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1-10-19 17:41:04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集合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集合9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按照 "……是……的梳子,梳着……的头发"的句式仿编诗歌。

  2.感受仿编诗歌的乐趣。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诗歌的童趣。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重难点:

  按照句式"……是……的梳子,梳着……的头发",仿编诗歌。

  理解诗句结构,合理仿编。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课前听本诗歌,熟悉诗歌内容。

  2.物质材料准备:反映诗歌内容的flash。

  活动过程:

  一、学习并理解诗歌。

  1.妈妈为你梳头发的时候,你喜欢吗?有什么感觉?

  2.欣赏flash边带领幼儿看,边示范朗诵诗歌梳子妈妈用梳子梳着我的头发我也用梳子梳着妈妈的头发风是树的梳子梳着树的头发船是海的梳子梳着海的头发风为什么是树的梳子?它是怎样给树梳头发的?

  船为什么是海的梳子?它是怎样给海梳头发的?

  重点:理解梳子与头发的关系。

  3.学习诗歌,引导幼儿有感情、有语气地朗诵。

  二、分析诗歌句式,为仿编做准备。

  1.提问:你发现这首诗歌句子里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有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与幼儿共同小结:如果我们把诗歌里不一样的地方继续变一变,把他们做的事情继续变一变,再把那些一样的地方照着诗歌的样子说出来,那么我们小朋友也可以编出诗歌来,我们来试一试好不好?

  三、仿编诗歌。

  1.想一想,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亲密的好朋友?一个是"梳子"一个是"头发"?

  2.这些事情如果用诗歌里的话说出来,可以怎样说?

  3.幼儿仿编,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仿编内容。

  教师引导幼儿想象出与他人不同的"梳子和头发"。重点突出"梳子"与"头发"亲密及内在的关系。

  4.请幼儿将自己最独特、与他人不同的想象与大家分享,教师展示。

  5.集体共同选择几个有趣的内容创编诗歌:

  引导幼儿把仿编的诗句组合起来,形成一首新诗歌,有感情、有语气地朗诵。

  例: 妈妈用梳子梳着我的头发我也用梳子梳着妈妈的头发小鸟是天空的梳子梳着天空的头发小鱼是大海的梳子梳着大海的头发。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将自己创编成的诗歌并与同伴和家长分享。

  2.鼓励幼儿用连环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创编的诗歌。

  教师反思:

  幼儿喜欢的诗歌不仅要朗朗上口,还要有语言美、艺术美、童真情趣,因此我选择了《梳子》这一首短小精悍、想象新颖奇特的诗歌。诗歌从妈妈和孩子互相梳头谈起,用比拟的手法,将风比作树的梳子,把船比作海的梳子,在幼儿面前展现了一幅生动有趣、想象奇妙的美丽画面。

  在活动中,我把句中的诗句用分解图示的形式,让幼儿直观理解诗歌画面的内容,再通过一个个具有引导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掌握诗歌句式"……是……的梳子,梳着……的头发",诗歌的结构工整,语言具有韵律感,也便于幼儿的创编活动。在创编过程中,我运用启发的语言鼓励幼儿通过对生活经验的观察积累、想象,创编出自己的诗歌,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幼儿在活动中一直情绪很高涨、讲述语言比较流畅、想象十分丰富,满足了孩子自我表现的发展需求,体现了以孩子为主体的教育观念。

  小百科:梳理头发的工具。在华夏上古文明时代,由轩辕黄帝的王妃——方雷氏启发于鱼骨而发明创造,最初得名因用木头所制,也称为木梳。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名称:树婆婆和鸟娃娃

  活动目标:

  1、了解大自然中大树与小鸟之间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2、认识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界也存在相互协调的关系。

  3、体会互相关心、体谅的真诚感情。

  活动准备:

  一棵大树、鸟、鸟窝等;

  活动过程:

  1、指着一棵大树问:“这棵大树看上去是怎样?”幼儿说出后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

  2、欣赏故事《树婆婆和鸟娃娃》第二段至结束

  边欣赏故事,边演示教具后问:

  (1)鸟妈妈请求树婆婆帮什么忙?树婆婆答应了吗?

  (2)树婆婆是怎样照顾鸟妈妈的娃娃的?

  (3)细心的鸟妈妈发现了什么?它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4)它这样做好吗?为什么?幼儿互相争论

  (5)那你们快帮鸟妈妈想一个既不让树婆婆辛苦又能让树婆婆高兴的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幼儿分组讨论

  (6)幼儿编出故事结尾。

  活动延伸:在区角活动中运用多种形式再现故事内容。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谜语是由谜面和谜底构成的,能根据谜面的提示,找出逻辑关系,猜出谜底并说明理由。

  2.感受谜面设计的有趣和隐蔽,体会谜面的精炼、准确、形象生动,体验猜出谜底的乐趣。

  活动准备:1.已悬挂好带有灯谜的花灯,作为奖品的小粘贴每人一套。2.轻柔的古筝音乐。

  活动过程:

  1.有奖猜灯谜。

  (1)幼儿分组猜谜。每位幼儿说出自己的谜语,请其他小朋友猜。

  (2)播放轻柔的古筝音乐为背景。请两组幼儿手提花灯站在活动室的不同位置,摆出不同动作造型作为灯景。其他幼儿自由结伴逛灯会,每到一处花灯前,持灯人说谜面,看灯人猜,猜对的由持灯人奖励一个小粘贴。

  (3)推选最难灯谜。请没人猜出谜底的小朋友向全班说谜面,大家一起猜,如猜不出,请幼儿说出谜底,大家分析谜面和谜底之间的关系。

  2.设计灯谜。

  (1)请幼儿说一说什么事谜语。

  谜语有谜面和谜底两部分,谜面是用最简单、最形象的话讲出谜底的特征,但不能出现谜底,还要告诉人们猜的范围,如打一动物,人们根据谜面和范围来猜谜底。

  (2)学习设计谜语。

  教师说谜语,“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大蒜)请幼儿猜,了解谜语可以根据事物的外形特征来设计,体会谜面的形象生动。

  “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青蛙)了解谜语可根据动物的本领来设计。

  “什么动物行也是坐,坐也是坐,睡也是坐?”(青蛙)虽然谜底与前面相同,但这一个谜语特别突出了谜底的动作特点。

  (3)请幼儿自己设计灯谜,也可以让幼儿两人结伴悄悄商量,注意不让其他人听到。幼儿设计谜语时不强调语言的对仗和整齐,只要描述清楚就可以。

  3.我说你猜。

  (1)请各位幼儿面向全班说出自己设计的谜语。全班幼儿猜,猜对的由出迷人奖励小粘贴。

  (2)评选最佳谜语。请幼儿推选出他们认为编得最好的谜语,由老师写下来,挂在出迷人的花灯下。

  (3)评选猜谜高手。按幼儿获得小粘贴的多少,选出班级的猜谜高手。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花灯挂在走廊或墙壁上,请全园幼儿欣赏花灯,离园时与家长一起猜谜。回家后与家长一起阅读幼儿学习资源1第6~7页,共同猜谜语,并将自创的谜语记录下来。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第一次活动:初步阅读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发展观察力和想像力。

  活动准备

  1.将图画书《小熊的阳光》提前几天投放于阅读区,供幼儿自选阅读。

  2.教师观察幼儿的阅读活动,了解幼儿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3.《小熊的阳光》图画书幼儿每人一册。

  4.小纸条、白纸、铅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自主阅读。

  (1)幼儿独自阅读《小熊的阳光》,教师提示幼儿在看不懂或有疑问的画页夹上纸条,或记录下页码。

  (2)教师观察幼儿的阅读情况,把握幼儿阅读中的难点。

  2.通过讨论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

  (1)这本书讲的是谁的故事?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封面、扉页以及书中多次出现的形象,确定小熊是书中的主要角色。

  3.集体阅读、讨论图画书2~7页,引导幼儿了解小熊的生活。

  (1)小熊生活在什么地方?他最喜欢屋里哪个地方?你怎么知道的?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画面中小熊的表情和动作,了解小熊对窗子的喜爱及通过窗子看到的各种景物。)

  (2)小熊喜爱阳光吗?小熊在阳光下做了哪些事情?他心里高兴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第14页,并提问:小熊冬眠前做了哪些准备?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4.集体阅读、讨论图画书16~26页,理解雪人对小熊的关爱。

  (1)小熊冬眠后发生了什么事?他对阳光有什么感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观察冬眠中小熊的表情,理解在阳光照射下小熊的慌乱不安。)

  (2)后来谁帮助了小熊?他是怎样帮助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小熊冬眠醒来后,雪人到哪里去了?它为什么不留下来和小熊一起游戏?

  (4)小熊喜欢雪人吗?为什么喜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完整阅读《小熊的阳光》,帮助幼儿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1)教师逐页有语气地朗读画面上的文字。

  (2)幼儿观察画面,欣赏教师的朗读,感受文字与图画的关系。

  第二次活动:深度阅读

  活动目标

  1.发现画面细节表达的故事寓意,发展观察力、想像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2.理解小熊对雪人的感激之情,感受朋友相互关爱的温暖。

  3.了解小熊的生活与四季变化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小熊的阳光》图画书幼儿每人一册,幻灯片及投影设备。

  2.丰富幼儿有关四季和熊的生活习性等知识。

  活动过程

  1.再次阅读图画书,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教师演示幻灯片,讲述故事内容,幼儿欣赏。

  2.引导幼儿观察图画书中的细节,发现事物的变化。

  (1)这本图画书中有许多变化的东西或事情,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可举例启发幼儿,如小熊的衣服在不同季节的变化。)

  (2)幼儿自己阅读图画书,教师鼓励幼儿认真观察,在发现变化的画页上做好记号,如夹上小纸条等。

  3.幼儿交流、讨论发现的变化,了解四季变化与小熊生活的关系。

  (1)请幼儿说出相关画面的页码,并描述发生了什么变化。

  (2)每当幼儿说出一种变化,教师则提问: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帮助幼儿掌握图画书的阅读线索,发现画面细节表达的寓意。

  (3)教师与幼儿一起梳理书中发生变化的事物,如有条件,可用图片或简笔画表示出来,如森林景色、小熊的服装与体态、门铃的拉绳、雪人、装饰画、花瓶中的花、钟表等。

  (4)这些事物的变化都与什么有关呢?

  4.体验小熊对雪人的感恩之情,感受朋友关爱的温暖。

  (1)演示图画书最后一页,引导幼儿观察小熊的动作、表情以及小熊家悬挂的各种雪人图片。

  (2)小熊为什么画了这么多的雪人?他画雪人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

  (3)你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你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4)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朋友相互帮助的快乐和温暖,加深对故事中小熊情感的体验。

  第三次活动:拓展阅读

  活动目标

  1.能用适宜的方式表达对图画书的理解。

  2.能用连贯、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

  3.体验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熊的阳光》图画书幼儿每人一册。

  2.白纸、海报纸等各类纸张,彩笔、颜料等美工用品。

  3.活动前丰富幼儿有关自制图书、画海报等有关知识。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对图画书《小熊的阳光》的感受。

  (1)你最喜欢这本书的哪一页?为什么?

  (2)你认为这本书最有意思、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

  (3)你最喜欢书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向其他人介绍《小熊的阳光》的方法。

  (1)你最想向别人介绍这本书的哪个地方?用什么办法介绍呢?

  (2)幼儿自由发言。启发和鼓励幼儿想出多种表达方法,如绘画、续编故事、自制图书等。

  3.幼儿操作活动。

  (1)根据幼儿讨论情况,分成若干小组,幼儿自愿选择。

  (2)小组活动前,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明确活动的步骤:我们小组要表现图画书的什么内容?用什么材料?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有哪些困难需要老师帮助?

  (3)各小组幼儿讨论、协商,确定小组的活动计划以及分工。

  (4)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引导幼儿之间相互协作,解决问题。

  4.展示、交流活动成果。

  (1)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介绍本小组的活动成果,其他幼儿对各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

  (2)将各小组作品展示在楼道或放在全园小朋友、家长都能看到的地方。

  教学反思

  图画书《小熊的阳光》阅读活动,我们主要通过阅读区的自主阅读和集体阅读两种方式,引导幼儿对图画书内容及意义的理解层层深入,不断发展。三次集体阅读活动,重点不同,目标呈递进关系,且阅读方法与指导策略也不同。

  初次阅读的主要目标是引发幼儿对图画书的兴趣,初步理解童话故事的内容。这一阶段,运用了自主阅读和集体阅读两种方式。特别注意引导幼儿将阅读重心放在对图画的观察上,通过阅读画面理解故事内容,理解人物的情感与心理活动。因为在图画书中,图画本身也在述说故事,它可以超越文字,独立地表达着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故事内容与意义。阅读图画书,首先是阅读画面,而不是给孩子讲述书上的文字。本次活动的最后,当孩子们通过阅读画面基本理解故事后,教师再完整地朗读故事,这样做,一方面帮助幼儿全面、完整地了解整个故事,另一方面,让幼儿欣赏、感受童话语言的艺术美。

  在深入理解阅读阶段,将阅读重点放在理解故事寓意和蕴含在图画书中的情感与知识线索上。为了充分实现这一阅读目标,活动前,我们首先对《小熊的阳光》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梳理其中的阅读线索和知识点。在阅读教学中,以事物的变化及原因为线索,鼓励幼儿自主探索与发现。教学活动的结果证明,由于为幼儿提供了充分观察、想像和创造的空间,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此次阅读活动,不仅有利于幼儿学习和掌握四季与动物生活的知识,发展观察力、想像力与推理判断能力,而且使幼儿真正感受到了发现的乐趣、阅读的乐趣。

  第三阶段的拓展阅读活动,重在鼓励幼儿以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图画书的理解,这样做,既可进一步提升幼儿对图画书的认识,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对图画书阅读理解的程度。这种反馈性的表达,可以是多角度、多层次的。我们在充分了解幼儿兴趣、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拓展出多种活动主题和形式,如,运用绘画的方式续编故事,表达小熊对雪人的感激之情;运用多种材料表现图画书中某一情节或自己喜爱的角色等。在这一阶段,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创造空间,鼓励其多样化的表达,发现并鼓励幼儿独特的想法与做法。

  通过这个阅读活动,我们体会到,早期阅读教学活动,决不仅仅是给幼儿看一本书或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图画书阅读,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促进幼儿情感、观察、想像与创造力的发展,应该是早期阅读更高层次的追求。

  教学评析

  适合幼儿阅读的优秀图画书,必定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元素,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教育价值,取决于教师对图画书文本的分析及采取的阅读指导策略。《小熊的阳光》的教学活动设计,在挖掘图画书的教育功能、通过阅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可贵的尝试。

  《小熊的阳光》在述说一个温馨的情感故事的同时,还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丰富的教育元素巧妙地隐藏在画面中。画家的奇思妙想,使本书在文字讲述的故事之外,暗藏着一条只有经过仔细观察才可以发现的阅读线索。教师通过文本分析,抓住了这些可供利用的教育元素,以“寻找书中的变化及原因”为线索,进一步拓展了本书的阅读空间,将幼儿带入一个充满创意的阅读意境中。由此,幼儿的观察、想像、思维等认知过程被充分激活,阅读兴趣再一次被激发。他们在体验“发现与探索”的快乐的同时,自然地获得了有关四季交替与动物生活的关系等知识。实际上,幼儿寻找“变化”的过程,就是他们与图画书进行对话与交流的过程,也是学习、掌握阅读策略的过程。而这,正是早期阅读所应追求的理想境界。

  《小熊的阳光》也是一本充满丰富情感的图画故事书。如何让幼儿体验角色的情感,理解故事的寓意,教师没有进行直接的道德说教或主题提炼,而是通过一句看似平常的提问“小熊为什么画了那么多雪人”,将幼儿引入小熊的情感世界中,体验他对雪人的感激与思念。图画书的最后一页,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本书的点睛之处,少量的文字、极丰富的画面信息,为幼儿提供了宽广的想像空间。而教师的提问,则成为催发幼儿情感与想像在画面中翱游的动力。随后,教师又进一步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讲述与同伴之间发生的故事。在温馨的回忆中,孩子们体验着友爱、关心、感恩等多种情感。

  正是因为教师对本书教育元素的深入挖掘以及采用的适宜的阅读指导策略,图画书《小熊的阳光》变得更加丰满而充实,成为陶冶情感、启迪智慧的精神力量。

  (注:本文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不同类型幼儿读物的特点及阅读指导研究”课题成果)

  附童话文本

  小熊的阳光

  冰波

  小熊的屋子就在一棵大树的树洞里。树洞很大,除了门以外,在树干上还有一个窗子。整个屋子里,小熊最喜欢的就是那个窗子。

  白天,他可以趴在窗台上往外看。

  晚上,他还可以从窗子看到星星和月亮。

  最妙的是早上,小熊还睡在床上,太阳升起来了。这时候,总会有一束阳光从窗子照进来,刚好照在小熊的脸上,照得小熊鼻子有点痒。

  “阿嚏!”小熊打了一个喷嚏,就起床了。

  小熊想:从窗子照进来的阳光和外面的阳光是不一样的阳光。因为,这是我自己的阳光。

  有时,小熊坐在桌子旁吃饭,从窗子照进来的阳光正好照到他脸上,他就会摇摇头,故意说:“唉,阳光太强烈了,我得戴上墨镜。”就像在海边度假一样。

  有时,小熊还会戴上一顶太阳帽,或者撑一把伞。

  小熊从外面采来的榛子啦,栗子啦,摊在桌子上就能晒干。还有,自己种的玉米啦,花生啦,也可以摊在桌子上晒干。

  每天,家里的阳光就是这样伴着小熊度过的。

  秋天到了,小熊已经把自己吃得胖胖的了。准备冬眠的熊都是这样的。

  这一天的下午,小熊关上门,铺好床,舒舒服服地躺到床上,他要开始冬眠了。

  “呼噜呼噜……”小熊很快就睡着了。

  这一睡着,可要等到明年春天才会醒来了。

  但是,小熊睡觉之前忘了拉上窗帘。

  早上,阳光像平时一样,又从窗子照进来,照到小熊的脸上。眼睛里亮晃晃的,好不舒服。

  连做的梦也是亮晃晃的,他特别慌乱,特别不安。

  天越来越冷了,下起了冬天的第一场大雪。小动物们好开心,他们在外面堆雪人玩儿。

  动物们把这个雪人堆在了小熊的树洞旁边。这是一个很高大的雪人。

  雪人的脸还朝着小熊的窗子,好像在朝里面看。

  第二天早上,太阳升起来以后,再也没有照到小熊的脸上。原来,是高大的雪人把阳光挡住了。

  雪人天天挡着阳光,它慢慢变小了。

  到了最后,雪人不再高大了,它终于再也挡不住阳光了。

  因为,雪人差不多已经化完了。

  这一天早上,阳光又从窗子照进来,照到了小熊的脸上,照得他鼻子又痒了。

  “阿嚏!”小熊打了一个喷嚏,醒来了。

  “啊,我自己的阳光。”小熊高兴地说着,他起床了。

  春天已经来了。

  小熊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开始觉得眼睛亮晃晃的,后来就不觉得了呢?”

  小鸟告诉小熊:“有一个雪人用脑袋挡住了你的窗口,一直挡了一个冬天呢。”

  小熊虽然没见过这个雪人,但是从此以后,他好想念这个雪人。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折过的纸上表现人物造型的不同变化。

  2.感受作品的幽默,体验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框红色、绿色各6个;黄、红两种折好的长方形纸,每人1张,没有折过的绿色纸每人一张;记号笔每人一支;作品展板一块。

  2.经验准备:幼儿有照哈哈镜的经验。

  活动过程:

  1.观察理解,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造型。

  (1)幼儿表述自己擅长画什么。

  师:你最擅长画什么?

  幼:小兔子(哦,你最擅长的是动物)、汽车(交通工具是你最拿手的)、大树(哦,你植物画得不错,是吧)、妈 妈(哦,你妈 妈听了肯定很开心)……

  (2)幼儿理解并绘画“顶天立地的小人”。

  师:今天汪老师也想请大家来画一幅画,请大家来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人”。什么叫“顶天立地?”

  师小结:就是头顶天,脚踩地,所以要画得高,画得大,撑满整张纸

  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现“顶天立地的小人”。

  (3)幼儿画纸上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

  幼儿操作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教师巡回指导,提醒要“头顶天,脚踩地”。

  (评析:此环节虽然让幼儿绘画的是简单的单线小人,但挑战的是大班幼儿的观察习惯与观察技能,认真观察并善于倾听的幼儿能准确表现自己看到的图片。强调画“顶天立地”的小人,是下一环节在折纸上画“小人”做准备,为探究其趣味性埋下伏笔。)

  2.观察讨论,发现“小人”造型的变化与折纸的关系。

  (1)幼儿第二次在折纸上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

  师:这张黄色的纸和刚才的那张有什么不一样?

  幼:被折过了。

  师:请小朋友在这张折过的,有折线的纸上同样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人。

  提醒:不受折线的影响画小人。

  (2)幼儿观察打开折纸后“小人”的变化。

  师:小人怎么啦?哪里断开了?

  幼1:手断开了。

  幼2:身体断开了。

  ……

  (3)幼儿思考并尝试连接断开处的方法。

  师:有没有办法把断开的地方连起来?怎么连?

  幼儿上台尝试连线。

  师小结:在折痕断开的地方上下(左右)连起来,断开的地方都要连起来。

  (4)幼儿第三次在折纸上绘画。

  师:你想让小人的哪里变形?

  幼:头变形、脚变形……

  师:想想应该怎么画呢?

  师小结:把要变形的部位画在折线上,把断开的地方用线连起来。

  师:画一张与众不同的。

  (评析:此环节幼儿尝试在折线上画“小人”、连线,通过观察同伴作品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变”与“不变”的原因,发现“变”的不同,寻找变化的关键“秘密”。继而通过第三次绘画,让幼儿体验变化的乐趣,从无意转向了有意想象与创造。而这里的多媒体课件运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幼儿展示、欣赏作品。

  (1)幼儿观察、讨论最有创意的作品

  师:你觉得哪张作品最有创意,变形以后像什么?

  (2)欣赏课件各种动植物、水果、交通工具的变形效果。

  (评析:此环节幼儿相互讨论有创意的作品将活动推向**。欣赏课件部分又一次激起了幼儿绘画的兴趣。)

  活动反思:

  哈哈镜中人物的夸张形象常常让人嬉笑不已。孩子们对此更是喜爱有加。活动过程中“小人”的造型由于画在了折纸的不同重叠部位而变形夸张,非常类似于照哈哈镜的效果,充满童趣,孩子们对此非常感兴趣。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

  1.在折过的纸上表现人物造型的不同变化。

  2.感受作品的幽默,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一开始,请孩子绘画观察到的“小人”形象,这一环节虽然是让孩子绘画简单的单线小人,但实际是在挑战大班孩子的观察习惯与能力,能认真观察并善于倾听的孩子就能准确地表现自己的所见,而不是自己的所想。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孩子不太了解,没有把这部分环节删除,如果班内幼儿有较好地探究、观察的习惯,讨论下来觉得这部分环节是可以删除的,删除以后孩子发现的内容可能会更加丰富一些。另外,在折过的纸上画“小人”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活动过程中发现个别孩子们拿到纸后会有意识地避开折线来画,因此活动中还需要老师强调什么是“顶天立地”,撑满整张纸,这样孩子出错的几率就会变小。

  小百科:哈哈镜是一种游乐场及商场常见的玩乐设施,即表面凸凹不平的镜面,反映人像及物件的扭曲面貌,令人发笑,故名叫哈哈镜。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目标

  使幼儿对科学现象和科学发明产生好奇与兴趣,敢于大胆想象。

  准备

  科幻录像片、图书、故事等。

  过程

  活动(一) 欣赏科幻故事

  1、由教师讲科幻故事。如“机器人奇奇”、“我的梦”、“到月球上去”、“海底旅游”等。

  2、组织幼儿观看科幻录像片。如“机器猫”、“可赛号”、“变形金刚”等。

  3、让幼儿自由阅读关于科学知识或幻想故事的图书。

  活动(二) 创编科幻故事

  1、续编故事:让幼儿根据自己知道的科幻故事中的人物、背景、情节继续编故事。

  2、按主题编故事:让幼儿根据一定主题编出不同情节的故事。如“飞到天上去”、“未来的交通工具”、“假如我会变”等等。

  3、自由编故事:让幼儿自己出题目,自己编故事。

  4、科幻故事会:请几名幼儿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可以边讲边表演。教师要鼓励那些构想独特的幼儿。

  5、自制科幻故事书:鼓励幼儿将自己编的科幻故事画成图画。然后将他们装钉成册,再加上封面。制成科幻故事书。

  6、画幻灯片:为幼儿提供无色透明的投影胶片或塑料纸,让幼儿用彩笔将自编的科幻故事画在上面。制成幻灯片。可利用投影器,让幼儿边放幻灯片边讲故事。

  建议

  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有些内容可渗透到其它活动中进行。有的活动内容可分成几次进行。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理解坐标点的空间关系,并会在游戏中记录。

  2、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大胆表达归纳、概括活动的结果。

  活动准备:

  5*5大方格纸、幼儿人手一套的小方格纸、人偶、图卡数张

  活动过程:

  一、认识5Χ5方格纸(坐标图)。

  1、幼儿观察图,提问:小兔的家在哪儿呢?怎样才能说明白?组织幼儿讨论

  2、引导幼儿认识坐标图,知道先读横着的数,在念竖着的数。横着是几号,竖着是几楼。

  二、学习理解坐标点的空间关系。

  1、给物体空间位置,说出相应坐标点。

  小鸡家在哪里?三角形家在哪里?圆形家在哪里?依次说出空间位置,幼儿报出几楼几号(座标点)。

  2、给坐标点,找到相应的空间位置 。

  4号3楼(4,3)是谁的家 ?3号6楼(3,6)是谁的家,依次报出座标点幼儿说出相应的空间位置。

  3、学习记录坐标位置

  (1)刚才都是说出它们的家在哪儿的,怎么记呢?引导幼儿先说横排的就将横排记在前,后说竖牌就记在后面,中间的小逗号,让我们看清楼和号,因为是这两个数字才能说清楚是谁的家,所以要将两个数用括号放在一起。

  (2)教师报出空间位置,幼儿学习记录。

  (3)游戏:找朋友家。在教室空间处,画一个大方格图4Χ6,每个格可以站下一个幼儿即可。每个幼儿一个卡片,这是要去做客的朋友家地址,请幼儿按地址找到朋友家。教师可以根据时间,反复让幼儿交换朋友家地址,依巩固幼儿对空间位置的认识。教师也可报出地址,问这是谁的家?幼儿看到自己的坐标卡迅速回应。

  (4)完成幼儿用书内容。

  三、师幼共同总结:在方格图中找位置,先看对着这个物体的横排数字,在看对着这个物体的竖排数字。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主题目标

  1、了解黑夜的特点,体验黑夜中活动的有趣新奇、

  2、克服幼儿怕黑的心理,喜欢黑夜,发现黑夜中蕴涵的美、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主题由来

  每个孩子眼中的“夜”都是独特、富有个性色彩的,他们有着一颗敏感而富有想像力、创造力的心灵。大班主题活动《黑夜秘语》让孩子们感受夜晚的神秘,尝试独立面对黑暗,体验与同伴共处的乐趣,从中感受自己的成长。

  环境创设

  1、布置“滑稽的艺术杰作”,展示幼儿的蒙眼绘画作品。

  2、主题墙饰“美丽的夜晚”。

  家园合作

  在晚间做些亲子游戏,与孩子增进情感交流,体验晚间的温馨和快乐。

  主题下的教学活动

  语言:我喜欢长长的夜

  科学:白天和黑夜

  数学:复习单数和双数

  语言:不开灯的晚上

  数学:星空花园

  数学:星空花园

  语言:兔子不喜欢夜晚

  体育:夜晚的猫头鹰

  数学:上月球

  活动反思:

  走进黑暗的世界里,孩子们要面对恐惧,他们将依靠各种感官来认识自己生活的另一半世界,建构对黑夜的认识。而每个孩子眼中的“夜”又是独特的、富有个性色彩的,因为他们有一颗敏感而富有想象力的、创造力的心灵。家庭的温馨、独特的视觉感受、有趣的文学作品,都会让幼儿对黑夜充满好奇和无穷的想象,这个主题讲述的是“白天”没遇见的另一半景象——“黑夜”,“白天”和“黑夜”构成了整个世界。让我们把“夜”讲一点给孩子们听吧,他们不仅不会被“吓坏”,而且还能拥有“夜晚经验”。

  由此,他们将会对慢慢地转变对黑夜的看法,发现黑夜中隐藏的美。在欣赏了散文《梦来过了》、玩过了体育游戏《盲人取物》、聆听《小小萤火虫》的音乐,制作了《星空花园》等活动后,孩子们再不会被黑夜“吓坏”了,他们对黑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经过探索发现了黑夜中的萤火虫是那么的美,想要去追寻甜美的梦,去体验闭上眼睛之后的黑暗世界,感悟助人为乐的真谛,继而产生了继续去探索黑夜的愿望。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对照实物作画,懂得同情、关心帮助别人。

  能理解并一起表演《晚上开的花》。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故事《晚上开的花》的内容,并知道丑小花为什么要帮助老星星完成它最后的心愿,丑小花是怎样帮助老星星的,最后丑小花变成了什么?

  活动准备

  故事书《晚上开的花》,花朵图片,星星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教师出示各种漂亮的花朵图片,比比看哪朵最漂亮。

  2、教师:丑小花是那一朵。

  二、听讲故事《晚上开的花》

  1、教师讲诉故事从开头到“丑小花也要比美”。

  提问“为什么丑小花也要比美”?如果你是丑小花,你敢不敢和漂亮的花比美。

  2、讲述故事,从“晚上星星出来了”到“花朵收起花瓣睡觉了”

  提问:晚上了,谁出来了,老星星在哪里,花朵们为什么都睡觉了?

  3、讲述故事“老星星有一个愿望”到“丑小花请玫瑰花帮忙”

  提问“老星星的愿望的什么,为什么玫瑰花不帮忙”

  4、讲述故事“丑小花打开花瓣”到“丑小花变成流星花”

  提问:最后丑小花的花瓣上为什么停满小星星。

  三、讨论

  1、教师:你们喜欢丑小花吗?为什么?

  2、教师:为什么丑小花愿意帮助老星星?

  3、教师:流星花是谁变成的?

  四、重复听讲故事《晚上开的花》,根据故事教师指导小朋友自愿报名扮演丑小花、老星星、玫瑰花的角色。

  教学反思

  该活动的成功点:

  1、小朋友们都了解到乐于帮助别人也不是件坏事。

  2、弱小、内向的小朋友也树立了信心,不会太自卑。

  活动的不足:

  1、在扮演角色这个活动环节时,小朋友们都不太主动。

  2、角色的选择,小朋友更喜欢扮演丑小花,不喜欢红玫瑰。

  总结:根据小朋友的活动反应给及及时的指导和说明活动的目的。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集合9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集合六篇02-26

精选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范文9篇03-06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合集四篇03-04

精选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六篇03-03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合集四篇02-27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集合7篇03-07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范文集合7篇03-05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范文集合5篇03-03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集合6篇03-02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范文集合7篇02-28