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合集(3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喜欢玩报纸,积极探索报纸的不同玩法。
2、能想办法把报纸变成纸球,并探索出固定纸球的方法。
3、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
使幼儿具有一定的玩纸的经验。
教具准备:
报纸、小篓子、彩色毛线、彩色橡皮筋、包装袋、透明胶布、双面胶、固体胶、乒乓球拍、羽毛球拍、足球门、小篮球架、剪刀、小背篓。
活动过程:
1、自由玩报纸,积极探索报纸的不同玩法。
教师引导:
老师今天带来了很多报纸,我们要和报纸一块儿做游戏。请你们每人拿一张报纸玩一玩,看看可以怎么玩,比一比谁玩报纸的方法多。
幼儿自由玩报纸。(折叠、抛、投掷、跨跳、顶在头上玩等)教师与幼儿共同交流报纸的玩法。(幼儿把报纸放在地上,找张椅子坐下来)
2、探索报纸变纸球的方法。
教师引导:
刚才我们用报纸玩了很多游戏,有的把报纸折成小动物玩,有的把报纸向上抛着玩,你们想不想把报纸变成球来玩呢?用什么办法能把报纸变成球呢?想变成什么样的球?(能提供足够的报纸,接着,出示羽毛球拍、乒乓球拍、足球门、小篮球架)我们带着自己的球来玩一玩吧。
幼儿自由玩。教师巡回指导。
3、探索固定纸球的方法。
教师引导:
玩了这么长时间,看看你的纸球有什么变化。
幼儿:散了,不圆了。
教师:玩了一会儿,纸球就有点散了,没有原来那样圆了,那怎样才能让你的纸球变得紧紧的、圆圆的,更好玩呢?我们用什么来固定纸球呢?(教师出示材料)我们来试一试谁固定得又快又好。
幼儿探索固定纸球的方法。
4、师幼共同游戏:投篮。
教师引导:
刚才小朋友投篮的那个架子是不动的,很容易投。现在,我来当篮球架(老师把小背篓放胸前),在前面跑,看看谁有本领把球投进我这个小背篓中来,好吗?
活动反思:
(一)崇尚简约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简约化,是指对科学活动中的'情境创设、资源选择、活动组织、结构安排、媒体使用等各教学要素的精确把握和有效利用,使教学活动变得更为简洁、清晰、流畅、凝练、深刻。简化后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意味着幼儿有足够的时间探究操作,有足够的空间展现自我;教师有足够的机会促进生成,有足够的时间研究幼儿。
1、材料简单实用。
本活动提供给幼儿的操作材料是幼儿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报纸,幼儿在折、团、固定纸球等活动中,建构了关于报纸的相关经验,体验到了探索、发现、获得成功的喜悦情感。因此,科学探究应从幼儿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和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趣味和奥妙,这有利于保持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
2、过程简洁明了。
课堂是幼儿学习、思考的场所,不是表现教师才艺的场所。教学的过程设计要简单有效。简单的设计可以给幼儿留下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发现和建构出新知。环节的预设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和简。本活动的教学环节简单而清晰:自由玩报纸,探索报纸的不同玩法→探索报纸变纸球的方法→探索固定纸球的不同方法。这三个环节看似简单,却是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并对教材的重、难、疑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拟定的一个大致框架。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感受乐音与噪音,理解乐音、噪音两词的意义,能正确运用。
2、通过、听、说、玩、看使幼儿了解乐音的作用与噪音的危害。
3、通过感受乐音与噪音,培养幼儿的听觉感受能力和比较能力,正确区分乐音和噪音。
4、养成不发出噪音的习惯。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6、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重难点:
区别噪音和乐音,知道噪音的危害。
培养幼儿的听觉感受能力和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录有乐音和噪音的磁带、打击乐器、图片等。
活动流程:
(感受乐音和噪音)→(区别乐音和噪音)→(敲敲打打)→感知噪音的危害→操作活动
活动过程:
一、感受乐音和噪音,引起兴趣。
1、和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引导:加点声音伴奏怎样?
2、说说在音乐伴奏下的感受,优美的音乐让我们感到舒服,想不想再听一听?
3、继续播放音乐。突然音乐停,录音机里发出难听的拖拉桌子的声音。
提问:听得好好的,你们为什么把耳朵捂起来?你们觉得哪一种声音好听,为什么?
4、小结:原来有的声音让人听了觉得舒服,也有的声音让人听了很难受。
二、区别噪音和乐音(播放音乐片段)并能用乐音和噪音来表达。
1、老师这里还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咱们一起来听听吧。
2、听到了哪些声音?
3、喜欢哪些声音,不喜欢哪些声音?为什么?
4、小结:刚才大家都说的特别好,我发现小朋友听到动听、悦耳的`声音时,都是笑眯眯的,这些让我们觉得很舒服的声音我们把它叫做乐音,乐音通常是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还有一些不好听的声音小朋友听到时都皱起了眉头,这些声音我们把它叫做噪音。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教师拿出乐音和噪音字卡片)
5、认读“噪音”、“乐音”两个词,理解它们的意义,请幼儿来说说。
三、敲敲打打,感受声音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1、老师这里有许多打击乐器,你们觉得打击乐器会发出乐音还是噪音?
2、请幼儿自己试一试,并把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录下来,放给幼儿听,区别是乐音还是噪音?你们快来听一听,刚才你们的小乐器到底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
3、怎样才能让打击乐器发出乐音?(幼儿一起演奏《春天我把小树栽》)听后提问:现在你们觉得是乐音还是噪音?为什么?
4、小结:原来同样是打击乐器,大家乱敲乱摇就会发出噪音,大家一起有节奏有规律的演奏就会发出乐音。
四、回忆、探讨和交流。
1、在生活中你听到过哪些噪音和乐音?
你们发出过噪音吗?(举例孩子爱大声说话,和拖椅子发出的声音,抢着回答问题,让人听不清,别人在回答问题时总说话等等)
2、噪音这么难听,我们都不喜欢噪音,现在请大家想想,哪些地方特别需要安静?为什么?
3、如果我们在这些地方应该怎么做?
小结:我们要养成不发出噪音的习惯。
五、噪音有什么危害呢?
噪音除了让我们觉得难听、不喜欢,它还有很多的危害呢,你们知道噪音都有哪些危害吗?欣赏故事《噪音国》。
1、提问:为什么叫噪音国?后来变成什么了?噪音对我们有哪些危害?
2、与幼儿小结:远离噪音,不制造噪音。
六、活动延伸。
出示评比表,引导幼儿从日常生活的每件事做起,不做噪音的制造者,养成“说话轻轻,做事轻轻”的习惯。
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有点紧张,语速有些偏快了。前面的三个环节处理的比较好,在第四个探讨交流的环节中,没能结合幼儿的表现,给他们足够多的时间充分表达,当孩子说到身边的某些噪音时,没有抓住契机进行随机教育,如有部分孩子乐器没放下,还总发出声音。同时对于孩子平时制造出的噪音没有一一例举,错过引导教育的机会。自己感觉整个活动比较顺畅,目标达到,但是细节处理还不够,随即教育能力有待加强。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真听清楚各项活动的规则, 用过的物品能归还原处。
2、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材料准备:
1、幼儿人手一本《幼儿园课程指导.数学》。
2、小黑板一块,粉笔若干、投影仪
活动过程:
1、发放《幼儿园课程指导.数学》,幼儿人手一本。
2、集体活动
(1) 按数拍手。
“我们来听数拍手,我报几你们就拍几下。”
(2) 认识序数。
老师在投影仪上出示书画面。“有几张小椅子,椅子上有几个小朋友?第几张椅子是空着的?我们按顺序说说空着的小椅子的位置。”教师手指第三张空椅子。“这是第几张空椅子?谁会用一个数字来表示这张小椅子的位置?”“你在这里写上‘3’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平时还可以用‘3’来表示什么?”“现在你知道数字有几个用处了吗?”(表示物体的位置,表示物体的数量。)
“能在每张空椅子上都写上一个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吗?”老师盖着第三第六第九张空椅子。“谁能说说,哪几张椅子不见了?你又是怎么发现的呢?谁帮助你一看就知道第几张椅子不见了?”
3、分组活动。
数数第几张椅子是空的。
“说说范样上每张椅子的位置,看看第几张椅子没人来,是空的.,请你把能表示空椅子位置的数字写在书上,边做边讲,第几张椅子是空的,做完后说说哪几张椅子是 空的。”
教师巡回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