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1-15 09:39:42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优秀】实用的幼儿园大班教案4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实用的幼儿园大班教案4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名称:我从哪里来(科学)

  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能较完整表述观察结果,大胆地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2、了解妈妈怀孕十月的辛苦及抚养自己长大的艰辛,激发幼儿爱母亲的情感。

  活动准备:1、课件《我从哪里来》。

  2、教学挂图。

  3、陈老师怀孕前后的照片。

  4、音乐《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两张陈老师的照片,鼓励幼儿进行比较。

  1、师:这是谁?以前的陈老师和现在的陈老师有什么不一样?你从哪看出来的?

  2、师:原来现在的陈老师怀孕了,要生小宝宝了,小朋友,那你们是从哪来的呢?你们知道妈妈肚子里为什么会有小宝宝吗?

  二、播放课件《我从哪里来一》,让幼儿通过观看课件初步了解人生命的由来。

  1、师:小朋友,现在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儿来的吗?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样形成的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观察结果,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2、师:原来爸爸妈妈结婚以后,爸爸在妈妈的身体里种下了一些小种子,这些像小蝌蚪的种子叫做精子,他们在妈妈的身体里展开了游泳比赛,游得最快的`精子就会和妈妈身体里叫做卵子的好朋友友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受精卵,受精卵长大后就是一个小宝宝了。

  三、播放课件《我从哪里来二》,让幼儿通过观后课件初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

  1、师:小宝宝住在妈妈身体里的什么地方?

  2、师:开始的时候他有多大?后来慢慢的长出了什么?眼睛会睁开吗?

  3、师:小宝宝会在妈妈的肚子里做些什么呢?宝宝的耳朵能听见声音吗?后来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怎么样了?他会在妈妈的肚子里生活几个月?

  4、师:原来小宝宝一直住在妈妈身体里的一个叫做子宫的小房子里,开始的时候他像一粒种子那么大,慢慢地长出了眼睛、耳朵、嘴巴,到了180天的时候眼睛还会睁开。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会游泳、吸吮手指、翻跟头,有时还会跟着音乐跳舞,后来小宝宝越长越大,妈妈的肚子再也装不下了,他就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了,他整整在妈妈的肚子里住了十个月。

  四、出示教学挂图,让幼儿观察进一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

  1、逐一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

  --师:这时的宝宝是怎样的?他怎么吃食物呢?

  --师:这时候的宝宝只能看见头和身体,还有腮和小尾巴呢!不过小尾巴会随着宝宝的长大消失的。小宝宝是通过脐带吸收妈妈肚子里的营养,一天天地长大。

  2、出示第二幅图片后提问。

  --师:小宝宝慢慢长大了,现在他是什么样的?他有眼睛、鼻子、嘴巴了,他现在的眼睛、鼻子、嘴巴和我们的一样吗?

  --师:现在的小宝宝刚刚有了眼睛、鼻子、嘴巴,和我们的不一样。

  3、出示第三幅图片后提问。

  --师:你看见小宝宝的什么了?

  --师:这时的小宝宝长了小手、小脚,他躲在妈妈的肚子里很安全。

  4、出示第四幅图片后提问。

  --师:你看见小宝宝又有什么变化了?

  --师:这时的小宝宝全身都覆盖着一层绒毛。

  5、出示第五幅图片后提问。

  --师:你猜猜小宝宝这时候会长成什么样?

  --师:这时候的小宝宝还在继续长大,骨骼也渐渐结实了,他有时还会调皮的踢妈妈一脚呢!

  6、出示第六幅图片后提问。

  --师:小宝宝怎样了?

  --师: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生活了十个月,最后终于来到了人间,来到这个世界。

  五、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1、师:我们从妈妈的肚子里来到了这个世界肯定很开心幸福,但我们在妈妈肚子里一天天长大的时候,你觉得妈妈会怎样?为什么?

  2、出示陈老师怀孕之前带小朋友做操玩游戏的照片和怀孕之后做事情的照片让幼儿观察这两个时期老师身体状态的变化,体会妈妈怀孕的辛苦,从而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出示陈老师带小朋友做操的照片并提问:怀孕之前陈老师在和小朋友做什么呢?

  --师:有了小宝宝之后,陈老师的身体有什么变化?还能和小朋友一起跑、一起跳、一起做操吗?

  --出示陈老师弯腰捡东西不方便,上楼梯很累的照片让幼儿观察,体会妈妈怀宝宝的辛苦。

  --出示陈老师看见食物不想吃,恶心及不得不吃的照片并提问:为什么陈老师吃不下还要吃呢?因为不吃,肚子里的宝宝就缺乏营养,长不大,所以妈妈是很伟大的,我们要更加爱我们的妈妈。

  3、师:小朋友都说的很好,陈老师现在怀了小宝宝上班很辛苦,常常感到很累,但是老师再累还是要带小朋友学习本领,所以小朋友要更加体谅老师,爱老师,不惹老师生气做一个听话的好宝宝。

  4、师:你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你们的妈妈也付出了很多,也很辛苦,现在你们上幼儿园了,长大了应该怎样感谢妈妈呢?可以对妈妈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漫画,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讲述自己对漫画的理解。

  2、尝试用一些幽默的动作和表情,声音来体验漫画的幽默与风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介绍父与子的形象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朋友,你们想认识吗?那我们一起来把他们请出来吧?

  2、看,他们来了。猜猜看他们在干什么呀?(幼儿讨论回答)

  3、他们是怎么跳舞的?来,学学看。

  4、其实啊,这两个人啊,一个是爸爸,还有一个呢是儿子。我们来仔细看看,他们是长得什么样子的?

  5、小结:这两个人呀长得真有趣,爸爸长着密密的胡子,翘翘的眉毛,头上却没有一根头发,而儿子的头发多倒是蛮多就是太乱了,像一堆草堆在头上……长得可真有意思。他们是德国的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漫画大师卜劳恩画的一个爸爸和儿子。在这个爸爸和儿子之间发生了很多好玩、有趣的事情,卜劳恩都把它们画下来了,记在一本叫“父与子”的漫画书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一组“最后的一个苹果”,看看他们父子俩发生了一件什么好玩的事情呢?

  二、欣赏漫画

  (一)第1次完整欣赏

  1、欣赏课件第一幅画后提问:瞧,他们这对父子在做什么呢?这棵苹果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树上有几只苹果?怎样才能得到这最后一个苹果呢?(幼儿讨论,商量回答获得苹果的办法)

  刚才小朋友想了这么多方法,那我们继续往下看。

  2、继续观看课件,完整欣赏结束

  提问: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哪个地方最有趣?为什么?

  (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画面、重点突出动作与情节的幽默)

  第一幅: 这幅画中有什么?儿子手里拿着什么?老爸在干什么?为什么晃树…?(启发表演)咱们一起来学学老爸撅着屁股晃树的样子吧!看谁更像漫画中的老爸。

  第二幅:儿子想出了好办法(用手杖砸),结果手杖砸在了哪里?老爸被手杖打中脑袋的样子好笑吧? (启发模仿)你来学一学,儿子会在想什么?(幼儿表演,做模仿动作)

  第三幅:哈哈,没拿到苹果,老爸很不甘心,老爸又有了什么办法了?啊呀,我的天,好可怜的苹果树(幼儿模仿苹果树的'样子)

  第四幅:急中生智的爸爸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什么好办法?哦,原来是。。。。。你们有没有也这样去采过水果。

  第五幅:哎呀,不好,苹果没打着,靴子却挂在了树枝上,老爸又在忙什么?

  请小朋友到前面,学一学老爸用手杖打靴子的样子。

  第六幅:靴子好不容易掉下来了,折腾了半天,结果怎么样?(失望地走了),不料这时候……?

  (旁白) 哎呀,白忙活了!

  3、谈话:老爸和儿子虽然没拿到苹果,但却想出了这么多有趣的办法,大家一起来说一说用了哪些办法?

  4、教师小结:小朋友,这种好笑、幽默的画叫什么?请小朋友重复“漫画”这个名字。漫画最早在中国是没有的,是从国外引进来的。

  (二)第2次完整欣赏漫画

  提要求:漫画除了有幽默的情节有趣的动作,其实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现在请小朋友用耳朵仔细的听一听,找一找,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1、提问:除了动作以外,还有哪些地方你觉得有趣的?

  (幼儿回答,教师点击相应的画面、重点突出音效与画面的幽默)

  2、教师小结:原来漫画除了画面上有趣的动作以外,还有很多滑稽的声音和幽默的形象组织起来的。

  (三)完整欣赏:(完整配乐讲述)

  1、教师:小朋友,今天咱们看到的这组漫画《最后一个苹果》,有趣吧,下面咱们和老师一起一边说一说,一边表演好不好。

  (师幼随乐共同表演漫画故事)

  2、其实,这对父子还发生了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漫画大师卜劳恩把它们都画了下来,如果小朋友还想知道其他有趣的漫画故事,可以到一本叫《父与子》的漫画书里找一找看一看。

  提问:小朋友,在生活中,你们还看见过哪些有趣又幽默的动画片呢?

  三、律动创遍表演

  刚才我们小朋友看了这组漫画,都开心的在跟那个爸爸和儿子在学动作,费老师觉得你们做的动作很好玩,现在我们来跟着音乐做做这些有趣的动作,好吗?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游戏目标

  1、幼儿对线条图能展开丰富的想象,促进幼儿发散性、求异性思维的发展。

  2、幼儿能清楚地将想象出的词语运用到语言活动中。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游戏准备

  组合图两人一幅,木珠两人一筐。

  游戏方法

  1、两人一组,轮流看线条组合图,说出像××,并利用××词汇说一句完整的话。说对者可得一枚木珠,得木珠多者为胜。如:我看这幅图有点像“骆驼”,骆驼喜欢在沙漠中生活。

  2、猜拳决定看图说的先后次序,轮流进行。一次只能说一个词,一句话,说对者才可获得木珠。每次所说的词与句子都不能重复或雷同,每次所说的词要有一定的根据和道理。

  活动反思

  这节课从一开始设计的个人操作到课程的游戏化再到层层的为目标设计环节我一共上了五次中间修改了四次,当然确实受到了一些启发。

  首先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

  1、目标设计过于简单。一节好的课程设计需要老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基础,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潜移默化的.引入课程并升华幼儿的经验,我在设计中忽略了幼儿的以实际经验为基础而再提高的能力。

  2、环节设计中幼儿操作目标单一。在教师评论中大家一致认为老师说的不清楚幼儿也能完成操作,可想而知环节设计过于简单,那么操作对于幼儿来说根本没有挑战性也就没有发展。

  3、教学中教师自身的表现:语言过于重复、罗嗦、对于孩子的回答没有及时的给于评价鼓励、教室的提问语言不精确、环节过度突然、教师指导语不明确、环节设计没有游戏贯穿、小学化倾向严重。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自主探索,大胆寻找纸的不同连接方法。

  2.主动参与讨论,并乐意在集体中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

  3.尝试用多种连接方法完成各项任务,体验成功的快乐。

  4.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广告纸、皱纹纸、卡纸、固体胶、夹子、回形针

  活动过程:

  一、动画形象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ppt“纸国王”。

  师:今天,想给你们介绍一位特别的朋友,是谁呢?

  (配音:小朋友们好!我是“纸国王”,很高兴认识你们!今天想邀请你们到我们的“纸王国”里去看一看,玩一玩,愿意吗?)

  2.出示ppt “纸王国”城堡。

  师:这座城堡怎么样?很漂亮,很气派!你们猜,它的屋顶是什么做的?(纸)围墙呢?所有东西都是由纸做起来的,非常的特别!

  二、尝试借助工具探索广告纸的连接方法。

  1.介绍材料及要求。

  师:今天,“纸国王”要考考大家。让我们想办法将三张纸连接起来,变成长长的一串,它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辅助工具,等会我们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工具,把这三张纸连接起来。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将其展示在黑板上。(3张广告纸)

  师:谁来用一句话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把纸条连接起来的?(重点指导幼儿用适当的动词表达连接的方式。)

  小结:刚才我们都借助了工具,用了夹、别、粘贴的方法把纸连接在一起。看来这个任务难不倒我们大班的小朋友了。

  三、尝试用皱纹纸、卡纸操作,探索无工具纸的连接方法。(各提供2张)

  1.介绍皱纹纸和卡纸并交待任务。

  师:接下来的任务是什么呢?(配音:刚才小朋友都是借助工具来连接的,现在我们要增加难度,不利用工具把纸连接起来。)师:这次它给我们提供了两种纸,等会我们每人拿2张皱纹纸、2张卡纸、,不利用工具,想办法把2张皱纹纸连接起来,把2张卡纸也连接起来。

  2.幼儿尝试多种连接方法,教师指导。

  (教师指导卡纸多种折的方法;皱纹纸拧、套的方法)

  3.交流连接方法:

  师:谁来说说,没有工具,你是怎样把纸连接起来的?

  4 . 教师示范新的方法。

  师:看看我是怎样把它连接起来的?(讲解穿和折的方法)

  总结:你们看,皱纹纸用了拧的'方法,可以用拧的方法直接连起来,也可以拧成圈套起来;卡纸用了插、折和穿的方法。

  师:你们为什么没有用插的方法来连接皱纹纸呢?(皱纹纸太软了)

  总结:对了,插的方法更适合硬一点的纸,像这些方法比较适合软一些的纸。看来,我们要根据材料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连接方法。

  四、用无工具连接做窗帘。

  师:我们小朋友动手动脑想出了这么多不用工具让纸连接的方法,纸国王真是太佩服你们了!今天,他要我们用学到的连接方法,为他的城堡制作长长的窗帘。我们比比看看哪一桌的小朋友做的窗帘又长又漂亮。

  五、经验拓展。

  师:今天我们找到了能让纸连接起来的不同方法。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用到连接的地方,你们见过哪些地方有连接的?我呀也找到了一些,一起来看看。

  1 . 幼儿园的作品栏。

  2 . 小篱笆

  3 . 焊接

  4 . 建筑工人

  5 . 积木

  6 . 床单打结逃生

  7 . 人墙抗洪

  六、结束活动

  师:连接的运用可真多,在我们的幼儿园里也有很多用到连接的地方哦,我们一起到外面找找吧!

  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连接无处不在,孩子们对连接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正因为如此,选择了这节科学活动。为什么会选取“纸的连接”这个点呢?刚开始我设计的是生活中常见的连接,比如:线的连接、绳子的连接等多种材料连接。可实践发现,给孩子准备的这些材料种类太多,课上要想讲清楚也不容易,不能突出重点,给课前准备工作带来很多不便。经过反复的揣摩,最终决定我们选取某个小点“纸的连接”。纸,是孩子再熟悉不过的,何不让幼儿探索纸的多种连接方法呢?于是生成了这节科学活动。找到了突破点,问题也就一步步的迎刃而解。

  当然,在每次的试教过程中都有不同的状况出现,这些看似“不顺利”的小障碍反而更加完善了这节课,针对课堂上幼儿可能会出现的小问题,教师该如何机智应对,如何巧妙的应答和解决成了我最大的挑战。比如,在让幼儿探索无工具将纸连接起来时,许多孩子的思维还处于定向思维,只想到一种方法,或不敢尝试别的方法,但个别幼儿敢于探索,想出了不一样的方法,教师这时必须及时察觉幼儿的新发现,并给予指导与表扬,同伴之间的学习也会给他们萌发创意的灵感,孩子们探索时也要鼓励他们多交流自己的想法,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增强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无工具连接”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在孩子们了解了这些连接方法后,挑战后面的“皱纹纸连接”和“做窗帘”也就轻松多了。孩子们就在这样的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发现、探索、操作,由浅入深,有易到难,一次次的挑战困难,探索了让纸连接起来的好办法,体验了成功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儿园大班教案05-28

幼儿园的大班教案08-26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2

幼儿园大班教案09-26

幼儿园大班教案09-26

幼儿园大班教案09-26

幼儿园大班教案09-26

幼儿园大班教案09-25

幼儿园大班教案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