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植树节的意义,通过活动提高爱护树木的意识。
2、掌握树的简单绘画方法,尝试用水粉画和卡纸制作立体树。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二、活动重难点:
1、重点:了解植树节的意义,懂得树的'绘画技巧。
2、难点:使用剪刀剪出手的形状,并根据自己的想法尝试创作一颗与众不同的树。
三、活动准备:
1、人手2张A4纸、卡纸,彩色笔,水粉颜料,上色笔,调色盒
2、树的图片/植树节相关知识/多形式作画树的作品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出幼儿的兴趣。
1、昨天星期六,你们知道是什么日子吗?(引导幼儿了解是植树节)老师拍了一些关于植树节那天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片。图片中都是怎样植树的呢?在哪里植树?植的是什么样的树?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你们会画树吗?在老师还没画之前,请你们画一画心目中的树。
2、观看范画(水粉)
教师:昨天是植树节,虽然我们没有出去种树,但我们可以在教室里面也一样可以种树呀!首先你们要学会画树。老师今天带来几幅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样?关于树,那老师是怎样画出来的?你们想学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是怎样画出的。树干—树杈—点树叶。
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练习。
教师:仔细看看老师是怎样画的?先画一条横线是土地,地上小树慢慢长大成大树,树干长出小树杈,那么多叶子怎么画呢?我们可以用点来代替呀!
3、尝试画树
教师:树的叶子有嫩的也有老一点的对不对,那我们尝试沾一点黄色和绿色一起点画,这样画面看起来是不是更丰富呢?
4、尝试新方法法,发放材料,交代要求,幼儿作画。
教师: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每人准备了一张水粉纸和水粉笔,你们也尝试下把树画出来。
教师小结:我们画画的时候,不要担心画错,不要太拘谨,大胆作画,不需要画的完美逼真。
(三)引入新作画方式:种树
1、不会画的小朋友不用担心,老师教你用最简单的办法:用手放在卡纸上撑开,用笔跟着画出来,再用剪刀剪出手的部分,(提醒幼儿注意使用剪刀)你们可以根据老师给的作品参考,设计出独一无二的树,你们设计好的树把它们合到一起就成了森林啦!
2、点评,提醒幼儿树干要设计的粗一点。
3、组织幼儿收拾材料。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积极参加续编故事,对续编故事情节的想象活动萌发兴趣。
2、能大胆想象,并连贯、完整以及较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认真倾听故事,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创造性地、合理地续编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有大公鸡、小猴、小猫、小白兔和小牛在森林里玩耍的背景图片。
2、大老虎图片、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森林里的背景图,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森林是谁的家?
谁能看着这幅图来说说这个发生在森林里的故事?(幼儿描述图片)
2、教师根据幼儿进行小结。
二、集中讨论活动:
1、幼儿自由交流讨论自己的想法:
(1)播放“老虎吼叫”的录音,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是谁来了?你觉得老虎是怎么样?
(2)提问:老虎来了以后,小动物会怎么样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幼儿自由讨论。)
2、个别幼儿集体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幼儿分组活动,教师提出分组要求。
1、教师用符号帮助幼儿归纳出几种可能出现的故事结局:
(1)小动物想出了什么办法来打跑老虎的`?
(2)小动物怎样逃跑才能躲避凶猛的大老虎?
(3)老虎是怎样捉到小动物的?
(4)为什么老虎跟小动物做了好朋友?
2、交流、记录
(1)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续编,每个朋友都参加,把自己的想法先用符号记录下来,
再在小组中大声、连贯、完整地说给同伴听。
(2)使用符号记录的时候互相帮助,记录完了就坐下来交流。
(3)认真倾听小朋友的发言,评选“故事大王”,在集体中交流。
3、幼儿分组活动:教师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大声、连贯、完整地进行表达,
提醒幼儿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习。
四、集中交流、分享:
1、每个幼儿先自由地和同伴分享自己续编的故事。
2、每组的“故事大王”在集体中交流。
附:故事《老虎来了》的开始部分
茂密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一天清晨,红彤彤的太阳升起来了。小公鸡张大嘴巴“喔喔喔”地叫醒了小动物们。兔子、猫和小猴都是好朋友,它们围着一颗大榕树,在草地上高高兴兴地玩起来了。瞧,小猫在练跳绳,它一下一下有节奏地甩着绳子,越跳越起劲;可爱的兔子拍着大皮球,脸都涨红了;最淘气的小猴子山骨碌碌地转动着机灵的大眼睛,在大榕树上蹦来跳去,还在树枝上荡秋千呢!小牛也来凑热闹,它摇晃着大脑袋,东瞧瞧,西看看,然后竖起它那对尖尖的牛角,神气地说:“谁来跟我比赛,顶一顶,看谁的力气大!”小动物们正玩得高兴,突然,远处传来一阵老虎的叫声,小动物都吓坏了,嚷着说:“大老虎来了,大老虎来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知识背景
本活动运用的知识是有关与饱和溶液和改变液体密度等有关知识。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增加溶剂密度的方法:添加溶质。本活动的科学原理在于将糖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使该溶液的密度增大,沉入水底。
方法背景本次活动采用了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
试一试:这是本活动开始的部分。为了让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采用了先观察的方法。请幼儿观察教师手中的两种液体——一杯普通的水,一杯红色的水,请幼儿想一想:“把红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会有什么现象?”教师在到红水的时候应在杯子后面放一张白纸以便幼儿观察。在幼儿看到水分成两层后,请幼儿用自己面前的两种水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分成两层。让幼儿在浓厚的兴趣下自己亲手实验,引起幼儿实验和探索的欲望。
说一说:本环节大大激发了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亲手的实验和教师倒的水进行比较,教师应该尽可能的让幼儿把自己想说的事说出来,并提出一些让幼儿既感兴趣又能回答的问题以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小朋友倒的水和老师到的水一样吗?那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教师可以在幼儿急切的期盼下说出答案“把许多白糖放到红色的水里,使劲的搅,一直到化不开为止。”让幼儿明白,红色的水能沉到水底是因为里面有许多的糖,水就变重了,重的东西自然就沉到了水底。
做一做:本环节是采取了幼儿自己动手实验的方法。在幼儿实验时知道什么样的液体可以沉到水底,用什么方法制作这样的液体。让幼儿和第一杯水比较,知道两杯水的不同。
一、本次活动完成的《纲要》和国家《科学》课程的目标有:
1、通过幼儿的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事物的探究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鼓励幼儿运用恰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二、示范性方案
科学活动《奇妙的水》
活动目标:
1、通过不同的水的变化,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的兴趣并萌发初步的'探索欲望。
2、在幼儿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两杯红色的水,一杯透明的水,白糖。小勺(此材料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看一看,想一想谈话导题:“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有什么?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老师把手里的红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会有什么现象呢?”(教师把事先调好的红色的饱和的糖水倒在透明的水里,请幼儿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为了让幼儿观察方便,在透明杯子的后面衬上一张白纸。幼儿可以看见红色的水沉到了透明的水底,成了两层,非常好看。)
2、试一试:导语:“小朋友,那么你们想做这样好看的水吗?现在请你们用桌上的水来试一试,看看你们能不能做出这样奇妙的水来。”(教师给幼儿分别提供一杯透明的水和一杯红色的水,请幼儿倒一倒,看看能不能倒出两层的水来。)
3、说一说:导语:小朋友,你们好看的水做出来了吗?和老师做的水一样吗?(教师请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实验的方法和结果)导语:“小朋友知道为什么你们的水不能象老师的一样好看吗?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的红水和小朋友的红色的水有什么不一样的。”请幼儿仔细观察:小朋友的水很稀。老师的水很浓,象是蜂蜜一样,粘粘的。告诉幼儿:“因为老师在水里加了好多好多的糖,这么多的糖在水里化了,水就变重了。而重的东西是要沉底的,所以红色的水会在下面,透明的水就变成了两层。”
4.做一做:请小朋友用自己桌上的东西(一杯红色的水和白糖,一杯透明的水)制作奇妙的水。教师指导幼儿将白糖用小勺盛到透明的杯子里,要强调白糖一定要放多,一直到糖在水里不能化了为止。将放有白糖的红色的水慢慢倒在透明的水里,请幼儿仔细观察,奇妙的水做出来了吗?
活动反思:
科学活动《奇妙的水》很适合大班的孩子,大班的孩子好奇心强,也很想自己有机会动手制做出他们自己喜欢的东西。本活动难度不大,但很容易看出结果,使孩子们通过成功的结果加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本活动使幼儿在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也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小百科:水,化学式为H?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半日活动指导思想:
从幼儿的生活、游戏中生成集体教育活动根据幼儿的特点、兴趣和需要、创设宽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获得和谐发展。
半日活动总目标:
激发幼儿参与学习活动懂得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导幼儿在学习、生活中与同伴友好合作
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能积极参与集体劳动
半日活动流程:
一、来园
1、开窗通风,整理自然角。
2、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并仔细询问带药幼儿服药时间。
3、热情迎接幼儿来园,并和幼儿一起观察自然角植物的变化,指导幼儿做好观察记录。
二、晨间户外活动、生活活动
1、目标:通过玩跳绳,发展幼儿的各个部位。
2、材料准备:跳绳若干条、塑料带一个。
3、过程:(1)准备活动:先带领幼儿环绕操场跑,做身体的准备动作。
(2)开始跳绳活动(个人跳)(集体跳)
(3)生活活动:老师带领幼儿散步、关心个别体弱的幼儿(向琳、刘世通等)在散步时观察幼儿园植物的变化。
三、早操
目标:排队迅速,做操动作合拍、有力。
内容:
完毕带队回班吃早餐。
四、晨间谈话
谈话内容:谈谈晨间活动情况,谈谈快乐的双休日。
五、科学活动:《纸的力量》
(一)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探索纸的承受力的秘密。
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纸的承受力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纸若干张、水桶、椅子、桌子
(三)活动过程:1、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纸,请幼儿和纸比力气。
(2)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在纸的上面的一个小点上用力,纸很容易就撕开了。
2、出示另一张纸,请幼儿用拉的方法和纸比力气。
3、交流引导、寻找原因。
(1)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同样的纸,我轻轻一撕就能撕开,而拉纸时,用了很大的力气也来不开?
(2)和幼儿一起讨论原因。
4、游戏验证:(1)幼儿实验,把纸制作成纸称,和水桶、积木比力气。
(3)师生共同实验,让纸和小椅子、桌子比力气。
(四)生活延伸:工人叔叔很聪明,利用纸的这个道理做了许多东西。(食品包装撕口)
[page_break]
六、课间活动:
1、喝水,2、大、小便、3、洗手,4、吃水果,5垫毛巾站队准备上体能课。
七、户外活动:蚂蚁运粮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由于进行城区改造,孩子们从大人的议论中得知我园面临着搬迁,他们对新幼儿园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因此,我结合大班幼儿爱玩拼图游戏的特点,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和兴奋点,从幼儿最熟悉的幼儿园的照片入手,引导幼儿在拼拼玩玩中探索并交流拼图的方法和秘密,让幼儿在动手动脑中获得经验,亲历和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幼儿观察、判断、合作等技能,体验发现、成功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动手动脑,了解图与图之间的关系,探索拼图的基本方法。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3.大胆交流操作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头针、透明即使贴、操作材料1、2、3、音乐。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
1.出示一张照片,由小至大展开,请幼儿猜一猜,照片里拍的是什么地方。
2.出示幼儿园新图纸,引出本次活动主题。
二、填一填出示被破坏的第一部分图纸,完成第一次拼图任务。
1.幼儿拼图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拼图:你拼的是什么?是怎么拼的?
3.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在拼图的时候用了很多方法,看形状、颜色、图案,还要看大小。
4.我们拼的是图纸中的哪个地方呢?
三、拼一拼——出示被破坏的第二部分图纸,完成第二次拼图任务。
1、幼儿拼、送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拼图T:告诉大家你拼的是什么?你用了哪些方法?
四、合作拼——出示被破坏的第三部分图纸,四人一组合作,完成第三次拼图任务。
1.幼儿合作拼图。
2.说说自己一组拼的是什么?
3.启发幼儿将四组图片合拼。
五、结束活动。
1.验证拼完的图纸和原来的图纸是否一样,体验完成任务带来的愉悦感。
2.邀请客人老师到我们幼儿园来参观,跟客人老师再见。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认识长方体,知道它由6个面组成(2个正方形,4个长方形)。
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发现正方体与长方体的不同,并能区分。
喜欢动手制作几何体并保持桌面清洁。
活动准备:
教具:一张放大的操作卡片。
学具:人手一张操作卡片,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观察操作材料。图上有什么?(正方形,长方形),有几个?(2个正方形,4个长方形),一共是几个?(6个),2个正方形和4个长方形又能做成什么呢?
操作材料。
介绍制作方法。先把图形沿黑线剪下,把虚线向上折,最后用透明胶粘住。
介绍形体名称,区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异同。
做出来的像什么?(积木),手指长方体的一面:这叫什么?(面),数一数它有几个面?(6个),6个面一样吗?(不一样),你知道这叫什么吗?(长方体),6 个一样大小的正方体围成的`图形叫什么?(正方体),2个正方体和4个长方体围成的图形叫什么?(长方体)活动寻找教师中类似长方体的物品。请你们找一找、想一想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长方体呀。
教后感:孩子对长方体都认识,把他们堆在一起,叫他们数孩子就数不清。我想:还是要摆出实物图,让孩子理解,这样效果会好一些。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在活动中探索矿泉水瓶的各种玩法,大胆创新。
2、重点学习夹瓶跳。
3、学会合作游戏。通过竞赛,体验胜利的乐趣。
4、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5、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夹瓶跳。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个装有豆子的矿泉水瓶、篮子四个、音乐、音响。
2、场地准备。
3、幼儿已经用矿泉水瓶制作了音乐响筒,并在活动中进行了玩耍。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为体育活动做准备。教师与幼儿一起围成圆圈,伴随音乐,进行队列练习和律动。师生一起手拿音乐响筒(矿泉水瓶)做热身运动,将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活动开,确保幼儿在游戏中不受伤。
2、基本环节,教师运用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幼儿个人玩瓶(要求充分和身体的各个部位做游戏)、合作玩瓶导出本节课的重点-----夹瓶跳。然后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幼儿个人练习、集体练习,使幼儿在不知不觉的轻松、愉快的练习中正确地掌握夹瓶跳的方法,使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中得到更好的解决。最后是竞赛游戏“接力赛”,是本次活动的亮点,把活动推向了xx,游戏过程中将幼儿分为四个小组进行比赛,以绕过场地中摆放的矿泉水瓶后到达目的地,然后从篮子里拿起一个矿泉水瓶进行夹瓶跳,最后又原路返回,幼儿进行接力。分别颁发金、银、铜牌和纪念奖。通过教师的讲评,让幼儿明白了善于思考,不怕吃苦,团结合作,积极参与活动的孩子才是最棒的。
3、最后在结束环节中小组长收拾场地,幼儿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身体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结束本次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设计思路:
本课时通过故事是让孩子了解小狐狸的“空中小屋”是从哪里来的。能仔细地观察画面,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任务对象做出大胆的推想。并清除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体验同伴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封面导入,引导幼儿观察封面,引发对图画书的兴趣;第二环节,尝试前后关联地阅读画面理解故事,第三环节,幼儿的经验迁移。
活动目标:
1.尝试在自主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理解小狐狸住空中小屋的故事情节。
2.关注竹子的生长,感受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图书
活动过程:
一、封面导入(通过封面导入,引导幼儿观察封面,引发对图画书的兴趣。)
竹笋、竹子生长过程视频播放,我们看看,春天这种植物叫什么?我们餐桌上也有,它的名字叫什么?
今天讲的这个故事和竹笋有关。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图画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封面,封面上有什么?
2.可能说的是什么?
小结:通常封面会告诉我们一些关于这本书的'很多信息。比如:故事的名字、大概内容。那空中小屋到底是什么样的房子呢?
二、自主阅读图画书(尝试前后关联地阅读画面理解故事。)
1.小鸟的家
1)小鸟的家在哪里?
小狐狸可以和小鸟一样做这样的空中小屋吗?
小结:因为小鸟有飞的本领,它喜欢在树上飞来飞去,所以它把家安在了树枝上。可惜小狐狸不会飞。
2.小松鼠的家
1)小松鼠的家在哪里?
小狐狸和小松鼠一样造一个一样的空中小屋吧?
小结:原来,小松鼠有爬树的本领,喜欢在树上窜来窜去,所以它把家安在树洞里。可惜小狐狸不会。
3.小狐狸的空中小屋
小狐狸把家造在哪里?
小结:小狐狸为什么要住在那么高的地方,请大家一起跟着老师从头开始看图书吧。
三、完整阅读故事——经验迁移(为小动物想办法。)
1.为什么小狐狸的小屋会在空中?
2.原来,竹子会长高,所以小狐狸的房子被竹子给顶了起来。有什么办法帮助小狐狸从小屋里下来?小动物想了什么办法?
小结:其实,春天是个万物生长的季节,不仅是竹子,其他许多的花草树木也都会生长,会发生变化。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在空的时候到花园里去寻找春天!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有些小朋友依然会显示出胆怯的现象,讲着自己的故事突然就忘记下面如何去讲,有的小朋友表达时有很多错误的表述,如:恩……后来……后来……最后等不准确的描述,增加活动的次数,加强对小朋友们的锻炼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并且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积极渗透教育新理念,坚持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路线。
小百科:屋,意思是房,房间。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话题分析:
这本图画书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画面从自己的收集出发,逐渐延伸到他人的收集,进而扩展到自然界。让幼儿看到大自然中各种事物、现象,好像也存在着什么收集什么的关系。一个有关"收集"的理性话题,遵循符合幼儿生活逻辑的潜在轨迹,有了天马行空的延展想像,与幼儿的思考模式极为相合。最后,以妈妈的收集作为本书的结尾,生动地表达了幼儿所能感受到的母爱的温馨,更拉近了本书与幼儿生活体验的距离。
活动在大班下学期开展,以"收集"为中心话题,借助画面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讨论"收集",这是比较符合这个时期的幼儿思维方式的。话题从他人、自然界、母亲等方面诠释了"收集"的广泛意义,有助于启发大班孩子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另外,这个活动对于幼小衔接的渗透开展,也可以视为是幼小衔接活动系列性活动的开端。我在作品的基础上基于孩子的情感积淀,拓展到延伸到师生情谊的呈现,激发出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美好的怀念与深深的留恋之情,让幼儿感受"收集"源于"珍惜"情感的活动。最后,通过"离园前收集"计划,让孩子将这种情感具体化,使"收集"变得更有意义。
交流设计:
本次活动形式以语言交流为主,主题中心是"收集",是一个能引发许多话题的主题,面对大班幼儿天马行空的发言,围绕目标活动设计内容。
活动的第一环节,让幼儿通过聊聊"收集"的意思,带着对"收集"的一知半解进入话题。活动的第二环节,通过看看说说三种人收集的各有不同,理解收集的含义。接着,想想说说自然界的收集,感受自然界事物之间的关系。给予幼儿大海、天空、春季的三个自然景色开展想象,同时使孩子们在与老师的语言对话中,爱表达,会思考,语言表述完整。活动的第三环节,从感受妈妈的"收集",到猜测教师的"收集",进一步了解"收集"的背后的美好情感。在这个过程中,运用一段视频冲击幼儿的现有经验,使幼儿在关注到妈妈爱收集的行为中感受妈妈对宝宝爱的情感;之后再出示教师的"月光宝盒",让那些收集的宝贝打开幼儿感受幼儿园师生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无价情义。
活动目标:
1、根据交流中出现的不同画面,理解"收集"的涵义,知道每个人的"收集"各不相同。
2、积极参与集体讨论,感受"收集"中蕴涵的美好情感。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交流收集各有不同。难点是感受收集中蕴涵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字卡:收集;
2、PPT课件、妈妈的收集摄像;
3、教师的宝盒放置着记录、幼儿的画。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诠释意思
1、出示字卡,聊聊"收集"的意思。
提问:孩子们,认识这两个字吗?说说什么叫"收集"?(幼儿泛讲)小结:把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放在一起,并且非常爱惜地保存起来,这就叫"收集"。
2、过渡语: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关于收集的事情(出示题目:收集东,收集西)。
二、解读分析,理解不同1、解读图片,说说自己和他人的收集。(理解每个人的收集)(1)提问:女孩子喜欢收集什么?
小结:女孩总是喜欢收集装扮自己的东西。
(2)提问:奶奶收集了什么?怎么知道奶奶喜欢收集拖鞋的?哦,从哪儿看出来的?
小结:奶奶喜欢收集实用的物品。
(3)这是谁?他收集的是什么?清洁工伯伯为什么要收集垃圾?
小结:收集是清洁工伯伯的工作,世界因为他的收集而整洁。
(4)提问:你们有收集吗?说说自己喜欢收集什么?
小结:我们都有自己喜欢的收集,也许是为了爱好,也许是为了需要,也可能是为了梦想。
2、看图想象,说说自然界的收集。(感受自然界物体之间的关系)过度语:大自然是我们的朋友,它们也很喜欢收集,它们喜欢收集什么呢?
(一边讲一边出示蓝天、大海、春天的图片。)(1)提问:天空喜欢收集什么?
小结:天空喜欢收集璀璨的星星、明亮的月亮、灿烂的阳光、清新的和风细雨、悠悠白云、多彩的彩虹、飞过的鸟类等等,有了这些天空会更有生机充满趣味。
(2)提问:说说春天的收集?
小结:春天收集的是翠绿的小草、舞动的蝴蝶、勤劳的蜜蜂、温暖的阳光、争奇斗艳的百花、飞舞的翠柳等等,都是对美丽的偏爱。
(3)提问:大海有什么喜欢的收集?
小结:大海喜欢收集坚实的岩石、一望无际的沙滩、千姿百态的海洋动物、沙滩上可爱的脚印、自由的海鸥、五颜六色的珊瑚等等,这些收集是大海带给人类的财富。
(4)总结:因为大自然的朋友们的收集,世界才如此美妙!所以,我们在大自然中能得到很多的快乐!
三、深入理解,感受温馨1、理解意义,感受妈妈爱的情感。
活动反思:
其实孩子们对"收集"并不陌生,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说"我的孩子总是把一些奇怪的东西,比如:石头、落叶、小草等,带到家里,向宝贝似的收集起来。"但孩子对于收集这个词并不熟悉和了解,通过这个故事不仅将幼儿熟悉的人和动物收集到的东西,形象直观的呈现在绘本中,而且通过导入刘老师收集发卡的方式,让幼儿清楚明了的明白了什么是收集。同时,还夸张、拟人式的向幼儿介绍了大千世界中,如同"收集"的自然现象和景观。
在授课过程中,我运用直观的方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中,了解了绘本的基本结构,如:封面、扉页、封底。如:我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封面、扉页、封底的盒子哪?因为很多绘本的封底和封面之间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若无提醒,孩子可能更容易把它看成一个单独的片段,因而与其中隐藏的意趣擦身而过。一旦,这种提醒开启了孩子观察阅读时"有意识捕捉"的`行为,则会更大地促进孩子阅读的积极性并获得阅读的成就感。而绘本中有关"封面"和"封底"之间的阅读经验,将在日后的阅读中延展下去。在观察封面的时候,更悄悄启动了孩子"猜猜看"后认识和印证的愿望;小星星会是谁收集的,石头会是谁收集的等,在这种充分的观察和积极的猜想中,孩子们由对一个不熟悉的绘本故事"贸然前往"的观察欣赏,演变成"有备而来"的积极期待。这样就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 在看图说话的环节,在这里,老师故意不讲述的"停顿"和"等待",隐含着对孩子观察表达的暗示和鼓励;继而,后继的文本讲述又自然包含了对孩子讲述的肯定和修正,引导孩子向绘本的"文"、"图"欣赏中迈进。也适时的解决了这节课的难点:尝试在图的观察和文字的聆听中解读文本中的构图、语言模式,积累读图解图的阅读能力和经验。 在说说交流的环节,引导幼儿对课文进行了一次更加细致的了解和观察,并有了"新发现",这样自我意识就获得了发展。并通过我把这个故事再讲一遍,要是遇上了你最喜欢的那一段,你就和老师一起讲,这种集体阅读方式培养和引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在分享生活中的收集的环节。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喜欢收集的东西,我又运用刘老师的照片的形式,引导幼儿初步进行创编。
幼儿绘本讲述活动已经结束,但关于绘本有关的收集、展示活动却开始开展起来,这样可以让幼儿亲身体会到什么是收集与收集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2
幼儿园大班教案02-19
幼儿园教案大班10-26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3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2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2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2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22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