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的教案

时间:2022-11-02 17:00:41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的教案(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的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的教案(15篇)

幼儿园的教案1

  活动目标:

  1、愿意将自我喜欢的玩具和大家一齐玩、不独占、争夺玩具。

  2、在玩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轮流、一齐玩、交流玩的方法。

  体验与同伴玩玩具的欢乐和情趣。

  活动准备:好玩的新玩具、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使幼儿明白玩具大家玩,不独占、不争夺。

  (1)出示新玩具,引起幼儿兴趣,并让幼儿玩玩具,教师观察。

  (2)针对活动中幼儿出现的矛盾,引导幼儿讨论、感受到独占、争夺玩具会带来不愉快。

  2、鼓励幼儿与他人一齐玩玩具,共同分享,并探索一齐玩的方法。

  (1)启发幼儿想办法:一种玩具大家都想玩,又要玩得高兴,能够怎样玩?

  轮流玩:你先玩,他再玩,我后玩交流玩

  (2)听故事,进一步感受轮流玩,能让大家都欢乐的情绪体验。

  教师提问:小龙开始怎样做的?和;之后又是怎样做的?小龙为什么玩的异常高兴?

  (3)小姐:好玩的玩具大家都爱玩,你玩玩、我玩玩,不争也不抢,大家都开心。

  3、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说说:换面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样玩玩具的?你喜欢谁?为什么?请你在圆圈里给会与大家一齐玩玩具的小朋友打√

  幼儿玩玩具,鼓励幼儿进取常识轮流玩、交换玩的方法,体会一个人玩和大家玩的不一样感受。

幼儿园的教案2

  设计思路:

  本节活动是由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熊出没》为出发点,让幼儿跟随音乐模仿小熊熊跳舞笨拙的动作,步步递进加大难度,同时利用光头强这个角色引出游戏,不但幼儿在游戏化的模式中学习,而且懂得正能量的传播吗,充分利用孩子的兴趣点设计了本节活动。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尝试在故事的情境中体验音乐不同的段落。

  2、熟悉乐曲旋律,用肢体动作表现小熊熊跳舞的动作。

  3、能跟随音乐的变化玩游戏,感受角色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

  让幼儿了解交谊舞交换舞伴和创编跳舞动作。

  活动难点:

  让幼儿在游戏中理解光头强的两次心理变化的特点。

  教学准备:

  1、音乐《熊跳舞》《三只小熊》松树、伐木道具。

  2、幼儿有跳双圈集体舞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幼儿观看

  1、教师播放视频,幼儿观看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看的动画片,请你们认真看,我有问题要问的哦!

  2、教师提问:视频里有谁?它们在干什么?结果怎么了?

  二、教师讲故事导出A段音乐,幼儿学习动作。

  1、教师讲故事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熊大在森林举行一个盛大的音乐舞会,邀请森林里的小熊们都来参加,可是每个小熊都要有一个舞伴,熊大的舞伴熊二,在舞会上,(熊大找熊二,望一望,熊二找熊大,望一望,我是熊大,我是熊二,握手握手握握手,转呀转呀转个圈,摆个姿势美一下,转呀转呀转个圈,摆个姿势美一下,他们跳的很开心,跳着跳着,大家都累了,不知不觉睡着了,这个时候,光头强得到了这个消息,心想:这可是我砍树的大好机会,不料正在砍树的光头强发出伐树的声音被小熊熊听见了,小熊熊们跑去抓出了光头强,说:看你以后敢不敢了,光头强说:不敢了不敢了以后再也不敢了,放走了光头强,给他一次机会,小熊们回去继续跳舞,休息时又听到了伐木的声音,光头强又被抓住了,保证以后不砍树了,和小熊一起保护森林,小熊们很高兴的邀请光头强一起来参加舞会了。

  123

  2、动作

  师:在舞会上,小熊是怎么找舞伴的?然后介绍自己,怎么介绍的?最后转呀转呀转个圈,摆个姿势美一下。怎么摆个姿势美一下呢?

  3、幼儿感知音乐

  师:我这里有一段音乐就是熊跳舞,请你们听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动作。教师示范。

  4、师幼跟随音乐学习上肢动作。

  师:刚才小熊熊是怎么找舞伴的?幼儿模仿熊走路的动作,下来我是雄大我是熊二握手握手握握手,接下来怎么跳舞的?

  我们再来听次音乐,一起来跳舞。

  5、师幼跟随音乐学习完整动作。

  师:你们坐在椅子上能跳得很漂亮吗?要怎么办?

  我们站着试一次。转呀转呀转个圈,摆个姿势美一下,摆个姿势我们换一下,准备。

  6、幼儿找舞伴跳舞

  这次我们跳舞有一点的变化,每个小熊熊找到舞伴,要拉手转呀转呀转个圈,摆个姿势美一下,(场地很大,散开站)要让别人知道你是好朋友,面对面地站好,我们来试一下,强调摆个姿势。多次。请一对幼儿示范。

  师幼一起跟随音乐找舞伴跳舞。

  7、创编摆个姿势美一下的动作。

  还可以怎么摆姿势,个别幼儿示范,其他幼儿模仿。

  跟随音乐再来一次,换角色进行。

  8、师幼一起跟随音乐双圈舞律动。

  师:我们跳舞时换朋友,经常用什么队形换朋友?(双圈舞)

  男孩拉手站里圈,女孩站外圈,男孩不动,女孩子怎么换朋友?(走动转圈)做什么动作的时候换朋友?转圆圈的时候又要和好朋友怎么样?我们试一次。我们跟着音乐试一次。

  三、播放B段音乐,光头强表演砍树

  1、配班老师:哈哈!听说小熊熊在举行舞会,这可是我砍树的大好机会。

  2、播放B段音乐

  师:你们听谁来了?

  师:光头强来砍树了,我们把他抓住。

  四、跟随音乐完整游戏

  1、第一次游戏,小熊熊将光头强抓住,说:看你以后还敢吗?光头强说不敢了,不敢了。结束游戏

  2、教师小结:光头强被我们赶跑了,我们继续跳舞吧!跳舞的时候如果听到伐木的声音就要敢快去追光头强,去晚了,他就跑了。

  123

  3、第二次游戏,光头强接老板电话,说:老板又来电话了,我真的不想砍树了,可是为了生活,我再悄悄的砍一次吧!听到砍树的声音去追光头强,抓住光头强说:以后我再也不砍树了,大家一起保护森林!

  4、师:光头强不砍树了,和我们一起保护森林,我们一起邀请他来参加舞会吧!

  五、跟随音乐《三只小熊》离开活动室,活动结束。

  师:小熊熊们,天色已经不早了,我们舞会就到这吧,跟光头强说再见!我们回家啦!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向大家展示了韵律活动的基本教学过程。《熊出没》是孩子喜欢的动画片,活动开始,老师以《熊出没》的动画视频导入,瞬间吸引了孩子的眼球,接下来,老师又以故事的方法,介绍活动包含的主题内容,并以儿歌:熊大找熊二,望一望,熊二找熊大,望一望,我是熊大,我是熊二,握手握手握握手,转呀转呀转个圈,摆个姿势美一下,转呀转呀转个圈,摆个姿势美一下,渗透了音乐律动的动作,使孩子轻松的掌握了学习的内容。在后面游戏中,以松树的情景布置以及光头强逼真的表演,有趣的音乐,也是本次活动的亮点,使整个活动在轻松,快乐中进行,达到了活动目标。

  不足之处:

  1、教师交代双圈舞的游戏规则不够完整清楚,致使幼儿游戏的时候秩序比较混乱。

  2、由于教学活动场地较小,游戏环节,小熊熊抓光头强时,在超短的时间里孩子们一哄而上,场面混乱较为危险。(改为孩子们拉圈围住光头强)

幼儿园的教案3

  准备:操作板 彩棒 幼儿每人一套教师一套小动物图卡 演示用数字卡一套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一起做手指操。

  二、出示动物图:小兔 青蛙 公鸡。将幼儿分成相应的三队。

  教师说:让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一队表现的最棒。

  三、请小朋友把学具拿出来,数一数有几根小棒?(8根)

  四、老师分,幼儿模仿。

  分成上面7根,下面1根。幼儿数一数一共几根?(8根)数卡摆成分解式 ,(分解式是左右分的,操作是否左右分更直观,老师自己贴数卡,不如让幼儿贴)。幼儿集体说一说:8可以分成7和1,7和1组成8.。教师请幼儿将操作板转动,使上面的转到下面,下面转到上面。出示数卡摆出分解式。用同样的方法带领幼儿分解6和2,2和6,3和5,5和3,4和4,教师用数卡摆出分解式。

  五、教师出示填空(写在黑板上的)请幼儿填空:8可以分成1和几。然后,幼儿集体读出8的分解式。

  六、手指游戏结束。

  教学反思:本节数学课,虽然是直观教学,教师有教具演示,幼儿也有操作活动,但是,始终是在教师的束缚下,幼儿按教师的指令操作,在教室的指令下,分解式,在教师的领导下,边说边做手指游戏。幼儿表现的有些无趣。本班39人只有3人能够回答问题(8个人出去3个屋里还剩几个),有十几名数数手指才回答出来,多数幼儿不出声。

  改进策略:1、丰富教具和学具2、给孩子探索的空间3、增加延伸游戏活动准备:演示教具大树、小鸟 ,数卡,操作板每人一套,两面双色花每位幼儿8朵。

  过程:1、出示大树和小鸟,请幼儿观察。提问:小朋友你们看看大树上有多少只小鸟?(8只)如果飞走一只(教师移动一只)树上还剩几只?(7只)教师出示分解式:

  请幼儿说一说8只鸟是怎样分得?

  2、请小朋友想一想,小鸟还可能怎样分呢?(探索多种分法)请幼儿操作,教师记录。

  3、小朋友每人都有操作板和小棒,大家来分一分。可以讨论。随意分。请幼儿所以说自己分小棒的方法,和黑板上的哪一种方法一样?

  4、小朋友数一数,我们找到了几种分解8的方法?(7种)为了便于记忆,我们来给分解式排排队吧。(幼儿已有学习7以内分解组成的经验)可以有递增排列,递减排列,互换排列。

  5、大家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

  6、延伸活动:玩双色花。两人一组,一人撒开花朵,出现两种颜色。另一人说出8可以分成几和几......

  户外游戏:插彩旗目标:熟练掌握8的分合方法准备:数字卡 旋转六面体 红色旗和绿色旗 红色和绿色彩带玩法:每组15名幼儿,分两组,共30人。相对站立。 每队一名领队,按照自己的标志次序轮流掷旋转六面体,掷出数字几,对面的幼儿猜测8可以分成掷出的数和几, 然后将掷子反过来,对了,奖励一步,错了,后退一步。 看谁先走到终点,谁就在终点插上与自己队颜色相同的彩旗。

  活动反思:修改后的引导策略有利于幼儿主动思考,给孩子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自己来发现分解的规律,后边的两个游戏,使幼儿学得轻松,玩的开心。活动后,提出问题(有8块糖分给两个人,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呢?)有28名幼儿举手,愿意说出自己分过的方法。有十几名幼儿能排出7种分解方法。

  结束语: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内在本能,尤其是活动本能]的自发表现,也是幼儿时期最纯洁、最神圣的活动。活动本能日后将会逐渐发展成创造本能。因而对儿童的教育,不应加以束缚、压制,也不应拔苗助长,而是应当顺应其本性,满足其本能的需要,如同园丁顺应植物的本性,给植物施以肥料,配合以合适的日照、温度。

  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他认为,儿童应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现学科知识的结构,借助于教师或教师提供的其他材料去发现事物。布鲁纳强调说,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人类学习中似乎有个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像发现一样,是尽力探索情境的机会。

  教学研究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到,世界着名教育家关于儿童教育的理念,对于当今幼教改革仍然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教育的真话就是爱,教育要走进儿童丰富的、多样的、神秘的精神世界,让儿童感受到人性光辉的沐浴,感受到作为一个人存在的价值。遗憾的是,我们对这一教育真话的认识与把握还远远不够,尽管在理论上我们接受了这一点,可在实践中常常被遗忘、丢失。要真正建立起对儿童的爱,最重要的就是要确立科学的儿童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儿童从他们自己的世界中拉出来,安置在成人世界里。成人世界总认为,游戏和工作、科学和想象是水火不相容的,而儿童则认为,游戏就是学习,游戏就是生活,科学需要想象等等。而游戏是在操作中进行的,操作活动引导策略应从孩子的心理需求出发,给孩子做和说的时间,给孩子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真正做到更为重要的是"用观念",把这些观念扎扎实实地落实在教学活动引导策略的设计之中,落实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

幼儿园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用轻松活泼的情绪及明亮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并适当地加以表演,从中表现劳动的愉快,唱出劳动的快乐,表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通过聆听、演唱歌曲,体会劳动的愉快,并用自信自然有表情地参与歌唱、表演活动。

  3.为歌曲创编歌词。

  教学重点:

  用轻松活泼的情绪演唱、表演歌曲《洗手绢》。

  教学难点:

  编创歌词并通过各种有利途径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劳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6665|63|

  我们来劳动呦,

  6665|6—|

  哎啰哎啰哎。

  二、导入

  师:同学们,当你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回到家写完作业,有没有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你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呢?

  生:有

  师:谁来说一说你都帮助爸爸、妈妈做了哪些家务活呢?

  生:扫地等

  师:你们真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今天我们音乐课上来了一位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听听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播放音乐)

  生:洗手绢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歌曲《洗手绢》。

  三、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

  师:下面我们来聆听一遍歌曲,感受一下小朋友在洗手绢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开心

  师:这位小朋友在洗手绢时非常高兴,因为劳动最光荣。

  2.模仿洗手绢

  师:同学们,你们会洗手绢吗?咱们一起来边喊口号边模仿洗手绢的动作。

  3.复习反复记号

  4.读歌词

  5.教师范唱

  6.学唱歌曲

  7.处理歌曲

  8.跟伴奏演唱歌曲

  9.师生合作演唱歌曲

  10.男女生合作演唱歌曲

  四、表演

  师:歌曲我们已经会唱了,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感受一下劳动带给我们的快乐那?

  1.跟老师一起表演

  2.分组表演

  3.找学生到台前表演

  五、创编歌词

  师:同学们表演的很逼真,在家经常帮助妈妈做家务。那你们能不能把自己会做的家务活融入到歌词中,把歌词改编了呢?

  1.找学生演唱改编的歌曲

  2.表演改编的歌曲

  六、下课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老师知道了咱们班有这么多的劳动小能手,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学会更多的劳动本领。

幼儿园的教案5

  一、活动要求:

  1、知道鸡会生蛋,蛋能孵出小鸡,初步感知蛋和鸡的外形特征

  2、愿意和同伴一起看看说说,体验成长的快乐和精彩

  二、活动准备:

  鸡蛋人手一个、母鸡妈妈的头饰、小鸡玩具人手一个、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疑

  1、猜猜,鸡妈妈的宝宝长什么样?

  (二)认识蛋宝宝

  1、抱抱蛋宝宝

  重要提问:看看蛋宝宝长得什么样

  比比蛋宝宝都长得一模一样吗,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说一句悄悄话,告诉蛋宝宝你很喜欢它

  2、听听蛋宝宝的故事

  重要提问:你听到了些什么?

  蛋宝宝是怎么变成小鸡的呢?

  3、亲亲鸡宝宝

  重要提问:看看小鸡长得什么样

  猜猜,鸡妈妈看到小鸡出壳了,它会对小鸡说什么呢?

  好好照顾你的小鸡,让它生活的很幸福,好吗?

幼儿园的教案6

  活动名称:

  点点爱上幼儿园

  活动目标:

  1、学习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熟悉作品中的主要对话,尝试感知词汇:“五颜六色”、“雪白雪白”、“漂漂亮亮”;

  2、通过观察图片,理解作品内容。

  3、喜欢幼儿园,乐意上幼儿园。

  活动重点:

  熟悉作品中的主要对话“这里是XX幼儿园”、“幼儿园里很快乐”。

  活动难点:

  通过观察图片,初步理解作品内容。

  活动准备:

  1、故事《点点爱上幼儿园》;

  2、故事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新朋友,她的名字叫点点,点点今年三岁了,要上幼儿园了。今天点点给我们带来了她上幼儿园时的故事,我们一起去听听吧。

  二、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帮助幼儿分段理解故事,熟悉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1)小鸟

  师:点点和妈妈经过什么地方?她们看到了什么?小鸟是什么颜色的?在做什么?妈妈怎么说的?小鸟说了什么?

  (2)兔子

  师:瞧!她们经过了哪里?草地上了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妈妈说什么?兔子们会说什么呢?

  (3)梅花鹿

  师:她们又经过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妈妈说什么?梅花鹿呢?

  (4)小朋友

  师:她们到了哪里?有谁?在做什么?点点怎么样了?

  2、完整欣赏故事,鼓励幼儿学一学故事中的对话。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幼儿园吗?喜欢幼儿园里的什么?

  三、活动延伸:

  在图书角投放故事里相应头饰,引导幼儿表演故事。

幼儿园的教案7

  【教材分析】

  美工活动“彩色陀螺”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出幼儿喜爱的一种玩具。彩色陀螺转动起来时,颜色混合在一起变出新的颜色,更能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其制作方法简单,色彩搭配多样,便于幼儿操作。只需要将纸片、中心轴、花衣裳进行组合,把火柴棒插在圆心位置,即可完成。因此,幼儿通过自主制作、玩转彩色陀螺等活动,感知、发现陀螺转动时色彩和图案的奇妙变幻,体验自制玩具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探索火柴棒插在圆片的圆心陀螺才能平衡转动的原理。

  2.能设计、制作不同图案的陀螺并发现陀螺转动时色彩和图案的奇妙变幻。

  3.喜欢动手制作彩色陀螺,体验将陀螺转动起来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的彩色陀螺,幼儿常见的陀螺玩具若干。

  2.圆形纸片(找好圆心)、废旧光盘,火柴棒、大头针、牙签,剪刀,彩色蜡笔、水彩笔、铅笔,尺子,双面胶、不干胶纸等。

  【活动建议】

  1、请幼儿欣赏各种陀螺,探究陀螺转动的方法,激发幼儿制作彩色陀螺的兴趣。

  (1)请幼儿自由欣赏,找自己喜欢的陀螺玩一玩。

  (2)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让陀螺转起来的?你还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小结:有的陀螺是用手转的,有的陀螺是用鞭子抽的,还有的陀螺是用到发射器的;彩色陀螺转动时图案和颜色有新变化。

  2、教师出示制作好的陀螺,引导幼儿发现彩色陀螺的组成及制作方法。

  提问:彩色陀螺由哪几部分组成?怎样才能变成彩色陀螺?中心轴插在圆形纸片的什么位置?为什么?

  小结:陀螺由纸片、中心轴、花衣裳组成,把火柴棒插在圆心位置可以让陀螺在转动时保持平衡。

  3、鼓励幼儿自己设计、制作“我的陀螺”。

  (1)提问:你想用什么材料来制作陀螺?色彩和图案是怎样的?

  (2)幼儿交流自己设计、制作陀螺的想法。

  (3)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进行制作,把遇到的困难和自己的解决方法记在心里,制作完成后和同伴分享。

  4、组织幼儿开展“彩色陀螺旋转比赛”。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陀螺名称及制作步骤。

  (2)组织幼儿玩一玩,比一比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

幼儿园的教案8

  活动目标:

  1.能对纸盘进行大胆创作,并用图案、点、线的组合,装饰自己的作品。

  2.尝试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练习揉、搓的技能。

  3.发挥想象力、创作力、及动手能力,和同伴一起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作品范例、纸盘、笔、双面胶或乳白胶、剪刀、彩泥、彩泥工具、亮钻、彩绳或皮绳

  活动过程

  一、欣赏纸盘

  教师展示纸盘挂件作品。

  师:瞧,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呀?

  师:仔细看看,它们是用什么做成的?

  师:原来一次性纸盘除了能做餐具,给我们装好吃的蛋糕,还能装饰成各种作品,真漂亮。那么,做这漂亮的海底世界需要些什么材料呢?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漂亮的海底世界是怎么做的呢?

  二、观察范例,示范讲解。

  1.用蓝色彩笔或水粉将其中一个盘子里面涂上蓝色,做蓝色海洋背景。

  2.将第二个盘子的底部用剪刀剪下,把纸盘的底部镂空。然后把纸盘四周画上漂亮的海底世界的背景花纹。

  3.用彩泥制作水草、小鱼等装饰物。先拿出一块彩泥,大小适中即可,将彩泥揉成水滴型压扁,并用工具刀在水滴型的宽头部位上下各压两下,这样小鱼的尾巴就形成了,再用另一个尖头工具在水滴尖头部位点一下做眼睛。同样方法做小鱼,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并将做好的小鱼粘在蓝色海洋背景的盘子里。(如果不能很好的固定,可以稍微用一点胶水即可)用手搓一些绿色长条形的彩泥做水草,圆形做五彩的石头。

  4.最后将剪掉盘底的盘子粘在海底世界的盘子上面,打孔挂绳就是一个完美的挂件。如果再盘子下面用两个木夹就是一件艺术的摆件。(依个人喜好)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2.幼儿操作

  四、欣赏、交流

  1.请幼儿将制作好的作品放到展示柜上。

  2.师幼集中欣赏、交流。

幼儿园的教案9

  1 猴子捞月亮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寓意,知道遇事多动脑筋。

  2、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3、和同伴玩水中成像的游戏,激发其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活动流程

  1、以猜迷语的方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有时挂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月亮)

  2、教师讲述故事《猴子捞月亮》。

  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并让幼儿讨论:

  (1)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

  (2)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

  3、接着欣赏故事,教师进行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它怎么叫的?

  (3)大猴子跑来一看什么反应?老猴子呢?

  (4)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

  (5)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

  (6)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4、分小组进行小实验《水中成像》。

  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5、教师小结:我们在生活中遇事应该多动脑筋、认真思考。

  6、完整欣赏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活动延伸:让幼儿阅读用书,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 神奇的玻璃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小白兔战胜大灰狼的办法,知道神奇玻璃的含义。

  2、让幼儿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体验哈哈镜成像的滑稽和有趣,感受人在哈哈镜里的不同变化。

  活动准备: 放大镜一个、凸透镜一个、《神奇的玻璃》挂图,故事磁带。

  活动流程

  1、师生谈话:

  (1)小朋友你见过什么样的玻璃?(幼儿自由讨论)

  (2)小白兔也有一块神奇的玻璃,你想知道吗?(从而引出故事《神奇的玻璃》)

  2、出示《神奇的玻璃》挂图请幼儿欣赏,老师讲述故事并提出问题:

  (1)小白兔在玩时捡到了什么?

  (2)他有什么惊奇的发现?

  (3)猜想小白兔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3、出示放大镜。

  请幼儿摸一摸,看一看,从而感知“玻璃”的神奇之处,知道放大镜能将物体放大,然后启发幼儿讨论:怎样利用这块“神奇的玻璃”战胜大灰狼。

  4、看图书听故事。

  老师播放故事磁带请幼儿边看图画边听故事《神奇的玻璃》,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然后提出问题:

  (1)小兔子是利用什么办法吓跑大灰狼的?

  (2)如果是你会用什么办法来打败大灰狼?

  5、引导幼儿发现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1)启发幼儿继续探索“玻璃”的神奇之处:看近的物体时,物体变大,离得远就会变小,而且物体是倒立的。这种“玻璃”就是凸透镜。

  (2)组织幼儿进行生活经验讲述:小朋友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镜子,请幼儿讨论;然后交流凸透镜在生活中的用途。

  6、师生进行讨论:

  小朋友知道了凸透镜的模样和用处,想一想你们还见过其他什么样的镜子?(幼儿讨论回答)然后老师总结:平面镜、凹透镜、哈哈镜等。

  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知道哈哈镜的用处吗?那我们去三楼的哈哈镜那里认识一下它吧,巩固对哈哈镜知识的掌握。

  3 醒来后的惊喜

  活动目标

  1、能细致地观察人物动作、神态、表情特征,大胆想象讲述画面内容。

  2、体验作品中父亲对儿子默默的爱。

  活动准备

  1、让家长帮助幼儿回忆与父亲在一起的趣事。

  2、父亲、儿子的图片各一副

  3、教学挂图、幼儿用书第3册的第29页。

  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

  分别出示图片“父亲”与“儿子”,鼓励幼儿大胆猜想父与子之间发生的事情。

  二、基本部分

  教师分别出示挂图或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根据需要进行提问:

  (1)图1 假日的第一天早晨,儿子在做什么?爸爸和叔叔在干嘛?你从哪看出来的?

  (2)图2 爸爸和叔叔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3)图3 画面上都有谁?儿子、爸爸、警察的表情、动作时什么样的?代表什么意思?爸爸究竟要把儿子抬到哪儿呢?

  (4)图4 设置悬念

  a出示没有背景的第四幅画,请幼儿说说;如果自己是故事中的儿子,醒来后会有什么感觉?鼓励幼儿将自己“惊奇、大胆、浪漫”的情景讲给同伴听。

  b出示有背景的挂图,请幼儿讲述:这是什么地方,景色怎么样?儿子心里怎么想?爸爸为什么躲到树后面?

  c教师看图完整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轻手轻脚”,并用动作模仿。知道假期到森林里玩正是儿子的心愿,这幅漫画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地爱,可以鼓励幼儿做个相亲相爱的动作。

  三、结束部分

  结合自己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与爸爸之间的趣事,感受父亲对自己的关爱。

  活动延伸:

  怎样对父亲表达自己的爱

幼儿园的教案10

  设计意图:

  炎热的夏天到了,孩子们每天晚上都要洗澡,第二天到幼儿园来老是讨论洗澡,“我昨天洗澡了,我用的沐浴露是苹果味的”“我用的是香蕉味的。”……在娃娃区角游戏的时候,也特别喜欢给娃娃洗澡,正好我们进入“夏天真热呀”这个主题,所以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1、了解洗澡的一些方法

  2、激发幼儿爱洗澡的情感

  活动准备:图片、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图片

  ①这张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干吗?(洗澡)

  ②为什么说她在洗澡?(我看到她身边有香皂……)

  小结:原来有的小朋友是从香皂看出她在洗澡,有的小朋友看到沐浴露看出她在洗澡……

  ③那你们洗澡的时候都要准备些什么?

  生:我要准备香皂、沐浴露。

  ④为什么要准备香皂?为什么要准备沐浴露

  ⑤你们觉得洗澡开心吗?

  ⑥我们为什么要洗澡啊?

  小结:原来可以使我们变得很干净,而且香喷喷的。

  二、游戏部分

  ① 那现在我们也来把自己洗得很干净的。

  ② 播放音乐

  ③ 幼儿跟教师一起跟着音乐动起来

  1、洗澡前我们应该先做什么?(脱衣服)

  2、我们先洗什么呢?

  挤点洗发露抹头上,抓啊抓,再用清水冲干净,再来挤点沐浴露,抹身上,先搓搓背,再搓身体,再搓搓小胳膊,再搓搓腿,再用清水从头到脚冲干净,再用毛巾把水擦干净,洗澡洗好啦!

  ④大家来闻闻自己香不香?

夏天幼儿园教案大全

幼儿园的教案1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折纸扇的方法,掌握对边折的技能。

  2、养幼儿对折纸的兴趣,发展其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色彩手工纸。

  2、油画棒、胶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用小动物手偶创设情景,并出示已制作好的扇子,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

  (二)展开部分。

  1、将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彩色手工纸对折。

  2、在刚才折叠的基础上进行同方向的对折,使对折的两部分均等。重复进行,直到整张纸被折完。

  3、再将对折的纸完全打开。

  4、将纸完全打开后,将第一条折痕向上翻折,第二条折痕向下翻折,第三条折痕再向上翻折,第四条折痕再向下翻折····依次重复下去,使整张纸形成一个“纸条”状。

  5、将“纸条”从中间对折。

  6、将纸的对折面用胶棒粘住。

  7、将对折面用胶棒粘住,依次将折痕打开。再用手捏捏粘好的底部,这样小扇子的把子就做好了。

  (三)结束部分。

  幼儿手拿自制的扇子游戏。

  活动延伸:教师将幼儿制作的作品展示在美术角。

  :

  1、教师教折扇子的过程要慢,让幼儿仔细观察。

  2、幼儿折的时候教师要求幼儿一定要对齐。

  3、对折的较不规范的幼儿进行指导。

  4、鼓励幼儿将做好的扇子给同伴看,并试着说“你好”等礼貌用语。

幼儿园的教案1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探索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学习自制传话筒,提高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声音的录音;铃鼓、锣、三角铁、尺子、皮筋、塑料袋、筷子、吉他等;纸杯、棉线、透明胶带。

  【活动过程】

  1、播放各种声音的录音,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2、引导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使物体发出声音。

  (1)提供各种物体,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些东西不动时,它能发出声音吗?”“你能用什么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呢?”

  (2)幼儿实验,相互交流分享经验。

  小结:这些物体不动时,都不能发声。当对它进行敲、拍、吹、拨时就能发出声音了。

  3、幼儿再次实验,探索和感受物体发声时产生的振动。

  (1)教师:“现在请你想办法让这些东西发出声音,同时请你用眼睛去看一看,用手去摸一摸,然后告诉大家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2)鼓励幼儿操作,师生共同交流分享新的发现。

  小结:我们发现的这些跳动的、晃动的、发麻的现象和感觉都是因为这些东西发生了振动。所以,物体发出声音的时候,都发生了振动。

  4、教师做实验,让幼儿了解声音与震动的关系。教师和幼儿共同得出结论:声音是因为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5、出示玩具传声筒,引出游戏“悄悄对你说”:

  (1)教师和幼儿通过传声筒说悄悄话,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展示传声筒的制作方法。

  (3)幼儿自由结伴制作传声筒,教师巡回指导。

  6、幼儿玩游戏“悄悄对你说”,鼓励幼儿用自制传声筒对同伴说一句甜蜜的话。

  【活动延伸】

  给幼儿提供材料,尝试用不同的纸盒制作传声筒。

幼儿园的教案13

  活动目标:

  1.想和大家一起玩自己喜欢的玩具,不垄断,争夺玩具。

  2、在游戏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如何轮流、一起玩、交流。

  体验和同事玩玩具的快乐和情趣。

  活动准备:

  有趣的新玩具,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制作剧本,不垄断,不争吵,以便孩子们能理解玩具都在玩。

  (1)提出新玩具,引起幼儿兴趣,让幼儿玩玩具,由教师观察。

  (2)对活动中的幼儿的矛盾,引导幼儿讨论、垄断感、玩具争夺会带来不快。

  2.鼓励幼儿和别人一起玩玩具,一起分享,一起探索玩的方法。

  (1)给幼儿灵感,让他想想办法。一个玩具大家都想玩,还要玩得开心,该怎么玩呢?

  轮流玩:你先玩,他再玩,我以后交流玩

  (2)听故事,更觉得轮流玩,可以体验到大家都很开心的感情体验。

  老师问:龙是怎么开始做的?还有;然后怎么办呢?龙为什么玩得很奇怪?

  (3)小姐:有趣的玩具都喜欢玩,你玩,我玩,不吵架,不抢,都很开心。

  3.指导幼儿读幼儿用书,并问“换了脸的儿童怎么玩玩具?”说。你喜欢谁?为什么?请圈出能和大家一起玩玩具的孩子们

  鼓励幼儿玩玩具,给幼儿轮流玩进取常识,交换方法,体验与一个人玩不同的感觉。

幼儿园的教案14

  活动目标:

  1、复习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初步感知六边形,知道其名称。

  2、尝试用苹果贴纸表示物体的总数。

  3、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见解,愉快地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积木、苹果贴纸;

  2、“魔术袋”、小箩筐等材料若干;

  3、 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六边形卡片及红、黄、绿、橙色卡片各一张活动过程:

  一、复习认识积木的形状(重点“六边形”)

  1、以“魔术袋”出现,引发幼儿好奇心。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魔术袋,里面是什么呢?那个宝宝来猜一猜?

  请小朋友从魔术袋里摸一个然后说说是什么形状的积木宝宝。

  ⑴、形状。引导幼儿观察手中积木的形状。老师依次出示形状标记。

  重点认识六边形,数数有几条边, 几个角。

  ⑵、颜色。引导幼儿观察手中积木的颜色。老师依次出示颜色标记。并把颜色与形状标记上下对应排列。

  ⑶、游戏:“找朋友” (巩固认识六边形等图形名称)

  2、说一说,找一找。(进一步巩固六边形等图形名称,并练习10以内的数数)⑴、每人抓一把积木,数一数,并观察其形状。

  ⑵、根据老师指令找图形。

  二、感知物体的相等数量。

  师:积木宝宝饿了,老师为它们准备了许多苹果,一个积木宝宝吃一个苹果,数一数,老师这里有几个积木宝宝,,然后给它们为苹果吃。

  师引导幼儿数一数自己箩筐内的积木的总数。并用相应的苹果贴纸来表示。(感知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评价师:哪个宝宝来说一说,你的箩筐内有几个积木?你给它们喂了几个苹果?(大家一起求证,感知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幼儿园的教案15

  活动目标:

  1.能比较两者的高矮,并学习排列出高矮顺序。

  2.能说出1~2种测量的方法。

  3.能正确数出长方形板的数量。

  活动准备:

  1.长方形板、水彩笔、彩色笔、蜡笔、杯子等

  2.乌龟、蜻蜓、小老鼠图卡

  3.幼儿读本数本

  活动过程:

  一.引起动机:

  游戏《长高了变矮了》,幼儿站成圆圈,老师说“长高了”,幼儿两臂上举。老师说:“变矮了”,幼儿蹲下。老师说:“我看谁长得最高”,幼儿双脚原地向上跳。

  二.主要活动:

  1. 老师出示图卡,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分别出示乌龟、蜻蜓、老鼠图卡,请幼儿观察,说出动物名称。三个动物都说自己最高,请幼儿帮忙,比比谁最高,谁最矮。

  2. 师生讨论

  老师请幼儿想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比比这三个动物,谁最高、谁最矮?

  如:利用绳子量、靠在墙壁画线作记号等。

  3. 老师拿出三张图卡及长方形板磁卡贴在白板上,请幼儿以长方形板为准依序测量出三个动物的身高,说出它们的高矮顺序及有哪些颜色的柜子。

  4.分组活动

  老师将幼儿分成三组,进行操作活动。

  A.涂一涂

  提供幼儿读本,请幼儿根据动物的身高涂出相应的格子数。

  B.排排看

  提供三种笔,水彩笔、彩色笔、蜡笔,请

  幼儿将它们依照从高到矮的顺序排排看。

  C.哪个高

  提供三种杯子,请幼儿将它们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列,看看哪个高。

  延伸活动:排一排

  所需材料:哨子、录音机。

  活动内容:

  老师带幼儿玩“排一排”的游戏,全班先围一个大圆圈,听音乐进行绕圈,当音乐停止,哨子一吹,老师说:“我要三个人一组”。幼儿就必须赶紧三人一排,并且从高到矮站好,若有幼儿没有凑到老师要的人数或高矮排列顺序,他们就会被淘汰出局,所以最后留下来的一组幼儿就获胜了。

【幼儿园的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案与教案反思10-23

幼儿园教案01-17

幼儿园的教案10-31

幼儿园教案07-04

幼儿园教案06-01

幼儿园经典教案09-17

幼儿园的教案11-02

幼儿园音乐教案优秀教案07-25

幼儿园语言教案关于语言的幼儿园教案11-01

幼儿园的树幼儿园教案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