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瓢虫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瓢虫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瓢虫教案1
教学目的:
1.在认识瓢虫以后学会儿歌,巩固所学知识。
2.进一步知道瓢虫的特征,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了解瓢虫与农作物的关系。
3.发展幼儿的分析、概括能力,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4.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5.使幼儿懂得儿歌的`诙谐幽默之处。
教学准备:
七星瓢虫图片,玩具两个
教学过程:
1.咱们小朋友上次认识了瓢虫,哪个小朋友能讲一讲七星瓢虫长什么样子?(找幼儿讲述)现在我们一起看看七星瓢虫是不是和咱们小朋友说一样?(看图片,幼儿观察,导入活动)
2.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与教师一起概括七星瓢虫的特征:“有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是半球形,穿了一身花衣服,花衣服就是它的第一对翅,第二对翅膀是透明的,在第一对翅膀的下面,只有飞的时候才能看见。头很小,有一对大眼睛,一对触角,六条腿(三对足),背上有7个美丽的大黑点,它飞到菜园里,棉田里去抓害虫,爱吃蚜虫,是益虫。”(巩固复习)
3.听教师读儿歌,引导幼儿学习儿歌《七星瓢虫》,教师领读,幼儿结合图片记忆。
附:儿歌:七星瓢虫
小瓢虫,真美丽,身上穿件花花衣。
数数它有几颗星?一二三四五六七。
小瓢虫,真卖力,一飞飞到棉田里,
专抓蚜虫当点心,乐得棉桃笑眯眯。
4.各种形式引导幼儿记忆,如齐背,分组背,小组比赛等等,激发幼儿背诵兴趣。(可找幼儿扮演瓢虫)
5.游戏,边背儿歌,边与玩具七星瓢虫做游戏。
6.背着儿歌去户外寻找七星瓢虫。(结束活动)
幼儿园瓢虫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图片、与老师的交流中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
2、用红色来涂七星瓢虫的的身体,用树叶添加背景,初步让感受画面的完整性。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材料
黑色蜡笔,红色、绿色蜡笔用黑色蜡笔画七星瓢虫的外形与黑点,用红色蜡笔色涂瓢虫。
活动过程
1、欣赏与讨论
(1)这是什么虫?(七星瓢虫)数一数这个瓢虫身上有几个小圆点?几个大?几个小?长在哪里?(有七个圆点,左右翅膀上各有三个圆点,中间一个大圆点,左右翅膀个一半。)身上除了有点还有什么?(有脚),有几条呢?让孩子来数,并说说是怎么长的?
(2)七星瓢虫身上有几种颜色?什么地方是黑色?什么地方是红色?(头部、触角、圆点和六条腿是黑色,翅膀是红色。)
2、教师介绍瓢虫一家有许多的种类,要从那些圆点上去分辨,有一个圆点的是一星瓢虫,有七个圆点的是七星瓢虫,没有圆点的是大红瓢虫,他们都是益虫,今天,我们来画益虫,不要画害虫,要把圆点画准确。
3、表现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
我们把七星瓢虫变到纸上来吧,看,老师是怎么变出来的?画圆形问幼儿这是七星瓢虫的什么部位?(身体)对了,在圆形外面画上半圆形问画了什么?(头部)……一只七星瓢虫妈妈变出来了,你们会变吗?快来变一变。
4、创作要求七星瓢虫的.妈妈说,我还有很多宝宝的,我想友来一起变出来吧,有的从这边爬过来,有的从上边爬下来,你们会变出来吗?
5、幼儿作画
(1) 注意瓢虫造型,认真判别位置,腿的方向要向后(否则腿就断了),身体两边各三条腿,头部和尾部没有腿。
(2) 引导幼儿能画出向不同方向爬的瓢虫,同时注意到大小的来排列在画面上。
(3) 用黑色蜡笔画好轮廓、涂好黑色后再去用红色或橘红色涂在瓢虫身上。
(4) 最后树叶作为背景。
活动反思:
在美术活动中,评价也很重要,我尽可能提供给每个幼儿表现与表达的机会,允许他们之间存在不同之处,这对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鼓励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活动。不管美术活动结果怎样,只要幼儿能认真对待并付出努力,那么他们的作品就应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认可,这样有助于每个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活动无论是欣赏讨论或者是示范讲解,都凸现了瓢虫特征,什么地方是红色,什么地方是黑色,以及有几个大小的圆点等。因此从作品中看,幼儿想象力丰富效果不错。
幼儿园瓢虫教案3
教学目标:
1.手口一致地数5以内的数,说出总数,并尝试学习按数量分类。
2.愿意大胆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1.画有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4个斑点、5个斑点的纸制大小瓢虫若干。
2.树叶若干片,上画1—5的点子各4组。
3.小虫若干条。
4.儿歌《小瓢虫》。
教学过程:
一、游戏《小瓢虫》导入。
出示一只小瓢虫,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游戏“小瓢虫”。
师:一(两、三)只小瓢虫呀,(上下弯曲手指);爬呀爬呀爬呀(四指作爬行状);追上坏坏虫呀(加快爬行速度);啊呜吃掉它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5以内的数,说出总数。
(通过数瓢虫和瓢虫身上的圆点,学习数数1、2、3、4、5。)
教师出示5只瓢虫宝宝,提问:
1、来了几只瓢虫?
2、背上有什么?
3、伸出食指数一数分别有几个圆点?(请个别幼儿上来手口一致的数瓢虫)
师:每个瓢虫宝宝背上的.圆点数都一样多吗?
小结:原来每只瓢虫宝宝背上的圆点数是不同的。
师:请小朋友到后面去抓一只瓢虫宝宝,数数你的这只瓢虫宝宝背上有几个圆点?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瓢虫宝宝饿了,帮瓢虫宝宝抓害虫。
(1)师:“瓢虫宝宝们肚子饿了,我们帮瓢虫宝宝去抓害虫吧。但是有一个要求,捉的虫子的个数和瓢虫身上的点子的个数要一样多。
请同伴间相互检查结果,边检查边说:“我把几条虫子送给几个点子的瓢虫吃。”
(2)教师巡回指导。
2、瓢虫宝宝玩累了,送瓢虫宝宝去休息。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在树叶上画上相应圆点。
师:“瓢虫宝宝的妈妈出差去了,想请小朋友帮忙照顾瓢虫宝宝,请你们送它们去树叶上休息。请你到后面去捡一片树叶,如果你的瓢虫宝宝背上是1个圆点的就在树叶上画上1个圆点,那如果是2个圆点,你的树叶上应画几个圆点呢?
(2)集体验证。
师:我把x个点子的瓢虫送到个x圆点的树叶上,请个别幼儿讲述。
3、帮瓢虫宝宝找妈妈。
师:瓢虫妈妈出差回来了,请你们跟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下,想一想这只瓢虫宝宝的妈妈会是谁呢?(教师出示三个圆点的瓢虫宝宝)请小朋友帮忙找一找,并说出理由。
小结:瓢虫宝宝身上的点子的个数跟瓢虫妈妈点子的个数必须一样多。
师:现在请你数数看上面这五只大瓢虫哪个是你瓢虫宝宝的妈妈?请你把瓢虫宝宝放到自己瓢虫xxx身边。
集体验证。
让我们一起来数数1个圆点的瓢虫妈妈有几个?
四、结束活动。
现在请拿蓝色瓢虫宝宝的小朋友带上你们的瓢虫妈妈一起到外面的草地上去玩耍吧!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儿园瓢虫教案4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借助已有的绘画经验,大胆添画背景,使画面更加丰富。
2.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使画面富有童趣。
活动准备
1.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观察瓢虫,了解瓢虫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制作特色教具,具体直观地让幼儿感受到如何构图,自然地学会如何添加背景,使画面更加丰富,富有童趣。
(1)用黑色水彩笔画出瓢虫的一家,将其剪下拼粘在一块8开大的透明塑料板上。(见图一)
(2)挑选一些8开大的绘画作品,如《花姐姐与树宝宝》、《树叶宝宝》、《牙刷》等等(见图二、图三)。(这些画是幼儿已有的绘画经验)
(3)将幼儿的作品依次叠放在透明板下(注意第一张是白纸),撤掉白纸,就可以看到透明板下面的背景图,依次拿掉这些图画,可以看到不同的画面。
活动过程
1.猜幼儿自编的谜语,回忆瓢虫的外形特征:圆圆的身体像面包,头上一对小触角,身上还有七颗星,会飞会爬真灵巧。(是七星瓢虫)
2.出示教具,引起幼儿的绘画兴趣,丰富幼儿的表象。老师问:“瓢虫的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到哪儿去玩?”老师取下白纸,依次换上不同的背景图,幼儿开心地说:到“花姐姐与树宝宝”、“树叶宝宝”、“牙刷”上去旅行。
3.启发幼儿说出自己想添画的背景。幼师问:“你们的瓢虫喜欢到哪儿去玩?”幼儿会说到水里去玩,到月亮上去玩,到牙刷上去玩等。
4.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指导。
(1)重点指导不会或不敢添画背景的.幼儿。可以用瓢虫妈妈的口吻说,我和我的宝宝要和花姐姐和树宝宝一起玩。因为“花姐姐和树宝宝”是这个孩子曾经画过的绘画作品,所以他能大胆地添画。
(2)重点指导不喜欢换色的幼儿。可以告诉孩子,瓢虫妈妈喜欢在橘子味的树叶上玩,同时取一支橘黄色的水彩笔放在桌上。这样,幼儿就会马上拿起橘黄色水彩笔添上一个橘子昧的树叶,接着,幼儿还会自觉地用棕色水彩笔为瓢虫姐姐添画上巧克力味的叶子,用红色水彩笔给瓢虫弟弟添画上苹果味的树叶。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把画面的内容编成故事,由老师帮助记录下来,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
评析
张老师发现幼儿画瓢虫时,几乎张张画面上只画一只瓢虫,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绘画只关注要表观的主体,往往忽略对背景的描绘,因此画面比较单调。针对幼儿的这一特点,她设计了《小瓢虫去旅行》的活动。活动以谜语的方式开始,让幼儿清楚地归纳出瓢虫的外形特征,再以拟人化的口吻引出瓢虫的一家,激发他们想像瓢虫一家旅行的情景。紧接着,老师运用透明的教具,演示小瓢虫旅行的场所,从幼儿曾经画过的内容入手,启发他们进一步想像瓢虫还能到什么地方去旅行。这样,老师就很自然地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绘画经验。然后,老师在进一步启发幼儿展开联想,充分发挥幼儿想像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绘画要求:先用深色的笔画出小瓢虫的一家,然后用其他漂亮的颜色画出瓢虫旅行的地方,即背景。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能关注幼儿不同的行为表现,找准幼儿活动中的困难和需求,并用幼儿喜欢的方式加以指导。从效果上可以看到,幼儿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想法,画面内容丰富、富有童趣,活动满足了幼儿的创作和表达的欲望。
幼儿园瓢虫教案5
设计思路:
随着主题“在秋天里”的逐渐深入,孩子们逐渐了解了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外出活动时会有意识的关注在草地上的小虫子。孩子对瓢虫简单的外形、不同的花纹产生了明显的兴趣,他们总会为这是害虫还是益虫争论。
在这个活动中,将重点落在涂色环节中,请幼儿给蜡笔排队让幼儿辨析同种色中不同的`彩度变化,进一步关注颜色的深浅,逐步培养幼儿有目的地选色与配色,感受色彩的美感。
活动目标:
1、区别同种颜色的深与浅,尝试用相近色进行配色。
2、知道瓢虫是秋天的昆虫,并区分益虫和害虫。
活动准备:
教师范画、瓢虫图片、铅画纸、勾线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数一数——了解瓢虫外部特征并能区分益虫与害虫
1、这是什么?数一数它有几只脚?还有什么也是六条腿?
2、小结:长着六条腿的都是昆虫。
3、这个瓢虫身上有几个小黑点?几个大?几个小?长在哪里?(有7个圆点,左右翅膀上各有三个圆点,中间一个大圆点,左右翅膀各一半。)
4、七星瓢虫身上有几种颜色?什么地方是黑色?什么地方是红色?(头部、触角、圆点和六条腿是黑色,翅膀是红色。)
5、总结:瓢虫一家有许多不同的种类,要从那些圆点上去分辨,有一个圆点的是一星瓢虫,有七个圆点的是七星瓢虫,有六条花纹的是条纹瓢虫,象龟壳的是龟纹瓢虫,还有没有圆点的大红瓢虫,这些都是益虫,其他瓢虫都是害虫。今天我们一起来画保护树叶的益虫。
二、分辨深浅色——在找一找与排一排的过程中提高幼儿对同种色的彩度辨析能力
1、出示:大红、粉红、桔红、桔黄、柠檬黄,都能给瓢虫涂色,请幼儿找出这些颜色,比较哪些比较深,哪些比较浅?从深到浅排排队。
2、找出绿色,也从深到浅排排队。
3、指导幼儿画出瓢虫的主要特征,强调瓢虫的腿要向后画,身体两边(左右)各有三条腿,腿长在身体两侧,头、尾部没有腿;要画的饱满。
4、鼓励幼儿选用各种红色,注意画面上的深浅搭配。
5、提醒幼儿注意黑点的数量,画出益虫。
6、总结:师生一起念瓢虫的儿歌。
幼儿园瓢虫教案6
目标
1、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借助童谣画出小瓢虫的外形特征。
2、大胆添画背景,使画面更加丰富。
重点:借助童谣画出小瓢虫的外形特征难点:画出不同形态的'七星瓢虫。
准备
1.图片。
2.作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欣赏与讨论。
小朋友,我们班上来了位小客人,我们一起看看它是谁。
1、看背景图,(它是谁呀?七星瓢虫是农民伯伯的好朋友,他特别喜欢吃害虫,帮助农民伯伯保护庄家。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个瓢虫身体是什么样子?身上有几个小圆点?几个大?几个小?长在哪里?)让幼儿数一数这个瓢虫身上有几个小圆点,几个大的,几个小的,都长在哪里。
二、示范讲解七星瓢虫的作画步骤。
(1)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童谣,你们想听吗?
画个大圆盘,一分分两半再画个半圆,顶在盘上边七个小圆圈,画在盘里面两根须,画两边,六条腿,分两边,这只瓢虫真好看.
好听吗?你们想试一试吗?
(2)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3)我们把这只七星瓢虫变出来好不好?(教师边念童谣边画七星瓢虫)
(4)我们小朋友也来变一变(幼儿齐说)。
画个大圆盘,一分分两半
2.再画个半圆,顶在盘上边
3.七个小圆圈,画在盘里面4.两根须,画两边,六条腿,分两边,这只瓢虫真好看.
三、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形态的七星瓢虫。
一只瓢虫有些孤单,我们再给它请些朋友来吧。(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念童谣边画出不同形态的七星瓢虫)四、幼儿绘画,老师指导幼儿画出背景。
七星瓢虫生活在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给这幅画添上些什么?
五、展示幼儿作品。
幼儿园瓢虫教案7
【教材分析】
《瓢虫》是一首语言优美、结构精炼、富有童趣的诗歌,可爱的“瓢虫”在作者的笔下俨然成为了孩子们喜欢的调皮、可爱、活泼拟人化的形象,非常适合幼儿欣赏、朗诵并进行仿编诗歌活动。诗歌在活动中借用教具背景图,引导幼儿利用自己制作的瓢虫指偶,边操作指偶边创编儿歌,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思维。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会用肢体语言大胆模仿瓢虫的动态。(重点)
2、了解瓢虫的特征,尝试创编诗歌,体验创编的乐趣。(难点)
3、愿意关注瓢虫等小昆虫。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制瓢虫指偶人手一个。
2、儿歌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猜谜语:身体圆圆像面包,头上一对小触角;身上还有七颗星,会飞会爬真灵巧。幼儿了解瓢虫的外形特征。
2、教师出示瓢虫指偶,激发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
二、教师模仿瓢虫动态,边动作边念诗歌第一部分,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出示诗歌背景图,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的第一部分。
2、根据诗歌内容,提问:小瓢虫沿着什么小路去别人家呢?
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用儿歌中的'句子总结,并引导全体幼儿朗诵句子。
提问:小瓢虫停在了哪里,变成了什么?
教师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用儿歌中的句子总结,并引导全体幼儿朗诵诗歌中的句子。
3、小结:老师把这首好听的诗歌画成了一幅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谱。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绘制图谱。
4、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完整朗诵诗歌。
引导幼儿边模仿瓢虫动态(脚步匆匆、沿着小路飞、钻进草丛等肢体动作),边完整的朗诵儿歌。
三、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进行仿编诗歌。
1、出示第二部分图谱,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仿编。出示诗歌图谱。师幼一同朗诵诗歌。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记忆诗歌内容。
提问:小瓢虫停在了xx,变成xx。你觉得小瓢虫还会停在哪里呢?变成什么?(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引导)。
幼儿将仿编的诗歌结合图片朗诵。将自己仿编的儿歌念给旁边幼儿听。
3、幼儿朗诵自己仿编的儿歌。
4、幼儿为自己仿编的诗歌起名字。
5、操作指偶,再次朗诵诗歌。
【活动延伸】
语言表演区利用幼儿做的瓢虫指偶,套在手指上,跟小伙伴合作起表演朗诵诗歌。
附:儿歌《瓢虫》
瓢虫,瓢虫,老是脚步匆匆,不知道要去哪里,沿着玫瑰小路,
去谁家串门?来来来,
停在我的手指上,一动也不动。
变成一枚闪闪的钻戒吧。瓢虫,瓢虫,
老是脚步匆匆,不知道要去哪里,钻进芒草丛中,去谁家串门?
来来来,停在我的胸前,一动也不动。
变成一颗夺目的纽扣吧。
幼儿园瓢虫教案8
设计思路
在先前的主题活动中,幼儿认识了许多昆虫,他们对瓢虫特别感兴趣,尤其对瓢虫身上的小圆点很好奇,有的问为什么每只瓢虫身上的小圆点都不一样?有的多,有的少?它们代表什么意思?幼儿的提问给了我启发,为此,我设计了这个学习活动,通过有趣的情境,让幼儿在捉瓢虫、找害虫的游戏中学习封闭式数数,并结合已有的科学经验对瓢虫进行分类。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发现7以内封闭式数数的方法。
2.让幼儿分清害虫和益虫。
活动准备
PPT、操作卡、数字卡、大树背景、网兜背景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引出话题
1.大树妈妈怎么了?
2.我们一起来看看大树妈妈怎么了?
二、了解7以内封闭式数数的方法
1.出示三角形树(上面有大小、颜色不同的瓢虫7只,排列成圆圈状)。
(1)这棵树上的瓢虫排成了什么形状?
(2)数一数上面有几只瓢虫?你是怎么数的?你是从哪只瓢虫开始数起的?
(3)小结:当瓢虫排成圆圈状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瓢虫开始数起,就是确定好起点,再接着往下数,这样就不会漏数和重复数。
【设计意图:让幼儿自主寻找有特征的一只瓢虫作为起点开始数数,明确第一只瓢虫为起点,让幼儿重点感知封闭式数数的基本方法。】
2.出示方形的树(上面有大小、颜色相同的7只瓢虫,排列成圆圈状)。
(1)你是从哪只瓢虫开始数的?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只瓢虫?
(2)小结:数样子相同的瓢虫时,可以用手按住第一个、用笔或贴纸在第一个上面作标记,然后接着往下数,这样就不会漏数和重复数。
【设计意图:这棵树上的瓢虫颜色、大小完全相同,增加了封闭式数数的难度,可要求幼儿进一步探索“起点”,鼓励他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记住起点。】
三、尝试7以内封闭式数数的方法
1.操作要求:(幼儿人手一只瓢虫),数一数瓢虫身上有几个圆点,就贴上相应的数字卡片,完成后把瓢虫贴在前面的两块黑板上。
2.共同验证:请幼儿讲述数数的结果和数数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幼儿操作练习的环节中,我又对瓢虫身上的圆点作了一些调整,如疏密等,并让幼儿自己验证数数的结果。】
四、尝试分类,体验成功
1.提问:你们知道哪些瓢虫是害虫?哪些瓢虫是益虫?
2.幼儿操作,将害虫和益虫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让幼儿对害虫和益虫进行分类,也是对之前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与整合。】
反思
一、活动中贯穿有趣的情境
数数活动原本比较枯燥,缺乏游戏性和情境性。本次活动生成于和幼儿的对话,为此,我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就思考:如何根据幼儿的兴趣发展来提高幼儿封闭式数数的能力。于是我巧妙地运用了一个有趣、连贯的情境来激发幼儿探索学习的.兴趣。活动一开始,我就出示了两棵不同形状的树,利用幼儿在树上找瓢虫的过程,尝试让幼儿探索和发现封闭式数数的方法。
二、环节设计有重难点,层层递进
活动中我先出示三角形树,上面有7只大小、颜色不同的瓢虫,排列成圆圈状,让幼儿自主寻找有特征的一只瓢虫作为起点开始数数,明确第一只瓢虫为起点。重点让幼儿感知封闭式数数的基本方法。紧接着出示方形的树,上面有大小、颜色相同的7只瓢虫,排列成圆圈状。相同大小、颜色的瓢虫增加了幼儿数数的难度,为幼儿进一步探索和记住起点创设了情境。问题的层层递进及有效的回应,使得幼儿自主探寻出三种记住起点的方法。最后,教师再给予梳理和归纳,帮助幼儿进一步掌握封闭式数数的方法,也为后一环节幼儿的操作作好了铺垫。物照片、立体挂件等,这些材料难度不同,层次不同,让幼儿自己观察、判断:我能画什么,我就选什么,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画的内容。
材料的提供不仅要满足不同幼儿前期的选择需要,更要在活动中为幼儿的多次绘画体验提供充分的表现空间。于是,我又有意识地调整了背景图,拉开月亮与山坡的距离,这样每个幼儿在第一次选画成功后,还有第二次选画的机会,而且第二次他们更愿意选择较复杂的动物来挑战自己的能力。
三、调整指导过程
通过录像回放,我对幼儿作画时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分析与了解,这让我在教学过程中能胸有成竹地进行观察和判断,并根据幼儿的现场表现适时地进行指导。
当幼儿对表现前后关系有困难时,可以及时提示:“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呢?先画前面好,还是先画后面好?”在作画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理解前后与步骤的关系。
当幼儿画错想要放弃时,教师可以及时鼓励:“有没有办法改?”让幼儿知道画错之后可以通过添加、改变来化解困难,同样也能体验成功。
通过观看短短三十分钟的录像回放带给我更直观、更真实的感受,让我对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体现出的年龄特点、绘画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录像回放中所传达的信息也让我捕捉到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反思自身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为我的后续思考和调整提供了客观依据。
附活动设计方案:
大班美术活动:够月亮
活动目标
1.观察图像的基本结构和某些细节特征,大胆画出各种动物造型。
2.与同伴合作用叠高的方法做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故事中的动物叠高图。
2.各种幼儿熟悉的动物图像:简单的图片、复杂的图片、动物照片、立体挂件等。
3.小长方形色纸、记号笔、剪刀、固体胶、垃圾盒、四幅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了解叠罗汉的方法
1.出示小乌龟的图片:夜空中挂着一轮明亮的月亮,多美呀!一只小乌龟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到月亮就好啦!
2.出示动物叠高图:小乌龟请来许多动物朋友,大家决定来玩“够月亮”的游戏(从下到上依次说出谁叠在谁的上面)。最后,小老鼠一伸手,终于够到了月亮。它咬了一口,味道冰冰的、凉凉的。小老鼠把月亮分给大家吃,因为没有大家的帮助,谁也尝不到月亮的味道。
3.动物们用的是什么好办法(叠罗汉)?
二、师生共同演示,把握作画方法
1.出示各种动物图片:很多动物见了说,这里有四个山头,我们就分成四个小队,一起来叠罗汉。比一比,看看哪一队叠得高,叠得快,先够到月亮。
2.演示方法:
(1)选一个最难画的动物,第一个“登上山头”。
(2)选一张和这个动物颜色相似的纸,在纸上放一放,描一描。
(3)在幼儿的提示下由教师作画:用手指在图片上依次描画该动物的特征;用手指在画纸上比画,放大轮廓,把握大致轮廓;对照图片,边思考边作画。
(4)沿轮廓剪下画好的动物。
(5)把动物贴在背景图上。
三、合作游戏
1.交代玩法:
同桌的四个朋友为一队,每人先选一张不一样的动物图片,然后在桌上挑选一张和动物颜色比较相似的纸作画。
2.过程指导:
*观察:同一队中是否出现重复的动物。
*提示:先在纸上描画,关注画面上动物的基本结构。
*比较:尽量放大画面,体会画得越大,就能越快够到月亮。
3.画好一个动物,剪下后立即贴到游戏背景图上,再另选动物作画,直至够到月亮。
四、分享交流
1.按先后次序给各小队贴上数字记号1~4。
2.依次分别观察,评议谁画得最快,画得最大。
幼儿园瓢虫教案9
一、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等现象都有了一定的兴趣。但由于数学活动比较枯燥,所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经常机械性的学习,学习不够主动。为了让幼儿能更主动的学习,更深入的掌握数的概念,我设计了《小瓢虫分家》这一带有情境性的数学游戏活动,利用了幼儿所喜欢的小昆虫—瓢虫吸引幼儿的眼球,使幼儿一开始就对活动能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按小瓢虫身上的点数量不等的特点,让幼儿巩固对10以内数的认识,学习按数量分类。
小瓢虫背上的点的数是变化很多的,希望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可以在其中玩数,轻松的学习。
二、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10以内数的认识,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画有6个点、7个点、8个点、9个点、10个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一棵有6个点、7个点、8个点、9个点、10个点的树叶的大树
四、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帮助瓢虫分家—帮助瓢虫找树叶—结束游戏
五、活动过程:
1、今天,张老师邀请了一个非常可爱的朋友来我们班里,猜猜它是谁?
教师与幼儿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作吃状)。
2、那么多小瓢虫,让我们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个小瓢虫)。
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可爱的小瓢虫朋友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幼儿数数瓢虫上有几个点,用这个方法来确定是几星瓢虫。
(1)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看!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2)请你数一数你的瓢虫宝宝背上有几点?你是怎样数的?(小结:可以从上数到下或者从左数到右)
(3)你的`朋友是六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4)你的朋友是七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5)你的朋友是八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6)你的朋友是九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7)你的朋友是十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3、小瓢虫刚和我说,他们很希望小朋友帮他们一个忙,他们最近造了3幢漂亮的房子,可是就5幢房子,却有那么多小瓢虫,这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能说出按瓢虫背上点的多少进行分类)
请幼儿帮助小瓢虫分家。
不错的
4、小瓢虫开心极了,有了自己的家,他们还希望请小朋友能帮它们找到它们活动的小树叶(请幼儿找到相应的有相同点数的树叶,并将瓢虫放到相应的数字树叶上)
5、让我们和可爱的小瓢虫一起去玩吧!
幼儿园瓢虫教案10
活动目标:
1、在粘贴瓢虫、添画瓢虫的活动中,感受创作的乐趣,体验成功快乐。
2、能够大胆想象瓢虫的各种形态,并进行创造表现。活动准备:
图片、纸盘、剪刀、橡皮泥、颜料、排笔、固体胶、勾线笔、毛根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题目。
教师: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蚜虫最怕它、棉花最欢迎。小朋友猜猜它是谁?
二、出示图片,观察瓢虫的外形特征。
1、七星瓢虫是什么特征?
2、身体上有怎样的花纹?
3、七星瓢虫的腿是什么样的.?它的翅膀是什么样的?
4、教师引导幼儿探索用纸盘、橡皮泥等制作形态不一的七星瓢虫。
5、幼儿自主探索制作七星瓢虫,体验成功的快乐。
6、展示作品,讲述分享作品,感受共同创作的成就感。
幼儿园瓢虫教案11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等现象都有了一定的兴趣。但由于数学活动比较枯燥,所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经常机械性的学习,学习不够主动。为了让幼儿能更主动的学习,更深入的掌握数的概念,我设计了《可爱的小瓢虫》这一个有情境性的数学游戏活动,利用了幼儿所喜欢的昆虫——小瓢虫吸引幼儿的眼球,使幼儿一开始就对活动能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按小瓢虫身上点的不同,让幼儿感知5以内的数量,初步获得数序知识。希望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轻松的学习。
活动目标:
1、能排除多种干扰因素(颜色、大小、形状、排列),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 以内的数,并说出总数。
2 、发展有意注意,提高注意的稳定性和操作的熟练性。
3、在游戏的情境中体验学数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画有1个点、2个点、3个点、4个点、5个点的彩纸制瓢虫若干。
2、彩纸苹果若干。
3、自制大树5棵
4、1——5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通过点数小瓢虫身上的点子帮助幼儿复习点数5以内的数量及初步认识数序。
(一)出示小瓢虫,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瓢虫身上的不同,激发其兴趣。
1、今天,李老师邀请了一群新朋友来我们班里,看看它们是谁呀?
2、哇,好多小瓢虫,那它们都长得一样吗?(小瓢虫身上的点数不同)
(此活动环节出示瓢虫,主要是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幼儿说出瓢虫点数不同的时候,引导幼儿一起数瓢虫身上的点数,以此来巩固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并引导幼儿从少到多进行排序,从而认识数序。)
二、领养小瓢虫——引导幼儿不受大小、颜色因素的干扰点数小瓢虫身上的点数,并说出总数。
1、那么多小瓢虫,它们都想和我们交朋友,让我们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位幼儿领养一只小瓢虫)
2、请个别幼儿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小瓢虫。引导语:你能介绍你的瓢虫朋友长得什么模样吗?还有谁和你的瓢虫朋友身上的点子数是一样的?
(此活动环节让幼儿领养小瓢虫主要是让幼儿能排除多种干扰因素(颜色、大小、形状、排列),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 以内的数,并说出总数。还有就是为了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接触到小瓢虫,来调动课上的学习气氛。幼儿介绍小瓢虫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词语组织成一句话来形容该瓢虫,这样既能让幼儿理解又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摘苹果——引导幼儿不受干扰按照瓢虫身上的点数摘取苹果并说出总数。
1、师:这里有5棵大树,想请小朋友为它们挑选一些苹果。每只瓢虫选的苹果数量都是不一样的。小朋友要仔细看清小瓢虫身上有几个点数,再摘下和瓢虫点数一样的苹果数量,装到小篮里,找到座位坐好。(老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根据点数挑选苹果,特别关照能力弱的孩子)
2、检查幼儿操作情况——吃苹果
师:你摘了几个苹果?为什么?
四、送瓢虫回家——引导幼儿排除多种干扰因素,应用点数的方法,根据苹果树上的数字提示,插上相应数量的小瓢虫。
1、嘘!快听是谁在讲话,原来,天黑了,瓢虫妈妈叫孩子们快回家啦。我们把小瓢虫们送回家好不好?
2、引导幼儿认真听声音——分别出示数字1——5
请幼儿分组把小瓢虫送回家,想一想你的瓢虫朋友是住在哪棵树上,为什么?
3、检查操作情况,师小结。
4、师生齐唱摇篮曲,结束。
(此活动环节主要是让幼儿学会数与量相对应。)
幼儿园瓢虫教案12
活动目标:
1、熟悉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意境,初步学念诗歌。
2、尝试运用肢体动作大胆地模仿瓢虫的动态。
3、发挥想象力,创编诗歌内容,萌发喜欢瓢虫的情感。
活动准备:
瓢虫教具两个。
活动过程:
一、小瓢虫飞来了
1、出示瓢虫教具:小朋友看这是谁?小瓢虫长什么样?漂亮吗?
2、小瓢虫老是脚步SS,它要去哪里呢?
3、教师操作瓢虫教具不停地在幼儿身边飞舞,边有表情地朗诵诗歌的 一段,念完后将瓢虫停在手指上当戒指。
4、刚才小瓢虫飞到了哪里,看上去像什么?
5、小瓢虫还会飞到哪里去呢?教师边操作瓢虫教具,朗诵诗歌第二段.
6、小瓢虫又飞到了哪里,看上去像什么?
7、教师边操作教具边带领幼儿念诗歌2遍。
二、会变的瓢虫
1、瓢虫、瓢虫,飞来飞去老是脚步SS。停在手指上,停在胸前,它还会停到我们身体的什么地方呢?会变成什么呢?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瓢虫飞到身体的不同部位,会像什么?先让幼儿自由与同伴交流。
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想象的内容,教师示范将个别幼儿的回答编到诗歌第七句和第九句:谁来说说你觉得小瓢虫会停在身上的什么地方,会变成什么?说的真好,我们 一起来把他说的也编成好听的`诗歌吧。
4、请幼儿将自己创编的内容编成诗歌说给大家听听:谁能把自己想到的编成诗歌说给大家听。
5、瓢虫除了会停在我们的身体上,还会停到许多它想去的地方,比如
说漂亮的花朵上,瓢虫停到漂亮的花朵看上去像什么呢?我们一起来 编成诗歌说一说。
6、瓢虫还会停到什么地方,又会变成什么.?请小朋友再来想一想编一编。
三、我是一只瓢虫
1、我们也来变一变,变成一只小瓢虫。
2、教师同幼儿一起扮演瓢虫,改编诗歌中的话并做出相应动作。如:停
在花朵上,一动也不动,变成一个香香的花蕊吧。
3、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并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说说小瓢虫飞到哪里去了,变成了什么。《中班语言活动设计教案:“瓢虫”》摘要:戒指。
4、刚才小瓢虫飞到了哪里,看上去像什么?
5、小瓢虫还会飞到哪里去呢?教师边操作瓢虫教具,朗诵诗歌第二段.
6、小瓢虫又飞到了哪里,看上去像什么?
7、教师边操作教具边带领幼儿念诗歌2遍。 二、会变的瓢...
幼儿园瓢虫教案1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通过绘画形式表达表现。
2、乐意大胆添画背景,使画面更加丰富。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瓢虫图片。
2、纸、画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感受瓢虫的外形特征。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们猜猜看是什么?
谜面:圆圆的身体像面包,头上一对小触角,身上还有七颗星,会飞会爬真灵巧。(是七星瓢虫)
2、帮助幼儿梳理谜面。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可以从七星瓢虫的形状和花纹猜出来。
二、瓢虫作品欣赏——初步了解七星瓢虫的特点。
1、七星瓢虫长得怎么样的?
小结:七星瓢虫有一个圆圆的身体,头上有一对触角,背上有7个圆圆的斑点,还有六条腿。
2、那瓢虫是益虫还是害虫呢?为什么?
小结:瓢虫专门吃蚜虫保护庄稼,所以是益虫。
三、幼儿学画——用绘画形式表现瓢虫的外形特征
1、七星瓢虫一家要去旅行,我们先来画画瓢虫爸爸,自己来画画家里的妈妈和孩子。
七星瓢虫是什么样的?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绘画七星瓢虫。
添画:他们到哪里去旅行(草堆里、花园里、大树上)
3、幼儿集体绘画。
要求:把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画出来。
观察要点:能否星瓢虫的外形特征画出来。
是否能添画背景。
4、分享交流。
小结:七星瓢虫的一家可真可爱,你们都画对了它们的背上有7个小圆点,头上的一对触角,六条腿是对称的,画好左边画右边。
四、活动延伸:讨论还有哪些是益虫。
你们还知道哪些虫是益虫呢?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本文扩展阅读:瓢虫为鞘翅目瓢虫科(学名:Coccinellidae)圆形突起的甲虫的通称,是体色鲜艳的小型昆虫,常具红、黑或黄色斑点。别称为胖小、红娘、花大姐(指二十八星瓢虫,这是一种害虫)、金龟,甚至因为某些种其分泌物带有臭味而俗称为臭龟子(但这也是混称)。英文名ladybirds(又称ladybug)里的"lady"一般被认为是暗指在天主教信仰中的圣母玛利亚。全世界有超过5,000种以上的瓢虫,其中450种以上栖息于北美洲。
幼儿园瓢虫教案14
近期在园内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执教了一个中班美术活动《七星瓢虫》。这个活动来自主题《生活真奇妙》中的一个泥塑活动,我把它延伸为绘画活动。
活动目标是1:引导幼儿了解七星瓢虫外形特征,大胆添画,提高想象力;2:尝试用渐变色来丰富画面。
活动第一个环节我采用了猜谜语直接引出活动主题-七星瓢虫。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外形特征并在细节上加以强调,使幼儿对其印象更深些;第二个环节我采用了边念儿歌边范画的.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也希望这种游戏的方式可以和孩子有个互动,让孩子更好地投入到美术活动中。但这个环节我处理的还是略显仓促,以致效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活动第三个环节,我请幼儿发挥想象力丰富画面,请幼儿想办法让红绿这两种颜色变得多起来,因为幼儿在“毛毛虫爬呀爬”活动中对渐变色以有所了解,所以没有给予更多的讲解,以致有的幼儿一时没明白,从这一点我也认识到这个时候老师问话的明确性、引导性就特别重要,还需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与积累。
幼儿园瓢虫教案15
设计思路:
秋天里有许多昆虫,在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喜欢去寻找,他们边找边议论着。于是,我引导孩子们回家去找找瓢虫的资料,了解一下瓢虫。随着孩子们的探索,他们知道了瓢虫家族中种类繁多,有益虫与害虫,主要看它们的翅膀上的点子。我觉得可以通过数翅膀上的点子瓢虫家族中的益虫与害虫,帮助幼儿与提升这方面的经验。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此活动主要让孩子们了解瓢虫家族中的益虫与害虫,并能运用先目测一部分,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进行数数分辨。同时在接着数的基础上,让幼儿来分辨哪只瓢虫是益虫,哪只瓢虫是害虫,激发幼儿保护益虫的情感。接着还利用游戏"赶害虫",进一步激发幼儿喜爱与保护益虫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运用"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进行9以内的数数
2、了解瓢虫有益虫和害虫之分
3、能够根据游戏规则进行游戏,体验合作和竞争的乐趣
环境创设:
大树背景图、背上有6~9个不同点数的瓢虫若干。
活动流程:
一、认识七星瓢虫
1、教师出示大树妈妈图片:你们看这是谁啊?(大树妈妈)哎呀,大树妈妈怎么不开心,在哭呀!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大树妈妈身上有好多的小虫)哦~我来问一问大树妈妈是为了什么哭啊:"大树妈妈,你为什么哭呀?"大树妈妈说:"我的身上有好多害虫,咬得我可疼了。小朋友们,快点帮我把益虫留下来,把害虫都赶走,救救我的树叶宝宝!"哦,原来大树妈妈的身上有好多的害虫在咬它,怪不得大树妈妈哭得这么伤心呢!那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大树妈妈抓害虫好不好啊?(好)
2、教师:每个小朋友去抓一只害虫下来,看一看,数一数你抓到的瓢虫身上有几颗星,然后跟小朋友说一说,你是用怎样的方法数出来的?
3、教师:看到一只瓢虫,可以先数数它的半边背上有几颗星,然后接着数另外半边,数完全部的星就能分辨它是几星瓢虫了。
二、教师
1、在每个小朋友手里都有一只瓢虫,可是哪些小朋友手里的是害虫,哪些小朋友手里的是益虫呢?让老师来告诉你们:瓢虫有很多种,按它们身上的点数来命名,身上有七颗星的叫做七星瓢虫,有八颗星的叫八星瓢虫,有九颗星的叫九星瓢虫。寻找七星瓢虫时要先数一数瓢虫身上有几颗星,只有身上有七颗星的才是益虫。
2、我们再来数一数你手上的瓢虫有几颗星,如果是七星瓢虫就把它们放回大树妈妈的身上,如果是害虫就赶快扔到老师的小篮子里面来。
三、游戏:赶害虫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并讨论:幼儿分两队竞赛,用接力赛的方式赶走害虫,每个人赶走一个害虫(将害虫贴在旁边),接着回到队伍里拍后面一个小朋友的手,后面的'小朋友再继续去赶害虫。比比哪队找得最快最准确。
2、比赛结束,先自己队的小朋友检查一下是不是不小心被益虫也赶走了。教师记录得分,发放五角星。然后两队互查赶走的瓢虫中是否有益虫(七星瓢虫),如查出对方找错一个则把对方的一颗五角星转移到自己的队伍,在自查、互查后,为两队分别记下应得的五角星。
3、教师:树上剩下的瓢虫中还有害虫吗?(以抢答方式"赶"害虫)找对一个加一个五角星。
4、教师: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很棒,帮大树妈妈把害虫都赶走了,特别是X队的小朋友,又快又准确的把大树妈妈身上的害虫都赶走了。以后我们看到了七星瓢虫能不能伤害它啊?(不能)
四、 延伸活动
1、将幼儿用书投放到区角活动,让幼儿找一找七星瓢虫
2、幼儿操作幼儿手工《七星瓢虫》,制作一只七星瓢虫,贴在果树上,保护果树。
自我反思:
首先,本堂课我设计了请幼儿在树上每人抓一只瓢虫下来,然后数一数的环节。由于考虑的不够周详,幼儿在抓瓢虫的时候,造成了比较拥挤的场面。
在请幼儿数一数瓢虫身上有几颗星的时候,幼儿们基本可以做到数清楚瓢虫身上的星,并且用比较完整的语句来表达自己是如何将瓢虫身上的星数清楚的。在这一基础上我又教幼儿一种 "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
接下来是游戏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排在比较后面的幼儿由于等待的时间过长而造成了分心的情况,导致游戏没有在我的预想中完成。但是最后还是能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到合作和竞争的乐趣。
从目标的角度上来说,幼儿能初步的掌握"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也能在游戏中体验到合作和竞争的乐趣。但是对于益虫和害虫的区别上,幼儿还不是很了解,还有待加深印象。
【幼儿园瓢虫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瓢虫》教案08-20
亲亲小瓢虫幼儿园教案01-14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瓢虫》12-20
幼儿园中班《小瓢虫》教案08-26
幼儿园中班教案:找瓢虫11-22
幼儿园瓢虫教案15篇02-21
幼儿园瓢虫教案(15篇)02-21
认识瓢虫幼儿园活动教案范例12-20
幼儿园小班数学《瓢虫》教案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