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模板合集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1
活动名称:音乐活动——约翰弟弟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学唱歌曲。
2、教育幼儿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钢琴乐谱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1、《这是小兵》
2、《春天》
3、《我们大家做得好》
4、《小鸟醒来了》
5、《蜜蜂做工》
二、导入活动
1、有一个外国小朋友叫约翰,他比我们更小,所以我们可以叫他约翰
弟弟,约翰弟弟每天早上起床,妈妈都会唱一首好听的歌。
2、歌曲的名字叫《约翰弟弟》,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约翰弟弟的妈妈是怎样叫醒他的?
三、欣赏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示范,
2、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3、歌曲里还唱了些什么?请小朋友再听一遍歌曲。(教师在琴声伴奏下再次范唱歌曲。)
4、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歌曲里还唱了些什么?
晨钟是什么?晨钟是什么声音?
5、教师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四、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分句学念歌词:老师念一句小朋友念一句,老师念完小朋友再念。
2、完整教唱歌曲: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唱唱这首有趣的歌曲,老师大声唱,小朋友轻轻地学。
3、小朋友大声地唱,刘老师轻轻地唱,我要听一听那个小朋友唱得最好听。
4、请小朋友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来唱唱这首歌。
五、教育幼儿早睡早起
1、约翰弟弟每天能按时起床,你们呢?
2、我们每天晚上要早点睡觉,早上要按时起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身体才会更健康。
六、复习歌曲《火车快飞》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黄梅戏,感知黄梅戏清新婉转的曲调。
2.学会哼唱黄梅戏的曲调,能大胆地把诗歌改成黄梅戏进行演唱。
3.喜欢黄梅戏,体验表演的快乐。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1.《谁料皇榜中状元》视频、伴奏。
2.幼儿已学会儿歌《我家小池塘》。
活动过程:
(一)欣赏《谁料皇榜中状元》,初步感知黄梅戏清新婉转的曲调。
教师:你们喜欢看表演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段好看的表演。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表演?你知道这是什么戏曲吗?刚才这个演员是怎么唱的?
(二)学唱黄梅戏曲调,能跟着旋律哼唱。
1.跟着视频学一学黄梅戏的曲调。
教师:她表演得好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唱一唱吧!
2.能用"啦"来哼唱黄梅戏。
(三)用黄梅戏的曲调演唱诗歌:《我家小池塘》
1.回忆诗歌,尝试改编。
教师:黄梅戏真好听,可以用我们学过的诗歌来编吗?
(1)复习诗歌,能跟着图谱有节奏的朗诵。
(2)尝试改编。
教师:这首诗歌真美,你能把它唱成黄梅戏吗?我们来试试。
2.大胆演唱《我家小池塘》
(1)幼儿尝试学唱。
(2)教师范唱。
(3)完整学唱。
(4)难点练习。
(5)大方表演。
教师:嗯,真像小演员,我们再表演给客人老师看看。
(四)提出要求,结束活动。
教师:客人老师给我们鼓掌,高兴吗?这首诗歌《我家小池塘》还有两段呢,我们回去以后把它唱给更多的人听。
活动延伸:
区角游戏:提供演出戏服,能在表演区自主表演。
家园合作:与父母一起搜集各种戏曲,了解中国的戏曲文化。
活动反思:
孩子们能够体会到《我家小池塘》这首诗歌所带来的美,更突出了小池塘的美丽,同时也激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这首诗歌读起来也非常的爽口。非常适合大班幼儿学习。
整个活动分成三大环节,第一环节是观察图片,分段梳理,初步感知诗歌;第二环节是完整学习,多种形式朗诵;第三环节是绘画讲述,诗歌创编。各个环节是环环相扣,衔接紧凑,逐层递进。这首诗歌的创编比较难,因为要同时创编两个,所以,我根据我们大班幼儿的实际,没有一下子让幼儿进行创编,而让幼儿先画,有一个铺垫,再进行创编,我觉得非常适合幼儿的特点。
紧接着我又问:“这么美的池塘,白天除了小鸟和彩云来照相,还会有谁和谁来照相。晚上,又有谁和谁悄悄捉迷藏呢?”在教师的提醒下,大部分幼儿的画也完成了,我又要求幼儿用诗歌里的话说一说。又给了孩子一次讲述的空间,鼓励孩子用较连贯的语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表述不太清的孩子委婉的给以引导,用清楚规范的语句反馈给他。通过对部分幼儿创编讲述,幼儿有了一定的创编兴趣。最后再鼓励幼儿和教师一起进行完整的创编活动。
通过本节活动下来,我感觉语言活动是非常带有童趣的,不是那么的乏味。同时中我也渗透到了科学以及艺术领域,如科学领域中让家长配合活动进行观察:“水中的倒影”让幼儿验证推理的合理性;在朗读诗歌的时候也为诗歌配上了相应的音乐,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以及在创编活动中进行绘画,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等。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3
目标:
1、在看图谱做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学习看指挥用乐器演奏。
2、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准备:
图谱、鼓、碰铃、双响筒、铃鼓
过程:
1、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到我们大一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那我们一起来《如果感到幸福就拍拍手》律动。
2、听—————(音乐响起)什么音乐?这是一首我们上次学过的乐曲,我们一起看着图谱用身体动作打出来。(个人完整用身体动作打一遍)提示听清楚前奏和间奏。
除了用上面出示的身体动作,还可以用什么身体动作?(试着用想出的动作练习节奏)选择适当的动作配音乐完整一遍。
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分开演奏,哪一组小朋友来做拍手动作?依次安排跺脚和拍腿动作。分开演奏时一定要看老师的手,如果老师指着哪一组,哪一组就要打节奏。(看指挥练习2遍完整音乐)
3、今天老师要做一个指挥家,请小朋友看着指挥家的动作,听指挥家的口令。
(1)来了这么多乐器,我们一起来认认他们,这是什么?鼓可以打什么节奏?用鼓。小铃拍什么节奏?用小铃或双响筒。
(2)教师出示乐器谱。最后一段我们一起演奏。看着乐器谱听音乐演奏一遍。
(3)小朋友演奏的真棒,下面要请小朋友看着老师的指挥,一起来做个小小演奏家。教师变换指挥顺序演奏2—3次)
4、交换乐器演奏1遍。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难点在角色表演中解决了,又利用图谱教学让幼儿轻松的记住了歌词和二分音符,因为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目标达到了所以幼儿能在活动中始终保持愉悦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歌唱的兴趣,透过幼儿动听的歌声,准确的节奏,我们一起享受到了音乐赋予生活的情趣,我想这就是艺术活动最大的乐趣。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乐曲诙谐,欢快,跳跃的特点。
2、学习借助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3、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悄悄出来的小老鼠
以话语和生动的肢体语言,引导幼儿仔细聆听,大胆想象:老师带来一首有趣的乐曲,讲的是一只小老鼠从草丛中跑出来玩的事情。它是怎样跑的`?会听到什么声音,看到什么东西?
我们先来听一听它从草丛里跑出来的样子。教师引导幼儿聆听A段音乐,用手指动作表现小老鼠跑动的样子。
教师合着A段音乐演示小老鼠出来的样子:瞧,我的两个手指就是小老鼠的小脚。
小老鼠除了跑到我们的肩膀上,还会跑到什么地方玩一玩?
小老鼠除了来到我们身体上,还会来到那里?(椅子上)幼儿用手指在椅子上快速爬行,表现小老鼠跑动的样子。
除了用手指,还可以用什么表现小老鼠跑老跑去的样子?(小脚)幼儿尝试用小脚表现小老鼠跑动的样子。
机灵的小老鼠
引导幼儿聆听B段音乐,用身体表现小老鼠的紧张,放松,下滑等情状。
小老鼠听到了什么声音?(可怕的声音)小老鼠会怎么样?(很害怕,很紧张)可能是谁来了?(老虎,狮子,狼,猫等等)有没有来?(没有)小老鼠变得怎么样?(它放松下来,不害怕了)仔细听听音乐,小老鼠几次紧张?又几次放松下来?
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老鼠时而紧张,时而放松的样子。
提醒幼儿随着音乐旋律表现小老鼠紧张和放松的情状。
小老鼠放松下来很高兴,就把草丛当滑梯滑了下来。
引导幼儿聆听音乐,表现小老鼠往下滑行的动作。
跟随B段音乐,引导幼儿完整表现小老鼠紧张,放松,下滑等情状。
快乐玩耍的小老鼠
播放C段音乐,教师描述相应情景:小老鼠来到了大草地上,看到美丽的蝴蝶在飞舞,它学起了蝴蝶飞舞的样子。
幼儿在位子上随C段音乐表现蝴蝶飞舞的动作。
小老鼠看到一只又一只蝴蝶飞过来,可高兴了!我们像小老鼠那样和蝴蝶一起玩一玩吧。
随着C段音乐,幼儿分别扮演小老鼠和蝴蝶,表现一起玩耍的情景。
欣赏D段音乐,引导幼儿表现小老鼠天黑了赶紧跑回家的动作。
草丛中的小老鼠
幼儿坐在位子上,和教师一边听音乐一边完整表现乐曲情景。
这一次,草丛中的全体小老鼠要到外面去玩了,妈妈有点不发不放心,你们说说大家一起到外面玩耍要注意什么?(安全,不要碰撞)幼儿四散和教师一起扮演小老鼠,跟随音乐进行游戏。
幼儿跟随音乐进行游戏,教师在旁边给予提示,指导。
活动反思:
《草丛中的小老鼠》这段乐曲诙谐、欢娱、跳跃,恍如将你带进一个高枕无忧的丛林童话全国。全部音乐分段清晰,节奏理解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活动室里常常会出现这样一幕:男孩子把住活动室的门,不让其他孩子进出。怎样智慧地化解这一矛盾呢?我想起小时候学过的童谣“城门城门几丈高”。这是一首经典的民间童谣,它富有情节,琅琅上口,贴近幼儿生活。平时幼儿挡在门口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样子不正如童谣中的城门吗?于是,我将童谣内容进行剪辑,并配上旋律,以对唱的形式重新演绎,使童谣变得既有传统色彩又有现代气息,而且富有游戏性。
目标:
1、学习用对唱的形式演唱童谣。
2、运用动作、表情大胆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准备:
PPT(演示文稿),自谱童谣旋律(见附),歌曲音带。
过程:
一、欣赏歌曲,感知对唱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这首歌是小哥哥进城时唱的。你们看,小哥哥已经来到了城门前。(播放歌曲。)
师:你觉得这首歌曲和平时听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歌曲里有两种声音,一个人问,一个人回答,这是一首问答歌。
(析:这是一首对唱歌曲,歌曲里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孩子清脆的童声,还有一种是洪亮有力的男声。幼儿通过倾听这一特殊的演唱形式、既对曲式有了初步的感知,又产生了演唱的欲望。)
二、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观看课件,感知歌词。
师:歌曲中谁在问?谁在答?问了什么?又答了什么?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歌。(播放歌曲。)
师:你听见小哥哥问了什么?城门又是怎么回答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图片。)
(析:富有故事性的课件画面,有助于幼儿理解歌词,明确问答关系,从而从根本上产生学唱的兴趣。)
2、运用图谱,理解歌词。
(1)欣赏完整图谱。
师:小哥哥对着城门还问了什么呢?我再唱一唱,你们听仔细。(教师清唱,并根据幼儿的回答。)
(2)理解歌曲情感。
师:你觉得这座城门怎么样?
幼:高大、威武、了不起。
师:你知道“三十六丈高”有多高吗?请你用动作做一做。
幼:就像摩天大楼一样高/很高很高/高到云里都看不见。
师:城门在回答时的语气是怎样的?为什么?
幼:它很高大,很了不起,回答时声音很响亮。
师:开不了门,就进不了城。小哥哥想了什么办法开锁?
幼:用大刀砍/用大斧砍。
师:金刚大铁锁有没有被大刀和大斧砍断?城门回答时的语气是怎样的?为什么?
幼:金刚大铁锁没有被砍断。城门很坚固,它回答的语气很坚定,一点都不怕。
师:小哥哥有没有放弃呢?
幼:没有。
师:最后他说了什么?
幼:看我一手打得城门开。
师(小结):小哥哥勇敢、自信、坚强,所以我们要用响亮的声音来唱。城门高大威武、雄伟坚固,所以我们要用坚定的语气和洪亮浑厚的声音来表现。
(析:排列整齐、有序的图谱既使童谣形象更鲜明,也使幼儿一目了然地感知到歌曲的对唱形式。幼儿借助图谱感知乐句的长短,充分理解不同乐句所表现的不同情绪,进一步加深了对歌曲形象的感知。教师巧妙的提问使幼儿逐渐明白歌曲中人物的个性特征,为他们分角色演唱打下了基础。)
3、大胆表现,演绎歌曲。
(1)配上动作,完整演唱。
师:小哥哥问了城门几次?城门答了几次?现在,我们看着图唱一唱这首问答歌。(幼儿演唱。)
师:小哥哥要问得清楚,城门要回答得响亮,我们一边唱一边做动作。(幼儿演唱。)
(2)发挥想象,创编造型。
师:小哥哥说完最后一句,做了一个很有力量的造型动作,城门打开了吗?我们一起看一看。
师:我们也来学学小哥哥做一个造型动作,比一比谁的动作最有力量。(幼儿做造型动作。)
师:请你们走到城门前,在唱完最后一句时做一个有力量的造型动作,看一看城门会不会被你们打开。(幼儿完整演唱后,表示城门被打开。)城门被你们打开了,我们给自己鼓鼓掌。
师(小结):城门的开启需要力量。你们的歌声像小哥哥一样响亮,你们的动作比小哥哥还果断有力,你们真棒!
(析:在幼儿理解歌词、已能比较流畅演唱的基础上,教师增加了感知形象特征的环节,让幼儿感受到小哥哥有力量,知道遇事要勇敢、坚强、不退缩。这不仅能使幼儿演唱时注意音高、音色,而且对幼儿性格的培养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扮演角色,多种形式演唱
1、扮演角色,学习对唱。
(1)多问一答。
师:你们的歌儿唱得这么好听,想不想试试开一开我这座城门?你们当小哥哥,我来当城门。(师幼演唱。)
师(小结):小哥哥的歌声响亮有力,问题也问得清楚干脆。我听出来了,你们都是不放弃的小哥哥,所以我的门被你们打开了。
(析:歌曲的难点主要是提问部分,所以分角色演唱时教师先让全体幼儿一起扮演小哥哥,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挑战精神。)
(2)多问多答。
师:请当城门的小朋友站这边,当小哥哥的小朋友站那边,我们面对面站好,唱唱这首问答歌。
(3)一问一答。
师:你想不想和好朋友一起唱歌?两个好朋友面对面商量一下谁来问,谁来答,等会儿还可以互换。
(析:有了前面和教师“多问一答”的互动体验,幼儿已掌握游戏方法。多问多答的形式让一群幼儿面对一群幼儿,幼儿演唱时需要和谐一致,这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挑战。一问一答的形式让幼儿自由选择对唱伙伴,相互协商,满足了幼儿自由表现的愿望。)
2、制定规则,开展游戏。
(1)讨论、制定游戏规则。
师:下面,我们请一部分小朋友当城门,一部分小朋友当小哥哥,边唱歌边玩游戏。请问,如果你当城门准备怎么守,你当小哥哥又准备怎么攻?
师(小结):小哥哥来攻城,城门必须手拉手,威武地站着不动,两手紧紧地握住,把城门锁紧。攻城的小哥哥唱完歌曲就攻城,注意不能攻击小朋友(城门)的身体。攻进城者为胜。(幼儿游戏。)
师:我来采访一下胜利者:你此时的心情如何?你是怎么攻进城的?
师(小结):我发现城门非常坚固,威武地站着一动不动,小手还拉得紧紧的。可聪明的小哥哥们从“门”的下面钻了进去,获胜了。你们想一想,怎样做才能阻止他们从“门”下面钻进去呢?
幼:我们把手放低些,两脚分开挡住他们。
(2)互换角色重复游戏。
师:我们交换角色再玩一次。
师(小结):攻城不仅要有力量还要有智慧,小朋友们想了各种办法攻城,守城的小朋友也能灵活应对,都是好样的。
(析:在这个环节中,活动进入高潮,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理解了歌曲内涵。他们边唱歌边游戏,不仅使游戏的趣味性更浓,也使演唱变得轻松自如。)
四、合作游戏,拓展经验
师:“城门城门几丈高”的游戏真好玩。尽管城门非常高大、威武,可聪明的小哥哥总有办法攻进城。你们有办法帮助城门变得更牢固吗?
幼:换铁大门/在大门上钉钉子/换大锁/在大门前设置陷阱……
师:老师有个好办法,我们来变成一把同心锁,牢牢地锁住城门。这个锁可不是一般的锁,是小朋友变成的锁,你们愿意帮忙吗?我们一起拉起手来,一边唱歌一边变。
师:我们的同心锁把城门锁住了。如果你是小哥哥,你会想什么办法打开城门呢?我们下一次接着玩。
(析:教师的一句“你们有办法帮助城门变得更牢固吗”把幼儿的思维激活,各种有趣的回答不仅是他们已有生活经验的再现,也是他们创造性想象的表现。“同心锁”不仅让幼儿体验到了团结与合作,更让游戏内容得到了拓展。)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歌曲内容,能够愉快地演唱歌曲,准确地;
2、通过欣赏、随乐意歌词以及看图仿编歌词等活动,;
3、体验森林动物生活的自在和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吕;
2、音乐磁带或cd,录音机一台;
3、图片:小松鼠、小白兔、小熊猫、小提琴、喇叭小;4、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圆舞板及小锣若干;活动过程;1、打击乐活动:小看戏;――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歌曲内容,能够愉快地演唱歌曲,准确地唱出弱起拍。
2、通过欣赏、随乐意歌词以及看图仿编歌词等活动,学习完整正确地演唱歌曲。
3、体验森林动物生活的自在和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吕。
2、音乐磁带或cd,录音机一台。
3、图片:小松鼠、小白兔、小熊猫、小提琴、喇叭小鼓。
4、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圆舞板及小锣若干。
活动过程
1、打击乐活动:小看戏。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给《小看戏》伴奏。
――教师:刚才,你们用了哪些乐器演奏《小看戏》的?
2、教师朗诵歌词,感知歌词内容,带领幼儿学习念歌词。
――教师讲述歌词《森林音乐家》第一段歌词。
――教师:在热闹的森林里有许多音乐家,第一位是谁?他有什么乐器?他是怎样演奏乐器的?
――教师出示小松鼠图片和小提琴乐器图片,带领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
3、学唱歌曲《森林音乐会》第一段。
――引导幼儿看图片,教师放慢弹奏音乐,带领幼儿随着音乐有节奏地念歌词。
――教师演唱歌曲.鼓励幼儿随着音乐跟唱。。
――教师:小松鼠怎样拉小提琴?
――引导幼儿探索表演小松鼠拉提琴的动作,然后边唱歌边完整地表演第一首歌曲。
4、看图仿编歌词,学习第二段、第三段歌曲。
――教师分别出示小白兔和喇叭图片以及小熊猫图片和小鼓乐器图片。
――教师;在热闹的森林里,第二位音乐家是谁?他在演奏什么乐器?怎样演奏这个乐器呢?
――启发幼儿根据第一段歌词的结构,仿编小白兔吹喇叭的歌词,鼓励幼儿快乐地演唱第二段歌曲。
――采用上述方法,学习表演唱第三段的歌曲。
5、完整地看图表演唱歌曲《森林音乐会》。
【【必备】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模板合集6篇】相关文章:
【必备】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模板汇总7篇04-14
【精品】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模板合集八篇04-13
精选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模板合集7篇04-11
【实用】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模板合集6篇04-10
【推荐】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模板合集八篇04-07
【必备】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八篇04-09
【必备】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合集5篇04-09
【必备】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8篇04-13
【必备】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集合8篇04-13
【必备】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汇编6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