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
【活动来源】
科学活动“大大小小的蛋宝宝”的活动目标是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并知道鸡、鸭、鸟都会生蛋,而且蛋有大小和颜色的异同等。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与蛋宝宝做游戏——观察各种蛋宝宝的不同特点——给蛋宝宝按大小排列——分享美味的蛋羹的活动,激发幼儿对蛋宝宝的兴趣,蛋是幼儿经常要吃的食物,它是来源于生活的好教材。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蛋,知道不同蛋有大小之分,并能按大小排列,尝试对应。
2、知道蛋有蛋壳、蛋清、蛋黄。
3、会爱护蛋宝宝
【重点难点】
1、让幼儿了解蛋宝宝的结构,认识各种各样的蛋宝宝。
2、小班幼儿自己动手剥蛋宝宝,很多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差。
【活动准备】
1、鸡、鸭、鹅、鹌鹑图片各一张。
2、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3、四只透明的玻璃碗。
4、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课件。
5、跟餐厅师傅协调,早点安排吃茶叶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早点吃的.什么啊?
幼儿:茶叶蛋。
师:那小朋友知道茶叶蛋是什么蛋变的吗?
幼:鸡蛋。
师:哇,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聪明啊,都知道啊。那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样的蛋宝宝,我们一起喊他出来:“蛋宝宝,蛋宝宝。”“骨碌碌,骨碌碌出来了。”师边说边从身后滚出蛋宝宝,(让幼儿感知蛋可以滚动)并问:“这是什么蛋呀?”幼:“鸡蛋”。
二、基本部分:
1、师:今天还有很多不一样的蛋宝宝正在和我们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幼儿分散找蛋宝宝,激起了幼儿的兴趣。)
2、“我们班的小朋友太棒了,找到这么多的蛋宝宝啊,小朋友看看这些蛋宝宝一样吗”鼓励幼儿比比、看看、掂掂,引导幼儿从蛋宝宝的大小,颜色、分量上来比较蛋。(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师提醒幼儿幼儿这些都是生蛋,在拿蛋过程中告诉幼儿要小心,不要用力捏,不要把蛋掉在地上,保护好蛋宝宝。
3、师小结:有的蛋大,分量重,有的蛋小,分量轻;有的蛋是白色的,有的蛋颜色偏红、有的浅绿色、还有的蛋带有花纹……不同的动物生的蛋宝宝也是不一样的。那你知道它们的妈妈是谁吗?(请幼儿自由说一说)
4、教师出示图片逐一验证:鸡蛋——鸡妈妈的图片,鸭蛋——鸭妈妈的图片,鹅蛋——鹅妈妈的图片,鹌鹑蛋——鹌鹑妈妈的图片。
5、师:小朋友,动物妈妈要比比谁的宝宝大,谁的宝宝小?你们来帮帮它们好吗?幼儿说出自己的排列顺序。(每4人一组,各组请一名幼儿发言)
6、师小结:有的小朋友是将蛋宝宝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有的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7、小朋友,这些蛋宝宝的大小,重量、颜色都不一样,那它们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呢?想看一看吗?(引导幼儿产生想要打开蛋看清里面的想法)。教师将蛋逐一打开在玻璃碗中,让幼儿观察并知道所有的蛋宝宝都有外壳,蛋壳很薄,容易碎,蛋壳里面有蛋清、蛋黄,蛋清都是透明色的,蛋黄都是黄色的,蛋清蛋黄营养丰富,小朋友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不能挑食啊。
8、师:那剥下来的蛋壳你们知道可以做什么吗?(幼儿自由讨论)师出示各种蛋壳工艺品、蛋壳粘贴画给幼儿欣赏。
9、师:世界上还有许多动物妈妈也会生蛋,小朋友知道那些动物妈妈会生蛋吗?(请幼儿自由发言后,播放课件,欣赏各种各样的蛋宝宝。)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把打开的蛋送到厨师爷爷那里,让厨师爷爷帮我们做成美味的蛋羹吧!离开活动室。(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在美工区中指导幼儿做蛋壳粘贴画。
2、品尝蛋羹。
【活动反思】
本次科学课主要是要让幼儿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蛋有大小、重量、颜色的异同等。幼儿对鸡蛋、鸭蛋、鹌鹑蛋都挺熟悉,对鹅蛋不是很熟悉。孩子们通过比较各种各样的蛋宝宝,无形中了解了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道理。每个幼儿也都从不同中找到了相同,知道蛋是有蛋壳、蛋清、蛋黄三部分组成的。在延伸活动中,我们锻炼了幼儿自己动手的能力,用碎蛋壳粘贴自己喜欢的图案;分享了美味蛋羹,孩子们津津有味的吃着,我相信这应该是他们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了吧?
通过这节课,我了解到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科学课,在保证孩子们探索兴趣和积极性的前提下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让她们自由的探索是很重要的。相信孩子们真的很棒。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2
活动目标:
学习按照物体的某一特征(颜色或形状)进行分类,并会选择相应的标记。活动准备:
1、教具:红色的圆片片、方片片各5个;红、绿、方、圆标记各一个。
2、小组操作材料:红、绿、方、圆标记和分类盒人手一份。
第一组:红、绿瓶盖各3个(共5份);第二组:红、绿棋子各3个(共5份);第三组:方、圆同色小积木各3个(共5份);第四组:方、圆同色卡片各3个(共5份);第五组:方、圆同色棋子各3个(共5份)。
3、活动场地布置:红色、绿色的方圈、圆圈若干个。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创设为小猫整理玩具的情景,激发孩子分玩具的兴趣
①请一幼儿将一样的片片放在一起。
②请幼儿选择相应的标记,边送边说:“_标记送给_片片。
2、小组活动:鼓励幼儿帮助小猫认真、仔细地分玩具,并做好标记
第一组:分红、绿瓶盖;第二组:分红、绿棋子;第三组:分方、圆同色小积木;第四组:分方、圆同色卡片;第五组:分方、圆同色棋子。
操作要求:①分好玩具再送标记,一边送一边说:“_标记送给__。”
③玩好一组,可以请老师检查后,整理好学具再到另一组活动。
3、游戏:找圈圈
按标记听琴声滑音迅速站到相应的圈圈里。(巩固分类,提高幼儿排除颜色、形状的干扰,按标记选择相应圈圈的能力。)
4、活动评价:小猫谢谢小朋友帮助他整理玩具,按要求整理好操作材料,并邀请大家跳一个庆祝舞。
活动反思:在本次操作活动过程中,我发现了两个问题:
一是不管按颜色分还是按形状分,平面图形(如花片、卡片)的正确率大大高于立体实物(如棋子、瓶盖等)。
试分析原因:
(1)教师以前在提供材料时,平面材料较多,忽视了生活中可运用的实物。
(2)就幼儿空间知觉的发展来看,平面思维优于立体思维。
(3)小班幼儿的排异性思维发展水平低,在实物分类时十分容易受颜色、形状的干扰。
改进建议:
(1)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教育因素,体现“数学教育生活化”,有机地将数学活动渗透在一日活动中。
(2)平时经常性地组织孩子多观察、多触摸,比较平面(图片)与立体(实物)的异同点,感受同一标记可选择事物的多样性。
二是本次活动的.要求是为实物分类后选择相应的标记,可是大多数的孩子在实际操作中是先插好标记,然后选实物入。
试分析原因:
从幼儿的角度来看,按标记分类比为实物分类选标记来得容易。因为按标记分类,标记首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目标和显性的支持材料,而为实物分类选择标记,首先要求幼儿思考这些材料怎么分,按什么分,有一个内部的思维过程。特别是在为分好的材料选择标记时,要求幼儿进行分析、概括和综合,较之按标记分类,这是一个逆向的思维过程。
改进建议:
(1)经常开展适合小班幼儿的逆向性思维训练活动,提高幼儿分析、概括、综合的能力。
(2)在设计各种活动时,注重提问的多元性、开发性,以提高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3
活动目标:
1、知道荷花、藕、莲子的特征,以及它们是荷花的花、茎、种子部分。
2、了解它们与人类的关系,能关注水中生长的植物。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藕、荷花、荷叶、莲蓬若干。
2、一张生长在水中的荷花图片(包括在水下的藕和根的部分)。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感知荷花、藕、莲子的特征。
(1)出示荷花、藕、莲子,请幼儿说说这些是什么?
(2)请幼儿仔细看看、摸摸、闻闻,说说花、藕、莲子是什么样子的`。
(3)讨论:莲子长在哪里?莲蓬是什么样子的?藕是什么样子的,它长在哪里?
出示图片或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藕是横着长在水中的泥土里,是一节一节的;荷花谢了以后长出莲蓬,莲子长在莲蓬里。荷花、藕和莲子是一棵植物上的花、茎种子。
(4)讨论:荷花什么季节开花?它最喜欢什么?如果没有水它会怎样?
(荷花最喜欢水和高的温度,夏天温度高,荷花夏季开花,荷花是生长在水中的植物)
2、引导幼儿讨论荷花与人们的关系。
(1)人们用藕、荷花、莲子可以干什么?
(2)你喜欢荷花吗?为什么?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幼儿认识不同动物的耳朵的特点。
2、帮助幼儿初步掌握系统的、有序的观察方法。
3、使幼儿初步形成类的概念,从而有概念思维及简单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较大的彩色动物图片、白板、毛绒动物耳朵头饰、单面胶纸。
活动过程:
一、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彩色动物图片,让幼儿辨认,并能有序的观察动物耳朵的特点过程中的对话:
师:今天有一些动物朋友要来我们班级作客,小朋友们认不认识他们呀?
幼“认——识!有大象、小猫、兔子、小狗、小熊...
师:真聪明!如果这些动物按门铃时,我们只能从猫眼里看到他们的耳朵,那我们还能认出他们来吗?
幼:......(安静下来,若有所思)
师:老师请大家先来好好的'认识一下这些动物朋友的耳朵好不好?他们都有哪些特点呢?
幼:兔子耳朵长长的..猫的耳朵很尖很小...大象的耳朵灰灰的..
师:大家说的都很对。现在我们按照老师的要求来说好不好,先说形状,再说颜色,颜色还包括外面和里面两种,小朋友们先说外面再说里面。
幼:兔子的耳朵是长长的,外面是白色,里面粉红色...小猫的耳朵尖尖的,外面是黑色,里面是肉色...大象的耳朵扁扁的,很大,外面是灰灰的,里面是白白的..
二、教师收起彩色动物图片,在白板上画出动物耳朵的图形,让幼儿辨认。
三、教师用单面胶纸将彩色动物图片的耳朵部位遮住,再拿出准备好的毛绒动物耳朵头饰,请一部分幼儿带上头饰扮演客人,另一部分幼儿找出对应的脸谱交给他们。教学活动在游戏中结束。
活动分析:
从感知觉——记忆——思维这三个方面来看,幼儿通过此活动学会了有组织的观察事物,并记忆下来,还能根据此经验判断不同动物耳朵与脸是否相符。首先,我准备的教具彩色动物图片和毛绒动物耳朵头饰无疑都是很能引起幼儿兴趣的东西,他们很容易注意到这些可爱、鲜艳的物品,并很乐意按照我的要求,去观察动物的耳朵。起先他们的观察很随意,很无序,有的说颜色,有的说形状,在我的引导下,他们很快能够有序的按照规则观察特征。观察过程给了他们短时的记忆,第二阶段,我收起图片,在白板上用单调的线条画出耳朵形状,幼儿可以再认,使他们的记忆得以巩固。最后,玩了一个配对的游戏,毕竟毛绒头饰与彩色平面图片是有一定差别的,但是幼儿通过观察显然已经能够获得类的概念,也能很快的使用反向思维为耳朵找到对应的动物脸,说明幼儿已经初步形成了概念性的思维,当有幼儿配对错以后,有幼儿可以指出错误,并纠正过来,可见,他们已经可以进行简单判断。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小草的特征,培养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
2、使幼儿学会爱护小草。
活动准备:
在散步和户外活动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小草。
选一块安全的自然状态的草地。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小草的特征。
“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请你拔一根小草看看是什么样的?在草地上爬、滚,趴下闻闻,感觉是怎样的?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小草?(凡是有泥土的地方就有小草)
2、引导幼儿讨论小草与人及动物的关系。
“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你喜欢在草坪上干什么?为什么人们要在公园里、学校里种上小草?我们应该怎样爱护美丽的小草?长在河边的小草有什么用?请你扒开小草,看看下面有什么?它们为什么藏在草丛里?还有谁喜欢小草?为什么?
3、小结。
草对人和动物都很重要,许多动物都要吃草,没有草就会饿死,人们种了很多草坪,让大家休息。我们要爱护草坪,使草坪更美。插入交流分享。
1、幼儿坐下来休息,说说小草的特征与感受。
谁来说说刚才你和小草是怎么做游戏的?你的脚(手)碰到小草有什么感觉?
(1)请幼儿回答,孩子们共同感受小草的`特征:小草是软绵绵的、小草的尖尖头碰到手时还感到有点刺刺的、痒痒的。
(2)感受小草有弹性的特征。
教师:刚才我看到你把小草轻轻地压下去,你发现小草会怎么样?(弹起来)小草真厉害压下去,还会弹起来。我们也来试一试时,看看小草会不会弹起来。
(3)感受在草地上运动时不容易受伤又很快乐。
教师:你和小草是怎么做游戏的?在小草上打滚感觉怎么样?
小朋友,你们知道踢足球的叔叔阿姨们都在哪里举行足球比赛的吗?(出示图片)为什么一定要在草地上踢足球?是呀,草地就像绿色的大床、绿色的地毯,我们在上面玩又舒服又不容易受伤。
(4)感受小草的清香味。
教师:谁闻到小草的味道了?我们一起闻一闻,感觉怎么样?老师告诉你们,小草发出的清香味还能使我们身体健康。所以幼儿园里有许多草地,还有许多地方也有草地,想想,你们在哪里见到过草地呢?(小区、公园等。)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6
1、初步了解镜子的用途,知道镜子能照出人或物体。
2、通过照镜子和参与照镜子游戏,感知镜子中的我,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
3、乐意照镜子,积极参与照镜子游戏活动,对用镜子观察周围的事物感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见过、并用过镜子。
2、物质准备:镜子人手一面。
活动过程:
1、出示镜子,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瞧!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
2、自由摆弄镜子,探索、感知镜子的特征。
让幼儿自主玩一玩,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自己对镜子的认识。
3、“照镜子”感知自己五官以及表情。
教师:镜子里有什么?动一动镜子,你还看见了什么?
教师:瞧一瞧,镜子里的你是什么样子的?
让幼儿照镜子做各种表情和动作。启发幼儿说说:照镜子时,你发现什么?
3、了解镜子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教师;你在哪里见过镜子?还有谁用过镜子?
4、引导幼儿开展“照镜子”的游戏活动。
5、想幼儿介绍“照镜子”游戏的玩法,启发幼儿想一想:老师做照镜子的人,小朋友做镜子里的人,老师做什么,小朋友应该什么?
鼓励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跟着老师的动作而变化,感知镜子里的人和照镜子人的动作的一致性,体验照镜子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7
【设计意图】
幼儿对周围的世界都充满好奇。蔬菜是怎样生长的?白菜是长在地上还是树上的?长豆为什么是长的?扁豆为什么是扁的?面对幼儿如此多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幼儿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并让他们永远保持一颗充满想像的童心?从认识毛豆开始,展开一次活动,这样既能让幼儿认识毛豆,又能对蔬菜产生探索兴趣。
【活动目标】
1.认识毛豆的外形及内部特征。
2.能动手剥毛豆,锻炼幼儿的消极小肌肉运动。
3.学会由外到内的观察毛豆,并用完整的话语表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4.激发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
【活动准备】
带荚毛豆4筐、一个空盒子;儿歌(毛豆)
【活动过程】
导入:直接呈现毛豆
1.师:毛豆长得什么样子?毛豆像什么?用手摸一摸,毛豆上面有什么?
2.师:小朋友们猜一猜,毛豆荚里面会有什么?
3.师: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到底会是什么样子的?
4.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老师先示范,再请小朋友们来操作,探索毛豆荚里面的样子。
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毛豆荚里面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剥毛豆荚认识了毛豆朋友,知道了毛豆是绿色的,小小的,长得圆圆的,每个毛豆朋友都有一个绿色的小房子,上面还有还有毛,大家相处的非常好。
活动延伸:毛豆朋友还有哪些用处呢?小朋友们可以回家和家长探讨一下,下次把结果和大家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老师要将孩子们感兴趣的一个点,把它放大,从这个点引发出幼儿可以去思考探索的点。激发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8
活动目标
1、加深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的认识,能正确说出名称并进行分类。
2、在此基础上对半圆形和椭圆形有初步的了解。
3、愿意与同伴分享食品,体验共同品尝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形片片各一、插有标记图的盘子四个、各种图形食品等幼儿已有生活中图形物品的知识
活动过程
1、认识图形宝宝,谈谈说说我知道的各种图形的物体。
“今天有许多的图形宝宝来和我们做游戏,他们是谁啊?”
(教师逐一出示各种图形,幼儿跟它们打招呼)
“你们知道这些图形宝宝爱藏在哪里吗?”(幼儿自由讲述)
2、感知食品形状的'多种多样。
a.“图形宝宝除了喜欢藏在__地方,还喜欢藏在哪里?”(启发幼儿说出藏在食品里)
b.出示一个桔子
提问:“桔子里藏有哪些图形宝宝呢?”
“还有哪些食品里藏有什么形状的图形宝宝?我们一起去看看”(幼儿边看边讲述)
2、给图形食品找家
a.出示贴有标记的盘子
b.请小朋友看着标记帮图形食品来分分家,并说说你把什么食品放在什么标记的家里了。
c.共同检查幼儿分类情况,并认识椭圆形和半圆形。
3、分享食品,通过提问让幼儿讨论如何与同伴分享食品。
a.你最喜欢吃什么食品?
b.碰上自己爱吃的东西能不能一个人拿它?食品的果皮和包装纸应该放在哪里?
c.和客人老师一起分享食品。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说出妈妈的模样及特色。
2、培养幼儿有颗感恩的人,懂得惜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让幼儿对“向幸福出发”节目有初步认识。
2、物质准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导部分,播放PPT,以“主持人”的形式入场
1、“大家好,我是向幸福出发的节目主持人,欢迎大家!”
“向幸福出发,有爱就大声说出来”有请我们的小嘉宾闪亮登场(幼儿入场)
2、“欢迎你们,知道你们今天参加的是什么节目吗?很高兴你们成为这个节目的小客人。”
二、教师引导幼儿,猜猜爱的人是谁?
1、师:你们知道吗?“向幸福出发”这个节目是一个感恩和表达爱的一个节目,今天我们也要爱一个人?她是谁呢?让我念一首儿歌,你们就知道了。(教师念儿歌《我的妈妈》)
2、师:你们猜到是谁了吗?
幼:是妈妈
师:对了,今天我们爱的人就是——妈妈。
分析:此环节,使幼儿了解妈妈是最亲近、最重要的人,并为下一个环节做铺垫。
三、利用“找游戏”,讲述妈妈的模样及特色
1、播放课件,让幼儿一起“找妈妈”。
师:今天,还有几位小客人也想参加我们的节目,可是在来的路上不小心跟她们的妈妈走散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幼:帮她们找妈妈。
师:让我们一起帮帮她们。
2、观看PPT,引发幼儿的讨论。
师:他是谁?他的`妈妈在哪里?
幼:大耳朵图图,他妈妈瘦瘦的。
师:对了,你知道你的妈妈长什么样子吗?
幼:我妈妈也瘦瘦的,头发长长的。
幼:我妈妈的头发是短短的。
师:你们看,这是谁?他的妈妈在哪里呢?(课件中显示图片)
幼:这是壮壮,壮壮的妈妈在这里。
师:壮壮妈妈长的什么样子呢?
幼:壮壮妈妈胖胖的,头发是卷卷的。
师:谁的妈妈的头发也是卷卷的,请举手。
师:这又是谁呢?这位妈妈又长的什么样子呢?你们妈妈跟他一样吗?
幼:这是小豆丁,他妈妈是带着眼睛,个子高高的那一位。我妈妈也带着一副眼睛……
师:你们太棒了,都帮小客人们找到了他们的妈妈!他们要谢谢你们。
小结:原来我们的妈妈都是不一样的,有瘦瘦的,有胖胖的,有头发长长的,有头发短短的,还有带眼睛的,她们都不一样。
此环节选择了有典型特征,最贴近图片给幼儿欣赏,引导幼儿具体描述妈妈的样子,激发起想像力的欲望。
四、体会妈妈对自己的爱,并学会感恩
1、师:说了这么多你们妈妈的样子,那妈妈爱你们吗?妈妈是怎样爱你们的呢?是怎样照顾你?帮你们做哪些事情呢?
幼:妈妈帮我穿衣服,妈妈很爱我。
幼:妈妈喂饭给我吃。
幼:我生病的时候,我妈妈一直抱着我,很担心……
2、师:妈妈原来是这样爱你们,我这也有几张妈妈爱我们的照片,让我们一起看看。
播放PPT,让幼儿感受妈妈的爱并做小结。
五、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感恩之意
师:妈妈这么爱你们,你们爱她吗?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0
教育目标:
1、指导幼儿充分运用听觉、视觉、和动觉。完整有趣的感知理解小鸡的一家的成员。认识词汇:公鸡、母鸡、小鸡、爸爸、妈妈。
2、培养幼儿语言的完整性和连贯性,用清楚地声音说话,并能运用礼貌用语,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话的习惯。
3、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从而感知10以内的数量,手口一致地点数说出总数,学习按颜色地不同将物体归类摆放。
教学准备:
公鸡、母鸡、小鸡(10只)五种颜色地毛毛虫若干条,五种颜色的碟子5个子宝宝:爸爸、妈妈、公鸡、母鸡、小鸡数字卡1—10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导入话题:“小朋友,今天你们的爸爸妈妈都来看你们了,开不开心啊?”
(开心)非常神秘地说:“今天啊,还有很多可爱的小客人也要来我们小一班做客哦,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吗?”(想)
基本部分:
一、认识字宝宝:公鸡、母鸡、小鸡、爸爸、妈妈集小鸡的家庭成员。
1、“听,是谁的声音?”(由一位老师在黑板后面模仿公鸡的叫声)“是公鸡,”“对了,我们请它出来吧!”出示公鸡,同时出示字卡—公鸡,以同样的方式依次出示母鸡、小鸡,引导幼儿认读字宝宝:公鸡、母鸡、小鸡。
2、“今天来做客的是小鸡的一家,小朋友知道谁是小鸡的爸爸,谁是妈妈吗?”引导幼儿说出小鸡的爸爸是公鸡,妈妈是母鸡,同时认识字卡:爸爸、妈妈。
3,集体认读所学的'字宝宝。
二、给小鸡的一家送数字宝宝。
幼儿依次手口一致地数一数公鸡、母鸡、小鸡各有几只,送相应地数字,并引导幼儿说:一只公鸡、一只母鸡、十只小鸡。
三、游戏:捉小虫。
1、“今天小鸡的一家来我们班做客,我们要请它们吃什么东西呢?”引导幼儿说出小鸡喜欢吃的食物(米
小虫),“现在就请小朋友来学小鸡,老师来做鸡妈妈,大家一起去草地上捉毛毛虫吧!”(要求幼儿一个跟一个排好队,捉虫子时要做到不争不抢)。
2、请幼儿将捉到的小虫按颜色分类,将小虫放在相同颜色的碟子里。
3、给每个碟子里的小虫送数字宝宝。
结束部分:
1、小结:“今天小鸡的一家都很开心,因为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而且还给它们捉到那么多好吃的虫子,小鸡说呀,要把小虫都带回家去吃呢。小鸡它们要回家啦,那我们就给它们表演一个节目送它们好吗?”
2、律动:大公鸡、大母鸡、小小鸡。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1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大胆实践,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2、培养幼儿归纳思维,通过比较,了解声音在固体和空气的传播是不一样的,固体比空气更能传播声音。
3、知道把声音拢起来后,声音放大了。
活动准备
1、幼儿2~4人一组,每组钟表1个、方纸筒4个、带盖的铁盒1个2.观察记录表一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幼儿探究活动一
1、探究的问题:
在同一位置、相同的距离,怎样使桌上钟表的声音听起来变大?
2、幼儿讨论:我用什么方法听?
3、试一试。
(1)把耳朵贴在桌面上。
(2)在桌边听钟表的声音。
4、记一记我的观察记录。
5、说一说我的发现。
耳朵贴在桌面听到的钟表声音比在桌边听到的钟表声音大。
二、幼儿探究活动二
1、探究的问题:
在同一位置、相同的距离,怎样使盒子里钟表的声音听起来变大?
2、幼儿讨论:我可以用什么方法听?
3、试一试。
(1)把耳朵贴在盒盖上。
(2)贴近盒盖听钟表的声音。
(3)把耳朵放在木头桌子上。
4、记一记我的观察记录。
5、说一说我的发现。
(1)耳朵贴在盒盖上听钟表的.声音,比贴近盒盖上听钟表的声音更清楚。
(2)在木头桌子上和盒盖上听到的钟表声音,比空气中听到的钟表声音更清楚。
(3)玩一玩。
三、游戏:“纸筒里的钟表声”。
(1)耳朵靠近纸筒口听一听,放在纸筒中的钟表和不放在纸筒中的钟表声音一样吗?
(2)再往上加一个纸筒,钟表的声音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3)再往上加第三、第四个纸筒,听听钟表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4)讨论结果:纸筒拢住声音,使钟表的声音听得更清楚。
四、注意事项
1、钟表嘀嗒声一定要明显,听得清楚。
2、给幼儿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以便辨听。
3、听声音作比较时,幼儿要在同一位置和相同的距离去辨听。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2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动物生存的环境。
2、认识陆、海、空的动物。
活动准备
1、动物图卡,动物园门票。
2、绘有底图的纸,白色、色纸、胶带。
活动过程
一、想想
1、老师拿出动物的图卡,然后请小朋友想想它们的家在哪里?
2、老师展示动物生活环境的书或图片,加深孩子的印象。
二、拿出一张已画好底图的纸,画有陆地、天空与海洋。
三、拿出几张动物图卡
如:老鹰、青蛙、小白兔、鱼,请小朋友放在其生长、生活的地方。
四、老师再拿出一些动物
提问:小朋友它们的家在哪里?
五、因为有些小动物的家太远了,有些家被破坏了,
所以请小朋友来为这些动物设计一个大的.“家”―――动物园。
1、全班分为2组讨论。
2、请各组先想想这些动物生长的环境,
哪些一样,哪些不一样,哪些生活在草原区,哪些是生活在沙漠区的动物。
3、讨论各组动物园总共有哪些区?
(可拿出动物园的入门票,供小朋友参考。)
4、拿出2张大纸请两组分别来画出自己设计动物园。
5、将每组画的动物园贴起来,请小朋友欣赏。
延伸活动:
让幼儿找出各种小动物的图画贴在动物园中。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3
【活动目标】
1、对探索自然事物感兴趣。
2、能大胆地进行操作实验,与同伴进行合作。
3、感知塑料小棒摩擦后可以吸取纸屑。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塑料小棒或塑料笔杆(彩色笔)、小木棍、梳子、尺子、碎纸屑。
2、记录单。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想一想”,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出示装满纸屑的篮子,请幼儿思考。
师:如果不用手直接拿纸片,用什么办法可以取出篮子里的小纸片。
2、教师提供彩色笔,继续让幼儿探索取出纸屑的方法。
二、教师示范“摩擦起电”实验,让幼儿尝试实验。
1、教师实验,幼儿认真观察结果。
2、让幼儿实验,尝试用彩色笔取出小纸屑。
3、教师根据幼儿实验进行提问,并进行小结。
小结:水彩笔在头上擦一擦就可以把小纸片吸起来了,是因为水彩笔与头发摩擦以后产生了静电,这种现象就叫摩擦起电。
4、让幼儿将没有在头上或者在其他处(衣服上)擦一擦的彩笔进行试验,然后与老师做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
三、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摩擦起电”。
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以及记录单。
2、共同检验不同材料的实验结果。
四、讨论:
1、为什么有的'材料能成功实验?(塑料)
2、试一试彩笔最大能吸起多大的纸片?为什么?
【活动延伸】
这些塑料的材料除了与头发摩擦产生静电,还可以在哪里摩擦后也能产生静电,请小朋友去试一试。
活动反思:
活动让孩子识别摩擦产生静电的材料,体验猜想和验证科学探究过程,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动采用幼儿身边常见的现象,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注重幼儿发现交流和分享,活动符合“科学启智”研究理念和精神。基本完成预定目标。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认识圆形,知道圆形的基本特征。
2、培养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开展前,给每位幼儿准备一只小袋,内装各种形状的图片。
2、布置好图形王国的场景。
3、幼儿对各种图形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今天到圆形王国去参观,向幼儿提出参观要求:圆形王国里有谁?(教师提供各种圆形的物品,如圆形的纽扣、饼干、轮胎、盘子、皮球等)
2、请幼儿参观时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二、活动过程1、认识圆形,让幼儿知道圆形的基本特征。
1)幼儿自由观察、操作,感知各种形状的特征。教师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引导他们滚滚、拍拍、摸摸。
2)请幼儿讲讲什么东西跑的最快,你是怎么知道的。
3)师生一起小结圆形的特征,促进幼儿进一步感知。
2、游戏“找朋友”教师出示一种圆形的物体,让幼儿在自己的小口袋中找出和教师一样的圆形物体,进一步巩固对圆形的认识。
3、调动幼儿生活经验,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
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1、晨间体育活动时,提供圆形的`东西给幼儿滚动。
2、在美工区提供大小不一的圆形图片,让幼儿画圆,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3、在科学区提供各种形状的图片让幼儿给图形找家,学习图形的分类。
与家长沟通计划请家长做有心人,平时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圆形的。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5
一、设计思路
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兴趣热点,孩子们参观了幼儿园旁边的菜场,通过与营业员的接触了解到了蛋的种类和名称;通过家园之窗及与家长的沟通,发动家长老师孩子共同收集实物图片等,扩大了对蛋的认识。可以说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世界充满了浓厚兴趣,他们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动,让他们看看摸摸尝尝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喜欢的。为了进一步拓展蛋的主题我特预设了这节探索活动,旨在让本班的孩子通过各种感官来探索了解蛋的形状结构。进一步积累有关蛋的知识经验。小班的孩子正是培养情感的初始阶段,通过在这次活动让孩子在吃蛋的时候互相谦让,共同分享,这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同时在探索的过程中激发了孩子强烈的探究愿望,为孩子的后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探索了解蛋的形状、结构,积累有关蛋的知识经验。
2、初步培养幼儿比较、判断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与同伴分享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
1、让幼儿自己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的蛋,将蛋藏在教室四周的“树林”里。
2、一只不透明的'大布袋内装鸭蛋、鸡蛋、鹅蛋、鹌鹑蛋等。
3、人手一只塑料碗,每桌中央放一空碗、擦手巾。
4、将幼儿家长、教师收集的有关蛋的图片布置在活动室墙上。
四、活动流程:
玩一玩→试一试→尝一尝→延伸
(一)玩一玩
1、看看摸摸猜口袋
教师:你们猜猜看口袋里装了什么?(启发幼儿运用视觉、触觉来猜)
2、教师逐一出示口袋中的蛋宝宝,让幼儿数数有几只并说出蛋的名称
3、找找蛋宝宝
让幼儿自由到“树林”边找蛋宝宝,互相看看比比。
教师:你找的是什么蛋?什么蛋宝宝大?什么蛋宝宝小?
(二)试一试
1、引发吃蛋的愿望
教师:你喜欢吃蛋吗?要吃到蛋先要做什么?(提醒幼儿将剥掉的蛋壳放入碗中)
2、幼儿自由探索,尝试区分了解生蛋和熟蛋。
教师:你们的蛋都可以吃吗?为什么?生的蛋里面是什么样的?熟的蛋里面又是什么样的?
3、幼儿讨论交流
4、归纳小结
(三)尝一尝
1、让幼儿尝尝熟蛋。
2、启发幼儿将熟蛋与别人分享。
(四)延伸
教师品尝咸蛋并与几名幼儿分享,提示幼儿:为什么你们吃的蛋有的淡有的咸,那是怎么一回事呀?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其他蛋的愿望。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6
活动目标:
1、能分辨三种不同的图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以及正方形的认识。
2、能完整说出“这是由__和__拼成”的句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图形组成小路(各图形数量控制在5个以内)。
2、各种图形(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情境式“山羊伯伯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引入课题。
教师戴上山羊头饰扮演山羊伯伯:你们看,我是谁?谁来了?
(山羊伯伯。)
1、今天山羊伯伯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呢,我要请小(2)班的.小朋友们去看画展,你们高兴吗?
二、走路去“森林博物馆”看画展。
T:去森林博物馆要经过一条小路,然后才到博物馆呢。现在山羊伯伯要带你们去走一走。
1、巩固复习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分辨能力。
T:这条路好奇怪,它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啊?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边走边问:
(1)首先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圆形)
那这有几个圆形呢?让我们一起数一数吧。
(2)现在看到的是什么形状?(三角形)
三角形又有几个呢?
(3)现在又看到了什么形状?(正方形)
它又有几个呢?
T:哇,终于到了,好累啊,山羊伯伯请小朋友找张凳子坐下来吧。
三、看画展。
1、说出都有什么画。
T:你们看,山羊伯伯都画了些什么画呀?
(太阳、小松树、房子等)
T:那山羊伯伯想考考你们了,你们知不知道山羊伯伯这些画是怎么画起来的呢?
(引导幼儿说出是用图形拼贴而成的。)
2、依次问:这画的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四、幼儿操作:拼贴画。
1、T:小朋友们真能干。可是山羊伯伯今天碰到了难题了。因为我还想请很多的小朋友来看我的画展,可是我的画太少了,我还有这么多的画板是空的呢。你们愿不愿意帮山羊伯伯一个忙来完成这些画呢?
2、请幼儿坐到地板上开始操作。
(幼儿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山羊伯伯将小朋友们完成的拼贴画展示出来。
五、活动结束。
走小路回去并请其他的小朋友来看画展。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7
活动目标
1.能按物体的长短分类。
2.喜欢参加分类活动,能耐心按规则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班级的旧图画笔若干;高笔筒、矮笔筒(可用大号牙膏盒在2/3处一分为二)人手各一个。
活动过程
1.介绍活动内容及规则
出示旧图画笔及高矮笔筒,告诉幼儿:班级的'图画笔需要整理,请小朋友来帮忙,把长的插在高笔筒内,短的插在矮笔筒内。
2.幼儿进行长短分类
请每个幼儿自己取一高一矮的笔筒各一个,分别选长或短的图画笔插入相应的笔筒,直至插满。
3.检查分类结果
请幼儿相互检查分类结果,看看长笔都有哪些颜色,以及短笔都有哪些颜色。
活动延伸
在进行本活动时,还可根据物体的大小、颜色进行分类。例如:让幼儿对图书、积木进行分类整理。整理画笔、图书、积木的活动可放在一个单位时间内进行,也可以分几次按小组轮流操作的方式单独进行。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8
活动目标:
1、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感知空气的存在。
2、探索小火箭发射高度与拍打瓶子时用力大小的关系。
3、体验探索活动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自制火箭、可乐瓶与幼儿人数相同,视频一个,图片2张。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结合课件的播放,激发兴趣。
前几天呀,我们中国发射了一枚火箭,它的名字叫嫦娥一号,小朋友想不想看看它是怎样飞上天的?(播放视频)
2、第一次操作后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许多枚自己做的火箭(出示并介绍火箭、瓶子助推器)。小朋友们每人拿一枚小火箭、一个瓶子助推器玩一玩,试一试,想办法让自己的小火箭飞起来。
幼儿操作、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1)你们的小火箭飞起来了吗?
(2)你是怎样让小火箭飞起来的?
(3)为什么我们一拍瓶子,小火箭能飞起来?
(4)小实验:瓶子里的空气。
小结:原来在我们的瓶子里装有许多空气宝宝。我们一拍瓶子(附动作),空气宝宝就被挤出来了。出来的空气宝宝推动火箭,火箭就飞起来了(附动作,结合图片)。
3、第二次操作。
师:小朋友们再去试一试,想办法让自己的小火箭都能飞起来。
4、第三次操作。
引导幼儿探索小火箭发射高度与拍打瓶子时用力大小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的小火箭部飞起来了。老师发现有的小火箭飞得很高很高,有的`小火箭飞得低低的,这是为什么呢?请小朋友再去玩一玩、想一想,试试怎样让小火箭飞得高?怎样让小火箭飞得低?
师:你是怎样让小火箭飞得高高的?又是怎样让小火箭飞得低的?
幼儿再次带着问题操作、尝试。
小结:当我们很用力地拍打瓶子时,里面就出来很多空气宝宝。这些空气宝宝推动火箭,火箭就飞得高;当我们轻轻拍打瓶子时,里面的空气宝宝出来得少,火箭就飞得低。
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玩了一个火箭飞起来的游戏。如果用瓶盖把瓶子盖起来,小火箭还能飞起来吗,回去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来做这个小游戏。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9
活动背景
汽车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玩具。可有一天,汽车的轮子掉了,汽车再也动不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这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于是我与他们共同收集了许多生活中有关圆形的东西,并把它们作为部分数学操作材料,将教学目标和内容巧妙地融入其中,大胆尝试让幼儿积极地与操作材料互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活动的乐趣,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活动实录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看、玩有关圆形的物品,初步感知圆形的基本特征。
2.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及操作能力。
3.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圆形积木、纽扣、薯片罐、八宝粥罐、圆形棋子等,每个面上都粘有一个圆形。
2.课件一个(春姑娘送礼物的画面,许多圆形宝宝滚动的画面,由圆形组合成的花、太阳、小鸡、鸟、钟等画面)。
3.用硬纸板做的斜坡8个,牙签,中心有小孔的圆片,有轴的长方形积木,轮子等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课件导入,引起兴趣。
师:“看,谁来了?”(出示春姑娘送礼物的'课件)
幼:“春姑娘。”
2.自由玩一玩有关圆形的东西,初步感知圆形。(出示礼物箱)
师:“春天来了,春姑娘给我们送来了许多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礼物?再玩一玩。玩的时候看看它们长的什么样?”
(把“礼物”发给幼儿后自由玩)
师:“有些什么礼物呢?”
幼:薯片。
师:薯片罐长的什么样?
幼:圆圆的。
师:“还有什么礼物呢?”
幼:八宝粥。
师:八宝粥罐长的什么样?
幼:圆圆的。
师:“还有什么礼物呢?”
幼:纽扣、积木。
师:那它们长得什么样?
幼:纽扣、积木都是圆圆的。
师小结:原来春姑娘送给我们的礼物里都藏着一个圆形宝宝(出示课件)。它长得圆圆的,滚来滚去非常好玩。
师:“我们赶快把藏在礼物里的圆形宝宝找出来吧。找到后可以和圆形宝宝手拉手做好朋友。”
幼儿找出粘在礼物上的圆形,撕下后粘贴在自己的衣服上。
(评析:大胆尝试让幼儿积极地与操作材料互动,引导幼儿自由地看看、摸摸、玩玩、找找、贴贴,给他们营造了一个宽松、愉快的心理气氛,为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创造了条件。)
3.尝试在图上找出与圆形相似的实物的某一部分。
师:“调皮的圆形宝宝们滚呀滚。怎么不见了,到哪里去了呢?”(出示许多圆形宝宝滚动的课件。)
师:“原来调皮的圆形宝宝们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一起来把它们找出来好吗?可以先和好朋友找一找,说一说。”
幼儿自由讲述圆形宝宝藏在哪里了。
师:“圆形宝宝藏在哪里呢?谁来告诉大家?”
幼A:圆形宝宝藏在太阳里。
幼B:藏在花里。
幼C:藏在小鸡的身体里。……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灵,看圆形宝宝还藏在哪里了?”(出示圆片和轮子)
(评析:通过电教手段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幼儿在宽松的“捉迷藏游戏”氛围里自由地与同伴交流,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增强了其大胆发言的信心。)
4.分组尝试制作有趣的小轮子及汽车,在斜坡上滚动,进一步感知圆形的基本特征,体验活动的乐趣。
“调皮的圆形宝宝还藏在圆片和轮子里,它们还想手拉手到斜坡上玩一玩。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助它们,好吗?”
幼儿自选材料制作,有的幼儿把两个中心有小孔的圆片用牙签接起来变成一对小车轮,还有的幼儿把带轴的长方形积木装上4个小车轮,就成了一辆小汽车等。然后孩子们尝试着让它们从斜坡上往下滚动。
(评析:在做做玩玩中,气氛显得更加轻松、自由,幼儿的操作兴趣高涨,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地调动,在探索中独立地获得学习经验,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活动延伸
1.找找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圆形宝宝变的?
2.给圆形娃娃涂色。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以数学教育生活化为主导思想,以来自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品作为部分数学操作材料,大胆尝试让幼儿积极地与操作材料互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活动的乐趣,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2.整个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楚。从第一环节引导幼儿有意识地看、玩各种有关圆形的物品,到第二环节尝试找出与圆形相似的实物的某一部分,到第三环节尝试制作有趣的小车轮及汽车在斜坡上滚动,进一步感知圆形的基本特征,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3.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学习的教育环境。如为幼儿提供了四种不同的制作小车轮的操作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任意选择。这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幼儿在探索中独立地获得学习经验。活动中,教师能灵活运用观察、讨论、提问、幼儿尝试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自主性。
总之,只要在活动中本着“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幼儿就一定会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20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舌头的外形特点和构造。
2、幼儿在尝试和比较中了解舌头的三大作用。
3、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保护自己的舌头。
4、发展幼儿的味觉感官,培养探索自身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面小镜子,一份(包括酸、甜、苦、辣、咸)的调味品,一根吸管。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教师和幼儿一起玩用舌头发出声音的游戏。
2、提问:是谁帮助我们发出这些有趣的声音?
二、认识舌头各部分的名称及部位
1、师:对了,是我们的舌头,你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它?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面镜子,请你仔细地观察一下自己的舌头,看看它的上面、下面有什么。
2、幼儿边观察边发言。
3、教师把自己的手当作舌头演示,幼儿认识各部分名称:舌头后面连着喉咙的部分叫“舌根”,舌根的'前面部分叫“舌体”,舌体的最前面叫“舌尖”,舌体的上面叫“舌背”,舌背上有舌乳头、舌苔,舌体的下面叫“舌腹”,舌腹上有舌系带、血管和突起。
4、师:刚才小朋友说得真好,小舌头自己还想介绍一下自己,我们一起来听听它说什么。(看多媒体软件)
三、了解舌头的作用
1、幼儿和教师试试舌头不动,还能不能说话。
2、师:舌头除了能帮助我们说话,还有什么作用?(幼儿讨论)
3、幼儿用吸管品尝各种调味品。
品尝后教师提问:你尝到了什么味道?是谁帮助你知道这些味道的?舌头为什么能尝出各种味道呢?(教师:因为舌背上有许多小小的味蕾,这些味蕾对味道特别敏感。)什么地方的味蕾对什么味道反映最灵敏?(看多媒体介绍。)
4、幼儿和同伴互看,比较舌头的异同。
教师指导并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舌苔会特别重?(教师:因为舌头是反映身体状况的一个标志。)
5、教师:我们的舌头不仅能帮助我们说话、品尝味道,还能反映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舌头的作用真大。
四、讨论如何保护舌头
1、师:如果舌头生病了或受伤了,我们一定会觉得很痛苦,那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舌头呢?
2、幼儿讨论。
3、师生共同小结:舌头最怕刺激性强的食物,我们以后吃东西时要小心,不要吃太辣、太烫或太冷的东西,也不要吃得太快,不能边吃边说,以免咬着舌头,还要注意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增强营养,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让小细菌无法生长。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21
活动目标:
1、了解和认识叶子的一些作用。
2、学习用叶子进行拓印活动。
3、培养幼儿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身边常见的树叶、菜叶、水果叶等叶子,白色卡纸。红、黄、绿、蓝四种颜色,棉签、盘子、报纸、擦手巾,空纸盒一个,里面分别用封口袋装着常见的不同的叶子。如:菠菜叶、茶叶、竹叶、仙人掌、蒲公英叶等。幼儿用书大书一本,五角贴画、红花贴画。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幼儿随着律动的音乐,拍手走到半圆形椅子前,分别做拍手、拍肩、拍腿等律动,然后坐下。
二、基本部分
1、认识叶子的'作用
出示纸盒,让幼儿猜猜纸盒里有什么?分别让幼儿上来取一样东西,让幼儿展示取出来的东西是什么?教师提问:
①大家手中拿的是什么?(叶子)你认识这些叶子吗?是什么的叶子?
②小朋友们知道这些叶子有什么作用吗?可以用来干什么呢?(泡茶、观赏、美化环境、吸收废气、做茶、治病等)。
③展示幼儿用书大书,和幼儿一起观看书中的叶子的妙用。
2、尝试学习用叶子进行拓印活动。
①让幼儿观察叶子的正反面的不同并示范用棉签把红、黄、绿、蓝等不同的颜色分别涂到叶子上进行拓印。让幼儿观察叶子正反面拓印的效果不同,从而让幼儿知道用叶脉清晰的那一面进行拓印效果较好。
②幼儿尝试分组用叶子在白色卡纸上进行拓印活动,鼓励幼儿互相合作进行拓印,看看哪组幼儿拓印的效果。
③教师提醒幼儿注意事项,如:小心不弄脏衣服、涂颜色要均匀等。
④幼儿合作进行拓印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三、结束部分
①分别展示每组幼儿的拓印画,并让各组幼儿给本组拓印画取名字。
②幼儿评选出最棒的一组,教师贴上五角星作为奖励,剩下组的作品教师贴上红花贴画作为鼓励。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22
活动名称:
科学:夏天真热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夏季自然变化的特点,以及人们活动的情况。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讲述能力。
活动准备:
投影设备、图片、
活动过程:
1、室外观察夏日景色,且稍活动,让幼儿感觉夏天天气的特点,自由讨论:小朋友,刚才在室外活动感觉怎样?摸摸自己的头上、身上有什么东西出来了?
2、幼儿学习讲述夏季的天气特点。
3、指导幼儿观察图片,提出要求。
师:夏天天气炎热,树上的.知了会怎样呢?小狗会怎样让自己凉快呢?水牛有什么凉快的好办法?
4、指导幼儿讲述人们在夏天的活动。
师:夏天天气炎热,人们穿什么衣服?人们喜欢吃什么东西?到哪儿去玩?
5、小结夏季特征,教育幼儿在夏季要注意休息,保持身体健康。
教学后记
夏天真热,幼儿如何而知?相信孩子自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活动之前,我利用晨间时段鼓励幼儿观察夏季的景色、人们的穿着、气候的特征,当幼儿有了充分的感受,他们在活动中就有话可说。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让幼儿在与同伴的语言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23
活动背景
汽车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玩具。可有一天,汽车的轮子掉了,汽车再也动不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这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于是我与他们共同收集了许多生活中有关圆形的东西,并把它们作为部分数学操作材料,将教学目标和内容巧妙地融入其中,大胆尝试让幼儿积极地与操作材料互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活动的乐趣,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活动实录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看、玩有关圆形的物品,初步感知圆形的基本特征。
2.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及操作能力。
3.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圆形积木、纽扣、薯片罐、八宝粥罐、圆形棋子等,每个面上都粘有一个圆形。
2.课件一个(春姑娘送礼物的画面,许多圆形宝宝滚动的画面,由圆形组合成的花、太阳、小鸡、鸟、钟等画面)。
3.用硬纸板做的斜坡8个,牙签,中心有小孔的圆片,有轴的`长方形积木,轮子等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课件导入,引起兴趣。
师:“看,谁来了?”(出示春姑娘送礼物的课件)
幼:“春姑娘。”
2.自由玩一玩有关圆形的东西,初步感知圆形。(出示礼物箱)
师:“春天来了,春姑娘给我们送来了许多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礼物?再玩一玩。玩的时候看看它们长的什么样?”
(把“礼物”发给幼儿后自由玩)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24
活动目标:
通过对豆子的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高脚杯6个、黄豆若干、大铁盘6个、记录白纸30张、铅笔30支。
活动过程:
(一)探究的问题: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要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看看有什么变化?
幼儿讨论。
1、豆子被泡大了。
2、豆子会从杯子里跳出来。
3、不会有变化。
(二)试一试。幼儿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并仔细观察。
(三)说一说我的发现。
1、看见一颗颗黄豆陆陆续续地从高脚杯跳到铁盘中。
2、豆子发出蹦蹦的响声,好像豆子在“跳舞”。
3、豆子被水泡大了,杯子里放不下就跳出来了。
(四)数一数,有多少豆子在“舞池”中跳舞,并在记录纸上记录活动的'结果。
(五)想一想,还有哪些豆子会跳舞呢?水泡过的豆子与干豆子有什么不同?
(六)注意事项:
1、实验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各个环节教师要提前做一遍,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2、挑选黄豆时要挑选颗粒饱满的黄豆。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25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不同的蛋有大小之分。
2.能按照蛋的大小进行排队。
3.知道蛋有蛋清、蛋黄、蛋壳组成,学会爱护蛋宝宝。
活动准备
1.图片:鸡、鸭、鹅、鹌鹑。
2.实物: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3.四只透明玻璃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情境导入
1.“鸡妈妈要来看望小朋友,猜一下,他给大家带了什么礼物?”
发挥幼儿想象力,鼓励幼儿说出不一样的答案!
2.“伸出小手摸一摸,看看你猜对了吗?”
教师让幼儿伸手到篮子里摸摸,然后再让幼儿说是什么。
(二)基本部分
“鸡妈妈不仅带了自己生的蛋,为了让小朋友们获得更加丰富的营养,看看她还带了什么?”
1.出示大大小小的蛋宝宝:鸭蛋、鹅蛋、鹌鹑蛋。“请大家猜一猜,这些都是什么蛋宝宝,瞧一瞧,你见过他们吗?”
2.引导幼儿用比较的方法观察蛋的大小。
-----幼儿比比、看看、掂掂,引导幼儿从蛋的`大小、颜色、份量来比较蛋。
教师小结“有的蛋宝宝大(鹅蛋最大)有的蛋宝宝小(鹌鹑蛋最小),有的颜色偏红(如鸡蛋),有的蛋是浅绿色(如鸭蛋),不同的动物的蛋也不一样。”
3.幼儿将蛋宝宝排队。提醒幼儿在拿蛋过程中要小心,不要掉地上。
“最大的蛋宝宝要排在前面,后面依次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他们排排队”
4.猜猜它们是谁的蛋。
“这些蛋宝宝的妈妈是谁呢?”
出示图片鸡、鸭、鹅、鹌鹑,请小朋友把蛋宝宝送到自己妈妈的身边。
(三)结束部分
“这些蛋有大有小,颜色也不一样,但是在蛋壳里面它们一样吗?”
引导幼儿产生想要打开看看蛋的里面的想法。
(1)教师将蛋逐一打开在玻璃碗中,请幼儿仔细观察蛋壳、蛋清、蛋黄。
(2)让幼儿知道所有的蛋都有外壳,蛋壳很薄、容易碎,蛋壳里面有蛋清、蛋黄。
活动反思:
本次科学课主要是要让幼儿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蛋有大小、重量、颜色的异同等。幼儿对鸡蛋、鸭蛋、鹌鹑蛋都挺熟悉,对鹅蛋不是很熟悉。孩子们通过比较各种各样的蛋宝宝,无形中了解了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道理。每个幼儿也都从不同中找到了相同,知道蛋是有蛋壳、蛋清、蛋黄三部分组成的。在延伸活动中,我们锻炼了幼儿自己动手的能力,用碎蛋壳粘贴自己喜欢的图案;分享了美味蛋羹,孩子们津津有味的吃着,我相信这应该是他们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了吧?
通过这节课,我了解到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科学课,在保证孩子们探索兴趣和积极性的前提下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让她们自由的探索是很重要的。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案科学领域教案11-25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通用15篇)05-27
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教案01-31
白盐和白糖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12-22
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案05-13
幼儿园小班健康领域教案05-13
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教案02-07
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案10-29
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案01-12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