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合集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小鸡过河》,学习礼貌用语以及词组:宽宽的、窄窄的。
2、引导幼儿做一个懂礼貌、聪明能干的孩子。
3、愿意积极表现自己,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发展幼儿语言,教育幼儿有礼貌、爱动脑。
活动准备:1、电脑课件:小鸡过河。
2、图片:小鸡两个、长颈鹿、乌龟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看课件,欣赏小鸡的歌:叽叽叽、叽叽叽,我们小手拉小手,一同去郊游。
2、幼儿唱小鸡的歌。
二、进行部分:
1、分析理解故事
(1)第一条河:小鸡能过河吗?为什么?长颈鹿怎样帮助小鸡过河的?小鸡说了什么?长颈鹿怎么说?(学习礼貌用语)
(2)第二条河:小鸡能过河吗?为什么?乌龟有什么本领?怎样帮助小鸡过河的?小鸡说了什么?乌龟怎么说?(再次学习礼貌用语)
(3)第三条河:小鸡能过河吗?为什么?小鸡要自己想办法过河,有什么好办法呢?(幼儿回答)
2、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1)了解故事的名字,提问:你喜欢谁?为什么?
(2)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本领。
三、结束部分:
幼儿和小动物做朋友,出去玩。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初步感知哄蜗牛睡觉时安静、恬美的氛围。
2.探索用轻柔的声音与雷公公对话,哄小蜗牛睡觉。
3.注意与同伴协调一致的朗诵儿歌,体验关爱小蜗牛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将装饰好的纸箱套在录音机上,扮“雷公公”,录有雷声的磁带。
2.一张大蜗牛图片,若干张小蜗牛图片。
3.《摇篮曲》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幼儿初步感知哄小蜗牛睡觉时安静、恬美的氛围。
教师怀抱“小蜗牛”,导入话题“我们的小蜗牛在外面玩了一天该睡觉了。”接着表演唱《摇篮曲》哄其入睡。
2.幼儿学习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
(1)幼儿产生请求雷公公不要吵醒小蜗牛的愿望,引出活动名称。
教师放录音,提问:“是什么声音呀?是雷公公在打呼噜呀!都要把我的小蜗牛吵醒了,我们一起来请求雷公公轻点打呼噜,好吗?
(2)幼儿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教师用请求的语调示范朗诵儿歌,然后再对幼儿说:“雷公公听到我们的声音了它不再打葫呼噜了,我们再把小蜗牛哄睡着。”最后,与幼儿一起继续哼唱《摇篮曲》哄小蜗牛睡觉。
(3)幼儿跟诵儿歌。
教师继续放录音,雷声继续,教师号召全体小朋友跟诵儿歌。“雷公公呼噜打的太响了,没听见,我们再一起求求它吧!”
(4)幼儿集体朗诵儿歌。
再次引导幼儿哼唱《摇篮曲》,突然雷声又响起。幼儿自然迁移。集体朗诵儿歌,注意声音要保持一致。
(5)幼儿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教师提问,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用轻柔的声音朗诵儿歌与雷公公对话。“雷公公怎么又打呼噜啦!想想看,我们应该怎么样请求它,雷公公会听得舒服,又不会吵醒小蜗牛。
3.幼儿人手一只“小蜗牛”,唱《摇篮曲》,哄其入睡。
师:这次,雷公公真的听见小朋友的话啦!它不打呼噜了,还和我们一起哄小蜗牛睡觉呢!
4.听音乐《摇篮曲》,教师启发幼儿,轻轻将小蜗牛送到小床上,让小蜗牛安静地睡觉,再提醒幼儿轻轻地、有序的离开教室。(大余县水城幼儿园 李敏)
附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
雷公公,雷公公,
请您清点打胡噜。
我的蜗牛在睡觉,
不要吵醒小蜗牛。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3
活动目标:
1、观察猫、猴等动物耳朵的特征,理解儿歌内容并能初步认读。
2、学习用创编的方法学习儿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了解耳朵的作用及保护方法。
活动课程内容:
一、生活课程
1、参观幼儿园的饲养角,认识兔、猫、狗等动物及其相应的字宝宝。
2、“耳”字的趣味讲解。
3、游戏:贴耳朵。
4、谈话:怎样保护耳朵。
5、生活点名:我是××小动物,我的耳朵×。(完整句练习)
二、环境课程
1、创设活动区──动物园。在一块草坪上放置若干软塑料动物模型及其在各动物脖子上挂上相应的字宝宝;看一看,摸一摸,比较他们的耳朵有什么不同,识字“耳朵、尖、圆”。
2、创设活动区──感知角。听听什么在唱歌,引导幼儿区分沙、米、豆等不同物品发生的不同声音;科学角,引导幼儿做两个小实验:①打电话,(UU)一只杯子当听筒,一只杯子当话筒,将线拉直,两人打电话;②与亮子,一部分孩子用棉花塞住耳朵(或用手捂住耳朵),一部分孩子跟平时一样,一起倾听一段有趣的笑话(或故事等),体验不同的感受,从而了解耳朵的作用。
3、语言角:投放图片、字卡。
三、学科课程
活动一:儿歌耳朵
活动准备:已进行过生活课程1、环境课程1,小朋友手拿画笔的图片一张、猫、猴、兔、马、狗的动物图片各一张(其中身体和耳朵分开)。
活动过程:
㈠粗心的画家
1、出示小朋友图片问,“这是谁呀?”
2、“这是明明,你们瞧,明明可喜欢画画了,他特别喜欢
不错的给小动物画像,可是,他是个粗心的小画家,每次给小动物画好像,小动物们就不高兴了。”
3、出示没耳朵的小猫,问:“这是明明给谁画的像,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想一想,小猫为什么不高兴了?”(没有耳朵)
4、出示没耳朵的猴、兔、马、狗图片,问:“明明还给小猴、小兔、马和狗画了像,可他们也不高兴了,为什么呢?”
5、小结:明明给小动物们画的像都没有耳朵,所以小动物们都不高兴了。
㈡为小动物们找耳朵
1、“没有耳朵的小动物可真难看,小动物们知道我们小㈠班的小朋友很能干,想请我们帮个忙,帮他们找回耳朵,你们愿不愿意?”
2、出示小动物的耳朵,请五位幼儿找耳朵,贴耳朵。
3、一起说说它们的耳朵各是什么样的。(丰富词汇:尖、圆)
㈢以《耳朵》为题编儿歌
1、“小动物们夸我们真能干,现在他们还想请小朋友用它们的耳朵来编儿歌。”
2、教师示范编一句:猫的耳朵尖
3、引导幼儿依次用上好听的词给每一动物的耳朵来编一句儿歌。(启发幼儿比较猫和猴、兔和马的耳朵,用上相反的词;狗的耳朵这一句的创编,引导幼儿从耳朵的作用上来考虑)
4、“现在我们一起把编好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给他们听。”教师一边指图一边引导幼儿念儿歌。
5、幼儿起立配上动作念一遍。
6、出示课文,“老师还把这首儿歌写了下来,请小朋友一起来读一读”。教师边点字边与幼儿朗读
7、出示字宝宝“的”、“听”,请幼儿说说它鞘撬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4
【设计意图】
故事《脚步声》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文学作品,兔奶奶根据三只羊走路时脚步声的不同,判断是谁来了。利用这个文学作品,让幼儿学习根据声音的特征进行判断,不但发展了幼儿细致的分辨能力,而且使幼儿对周围的声音产生兴趣,能够留意身边不同的声音。通过学学说说中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使幼儿萌发了初步的角色对话意识。
根据孩子语言的最近发展区,孩子生长的环境,故事里的“姥姥”这一称呼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所以我把故事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在故事中称呼“姥姥”改为奶奶,出现的象声词走路的脚步声也进行了简单化,便于孩子学说。
【活动目标】
尝试分辨大羊、中羊和小羊以及其他动物与人群走路时不同的脚步声。
【活动准备】
操作图片;故事动画;脚步声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听故事《脚步声》
1、老师分段讲故事,幼儿安静倾听。
重点提问:
A、是谁上山去看兔奶奶了?
B、为什么兔奶奶一听脚步声就知道是谁来了呢?
C、X羊看见奶奶是怎么说的呀?
(幼儿模仿三只羊不同的脚步声,学说三只羊的话。)
2、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重点提问:
A、X羊的脚步声是怎样的?
B、X羊见到奶奶又是怎么说的?
(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并模仿三只羊不同的脚步声,学说三只羊的话。)
小结:哦,原来大羊、中羊和小羊的脚步声都不一样,所以兔奶奶一下就听出是谁来了。
二、经验迁移
1、你还听到过谁的脚步声
(幼儿说一说、学一学)
三、听录音,猜猜谁来了
1、这里还有脚步声,我们一起来听听。
(放录音磁带:其中有妈妈穿着高跟鞋、爷爷用拐杖、小马跑、大象等各种不同的脚步声。)
重点提问:
A、这是谁的脚步声?
B、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小结:每个人的脚步声都不相同,仔细听,开动小脑筋,找找特殊的地方。
活动延伸与建议
1、提供相匹配的图片,幼儿根据图片提示创编儿歌。
2、提供更多的节奏条卡,幼儿根据节奏卡念儿歌。并进行问答游戏。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5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念儿歌。
2、引导幼儿认识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的美丽。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4、喜欢并尝试创编诗歌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教学准备
观察过春天的景色,对春天的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根据儿歌内容制作的大书一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知道现在已经是春天了
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春天到了,你们知道春天有些什么呀?”
“今天,张老师带来了书,里面藏着许多关于春天的秘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观察理解大书的内容
1、观察第一页上的“春风”
“看,这是谁啊?”
“春风吹在身上有什么感觉呢?
“春风轻轻地吹来,柔柔的,吹在身上很舒服。”
2、观察画面“柳树”
“春风又吹向了谁?”
“柳树怎么样了?”
小结:“春风一吹,把柳树给吹绿了!”
“春风吹绿了柳树,我们一起说!”
3、观察画面“桃花”
“春风还吹了谁?”
“桃花怎么样了?”
“是谁把桃花吹红的呀?”(引导幼儿用诗歌的语句表述。)
4、观察画面“蝴蝶”
“咦,是谁来了?”(蝴蝶)
“是谁把蝴蝶也请来了呢?”(用诗歌的语句回答)
5、观察画面“青蛙”
“猜猜,又有谁会来呢?”
“冬天的时候青蛙在干吗?”
“那现在呢?”“是谁把它们叫醒的?
“来,我们也来做一只小青蛙,让春风把我们吹醒。”
师做春风,并念儿歌:春风吹醒了青蛙。
6、观察画面“小雨”
“春风还给我们带来了谁?”
“噢,小雨轻轻地落下来了,那小雨怎么会落下来的呀?”
“来,我们一起来学学,春风吹得小雨轻轻地地下。”
7、观察画面“种花”
“那春风吹来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在做些什么呢?”
“原来小朋友去种花了!”
8、观察画面“芽儿发”
“春风一吹,谁出来了呢?”
“哎,小芽是从哪里钻出来的呀?”
“小芽从泥土里钻出来,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叫:芽儿发。”
引导幼儿学做小芽从泥土里钻出来的样子,边做边说:春风吹,芽儿发。
(三)学习儿歌
1、师幼共同边看书边念儿歌
“刚才我们把大书一页一页仔细地看了一遍,现在让我们连起来再看一遍,一边看一边说,好吗?”
2、幼儿再次跟念儿歌
“这首儿歌可真好听,让我们再来边看书边念,会念的小朋友可以念得快一点,还不太会念的小朋友可以轻轻地跟着念!”
3、师幼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哎呀,老师手里拿着书,都不好做动作了,让我们把书放边上,我们一起边念边做动作。”
(四)延伸
春天还会有哪些秘密呢?那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一找,说一说好吗?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我将诗歌内容以大图书的形式呈现,借助画面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在引导的过程中,我针对小班孩子的学习特点,通过表演诗歌中的角色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也让幼儿更好的理解了诗歌,并自然地运用了诗歌中的语句来表述。在完整学念儿歌时,我层层递进,从边看书边轻声跟念→再次跟念→不看书,边念边做动作→有表情的朗诵。不同形式的朗诵方式,帮助孩子们完全的掌握了整首儿歌,同时也没有使孩子感觉到反复朗诵的枯燥。对于儿歌的名字,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没有特意的去引导,其实在活动一开始的第一张画面,就是“春风”的形象,实际也就告诉了孩子这首儿歌的名字。而在之后的每次完整朗诵之前,我都会问:“这首儿歌说的是谁呀?”也就自然地将名字蕴含其中了。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6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故事情节。
2.培养幼儿爱动脑的习惯,尝试运用语言,想像和创造。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表演,大胆在全班幼儿前表述。
【活动准备】
1.自制一张与本课相应的投影片,小兔子为动片。
2.道具:挂有红灯笼的房屋,有萝卜的菜地,有挂红气球的树。
3.故事录音及1个红皮球。
【活动过程】
一、布置教学场景,导入课题
出示投影,提问:图上画的谁?画了什么东西?师:这幅美丽的图画,说的是一个很好听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听?(用简短的话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故事内容
1.教师边出示投影,边操作动片小兔,示范讲故事。当讲到小兔子焦急地喊:“太阳到底在哪儿呀?”戛然而止,提出尝试问题:
小兔子找到太阳了吗?它到哪些地方找太阳?
先到哪儿找?又到哪儿找?小兔子把什么当成了太阳?
2.引导幼儿说出:小兔子把红灯笼、红萝卜、红气球当成了太阳。
三、让幼儿联系已有知识,大胆表述
1.提出尝试问题:
你们见过太阳吗?在哪儿能找到太阳?(在外面)
太阳升起时,高楼、小树都有什么留在地上?
我们在太阳下有什么感觉?
2.引导说出: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身上发热,冒汗,盯着太阳看,眼睛会发花……
3.学习词:亮亮的。
练说短语:亮亮的太阳、亮亮的星星。
4.用相声中打岔的技法,帮助小兔子找太阳。
过渡提问:什么样的灯笼?什么样的萝卜?什么样的气球?
教师出示红皮球,提示幼儿,小兔子可能又把红皮球当成了太阳,激发幼儿动脑,尝试讲述。(关键处加以引导)
四、到太阳下玩游戏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外面玩踩影子的游戏吧!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7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大胆想象花瓣的用途。
2、初步体验帮助別人的快乐。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图片、可操作的五色花一朵、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五色花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一)引导语: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朵花和你平时见到的花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它有哪几种颜色?如果你有一片花瓣,你会把它用来做什么呢?
二、引导幼儿欣赏故事,初步体验故事的美好意境
(一)教师结合PPT图片讲故事
(二)启发幼儿回答: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面有谁?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三、操作《五色花》图谱,以问答的方式,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一)引导语:在刚才的故事当中,你听到了什么颜色的花瓣最先落下来?拉拉把红色花瓣送给谁?蚂蚁把红色花瓣当成什么?
(二)启发幼儿逐一讲述:接下来是什么颜色的花瓣落下来呢?拉拉把他们送给谁?当成什么?
(三)引导语:剩下最后一片是什么颜色的花瓣?拉拉是怎么做的?
四、结合ppt,再梳理一遍故事
(一)引导语:拉拉鼠和五色花的故事有趣吗?我们一起再听一遍,把它记下来,回去讲给别的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好吗?
(二)提问:如果你是小老鼠拉拉,你捡到了最后一片花瓣,你会把它送给谁,当做什么呢?帮助别人后,你觉得高兴吗?为什么?
小结:拉拉鼠用五色花的花瓣帮助大家做了许多事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也可以用很多种方式关心帮助我们的好朋友,帮助了别人,我们也会觉的很开心。
活动延伸:送花瓣给需要帮助的小动物或小朋友。
附:拉拉鼠和五色花
草地上盛开着五色花,小老鼠拉拉欣喜地张望着。
五色花掉下一片红色的花瓣,这片红色的花瓣能做什么用呢?拉拉想了很多。拉拉拖着红色的花瓣来到小河边。蚂蚁要过河了,小老鼠拉拉把红色的花瓣送给小蚂蚁当小船。
五色花落下了黄色的.花瓣。这片黄色的花瓣能做什么用呢?拉拉又想了很多。小老鼠拉拉把黄色的花瓣往外拖。乌龟被太阳晒的满头大汗,拉拉把黄色的花瓣给它当帽子。五色花落下下了蓝色的花瓣。这片蓝色的花瓣能做什么用呢?拉拉又想了很多。拉拉把蓝色花瓣往外拖。蜗牛从树上往下爬,拉拉把蓝色花瓣送给蜗牛当滑滑梯,五色花落下了紫色的花瓣,这片紫色的花瓣能做什么用呢?拉拉又想了很多。、拉拉把紫色的花瓣编成蝴蝶结,漂亮的蝴蝶结送给睡梦中的小姑娘。小老鼠拉拉守在最后一片绿色的花瓣底下,盼望着它落下来,它想,最后一片花瓣能做什么用呢?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中,我在问题设置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有的问题不具备有效性,操作时没有提好要求,所以最后一个环节有些没有效果,我觉得教师在讲述时表情可以更夸张一些,语调更丰富一些,说话的形式增多,这样才能调动氛围,可以提拎孩子精彩的答案来说,在最后最好再完整讲述一遍,可以尝试给孩子提高难度,更具有挑战性一些。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8
引导幼儿感受小老鼠找朋友的家以及做客的不同心情,鼓励幼儿用动作、表情表演小老鼠做客的过程。激发幼儿参加故事表演的兴趣
材料:
1、与故事相关的绿色小屋、红房子等背景图片或大型积木、纸箱等。
2、用纸箱制作的汽车,大老鼠、小老鼠、青蛙、公鸡、拘熊、狮子的头饰。
3、“幼儿学习材料”——《能干的我》,《幼儿素质发展课程、语言》CD,《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3。
玩法与建议:
1、激发幼儿参加故事表演的兴趣,引导幼儿感受小老鼠找朋友的家以及做客的不同心情,鼓励幼儿用动作、表情表演小老鼠做客的过程。
2、引导幼儿阅读《能干的我》第28—31页,协商分配角色,自主用背景图片及大型积木、纸箱等搭建故事中的不同场景。
3、鼓励幼儿创编动作表演故事,可以加人音乐等形式配合演出。
4、可由观众投票选出“我最喜欢的演员”,激发幼儿表演兴趣。
教学反思:
听故事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以教师讲述故事为重要部分。我在讲述故事时,适当的减慢了语速,这样可以让幼儿把字听得更清楚,我在讲的时候还适时的加上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作为教师,在故事教学中往往不是讲一遍而要讲多遍,这就要注意方式的变换,才能保证幼儿倾听的积极性。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9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所表现的天真烂漫的儿童情趣。
2.指导幼儿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熟悉儿歌中间段的内容。
3.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用的不同碗筷、饭菜等名称,尝试更换儿歌中原来的词,仿编儿歌,发挥幼儿的想像力。
二、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操作卡片《逗蚂蚁》、电视、影屏展示台。
2.准备不同材料的碗、筷。
3.配有汉字的蚂蚁头饰。(数量和幼儿人数相同)
(二)知识经验准备
1.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2.了解不同材料的碗筷。
3.熟悉常吃的饭菜名称。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儿歌
1.引导幼儿回忆观察蚂蚁的情景,告诉幼儿:“老师今天要给小朋友朗诵一首叫《逗蚂蚁》的儿歌。”
2.教师朗诵儿歌,注意一问一答部分的语音变化,朗诵应富有节奏感。
3.出示图片,教师操作,提问:
①小朋友叫蚂蚁来干什么?
②小朋友请蚂蚁吃什么莱?吃什么饭?用什么筷子?用什么碗?
③蚂蚁吃完了吗?怎么吃的?
④蚂蚁为什么是“哼唷哼唷搬得欢”?
⑤你有没有请蚂蚁吃过饭?吃的什么?
⑥如果你请蚂蚁吃饭,想让它吃什么?用什么筷子?用什么碗?
4.幼儿学习朗诵儿歌1―2遍,朗诵时,教师将幼儿分成两部分,问答两部分分开念,以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仿编儿歌
1.准备不同质地的碗筷。
2.组织幼儿讨论:“如果你请蚂蚁吃饭,吃什么?用什么筷子?用什么碗?”启发幼儿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实际来思考。
3.出示各种不同材料制成的碗筷,如:陶瓷碗、塑料碗、木筷、竹筷、象筷等,教师示范仿编儿歌的中间4句:“什么饭?白米饭。什么菜?炒菠菜。什么筷?塑料筷。什么碗?陶瓷碗。”
4.幼儿仿编儿歌,然后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在集体面前朗诵自编的4句儿歌。
5.幼儿自由仿编儿歌,将精彩的4句组合起来,成为一首新的儿歌。
四、各领域渗透
艺术:画蚂蚁,剪蚂蚁,以加深幼儿对儿歌的理解。学会歌唱蚂蚁,充分感受此文字中的天真烂漫情趣。
科学:了解蚂蚁的外形和习性。
五、生活中渗透 在生活中,运用已有知识仿编儿歌。
六、环境中渗透 制作蚂蚁手指套,供幼儿平时操作。
七、家庭中渗透 请家长朗读这首儿歌,让幼儿充分感受童年天真烂漫的情趣。
八、活动评价
项目
目标实现程度
内容适合程度
活动设计趣味程度
幼儿的“三性”表现
存在问题
等级
好
中
差
幼儿仿编的儿歌较为单一。
评价
注:好:100%―80%,中:79%-60%,差:60%以下。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10
活动目标:
1、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培养幼儿说的愿望与积极性。
2、初步培养幼儿日常卫生习惯,并愿意用“我会自己……”的句式说说自己会做的事。
活动准备:人物贴绒两个、卫生小卡四张、音乐、录音机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积极观察表达的能力,有说的愿望。
活动过程:
1、以介绍新朋友认识引出主题。
2、认识红红
(1)介绍红红
(2)向红红问好,幼儿。
(3)观察红红,说说喜欢红红吗?为什么?
(4)介绍红红自己会做的事。说说红红会做的事。
(5)表达自己愿意与红红交朋友的愿望想法。
3、认识东东
(1)观察东东,说说对东东的感受。
(2)友爱教育 ,劝说东东。
(3)帮助东东,说说怎样让东东变干净。
(4)教具操作,语言同步东东的卫生行动。
(5)说说东东自己会做的事。
(6)说说夸赞的话。
4、 介绍自己
(1)说说自己会做的事。(告诉老师,小朋友,两位新朋友)
(2)听音乐动一动,演演自己会作的事。
活动结束
对幼儿今后的日常生活习惯提出适当要求。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11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做做的过程中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的快乐情感。
2、愿意大胆、有趣的表现儿歌。
活动准备:
1、丰富幼儿的抓痒的知识经验。
2、动物图片、挠痒的不求人。
3、电脑,白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狮子出场。(看白板)今天呀我们的动物朋友大狮子要到这里来做客,我们一起把它喊出来吧。--大狮子,快出来。
咦,怎么不出来,我们再来喊一次。(大狮子,快出来。)狮子:哎,来喽!
教师:狮子你怎么才出来呀?
狮子:甭提了,今天我这背上呀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一直痒、一直痒的,别提有多难受了。
提问:狮子哪里痒呀?(背上)你们的背在哪里,我们来摸一摸。
摸一摸你好朋友的背呢!你们身上痒了会怎么办?(3个人)(可以用花露水、用肥皂洗……)。
教师:我们来看看狮子是怎么做的?
二、创设情景:狮子请小动物帮忙
狮子:小动物们快来帮我抓痒吧!
教师:狮子背上痒,请人来帮忙。看看谁来帮狮子抓痒了?
(小兔、小熊、小猴来了)有小兔、有小熊、还有小猴。
1、小兔:
教师:狮子背上痒,请人来帮忙,小兔来帮忙了。
狮子:哎哟,小兔你抓的太轻了。
提问:小兔抓的怎么样?(太轻了)为什么会太轻了?(小兔身体小,没有力气)
我们来学学小兔是怎么抓痒的。(边学边念:小兔抓,唉太轻了)。
哟,这只兔子轻轻的,学得真像。我们也来学一学。
刚才宝宝学的都很像,我们请男宝宝一边学一边念这句好听的话,看谁念的最好听,好不好?女宝宝也来试一试。
2、小熊:
教师:小兔刚走,谁又来抓痒了?
狮子:哎哟,小熊,你抓得太重了,痛死我了。
提问:小熊又抓的怎么样呢?(太重了)为什么小熊抓的太重了?(力气大)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熊。(边学边念:小熊抓,太重了)
现在陆老师请一个宝宝来做狮子,我们一起来做小熊,一边抓痒一边说一说这句好听的话。
现在陆老师来做狮子,请一个宝宝来做小熊,看谁学的最像。再请一只小熊来。
3、小猴:(看白板)师:狮子最后请了谁呀?小猴来抓痒了。
狮子:小猴,你抓歪了。
提问:小猴是怎么抓的?(抓歪了)什么叫抓歪了?(没有抓到痒的地方,抓到了别的地方去了)哦,小猴抓,哎哟,抓歪了。
老师请一个宝宝做狮子,一个宝宝做小猴,一边做一边来说一说这句好听的话。
请宝宝帮旁边的好朋友抓一抓,说一说这句好听的话。
三、迁移经验
提问:小动物们这样抓,狮子还是很痒,因为小兔抓,哎哟,太轻了;小熊抓,哎哟,太重了;
小猴抓,哎哟,抓歪了。怎么办呢?你们背上痒了怎么办?
教师:老师这有个痒痒挠专门用来抓痒的(出示痒痒挠),我们把痒痒挠给狮子,让它也试试。
狮子:嘿嘿,真舒服啊,想抓哪就抓哪。谢谢小朋友。
教师:狮子现在怎么样了?狮子拿起痒痒挠,自己抓痒真舒服。我们也一起来学一学狮子抓抓痒
--狮子拿起痒痒挠,自己抓痒真舒服。
四、学儿歌
1、教师完整念儿歌。
教师:现在狮子舒服了,原来刚刚是这么回事:
狮子背上痒,请人来抓痒。小兔抓,太轻了;小熊抓,太重了。小猴抓,抓歪了。
狮子拿起痒痒挠,自己抓痒真舒服。
2、这首儿歌好听吗?我们一起来一边做动作一边念一念,好吗?
幼儿学念,边做动作。
活动延伸:
教师:今天大狮子发现自己原来也很能干,能自己解决困难,小宝宝都有一双能干的小手,
有些事情动动脑筋是可以自己做的。只要宝宝多动脑、多动手,你一定会变得更棒哦!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12
活动目标:
1.学说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
2.能用简单的模仿动作表现儿歌,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小动物的声音(音乐)、小老鼠的声音文件
2.老鼠手偶一个,描述儿歌情景的可操作演示板
3.儿歌录音
活动进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模仿各种小动物,引出小老鼠。
1.听音乐,师生共同自由模仿。
师: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谁来啦?
幼:小猫、小狗......
师:哦,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猫是怎样的?小狗呢?
2.(播放老鼠声音)教师提问幼儿:咦!听听看,谁来啦?
幼儿:老鼠。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老鼠来干什么啦。
二、教师请幼儿看可操作演示板,欣赏儿歌。
1.教师边讲述儿歌情节,边操作演示板,帮助幼儿理解儿歌。
2.教师为幼儿完整地念一遍儿歌。
3.教师利用手偶表演,幼儿跟教师一起念儿歌、学儿歌。
三、引导幼儿在念儿歌的同时自己做动作。
1.以提问形式,加深幼儿对儿歌曲内容的印象。
(1)师:小朋友,刚才老师表演的这个节目里有谁?
幼:小老鼠
(2)师:真棒!那你们有没有看清楚小老鼠在干什么呀?
幼(在教师引导下说出):上灯台,偷油吃。
(老师与幼儿一起念几遍。)
(3)师:小老鼠,来到这么高的灯台上,偷了油吃后它怎么啦?
幼:下不来。
(4)师:最后,小老鼠是怎么下来的?
幼:(在教师引导下说出):滚下来。
师:谁能上来做滚下来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下。
(请幼儿边做动作边学念:叽里咕噜滚下来)
2.教师引导幼儿在念儿歌的同时自己做动作。教师念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时,两手食指在胸前相对做小老鼠走的动作。教师念到“喵喵喵,猫来了”时学小猫走。
3.启发幼儿想想“叽哩咕噜滚下来”应该做什么动作?教师提示幼儿将两手放在胸前从上向下做绕拳动作,同时身体下蹲。
4.幼儿自由练
(1)鼓励幼儿随音乐自由的做模仿动作。
(2)指导幼儿尝试着两人或三人结伴进行表演。
四、教师和幼儿一起完整表演儿歌,感受表演的乐趣。
1.幼儿扮老鼠,配班教师扮猫一起表演。
2.幼儿扮老鼠或“猫”一起表演。
五、活动结束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13
活动目标
1、感受长大的快乐
2、能够口齿清楚地朗诵儿歌。
活动重点
感受长大的快乐活动难点学说儿歌
活动准备
动物小虎
一、出示小虎吸引宝宝的兴趣
1、你是怎样过新年的?
(1)新年到,放鞭炮,敲锣打鼓真热闹。
(2)穿新衣、戴新帽。
2、长大一岁了,你会做哪些事情了?
二、出示小兔,引出儿歌情境
1、出示小兔,设计散布情境。
2、提出问题,幼儿自由发言:布娃娃伸手要你喂饭,你会怎么做呢?
3、你会怎样对小兔说?(哎呀呀,不喂不喂,咱们长大一岁了,你呀,知道不知道。)
三、学习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诵,以自己的表情、语气吸引幼儿的兴趣。
2、请幼儿随教师共同朗诵儿歌。
3、进行个别指导:以小兔于幼儿对话的形式引导幼儿进行朗诵。
四、儿歌表演:做小演员进行分组朗诵
五、活动结束:鼓励幼儿将儿歌说给家长听。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14
【活动目标】
1、了解及妈妈家发生的快乐的事儿,知道鸡妈妈会生蛋,蛋能孵出小鸡。
2、仔细观察,能根据画面中的线索猜测判断,大胆说说自己的想法。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材料的准备:故事围兜衣一件、大图书一本、视频课件。
2、幼儿前期经验的准备:幼儿对蛋和鸡有初步的认识、有阅读大图书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激趣引疑。
介绍鸡妈妈
——鸡妈妈有件高兴事儿,会是什么事儿呢?。
小结:原来鸡妈妈会生许多蛋宝宝。
2、阅读理解。
认识蛋宝宝(通过摸摸找找的游戏,了解蛋的特征)
——鸡妈妈把它的蛋宝宝藏进了这个大花园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找一找好吗!
——找一找、摸一摸蛋宝宝蛋宝宝在哪里?瞧、蛋宝宝长得什么样子啊?
——这是蛋宝宝吗?你怎么知道它不是蛋(比较判断)
——数数鸡妈妈一共生了几个蛋(点数4)
小结:原来蛋是圆溜溜的。
了解蛋里能孵出小鸡(阅读、倾听)
——鸡蛋怎么了?鸡妈妈的蛋宝宝里会孵出小鸡。
——长大好不好,长大可以做些什么?(情感的激发)
小结:原来长大这么快乐能做许多快乐的事情
——数数一共有几只小鸡出壳了?(点数4)
小结:蛋里孵出了4只可爱的小小鸡,它们就是快乐的一家。小鸡长大了,鸡妈妈带着小鸡出门啦。
认识小鸡(阅读、游戏,进一步认识小鸡的特征)
——找找小鸡躲在了哪儿?(观察判断)
——小鸡小鸡在哪里?小鸡躲在xxx
——老师也想来找一找,找对了拍拍手找错了跺跺脚(让孩子有规则意识)
——数数所有的小鸡都找到了吗?(点数验证)
小结:小鸡全部找到啦,鸡妈妈带着小鸡回家啦。鸡妈妈为你们讲个故事,我们一边回家一边听着妈妈讲的故事(幼儿学习倾听的习惯)。
教学反思:
情感的渲染未达预期的目的,孩子们在第一个环节讨论小鸡们隔着蛋壳说悄悄话时,并未真正的进入游戏的情景,因此他们的讨论显得非常的理性,他们清晰的知道小鸡出生后无非是保护妈妈,为妈妈捉捉虫而已,不能将小鸡进行拟人化,想象为妈妈做其他的事情。可见,第一个环节教师为幼儿创设的想象空间效果不明显。或者老师在示范第一句话的时候直接用拟人化的方法将人的一些行为表达进去,引发孩子进一步的讨论。活动中,教师整合活动中出现的有效的资源服务于课堂,让孩子同样成为教学资源的提供者。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15
设计意图: 进入中班,幼儿阅读兴趣明显提高,因此,简单的故事绘本既适合幼儿阅读,也能吸引小朋友的眼睛。故事《变色的蜗牛》主要描述了吃了不同颜色食物会变色的过程,内容简单有趣,语句具有典型的反复性,适合中班幼儿进行复述。在阅读过程中,使幼儿能根据内容情节进行大胆想象,并初步学习按时间去翻阅图书,并在此过程中体验故事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 能根据画面上实物及蜗牛的颜色,猜测想象故事情节。
2、 能关注画面中“第x天”的提示,大概讲述故事内容。
3、 能注意倾听他人讲述,并在讲述过程中体验蜗牛变色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
1、能根据画面上实物及蜗牛的颜色,猜测想象故事情节。
活动难点:
1、能关注画面中“第x天”的提示,大概讲述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1、《变色的蜗牛》图书。
2、白色蜗牛一只。
3、各色蜗牛各一张。
4、树叶、桔子、喇叭花等图片。
5、ppt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蜗牛图片,导入活动。
1、出示彩色蜗牛图片。
教师:窸窣、窸窣、窸窣;请小朋友仔细听听,是谁来了?
2、引导幼儿边学边说。
教师:窸窣、窸窣、窸窣;一只小蜗牛慢慢吞吞的爬来了。
二、引导幼儿根据实物图片提示,猜测小蜗牛颜色的变化,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彩色小蜗牛。
教师:这只小蜗牛每天要吃许多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蜗牛吃了东西后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3、出示大图书《变色的蜗牛》。
3、引导幼儿观察大图书,并根据图书画面进行简单回忆,了解图书内容。
教师:我们一起去看看小蜗牛是吃些什么东西?它又变成了什么颜色?
4、教师翻阅图书,并提醒幼儿故事情节。
三、播放 ppt 幻灯片,巩固幼儿对故事的记忆。
教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和小蜗牛一样神奇,变出漂亮的颜色?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小蜗牛是怎么变的?
四、活动延伸
教师:小蜗牛每天吃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可开心了。如果让你给小蜗牛的宝宝送好吃的东西,你会送什么给它吃?它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鼓励幼儿用“第七天,它吃了变成了一只x色的蜗牛。”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04-03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04-04
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案05-13
幼儿园小班语言《下雪了》教案07-08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06-16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教案09-26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06-08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06-08
小班语言啊哈幼儿园教案06-08
幼儿园小班语言晚上教案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