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1-21 11:44:50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等方面的感性经验,并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因此我认为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只要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并能与生活息息相关,有益于幼儿发展就值得去尝试。正方体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如药盒、牛奶盒等,然而幼儿对正方体的认识却是模糊的,对大班孩子来说,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在幼儿认识正方形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节数学活动,通过幼儿的自由探索将数学教育游戏化、生活化,从而激发幼儿对立体造型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正方形,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感受平面形与立体的.区别。

  2、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它的名称和最显著特征。

  3、培养动手动脑能力,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正方体,知道它的显著特征。

  2、难点学习按形体的明显特征分类,提高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活动准备

  包装盒、正方形卡片、正方体展开图、剪刀、彩笔、胶棒(人手一份)、各种装饰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故事《喜羊羊的礼物》引题,教师讲述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让我们一起看看喜羊羊的礼物是什么呢?(出示包装盒)里面会有什么呢?一起探索包装盒里的秘密?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和周围的小朋友比较自己的包装盒与别人比有何不同?

  2、探索秘密包装盒里的物品(正方形卡纸),复习巩固正方形的特征

  3、比较正方形和包装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让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师幼共同总结正方形是平的,包装盒是有棱角的,而且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正方形有一个面,包装盒有六个面。

  4、小实验:让幼儿自由想办法,看看包装盒的六个面是否一样大。

  5、教师小结,告诉幼儿他们手中的包装盒是正方体的,巩固正方体的特征。

  6、制作数字魔方:师幼共同观察正方体展开图,看一看有几个正方形组成?讨论制作方法,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及时给与指导。

  7、游戏:抛数字魔方(教师抛魔方停下时,看魔方面上是数字几,幼儿就拍几下手或跺几次脚)

  8、出示各种包装盒,请幼儿说出哪些是正方体的,哪些不是,为什么?

  9、请幼儿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正方体的。

  三、结束部分

  1、装饰数字魔方,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展示作品。把魔方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鼠标是电脑的许多部件组成之一。

  2、培养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发育。

  3、让孩子从一开始就在童话世界里认识电脑,并产生想了解电脑的兴趣。

  4、让孩子把操作鼠标看作是一场有趣的游戏,积极投入其中。

  活动准备:

  1、多媒体电脑。

  2、游戏:《鼠宝宝找朋友》(游戏卡若干)。

  活动过程:

  1、 示多媒体电脑,播放多媒体动画和音乐《我爱我家》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的家里都有些谁呀?

  2、向幼儿介绍多媒体电脑。

  今天老师要带你去认识电脑爷爷一家,看看电脑爷爷一家都有哪些家庭成员。

  向幼儿介绍“电脑爷爷”家的成员:显示器妈妈、主机爸爸、鼠宝宝、小键键等。

  3、 鼠标。

  (1)“鼠宝宝”的'左右键就是“鼠宝宝”的“红耳朵”和“绿耳朵”,今天我们一起来做“鼠宝宝”的小爸爸小妈妈,教“鼠宝宝”走路好吗?

  (2)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儿歌,儿歌学会了你的鼠宝宝也就会走路了。

  学习儿歌《鼠宝宝》

  鼠宝宝,学走路,

  跟着手儿动一动。

  慢慢推,轻轻走,上下左右都可以。

  要说话,按耳朵,

  红绿耳朵不一样。

  红耳朵,按一下,

  找个朋友说说话。

  红耳朵,按二下,

  敲门进入客人家。

  (3)游戏:鼠宝宝

  “请‘鼠宝宝’往上(下)走好吗?”

  “请‘鼠宝宝’往左(右)走好吗?”

  4、户外游戏:《鼠宝宝找朋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在故事情境中萌发了解自己身高的愿望。

  2. 在简单的量一量、比一比中发现自己长高了,体验长大的快乐。

  3. 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4.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 课件《小熊想长高》,故事《小熊想长高》。

  2. 测量幼儿身高的标尺。

  3. 课件创设好活动室环境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关键提问:

  1. 为什么小熊的鞋子和衣服都变小了?

  2. 你们有没有长高?

  二、探索体验

  1. 第一次体验:了解自己去年的身高。

  问:(1)请你们分别找找自己的照片,看一看自己去年有多高?

  (2)老师这里有一把大尺,尺上面的彩色线条表示什么?

  2.第二次体验:量量自己现在的身高。

  问:大家是不是比去年高了?我们再来量一量,看看自己现在有多高?

  (1) 师幼个别示范测量方法,并用儿歌小结测量方法。

  (2) 幼儿示范测量方法。

  (3) 自由结伴,测量身高。

  3.分享交流。

  问:(1)现在你有多高?比原先长高了吗?

  (2)找找现在班里谁最高。

  三、故事延伸

  1.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熊和他的妈妈想了什么办法?

  2.为什么小熊用小树来量身高会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矮?这是怎么回事啊?

  反思

  一、 本次活动设计体现层层递进

  活动的三大环节(故事导入——探索体验——故事延伸)设计巧妙,层层递进。首先通过故事中的问题,引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产生对身高“量一量、比一比”的愿望;在探索体验环节中,幼儿通过两次递进方式的体验,既获得了长高的快乐体验,又积累了正确的测量方法,活动目标达成度较好;在故事延伸的第三环节,用“问题”的形式,留下后续探索的引子,体现了探究活动由浅入深的特点。

  二、 细节处理体现逐步推进

  第二环节“探索体验”部分的细节处理较为适宜。先后两次让幼儿体验自己长高了,无论是内容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都体现了“递进”。让幼儿运用他们喜欢的水果标尺进行测量,既让他们学习了测量的方法,又体验到自已长高了,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实现了活动目标。从活动现场我们也可以看出,幼儿的测量经验积累有序、逐步递进中,凸显了科学活动的价值。

  三、 需要调整的策略

  第三个环节“故事延伸”部分,教师不易过多地担心因幼儿情绪高涨而影响班级常规,要善于抓住幼儿的探索兴趣,及时提问,如继续寻找测量参照物测量自己的身高等,引起幼儿进一步思考和探索。不可在平时的区角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和“长高”有关的书籍、故事录音,让幼儿能围绕主题继续探索;也可保留“比比谁长高了”的环境布置,以供幼儿再次体验。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幼儿园小班体育活动动作目标及指导要点

  一、走:

  1、自然走:

  小班:双脚交替自然地走

  指导要点:步子稳健向前走动,目视前方,两臂自然摆动。 小班:上体正直、双脚交替自然地走

  指导要点:挺胸,躯干正直,使颈、背在同一垂直而上,眼看正前方,步幅大而均匀,落地轻柔,两臂自然前后摆动。

  2、变化走;

  小班;向指定方向走

  指导要点:设定幼儿比较感兴趣的标志物。

  二、跑:

  1、自然跑:

  小班:双脚交替自然地跑

  指导要点:可以从原地踏步的.基础上引入原地跑的教学,使之体会走与跑的根本区别——腾空。摆臂为握拳屈肘前后自然摆动。 小班;上体正直、双脚交替自然地跑

  指导要点:步子迈开,落地轻柔,躯干正直稍前倾,两臂握拳屈肘前后自然摆动。

  2、变化跑:

  小班:向指定方向跑

  指导要点:设定标志物,在跑动中,要目视相去无几物,身体向前倾向前跑进,体会腾空感,两臂自然前后摆动。

  3、走、跑交替:

  小班:走、跑交替100米

  指导要点:(1)走—跑,听到跑的指令,下肢迅速蹬摆做出跑的动作,同时两臂迅速由直臂变屈臂前后摆动,身体稍向前倾。(2) 跑—走 听到走的指令,迅速由跑转变为走,并调节呼吸。

  4、追逐跑;

  小班:在指定范围四散跑、追逐跑

  指导要点:强调限制条件——指定范围。追者要求其讲究方法,逃者要求其有躲闪能力。

  三、跳:

  1、纵跳:

  小班:轻松自然地双脚同时向上跳

  指导要点:屈膝预摆,蹬伸充分,落地缓冲。

  2、行进跳:

  小班:轻松自然地双脚同时向前跳

  指导要点:屈膝预摆,身体前倾,两脚同时起跳,同时落地。

  3、从高处往下跳:

  小班:从25厘米高处自然跳下

  指导要点:屈膝预摆,身体稍前倾,落地缓冲,注意身体平衡。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主动发现生活中能照出影像的物体,了解其共同特性;

  2.尝试将透光、光滑的物品照出影像,主动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方法;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事先欣赏过绘本《小土坑》。

  物质准备:第一次探索材料:光盘、手机、不锈钢杯子、化妆瓶盖、铁盒、盘子、活动区各种材料。第二次探索材料:透明玻璃、各色彩纸、透明塑料片、镜子。记录表格。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提问:小土坑的水里怎么会有小动物?除了水面,还有哪些东西可以照出自己的模样?请你们四处去找一找。

  2.引导幼儿到区角去寻找可以照出影像的东西(老师事先在区角放置材料)。

  师:你找到的是什么?能照出你自己的模样吗?互相交换看一看。

  小结:这些物品都能照出我们的模样。老师一边小结一边记录。

  二、第一次探索——通过对比观察。了解能照出自己模样的物品的.共同特性

  1.“孩子们,老师准备了一些物品,请你们去看一看,为什么有的东西能照出模样?而有的东西却不能照出模样?(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操作)

  2.老师随机指导提问。

  你发现了什么?“这些东西摸起来是什么感觉?”(引导幼儿感知能照出影像的东西表面都很光滑。)

  追问:是不是所有光滑的东西都能照出我们的模样呢?

  3.老师拿出透光与不透光的两种物体(玻璃和镜子)。

  提问:它们的表面摸起来都是光滑的,但为什么一个能照出影像,而另一个却不能照出影像呢?(通过对比引导幼儿发现物体透光与照出影像的关系。)

  4.交流分享。

  你们发现能够照出影像的物品的秘密了吗?

  小结:这些东西能照出模样,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性:表面光滑、不透光。

  三、第二次探索——尝试用透光、光滑的物品照出影像

  1.师:现在我要给你们一个新品照出我们的模样,你们去试一试吧。

  2.师:你成功了吗?你用的什么办法?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小结:将光滑的物品变得不透光就能照出我们的模样。

  今天我们发现了小土坑里有小动物的秘密,还自己制作了简易镜子,关于镜子还有好多的秘密,下次我们再接着探索。

  延伸活动:

  在活动区中提供各种不同的镜子如凹透镱、凸透镜、或各种异形的光滑镜面,让幼儿探究哈哈镜照影像的现象,感受其变形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发现生活中的转动现象,了解转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2、探索让物体转动起来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1、玩具汽车一辆。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风车、陀螺、哗啦圈、绳子、光盘、勺子、筷子、球、插塑玩具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数量要多于幼儿总数)。

  3、课件;各种能转动物体图片,如:洗衣机、风扇、直升机等。

  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汽车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东西?那你知道汽车上哪一部分会转动吗?引出主题。

  2、提问:在我们生活中你发现什么东西能转动?它是怎么转的?请幼儿用身体模仿物体转动的样子。

  用课件出示生活中能转动的物体,并请幼儿说说这些能转动的东西的用处。如:风扇转动能使人感觉凉快,洗衣机转动能洗干净衣服,车轮的转动能让车跑起来,钟表转动能让人知道时间等。

  小结:转动的作用可真大,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

  3、幼儿第一次尝试探索:让容易转动的物体转起来。

  (1)请幼儿观察老师提供的风车、呼啦圈、矿泉水瓶、陀螺、绳子等材料,猜猜哪些东西能转动,哪些不能转动。

  (2)引导每个幼儿选择一至两种材料,想办法让某种东西转起来。

  (3)请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让材料转动起来的方法。

  4、第二次尝试操作:想办法让“不能转”的材料转起来。

  提问:刚才的`材料中,你觉得有不能转动的吗?有没有办法让它也转动起来?鼓励幼儿想办法让看似不能转动的物体转起来。如:用勺子搅动碗里的水,水会转动;把筷子伸进瓶子里晃一晃,瓶子能转动等。

  小结:只要我们肯动脑筋,也能想出办法让看起来不能转的东西转起来。

  5、观看课件,进一步了解转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观看机器转动、风力发电机、直升机螺旋桨、旋转木马等画面,请幼儿观察并说一说:这是什么东西在转动?猜一猜它有什么用?

  小结:转动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还利用转动的原理发明了很多东西,转动的用处可真大。

  6、结束部分:小朋友,在我们活动室外就有好多能转动的玩具,我们去找一找玩一玩吧!

  7、活动延伸:可以将以上材料投放到科学区,让幼儿继续进行有关转动的探索。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5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3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7-23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22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2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2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2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2

幼儿园大班教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