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小班教案

时间:2022-10-22 08:56:34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幼儿园小班教案锦集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的幼儿园小班教案锦集10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把玩具送回家,就能将玩具整理的一干二净。

  教学准备:

  幼儿园的各种玩具、图片、故事录音。

  教学过程:

  1、第一遍故事。

  2、让幼儿回答故事说了什么?出现了谁?

  3、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第二遍故事,让幼儿自己发现自己回答的对不对,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4、组织幼儿讨论:如果你是故事的主人公,你会怎样做?

  5、我们幼儿园里也有很多玩具,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好好地爱护它们呢?

  6、我们一起来比赛,看哪一组的小朋友收拾玩具的本领最强!

  请小朋友自由分成4组,老师再进行调整。请4组小朋友去四个不同的区角,看看玩具有没有在自己的家中,如果不在,请送玩具回家。

  活动反思:

  一、老师抛出的问题一定是要由浅入深的,此外,没有问题老师一定要在最后小结一下,这样才能加深幼儿的印象。

  本次活动,我抛出问题之后,没有很好地将问题进行小结。同时,我抛出问题之后,没有牢牢抓住问题的核心,这样幼儿在回答的时候更不清楚老师问题的核心了。所以,当小朋友的答案与老师问题的核心不匹配的时候,我应该进行一个追问,而不是一语带过。

  二、第一遍故事与第二遍故事的出现雷同。

  其实,第一遍故事的时候,图片可以不出示,这样在讲述第二遍故事的时候,出示图片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此外,第二遍故事之后,我应该针对问题进行深入挖掘,而不是泛泛而谈。在重复故事之前,我可以将问题先抛给小朋友,让小朋友带着问题去听故事。这样,语言能力强的小朋友可能还会复述故事中的一句话、一个新词汇。

  三、请小朋友收拾玩具之前,一定要让他们有任务感,而不是很茫然地,不知道老师的要求。

  同时,我可以尝试着让小朋友自己分组,这样就可以在点滴中提高小朋友的能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红绿灯,知道过马路时要拉紧大人的手,知道红灯停、绿灯行。

  2、培养交通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

  1、课件、幼儿用书。

  2、红绿灯标记。

  教学过程

  1、幼儿看书,直接进入活动主题。

  (1)教师:请小朋友们打开书,看看书上都说了些什么?

  (2)幼儿看书片刻。

  (3)教师:这是在什么地方?画面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4)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在马路上,小朋友和大人在一起,他们手拉着手,准备过马路。

  2、引导幼儿认识马路上的红绿灯,并知道简单的交通规则。

  (1)教师:马路上除了交警叔叔,还有谁在指挥行人和车辆的走和停呢?它们有几种颜色,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2)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教师小结:是红绿灯在指挥行人和车辆的走和停、大家都知道要红灯停,绿灯行。

  3、引导幼儿知道上街时要紧跟大人,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1)教师:街上车辆很多,我们上街时要怎么做才安全呢?

  (2)幼儿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小结:我们一定要有大人陪伴上街,过马路时要拉紧大人的手,看清红绿灯以后再过马路。

  4、教幼儿学习儿歌。

  (1)教师:书上有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来听一听吧。

  (2)幼儿看书,教师将这首儿歌念给幼儿听1~2遍。

  (3)教师对儿歌进行简单的提问,然后请幼儿跟着教师一起读,最后请幼儿试着自己念一念。

  5、组织幼儿玩"红绿灯"的游戏,学习遵守交通规则。

  玩法:幼儿扮演各种车辆,教师手拿红绿灯标记。 "车辆"(幼儿)在室内行驶,教师出示红灯时, "车辆"(幼儿)停;出示绿灯时, "车辆"(幼儿)行。

  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主要情节,感受故事带来的“滑稽”感。

  2.学说短句:轱辘辘,轱辘辘,这是XX车。

  3.愿意参与操作活动并能在集体面前进行讲述。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故事课件、水果图片。

  学具: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创设场景,激发倾听兴趣

  1.师幼跟着歌曲《汽车开来了》做律动进入活动室。

  2.美丽的森林到了,我们把车停好坐下来吧!

  3.你刚刚是开什么车到森林里来的?

  二、理解故事主要情节

  (一)介绍主要角色明确倾听重点。

  1.森林里有什么?

  2.今天森林里真热闹,小猴子、小猫和小兔也来玩了。看!它们在森林里发现了什么?(它们发现了西瓜、南瓜和萝卜。)

  3.小猴子、小猫和小兔发现了西瓜、南瓜和萝卜会怎么做?

  (二)倾听故事内容,理解“怪汽车”

  1.请小朋友帮小动物们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把西瓜、南瓜和萝卜带回家?

  2.你们想的办法真好!小猴子也想了一个办法,看小猴子想了什么办法?小猫和小兔呢?

  3.狐狸警察在做什么?它们会说什么呢?

  4.学说句式;小猴子想了个好办法,把西瓜变成了一辆西瓜车,狐狸警察看到西瓜车在马路上开很奇怪,心想这是什么车?我们一起来告诉狐狸警察这是什么车吧。

  幼儿学说:轱辘辘,轱辘辘,这是西瓜车。

  5.尝试改编小猫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幼儿学说:轱辘辘,轱辘辘,这是南瓜车。)小兔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幼儿学说:轱辘辘,轱辘辘,这是萝卜车)。

  (三)完整欣赏故事《怪车轱辘辘》,感受故事带来的“滑稽”感。

  三、变怪汽车

  1.明确操作任务:

  小兔、小猫和小猴子开着怪汽车高高兴兴地回家喽。森林里的其他小动物也想变出怪汽车开回家,我们现在就来帮助它们,好吗?

  2.你想变什么怪汽车?(幼儿自由想象、讲述想变的各种怪汽车。)

  3.幼儿操作(请幼儿自由拼装怪汽车要求边拼边说)。

  4.交流巩固句式(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汽车,尝试用短句说出汽车的名称)。

  你变了什么怪汽车?

  四、活动延伸:

  让我们开着怪汽车送给森林里的小动物。

  附:怪汽车

  今天森林里真热闹,小兔、小猫和小猴子也来玩了,它们在森林里发现了西瓜、南瓜和萝卜。小猴子想把西瓜带回家变成一座西瓜房子,小猫想把南瓜变成南瓜房子,小兔想把萝卜变成萝卜房子,它们就滚着“房子”在马路上走。狐狸警察看见了,说:“停!停!马路上不能滚东西。”哎呀,那可怎么办呢?怎样才能把西瓜、南瓜和萝卜带回家呢?

  小猴子想了一个办法,它想如果把西瓜变成汽车就好了。它在西瓜上装上轮子,把西瓜变成了西瓜车。小猫把南瓜变成了南瓜车,小兔把萝卜变成了萝卜车。它们开着车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兔子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2、产生喜欢兔子、关心小动物的情感。

  3、萌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初步的科学素质,掌握简单的科学方法。

  4、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引发幼儿的关爱情感。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1、课件《可爱的兔子》PPT。

  2、音乐《兔子舞》。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起幼儿兴趣。

  谜面:眼睛红,毛衣白,长长的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点击“小兔谜语”按钮进入猜谜语活动,引出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点击“?”按钮验证是否正确,还可以边看图片边学说谜语。(按“小喇叭”按钮可以反复播放谜语)

  二、观察兔子,大胆描述兔子的外形特征。

  1、提问:你们喜欢小兔吗?

  2、请幼儿看图片。点击“小兔模样”按钮进入图片区,引导幼儿观察兔子特征。

  3、提问: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兔子?(白的、灰的、黑的……)兔子的耳朵、眼睛、嘴巴、尾巴什么样?(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短尾巴)身体看上去有什么感觉?(毛茸茸的、软软的)

  4、小结。点击“下一页”按钮进入“兔子什么样?”表格进行小结。

  三、游戏《找小兔》。

  师播放游戏课件《找小兔》,讲解游戏玩法并操作:小兔藏在树林里,露出一部分特征,幼儿点击找出 ,巩固对小兔外形特征的认识。

  四、游戏《喂小兔》。

  1、提问:小兔喜欢吃什么?

  2、师播放游戏课件《喂小兔》,讲解游戏玩法并操作:点击鼠标将食物送给小兔吃,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述,食物送对了小兔就高兴,送错了小兔就生气。

  (在操作活动中了解小兔喜欢吃哪些食物,通过喂小兔表达对小兔的喜爱。)

  3、小结:小兔喜欢吃白菜、青菜、胡萝卜等。

  五、听音乐跳兔子舞,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掌握礼貌用语"老师早"知道说礼貌用语是有礼貌的表现。

  2、有表情朗诵儿歌,发准字音"早"、"走"、"从"、"师"、"说"、"鸟"。

  3、激发幼儿做一个有礼貌好孩子的愿望。

  活动准备:

  1、课件-懂礼貌的小朋友

  2、图片小宝宝、老师、太阳、小鸟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图片《老师早》引出活动。

  提问:

  1、小宝宝来幼儿园开心吗?他看到了谁?对老师说了什么?

  2、教师:你觉得这样的宝宝表现的怎么样?你喜欢他吗,为什么?

  3、教师:你会不会也像他一样用礼貌用语和老师打招呼,请你来试一试。

  二、观看图片引导幼儿学习理解儿歌。

  1、逐句出示,引导幼儿理解,并强调发准字音。

  提问:

  (1)小宝宝怎样来到幼儿园的?见到老师说了什么?

  (2) 太阳太阳见了有礼貌的宝宝做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30小鸟见了有礼貌的宝宝说了什么,太阳和小鸟喜欢这样的宝宝吗,为什么?

  (4)你喜欢这样的宝宝吗,为什么?

  2、集体、分组进行动作表演有感情朗诵儿歌。

  (视幼儿学习的情况,可以采用教师说儿歌的前半句,幼儿说儿歌的后半句这一省略、填词策略,尽量让幼儿参与朗诵。)

  3、除了问好以外你还知道那些礼貌用语,在什么时候可以用。

  三、小结

  用礼貌用语和别人讲话是一种有礼貌的表现,小朋友们从小要学会说礼貌用语,做一个懂礼貌的乖宝宝。

  儿歌

  小宝宝蹦又跳,走进幼儿园,

  先说:老师早!

  太阳听了咪咪笑,

  鸟儿听了跟着叫:老师早!老师早!

  宝宝从小有礼貌。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倾听和理解故事《大狮子的许多许多辫子》,感受狮子惊讶、害羞、快乐的情绪变化。

  2.尝试讲出故事中感兴趣的部分。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配具有音效的对话),大、小图书各一本,狮子表情图片(大、小若干),可操作的背景卡若干。

  2.经验准备:日常生活中有更换发型的经历;欣赏过动物角色的故事。

  活动过程

  1.采访小朋友换发型的感受,调动对发型的已有经验。

  (1)指导语:今天的发型有什么改变?换了新发型有什么感觉?

  重点:引导幼儿在观察伙伴发型变化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经历讲出换发型时的心情,为故事中的线索做铺垫。

  (2)指导语:有一只狮子也梳了新发型,你猜“他”的心情怎样呢?

  重点: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对故事情节的猜想。

  (由于调动了孩子们对发型的经验,在引起共鸣的同时,孩子们用较为丰富的语言表达出对改变发型的看法。)

  2.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边播放PPT边带领幼儿欣赏完整的故事。

  (2)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指导语:你最喜欢故事里的哪一段?

  重点: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故事中喜欢的部分。

  (这是个开放的提问,孩子们根据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内容进行表达,有的“喜欢小兔子帮狮子梳头”,有的“喜欢狮子跑”,有的“喜欢动物之间对话”,有的“喜欢最后大家都梳辫子”。由于在备课时考虑得细致,所以这个环节中孩子们关注的地方基本与预设的关注点一致,在帮助幼儿分享的同时梳理和提炼需要掌握的要点。)

  3.分析故事中狮子情绪的变化,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并尝试讲述。

  (1)集体讨论狮子表情的变化。

  指导语:狮子喜欢这个发型吗?你从哪里知道的?狮子一共出现了几次不同的表情,我们来学一学。为什么狮子会有这样的表情,狮子心里是怎么想的?

  重点:充分感受狮子表情的变化以及内心的变化。

  (孩子们理解了狮子的表情变化,包括现场探讨了大狮子最后躲在洞里的孤独,让大家印象深刻。可在这个环节孩子们表达的热情不高,与设想的表现以及平时参与活动的激情很不一样,问题出在哪里?调整后,在这个环节我加入了“如果你是狮子,心里感觉怎样”,效果也不十分明显。)

  (2)幼儿操作材料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或故事中的语言再现故事。

  指导语:在什么情况下狮子出现这样的表情变化?

  重点:摆表情图的重点——情节;讲的重点——使用故事中的语言。

  (由于材料十分吸引孩子们,大家在操作环节比较投入,但请孩子们讲时,大家都按照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喜好,把故事简单呈现,但讲时也没有更多的热烈气氛,显得比较沉闷。)

  活动延伸

  教师展示故事的原版图书,拓展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故事梗概(略有改编)

  大狮子来到小兔子的家,发现小兔子头上梳着一条大辫子,可爱极了!小兔子说:“大狮子呀,你的头发真乱啊!”大狮子说:“是呀,真不好意思!”小兔子站在高高的梯子上说:“那我来给你梳梳头吧。”大狮子坐在矮矮的凳子上说:“好啊,谢谢你!”小兔子给大狮子梳头,梳着梳着,给他梳了许多许多辫子。大狮子一照镜子,吓了一跳:“哇,你给我梳了这么多辫子啊,可我不是女孩呀!”头上有许多许多辫子,大狮子一点也不喜欢。“太难看啦,太难看啦!”大狮子用手捂住脑袋,逃出门去。大狮子跑过小马(陆续跑过水牛、山羊、骆驼)的身边,小马(水牛、山羊、骆驼)说:“大狮子,你的头发好特别啊!”“特别,特别难看吧?”大狮子反问。“好看,你的头发就像麻花一样,多可爱啊!”最后大狮子躲进山洞里,藏起来了。第二天,大狮子从山洞里出来了。他看见了小马、水牛、山羊、骆驼。小马把辫子梳在鬃毛上,水牛把辫子梳在尾巴上,山羊把辫子梳在胡子上,骆驼把辫子梳在驼峰上。大狮子看到大家,笑着说:“哈哈,原来你们也梳辫子啦,真好玩啊!”由《大狮子的许多许多辫子》带来的反思

  邓老师:

  您好。看了您的教学案例,活动中有思想有层次的引导式问题,勇于质疑并挑战自我的反思性问题,使这篇案例充满了创新、质疑、探索的精神气质。和您一样,初接触这一案例时,我除了感到童话故事文本的'文学性稍差以外,也对孩子们对大狮子的情绪变化不感兴趣颇感疑惑。是您在反思中质疑的“难道是描写心理活动的绘本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欣赏”,提醒我去查阅有关幼儿情绪认知的相关研究成果,试图从解读幼儿的经验水平和学习特点入手来思考与探讨这一问题。

  让我们针对您所设计的引导性问题和反思性问题,循着分析幼儿、分析文本素材的思路,来反思这一教学案例。

  一、“狮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幼儿应具备的情绪认知水平与社会认知经验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大狮子的许多许多辫子》这一故事的欣赏要点。我们知道,多数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以其有趣的情节、紧扣主题的清晰线索、文学戏剧冲突点的设置以及为此而做的巧妙铺垫,来吸引并打动读者的。《大狮子的许多许多辫子》也是这样。这一故事的戏剧冲突点是“惊讶”,因此您将教学活动的首要目标确立为“感受狮子惊讶、害羞、快乐的情绪变化”,准确地抓住了这一故事的欣赏要点。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引起幼儿与大狮子产生“惊讶”共鸣的话,就能取得预想的教育效果。但无论是面对教师的精心设计、引导,还是主动反思后的调整,幼儿一直不“惊讶”,也就无法沉浸到故事所营造的特有的情感氛围中。

  “惊讶”,也就是心理学所指的“惊奇”这一情绪。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告诉我们,惊奇情绪是一种基于信念的情绪,这里的“信念”指的是人们对客观情境的主观看法或认知评价,是理解客观事实和人类行为的中心。通俗地说就是人们的“想法”、“看法”等。当事物或情境表现出与人们原先的“以为”、“认为”反差过大时,“惊奇”才会产生。研究证明,4~5岁儿童才逐渐理解“惊奇”这一情绪状态,但对他人情绪的理解及共鸣离不开自身的愿望与信念,而且幼儿虽然能够正确说出他人所持有的信念,却较难根据这一信念正确推测他人的愿望(想要还是不想要)。

  结合故事情节,大狮子为什么会对自己的新发型感到“惊讶”呢?虽然“他”并没有明确说出自己认为什么样的发型好看,但通过“你给我梳了这么多辫子啊,可我不是女孩呀”,以及后来大狮子看到全体小动物都梳了辫子后释然的情绪,我们可以读出“他”对“难看”发型的看法(信念):第一是大家比较少采用的“特别”(各色)发型,第二是男生梳了女生的发型。于是“他”开始时不想要这样的发型,尽管众多小动物当时就告诉“他”大辫子“多可爱啊”。但当第二天“他”发现自己的发型不再“特别”、“各色”时,“他”也就不再纠结于“男”、“女”,欣然接受了自己的新发型。

  按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中班4~5岁幼儿对理解大狮子的这一信念以及由此带来的情绪变化,是有着相当的难度的。这一年龄段的幼儿还处于以自己的信念和愿望推断他人的阶段。对于发型、衣着,他们会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情感、想要和不想要的愿望,却并无性别成见以及让“会不会各色”这类的想法来束缚他们自由自在的思维与心灵,而且当今社会对于个人生活方式的态度是十分宽容和开放的,幼儿也很难有机会接触到有关发型的明确的男、女界限,以及“标新立异是难为情的”这一类几乎是二三十年前的社会观念。因此他们难以由己推人地理解大狮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情绪反应,倒可能有点儿迷惑于狮子的“大惊小怪”。

  让我们循着教师的提问,层层递进地分析幼儿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进程。“你猜他的心情怎样呢”,引导幼儿对改变发型提出了自身的看法;“为什么狮子会有这样的表情”,引导幼儿“明显可以理解到这些情绪变化”(其实这里的“理解到”更准确地说似乎应该是“识别到”,即幼儿只是进行了情绪判断与识别)。但对于“狮子心里是怎么想的”这一真正指向个体信念的提问,幼儿则是“表达的热情不高”、“效果也不十分明显”,说明幼儿并不能深刻地去理解故事中基于大狮子信念的看法。即使后来教师使用移情的方法再提出“如果你是大狮子,心里感觉怎样”,他们仍然不能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大狮子认为“标新立异、男扮女装是难看”的想法。于是幼儿无法和大狮子一样“惊讶”,无法感悟由“惊讶”而营造的故事意境与效果,教师期待的“平时参与活动的激情”没有出现,孩子们复述故事时更是“简单呈现”、“没有更热烈的气氛”、“显得比较闷”。这些表现证明了“充分感受狮子表情的变化以及内心的变化”的教学目标基本上没有实现。

  二、“你最喜欢的故事是哪一段?”——该班幼儿喜欢的童话故事的特点

  这一提问体现了鼓励幼儿个性化、自由欣赏故事的理念,孩子们的回答也为我们分析他们喜欢的故事类型提供了依据。他们有的“喜欢小兔子帮狮子梳头”,有的“喜欢狮子跑”,有的“喜欢动物之间对话”,有的“喜欢最后大家都梳辫子”。可见,幼儿喜欢的故事显著呈现着对话重复与有趣、动作性强、大家都一样以及互相帮助等状态描述的特点。而教师作为第一目标提出“感受狮子惊讶、害羞、快乐的情绪变化”,在故事文本中只以一个比较抽象的“吓了一跳”来交待作为戏剧冲突点的“惊讶”,这怎么可能使“惊讶”产生异峰突起的文学效果,从而鼓动起孩子们的欣赏热情与兴趣呢?对比来看,故事中以“捂着脑袋,逃出门去”、“躲进”、“藏起来”等相对生动的动作描写了大狮子的“害羞”,就使孩子们“现场探讨了大狮子最后躲在洞里的孤独,让大家印象深刻”。可见,能打动幼儿、让幼儿浸润其间的文学作品,必须充分运用有趣的对话、形象的动作以及能打动孩子的状态描写这些文学手段,来巧妙地编织线索、铺垫情节并揭晓结局。

  其实,教师对幼儿的故事欣赏特点与经验是心里有数的。案例中,您虽然将“感受情绪”作为了故事的首要目标,但却在教学的设计中使用多媒体技术重点描画了大狮子的一路狂奔以及与小动物的对话,“我为孩子们准备了经过截图、特技处理的动态PPT,将故事里动物的对话提前做成录音音效”,果然孩子们对这一段是感兴趣的,他们喜欢的故事部分基本都集中在这里。

  三、“描写心理活动的绘本不适合孩子欣赏?”——激发幼儿热情与主动参与的策略

  难道描写“惊奇”这一基于信念的情绪与心理状态的童话故事真的不适合幼儿欣赏吗?还记得一本名为《兔子先生去散步》的绘本吗?它通过兔子在散步路上遇到的重重险情,以“标志”为线索,以“看见标志——形成个性化解释(看法或者信念)——意想不到的结果反馈”的情节铺垫方式,以滑落、跌倒、掉进、逃出等构成戏剧冲突点,最终以“哥俩好”这一孩子们喜欢的“在一起”(大团圆)的状态为结局,生动描画了与“惊奇”相关的惊讶、惊恐、惊喜等一系列情绪。对于“标志”,生活在当今社会的孩子们并不陌生,诸如交通标志、公共设施标志等,早已为孩子们初步形成“标志是便利人们生活、提醒人们小心的”这一信念打下了基础。曾有教师把这一绘本改编成童话故事,给中、大班的幼儿欣赏,孩子们完全被故事吸引,跟着兔子先生不安、疑虑、惊恐、惊喜,较好地体验了相应的情绪变化,基本上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果把《大狮子的许多许多辫子》与《兔子先生去散步》相对比,我们不难看出,本案例中教学活动没有达到教学效果的重大原因之一就是选择教学资源(故事文本)的失误。根据中班幼儿的欣赏特点,教师选择的童话故事应具有以下文学特征:

  语言表述,以生动有趣、充满机智、韵律感强、语音语调感强且重复较多的对话和大段的动作性叙事描述为主,描述场景时的语言要具有画面感、色彩感强的特征;

  叙事情节,三段对比式的叙事方式较多,带有循环重复的元素,属于开放式的重复,情节在角色的行动与结果的对比中推进,使读者被故事情节牵引而深入地对比;

  情感线索,较紧密地随故事结构展开,故事虽有悬念,但在幼儿可联想的心理空间内起伏,符合幼儿的心理承受力,还有的作品出现了心理活动描写;

  主题表达,以惩恶扬善的基本伦理、正义战胜的昂扬基调为主,具体分为表达朋友情义、爱的主题和想像的世界、聪明机智、诚实等。

  四、“你从哪里知道的?”——教育活动反思中对幼儿反应的具体描述

  这一提问本来是老师问孩子们的,目的是引导幼儿注意欣赏文学作品的细节、描画手段、氛围与意境。但这一案例还留给我的深刻印象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观察、记录幼儿的语言表达与参与状态的基础上进行的质疑与反思。正是教师对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具体记录,才使我们能从解读幼儿的经验、发展水平与学习特点入手,更加准确地锁定问题,正确归因并为找到解决策略提供有效路径。我在分析中不厌其烦地引用教师的原文,意在于此。

  这一案例也有让我们感到些许遗憾的地方,在很关键的第三步“分析故事中狮子情绪的变化,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并尝试讲述”,幼儿没有如教师期待的热烈讨论狮子的情绪变化,没有热情参与复述故事。这里教师应该呈现几条有代表性的幼儿的具体回答,以使我们能够循着孩子们的思想,进一步探讨、分析他们究竟是怎样看待狮子的“大惊小怪”的。

  当教师们把问向孩子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也用于反问自己时,我们将会更深透地理解并遵循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策略——“研究幼儿、研究领域学科与教学资源、研究教育教学策略”,使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学习双脚原地向上跳,轻巧落地。

  2、能根据儿歌的信号变化,改变跳跃的高度。

  3、积极参与活动,在情景中体验师幼互动游戏的乐趣。

  4、发展身体协调性。

  5、培养机智、勇敢、灵活及遵守纪律的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平坦宽阔的场地、音乐及播放器。

  经验准备:认识爆米花;幼儿已学会《爆米花》儿歌。

  【活动过程】

  一、认识爆米花:情境导入,明确角色、热身准备。

  1、创设情境,活动身体。

  师:宝贝们,你们喜欢吃爆米花吗?你们都是小米粒,和厨师我一起去找一找大锅,让我们炸出美味的爆米花吧!

  齐步走→大圆走→小鸡走→小鸭走→小兔跳→高人走→矮人走→齐步走→立定

  2、爆米花热身操。

  二、爆米花跳跳:在游戏情境中学习双脚原地向上跳,落地轻巧。

  1、教师导语:宝贝们,请你想一想,小米粒躺在锅里,锅底下的火越来越大,小米粒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2、教师导语:小火的时候小米粒是什么样子?大火时候呢?有什么不一样呢?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出“小米粒”随着温度升高,在上下跳动的情景。重点结合儿歌,帮助幼儿区分,遇到小火和大火的时候,身体动作在高度上的区别。提醒幼儿要双脚同时起跳,并轻轻落地。

  3、幼儿初次听指令尝试游戏。

  三、制作爆米花:能根据游戏情境变化迅速改变自己的身体动作。

  1、创设情境,介绍游戏规则——根据情境变化迅速改变自己身体动作。

  师:你们还记得上次我们学得《爆米花》的儿歌吗?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师:下面我请小米粒们都来当一回香喷喷的爆米花,好吗?

  介绍游戏玩法,幼儿尝试游戏一次。

  2、爆米花经验大分享——动作示范、要点提示、集中学习。

  师:哪位小米粒愿意向大家介绍你的动作,我们向你学一学。

  3、游戏:制作爆米花(适当把儿歌中小火炒、大火爆内容增加)——-体验师幼互动的乐趣。

  四、品尝爆米花。

  师:让我们拍打拍打身体,让爆米花更松软,让香味飘得更远。(幼儿调整呼吸与情绪,重点进行腿部和手臂的拉伸与拍打放松。)

  给他人送爆米花,品尝爆米花。

  师:还有这么多的爆米花啊?我们送回班给其他老师和小朋友尝一尝。

  附儿歌《爆米花》

  爆米花,爆米花,小米粒想要变成花。

  小火炒,乒乒乓乓,乒乒乓乓,

  大火炒,乒,乓,乒,乓。

  关火了,开盖了,马上就要炸出花。

  小百科:爆米花是用玉米、酥油、糖一起放进爆米花的机器里做成的一种膨化食品,味道比较甜。 取适量的玉米(或大米、小米)放入爆花锅内,并封好顶盖,再把爆米锅放在火炉上不断转动使之均匀受热后,就可爆出爆米花来。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8

  幼儿园小班离园教案可从学习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家长配合、活动建议等这些方面进行论述。下面带来幼儿园小班离园教案,一起去看看吧!

  学习目标

  1、引导幼儿离园时会将玩具物品归位,能用简单的礼貌用语跟教师和同伴道别。

  2、养成良好的问候习惯,促进师生或同伴间的感情。

  3、了解离园的程序,知道离园前要收拾物品。

  4、知道离园时要向小朋友和老师说“再见”,树立礼貌意识。

  活动准备

  1、男孩手偶、摇铃。

  2、书包、书本、玩具。

  3、三字儿歌 离园时、互道别、先老师、后同学;见爸妈、问声好、抱一抱、更乖巧

  活动过程

  1、出示男孩手偶,表示离园的时间快到了,手偶假装收拾书本、玩具等物品,并把活动室里的物品放好。

  2、摇动摇铃,表示现在离园了。

  3、请幼儿和手偶说再见,手偶也和老师、小朋友说再见。

  4、请幼儿尝试和老师、小朋友说“再见”,可以伴随自己喜欢的动作。

  5、教会幼儿离园的三字儿歌。

  家长配合

  1、请您正确引导幼儿每天离开家门之前要拿好自己的物品并主动与家人道别。

  2、家长对幼儿应进行隐性教育,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身教重于言教)。

  活动建议

  1、将幼儿在园里快乐生活和活动的环节做成照片展,放在活动室门口,启发和鼓励幼儿借助照片进行讲述。

  2、在离园环节,要及时鼓励幼儿礼貌和规范的离园行为,温和地纠正幼儿的不适宜行为。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进行5以内的数与量、量与量的匹配活动,掌握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2.了解雨天常用的雨具,并尝试根据雨具的两种特征(种类、颜色)同时进行排序。

  3.能按相应的数或量的提示进行单独或合作游戏,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云朵图片(上标数字)小雨滴若干呼啦圈(里面放数字卡片或雨点数量卡片,充当小水圈)幼儿活动材料数学P16页(雨衣雨伞雨鞋图片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声音导入,激发兴趣。

  1.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播放打雷下雨录音)

  2.我们一起来听听看,下了几滴雨?(教师模仿雨滴声,如"滴答滴答",下了两滴雨;"滴答 滴答滴答"下了三滴雨……)

  二、云朵和雨滴

  1.数与量的对应。

  2. 出示云朵,请幼儿根据云朵上的数字,在云朵下面贴上相应数量的小雨滴。

  3.如图出示云朵和小雨滴,请幼儿根据小雨滴的数量在云朵上贴上相应的数字。如图2

  三、雨点和水圈

  1.小雨点落在地上,会变成了什么呢?(一个个小水圈)

  2.你觉得地上的这个小水圈会是哪为云朵妈妈身上落下来的呢?(小水圈的圈数与云朵上的数字或雨滴数匹配)如图3

  3.请你来帮这些水圈宝宝都找到自己的云朵妈妈吧!

  四、游戏(一)踩水圈

  1.小水圈真好玩,谁想上来踩一踩?(请两位幼儿上前分别踩两个不同的水圈,如一个水圈内标有数字5,一个水圈内标4个小雨点)

  2.他们刚刚是怎么踩水圈的?为什么踩的不一样?各踩了几下?

  3.穿好我们的小雨鞋,我们一起来踩水圈吧!(幼儿自由选择雨圈踩一踩)

  (二)雨伞、雨衣来避雨

  1.(播放打雷下雨录音)下雨啦,赶紧找个地方躲起来吧!(幼儿自由躲到雨伞底下)

  2.发现雨伞上的秘密,学会看标志提示信息。(如雨伞上是数字5或者5个小雨滴,就请5个幼儿藏到这把雨伞下)

  3.如果个别幼儿落单了,无法组成雨伞上的数或量,教师可提醒幼儿穿雨衣来避避雨。(要求:一件雨衣下只能藏一个小朋友)

  五、收拾雨具

  1.天晴了,我们把手里的雨具都收起来吧!(请幼儿说说手上都有哪些雨具)

  2.按规律给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雨衣雨伞雨鞋排排队。(教师黑板上出示前半部分排序图,幼儿在作业纸上进行后半部分接龙排序)如:红雨衣黄雨衣蓝雨衣红雨衣黄雨衣蓝雨衣……(按颜色排序)红雨衣红雨鞋红雨伞红雨衣红雨鞋红雨伞……(按种类排序)红雨衣蓝雨鞋黄雨伞红雨衣蓝雨鞋黄雨伞……(按颜色和种类两种特征排序)

  六、结束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1.学习日常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并在适当的场合运用。

  2.初步培养文明礼貌行为和意识。

  教学准备1.小兔和小狗玩具。

  2.幼儿用书。

  教学过程1.教师出示小白兔和小狗玩具,以简短的故事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今天来了两个小动物,大家知道它们是谁吗?

  (2)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回答。

  2.让幼儿根据故事的情景学说礼貌用语。

  (1)教师一边演示玩具,一边说故事:小兔和小狗是好朋友,它们经常在一起玩。有一天,它们在家里一起搭积木,小兔想用一块方形的积木搭屋顶,可是小兔没有,它看见小狗那里正好有一块。它该怎么向小狗借玩具呢?

  ①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小朋友都说到了一个"请"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兔说的话吧。

  ②幼儿集体模仿。

  (2)教师继续讲故事:小兔对小狗这么一说,小狗就把方形积木借给它了。这时,小兔应该说什么呢?

  ①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当别人帮助了你的时候,应该说"谢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小兔是怎样向小狗道谢的吧。

  ②幼儿集体模仿。

  (3)教师继续讲故事:它们俩在一起玩了一会儿积木。这时小狗看见外面天气很好,便对小兔说:"我们一起出去玩吧!"小兔高兴地答应了。它们来到草地上,小兔和小狗玩起了转圆圈的游戏。它们一起转呀,转呀,小狗玩得太开心了,一时间忘了要和小兔抓紧手,突然,小兔一下子被摔在了地上,它"呜呜"地哭了起来。小狗这时应该怎么说呢?小兔又会怎么回答呢?

  ①幼儿思考后回答。教师小结:不小心伤害到别人的时候要说"对不起",原谅别人的时候就说"没关系"。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兔和小狗的对话吧!

  ②幼儿集体模仿。

  3、看幼儿用书,让幼儿体验如何学说礼貌用语。

  (1)教师:小朋友们,看看书上画了些什么?猜猜他们在说什么?

  (2)幼儿回答。教师小结:书上的小朋友和刚才故事里的小兔和小狗一样都很有礼貌。当到别人帮助的时候要说"谢谢",不小心伤害别人的时候要说"对不起",原谅别人的时候就说"没关系"。

  4.拓展幼儿经验,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那些礼貌用语。

  (1)教师:现在我们来学习一首礼貌歌。(见活动材料)(2)教师领读,让幼儿跟着念。

【幼儿园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教案06-03

幼儿园的小班教案08-26

幼儿园小班经典的教案08-27

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07-20

小班幼儿园教案06-30

幼儿园小班教案01-08

幼儿园小班经典教案02-22

小班教案 | 幼儿园小班夏天教案:《大雨小雨》08-24

小班教案 |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紧急撤离08-24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河马刷牙》教案小班教案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