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集锦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目标:培养幼儿反应以及躲避的能力。
准备:皮球(根据班级幼儿情况自定,可以是一个或两个)
指导要点:
请若干名幼儿站在圈内,其余幼儿在外面围成一个大圈。站在圈上地幼儿要迅速将球滚出,站在圈内得幼儿要躲闪滚过来的球,被球碰到的幼儿即出局,要站到外面的大圈中做滚球者。游戏直至一名幼儿在圈的中间为止,则他是胜利者。
(1)请站在大圈上的幼儿滚球时用力一些。
(2)被球碰到的幼儿要主动站回大圈里做滚球者。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雨点
活动目标:
1、 感受44拍的音乐节奏,能用各种打击乐器敲出4|4拍节奏。 2、 能感知歌词的情感,用轻轻的、慢慢的、快乐的声音唱歌。 3、 能跟随音乐的节奏做动作,激发幼儿对韵律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小雨点》歌曲录音 2.自制小雨点图片 3、打击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1、 欣赏《小雨点》音乐,初步感知4|4拍节奏和熟悉歌词结构。
2、 通过图片导入主题
(1) 教师:“每当天空被乌云遮住的时候,天空中就会飘下好多好多的小雨点,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雨点吗?”(请幼儿回答)
(2) 教师展示图片,教师:“那你们看看,小雨点是不是像这样子的呢?” (3) 教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听过下雨的时候是什么声音啊?”(请幼儿回答)“对
了,下雨的时候啊,小雨点落下的时候是“沙沙沙”的声音。”
(4) 教师:“刚刚我给小朋友们放了一首歌,名字就叫小雨点,今天我们一起来
学唱这首好听的歌曲,好不好?” 3、 再次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1) 第二次欣赏歌曲《小雨点》:“听,小雨点落下来是什么声音?”(小结:沙
沙沙沙沙沙。进一步熟悉歌词。)
(2) 教师:“小雨点从天空中落下来,你们猜猜它们都落到哪了呢?请小朋友们
仔细听听,一会儿请小朋友们把你们所听到的的告诉给老师。”(继续播放歌曲,播放完毕,请幼儿回答)
(3) “怎样唱出小雨点沙沙沙的?”(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唱出“沙沙沙”轻柔缓慢
的感觉,并运用手势加以配合) 4、 学唱歌曲
(1) 教师用语言提示,配合手势,引导幼儿说歌词。 (2) 播放歌曲录音,配合手势,鼓励幼儿大胆的跟着录音唱。 (3) 教师用钢琴弹奏旋律,鼓励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唱。 (4) 请个别幼儿唱,引导其他幼儿跟着节奏做动作。 5、歌曲演奏
(1) 教师引导幼儿跟随着节奏拍拍手,在熟悉4|4拍节奏的基础上,鼓励幼
儿用打击乐器演奏4|4拍节奏。
(2) 教师:“刚才啊,老师教小朋友们怎么打4|4拍节奏了,现在老师请小朋
友们自己挑选喜欢的打击乐器,用它们敲出刚才的节奏,我看看哪个小朋友敲得最准确最好听。(请幼儿挑选乐器) ”
(4) 请个别幼儿上台用乐器敲打节奏,引导其他幼儿随着节奏边唱边做动作。 (5) 将幼儿分为两组,一组用乐器敲打节奏,另一组随着节奏边唱边做动作。 6、 结束部分
请一组幼儿当雨宝宝唱歌,另一组幼儿用乐器伴奏,教师当雨妈妈表演动作。最后全体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边唱边做动作。
教师:“现在,太阳公公出来了,小雨点们在空中飘了这么久也该累了,咱们再唱一遍这首歌,送小雨点们回家吧。(请幼儿跟随教师再唱一次) ”
活动延伸:
教师可利用钢琴弹奏歌曲的旋律,规定哪一段旋律幼儿该站起来,哪一段旋律该坐下,进一步锻炼幼儿对歌曲韵律的感受。同时也可以带领幼儿扮演雨宝宝一起做捉迷藏游戏。
附:歌词《小雨点》
小小雨点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沙, 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
小小雨点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沙, 落在鱼池里,鱼儿乐得摇尾巴。 小小雨点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沙 落在田野里,苗儿乐得向上拔。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快乐中,并初步学唱歌曲。
2、在听听玩玩唱唱中,感受歌曲的有趣。
二、活动准备
小鸟手偶、ppt、小树椅子。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情景导入师:哎呀,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不是夏天到了呀?
幼:是的 树叶全都绿的 好多好多啊师:夏天到了,树叶都长出来了 绿油油的好茂盛,风吹着树叶是什么声音呢?
幼:莎莎 莎莎莎 莎莎莎师:我们来听听是谁来到我们的树林里了?
(二)基本部分1、听听谁来了?
师:听听谁来了啊?这个音乐像是谁来了?
幼:妈妈?
师:是妈妈啊?是一个小动物哦师:这样轻轻、轻轻地飞过来,谁这样轻轻、轻轻地飞啊幼:小鸟师:你觉得是小鸟啊?我们看看是不是真的是小鸟啊?
师再听听看啊,这里里面有谁的声音啊?是谁在叫啊?是不是小鸟来了啊?
幼:是 就是小鸟师:哦,大概是小鸟 我们请他出来哈师:咦!什么颜色的小鸟啊?
幼:黄色师:再来一只好吧?
幼:蓝色的小鸟师:这两只长得不一样的小鸟有名字的,你想知道他的名字吗?
2、打招呼师:黄颜色的小鸟,它的名字叫丁叮,叫叫丁叮,丁叮你好!蓝颜色的小鸟它叫咚咚。他叫什么?
幼:咚咚师:跟他打个招呼,咚咚你好!
3、我和小鸟捉迷藏师:哎呀,今天啊,丁叮和咚咚要到我们这里来做游戏。他要做的游戏是要躲起来的,躲起来是什么游戏啊?他们在玩什么游戏?什么游戏要躲起来的呢?
幼:躲猫猫、捉迷藏师:哎呦,我把他们请出来好吧!丁叮,咚咚,快点出来!丁丁和咚咚,飞来了!他们怎么做游戏的,看清楚了哈。
现在我要变成一棵大树,我要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两只小鸟坐在小树上,他叫丁叮,他叫咚咚,丁叮飞走了,咚咚飞走了,回来吧,丁叮,回来吧咚咚,快快回来吧!(教师有节奏的朗读歌词一遍。)师:你们的小手会玩捉迷藏游戏吗?那你们也先变成一棵树吧。找个空地方,让我们一起玩。你变得是什么树呀?(幼儿自由讲述)好果树们准备好。(幼儿和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师:我们也赶快坐在小树上面 丁叮和咚咚还要唱歌给我们听呢师:你们想想看,丁丁和东东飞走了,谁比较着急啊?
幼:妈妈 大树师:大树也着急了哎呦 让我们再来玩一边游戏吧(教师表演唱边表演)哦。原来是我们的好朋友丁丁和东东来了呀?红颜色的是?(丁丁)黄颜色的是?(东东)4、让我们把它变成一首歌,听我来唱一唱。
(1)你们想不想变成丁丁和东东一起玩捉迷藏游戏呢?那就把小果树请出来,把它搬到圆点点上。我们也来做丁丁和东东。
(2)小鸟们,你们想做丁丁还是想做东东?幼儿自愿分两组。
(3)谁会躲到小树的后面让我们找不到呢?怎么躲就不容易被别人发现呢?
(4)教师边唱边带领幼儿游戏。
5、幼儿戴指偶一起表演。
四、活动结束
1、评价2、总结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题材,对教学很重要。选择一首适合小班孩子的歌曲,才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幼儿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呢?那一定是小动物了。叽叽喳喳会唱歌的小鸟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小朋友们在平时活动或者玩的过程中经常会提到小鸟的是个歌唱家、所以以小鸟为对象幼儿会十分感兴趣。在歌唱活动《两只小鸟》中,歌曲歌词简短,内容形象、活泼,很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两只小鸟》是一个韵律比较欢快的音乐。以幼儿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提问:两只小鸟坐在哪里?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两个好朋友为什么会各自飞走?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并且结合自身的动作暗示,让幼儿在第一次倾听的过程中,在理解的基础上学说歌词。这个环节中,在学唱歌曲时,有一部分孩子不经意的随歌曲摇晃身体或点头拍手,说明孩子对音乐有一定的敏感度,同时折射出对歌曲的表现欲。于是我鼓励孩子大胆的用肢体语言去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孩子们都兴致勃勃的翩翩起舞,虽说舞姿并不是很优美,动作也并不到位,但他们带着自信快乐着一直走进尾声还意犹未尽。为了担心我的示范会局限了孩子们想象的空间为了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在动作创编的过程中,我更多的想让幼儿自己去想一些动作。在表演的时候,我让幼儿亲身体验,两两结伴,针对故事中两个好朋友一起玩,接着发生矛盾各自飞起,让孩子学一学生气时的样子,幼儿觉得很有趣,所以他们都很想去找朋友做一做、玩一玩。因此,这次活动很符合小班幼儿的实际,也很能抓住小班孩子的兴趣。
在学习《两只小鸟》的时候,我巧妙地运用了示范,第一次我用两只小鸟的手偶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在观看的同时理解好朋友之间应该相互谦让,没有朋友会很孤单,同时激发幼儿学唱歌曲。这一环节中,幼儿的注意力很集中,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大胆地猜测故事的发展情部。最后引导幼儿两两结伴自主表演,让孩子更好地感知了根据歌词来做动作,让孩子更好地,更直观地感知歌词。
本次活动总的来说比较成功,思路清晰,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孩子都是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乐意去理解去表现,所以设计趣味化是这次活动成功的关键。但在环节的衔接上还有所欠缺,特别是当孩子回答到相应的歌词内容时,我没有及时歌词作回应,应变能力还有待提高,形式显得有些单调。一个活动,不该是老师的活动,更应该是幼儿的活动,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一个补充和整理的作用,是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制约幼儿创造力的障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经验,改进缺点,将教学活动组织得更好。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多种感官认识“1”和“许多”。
2、认识“1”和“许多”,知道“1”和“许多”的关系。
3、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口语表达能力。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1和许多》
活动准备:
创设游戏宫情景(停车场、红灯笼、提供数量是“1”和“许多”的物体)小兔胸饰每人一个,鼓一面。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天气真正好,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到游戏宫去玩一玩,看一看。我们开着汽车出发吧!”
二、认识“1”和“许多”
1、发门票
“游戏宫到了,可游戏宫不能随便进去,要有门票才能进去。”师问:“你们有门票吗?”(没有)“那妈妈有票吗?”(有)“有多少?”(‘许多’反复说三遍)
提出要求:现在妈妈把票发给宝宝,你们要告诉妈妈你拿到了几张票?票发完后问:“妈妈手中有票吗?有几张?还有的票呢?
小结:许多的票可以分成一张一张的票,也就是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
2、进游戏宫
提出要求:进游戏宫时不拥挤,请宝宝们把票交给游戏宫的老师后才能进去(待幼儿全进去)。师问:“宝宝们,你们的票呢?”(全都交给游戏宫的老师了)有多少呢?(许多)
小结:一张一张的票收起来放在一起就变成了许多张票,也就是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1)观察停车场
师问:“停车场里有什么?(一辆大汽车,许多辆小汽车)
(2)观察灯笼
你们看,游戏宫上面挂着什么?他们一样大吗?有几个大的?有几个小的?
三、区别“1”和“许多”
请小朋友找找看游戏宫里什么东西只有一个,什么东西有许多?
四、游戏:兔妈妈和小兔子
师:妈妈要看哪只小兔子最能干,看看妈妈跳几下?再听一听妈妈敲几下鼓?
现在妈妈要看看那只小白兔听的清做的对,妈妈敲一下鼓宝宝就挑一下;妈妈敲许多下宝宝就要跳许多下。(幼儿反复练习)接着妈妈说:“你们看,菜地里有多少个萝卜?(许多个)现在请宝宝每人拔一个萝卜”(强调每人拔一个)。问:“你们手上有几个萝卜?”(1个)师:“请兔宝宝把萝卜放进篮子里。”(待萝卜全放进篮子)问:“篮子里有多少萝卜?”(许多个)
小结:许多萝卜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萝卜,一个一个的萝卜放在一起又成了许多许多的萝卜。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在游戏宫里玩了游戏,还学了本领,知道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成了许多,许多个可以分成一个一个。宝宝们都很能干,现在我们抬着大萝卜开着汽车回家吧。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能按照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猴子摘桃游戏给幼儿参与互动,教师分发头饰给每个小朋友,让他们了解1的意思,又通过猴妈妈带小猴摘桃子,然后放回大篮子变成许多,这样小朋友可以理解什么是许多,许多可以分1个1个,1个1个也能和起来成许多。我用生活中的东西让他们去描述1和许多,这样反复练习,使孩子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相似的颜色有隐藏的作用,丰富对颜色的认识。
2、尝试在类似的颜色中寻找目标颜色。
3、对周围事物的颜色产生探索的颜色。
4、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红色、蓝色、黄色的小鱼。
2、幼儿用书第5~8页
活动过程
1、导入:今天老师要介绍一只神奇的动物给小朋友认识,它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告诉幼儿这是一只变色龙,它趁着妈妈睡觉的时偷偷出去玩耍,请小朋友帮变色龙妈妈把它找回家)
2、观察教学挂图2和图3,寻找变色龙的位置,师:变色龙很贪玩,为了不让大家发现它,它的皮肤会变得和躲藏的位置的物体变一样,这样大家就不容易发现他了。(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寻找变色龙在的位置,并且都变成了哪些颜色,请个别幼上来寻找,找到了以后全班小朋友一起喊,变色龙快回家)
教师小结:变色龙随时随地根据需呀改变身体颜色,以便捕食和躲避外敌的袭击。变色龙的变色实际上是一种伪装衣,有保护自身安全的作用。
3、寻找小鱼
(1)展示各种颜色的小鱼,请幼儿说说颜色的名称。
(2)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把小鱼藏在颜色相同的区域柜里,再请个别幼儿去找。玩几次,还可以换幼儿来藏小鱼。
4、组织幼儿到户外寻找颜色各种颜色,自然结束。
反思:
兴趣是最大的学习动力,在组织这一次活动时,由于变色龙的颜色变化的概念比较抽象,为了引起幼儿的注意力,于是我就以故事的形式去教学,让幼儿在主动寻找变色龙的同时发现变色龙神奇的地方,会变颜色,接下来引导幼儿变色龙都去了哪里,变成了什么颜色,先让小朋友一起找,再请各别幼儿上来找出来,让幼儿知道变色龙变成了相似的颜色就很难发现了,说出因为变色龙很调皮,为了不让小朋友找到就变了颜色。同时再把变色龙变颜色的其他原因说出来。最后再请幼儿寻找颜色小鱼。这次活动组织的过程比较流畅,但是时间超过了15分钟,大部分幼都能认真参与,但是还是由于我拖时间的原因有一些幼儿注意力没有集中。拖时间的原因主要是我没有把握以故事的内容来开展活动的内容简要度,故事内容有点长,并且中途还浪费了一些时间来组织纪律,经过这次,以后我会在课堂上注意语言的简洁度,以及利用其它一些可以引起幼儿注意力的方法,反思后觉得我当时应该是边和幼儿讲,边走到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旁边,或者请他们上来寻找变色龙,还有请他们参加游戏,可能比停下来再次组织纪律会更好一些。以后在细节方面还要继续努力加强。
小百科:变色龙的行动十分迟缓,人们用树懒来比喻它那漫不经心的样子。变色龙是主要栖息于树木的爬行动物,除了产卵和求爱外,很少光顾陆地。它们偶尔在陆地上爬行时,爪尖着地,前后脚呈八字型扁平,向外撤开,显然变色龙这种能有效地适应在树上和草丛中爬行的步态,在陆地上不仅无法隐藏自己,反而招人注意,变色龙即使在惊慌逃跑之际,其速度也不超过每分钟6米。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巩固团圆的技能,培养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2、幼儿探索学习小棒的正确使用方法,在活动中体验成功感。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橡皮泥若干、小棒若干根。
2、画有大狮子的蛋糕盘三个(12寸的)
3、课件。
活动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起幼儿兴趣
课件(画面出现伤心的狮子,没有毛发)
1、师:小朋友,这是谁呀?
大狮子最近生病了,头发都掉光了,心里很难过,森林里的小动物知道了,都想帮助大狮子,聪明的小刺猬也来帮助大狮子。(画面出现小刺猬背着水果)
2、师:小刺猬会用什么方法帮助大狮子呢?大家一起来猜猜看。
(幼儿互相讨论)
个别幼儿回答
3、师:小刺猬到底用什么方法帮助大狮子呢?我们一起来问问小刺猬吧!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说:小刺猬,你用什么方法帮助大狮子的?
课件(画面出现小刺猬在说话,边说边出现一些水果在空中旋转)
课件(小刺猬:我用水果给大狮子变了一个新发型。)
4、师:啊,水果也可以变发型呀,你们看见过吗?这么奇怪,小朋友想不想看看?
课件(画面出现小刺猬在变魔术:一二三、变变变,随后出现画有大狮子的`蛋糕盘的四周插着一串串冰糖葫芦)
师:大狮子的新发型漂亮吗?你们喜欢吗?
二、感知“头发”的特征。
1、大狮子的新发型是怎么样的?
(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两方面表述)
2、小结:小刺猬真聪明,把红色的圆圆的水果串接了起来,象一串串的冰糖葫芦,这么帅气的头发,你们喜欢吗?想不想也学学小刺猬变发型呢?
三、幼儿学习做发型
1、师:我们怎么来做大狮子的头发呢?
请你想一想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个别幼儿回答)
2、老师示范,幼儿空手练习。
边示范边交待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A、师:取出一团什么颜色的橡皮泥?搓呀搓,搓呀搓,变成一个什么?
(幼儿徒手练习,老师教学两次)
B、探索小棒的使用方法:
怎样拿小棒最安全?
怎么把我们搓好的糖葫芦串接起来呢?
3、提示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A、将小泥块尽量搓圆;
B、做好的每一颗糖葫芦要用小棒从中心穿透,最后一颗糖葫芦要将小棒藏起来;
C、 穿糖葫芦时,不要将小棒穿得太满,下面要留一段做把手。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现在,请小朋友来做大狮子的头发吧!做的时候要对着圆的中心来穿糖葫芦,还要注意使用小棒的安全。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放背景音乐)
五、作品展示,打扮大狮子。
请幼儿把幼儿做好的糖葫芦插在一样颜色的蛋糕盘周围
六、与大狮子游戏
《拉着手儿转个圈》
七、结束活动
带领幼儿与大狮子和小刺猬说再见。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年龄小,手的协调性、灵活性相对较差。活动中,我先教孩子怎样把纸撕下来,为了便于幼儿记忆及掌握,我使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撕纸的正确方法:用手捏住纸的长的一边,左右手的拇指、食指捏住纸头,撕,拉,再撕,再拉……,在活动中鼓励幼儿边说边撕,也出现了个别幼儿不敢动手的现象,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终于开始尝试自己动手,幼儿逐渐掌握了撕纸的方法。在贴狮子的头发时,通过我的示范引导幼儿注意贴的要点,我形象地告诉孩子要贴在狮子的头上,不能贴到脸上,否则小狮子就被头发遮住走路都看不见了。这样的比喻让孩子们在贴头发的时候记得了要领,都能做到围绕脸贴在头上。最后评价环节,将孩子的作品都展示出来了,孩子们看着自己的作品,别提多高兴了,我看到了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撕纸使幼儿动脑动手,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让我们用真情去塑造幼儿,使他们成为心灵手巧,聪明能干的宝宝。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7
小班体育活动:黑猫警长
活动内容:
活动重点:学习过竹梯时保持身体平稳,发展平衡能力及身体的协调能力。
活动难点:尝试自主探索各种过竹梯的方法。
活动目标:1、学习过竹梯上时保持身体平稳,发展平衡能力及身体的协调能力。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过竹梯,初步发展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
3、体验自主游戏和创造性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若干长梯、奶粉罐,小书包若干充当粮食,粮仓一个。小猫挂饰若干。黑猫警长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以角色“黑猫警长”的身份引出活动,听音乐做热身操,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黑猫警长要学习新本领了,来,我们先做热身运动。
二、学习尝试自主探索各种走竹梯的方法。
1、发幼儿自由畅想、探索各种走竹梯的方法。
师:你们看前面有些竹梯小路,请你们走一走,看看谁想的方法多。
2、请幼儿展示自己富有创意的动作。
师:谁愿意将自己的方法表演给大家看?
3、引导幼儿尝试各种走竹梯的方法,如走横档、走两边、走空挡、侧走竹梯边等。
三、通过游戏“保护粮仓”,发展身体平衡性及协调能力。
师: 接到命令,农民伯伯的粮食被老鼠偷走了,我们要把粮食从老鼠家搬运回粮仓里。
1、介绍游戏的名称及玩法:自己选择过竹梯的方法,过了竹梯,绕过树林(奶粉罐),从老鼠的家里搬一包粮食,从旁边的小路跑回来,把粮食放到粮仓里。
2、师生共同参与游戏。
四、延伸活动。
师:接到命令我们又有新的任务要去执行了,开上车子出发。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尝试将大小不同的蜡光纸圆片黏贴在底板上,并在教师的提醒下有颜色搭配和图形组合的意识。
2、通过观看教师的演示学习用糨糊黏贴的方法。
3、能大胆黏贴,体验不同大小、颜色、组合方式的“泡泡”贴在展板上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康定斯基作品《圆之舞》的PPT。
2、颜色、大小不一的蜡光纸圆片,黑色卡纸每人一张。
3、泡泡枪一个,胶水、抹布每组一份。
4、底板上布置几条小鱼和水草,底板的大小以能张贴所有幼儿的作品为宜。
活动过程:
一、调动幼儿关于泡泡的经验
1、你们吹过泡泡吗?你们看,我会变出泡泡。(教师用泡泡枪打出一串泡泡。)
2、有多少泡泡?(适时丰富词汇:许多、一串一串的泡泡。)
3、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观察并用动作和语言表达:圆圆的,有的大有的小。)
二、引导幼儿欣赏康定斯基作品《圆之舞》PPT,帮助幼儿整理前面获得的经验。
1、有个画家画了许多泡泡,看看他画的泡泡和刚才你们看到的泡泡一样吗?
2、他画的泡泡是怎么样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有不同颜色、不同大小。)
3、这些泡泡都是紧紧地靠在一起的吗?(引导幼儿观察出有的密集,有的分散,就像有的喜欢和好朋友挤在一起,有的喜欢单独呆在一个很空的地方一样。)
(分析:此环节的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观察泡泡不同的组合方式,特别是重叠、聚合、分散的组合方式,以帮助幼儿丰富泡泡组合的图像经验,便于幼儿在后面创作时主动运用。用“紧紧”这个词来引导幼儿具体感受泡泡的组合方式很关键,因为如果问题太宽泛,如:“泡泡是怎么排列的?”小班幼儿就不知如何回答。因此,对小班幼儿来说问题具体、语词准确特别重要。)
三、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进入黏贴泡泡的状态
1、出示大底板,指着底板上的小鱼说:“小鱼也喜欢用嘴巴吹出许多的泡泡呢!”
2、你们想让小鱼吹出一个什么样的泡泡呢?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是什么颜色的?
3、教师演示贴“泡泡”。幼儿每说出一种,教师就在底板上贴上一个圆片“泡泡”,在贴之前教师问:“你们想把它贴在中间还是旁边,上面还是下面呢?”同时教师用动作演示每一个地方,最后将“泡泡”贴在幼儿选择的位置上,边贴边说:“先用食指蘸上胶水,从‘泡泡’白色的这一面的中间开始抹开去,记住每个地方都要抹到,然后用抹布将手指擦干净,再把‘泡泡’贴在底板上。”当贴第二个“泡泡”时,教师问:“是紧紧靠着第一个泡泡呢还是离它远一点,或者离它很远呢?”
(分析:此环节的重点是帮助幼儿运用前面的经验,进一步强化图像组合意识。教师通过演示,让幼儿明确怎样贴在一起或分开贴,将幼儿无意识的黏贴引导为有意识的黏贴。通过与幼儿讨论如何选择“泡泡”的大小和颜色,强化幼儿的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为后面幼儿的个性化黏贴作铺垫。)
4、再次交代操作要求。
(1)今天我们要学习用胶水来黏贴“泡泡”。(教师逐一介绍工具材料——胶水、抹布。)你们会用胶水黏贴吗?
(2)谁会用胶水贴“泡泡”?(请个别幼儿上来演示如何正确抹胶水及黏贴。)
(分析:此环节的目的有二:一是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让幼儿认为不用教师教自己也能学会这个本领<其实教师在上一个环节中已经有目的地讲解并演示过>,增强幼儿自主观察、学习的意识;二是教师可以由此了解幼儿在前一个环节中学习的情况,发现幼儿的问题和困难,从而进一步强化和补充,使指导具有针对性。同时演示的幼儿又给能力较弱的幼儿做了一次示范,既满足了该幼儿的表现需要,也满足了其余幼儿再次观察学习的需要。)
四、幼儿创作
教师提醒幼儿选择颜色、大小不一的圆片进行黏贴,并将多余的圆片放回原处。已完成的幼儿坐白线上看书。
五、引导幼儿欣赏作品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用泥条弯曲连接制作蝴蝶,表现蝴蝶的不同动态。
2、巩固连接的技能。
3、能大胆创作,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故事《三只蝴蝶》。
2.陶泥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l、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l)教师讲故事,揭示活动内容。
故事的导入能从一开始就吸引住幼儿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制作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师:蝴蝶长什么样子? (幼儿讨论)
(3)教师小结:蝴蝶翅膀两边的图案和花纹是一模一样的,这叫对称。
2、学习蝴蝶的制作方法。
(l)集体讨论蝴蝶的制作方法。
教师:你准备怎样制作蝴蝶?
(2)教师小结:先搓一段粗一点的泥条做蝴蝶的身体,然后搓两根细一点的泥条盘成蝴蝶的翅膀,再用两根细小的泥条做成蝴蝶的触角。
在这里,教师采用了边示范边讲解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对蝴蝶的制作方法一目了然。
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要点提示:
1)将蝴蝶的身体、翅膀、触角组合在一起时要注意连接牢固。
2)启发幼儿想象出蝴蝶飞舞的各种姿态,注意各部分连接的不同位置,制作出各种动态的蝴蝶。
4、展示作品,幼儿互评,教师进行点评。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结合故事开展“三只蝴蝶”的制作活动,学习用不同颜色的颜料对蝴蝶进行涂色,而后表演该故事。
【幼儿园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教案01-08
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07-20
幼儿园小班教案06-03
小班幼儿园教案06-30
幼儿园小班经典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