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08-03 08:20:49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范例9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范例9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颜色涂染,表现不同肤色的儿童形象。

  2.运用已有经验为不同儿童形象大胆设计服饰、发型。

  活动准备:

  幼儿与教师共同收集的各国小朋友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分别请幼儿介绍自己喜欢的'各国小朋友的形象。

  2.讨论不同国家儿童的形象和画法。

  (1)从皮肤、头发和眼睛的颜色来区别不同国家儿童形象的特征。

  (2)用不同的发色、五官和服饰来表现各国儿童的特征。

  (3)思考各国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使画面既有不同人物形象,又有各国的背景特征。

  3.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象画出地球村的各国孩子。

  4.展示幼儿作品,师生共同欣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教学设想:

  声音的长短是通过一些音乐活动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我认为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做到:音乐与律动的结合、音乐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不仅有利于音乐教学的完成,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锻炼儿童的表演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儿童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好办法。

  在教学本课时,先播放动物嬉戏的录象,让儿童通过看、听、模仿他们的声音和动作,初步感受声音是有长有短的。在此基础上,让儿童进行二声部、三声部的组合练习,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然后让儿童用“×— 、× 、××”这三个节奏型说话,培养儿童创造节奏的能力。最后播放一段2/4拍音乐,让儿童用打击乐器或肢体语言表现本歌曲中的“×— 、× 、××”。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活动,让儿童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2.会用三角铁、响板、碰铃、铃鼓等打击乐器,及肢体语言等方式表现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3.让儿童感受、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培养儿童稳定的节奏感。

  4.培养儿童模仿和创造节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听一听、仿一仿

  1.课件呈现动物嬉戏的录象。

  要求:欣赏完后,让儿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模仿一下。

  【通过欣赏儿童喜欢的各种小动物,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2.让儿童模仿自己所看到动物的'声音和形态。

  (1)指声表演。

  (2)集体表演。

  【给儿童模仿的空间,是让他们参与学习的过程。首先,调动了儿童自主探索的欲望,其次,让儿童了解到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是有长短的,初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

  3.整理儿童在录象中收集到的声音,如:

  小鸭:嘎 嘎 小猫;喵 — 小狗:汪 汪汪

  小鸡:叽叽 叽叽 青蛙:呱 — 小羊:咩 咩……

  4.儿童用不同方式表现这些声音的节奏。比一比,谁表现的方式多。

  【在活动中,儿童的表现方式有很多,如:①模仿叫声②拍手、拍腿、拍肩③跺脚④体态律动(跳跃、跑跑、走、舞蹈动作等)⑤捻指⑥嘴打梆子⑦“嗒”式读谱法……】

  二、谈一谈、议一议、仿一仿

  1.让儿童收集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和动作。

  2.儿童交流自己所收集到的声音和动作:

  泉水:叮 咚

  火车:呜…呜…卡嚓 卡嚓

  大钟:当 —

  汽车:嘀 —

  闹钟:嘀嗒 嘀嗒

  牛 :哞 —

  老鼠:吱吱 吱吱

  心脏跳动:咚 咚

  钉钉子:叮当 叮当

  狮子:吼 —

  小兔:蹦蹦 跳跳

  【通过收集自己所熟悉的声音或动作,并按节奏模仿出来,进一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

  3.节奏组合表演

  (1)师引导:谁能用刚才收集的火车的声音来表演火车开来的声音?

  (2)儿童自由组合表演,教师给予指导。

  (3)请表演好的儿童表演展示给大家看,并给予奖励。

  鸣笛声‖ 呜 呜 ︱ 呜 呜 ︱ 呜 呜 ︱

  车轮声‖卡嚓 卡嚓 ︱ 卡嚓 卡嚓 ︱ 卡嚓 卡嚓 ︱

  【奖励提高了儿童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4.以小组为单位,边听《火车开了》边模仿鸣笛声和车轮声。(可以用声音,也可以律动)

  5.儿童分小组合作表演其他声音和动作的组合,教师指导。

  (儿童边表演,边播放歌曲《在动物园里》,既培养了儿童稳定的节奏感,又熟悉了歌曲《在动物园里》,为下一节教学这首歌曲奠定了基础。)

  ① 小鸭:嘎 嘎 小鸡:叽叽 叽叽

  ② 锤子:咚 咚 钉钉子:叮当 叮当

  ……

  6.教师引导儿童由二声部逐渐过渡到三声部:

  ① 小猫:喵 — 小羊:咩 咩 老鼠:吱吱 吱吱

  ② 大钟:当 — 铃声:叮 呤 闹钟:嘀嗒 嘀嗒

  ③ 风 :呼 — 泉水:叮 咚 树叶:哗啦 哗啦

  ④ 狮子:吼 — 青蛙:呱 呱 小兔:蹦蹦 跳跳

  ……

  7.分组表演,比一比,哪组配合最默契,表演的种类多,节奏稳定。评奖激励,自评、互评。

  (边表演,边播放歌曲《在动物园里》)

  【通过实践活动,让儿童亲身体验了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这样,不仅儿童学得轻松,而且培养了儿童的合作能力。】

  三、创造节奏。

  1.用“×— 、× 、××”三个节奏型说话。

  (11)师示范:小白 兔 ︱ 跳跳 跳 ︱

  (2)儿童创造:如:

  ① 老 师 ︱ 早上 好 ︱

  ② 小妹 妹 ︱ 真漂 亮 │

  ③ 哎 — ︱ 你 在 ︱ 哪 里 ︱

  ④ 赵丽 君 │ ……

  比一比,谁创造的有新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自制响罐,鼓励幼儿用语言大胆描述响罐的声音,学习象声词“淅呖呖”“沙啦啦”“铛铛铛”。

  2、帮助根据物体在容器中摇动时发出的不同声音来判断物体名称,发展听觉分辨力。

  2、培养幼儿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示范实验材料:八宝粥空罐头一个,装米的罐头一个。

  2、幼儿操作材料:八宝粥空罐头人手一个。玻璃珠、黄豆、米、等晃动时能发出不同声响的物品,每组若干碗。

  3、录音机,节奏鲜明的乐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设疑,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出示两个罐头,告诉幼儿一个里面装了东西,一个里面没装东西。不用眼睛看,还能用什么办法知道哪个罐头里装了东西。感知物体在容器中摇动时会发出响声。(学习词响罐)

  二、引导幼儿自制响罐,鼓励幼儿用语言大胆描述响罐的声音,学习象声词“淅呖呖”“沙啦啦”“铛铛铛”。

  1、幼儿自制响罐。

  提出要求:每人拿一个空罐,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材料装进罐里,摇一摇,听一听象你听过的`什么声音?

  2、集中听响,鼓励幼儿大胆描述自己听到的声音。要求口语能力较强的幼儿能说出“象什么声音”,如象老鼠走路的声音等,口语能力一般的幼儿直接描述。

  3、教师小结并有节奏的朗诵儿歌,帮助幼儿掌握象声词“淅呖呖”“沙啦啦”“铛铛铛”。

  4、鼓励幼儿听儿歌,并根据儿歌中的象声词“淅呖呖”“沙啦啦”“铛铛铛”等摇动响罐。

  三、帮助根据物体在容器中摇动时发出的不同声音来判断物体名称,感受各种有趣的声音,发展幼儿听觉分辨力。

  1、讨论“为什么一样的罐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教师小结:因为罐头里装的东西不一样,摇动时发出声音也不一样。

  3、游戏“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教师摇不同材料做成的响罐,幼儿抢答,发展幼儿听觉分辨力。

  4、幼儿思考"如果两个罐头里装的是同一种东西,它们发出的声音肯定会一样吗?

  5、实验论证:让幼儿感知同一种东西由于装入的数量不一样,在罐中摇动时发出的响声也不一样。

  四、集体用响罐为音乐伴奏,充分体验活动的快乐。

  延伸活动

  1、在活动区中投放制作响罐的材料,让幼儿继续探索。

  2、鼓励幼儿回家尝试用更多的物品制作响罐,和父母玩"听一听、猜一猜"的游戏。

  活动反思:

  本活动层次清楚,活动组织井然有序,一环扣一环,时间安排也较合理,活动中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参与性和操作性,课堂气氛较活跃,师生关系和谐,并能充分注意调动幼儿相互学习的积极性,整个活动设计巧妙,运用儿歌、游戏、动手操作等方法帮助幼儿掌握活动重点和难点,孩子们学得快乐,老师教得轻松。

  活动开始以问题“不用眼睛看,还能用

  什么办法知道哪个罐头里装了东西?”导入活动,开门见山,简洁明了。大多幼儿能大胆动脑,活动开始就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为下面的活动做了良好的铺垫。

  活动中鼓励孩子自制响罐,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操作的同时亲自感受各种有趣的声音,充分做到了面向全体,使每个幼儿都能对活动保持兴趣。但活动前,我没有注意丰富幼儿对各种声音的认识,使幼儿在描述声音的时候有些干巴巴,词语不丰富,大多幼儿只能说出“沙沙沙”“沙啦啦”等词语,活动的第一个目标达成度不高。

  以游戏“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帮助幼儿根据物体在容器中摇动时发出的不同声音来判断物体名称,幼儿学习兴趣高,但整个游戏都是以“我”为主,如果能多请几个幼儿在集体前摇动响罐,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

  此外,我认为本活动为幼儿提供的材料还不够丰富,幼儿座位安排可以考虑半圆形,以方便关注每一位幼儿,在组织活动时还要大胆放手,注重个别差异。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教学理论依据: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的平稳过渡,让他们了解熟悉小学的学习生活,让他们建立自信,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健康发展。本次设计的田字格游戏可以激发幼儿对书写和文字的兴趣,使他们更加期盼投入小学生活。

  设计思路:

  田字格游戏是主题活动"我上小学啦"的活动之一,是让幼儿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作业的一次活动,旨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并知道文字书写的格式。活动通过层层递进的游戏,让他们了解田字格的结构和功能,在快乐的游戏中熟悉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在通过亲自试试写写的过程中,了解文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体验做小学生的充实感。

  活动目标:

  1、知道田字格是小学生学写汉字的作业本,了解它的基本结构和用途。

  2、乐意参加田字格的游戏活动,会区分上下左右的方位,体验小学生学习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了解熟悉田字格,尝试自己在田字格中书写自己的姓名。

  活动准备:

  1、田字格20份、田字格的文字、小水果若干、小学生作业本;小狗、小猫、小企鹅图片2、幼儿前期已经参观过小学,看过小学生的作业本。

  活动过程:

  1、欣赏感知:

  师:这是什么呀?看看小学生的本是怎么样的?一个个字宝宝都写在田字格里。

  (出示作业本和文字,让幼儿欣赏。)师:为什么小学生上了一年级要用这样的本子呢?大人写字为什么不用这样的本子呢?

  小结:田字格能帮助刚学写字的小朋友把字写好写端正。

  2、认识田字格:

  师:田字格是怎么样的?(线条、形状和小格子)3、游戏一:住在哪里师:小狗住在田字格的哪里?小猫呢?请你把小企鹅搬进右下格,还有一个的名字叫什么?

  知道田字格分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4、游戏二:跳格子师:我们这里的四块板正好变成了田字格里的四个小屋子,我们一起来玩一玩。五个小朋友一组,一个先作裁判,还有的排队跳格子,跳进去后要说出你挑在什么格子里,裁判要纠正跳错的'小朋友。

  幼儿分组游戏,教师观察幼儿的位置感。

  5、游戏三:送水果幼儿没人一个田字格,听老师的口令把水果送进相应的格子里。

  6、游戏四:试试写写幼儿尝试把自己的姓名写进田字格,知道不能超出田字格。

  教学分析:

  本次活动是让孩子熟悉小学生的作业本,知道文字的书写格式,通过游戏的形式让他们体验学习的快乐。"田字格游戏"是一个比较老的教材,以前让孩子熟悉了解田字格总线的比较枯燥,因此,设计了四个不同的游戏,让幼儿通过游戏来了解熟悉田字格。通过欣赏观察的环节让幼儿了解了田字格的构造;以送动物回家游戏,知道了它的四个小房间的空间方位;在亲自跳格子的游戏中,进一步深入了解了田字格的方位,而且还能互相观察指正,时方位感比较差的孩子也快乐的参加的游戏。最后的试写活动,孩子们能很快的把自己的姓名写入田字格,体验了小学生的学习。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对顺数、倒数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兴趣,理解顺、倒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从10以内任意一个数字开始进行顺接数和倒接数,用语言表达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可逆思维。

  通过比较1-10顺、倒数的不同规律,感知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知道顺数时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倒数时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少1。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点数10以内数和比较数的大小的经验。

  课件准备:“纸箱楼梯”图片;“去购物”图片;“去车站”图片;“搭错车”图片。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纸箱楼梯”,引导幼儿感知数字1-10之间多1少1的等差关系。

  ——熊猫奇奇要去小伙伴家做客,可是小伙伴家住在高高的平台上,这里有一些纸箱,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纸箱排好了,你觉得他们像什么?(楼梯)

  ——楼梯的'每一层分别用了几个纸箱?(1-10个)

  ——每两层相邻的台阶之间差了几个纸箱?(1个)

  ——所以每两个相邻的数字之间相差数字几?(数字1)

  小结:数字1-10,每两个相邻的数字之间相差1,例如1比2少1、2比1多1;2比3少1、3比2多1;……(以此类推)。

  出示图片“去购物”,引导幼儿学习10以内的顺数。

  ——奇奇和小伙伴们打算去郊游,需要先去商店买点东西,从小伙伴的家到商店一共有多少级台阶?(10级)

  ——奇奇要按什么样的数字顺序上楼?(1、2、3、4、5、6、7、8、9、10)

  ——从第一级台阶开始,后面的数字有什么变化?(越来越大)

  ——后一个数字比前一个数字大几?(大1)

  小结:按1、2、3、4、5、6、7、8、9、10的顺序数数叫做顺数,顺数的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一个数字比前1个数字大1。

  出示图片“去车站”,引导幼儿学习10以内的倒数。

  ——奇奇和小伙伴们买完郊游用的东西准备去车站,从商店到车站一共有多少级台阶?(10级)

  ——奇奇要按什么样的数字顺序下楼?(10、9、8、7、6、5、4、3、2、1)

  ——从第一级台阶开始,后面的数字有什么变化?(越来越小)

  ——后一个数字比前一个数字小几?(小1)

  小结:按10、9、8、7、6、5、4、3、2、1的顺序数数叫做倒数,倒数的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后一个数字比前1个数字小1。

  出示图片“搭错车”,引导幼儿进一步巩固顺数和倒数,掌握10以内任意数的顺数和倒数。

  ——车来了,奇奇和小伙伴们搭上了车,可是它们弄混了车票都上了错误的车厢,仔细听要求,帮助他们回到正确的车箱。

  ——奇奇/妙妙/蜜蜜/小福要去8号/4号/2号/7号车厢,它要经过哪几节车厢?这是顺数还是倒数?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幼儿回家后仔细观察,看看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顺数的?哪些东西是倒数的?进一步感受顺数和倒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天真、好动、活泼可爱,思维独特、个性鲜明。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树的故事》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冠.树枝.树干.树洞.树根)

  2.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生命的情感。

  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难点:画面结构和组织。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直观演示,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老师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同学们认真观看。说一说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看看谁的反应能力强,谁说的最准确呢?)

  生:(快速抢答)汇报。

  师: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树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新授

  师:下面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做一个小游戏,来考考同学们的观察能力。(认真观察把你看到的说出来)

  【百度搜索】(三幅比较生长姿态、颜色、外形的不同)

  生:汇报。

  师:你还知道其它总类的大树吗?

  生:汇报。

  师:同学们了解大树的种类可真不少。那老师在考考大家。你们知不知道大树可以分

  为哪几部分呢?

  生:汇报。

  师:确定。(树冠.树枝.树干.树洞.树根)

  师:现在我们对大树有了一定的了解。有谁到大树这儿来玩呢?

  参考下面图片编一个大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小动物,猴子、小鸟、树洞里的猫头鹰)

  大树不仅是小动物们的好朋友,也是我们的小朋友的好朋友。

  (校园里的大树)

  但有些大人,违背了人们的意愿,看看他在做什么?

  【百度搜索】(人类砍伐大树)

  生:汇报。

  师: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生:汇报。

  师:鼓励。

  三.欣赏图片,启发学生完成作业。

  (画家作品:各种表现形式的大树)

  师:对比下面两幅画,分别画的是大树的什么部分?

  【百度搜索】(学生作品:整棵大树、树根)

  生:汇报。

  师:小朋友们喜欢大树的哪一部分呢?

  四.作业:

  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力,把你最喜欢的那一部分用你手中的画笔画出来。画出大树的故事,看谁画的最有趣。

  五.作品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

  六.总结:

  通过我们这节课的学,我们知道了,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爱护大树,保护大树。

  板书设计:

  大树的故事

  画大树的分解图作品展示区

  反思: 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孩子们的童年是天真的,本着他们的那份童真,这个课题很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兴趣,为他们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因此,我 一开始就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在音乐声中感受小鸟的叫声,进而联想到小鸟生活的环境,来创设情景,让学生集中精力并产生强烈的兴趣,然后让他们 自己来讲有关大树的故事,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较高。使其将“玩”和“学”融为一体。同时,让每位学生体验 到学习的快乐。运用激励的方式,(如:你们真聪明、你真行!)等形式以达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 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最后设置互动操《小雨沙沙》通过学生展示、交流、肢体表演,既让孩子们得到肢体上的放松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造型能力。进而渗 透了德育教育引导他们进行绿色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会认识半点,了解时针和分针的运转关系。

  2.学习计划自己的片断活动内容,感受幼儿园生活的作息时间。

  3.有初步的时间概念,知道要珍惜时间。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时钟、自制的《半点作息表》。

  2.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时钟》、《科学·认识整点和半点》。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对整点的认识。

  师:钟面上有几个数字?长针叫什么,短针叫什么?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多少?

  游戏《拨钟报时》,教师拨钟,幼儿报时。如教师拨8点,提问:现在是几点整?分针指在数字几?时针指在数字几?

  2.出示《半点作息表》,引导幼儿观察并认识半点。

  师:小朋友在干什么?短针指向数字8和数字9的中间,长针指数字6,是8点半。

  3.师幼梳理:半点时,分针指在数字6上,时针指向两个数字的中间,如时针指向2和3的中间,就是2点半。

  4.引导幼儿观察8点和8点半,比较整点与半点的不同。

  5.玩游戏&《报时拨钟》,巩固对整点、半点的认识。

  6.指导幼儿完成操作材料《科学·认识整点烽半点》。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引导幼儿到区域继续游戏《报时拨钟》。

  活动反思:

  时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对于学前班孩子来说,认识钟表,加强时间观念,懂得爱惜时间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组织了《认识半点》这个数学活动,本次活动我从幼儿已掌握整点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半点的认识。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引导幼儿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树立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观念。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第一组通过观察和操作,能读出钟面的时刻,探索钟面半点指针的规律;第二组通过观察和操作,在老师的帮助与辅导下能读出钟面的时刻,理解半点指针的规律;第三组通过观察和操作,在老师的帮助与辅导下能指出半点指针的规律,可以跟读钟面的时刻;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教育幼儿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反思整个活动过程,我认为活动是基本成功的,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能力得到了提高,身心获得了发展,主要体现在:

  1、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幼儿的生活经验里,已经有了一些钟表的知识储备:上学的时间、放学的时间、做课间操的时间······虽然这些认识是浅显的、感性的,对于不同的幼儿来说层次也是不同的,但是仍为幼儿学习“认识钟表”提供了经验基础。为此,课中我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让幼儿看钟面的时刻,再想一想半时是怎样看出来的?幼儿通过比较,异中求同,最后概括出“分针指着6,时针最后走过数字几,就是几点半。”的规律。

  2、充分体验“生活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本课的活动中,我注重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安排了“说说你在这个时间正在做什么”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幼儿体验“生活数学”。

  总之,在课堂活动中应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情境,让幼儿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本次活动过程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接受能力来设计的,活动中孩子和教师真正融合在了一起,活动的效果较好。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画画中了解一些自己会做的事情。

  2、在自己制定计划中体验做事的快乐,萌发幼儿乐意做事的情感。

  3、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独立计划做事有一定的局限性

  活动准备

  1、自己、家里、大三班、小区的四列小火车样板。

  2、幼儿操作的纸和笔、浆糊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老师讲故事《君君请客》

  2、幼儿讨论:君君为什么留不住朋友?

  二、观看《小美做事》

  1、我们看看小红会做些什么事情?

  自己穿衣服

  在家里扫地

  帮助班级整理图书

  在小区中捡垃圾

  三、幼儿制定计划

  1、想一想:你为自己、家人、班级、小区做过什么事?

  2、幼儿制定计划用简单的绘画表现为自己家人、班级、小区做过的事。

  四、计划归类

  1、我们一起把你们做的事来分一分,贴一贴(幼儿将自己计划书、按自己、家里、班级、小区进行分类。)

  2、教师总结归类。

  五、拓展“我乐意做……我会做”

  引导幼儿尝试做更多的事。

  教学反思

  学期大班的专题内容是培养幼儿的计划能力。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独立计划做一些事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引导幼儿逐步地尝试计划呢?我们觉得要选择一些幼儿熟悉,平时经常做的事,这样促使幼儿去计划时能大胆、积极主动地进行,而非因困难度过大而退缩、害怕。

  班中的幼儿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但“我会做事,我想做事”的意识还很薄弱,因此这一方面着手,让幼儿去尝试计划一下,我会做的事,以及我想做的事,幼儿的兴趣很高。让幼儿进行计划与成人相比很大的差异,成人可以用文字表达,而幼儿只能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故在活动中人物做事的简笔画是主要的表现方式。

  在设计的'各活动中,为了引出幼儿计划,在前两个环节中运用“军军与小红”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进行讨论,激发了幼儿要学习小红会做很多事。在每个环节之间,老师将四大幅示意图放于教室的四周。幼儿归类黏贴时积极地投入,并能仔细观察,从而将自己的画正确归类。

  在最后交流与乃至此后几天中,幼儿常围绕着四大幅画在交流。并时常来告诉我:“老师,我今天又做了××事!”

  在整个活动中,我注意到了幼儿的随机反应,并及时地鼓励、提醒、引导。如:汪涵说帮爸爸切菜,我就引导幼儿要小心,避免危险:又如沈子妍说要过节了,帮教室打扮,我马上与孩子谈到了要来临的圣诞与元旦,丰富幼儿各方面的知识。

  存在的不足:

  在活动中,幼儿围绕老师提出的四大主题“自己、班级、家里、小区”计划了做的各种事。但由于老师规定了范围,幼儿在计划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下次活动中,可以让幼儿计划做各种不同的事。

  小百科:做汉语中的常用动词,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由没有到存在之间的过程;做就是造,产生这个东西的意思—做生意、做饭、做工、做鬼脸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喜爱描绘大自然的优美散文,感受散文的画面美和意境美。

  2.了解春雨和某些植物的特征。

  3.学习散文的抒情性语言。学习词汇:落、淋、洒、滴、万紫千红。

  活动准备:

  1.准备表现散文内容的图片,以及有背景音乐和配乐朗诵的.录音磁带。

  2.带幼儿到户外观察春季花草树木的色彩和形态。

  指导要点:

  1.教师边指图边配乐示范朗诵,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感受散文优美的意境。

  2.通过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帮幼儿理解作品的层次。

  3.结合作品学习动词"落""淋""洒""滴",知道动词的丰富多样性。

  4.让幼儿静心欣赏一遍配乐朗诵后,在小组里自由发言:听了这散文,我好像看到了……我学到了动词……学到了句子……5.引导幼儿用色彩画出绿色的草地、柳树、红色的桃花、杏花,黄色的油菜花、蒲公英。

《幼儿园大班教案【范例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儿园大班教案09-24

幼儿园大班教案09-24

幼儿园大班教案09-24

幼儿园大班教案09-25

幼儿园大班教案09-25

幼儿园大班教案09-25

幼儿园大班教案09-26

幼儿园大班教案09-26

幼儿园大班教案09-26

在线咨询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幼儿园大班教案【范例9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范例9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颜色涂染,表现不同肤色的儿童形象。

  2.运用已有经验为不同儿童形象大胆设计服饰、发型。

  活动准备:

  幼儿与教师共同收集的各国小朋友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分别请幼儿介绍自己喜欢的'各国小朋友的形象。

  2.讨论不同国家儿童的形象和画法。

  (1)从皮肤、头发和眼睛的颜色来区别不同国家儿童形象的特征。

  (2)用不同的发色、五官和服饰来表现各国儿童的特征。

  (3)思考各国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使画面既有不同人物形象,又有各国的背景特征。

  3.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象画出地球村的各国孩子。

  4.展示幼儿作品,师生共同欣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教学设想:

  声音的长短是通过一些音乐活动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我认为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做到:音乐与律动的结合、音乐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不仅有利于音乐教学的完成,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锻炼儿童的表演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儿童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好办法。

  在教学本课时,先播放动物嬉戏的录象,让儿童通过看、听、模仿他们的声音和动作,初步感受声音是有长有短的。在此基础上,让儿童进行二声部、三声部的组合练习,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然后让儿童用“×— 、× 、××”这三个节奏型说话,培养儿童创造节奏的能力。最后播放一段2/4拍音乐,让儿童用打击乐器或肢体语言表现本歌曲中的“×— 、× 、××”。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活动,让儿童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2.会用三角铁、响板、碰铃、铃鼓等打击乐器,及肢体语言等方式表现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3.让儿童感受、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培养儿童稳定的节奏感。

  4.培养儿童模仿和创造节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听一听、仿一仿

  1.课件呈现动物嬉戏的录象。

  要求:欣赏完后,让儿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模仿一下。

  【通过欣赏儿童喜欢的各种小动物,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2.让儿童模仿自己所看到动物的'声音和形态。

  (1)指声表演。

  (2)集体表演。

  【给儿童模仿的空间,是让他们参与学习的过程。首先,调动了儿童自主探索的欲望,其次,让儿童了解到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是有长短的,初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

  3.整理儿童在录象中收集到的声音,如:

  小鸭:嘎 嘎 小猫;喵 — 小狗:汪 汪汪

  小鸡:叽叽 叽叽 青蛙:呱 — 小羊:咩 咩……

  4.儿童用不同方式表现这些声音的节奏。比一比,谁表现的方式多。

  【在活动中,儿童的表现方式有很多,如:①模仿叫声②拍手、拍腿、拍肩③跺脚④体态律动(跳跃、跑跑、走、舞蹈动作等)⑤捻指⑥嘴打梆子⑦“嗒”式读谱法……】

  二、谈一谈、议一议、仿一仿

  1.让儿童收集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和动作。

  2.儿童交流自己所收集到的声音和动作:

  泉水:叮 咚

  火车:呜…呜…卡嚓 卡嚓

  大钟:当 —

  汽车:嘀 —

  闹钟:嘀嗒 嘀嗒

  牛 :哞 —

  老鼠:吱吱 吱吱

  心脏跳动:咚 咚

  钉钉子:叮当 叮当

  狮子:吼 —

  小兔:蹦蹦 跳跳

  【通过收集自己所熟悉的声音或动作,并按节奏模仿出来,进一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

  3.节奏组合表演

  (1)师引导:谁能用刚才收集的火车的声音来表演火车开来的声音?

  (2)儿童自由组合表演,教师给予指导。

  (3)请表演好的儿童表演展示给大家看,并给予奖励。

  鸣笛声‖ 呜 呜 ︱ 呜 呜 ︱ 呜 呜 ︱

  车轮声‖卡嚓 卡嚓 ︱ 卡嚓 卡嚓 ︱ 卡嚓 卡嚓 ︱

  【奖励提高了儿童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4.以小组为单位,边听《火车开了》边模仿鸣笛声和车轮声。(可以用声音,也可以律动)

  5.儿童分小组合作表演其他声音和动作的组合,教师指导。

  (儿童边表演,边播放歌曲《在动物园里》,既培养了儿童稳定的节奏感,又熟悉了歌曲《在动物园里》,为下一节教学这首歌曲奠定了基础。)

  ① 小鸭:嘎 嘎 小鸡:叽叽 叽叽

  ② 锤子:咚 咚 钉钉子:叮当 叮当

  ……

  6.教师引导儿童由二声部逐渐过渡到三声部:

  ① 小猫:喵 — 小羊:咩 咩 老鼠:吱吱 吱吱

  ② 大钟:当 — 铃声:叮 呤 闹钟:嘀嗒 嘀嗒

  ③ 风 :呼 — 泉水:叮 咚 树叶:哗啦 哗啦

  ④ 狮子:吼 — 青蛙:呱 呱 小兔:蹦蹦 跳跳

  ……

  7.分组表演,比一比,哪组配合最默契,表演的种类多,节奏稳定。评奖激励,自评、互评。

  (边表演,边播放歌曲《在动物园里》)

  【通过实践活动,让儿童亲身体验了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这样,不仅儿童学得轻松,而且培养了儿童的合作能力。】

  三、创造节奏。

  1.用“×— 、× 、××”三个节奏型说话。

  (11)师示范:小白 兔 ︱ 跳跳 跳 ︱

  (2)儿童创造:如:

  ① 老 师 ︱ 早上 好 ︱

  ② 小妹 妹 ︱ 真漂 亮 │

  ③ 哎 — ︱ 你 在 ︱ 哪 里 ︱

  ④ 赵丽 君 │ ……

  比一比,谁创造的有新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自制响罐,鼓励幼儿用语言大胆描述响罐的声音,学习象声词“淅呖呖”“沙啦啦”“铛铛铛”。

  2、帮助根据物体在容器中摇动时发出的不同声音来判断物体名称,发展听觉分辨力。

  2、培养幼儿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示范实验材料:八宝粥空罐头一个,装米的罐头一个。

  2、幼儿操作材料:八宝粥空罐头人手一个。玻璃珠、黄豆、米、等晃动时能发出不同声响的物品,每组若干碗。

  3、录音机,节奏鲜明的乐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设疑,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出示两个罐头,告诉幼儿一个里面装了东西,一个里面没装东西。不用眼睛看,还能用什么办法知道哪个罐头里装了东西。感知物体在容器中摇动时会发出响声。(学习词响罐)

  二、引导幼儿自制响罐,鼓励幼儿用语言大胆描述响罐的声音,学习象声词“淅呖呖”“沙啦啦”“铛铛铛”。

  1、幼儿自制响罐。

  提出要求:每人拿一个空罐,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材料装进罐里,摇一摇,听一听象你听过的`什么声音?

  2、集中听响,鼓励幼儿大胆描述自己听到的声音。要求口语能力较强的幼儿能说出“象什么声音”,如象老鼠走路的声音等,口语能力一般的幼儿直接描述。

  3、教师小结并有节奏的朗诵儿歌,帮助幼儿掌握象声词“淅呖呖”“沙啦啦”“铛铛铛”。

  4、鼓励幼儿听儿歌,并根据儿歌中的象声词“淅呖呖”“沙啦啦”“铛铛铛”等摇动响罐。

  三、帮助根据物体在容器中摇动时发出的不同声音来判断物体名称,感受各种有趣的声音,发展幼儿听觉分辨力。

  1、讨论“为什么一样的罐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教师小结:因为罐头里装的东西不一样,摇动时发出声音也不一样。

  3、游戏“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教师摇不同材料做成的响罐,幼儿抢答,发展幼儿听觉分辨力。

  4、幼儿思考"如果两个罐头里装的是同一种东西,它们发出的声音肯定会一样吗?

  5、实验论证:让幼儿感知同一种东西由于装入的数量不一样,在罐中摇动时发出的响声也不一样。

  四、集体用响罐为音乐伴奏,充分体验活动的快乐。

  延伸活动

  1、在活动区中投放制作响罐的材料,让幼儿继续探索。

  2、鼓励幼儿回家尝试用更多的物品制作响罐,和父母玩"听一听、猜一猜"的游戏。

  活动反思:

  本活动层次清楚,活动组织井然有序,一环扣一环,时间安排也较合理,活动中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参与性和操作性,课堂气氛较活跃,师生关系和谐,并能充分注意调动幼儿相互学习的积极性,整个活动设计巧妙,运用儿歌、游戏、动手操作等方法帮助幼儿掌握活动重点和难点,孩子们学得快乐,老师教得轻松。

  活动开始以问题“不用眼睛看,还能用

  什么办法知道哪个罐头里装了东西?”导入活动,开门见山,简洁明了。大多幼儿能大胆动脑,活动开始就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为下面的活动做了良好的铺垫。

  活动中鼓励孩子自制响罐,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操作的同时亲自感受各种有趣的声音,充分做到了面向全体,使每个幼儿都能对活动保持兴趣。但活动前,我没有注意丰富幼儿对各种声音的认识,使幼儿在描述声音的时候有些干巴巴,词语不丰富,大多幼儿只能说出“沙沙沙”“沙啦啦”等词语,活动的第一个目标达成度不高。

  以游戏“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帮助幼儿根据物体在容器中摇动时发出的不同声音来判断物体名称,幼儿学习兴趣高,但整个游戏都是以“我”为主,如果能多请几个幼儿在集体前摇动响罐,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

  此外,我认为本活动为幼儿提供的材料还不够丰富,幼儿座位安排可以考虑半圆形,以方便关注每一位幼儿,在组织活动时还要大胆放手,注重个别差异。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教学理论依据: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的平稳过渡,让他们了解熟悉小学的学习生活,让他们建立自信,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健康发展。本次设计的田字格游戏可以激发幼儿对书写和文字的兴趣,使他们更加期盼投入小学生活。

  设计思路:

  田字格游戏是主题活动"我上小学啦"的活动之一,是让幼儿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作业的一次活动,旨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并知道文字书写的格式。活动通过层层递进的游戏,让他们了解田字格的结构和功能,在快乐的游戏中熟悉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在通过亲自试试写写的过程中,了解文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体验做小学生的充实感。

  活动目标:

  1、知道田字格是小学生学写汉字的作业本,了解它的基本结构和用途。

  2、乐意参加田字格的游戏活动,会区分上下左右的方位,体验小学生学习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了解熟悉田字格,尝试自己在田字格中书写自己的姓名。

  活动准备:

  1、田字格20份、田字格的文字、小水果若干、小学生作业本;小狗、小猫、小企鹅图片2、幼儿前期已经参观过小学,看过小学生的作业本。

  活动过程:

  1、欣赏感知:

  师:这是什么呀?看看小学生的本是怎么样的?一个个字宝宝都写在田字格里。

  (出示作业本和文字,让幼儿欣赏。)师:为什么小学生上了一年级要用这样的本子呢?大人写字为什么不用这样的本子呢?

  小结:田字格能帮助刚学写字的小朋友把字写好写端正。

  2、认识田字格:

  师:田字格是怎么样的?(线条、形状和小格子)3、游戏一:住在哪里师:小狗住在田字格的哪里?小猫呢?请你把小企鹅搬进右下格,还有一个的名字叫什么?

  知道田字格分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4、游戏二:跳格子师:我们这里的四块板正好变成了田字格里的四个小屋子,我们一起来玩一玩。五个小朋友一组,一个先作裁判,还有的排队跳格子,跳进去后要说出你挑在什么格子里,裁判要纠正跳错的'小朋友。

  幼儿分组游戏,教师观察幼儿的位置感。

  5、游戏三:送水果幼儿没人一个田字格,听老师的口令把水果送进相应的格子里。

  6、游戏四:试试写写幼儿尝试把自己的姓名写进田字格,知道不能超出田字格。

  教学分析:

  本次活动是让孩子熟悉小学生的作业本,知道文字的书写格式,通过游戏的形式让他们体验学习的快乐。"田字格游戏"是一个比较老的教材,以前让孩子熟悉了解田字格总线的比较枯燥,因此,设计了四个不同的游戏,让幼儿通过游戏来了解熟悉田字格。通过欣赏观察的环节让幼儿了解了田字格的构造;以送动物回家游戏,知道了它的四个小房间的空间方位;在亲自跳格子的游戏中,进一步深入了解了田字格的方位,而且还能互相观察指正,时方位感比较差的孩子也快乐的参加的游戏。最后的试写活动,孩子们能很快的把自己的姓名写入田字格,体验了小学生的学习。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对顺数、倒数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兴趣,理解顺、倒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从10以内任意一个数字开始进行顺接数和倒接数,用语言表达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可逆思维。

  通过比较1-10顺、倒数的不同规律,感知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知道顺数时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倒数时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少1。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点数10以内数和比较数的大小的经验。

  课件准备:“纸箱楼梯”图片;“去购物”图片;“去车站”图片;“搭错车”图片。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纸箱楼梯”,引导幼儿感知数字1-10之间多1少1的等差关系。

  ——熊猫奇奇要去小伙伴家做客,可是小伙伴家住在高高的平台上,这里有一些纸箱,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纸箱排好了,你觉得他们像什么?(楼梯)

  ——楼梯的'每一层分别用了几个纸箱?(1-10个)

  ——每两层相邻的台阶之间差了几个纸箱?(1个)

  ——所以每两个相邻的数字之间相差数字几?(数字1)

  小结:数字1-10,每两个相邻的数字之间相差1,例如1比2少1、2比1多1;2比3少1、3比2多1;……(以此类推)。

  出示图片“去购物”,引导幼儿学习10以内的顺数。

  ——奇奇和小伙伴们打算去郊游,需要先去商店买点东西,从小伙伴的家到商店一共有多少级台阶?(10级)

  ——奇奇要按什么样的数字顺序上楼?(1、2、3、4、5、6、7、8、9、10)

  ——从第一级台阶开始,后面的数字有什么变化?(越来越大)

  ——后一个数字比前一个数字大几?(大1)

  小结:按1、2、3、4、5、6、7、8、9、10的顺序数数叫做顺数,顺数的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一个数字比前1个数字大1。

  出示图片“去车站”,引导幼儿学习10以内的倒数。

  ——奇奇和小伙伴们买完郊游用的东西准备去车站,从商店到车站一共有多少级台阶?(10级)

  ——奇奇要按什么样的数字顺序下楼?(10、9、8、7、6、5、4、3、2、1)

  ——从第一级台阶开始,后面的数字有什么变化?(越来越小)

  ——后一个数字比前一个数字小几?(小1)

  小结:按10、9、8、7、6、5、4、3、2、1的顺序数数叫做倒数,倒数的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后一个数字比前1个数字小1。

  出示图片“搭错车”,引导幼儿进一步巩固顺数和倒数,掌握10以内任意数的顺数和倒数。

  ——车来了,奇奇和小伙伴们搭上了车,可是它们弄混了车票都上了错误的车厢,仔细听要求,帮助他们回到正确的车箱。

  ——奇奇/妙妙/蜜蜜/小福要去8号/4号/2号/7号车厢,它要经过哪几节车厢?这是顺数还是倒数?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幼儿回家后仔细观察,看看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顺数的?哪些东西是倒数的?进一步感受顺数和倒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天真、好动、活泼可爱,思维独特、个性鲜明。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树的故事》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冠.树枝.树干.树洞.树根)

  2.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生命的情感。

  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难点:画面结构和组织。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直观演示,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老师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同学们认真观看。说一说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看看谁的反应能力强,谁说的最准确呢?)

  生:(快速抢答)汇报。

  师: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树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新授

  师:下面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做一个小游戏,来考考同学们的观察能力。(认真观察把你看到的说出来)

  【百度搜索】(三幅比较生长姿态、颜色、外形的不同)

  生:汇报。

  师:你还知道其它总类的大树吗?

  生:汇报。

  师:同学们了解大树的种类可真不少。那老师在考考大家。你们知不知道大树可以分

  为哪几部分呢?

  生:汇报。

  师:确定。(树冠.树枝.树干.树洞.树根)

  师:现在我们对大树有了一定的了解。有谁到大树这儿来玩呢?

  参考下面图片编一个大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小动物,猴子、小鸟、树洞里的猫头鹰)

  大树不仅是小动物们的好朋友,也是我们的小朋友的好朋友。

  (校园里的大树)

  但有些大人,违背了人们的意愿,看看他在做什么?

  【百度搜索】(人类砍伐大树)

  生:汇报。

  师: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生:汇报。

  师:鼓励。

  三.欣赏图片,启发学生完成作业。

  (画家作品:各种表现形式的大树)

  师:对比下面两幅画,分别画的是大树的什么部分?

  【百度搜索】(学生作品:整棵大树、树根)

  生:汇报。

  师:小朋友们喜欢大树的哪一部分呢?

  四.作业:

  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力,把你最喜欢的那一部分用你手中的画笔画出来。画出大树的故事,看谁画的最有趣。

  五.作品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

  六.总结:

  通过我们这节课的学,我们知道了,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爱护大树,保护大树。

  板书设计:

  大树的故事

  画大树的分解图作品展示区

  反思: 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孩子们的童年是天真的,本着他们的那份童真,这个课题很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兴趣,为他们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因此,我 一开始就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在音乐声中感受小鸟的叫声,进而联想到小鸟生活的环境,来创设情景,让学生集中精力并产生强烈的兴趣,然后让他们 自己来讲有关大树的故事,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较高。使其将“玩”和“学”融为一体。同时,让每位学生体验 到学习的快乐。运用激励的方式,(如:你们真聪明、你真行!)等形式以达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 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最后设置互动操《小雨沙沙》通过学生展示、交流、肢体表演,既让孩子们得到肢体上的放松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造型能力。进而渗 透了德育教育引导他们进行绿色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会认识半点,了解时针和分针的运转关系。

  2.学习计划自己的片断活动内容,感受幼儿园生活的作息时间。

  3.有初步的时间概念,知道要珍惜时间。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时钟、自制的《半点作息表》。

  2.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时钟》、《科学·认识整点和半点》。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对整点的认识。

  师:钟面上有几个数字?长针叫什么,短针叫什么?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多少?

  游戏《拨钟报时》,教师拨钟,幼儿报时。如教师拨8点,提问:现在是几点整?分针指在数字几?时针指在数字几?

  2.出示《半点作息表》,引导幼儿观察并认识半点。

  师:小朋友在干什么?短针指向数字8和数字9的中间,长针指数字6,是8点半。

  3.师幼梳理:半点时,分针指在数字6上,时针指向两个数字的中间,如时针指向2和3的中间,就是2点半。

  4.引导幼儿观察8点和8点半,比较整点与半点的不同。

  5.玩游戏&《报时拨钟》,巩固对整点、半点的认识。

  6.指导幼儿完成操作材料《科学·认识整点烽半点》。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引导幼儿到区域继续游戏《报时拨钟》。

  活动反思:

  时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对于学前班孩子来说,认识钟表,加强时间观念,懂得爱惜时间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组织了《认识半点》这个数学活动,本次活动我从幼儿已掌握整点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半点的认识。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引导幼儿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树立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观念。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第一组通过观察和操作,能读出钟面的时刻,探索钟面半点指针的规律;第二组通过观察和操作,在老师的帮助与辅导下能读出钟面的时刻,理解半点指针的规律;第三组通过观察和操作,在老师的帮助与辅导下能指出半点指针的规律,可以跟读钟面的时刻;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教育幼儿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反思整个活动过程,我认为活动是基本成功的,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能力得到了提高,身心获得了发展,主要体现在:

  1、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幼儿的生活经验里,已经有了一些钟表的知识储备:上学的时间、放学的时间、做课间操的时间······虽然这些认识是浅显的、感性的,对于不同的幼儿来说层次也是不同的,但是仍为幼儿学习“认识钟表”提供了经验基础。为此,课中我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让幼儿看钟面的时刻,再想一想半时是怎样看出来的?幼儿通过比较,异中求同,最后概括出“分针指着6,时针最后走过数字几,就是几点半。”的规律。

  2、充分体验“生活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本课的活动中,我注重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安排了“说说你在这个时间正在做什么”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幼儿体验“生活数学”。

  总之,在课堂活动中应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情境,让幼儿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本次活动过程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接受能力来设计的,活动中孩子和教师真正融合在了一起,活动的效果较好。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画画中了解一些自己会做的事情。

  2、在自己制定计划中体验做事的快乐,萌发幼儿乐意做事的情感。

  3、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独立计划做事有一定的局限性

  活动准备

  1、自己、家里、大三班、小区的四列小火车样板。

  2、幼儿操作的纸和笔、浆糊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老师讲故事《君君请客》

  2、幼儿讨论:君君为什么留不住朋友?

  二、观看《小美做事》

  1、我们看看小红会做些什么事情?

  自己穿衣服

  在家里扫地

  帮助班级整理图书

  在小区中捡垃圾

  三、幼儿制定计划

  1、想一想:你为自己、家人、班级、小区做过什么事?

  2、幼儿制定计划用简单的绘画表现为自己家人、班级、小区做过的事。

  四、计划归类

  1、我们一起把你们做的事来分一分,贴一贴(幼儿将自己计划书、按自己、家里、班级、小区进行分类。)

  2、教师总结归类。

  五、拓展“我乐意做……我会做”

  引导幼儿尝试做更多的事。

  教学反思

  学期大班的专题内容是培养幼儿的计划能力。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独立计划做一些事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引导幼儿逐步地尝试计划呢?我们觉得要选择一些幼儿熟悉,平时经常做的事,这样促使幼儿去计划时能大胆、积极主动地进行,而非因困难度过大而退缩、害怕。

  班中的幼儿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但“我会做事,我想做事”的意识还很薄弱,因此这一方面着手,让幼儿去尝试计划一下,我会做的事,以及我想做的事,幼儿的兴趣很高。让幼儿进行计划与成人相比很大的差异,成人可以用文字表达,而幼儿只能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故在活动中人物做事的简笔画是主要的表现方式。

  在设计的'各活动中,为了引出幼儿计划,在前两个环节中运用“军军与小红”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进行讨论,激发了幼儿要学习小红会做很多事。在每个环节之间,老师将四大幅示意图放于教室的四周。幼儿归类黏贴时积极地投入,并能仔细观察,从而将自己的画正确归类。

  在最后交流与乃至此后几天中,幼儿常围绕着四大幅画在交流。并时常来告诉我:“老师,我今天又做了××事!”

  在整个活动中,我注意到了幼儿的随机反应,并及时地鼓励、提醒、引导。如:汪涵说帮爸爸切菜,我就引导幼儿要小心,避免危险:又如沈子妍说要过节了,帮教室打扮,我马上与孩子谈到了要来临的圣诞与元旦,丰富幼儿各方面的知识。

  存在的不足:

  在活动中,幼儿围绕老师提出的四大主题“自己、班级、家里、小区”计划了做的各种事。但由于老师规定了范围,幼儿在计划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下次活动中,可以让幼儿计划做各种不同的事。

  小百科:做汉语中的常用动词,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由没有到存在之间的过程;做就是造,产生这个东西的意思—做生意、做饭、做工、做鬼脸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喜爱描绘大自然的优美散文,感受散文的画面美和意境美。

  2.了解春雨和某些植物的特征。

  3.学习散文的抒情性语言。学习词汇:落、淋、洒、滴、万紫千红。

  活动准备:

  1.准备表现散文内容的图片,以及有背景音乐和配乐朗诵的.录音磁带。

  2.带幼儿到户外观察春季花草树木的色彩和形态。

  指导要点:

  1.教师边指图边配乐示范朗诵,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感受散文优美的意境。

  2.通过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帮幼儿理解作品的层次。

  3.结合作品学习动词"落""淋""洒""滴",知道动词的丰富多样性。

  4.让幼儿静心欣赏一遍配乐朗诵后,在小组里自由发言:听了这散文,我好像看到了……我学到了动词……学到了句子……5.引导幼儿用色彩画出绿色的草地、柳树、红色的桃花、杏花,黄色的油菜花、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