  ——为什么嘟嘟找到家人后又哭了呢?

  (三)请幼儿说一说:哪些地方容易走丢?为什么?怎样避免和家人走散?

  (四)如果你迷路了,你会怎么办?

  ——请幼儿用画画的方式将自己的方法画下来,老师避免配上简短的文字说明。

  ——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墙面上。

  (五) 幼儿幼儿根据幼儿用书自主阅读故事《嘟嘟迷路了》

  1.请幼儿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利用故事书讲故事,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

  (1)嘟嘟怎么会迷路的'?

  (2)嘟嘟发现自己迷路了的时候是怎样做的,后来呢?

  (3)嘟嘟一路上经过了哪些地方?

  (4)为什么嘟嘟找到家人后又哭了呢?

  (六)请幼儿说一说:哪些地方容易走丢?为什么?怎样避免和家人走散?

  引导幼儿自由讨论,请部分幼儿回答。

  (七)如果你迷路了,你会怎么办?

  1. 请幼儿用画画的方式将自己的方法画下来,老师避免配上简短的文字说明。

  2. 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墙面上。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的亮点是这个故事的情节,比较接近我们小朋友的生活,所以小朋友们能在故事中,知道一些生活中的常识性的知识。

  活动的不足:

  开展本节活动时,我是让小朋友们看自己的小书,来尝试讲述图画的故事内容的,因为,我们的孩子大都认识字了,所以,孩子们为了最先知道故事情节,所以,就没有看图猜测故事内容,而是只接看字讲述了故事。

  活动再设计:若今天,再开展这一类的活动时,我将事先自制一个PPT,帮助孩子们观察、猜测故事,这样活动的效果会更好,孩子们的看图讲故事的能力也能得到锻炼。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绕开障碍物的能力和技巧,培养幼儿之间的默契。

  2、练习幼儿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全面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4、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眼罩四个 小姨子十个 障碍物若干

  活动过程:

  1、共同布置场地教师和幼儿一起听着歌"健康歌"做热身运动。

  2、情景导入小朋友,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别人需要自己帮助的.时候,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幼儿争相回答————帮助他们),如果我们的爷爷,奶奶在 生活中遇到了难题,我们更应该热心的去帮助他们。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体验一下好不好? (幼儿回答,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做这个游戏。

  3、活动过程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请幼儿按照顺序逐一戴上眼罩由另一个幼儿牵手熟悉路线。教师可以和一名幼儿做现场表演。

  四队幼儿采用竞赛的形式,看看那队在最短的时间内先进行完游戏。

  游戏开始幼儿分成四个小组,一起开始,游戏过程中要提醒幼儿注意自己他人的安全。教师及时的全面的关注注意幼儿。

  4、活动结束对幼儿的表现给与鼓励和表扬,你们今天表现真棒!!

  整理场地,提醒幼儿放到原来的地方整理好,带幼儿回教室

  活动反思:

  孩子们,今天你们今天都成功了帮助了别人,你们是不是非常高兴?(幼儿回答,高兴),你们给老爷爷很大的帮助,他也非常的感激你,给我们学校打来了电话,通过此游戏中幼儿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个大人了,也可以给与别人一定的帮助了,觉得很自豪。很快乐。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懂得做各项事情都要抓紧时间,不能浪费时间。

  活动准备:

  1、调查表事先每人一份

  2、穿珠子、夹玻璃球、套曲别针的操作材料

  3、派克笔一支、记录纸三张

  4、时钟一个、一分钟沙漏一个 、PPT

  活动流程:

  一、认识时钟,感知一分钟

  1、 提问:孩子们,你们认识时钟吗?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时钟,咱们来一起看一看时钟上都是有些什么?对,时钟上有时针、分针、秒针,还有1——12的阿拉伯数字)那么你们认识时间吗?现在是几点钟?好,老师把现在的时间 点 分先记在黑板上。好,我要继续提问了,谁能告诉我时钟上哪一根针走一圈时一分钟呢? 对,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那么一分钟有多长呢?

  2、出示一分钟沙漏,让幼儿静静地等一分钟

  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一分钟是很长的,有的小朋友说一分钟是很短的,现在咱们就静静地等一分钟,看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这是时间沙漏,是一个计时工具,里面的沙子全部流完就是一分钟,好,开始。

  3、教师总结:一分钟已经过去了,孩子们,一分钟其实是很短的,但是如果我们静静地等上一分钟,一分钟还是有点长的。

  二、一分钟你能干什么

  1、那么孩子们,一分钟的时间我们能干些什么呢?记住只有一分钟的时间。()小朋友能在一分钟做这些事情,那么大人呢?咱们来一起看一下。(PPT)

  2、体验一分钟可以做什么。

  一分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现在老师就给你一分钟的时间,看看一分钟你到底能做些什么。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材料:夹玻璃球、套曲别针、穿珠子。四个小朋友一组,过一会老师说计时开始的时候,小朋友的小手就可以工作了,不过请你们记住了,我们不是比赛,所以说小朋友不要紧张,如果你一紧张,小手一抖,你会更慢的。准备好了吗?开始!

  3、请幼儿数一数一分钟自己穿了多少颗珠子、夹了多少个玻璃球球、套了多少个曲别针,并请幼儿报数其他幼儿记录。

  现在请小朋友来报数,报出一分钟自己穿了多少颗珠子、夹了多少个弹球、套了多少个回形针,每个小朋友都是有任务的,你要记住他们最多的是谁?有多少?最少的是谁?有多少?一会请你来记。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一分钟有多长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一分钟有多长

  设计意图:

  在“五一”假期,我们让幼儿统计自己每天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等环节所花的时间。结果孩子们所花费的时间最长为90分钟,最短的为12分钟,大部分幼儿需要60分钟左右。从统计表上可以看出,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遍。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提高做事的效率,为他们入小学奠定基础呢?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知道一分钟虽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须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绳子,套环,弹珠和筷子。

  过程:

  一、交流:一分钟有多长

  师:不久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大家都觉得要抓紧在幼儿园的每一分钟,那么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呢?(幼儿可能会回答“60秒”。)

  师:60秒又有多长呢?

  师:我们请时钟走一分钟吧。

  二、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

  1.一分钟有多长?

  (播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观察时钟画面,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1)(教师出示钟面)我们都认识钟,请问哪一根针转一圈就告诉我们一分钟到了?(秒针。)

  (2)如果有的钟只有两根针,没有秒针,我们怎么知道一分钟到了呢?

  (3)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或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4)现在我们让秒针走一圈,请大家体验一下一分钟究竟有多长。

  教师小结:秒针走了60秒,也就是一分钟。

  2.一分钟能做什么?

  师:人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师上网查了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

  ●一分钟人能跑200米。

  师:你们知道200米有多远吗?(AY~JL园出发到伊势丹商厦。)

  ●一分钟人骑自行车能骑700米。

  师:你们猜猜700米有多远?如果从幼儿园出发到哪里有700米?(幼儿园总部到分部一个来回。)

  3.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

  (1)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

  (2)教师介绍操作内容,让幼儿知道每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3)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干些什么。

  (4)幼儿操作。

  (5)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

  A.请你数一下在一分钟里夹了几粒弹珠(穿了几粒珠子、几个套环)。

  B.请幼儿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方法是:一组幼儿依次报数,另一组幼儿仔细倾听,说出一分钟内谁做得最多。(教师记录幼JL的报数。)

  C.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

  结论: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D.我刚才发现穿珠子小组的小朋友虽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为什么?(当场让该组幼儿再次报数验证。)

  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三、讨论:如何珍惜时间

  1.前些日子,我们每个人对自己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所。花费的时间进行了统计,结果怎样呢?

  2.幼儿说说自己花费的时间。

  3.谁花的时间最长?谁花的时间最短?

  4.为什么大家都做了四件事,但花费的时间会相差那么大呢?

  5.做同样的事情时间花得多结果会怎样?时间花得少结果又会怎样?

  6小学生每天要自己安排时间,比如安排课间十分钟。谁知道课间十分钟要完成哪些事情?如果你拖拖拉拉结果会怎样?如果你抓紧时间结果又会怎样?

  延伸活动:

  在区角投放操作材料,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操作,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评析/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吴月萍

  幼小衔接教育非常重要。在这两个活动中.陈老师认真分析了幼儿从“小朋友”到“小学生”角色转换过程中的问题.依据“我要上小学”的主题目标.充分考虑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培养的需要.力图在这一重要的过渡期给予幼儿一些必要的支持。

  立足问题。遵循需要

  幼儿园有序而宽松的生活节奏.使幼儿对时间意义的理解和时间长短的体验较少;幼儿园、小学截然不同的学习环境和要求.使幼儿面临着种种入学适应问题的考验。陈老师在“我要上小学”的主题活动背景下.设计了“一分钟有多长”“整理书包”等系列活动,以帮助幼儿熟悉小学生活.萌发对当小学生的向往之情。

  重视认知.整合实施

  “认识时钟.逐步建立时间概念”是上学之所需,“利用已有的认知经验学看课程表,并尝试整理书包”是入学之所急。陈老师顺应情景需要.导入了对“时间”的感知.运用问题引导.展开了对“课程表”的认识,通过两次操作让幼儿经历了“书包整理”中的问题。体现了在主题背景下整合幼儿各种经验、丰富体验、积累新知的思想。

  设计严谨.层层推进

  时间的长短必须通过比较来感受.书包整理应该亲历而为.形式化的比较和操作往往不能使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陈老师在设计时力求逻辑严密、环节相扣、步步推进。例如,为使幼儿懂得“在拥有同等时间的情况下.抓紧时间者完成的任务就多”,陈老师安排了如下环节:一分钟能做些什幺事的资料分享―+一分钟做事的操作体验―,一分钟可做不同事的交流了解一一分钟所做相同事的数量比较,等等,使幼儿初步理解了影响单位时间办事效率有多种因素(是否抓紧时间、动作快慢等).从而引发幼儿思考“如何安排课间十分钟”等问题,帮助他们克服过渡期中的时间运用障碍。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花包菜有多高

  活动目标

  1.有关注春天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和观察、比较能力。

  2.能寻找合适材料测量花包菜的高度。

  3.能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和表达测量的结果。

  活动准备

  观察春天植物的变化,找好室外观察测量的场地,在合适位置摆放笔、纸、板以及浆糊、胶带、钉子等材料,大展板一块,两盆花包菜。

  活动过程

  一、引发测量兴趣

  1.这两盆花叫什么?在哪儿见过?春天来了,你们发现花包菜变化了吗?

  2.弟弟妹妹很想知道花包菜有多高,你能用什么办法告诉他们?

  二、准备测量工具

  1.讨论:什么材料和工具可以测量出花包菜的高度呢?

  2.幼儿在教室里寻找合适的测量工具。(如:塑料拼插条形玩具、水彩笔、长纸条、筷子、数学操作材料等,提示有困难的幼儿可以请老师或小朋友帮忙。)

  三、测量花包菜并做记录

  1.幼儿带好测量工具和材料,到户外种植的花包菜处现场测量。(老师观察幼儿如何测量,并在测量范围内准备一些工具,便于有需要的幼儿调换。)

  2.交流测量经验,发现问题,讨论并解决测量中的问题。例如:自己使用了什么工具:测量的起点在哪里;测量工具和花包菜不一样长怎么办等。

  3.再次测量并做测量记录。

  4.讨论如何记录测量结果。

  5.幼儿继续测量花包菜并用自己的方式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关注此环节的难点:①测量的起点。②如何处理测量工具和花包菜不一样长的问题。③幼儿是怎样表达、记录的。)

  四、交流、分享

  1.介绍各自选用的工具及测量结果。(将幼儿的记录表呈现在展板上。)

  2.与幼儿共同小结:使用了哪些材料做测量工具、用什么方法记录的。(感受记录方法的多样性,鼓励幼儿寻找更多、更合适的材料做测量工具。)

  活动延伸

  1.继续探索用相同的材料测量结果会怎样。

  2.比较花包菜的高矮,并尝试分析原因。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和时间赛跑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和时间赛跑

  活动目标

  1、 认识时钟,知道时钟的基本用途。

  2、 感知时间,体验时间的长短。

  3、 发现时间的价值与自身努力的关系。

  活动准备

  时钟、写字本、积木、图书、画纸、铅笔、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1、 认识时间

  老师出示时钟,提问:

  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这是时钟,是用来看时间的)

  你会看时间吗?现在是几点?(9点)

  你怎么知道的?(长针指向12,短针指向9,就是9点整)

  如果长针和短针都指向12,是几点?(12点)

  小结:当长针指向12时,短针指向几,就是几点。

  2、感知时间

  有谁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很短、不知道、很长)

  我们一起来玩“和时间赛跑”的游戏。老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在这一分钟里,你们可以自由选择做什么事,时间到了就停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做的事情多。

  (幼儿游戏,教师计时。孩子们纷纷离开座位,有的去拿纸,有的去拿积木,还有一个孩子呆呆地站在一边在想要做的事。)

  幼儿交流自己在一分钟时间里做的事情:

  我觉得一分钟实在太短了,什么事都没做时间就过去了;

  我在一分钟里画了一个圈;

  我在一分钟里搭了一个积木┄┄

  小结:小朋友都说一分钟太短,老师在这一分钟里可做了许多事情:回答了天天的问题,给如如拿了一张纸,观察了所有小朋友的活动,看到有人在争吵,然后找了把椅子坐下来。我们再玩一次,看看这一次我们在一分钟里能做多少事情。

  (我这样做小结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能感觉到他们做得很多事情都被忽略了,只要抓紧时间就可以做许多事。第二次游戏时,好多孩子果然加快了速度,没再出现争执。)

  幼儿再次交流自己在一分钟时间里做的事情:

  我在一分钟里拿了一张纸,画了一个小人;

  我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找到了自己的数学本,写了26个数字;我在一分钟里拿了一堆雪花片,搭了两架飞机;

  我在一分钟里看了5页书......

  3、总结交流

  提问: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发现?

  学会了看时钟;知道一分钟很短,但我们加快速度也能做许多事情。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老狼老狼几点钟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老狼老狼几点钟

  目的:

  1、 通过游戏较熟练地分辨单数、双数、并知道单数、双数的排序规律。

  2、 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准备:

  1、 小玩具若干,1-10 的点卡1套,1-10的数卡1套。

  2、 不同颜色的垫子两块。

  过程:

  1、 第一次游戏,复习10以内单数、双数。

  ①今天,我们来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游戏规则跟以前的有点不同。请小朋友仔细看、仔细听。

  ②教师扮老狼,报1点钟、3点钟、5点钟时回头,报2点钟、4点钟、6点钟时不回头。

  ③提问:游戏规则有什么变化?老狼什么时候回头?什么时候不回头?

  ④根据幼儿回答,教师把数卡分放在两块垫子上,请幼儿找出“老狼”回头的规律。

  ⑤游戏1-2遍。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即双数整点时跟着“老狼”走,单数整点时不动。

  2、 第二次游戏,练习较正确、迅速地分辨10以内的单数、双数。

  ①介绍新的游戏规则:“老狼”在回答时间的同时,任意抽取一张10以内的数字卡片,如抽出的是双数,幼儿就找一个朋友相抱;如抽出的是单数,幼儿则单独站立不动。

  ②游戏2-3遍,要求幼儿逐步加快速度分辨单数、双数。

  3、 第三次游戏,感知单数、双数的排列规律。

  ①介绍新的游戏规则:教师扮老狼,幼儿分成红、绿两队进行比赛。“老狼”在回答的同时迅速翻出卡片,两队幼儿抢答是单数还是双数,并派代表按照“老狼”的要求来翻卡或回答问题。师幼共同检验正确与否,翻对或回答正确者即可得到一个小玩具。

  ②出示1-10的数卡,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幼儿了解其排列顺序后将其反扣在垫子上。游戏开始,教师逐一提出要求:翻出所有的单数;翻出所有的双数;翻出比×大的单(双)数;翻出比×小的单(双)数;有没有比10大的双数,有没有比9大的单数,有没有比1小的单数,等等。

  ③“老狼”翻出一张卡片,问幼儿:它的小邻居是几?大邻居呢?它们是单数还是双数?

  ④统计玩具数量,确定游戏胜负。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线的分类、统计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线的分类、统计

  一、 设计意图

  今学期班上进行线的.专题活动,小朋友都很有兴趣,纷纷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线。一时间,班上就有了不同质地、不同材料、不同颜色、不同用途的线。为了能让幼儿更清楚地认识,我组织进行线的分类、统计活动。让幼儿更深入了解线的种类。

  二、 使用对象及场所:大班幼儿在幼儿院进行。

  三、 活动目标

  1、 在观察、比较、讨论中,对线进行颜色、粗细、质地、长短的分类。

  2、 教师和标记的引导下,学习自己设计简单的统计表。

  3、 语言表达操作的情况,使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同步得到发展。

  四、活动准备

  1、 各种各样的线若干。

  2、 纸、笔每人一份。

  3、 统计示范图。

  五、活动过程

  1、 给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线,请幼儿观察比较,自己学会初步的分类技能。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好多不同的线,待会就请你们自己去观察,看看能不能分清这里一共有多少种线?

  幼儿听后就三三两两的在各种线前观察,对线产生了兴趣。

  教学反思:这一环节,教师能让幼儿自己先去观察,比较,给了幼儿充分的自由空间,可以让他们尝试分类,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2、 教师引导幼儿按颜色、粗细等不同特征来分类。

  师:刚才我听到有小朋友说,可以把相同颜色的放在一起。我们来试一下。

  幼儿尝试按颜色分类,把相同颜色的摆放在一起,全部分好后再数数各有几种。

  师:还可以按什么来分呢?除了颜色不同外,你们还发现了其他不同的特点了吗?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

  师继续引导幼儿,让幼儿在发现、比较下不断地想到分类的方法。引导幼儿说出长、短和用途来进行分类,并做好分类记录。

  教学反思:这个环节中,教师起启发性作用,主体还是幼儿,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并说出来,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老师在后,能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 教师把幼儿观察、讨论的结果记录在黑板上,引导幼儿自己设计统计图来记录。

  A、 幼儿看记录进行操作活动,把所有记录的结果统计出来。

  B、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各种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想到了很多的方法来进行分类,我把小朋友所说的都记录在黑板上了,现在就要你们想想,帮我设计一个最漂亮的。

  幼:老师我可不可以设计两个。……

  教学反思: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只提出要求,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尝试,老师只是个观察者,在巡回的观察着幼儿的工作,如果不是幼儿有求必答,老师都不去打扰他们,充分体现出幼儿是主体,不再受老师的影响。

  4、 教师小结,并找出不同范例,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统计方法,让大家学习。

  师:这是谁的,请你来说说你是怎样设计的,你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

  教学反思:这个环节中,每个幼儿的回答都会不同,有的会说得很好、很多,说得很完整,有的却不知道怎样表达,但都要进行鼓励表扬,因为要肯定他们的设计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 活动评价:这个活动设计充分抓住了幼儿心,小朋友面对这么多样的线都很好把它分清楚,也记得快,所以教师善于观察,发现问题,从生活中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材料准备的很充足,教师的语言简而少,很具有启发性,而且也留了时间让幼儿充分的认识探索,是一节充分以幼儿为主的课。

  6、重要词汇:质地、用途、统计。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产生有意识地变换角度观察的兴趣。

  2。通过表演游戏,发展幼儿的平衡力和控制力。

  准备

  1。老鼠头饰人手一个:高老鼠用蓝色,矮老鼠用红色。

  2。故事角色:小鸟、小狗;大树、小花:屋顶、地板;雨点、水洼:大门、门槛以及彩虹,教师根据故事情节将它们按高低不同有顺序地贴在活动室外墙。

  3。自选音乐一段。

  过程

  1。欣赏故事。

  ――倾听教师讲述故事《高老鼠和矮老鼠》。

  ――高老鼠和矮老鼠各自看见了什么?

  ――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东西一样吗?为什么?

  ――为什么最后两只老鼠一起看到了彩虹?

  ――除了故事中提到的一些东西,高老鼠和矮老鼠还会看到些什么呢?

  ――引导幼儿按照故事情节的线索有意识地变换角度观察。

  2。扮演游戏:高老鼠和矮老鼠。

  ――幼儿戴上头饰,其中蓝老鼠表示高老鼠,红老鼠表示矮老鼠,尝试:变变高个子和矮个子。

  ――自编表演动作。如高老鼠踮起脚尖,抬着头往上看;矮老鼠低下头,弯下腰往下看。

  ――幼儿两两结伴表演故事情节,要求有顺序地朝着一个方向走,以免碰撞、拥挤。

  建议

  1。当我们不经意地看周围世界时,获得的'感知印象是混沌的、整体的。《高老鼠和矮老鼠》以真实自然而又生动形象的描述,揭示了我们观察世界时的客观规律――横看成岭侧成峰。当我们面对同一事物(大树、花园、房屋、下雨……),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会看到不同的现象。观察意味着有意识地看,专注地看,变换角度地看。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幼儿的一生都将起到直接的积极作用,本活动的意图就是引导幼儿专注地、有意识地变换角度进行观察。

  2。延伸活动时可以让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东西,然后编入故事中继续进行表演。

  附:高老鼠和矮老鼠

  高老鼠和矮老鼠是一对好朋友。

  一天,他俩在小路上碰见了,高老鼠说:“你好,矮老鼠!”“你好,高老鼠!”矮老鼠也向他打招呼。于是,两个朋友在一起散步。

  天气有点闷热,小鸟停在树上叫着,小狗趴在树下休息。高老鼠说:“你好,小鸟!”矮老鼠说:“你好,小狗!”

  他们路过一座美丽的花园。高老鼠说:“你好,大树!”矮老鼠说:“你好,小花!”

  他们经过一座房子。高老鼠说:“你好,屋顶!”矮老鼠说:“你好,地板!”

  过了一会儿,天变了,下起了大雨。高老鼠说:“你好,雨点!”矮老鼠说:“你好,水洼!”说着,他俩赶紧跑进一间屋子去躲雨。高老鼠说:“你好,大门!”矮老鼠说:“你好,门槛!”

  渐渐的,雨停了。他俩跑到外面一看,啊,多美的彩虹!

  两个好朋友一起大喊:“你好,彩虹!”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儿园大班教案05-28

幼儿园的大班教案08-26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1-14

幼儿园大班教案11-21

幼儿园大班教案11-21

幼儿园大班教案11-21

幼儿园大班教案11-21

幼儿园大班教案11-21

幼儿园大班教案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