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热】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
【活动由来】
孩子们都喜欢玩一些电动玩具,我们班的孩子常把小汽车带到班里来。一天,杰杰又把他新买的小汽车拿来了,小朋友都争着玩,结果汽车掉到地上,电池被摔了出来,他不会把电池装上,急得都哭了。通过了解,我发现班里的大部分孩子对电池不了解,没有成人的协助不知道怎样安装电池,因此生成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电池,了解电池的作用和正负极。
2、培养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的准备:
(1)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找有关电池的资料(种类、用途)。
(2)到商店观察销售的电池。
(3)科学区投放一些电动玩具、手电等物品。
(4)布置相关资料汇报墙饰。
2、物质上的准备:
(1)教师和幼儿共同搜集到的电动玩具、手电筒、闹钟、录音机、手机、各种不同型号不同种类的电池。
(2)正负极标志图+ —。
(3)电池宝宝的课件。
(4)“小小电动汽车赛”的比赛场地。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自由探索。
1、师:孩子们,今天咱们班的小朋友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看看都有什么吧?
2、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全班小朋友带来的玩具,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一玩。
师:孩子们,这么多好玩的玩具你们想玩吗?请你选择一样自己喜欢的玩。玩的时候要仔细看看你玩的是什么?有什么发现?
(1)幼儿自由选择物品进行探索。(引导幼儿发现这些东西都需要电池)
(2)讨论:玩的时候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电动玩具会动、手电筒会发光、钟表会走、手机能使用?它们的电池装在哪里?(幼儿说自己选择物品装电池的位置)
二、通过观察、讨论认识电池。
(一)引导幼儿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电池的知识。
1、幼儿结合前期经验的准备交流有关电池的知识(种类、用途)。
师:孩子们,电动玩具、手电筒、闹钟、录音机和手机使用的电池一样吗?它们哪不一样?你对电池有什么了解?
2、教师小结:在这次活动之前,我们搜集到了一些电池。刚才小朋友们也说电池有许多种,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有干电池、充电电池、纽扣电池和蓄电池(教师边说边出示相应的电池)。这么多不同种类、不同型号的电池放在一起,你能找出自己要用的吗?
3、说一说:哪种电池是电动玩具、手电筒、闹钟、录音机和手机使用的电池。
(二)安装电池,找出电池的正负极。
小朋友们找的都很准,知道自己手中的东西使用什么电池,如果我们把电池从这些东西上卸下来,你还能不能快速、准确的装回去?
1、幼儿进行装电池比赛。
师:孩子们,我们有四个小组,电动玩具组、钟表组、家用小电器组、手机组,你最想参加哪一个组的比赛?(幼儿自由说)
2、幼儿自由选择比赛的小组。
玩具组装完电池的小朋友可以拿好玩具到指定的汽车场地进行“小小电动汽车赛”,其余幼儿自愿为他们加油。
师:孩子们,我们在玩这些玩具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有的小朋友的汽车不能走了,手机不能用了,这是为什么?(部分幼儿装错电池和玩具中的电池没有电了)
3、引导幼儿进行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玩具不能玩了?(可以让幼儿充分猜想,有可能玩具汽车玩的时间长电池没电了、有可能小朋友把电池装错了、有可能玩具坏了)。
我们一起检验一下猜想的对不对。
4、请幼儿进行检验。(小组成员协助装错电池的幼儿重新安装)
5、交流经验:你是怎么装的? 电池该怎样装?为什么这样装?
教师小结:每块电池都有+、—两个符号,(出示正负极标志图+ —)
+表示电池的正极,—表示电池的负极,我们在装电池的时候要看清电池和电池盒的正极和负极。
三、了解使用电池的注意事项及相关的环保知识。
师:孩子们,电池宝宝特别想和咱们班的小朋友交朋友,你们看它来了,我们和他打声招呼吧(播放第一张幻灯片)。电池宝宝有话要对你们说,我们一起来听听。
1、播放课件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电池宝宝说使用电池的注意事项和废旧电池的危害)。
2、引导幼儿讨论:废旧电池要怎样处理?(请小朋友想办法,随意说)
【延伸活动】
1、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寻找使用电池的物品,并尝试自己安装电池。
2、想一想以后还会有哪些电池?它们什么样?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自主探索、讨论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在活动中体会蚂蚁团结协作的精神。
3、尝试表现蚂蚁王国中有趣的生活情景。
4、能细致的观察蚂蚁,大胆的表述。
5、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
1、范画一张(上面有用白色油画棒画的蚂蚁),自制魔术棒一支(在水粉笔的另一头贴上一颗星星)。
2、每组一张白纸,油画棒人手一份。
3、蚂蚁图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的形式引题激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就藏在这张白纸上,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现在杨老师就把它变出来好吗?(变出小蚂蚁)
2、哦!原来我们的新朋友是蚂蚁,请小朋友看看蚂蚁是什么样的?
二、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
1、师:请小朋友来说一说蚂蚁是什么样子的?
2、蚂蚁的身体有几部分?那三部分?(肯定幼儿的描述,同时给出科
学的名称---头、胸、腹三部分)
3、蚂蚁的头上长了什么?(一对触角、眼睛、嘴巴)
4、蚂蚁有几条腿?长在哪里?(请幼儿点数)
小结:原来小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体上长着六条腿。
5、师:小蚂有不同的颜色,你们见过什么颜色的蚂蚁呢?(棕色、黑色、白色)
三、了解蚂蚁生活习性。
1、蚂蚁的食性
师:原来蚂蚁有不同的颜色,你们知道小蚂蚁喜欢吃什么吗?(幼儿回答)
(只要能吃的它都吃)
2、触角的作用
有一天,有一只小蚂蚁出去找吃的,它刚出去没多远就找到一块大蛋糕,可是这块蛋糕比蚂蚁大,它怎么也搬不动。它想请它是好朋友来帮忙,可是蚂蚁又会说话,哪它会怎样告诉它的好朋友它需要帮助呢?(用触角)
3、蚂蚁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蚂蚁请来了朋友帮忙一起把这块蛋糕搬回去,“一二、一二。。。。咦!家往哪里走了,小蚂蚁不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了,你们想想它们怎样才能找到自己和的家呢?(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哦!蚂蚁有特殊的本领,每次蚂蚁离开自己的洞穴去外面找食物的时候,它就会释放一种气体叫“信息素”,所以不管蚂蚁离开自己家多远,都会跟着这个气味找到自己的家。
4、蚂蚁的家
(1)师:蚂蚁闻着气味回到了自己的家,我们一起来看看蚂蚁的家在哪里?它是家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
(2)蚂蚁是一个人住呢?还是很多人住?(群居)蚂蚁喜欢群居,它们的家会有什么样的建筑(育婴室、国王的宫殿、储藏室 、休息室等等)
5、蚂蚁的分工
蚂蚁的家真大呀!那你们知道蚂蚁的家里都有谁吗?它们分别是做什么的!(分别引出母蚁、父蚁、工蚁、兵蚁)
母蚁(蚁后):蚂蚁家族中体形最大的,蚁后原先有翅膀,生完蚁宝宝后它的翅膀就会脱落。
父蚁(雄蚁):它有翅膀,它的工作是等待飞行,和母蚁交*。
工蚁:负责找寻食物,照顾蚁宝宝。
兵蚁:负责保护蚂蚁家,防止敌人来侵入它们。
小结:原来蚂蚁的家是一个大家庭,人们都喜欢叫它“蚂蚁王国”。
四、蚂蚁王国。
蚂蚁王国里真热闹呀!现在请小朋友们也来设计一个热闹的蚂蚁王国好吗?
1、交待绘画步骤。
2、幼儿作画。
小百科:蚂蚁(ant)是一种昆虫,别名蚁、玄驹、昆蜉、蚍蜉蚂,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蚂蚁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有11700多种,有21亚科283属,中国境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药是由某些动植物和矿物质组成的,初步了解中药的防病、治病功效以及服用的方法。
2、知道中药是我国传统医药,激发幼儿对中药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准备:
1、供幼儿观察的中药、中成药。
2、李时珍画像及其著作
3、VCD、实物投影仪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小朋友,你生过病吗?生了病该怎么办?”
“你生病的时候吃过什么药?
2、让幼儿初步了解中药,感知中药的组成材料
“前几天,老师也生病了,医生也给我开了好几包药,和你们刚才说的药都不一样,想不想看啊,你们帮我看看医生给我开的药里都有什么东西?
(1)、引导幼儿观察,初步了解中药有哪些原料。
“我把药都倒在后面的桌子上了,小朋友用手摸摸、捏捏,用鼻子闻闻,看谁发现的秘密多。”
(2)、组织交流
“看完了吗?现在谁来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幼儿找出后,教师放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给幼儿看。
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3)、再次观察、探索,了解中药的气味、特性、来源,并引导幼儿通过问老师,朋友等不同途径求知。
请小朋友再看看,互相说一说,想想看它们是从哪里来的?
(4)、师生共同归纳:原来树皮、花草、果子,还有虫子、贝壳、矿物质等许多东西都可以做药,这些药就叫做中药。
3、让幼儿了解中药的服法和现代中成药,感知祖国传统医药以及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1)、了解中药的服用方法。
“你知道中药是怎么服用的吗?”
(2)、教师演示讲解中药的煎、熬方:中药一般不能直接服用,需要加水防在药罐里慢慢煎熬,熬成汤药就可以服用了。
“可是,中药炖的时候很麻烦,老师没时间炖怎么办呢?别着急,科学家帮我解决了这个难题,你瞧,这是不用炖的免煎药,直接冲开水就可以服用了。我们来试一试,闻闻看,什么气味?苦苦的。我最怕苦的,有没有办法让中药变的又好喝又很方便携带呢?科学家又发明了一个办法,我们一起看一看。”
引导幼儿看中药制作过程的VCD。“真棒,科学家们把中药磨成粉,搓成一粒粒的,现在我只要吃一粒就好了,这就叫做中成药。(出示“中成药”三个字)小朋友桌上也有中成药,我们一起来看看中成药和刚才的中药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3)、幼儿分组比较中药和中成药的不同。
提供中药和中成药。
“你发现中药和中成药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幼儿说出包了糖衣等)。
师归纳总结:中药是我国的传统医药,能治好多病,但携带起来很不方便,所以聪明的人们动脑筋想办法,用先进的技术把中药制成药片、药丸、冲剂、糖浆等中成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你们知道是谁发现这些中药可以治病的吗?我讲一个故事: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位医生叫李时珍,(出示李时珍画像)他生了病,可是没钱买药,有一次,他挖到草根,放到锅里煮了,发现病竟然就好了,他就知道,原来这些东西都可以治病的啊。从那以后,他一边给人看病,一边到山上采草药,他把每次采到的药都用笔记下来,还画了图画,到了60多岁的时候,他收集整理的草药已经非常多了,他就把这些药分类,编成了一本书,这本专门介绍中药治病秘方的书就叫做《本草纲目》。 (出示 《本草纲目》书籍)。
李时珍医生发现 中药不但可以治病,还可以防病呢。像金银花、菊花、枸杞还可以泡成药茶去热去或,经常服用可以使你的眼睛明亮,身体更健康。现在,天气热了,很容易中暑,老师请你们喝菊花茶,喝了以后就不容易中暑了。
4、让幼儿品尝茶药,了解其治病功效。
让幼儿品尝药茶(每组一种),讲一讲茶的味道。
是什么味道啊?
5、小结:中药有什么本领(治病、防病)。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
【设计意图】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包装袋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让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包装袋,明白包装袋上标识的作用,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激发幼儿愿意制作、使用环保手提袋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包装袋。
2、认识食品包装袋的各种标识,并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3、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学习制作、使用环保手提袋。
【活动准备】
1、布置任务:和家长一起收集生活中见到的包装袋标识,与老师、小朋友交流分享,初步了解标志的意义和作用。
2、多媒体课件
3、教学挂图
4、每位幼儿带一袋小食品
5、大挂历纸、牛皮纸、透明胶、打孔机、塑料绳、彩笔等。
【活动过程】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塑料袋,引发幼儿参与活动兴趣。
(1)师:“你刚才看到了什么”(各种各样的包装袋)
(2)师:“他们是装什么的?有什么图案?在哪里见过?”(让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食品,认识包装袋上的标志。
(1)师:“今天,小朋友带来了很多小食品,现在请你和身边的小朋友讲一讲:你带来的是什么食品?在哪里买的?食品包装袋上有什么图案?为什么选择这个食品?
(2)请幼儿看挂图,教师小结:食品包装袋上有质量安全认证,绿色食品标志、环保标志、可回收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标志,在购买食品的时候,要选择有以上标志的食品。
(3)请幼儿看一看自己的小食品包装袋上有没有以上标志,有没有超出保质期
(4)请幼儿和同伴一起品尝有以上标志没有超出保质期的食品
3、组织幼儿讨论:白色污染的危害。
(1)师:“小朋友,我们生活中的这些包装袋,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有些包装袋也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白色污染,请你说一说,什么包装袋给我们带来了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白色的吗?他们是怎么破坏我们环境的?
(2)播放白色污染环境的图片,教师小结:塑料袋方便而我们却不提倡使用,因为塑料袋很难降解,不利于环境的保护。
(4)请幼儿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
比如: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有绿色食品标志、可回收标志的,不使用塑料袋,要使用环保手提袋,同时争当一个环保小卫士,告诉家长也要这样做。
4、请幼儿用提供的材料制作环保手提袋。
(1)请幼儿用挂历纸根据幼儿用书上提示的步骤制作环保手提袋。每人选一块大积木玩具作为模具,在上面进行包装,按提示这叠好,用透明胶粘住。注意不要包的太紧,以免积木拿不出来。教师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2)请幼儿装饰环保手提袋,在手提袋上栓绳、装饰花纹等。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做一名小小宣传员,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讲一讲什么是在、白色污染,为什么不能使用塑料袋。
2、制作更多的手提袋送给家人和朋友。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感知纸折叠后产生的弹力。
2、尝试折叠各种纸,感知纸的弹力大小与纸的折叠次数、纸的材料之间的关系。
3、乐意在集体和同伴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达。
活动准备:
1、卷筒纸的纸芯、报纸、白纸、卡纸、手揉纸、记录表、铅笔等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探索报纸的弹力
1、报纸有弹力吗?
教师手拿一张报纸说:“这是一张报纸,它的力量特别大,你们信不信?”教师操作验证。
2、提问:“是谁把纸筒弹起来的?”、“报纸的弹力从哪里来?”
3、幼儿动手操作,感受报纸折叠后产生的弹力。
二、探索报纸弹力的大小与折叠次数的关系
1、请个别幼儿演示。
2、“你的纸筒弹起来了吗?你是怎么让纸筒弹起来的?请你试一试,试给大家看一看。”
3、讨论:同一张报纸折叠,为什么纸筒弹起的高度不一样?
4、幼儿再次操作,感知如何使报纸的弹力变大。
三、探索不同种类纸的弹力大小
1、出示三种纸,请幼儿猜测不同的纸折叠相同的次数后弹力的大小变化。
(1)出示三种纸,请幼儿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2)请幼儿猜测三种纸折叠相同的次数后弹力的大小一样吗?请幼儿在记录表上用大小标记将自己的猜测结果记录下来。
(3)交流自己的猜测
2、幼儿操作验证,并记录在记录表上,教师巡回指导。
四、幼儿交流验证结果,教师在大记录表上记录
教师总结
五、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由于一开始我就进行了报纸弹力的实验,然后告诉幼儿报纸有弹力,再让幼儿照着我的样子去操作,这样致使幼儿在操作时没有悬念,兴趣不浓。如果在一开始就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报纸的这些秘密,那么幼儿的兴趣也许就更浓了。探索的目的性也就更强了。另外,在幼儿讲述猜测结果时,教师最好准备一张大记录纸,便于汇总。
大班科学活动:纸的力量大(二研)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感知纸折叠后产生的弹力。
2、尝试折叠各种纸,感知纸的弹力大小与纸的折叠次数、纸的材料之间的关系。
3、乐意在集体和同伴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达。
活动准备:
1、卷筒纸的纸芯、报纸、白纸、卡纸、手揉纸、记录表、铅笔等人手一份。
2、大记录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探索报纸的弹力
1、报纸有弹力吗?教师手拿一张报纸说:“这是一张报纸,它的力量特别大,你们信不信?”幼儿猜测,教师讲述操作要求,幼儿自己进行探索。
2、幼儿讲述操作结果和发现
“你发现了什么?”
3、“是谁让纸筒弹起来的?报纸的弹力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二、探索报纸弹力的大小与折叠次数的关系
“那你多折后和少折后又发现了什么?”
讨论:同一张报纸折叠,为什么纸筒弹起的高度不一样?幼儿回答,教师进行小结。
三、探索不同种类纸的弹力大小
1、出示三种纸,请幼儿猜测不同的纸折叠相同的次数后弹力的大小变化。
(1)出示三种纸,请幼儿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2)请幼儿猜测三种纸折叠相同的次数后弹力的大小一样吗?请幼儿在记录表上用大小标记将自己的猜测结果记录下来。
(3)交流自己的猜测
2、幼儿操作验证,并记录在记录表上,教师巡回指导。
四、幼儿交流验证结果,教师在大记录表上记录
教师总结
五、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二研)
在本次活动中,我让幼儿自己去探索报纸的弹力,因此,幼儿的兴趣较浓,积极性较高,能认真去探索发现报纸的秘密。只是,我把探索弹力,和比较弹力大小与折叠次数的多少有关这一知识点放在了同一环节,致使有些幼儿一时没有弄清要求,有些混淆。
如果把这两个知识点分成两部分操作,效果也许会更好。
大班科学活动:纸的力量大(三研)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感知纸折叠之后产生的弹力。
2、尝试折叠各种纸,感知纸的弹力大小与纸的折叠次数、纸的材料之间的关系。
3、乐意在集体和同伴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述。
活动准备:
1、雪花片、报纸、白纸、硬板纸、手揉纸、记录表、铅笔等人手一份。
2、大记录表一张
活动过程:
一、探索报纸的弹力
1、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手拿一张报纸“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报纸,它的力量特别大,你们想不想来看一看。”教师将报纸对折五至六次后,在报纸上放一个雪花片,请幼儿猜测雪花片会怎样?
2、幼儿猜测后进行验证操作,发现弹力。
3、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教师进行小结。
二、探索报纸弹力的大小与折叠次数的关系。
1、提问:那同一张报纸,少折几次和多折几次,它的弹力会怎样呢?
教师交代要求,幼儿动手操作,感受报纸折叠次数的多少与弹力大小的关系。
2、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三、探索不同种类纸的弹力大小。
1、出示白纸、硬板纸、手揉纸,请幼儿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2、请幼儿猜测这三种纸折叠同样的次数后弹力的大小事一样的吗?请幼儿在记录表上用大小标记将自己的猜测结果记录下来。
3、幼儿交流自己的猜测并回答。教师统计猜测结果。
4、教师交代要求,幼儿进行操作、验证,并记录。
5、幼儿交流验证结果。教师小结。
三、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纸折叠后能产生弹力,弹力的大小与纸折叠的次数多、少,纸的软硬有很大的关系。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种类的纸,他们的弹力是大是小呢?以后我们可以动手再试一试。
活动反思:
在这一次活动中,我让幼儿分步探索,从易到难,慢慢来发现报纸的秘密和力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这些知识点。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较高,都能主动积极的去探索。只是,我在记录汇总时,记录的是幼儿的举手人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问题,看不清谁是第一谁是第二。不能很好的分出哪中纸的弹力大,哪中纸的弹力小。如果用
1、
2、3来表示,效果就会更好,结果也就更明确。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6
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2、尝试用各种办法让各种船浮到水面上;3、激发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
设计理念:由于幼儿天生就爱玩水,为此本着教育内容要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儿童的兴趣、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提供选择与创造的条件的理念,设计这节在水中玩船的,以游戏形式进行探索的活动。
教学准备:1、七种(七种以上)质地不同、补救方式不同的沉船;2、辅助材料:泡沫、塑料、纸、卫生筷、铁丝、透明胶、皮套,盐;3、潜水艇模型。
教学过程:
1、出示潜水艇模型。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潜水艇是做什么用的?
---潜水艇是怎么在水里走的(进行演示)
2、探索做小实验
---出示七种质地不同的船,可这么多人就七只船怎
么办?让幼儿感受合作,并提醒不抢、互相谦让。
---老师和幼儿一起玩(请幼儿自己选择一个伙伴,
两个人一起选择一种船去玩)
---你们发现什么问题?(这些船都沉到水底)
---船在哪儿走?一起想办法让船都浮到水面上,
---幼儿探索,教师引导,
3、再探索、留作业
---拿出胡萝卜做的小船,问:刚才你们是用什么办
法让胡萝卜船浮在水面上的?出示盐,把盐放入
水中,让船浮上来。
---回家后你可以跟父母再探索,一起再试试。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7
设计思路:
大班上学期的幼儿已具备了某些物体(如石头、积木等)在水中沉浮的经验,所以如果活动设计仅仅停留在让幼儿了解,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幼儿的探索兴趣不易深入。而让幼儿带着任务探索,如怎样使浮的东西沉下去,使沉的东西浮上来,可以提高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大班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逐渐减少,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发展得比较好,所以活动设计既要为幼儿提供边操作边思考的机会,又要注重培养思考的有意性,培养幼儿先预测(思考)再操作。操作后让幼儿多讲述、讨论,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
活动目标:
1、知识:
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会用简单的图标(↑↓)来记录物体的上浮和下沉。
2、技能:
能与同伴沟通、交流与合作,按照老师的提示来探索调节物体沉浮的'方法。
3、情感:
乐意参加探索沉与浮的小实验,初步形成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
(1)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学会用简单的图标(↑↓)来记录结果,表示物体的上浮和下沉。
活动难点:探索调节物体沉浮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个量杯,量杯里装满水,擦手毛巾人手一条。
2、每组空矿泉水瓶一个、橡皮泥、钥匙、积木、木片等小物品。
3、每人一张记录纸,一只笔。
活动过程:
一、认识实验材料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物品宝宝,它们就躲在你们的椅子下,找出来看看是谁呀。
幼:是钥匙、小木块、泡沫球
二、实验:沉与浮
1、教师示范:
教师取一块泡沫球请幼儿来猜猜:这块泡沫球放在水里会怎么样?
2、实验钥匙,积木,把实验的结果记在记录纸上。
3、老师今天还准备了好多东西(刻刀、小木板、剪刀、彩笔),它们是浮上来还是沉下去呢,和我们猜想的一样吗?老师准备好水了,我们端上这些东西到那边去试一试就知道了。试好后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单。
3、根据记录单对两种结果进行对比,大家集中交流。
总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浮上来的东西有小木板、彩笔,在记录单上用(↑)表示,沉下去的东西有刻刀、剪刀在记录单上用(↓)。
三、提升实验
(一)怎样使浮起来的东西沉下去
1、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的空瓶子宝宝浮在水面上,可是他和水宝宝是好朋友,他们想在一起在水里做游戏,让我们来帮帮他们,好不好?帮帮瓶子宝宝,让他沉下去。
2、幼儿尝试。
3、师:小朋友们,同一个瓶子宝宝,不装水时浮在水面上,装满水后,就沉到水里了。为什么呢?
4、教师总结:不装水时,瓶子宝宝很轻,所以浮在上面;装满水后,瓶子宝宝变重了,所以就沉下去了。
(二)怎么样使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1、师:小朋友们,我们刚刚让瓶子宝宝和水宝宝在一起玩了,他们玩得好开心。可是,还有一个物品宝宝需要你们的帮助,看,橡皮泥宝宝和积木宝宝是好朋友,他们好想一起浮在水面上玩,让我们来帮帮他们!
2、幼儿尝试。
3、师:现在橡皮泥宝宝能和积木宝宝一起玩了,他好开心。可他有一个问题想问小朋友们“我的体重没变,当我团成球状时,我沉在底下;当把我做成船的形状时,我就会浮上来,为什么呢?”
4、幼思考讨论。
5、教师总结:当橡皮泥宝宝是球状时,与水的接触面较小,容易下沉;而当做成片状,与水接触面增大,就会浮起来。
四、总结
今天,我们做了有趣的实验《浮与沉》,知道了轻的物品会浮在水面上,重的物品会沉在水底,我们还会用(↑↓)来表示沉浮来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想一想,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帮助瓶子宝宝和橡皮泥宝宝,完成它们的愿望呢?
活动延伸:
生活中有好多的物品宝宝,老师也不知道这些物品宝宝在水中是会沉,还是会浮呢?小朋友们回去以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探索我们周围还有一些什么东西在水里是沉还是浮,怎样来改变它们的浮沉呢?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8
活动目标:
1、认识小麦的生长过程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珍惜粮食的习惯。
活动重难点: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用途。
活动准备:
1、准备一整棵小麦,课件(麦粉制成的食品、麦秆制品、小麦生长过程挂图一幅)。
2、准备录音机、磁带、头饰等。
活动内容:
一、开始部分:以变魔术的方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过程:
1、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观察小麦的外形特征。了解小麦的组成部分:根、茎、叶、麦穗。
2、出示挂图,结合提问帮助幼儿了解麦子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⑴ 小麦在什麽季节播种?(秋季)
⑵小麦在什麽季节收获?(春末夏初)
小结:秋天农民把麦子播种在地里;第二年春天麦子长的绿油油地;到了夏季,麦子抽穗开花、结果,麦粒由白变黄,由软变硬,说明麦子已成熟,农民伯伯要开始收割了。
3、找一找,说一说。面粉能制作出什磨食品,你还知道小麦的其他用途吗?了解麦子的用途。
小结:麦粒可磨成面粉。面粉可以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麦秆可编各种用品,如草帽、扇子、席子、提包。
4、游戏“麦爷爷找孩子”。
请一个幼儿戴上小麦头饰,当麦爷爷。其余小朋友当面粉制品(把面粉制品的图片挂在幼儿胸前)。麦爷爷说:“我的孩子不见了,他们都变了样,那些是我的孩子呀?”幼儿依次说:“我是面包,我是麦爷爷的孩子。”“我是饼干,我是麦爷爷的孩子。”……
5、联想活动:在夏季里,小朋友还见过那些粮食作物?(豆子等)
6、思品教育:听儿歌《大馒头,哪里来?》。教育幼儿爱惜粮食,体会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
三、结束部分:听音乐作律动,出教室。
四、活动延伸:泥工《制作面食》。
附儿歌:《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的馒头哪里来?
白白的面粉做出来。
白白的面粉哪里来?
黄黄的小麦磨出来。
黄黄的小麦哪里?
农民伯伯种出来。
伯伯阿姨劳动忙
大家都要爱惜粮。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9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探索轮子的作用。
2、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培养探索精神。
3、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汽车玩具、三角形、正方形积木玩具、有轮子的盒子和没轮子的盒子。
购物车运沙袋和两人抬沙袋;②可拉动的行李箱和背着旅行袋;3、场地布置:运物路线(圆形、双圆)可接力的站点(两种颜色的点)。
4、区角操作材料:①图画纸、彩笔;②纸盒、轮子、双面胶、绳子等;③展板(展出幼儿作品)活动过程:
一、玩中生趣,直接导入(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东西,可以在桌子上玩,也可以在地上玩,请小朋友试着玩一玩你面前的东西,看看谁玩的方法多、最有趣。)二、分类游戏,讨论探知:
快速把它们放进这个篮子里。好,小朋友们真能干,现在到我这里来。《伸手招呼幼儿过来,幼儿围坐在老师身边》
2、小朋友来看,你能告诉我这些玩具为什么能滚动吗?幼:他们有轮子。
3、师:哦!因为它们有轮子,所以才会滚动。那如果我们用长方形和三角形做轮子会怎么样呢?可以让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
4、师:那有了圆形的轮子有什么好处呢?师:还有吗?
三、实验感知:
教师请幼儿分组推动有轮子和没轮子的盒子,然后报告试验结果,哪一个盒子更容易推动。
1、师:现在我请小朋友自己来试一试,想一想,轮子还有什么作用呢?看这里老师准备了两个不同的盒子,一个是有轮子的,一个是没轮子的。现在我们分成四组,去试一试哪一个盒子更容易推动。(幼儿分组进行实验)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个盒子更容易推动了吗?举起来让我看一看。
2、师:小朋友刚才都试过了,有轮子的盒子轻轻用力就能走很远,而没有轮子的盒子,要用很大劲才能往前走一段路。(教师边说边示范)这样看来有轮子的盒子要比没有轮子的盒子更省力一些。
四、操作对比(轮子的省时省力的功能)师: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几件有意思的东西,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都有些什么?教师出示物品(儿童购物车和米袋)。现在我们来像运动员一样玩个接力赛,这里有两个跑道,一个跑道一组小朋友,现在老师把你们分成四组,我们按箭头的方向进行运物比赛,看看那个组能轻松获得胜利。①用购物车运沙袋和两人抬沙袋;②可拉动的行李箱和背着旅行袋;师:小朋友都参加比赛了,比赛结束了,你们有什么想法?你运物的时候怎么样做会既节约时间又力气呢?
五:拓展思维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0
一、活动目标:
1、乐于探究和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初步感知比例关系。
2、能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
二、活动准备:
1、人手一套围兜、袖筒。
2、足够的面粉。
3、各种颜料水。
三、活动过程:
1、出示面粉,引出活动。
师:这是什么?它可以做什么?(加工面条、制作饺子皮、扁食皮……)
今天我们要用面粉来制作五颜六色的彩泥。
(孩子们很兴奋,纷纷议论:这能做吗?怎么做呀?)
2、出示橡皮泥,师:要把面粉变成象老师手里的橡皮泥一样软,你们想想看有什么办法?
(相当一部分孩子能说出应给面粉加水。)
3、师生一同探究和面的方法和技巧。
(1)怎样合理地给面粉加水呢?如果一下子加进很多水,会发生什么事?
(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师演示给幼儿看,从而得出结论:一下子加太多水,会使彩泥太湿,如果没有备用的面粉添加,那么彩泥就做不成了,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一次加一点点水,不够时再加。)
(2)彩泥太湿了会怎样?太干了会怎样?
(本来我想围绕这个问题让幼儿继续讨论,之后再验证给幼儿看,但我发现孩子的注意力已经完全不在我提的问题上,而是急着想动手和面,于是我及时进行调整,让幼儿带着问题,先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4、幼儿动手和面。
(孩子们很喜欢和面这个环节,他们有的搓、有的捏、有的揉,干得热火朝天的。由于脸盆不够,一桌只有一个,所以我们希望孩子能通过分工合作,如:有的负责加水,有的负责和面等,共同来完成自己小组的一团彩泥,但显然孩子的合作意识较差,有的孩子说要再加水,有的孩子说不能再加水,在意见不能统一的情况下,他们开始吵起来,结果只好由老师负责加水,才缓和了局面。)
5、评价自己制作的彩泥,并回答制作前老师提出的问题。
(孩子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制作的彩泥,有的说我做的太湿了,会沾手;有的说我做的太干了,容易碎,最后得出结论:只有水分加的刚刚好,这样彩泥才容易塑造。)
反思调整:应该为幼儿提供人手一个脸盆,让幼儿独立地完成彩泥制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1
活动目标:
1、以小组形式进行活动,通过有计划的分工合作,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2、探索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垒高,发展幼儿空间想象力,及使用测量工具的能力。
活动准备:
牛奶盒40个(4份);
卷尺一个;
记号笔(红黑各一只);
记录纸;黑板
活动过程:
一、明确任务,形成小组 交代任务,四人一组进行小组游戏,并给小组起名。 师在黑板上设计表格,并将每队自己确定的标记请队员画在表格上。如(草莓队、西瓜队等) 提出游戏要求:四人合作垒高,要求垒的稳,所有的牛奶盒必须搭完,铃声响游戏结束。 二、初次合作垒高
幼儿垒高,教师巡视。
三、小结
初次垒高 成功了吗?为什么成功?成功用什么标记表示;失败又可以用什么表示。 请每组派代表在表格中作好记录。 讨论为什么垒的有高有矮?(不一样的搭法有不一样的高度)
四、再次垒高
提出新的要求,又高又稳。
五、讨论
1、哪组最高?怎么看出来?
2、测量。师示范测量,幼儿在表格中记录。
3、为什么一样多的牛奶盒会搭的不一样高。
六、第三次垒高,决出冠亚军
幼儿自己测量垒高成绩,记录在表格中,决出冠亚军。 讨论用什么标记表示,如五角星、三角形等。
七、集体讨论
怎么样才能垒的高又稳? 高:竖起来的层数越多越高。 稳:底部要搭的牢固,可以两个横放在一起。 还要小组的成员分工合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2
活动分析:
“雨”是自然界中幼儿最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特别是夏天,绵绵不断的“雷雨”更给幼儿的生活增添了一份乐趣。然而,我们发现许多的幼儿都不知道或说不出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以及雨是怎么形成的。针对此状况,为了让幼儿知道雨的形成的奥秘,特设计此活动。
活动内容:
奇妙的自然━“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雨的自然现象,通过故事及实验探索雨的形成的奥秘,引起幼儿对自然界的关心与注意。
2、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观察雨的自然现象,通过故事及实验知道雨的形成的奥秘。
2、难点:能和同伴一起去探索雨的形成的奥秘。
活动准备:
挂图、雨形成的图书资料、小实验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游戏:说相反。
教师带领幼儿于户外玩“说相反”的游戏。
二、幼儿亲身体验:“下雨啦”
“下雨啦”,“下雨啦”。幼儿与教师共同进入活动室。
讨论:雨是哪里来的?从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三、探索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谈话、试验操作、观察图片、书籍、探索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2、幼儿进行经验交流。
3、教师讲述故事《水滴的旅行》。
4、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实验,发现水受
热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里,它们升到天空中,遇冷变成小水滴,无数这样的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变成云。这些水滴在云中互相碰撞,合并变大。当水滴重到空气的浮力再也托不住时,它们便会从云中落到地面上,这就是雨。
四、活动延伸:
去寻找为什么向日葵会下雨的答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3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知道光透过玻璃纸会发生变色的现象。
技能目标:尝试探索将玻璃纸重叠让光的颜色发生变化。
情感目标:体验灯光晚会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光透过玻璃纸会发生变色的现象。
活动难点:在动手动脑中,尝试让光的颜色发生多种变化。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有玩手电筒的经验。
物质准备:
1、大小能覆盖手电筒的红、黄、蓝的玻璃纸;
2、各种不透光的布、纸若干;
3、每人1支手电筒,橡皮筋若干。
环境准备:
1、不透光的活动室;
2、欢快的背景音乐和灯光效果视频一段。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情境引入,师幼跟随音乐入场。
教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参加一个特别的晚会,先跟随音乐进入会场吧!
二、基本部分:师幼探索光透过玻璃纸发生变化的现象。
1、介绍晚会内容,引发幼儿思考。
教师:今天的晚会叫做灯光晚会,你想象中的灯光晚会是什么样的呢?
2、出示手电筒,幼儿用手电筒探索透光材料。
教师:这里有许多手电筒和一些材料,用哪些材料能布置灯光呢?(幼儿猜测)
3、幼儿进行操作实验并记录。
教师:你有什么发现?哪些材料适合做灯光?
教师小结:原来透光的玻璃纸才适合制作灯光。
4、教师提供红、黄、蓝三色玻璃纸,引导幼儿发现变色现象。
教师:请你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制作灯光。你有什么发现?
幼儿小结:手电筒的光透过红色(黄、蓝)的玻璃纸,会变成红色(黄、蓝)的光。
5、师幼观看舞台灯光视频,激发制作舞台灯光的兴趣。
教师:我们来看看好看的舞台灯光是什么样的?(播放视频)这样的舞台漂亮吗?你们想不想有这样的舞台?想不想亲手布置?可是我们只有三种颜色的光,怎样变出更多颜色的光呢?
6、幼儿再次操作制作灯光并记录结果。
教师:你们都制作出了什么颜色的灯光?(请幼儿上台展示)怎样制作出来的?还有不同的灯光吗?你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
师幼小结:原来把玻璃纸重叠,能变出更多颜色的光。
7、幼儿制作自己喜欢的颜色灯光,师幼进行灯光晚会。
教师:刚才你们都成功地制作出了灯光,你们还想要什么颜色的灯光?这次我们尝试用多种玻璃纸,制作你想要的灯光吧!
三、结束部分:师幼进行灯光晚会。
教师:今天你们开心吗?我们通过动手、动脑筋,让我们的灯光晚会特别成功,让我们在好心情中结束今天的活动吧!
活动总结
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上关于科学领域中强调: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和好奇心,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材料,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方法,举办了一场关于灯光的晚会。
为了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体现活动的最佳效果,活动初始,教师选择一间透光性比较差的活动室,并用泡沫垫把窗户封住,使得活动室变得黑漆漆。活动中,幼儿玩得很投入,能积极地参与到科学探究中,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尝试制作灯光,最终得出透光材料适合制作灯光的结果,教师通过进一步的激发,让幼儿在操作实验中制作出了五彩缤纷的灯光。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地发展,在活动中提高了幼儿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满足了幼儿探索的欲望,使每个幼儿都在自身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发展,体会到了“玩中学”。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4
一、设计意图:
幼儿最喜欢阅读绘本故事,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绘本故事中渗入抽象的数学概念,1到10的点数,比较多少都很好的在故事中有趣的表达了,符合幼儿形象化的思维方式。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幼儿在故事中理解生活中数学的10以内的点数,比较多少的概念。
2.幼儿能听懂故事情节,并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 幼儿在故事中意识到要保护野生动物,培养幼儿有爱心。
三、活动准备:
1.编写故事《禾苗的秘密》
2.制作PPT动画
四、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老师:你们想知道禾苗的秘密吗?
幼儿:想知道。
老师:我们一起来看故事把这个秘密找出来。
2.教师讲故事:
春天来了,1株禾苗上有2只虫子,3只青蛙又吃掉了2只虫子,接着出现4条蛇,5只老鹰,6个猎人,7只狗,8只熊,9只蜜蜂,10个警察。最后,动物们四散逃跑,猎人被警察抓走了。
3.说一说故事中的数字规律
1株禾苗2只虫子3只青蛙4条蛇5只老鹰,6个猎人,7只狗,8只熊,9只蜜蜂,10个警察。总共10个数,每次都递增1,每次比前一次多。
4.说一说故事中的道理:
提高幼儿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生活中不虐待小动物,对小动物有爱心。
5.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听了今天的故事从中得到了很多乐趣,请你们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一起分享自己的想法。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5
大班科学活动:纸的力量大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究纸的力量,体验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乐趣。
2、能对问题做出假设,并通过“纸能支撑物体”的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3、探索通过改变纸的形状,增加纸的支撑力,明白只有尝试才能有新发现的科学道理。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废旧的A4纸、同样大小的书本、废报纸做的高跷。
2、记录纸、笔若干,磁条。
活动过程:
1、出示纸张,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不用手扶、不用任何辅助材料,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纸张站起来?
(2)幼儿操作,自由探索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小结:原来,用折、卷等方法都可让纸张站起来。
2、挑战行动1:分组尝试用纸支撑书本。
教师出示纸和书本,提出问题:用一张站起来的纸支撑书本,你觉得有可能吗?
(1)自由猜测,教师记录猜测结果。
(2)分组参与实验并交流发现。
提问:你的挑战成功了吗?你是用的什么方法?
小结:折、卷的方法都可以支撑起书,但是先要让纸自己能站稳,再小心地轻放书本。
3、挑战行动2:分组尝试用一张纸支撑更多的书本。
(1)操作尝试并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你有什么办法让这张薄薄的废纸支撑起更多的书本吗?
(2)分组参与挑战活动,并记录。
(3)教师引导幼儿小结:卷起来的方法放的书本最多。
4、看废报纸做的高跷,知道纸的支撑力还可以服务生活。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热】】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15篇)02-25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15篇02-25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合集15篇)02-25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通用15篇02-25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熄灭的蜡烛》02-22
《磁力组合》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02-22
幼儿园大班科学《认识正方体》教案02-22
有趣的转动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02-22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精选15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