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荐】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1
一、活动生成:
孩子们都喜欢小动物,喜欢听动物的故事,喜欢动物的动画片,喜欢唱动物的歌曲。《大母鸡》这首歌旋律有一些民族特色非常优美好听,很适合大班幼儿学唱。
二、活动目标:
1.学会歌曲,能用声音表情表现歌曲的欢快情绪。
2.能够看图谱,准确念诵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3.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现。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十六分音符的唱法。
四、活动准备:
歌曲图谱,熟鸡蛋一个,桔子或乒乓球一个。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听音乐做律动。
(二)基本部分
1.熟悉歌曲
教师扮演大母鸡表演唱歌曲一遍。唱后从口袋里掏出桔子: “生蛋了吗? ”“大家要给母鸡加油呀! ”引导幼儿随音乐拍手打节奏,教师再表演一遍歌曲。
2.练习歌曲节奏
幼儿扮演鸡蛋孵出的小鸡,跟妈妈学唱歌:“叽叽叽叽叽”,跟妈妈吃虫子吃吃吃吃吃”,练习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小鸡长大了,要学唱《生蛋歌》。出示歌曲图谱中母鸡叫声的部分,看图进行练习。
3.学唱歌曲
教师唱旋律部分,幼儿接唱母鸡叫声部分。
部分幼儿和老师一起唱旋律部分,其他幼儿接唱。
幼儿唱旋律部分,教师接唱。重点引导幼儿唱好第七第八小节。
完整练习。
4.创编生蛋歌
大母鸡在生蛋的时候还会怎样唱歌?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引导幼儿进行演唱。
(三)结束部分
幼儿扮演母鸡一边唱歌一边走出教室到户外去找虫子吃。
六、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利用不同的符号来创编出不同的生蛋歌,例如用赢表示“咕”用▲表示“嗒”就可以创编出多种母鸡叫的节奏。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故事情景中,用短句说说、唱唱变出的《怪汽车》。
2、知道汽车的主要特征,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用短句说说、唱唱变出的《怪汽车》。
活动难点:
能把歌曲运用于老师给出的水果中。
活动准备:
1.根据故事内容制作的动态PPT课件“怪汽车”。
2.歌曲《汽车开来了》、《怪汽车》。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律动《汽车开来了》
2、我们开着车子到森林里去玩好吗?
3、我们把车停好坐下来吧!看看美丽的森林到了吗?
二、引入故事《怪汽车》
(一)播放动态课件《森林新发现》。
1、看看森林里有谁?我给他变出来好吗?
2、这是谁呀?(出示小兔、小猫、小猴子)看!他们在森林里发现了什么?(他们发现了西瓜、南瓜和萝卜)逐个出示水果。让幼儿说出谁发现了什么。
3、你们喜欢这些水果吗?小兔、小猫、小猴子说他们也喜欢这些水果,他们要把它带回家。看看他们带回家了没有。
4、小兔滚着西瓜,小猫滚着南瓜,小猴子滚着萝卜在马路上走。警察看见了说:“停!停!停!马路上不能滚水果。”马路上能滚水果吗?为什么不能?(因为马路上有很多车子,很危险。)
5、哎呀,那可怎么办呢?你们帮小动物们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把西瓜、南瓜和萝卜带回家呢?
6、幼儿自由讨论,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办法,肯定幼儿的合理想想。
7、你们想的办法真好!小兔他也想办法了,我们看看小兔想了什么办法。
(二)播放动态课件《西瓜车》
1、播放音乐怪汽车第一段,教师在PPT中播放变出的顺序。
2、这是什么车?它是怎么变出来的?先变出了什么?
3、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他先变出什么再变出什么?(让幼儿重点听小车窗、小车轮、方向盘)
4、西瓜车变好了吗?他先变出的是…….
5、我们跟着小白兔一起变一变好吗?跟音乐一起学唱。
(三)播放动态课件《南瓜车》《萝卜车》。
警察说现在小兔的西瓜车可以带回家了,那萝卜和南瓜怎么办?我们帮小猫咪一起来变南瓜车好不好?
我们跟着小老鼠一起来唱一唱。
你喜欢什么车,开着你喜欢的车去玩喽。
三、变怪汽车
你们能不能把这些水果也变成车呀?(出示水果图片,先请幼儿把变得顺序说一说。)请幼儿自己变一变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风格,能愉快地演唱歌曲。
2.听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提前让幼儿认识了小金鱼,了解金鱼的外部特征
2.背景音乐
3.金鱼头饰
4.彩虹伞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请幼儿自由表演小鱼游。
1、幼儿边听音乐边跟老师做小鱼游的动作进入教室。
师:小朋友小鱼都会怎样游水呢?
师:哇,原来小鱼可以有这么多的姿势游水呀,那现在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做小鱼游吧!
2、小鱼们游得可真愉快呀!刚才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呢?(你觉得音乐欢快吗?)
二.学唱歌曲:
1、请幼儿完整的欣赏第一遍歌曲。
师:让我们再来仔细地听一遍这首好听的《小金鱼》吧。
2、欣赏第二遍歌曲,让幼儿熟悉歌词。
师:刚才你都听到小金鱼怎么样了?
老师按着幼儿说出歌词的顺序贴出图片,并按着图片将歌词配着音乐说一遍。
3、跟音乐说歌词。
请幼儿跟老师一起跟着音乐说歌词(两遍)歌词:我是小金鱼,住在池塘里,游过来游过去,总是不适宜。努力游努力游,游过了小河,一天又一天,来到大海边。
4、加上肢体动作唱歌。
师:小朋友们说的可真好呀,你瞧,小金鱼来了(老师戴上头饰边唱歌边做动作)
5、学唱歌曲。
师:小朋友也想做漂亮的小金鱼吗?(给幼儿带上头饰跟老师一起边表演边演唱)
6、请幼儿有感情、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表扬:XXX小朋友是一条快乐的小金鱼,你们瞧他唱歌的时候多高兴呀!)
三.结束游戏:网鱼幼儿唱最后一遍歌曲时,老师在最后一句时出示"渔网"网住小鱼。
师:我们一起到大海里去网鱼吧。
带领幼儿离开教室。
活动反思:
1、幼儿对本节课内容掌握还可以,字宝宝掌握得较好,基本上理解儿歌的含义。
2、教具做得不够好,幼儿不是很感兴趣。
3、与幼儿的互动较少,应该要多一点。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4
设计意图:
《猫捉老鼠》是一首充满童趣、富有情景、节奏鲜明的儿童歌曲。我们根据小班幼儿思维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稳定的特点,在设计活动时注重游戏化、情景化,让幼儿扮演小老鼠在玩耍、吃米、睡觉等不同情境中反复感受音乐旋律和歌词,学习分辨乐曲的快慢,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乐意用动作进行表现。
2.能听辨音乐中的滑音部分并作出反应,学习遵守游戏规则。
3.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场景中主动地参与游戏。
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学过歌曲《猫捉老鼠》的前三段,由配班教师扮演大猫。
材料准备:活动场地内摆放自制的立体的树木、花朵、蘑菇等,《猫捉老鼠》音乐完整版及分段版,猫和老鼠的胸饰若干。
过程:
一、小老鼠吃米
1.明确角色,提炼动作。
师(戴上鼠妈妈的胸饰,给幼儿戴上鼠宝宝的胸饰):宝宝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嗯,我是鼠妈妈。你们是……
师:听,鼠宝宝们在做什么?(播放《猫捉老鼠》前三段音乐。)
师:你会跑来跑去吗?谁会轻轻地跑来跑去?(幼儿个别及集体相结合做动作。)
2.跟着音乐做动作。
师:哎呀,我的肚子好饿。你们饿吗?我们一起出去找点米吧!(引导幼儿在场地中间根据音乐的变化做动作。)
师:米的味道怎么样?你是怎么吃米的?(请个别幼儿示范。)
3.再次表现。
师:你还想吃点什么米?我们一起去找一找。(鼓励幼儿尝试运用不同动作表现“吃”这一行为。)
师:宝宝们,吃了这么多米,让我们回去休息一下吧!
师(小结):刚才有的鼠宝宝会轻轻地跑来跑去,找到米还会一口一口地吃,这些鼠宝宝真能干!
(析:教师和幼儿分别扮演鼠妈妈和鼠宝宝,引导幼儿通过倾听产生与音乐情绪相一致的体验。)
二、大猫来了
1.听辨音乐。
师:听,谁来了?它来做什么?(播放歌曲的第四段。)
师:你是从哪里听出来的?
师:大猫是在什么时候发现小老鼠的?(再次听辨第四段音乐中的滑音部分。)
2.明确游戏规则。
师:听到大猫的叫声,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师:对,我们要一起快快地逃回家。
(析:此环节包含了游戏规则:听到大猫“喵”地一声,鼠宝宝才能四散逃开。这个滑音给了幼儿重要提示,教师需引导幼儿认真倾听,逐渐掌握游戏规则,这也是游戏能够顺利开展的保证。)
三、游戏:猫捉老鼠
1.由教师扮演大猫,师幼共同游戏。教师鼓励每个幼儿参与游戏,观察幼儿能否遵守游戏规则,即听到滑音后逃回家。
2.由幼儿扮演大猫,师幼共同游戏。
师:大猫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它是什么时候去捉老鼠的?(帮助幼儿梳理游戏情节,将其与音乐进行匹配。)
师:谁想做大猫?
3.引导幼儿变换躲藏地点进行游戏。
师:如果我们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找米吃,大猫来了,我们还可以躲在哪里呢?(如大树后面、花丛后面等。)(游戏进行2~3次,教师逐渐退出游戏。)
(析:大猫和老鼠之间的“抓”和“逃”富有情节性,饶有趣味,幼儿很享受追与逃的过程。教师在此环节中适时退出,鼓励幼儿扮演大猫。为了增强趣味性,教师又引导“鼠宝宝”选择不同地方进行躲藏,既避免了幼儿拥挤,又提示幼儿想出如何不被大猫抓到的方法。)
师:宝宝们,现在我们到更远的地方去找一找还有些什么米可以吃。
反思:
第一,创设情境。活动中教师用自制的立体的、色彩鲜艳的树木、花丛等道具布置成森林的场景,分散在场地四周,形象而生动,深深地吸引了幼儿的视线。这样的场景不仅能使幼儿主动参与、融入游戏,而且能够帮助幼儿逐步制定和完善游戏规则。
第二,变化玩法。本次活动的环节层层递进,在巩固歌词、熟悉歌曲最后一个音为抓、逃信号的规则后,教师通过变化玩法来调控游戏的节律。首先,是师幼共同游戏,由教师扮演“大猫”,幼儿扮演“老鼠”;接着,由一位幼儿扮演“大猫”,其余幼儿扮演“老鼠”;最后,引导幼儿根据场地特点任意躲藏在自己觉得隐蔽的地方,增加游戏难度。教师通过变化玩法,不断添加新的刺激与挑战,使幼儿在游戏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
第三,适时退出。在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后,教师给予幼儿自主学习的时间与机会,逐渐减少语言提示,引导幼儿专注地倾听音乐,并通过表情和肢体动作给予暗示,直到完全退出。孩子们在自然、轻松的游戏氛围中个个跃跃欲试,热情高涨。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音乐,寻找重复出现的旋律,尝试用身体动作及图画表现音乐的重复。
2.通过小兔的韵律模仿游戏,体验音乐律动的快乐,增进对小兔喜爱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对小兔的习性有一定的认知经验。
2.音乐。
3.蜡笔、纸。
三、活动过程
(一)森林音乐会
1.初步欣赏
T:森林里开音乐会,请你们听听这个乐曲有什么感觉,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幼儿完整欣赏音乐,说说听到音乐的感受,如快的、跳跃等。)
2.再次欣赏
T:听听这首曲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幼儿再次欣赏,发现有重复的音乐。)
3.动作表现重复音乐
T:森林乐队的指挥说这首曲子有重复的地方,请你们在重复的地方设计一个跳舞的动作为他们伴舞。(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重复音乐,例如:听到重复旋律就拍手表示;)
4.图画表现重复音乐
T:森林乐队想找人代替他们的指挥,谁能把音乐画出来就找他做指挥,一样的音乐用一样的符号表示,不一样的地方设计不同的符号。(引导幼儿用图画的方式表示重复的音乐,例如:听到重复旋律就拍手表示。)
(二)可爱的小兔
1.小兔的音乐故事
T:这个音乐讲的是一个小动物的故事,可能是谁?
T:听听小兔好像在干什么? (引导幼儿听不同的音乐想象小兔的生活,例如:采蘑菇、休息、跳小沟。)
2.可爱的小兔
T:我们跟着小兔一起去采蘑菇。(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各乐段)
操作提示
老师耐心引导幼儿听辨音乐旋律,自己寻找出音乐的重复。
此活动可分几次进行,如第一次活动听辨重复音乐用动作表现,第二次可听辨abacada的音乐结构在纸上作画,然后,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设计情景做游戏,通过听、画、动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在最后动作表现的律动游戏中,能听辨小兔旋律及用动作表现为赢者,反之为输,输者请他做大树(即第二次游戏不能做小兔,站着不动,两臂上举做大树,第三次游戏再继续参与)。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6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尝试结合生活经验对歌词进行简单的创编,在创编中感受歌唱的快乐。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请家长给幼儿讲述一些懒惰与勤快的故事。
2、物质准备:音乐《懒惰虫》,播放器。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活动。
教师讲述:森林里,有这么一种虫子,爸爸叫它看书它说眼睛痛,妈妈叫它吃饭它说肚子痛,奶奶叫它出去锻炼,它说脚痛。"屈,老师。教,案,网"它整天这里痛,那里痛,一身都是痛。你们说说看,我们应该叫它什么虫呢?
2、教师范唱,幼儿感受并理解歌词。
(1)教师范唱歌曲,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教师:大家来听听看歌曲里是怎么说它的?
(2)提问:歌曲里的懒惰虫哪里痛?
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一一唱出。
3、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大声唱,幼儿轻声跟唱。
(2)教师伴奏音乐,幼儿独立跟随音乐演唱。
4、引导幼儿创编歌曲。
(1)教师:懒惰虫听到你们这么说都不好意思了,它决定改掉懒惰的坏毛病,变成勤劳虫。我们来夸夸它。
(2)引导幼儿创编勤劳虫做的事情,并用自然的声音唱出来。
5、总结谈话。
我们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就不会变成懒惰虫啦!那我们一起出去锻炼吧。
活动反思:
1、幼儿在自主读图环节,基本能够看懂歌曲图谱,了解懒惰虫的哪些身体部位“疼痛”,即便是演唱“弱拍起唱”的歌曲,仍旧能够跟上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从而顺利地完成歌曲演唱任务。
2、幼儿在歌唱表演部分,能够根据“图示”提示进行演唱歌曲,具备初步的表演唱技能(如:创编出捂住眼睛、捂住肚子)的体态动作,萌发出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涉及“自主读图、学习歌曲、歌唱表演、歌唱游戏”等诸多内容,甚至包括由本次教学活动延伸的“德育教育”,幼儿在“学习容量”上面偏大,导致教学时间略长(21分钟)。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7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游戏活动,感受表演的快乐。
2、通过游戏初步尝试创编歌词。
活动准备
音乐、各种动物的木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兔子木偶激发幼儿的兴趣
问: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你们知道我是怎么走路的?你们和我一起来跳跳看吧。
(二)引导幼儿欣赏歌曲旋律。
1、请幼儿边跳边欣赏歌曲的旋律,并请幼儿注意看她跳时的动作要求。
师:你们看这个小朋友跳的可好了,她是一下一下轻轻地跳的。
2、请幼儿一起跳到教师这里来,并要求幼儿合着节奏一下一下轻轻的来跳。
(三)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用小兔子的口吻引导幼儿欣赏歌曲。
师:哦,这么好听的音乐我都想唱歌了。
2、和小兔子一起唱歌。
师:现在请你们和我一起来唱唱歌吧。
3、集体唱歌给小兔子听。
你们唱得真好听,那现在请你们再唱一遍给我听吧。
(四)创编歌词
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动物来创编歌词,并按照动物的特征来做动作。
1、小朋友你们除了会学小兔子跳到我这里来还能学什么动物到我这里呢?
那现在就请你们来学学小乌龟爬,爬到教师这里来,爬的时候要和着音乐一下一下轻轻的爬。
2、你们可真能干,那我们还能学学什么动物到这里来呢?
那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鸭子是怎么游泳的,不过一边学要一边轻轻地唱哦,
3、我们还能学学什么动物呢?
对了,我们一起学学蜜蜂飞吧,飞的时候可要小心了,不要碰到了别人,要和着音乐一下一下轻轻地跳哦,还要唱着好听的歌呢。
4、你们可真棒啊,那现在我们把这些小动物都来唱唱好吗?唱的时候要注意小肚子里面要装满了气哦。
(五)活动结束
师:我们现在学小兔子跳到外面去休息一下吧。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8
设计意图
《小雨点按门铃》是一首很有画面感的叙事歌曲,歌词简单,节奏欢快,富有童趣。传统的歌曲活动是以教师示范唱、幼儿重复演唱,或者以教师出示简单的图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来学习歌曲,幼儿容易产生枯燥、厌烦的情绪。本次活动针对小班幼儿感知直观、注意时间短的特点,巧妙地运用简洁的教具,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开展音乐活动。
歌曲中有小雨点、小鱼两个角色,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角色转换,在有惊奇、有期待、有兴奋、有成功的游戏过程中学唱歌曲,体验快乐。
整个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来到鱼池,激发兴趣一小雨点找朋友,逐个变换角色进行游戏一“按门铃”游戏。结束活动。
活动过程
1.在角色转换的游戏情境中学会唱歌曲。
2.积极参加音乐活动,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鱼标志一个、“小雨点”图片若干、门铃声音频。
活动过程
1.小鱼游,激发兴趣。
师:外面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玩吧!(跟随“郊游”音乐来到室内。)
师:看,这是什么地方?(小椅子围圆成“鱼池”。)
师:我们跟着小鱼到鱼池里玩吧! (跟着音乐在“鱼池”里游一游,跳一跳。)
评析:切合主题的情景设置,把孩子们很快带入游戏情境中:小鱼儿游一游,跳一跳,音乐声中,他们的快乐开始了。
2.小雨点找朋友,循序渐进地熟悉歌词。
(1)门铃声引出小雨点。
师:小鱼游得好开心啊,我们坐下来歇一歇吧! (“叮咚,叮咚”)
师:咦,什么声音?
幼:门铃声。
师:是谁在按门铃?
幼:小鸟、小狗、大狗熊……
师:到底是谁呢?(出示小雨点指偶)跟小雨点打个招呼吧!
评析:在日常游戏活动中,一般作客的都是小动物,“小雨点”的到来让幼儿有些出乎意料,对小雨森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2)小雨点作客,学唱歌曲。
师:你们知道小雨点来干什么了?(老师范唱歌曲。)
提醒:小鱼儿到你家来做客了,你们高兴吗?那怎么迎接小客人呢?
幼:跳出水面把客人请。(带领幼儿一边有节奏地说歌词,一边学小鱼跳一跳,做邀请动作。)
评祈:“跳出水面把客人请”是倒装句,幼儿不太容易掌握。此环节让幼儿有节奏地做动作是为了加强对歌词的理解和表达。
师:哎呀,小雨点滴到小鱼的哪儿了?(老师将小雨点自然地贴在一幼儿手臂上。)
师:小雨点找到了一个好朋友,它还会去谁家作客呢?哪只小鱼跳得高小雨点就会到你家去。(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曲边表演)哎呀,这次小雨点落到了小鱼的哪儿呀宁(额头上、衣服上。)
师:咦!又落下来三滴小雨点,这次小鱼不光要跳得高,还要对小雨点大声地说一句话:一“来吧,客人请!”
(幼儿唱歌两遍,教师分别将小雨点落在小鱼的肩膀上、肚子上、小脚上。)
评析:教师通过小雨京三三两两地分别落在小朋友身上,让他们在期待中学唱歌曲,幼儿不感到重复唱歌的枯燥。最后在幼儿会唱歌曲的基础上渗透“来吧,客人请”的对白,使整个唱歌过程更流畅,更自然。此环节将幼儿分成小雨点、小鱼两个角色,为后面的游戏做好铺垫。
3.幼儿互换角色进行游戏。
(1)师:哪些小鱼身上落到了小雨点?那你们现在就变成小雨点了,小雨点到小鱼家作客要先干什么?(按门铃。)
(2)师:小鱼家的门铃在哪儿?门铃的声音响不响呢?(按按幼儿的鼻子、耳朵、肩膀等,被按的幼儿同时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
(3)师:每个小雨点去找一条小鱼,看看它们家的门铃在哪儿,轻轻地按一按。
(4)跟着音乐边唱边玩游戏。
(5)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评析:幼儿对‘按门铃’和“叮咚叮咚”这个互动环节充满了兴趣,让幼儿自由选择伙伴对唱、游戏,满足了他们自由表现的愿望。
4.教师扮演小鱼,结束游戏。
(1)师:(把另一半幼儿身上贴上小雨点。)现在你们都是小雨点,老师是小鱼,找找我的门铃在哪里?(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
(2)你们看,那儿有许多大鱼呢,我们一起到大鱼家作客,好吗?(跟客人老师做游戏,结束活动,音乐一遍。)
评析:教师角色的转换使游戏达到高潮,幼儿对老师的“门铃”在哪里?身上哪个部位会发出“叮咚”的声音?充满了好奇,每个幼儿都争抢着在老师的身上摸一摸,捏一捏,按一按,对老师的.回应感到极大的满足,同时使他们的歌唱和游戏更加轻松自如。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9
因为音乐能刺激孩子大脑的发育,令他们的小脑袋变得更灵敏更协调,不但能锻炼他们的记忆力和感受力、发展他们的空间感和时间感,而且对宝宝的语言、数理、逻辑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我今天准备案通过《小星星》这首歌曲让孩子们感受4|4拍的音乐节奏;积极参与表演在情景表演中学会唱歌并合拍;从而激发幼儿对歌唱表现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星星粘贴及太阳月亮头饰各一个;《小星星》磁带、歌曲图谱
活动过程:
一、音乐欣赏及感受4|4拍音乐节奏,欣赏《小星星》的旋律,和老师一起随着节奏拍拍手,感受44拍的节奏。
二、图片引入主题,欣赏歌曲:每当天黑了,天空中就会出现许多许多的小星星,你们见过他们吗?
1、你觉得小星星在天空中像什么?
2、欣赏歌曲《小星星》;“星星宝宝快乐的唱起了歌。听——”
3、歌曲里的小星星像什么?为什么说小星星像眼睛?
三、再次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1、第二次欣赏歌曲《小星星》:“听听小星星在天空中,是怎样的?”
小结:一闪一闪、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进一步熟悉歌词。
2、“怎样唱出小星星一闪一闪的?”
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唱出“一闪一闪”的跳跃的感觉;
运用手势配合唱出“一闪一闪”的跳跃感;
四、和老师一起运用跟着录音带学唱;
1、运用歌曲图谱,结合手势动作,提示幼儿说歌词;
2、运用歌曲图谱,结合手势动作,鼓励幼儿大胆的跟着录音唱;
3、看着图谱和老师一起唱;
4、请个别幼儿唱,老师和其他幼儿随着节奏做动作;
5、请幼儿来当星星宝宝唱歌,老师当月亮妈妈表演动作;
6老师扮演月亮妈妈,幼儿扮演星星宝宝一起边唱边随歌曲有节奏的做动作;结束。
节奏——角落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乐曲、表现乐曲
1.角落活动中熟悉乐曲、感受乐曲节奏、尝试表现乐曲。
(1)听赏乐曲,感受乐曲的优美,激发幼儿对乐曲的兴趣。
说明:在角落活动中引导幼儿花几分钟的时间听一听乐曲,感受乐曲的优美。此内容可延续4-5天。
(2)听赏乐曲、感受乐曲,可以引导幼儿用不同方法尝试表现乐曲。如幼儿可以用舞蹈动作表现乐曲,幼儿也可以借助各种打击乐器表现乐曲。
说明:这一阶段幼儿在角落里玩的时间可以有10天左右。教师指导的重点是不断挖掘幼儿的闪光点,譬如幼儿用不同的乐器表现乐曲、用不同的动作表现乐曲等。
最主要的是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以及幼儿初步的4/4节奏感。这里要提醒的是4/4节奏也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型,如X — — — | X — — | ;如:— X — | X — X —| ;如:X X X X | X X X X | ;又如XX XX XX XX | XX XX XX XX |。教师可通过每次角落游戏的讲评让幼儿体会角落活动中的成功和愉悦。
(3)注意生活中引导幼儿多感受不同4/4节奏,
如 X X X X | 如 X X X X | XX XX XX X | 又如:XX XX X | X X XX X |
请你过来! 我们都是 我们 都是 好朋 友 我呀 长大了,你 也 长大 了!
集体活动中大胆表现音乐、表现音乐节奏
2. 集体活动中大胆表现音乐、表现音乐节奏
老师和幼儿共同听赏乐曲,感受乐曲优美,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小星星”,讲的是小星星的故事。
A.游戏“快乐大转盘”。
游戏玩法:老师扮演月亮姐姐,小朋友是满天的星星。星星围成大圈,月亮姐姐在中央。音乐前奏起月亮姐姐转圈;星星跟着音乐拍手。前奏结束前月亮姐姐要点到一颗小星星,小星星就马上起来,跟着音乐做动作(如眨眼、睡觉、或者跳舞)。其他小星星和月亮姐姐都必须马上跟着他(她)一起有节奏地动作,直至乐曲结束。待到间奏起,
月亮姐姐再次转圈去另一颗小星星,游戏如此循环反复。
游戏规则:小星星必须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别人做过的动作就不能再做,否则算输。
说明:这个游戏能够充分激发幼儿兴趣和积极性。在鼓励幼儿大胆地模仿别人动作并表现音乐中,教师的指导重点放在让幼儿按音乐节奏活动,并不重复别人的动作,更应放在幼儿会用动作展现不同的节奏型。如有幼儿用 X X X X X X | 应该表扬
点头 点头 拍手拍手 拍手拍手
而有幼儿用 X — X — | X X X X | 也该好好鼓励。
扭屁 股 扭屁 股 拍手 拍手 拍手 拍手
B.引导幼儿听一段新的音乐(同一旋律的不同乐器演奏)鼓励听到不同乐器演奏表现不同动作、玩法、规则。指导重点同前。
说明:不同乐器表现同一旋律效果不同,如由小提琴演奏出的旋律较为流畅优美,幼儿的动作应该较为舒展、柔美;而由铝板琴演奏的旋律则感觉更多的是有节奏、有弹性。不同的乐器应该引导幼儿用不同动作表现。
3.在角落游戏中进一步体会歌曲。
表现角中让每一个幼儿能有机会参加活动,进一步表现乐曲,感受节奏。此内容可在表演角里再延续10天左右。
继续在角落里引导幼儿大胆地用各种动作表现不同的节奏型,在角落活动的讲评中展现幼儿的游戏,以此让幼儿体会成功体会愉悦。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10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乐曲旋律,学习蹦跳步,并在B段音乐间奏下做花的造型并静止不动。
2、通过观察花,创造表现花的不同造型动作。
3、体验游戏中小兔与兔妈妈捉迷藏时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带领幼儿观察并模仿花的造型。
2、小兔木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在《大树妈妈》歌曲录音的伴奏下,全体幼儿做小鸟飞动作进教室。在第二遍录音伴奏下,进行结伴分角色表演。
二、学习音乐游戏“小兔捉迷藏”。
1、教师边讲述游戏情节,边演示小兔木偶,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明确活动内容。
2、学习随音乐做有节奏的蹦跳步。
在教师带领下,随A段音乐用双手食指在自己两腿上点拍兔跳节奏。
在教师带领下,随A段音乐用双脚脚尖轻轻点地练习蹦跳步。
3、创编花的不同造型。
听B段音乐,全体幼儿自由做自己创编的花的造型。
4、玩游戏。
在座位上,完整倾听音乐,明确A段做兔跳、B段做花的造型。
分角色游戏,教师扮兔妈妈,教师说:“妈妈来了。”幼儿立即做花的造型并静止不动。
教师或幼儿扮演“兔妈妈”,随乐完成游戏。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1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歌曲《下蛋哕》,唱清歌词。
(2)借助图片,记忆歌词。
(3)幼儿充分体验歌曲的欢快,并创编小鸡的动作。
活动准备:
母鸡图片(尾部开一出蛋小口)、母鸡头饰、鸡蛋图片(若干串,每串7只)、竹篓一只。
下蛋罗--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下蛋哕》一遍。
教师提问:“歌曲中有谁?”
幼儿1:有母鸡。
幼儿2:有一个大草窝。
幼儿3:还有母鸡在下蛋。
(2)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并用图片演示母鸡下蛋的情景(抽出的鸡蛋与母鸡的“咯哒咯哒咯咯哒”的节奏一致)。
2、学唱歌曲。
(1)让幼儿边看图片,边考虑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
①“老母鸡坐在哪儿呀?” 幼儿1:老母鸡坐在草窝里。幼儿2:老母鸡坐在草地上。幼儿3:老母鸡坐在鸡窝里。
②“老母鸡坐在草窝里干什么呢?” 幼儿1:老母鸡在下蛋。幼儿2:老母鸡在高兴地笑。幼儿3:老母鸡在孵小鸡。
③“老母鸡下蛋的时候高兴吗?”幼儿1:高兴。幼儿2:不高兴。
④“老母鸡是怎样叫的?”幼儿1:咯哒,咯哒,咯咯哒。 幼儿2:咯咯哒。 幼儿3:咯咯咯咯哒。 教师完整地小结歌词。
(2)幼儿学念歌词,教师用图片演示母鸡下蛋情景。
(3)幼儿学唱歌曲,教师继续用图片演示母鸡下蛋情景,并将母鸡下出的蛋(图片)放入竹篓中。(学唱数次后,请小朋友看一看竹篓,母鸡下了这么多蛋。)
3、演唱歌曲,创编动作。
教师配带母鸡头饰,激发幼儿兴趣:“老师当鸡妈妈,请小朋友当小鸡,我们一边唱歌,一边学做小鸡的动作,看看哪一只小鸡的动作跟别的小鸡的动作不一样。”
幼儿1:双手放在背后做小鸡的翅膀,弯着腰。
幼儿2:双手握拳,手心向下并拢,两食指向前伸直,做小鸡
幼儿3:上臂夹紧身体,下臂与手自然向身体两侧伸跬上下拍动。
4、尾声。
我的鸡宝宝们玩得都很高兴,肚子饿不饿?鸡妈妈问,请你们唱着歌,一起跟妈妈到外面捉虫去。 在幼儿学唱歌曲时,教师用制成串状的鸡蛋演示母鸡情景,并将抽出的鸡蛋串放在篓中。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12
活动目标:
1、通过培养节奏感,激发幼儿对音乐课的兴趣。
2、幼儿能够听辨声音的长短,能感知四分音符的节奏。
3、初步培养初步的音乐能力。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钢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教师弹钢琴《来了一群小鸭子》进教室,
幼儿模仿小鸭子的动作,坐在小椅子上,准备上课。
(二)基本部分:
1、发生练习:
1 2 3 4 5 6 5—/ 5 4 3 2 1 3 1—//
小鸭子们起得早,太阳公公咪咪笑。
2、出示玩具下鸭子,“今天我要上幼儿园去了,真开心。”
X X X X X X X X
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小朋友们,你们学学我的声音叫好吗?”幼儿随下鸭子按节拍边走动,边叫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3、小鸭子看见老师有礼貌的问X X X X X X X X
嘎嘎嘎嘎老师你好
“小朋友们你们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问老师好,好吗?”
X X X X X X X X
老师你好老师你好
4、 小鸭子玩汽车:听,小鸭子说什么?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嘎嘎嘎嘎我玩汽车嘎嘎嘎嘎我真开心
“小朋友,和小鸭子一起把小鸭子说过的话告诉老师好吗?”幼儿随下鸭子按节拍说出。
5、 用此方法,下鸭子可以换不同的玩具,如皮球,积木,风车……幼儿随下鸭一起练习四分音符的语言节奏。
6、 同时,也可以把小鸭替换魏小狗,小猫等其他动物代替,练习四分音符。
(三)、结束部分:
幼儿一起齐唱《来了一群小鸭子》离开小椅子。
教学反思
一、从儿歌教学的角度来反思本节课:
1、一开始播放小动物走路的歌曲,让幼儿有一个前期经验,如果播放关于小鸭的歌曲会更清晰;
2、本节课能按照儿歌的学习步骤来进行教学,例如:集体、小组、个人学习;
3、整堂课动静交替,很好。
4、本节课属于整合活动,但领域整合的有点牵强,要根据目标、重难点来进行整合;
二、从整合教学的角度来反思本节课:
1、整合分为领域内的整合和跨领域的整合,本节课属于跨领域的整合;
2、从目标上来看,本节课既有语言、儿歌讲述,又包含了音乐元素、社会情感、科学成份,像一个大拼盘。应先确定这节课大概能整合哪些领域。
3、整合的种类有目标、内容、准备、方法、手段的整合。
整合是为了动静结合,在这节活动中学说语言、激发幼儿兴趣,不只讲表面的知识,还应讲行动的知识(即经验);
4、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要经历一个过程,不是一节课就能完成和实现的,同时还要综合各领域;
5、在整合的同时要有一个偏重的领域,(即定位本节课的重点领域)。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13
游戏目标:
1、了解萤火虫的生活习性,激发幼儿对萤火虫的喜爱。
2、模仿萤火虫飞翔时的动作。
3、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游戏准备:萤火虫录像
游戏过程:
舞蹈:小小萤火虫1-2小节:双手手腕交叉,手背朝上放在胸前,快速摇头,小碎步。
3-4小节:动作同1-2小节,身体往左和右倾斜。
5-8小节:半脚尖压脚跟,双手上举做捏拢放开。
9-11小节:双手前伸,手指相对做个圈,碎步转一圈。
12小节:半蹲停住,头向左倒,两手指相对做小灯笼停在左脸旁。
课后反思:
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萤火虫》,主要目的是让幼儿感应歌曲短短长的乐句,幼儿通过纱巾的摆动以及其他的肢体动作来表现此曲的优美意境。在活动中,我通过游戏来满足孩子各种情感需要和发展。如:小手指变成萤火虫跟着音乐到处飞等。在整个游戏中我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各种肢体动作来进行创造性表演。在这节音乐教学活动中选材方面适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萤火虫的形象孩子都很愿意去模仿。活动中孩子的参与性较以往积极,能大胆表演。在活动的设计上思路清晰,过渡自然、大方、亲切,与幼儿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使幼儿学得轻松、愉快。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14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听辩音乐的上行和下行,感受乐曲表现的愉快的情境。
2、喜欢听音乐,体验随乐表现的乐趣。
3、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贴绒小动物、八只盒子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师出示大大小小的盒子,搭成楼梯状。引导幼儿数数有几个?看上去象什么?
2、师在最高的盒子上搭一根长的板,再引导幼儿说说象什么?
二: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快乐的情境
1、师出示小鸭子,来玩滑滑梯。师边演示教具边引导幼儿看小鸭子玩滑梯的时候是听着音乐的节奏玩的。
2、师出示小狗,演示玩滑滑梯。
3、出示小老虎,演示翻着跟斗玩滑梯。
三:感受音乐的上行和下行
1、听听音乐分几段?第一段是小狗在做什么?第二段是小狗在做什么?
2、请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做小狗,跟小狗一起来玩滑梯。
四:体验随乐表演的乐趣
1、除了用纸盒做滑梯,老师还能用身体做滑梯,请小朋友看老师的示范。
2、请幼儿也来做滑梯,听着音乐,一只手做小狗玩滑梯。
3、除了用手做滑梯,还会用身体的哪些部位做滑梯呢?
4、师示范全身徒手动作表示玩滑梯,请幼儿看什么动作表示的是音乐的第一段,什么动作表示的是音乐的第二段?(老师来到一座很大的滑梯下面,小朋友能不能看到老师上去和下来)
5、请幼儿跟老师一起去玩滑梯。(上去的时候要走稳,下来的时候要滑稳,听着音乐一步一步地走上去。)连续找空地方变换不同的身体动作做滑梯的造型。提醒幼儿在做小狗玩滑梯的时候要听着音乐,有节奏地玩。
6、师:我要去玩一个很特别的滑梯,师哼音乐做动作,问幼儿特别在哪?(从弯来弯去的滑梯上下来的。)
7、幼儿创编各种滑下来的动作。
个案观察:
滑滑梯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吸引力非常之大。每一次在玩滑滑梯的时候,小朋友总是争先恐后,身体像一条条小鱼一样接踵而至地往下滑。今天,他们第一次尝试了在老师的身上玩滑滑梯,一个个小朋友都排起了队,队伍像一条长龙一样,很有秩序的玩了起来很兴奋。不过在回到座位时出现了争抢现象(这些位子是临时的不是固定的)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同伴之间不懂的谦让,平时他们在玩积木的时候也出现类似情况,教师应在平时一点一点的教育他们,让他们慢慢的改进。
活动反思:
活动中发现设想与实际操作是有差距的,可能是我对孩子的兴趣与经验还把握不够。由于幼儿的能力差异,孩子在活动中探索发现有深有浅、有快有慢,对能力比较强的幼儿,教师能启发引导他们想更多的方法,能力比较弱的幼儿在旁边小朋友的影响下,能模仿别人的操作,每个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次的尝试活动,自己找到了滑动的部位,整个活动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尝试氛围中,活动结束时幼儿还余犹未尽。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15
游戏目标:
1、能有兴趣地跟着歌曲学做动作。
2、知道不同动物相匹配的食物,激发幼儿喜爱动物的情感。
3、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游戏准备:
动物头饰及相应食物
游戏过程:
老师边表演边唱。"小狗肚子饿得厉害吗?"(幼儿学念:肚子饿得︱咕咕︱叫-︱),重点指导这一句。
幼儿扮演不同的小动物,找到相应的食物。引导幼儿把小动物找食物的故事唱出来。开始时提供的食物是一一眼对应的,之后可以逐步增加难度。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小百科:饿(è),基本字义是 肚子饥饿,想吃东西,与"饱"相对,是长时间没吃饭自然发生的身体需求。如:我不饿,你吃吧!饥饿。饿殍(饿死的人)。有使受饿的意思:注意别饿坏了。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11-02
小班幼儿园音乐教案09-24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08-17
小班音乐幼儿园教案09-15
奥尔夫音乐幼儿园小班教案11-28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推荐】11-18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热】11-18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教案12-07
幼儿园起小班音乐教案12-02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